忍痛放棄產線,獲利竟創新高 大成如何打造64年農畜王國?|天下雜誌

忍痛放棄產線,獲利竟創新高 大成如何打造64年農畜王國?

台灣最大農畜企業大成,事業涵蓋禽畜水產餐飲一條龍,64年來愈走愈穩,更搶先佈局中國與東南亞市場。背後成功關鍵,竟與圍棋有關?第二代四兄弟又如何和諧共治?

大成長城-韓家宇-雞肉-食品-蛋-飼料-冷凍食品-接班 圖片來源:吳宙棋攝
    其他

在台灣,每3隻白肉雞,就有1隻吃大成飼料;每4隻白肉雞,就有1隻是大成電宰;蛋品市佔達7%,這些都是大成長城佔據龍頭的領域。

1957年,大成集團創辦人韓浩然在台南成立豆油豆餅加工廠,如今已是橫跨台灣、中國大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和緬甸,擁有100多家子公司的跨國集團,營收超過700億台幣。事業範圍包含油品、麵粉、飼料、肉品海產、蛋、加工食品和餐飲商場。

帶領台灣最大農畜企業走入第64個年頭的掌舵手,是韓浩然的大兒子、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

老二韓家宸及老三韓家寰分別擔任副董事長、集團總裁,長期負責中國市場。老四韓家寅則是集團副總裁,規劃餐飲佈局。

第二代四兄弟和諧共治,是大成成功關鍵。在內湖的大成協調中心會議室,後方兩側掛著書法,寫著「義正辭婉、理直氣和」,提醒大家開會時,衝突中仍有分寸、提出建設性意見。

採訪開始前,韓家宇秀出自己的簡歷。電腦資訊背景出身、對數字和邏輯特別要求,說起話來有條不紊,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從圍棋學棄子爭先,改善獲利

簡報呈現的現職中,有項特別突兀,「中國圍棋會副會長」。

原來,韓家宇從高中就開始迷上圍棋,「圍棋強調大局觀,特別是十訣中的棄子爭先:放棄某些子,對大局反而好。」這樣的思考模式,也幫助他做對決策。

去年大成營收777.7億,比2013、14年高峰的900億少,獲利卻創新高,其中一個關鍵,是放棄中國不賺錢的產線。

韓家宇回憶,大成集團中負責掌管中國業務的子公司大成食品,2007年在香港上市時資金充裕,擴張快速。「全盛時期一年可以電宰1.8億隻雞,佔全中國4%市場,不算小。」

隨著中國事業規模持續擴大,大成食品在2013年營收達到高峰,人民幣117億。

韓家宇卻發現,獲利沒有跟上營收成長。「營收衝高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有沒有競爭力,當時獲利模式其實行不通。」

廣告

原來,中國的雞隻價格起伏不定,又碰上吃藥的速成雞事件、禽流感,消費者信心低、價格低迷。因此,大成決定縮小規模,2015年將標準電宰量縮減了40%,從7條肉雞垂直產線整合成4條。並逐步提高飼料和食品的佔比,改善公司獲利。

「這就是圍棋強調的棄子爭先。如果一直拯救快要死的子,就算救活,整個大局也完蛋,應該要壯士斷腕,」韓家宇指出。

「但商業和圍棋還是不同。別人下一步,我們要是能下兩步就贏了,」韓家宇比喻。

早一步搶海外市場

對大成而言,搶海外市場就是「下兩步」的最佳體現。

2019年,大成海外事業體營收佔比約51%。是台灣食品原料產業中,少數橫跨海外市場的企業。

大成很早就做海外事業佈局,協助大成打下中國及海外市場的,是最先進入集團磨練的老三韓家寰

廣告

1980年代末期,韓家寰當時擔任集團副總經理,他到東南亞考察,發現當地農畜產業飼養技術水準低,對大成而言是很好切入點。1989年與印尼企業合資公司開始,逐步擴展到馬來西亞、越南和緬甸。

到東南亞發展同時,韓家寰也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後,卜蜂、通用食品等國際食品公司,紛紛在香港設點準備進攻中國。因此大成也在香港成立國際總部。後來,大成食品不但成為北京奧運雞肉特許供應商,更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雞肉加工供應商。

與時俱進,從5個領域賺錢

食品原料傳統產業,總被認為轉型腳步慢。但韓家宇認為,大成的營運哲學,一言以蔽之就是與時俱進,「世界在改變,不能與時俱進就被淘汰。」

機會、管理、技術、通路及品牌,是韓家宇目前聚焦發展的5大領域。

廣告

大成在玉米和黃豆粉使用量全台第一,因此大眾物資的成本控管是一門大學問。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大眾物資大跌。2009年3月,大成獲利就創當時歷史新高,這就是機會財,」韓家宇指出。

韓家宇更網羅曾拿過世界青少年冠軍的圍棋神童夏銜譽,擔任投資長,透過數據分析,要讓機會財轉化成經營財,成為經常性競爭力。

為了讓管理達到最大效益,2005年大成就導入SAP的ERP系統,「我每天用手機就可以即時掌握公司30幾個部門,每日營收、獲利狀況,」韓家宇說。

除了飼料、育種等技術核心,大成在食安上也下足功夫。

欣葉集團執行董事李鴻鈞和韓家四兄弟認識20多年。在《餐桌上的肉蛋魚》一書推薦序寫到,他曾拜訪北京大成總部,看到牆上寫著「100減1等於0」這幾個字,感到納悶。

廣告

只要有一分缺失,便全盤歸零

韓家寅在旁解釋,產品有100個監控點,只要有一個缺失或不合格,以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是99分,而是全盤歸零。

在台南大成總部,品檢中心內動輒數百萬的機器,從營養成分原料、病毒細菌和化學殘留,一一把關。更成立美味實驗室,要用科學方式找出美味的元素。

通路、品牌則是最新課題。大成在上游原物料擁有絕對優勢,但對於末端接觸消費者、B2C品牌發展,較晚投注心力。大成仍在摸索自建通路的商業模式,例如銷售自有產品的通路「安心購」,正在調整、縮小經營規模。大成在2B市場耕耘已久,但2C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消費品牌知名度,以及自有通路的開闢,會是再創高峰的關鍵。

大成仍在摸索自有通路經營模式,像安心購門市就從4間,縮減到剩士林、台南總公司2間。(吳宙棋攝)

另一方面,未來食品業的重大趨勢,就是「人造肉」的興起,歐美已有許多新創投入,例如超越肉類(Beyond Meat)。以植物為原料、模擬肉類口感及味道的「素食肉」,產品更已商業化。美國食品大廠泰森也大力投資研發,在去年推出植物和牛肉、雞肉組成的「混合肉」。

廣告

國內食品大廠在植物肉的發展腳步上較慢,韓家宇則表示,大成投入研發5年了,能否後發先至、在素食肉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還需要觀察。

韓家宇笑說,過去他不愛跟媒體打交道,「現在大成做得很好、我很願意分享,我也與時俱進改變了。」以下是韓家宇訪談摘要:


問:大成去年稅後淨利達22.8億,創史上新高。你認為大成做對了哪些策略?

答: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中國市場的整頓。

大成2007年在香港上市,做了好多肉雞一條龍的垂直整合產業鏈,營收達到高峰。當時甚至還覺得年營收有機會突破1000億大關。

可是從2015年開始,大成逐步縮減中國的營運規模。

因為擴充後,利潤反而更差,營收跟獲利沒有連結。不賺錢的產線就收起來不做了。最近2年,中國事業又加強整頓、也看到績效,營收獲利大幅進步。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台灣的市場表現很好,營收持續增加、獲利大幅翻轉。

尤其在食品事業,因為食品毛利率非常高。目前大成的食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所以去年又花24億,投資了嘉義馬稠後食品加工廠,是大成單一投資案最高的金額,目標是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食品廠。

網購暢銷商品,打響品牌

另外,網路購物興起,相較於傳統量販通路的間接成本動輒40%,在網路平台販售只有約20%。大成有幾支產品在台灣成為網購的熱賣品,帶動獲利增加。

問:大成過去以B2B事業為主,近年則漸漸躍上消費者面前,積極研發新的加工食品、拓展通路,以及餐飲事業發展等。如此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答:大成從做油、麵粉起家,發展到農畜產業,都是penny business(利潤不高的產業)。但只要能把品牌做好,利潤是很高的。過去幾次食安事件,大成都沒有捲入風暴中,我覺得大成的食品有打出品牌的潛力。所以大成與時俱進,品牌跟通路,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2007年蘋果智慧型手機出現後,對通路造成變革、網路購物盛行,這讓大成看見機會。尤其產品在網路上要賣得好,CP值是關鍵。

大成在台灣白肉雞一條龍生產,擁有成本優勢,因此產品價格更實惠,而產生在團購網站愛合購的冠軍產品「黃金脆皮雞腿排」。隨著健身族群增加,開發像「舒迷雞胸肉」這樣的產品。而子公司欣光食品生產的冷凍調理食品,口碑也不錯。

現在大成的食品仍是B2B為主,今年疫情影響下,學校延後開學、餐廳機構生意減少,業績也受到影響。但大成在B2C的銷售有上升的趨勢,我對於B2C很有信心,也持續跟各實體通路保持好關係。

我聽到很多消費者抱怨,買不到大成的食品,因此近年也開了大成專屬通路「安心購」。不過目前還在摸索、修正這種超市型通路的商業模式,從4家縮減到2家門市。

提升技術門檻,進軍疫苗市場

問:大成的事業版圖愈擴愈大。近年也有不少投資案、合作案。目前在資源上如何分配?

答:大成的投資有短中長期,我們注重前瞻性和科技性。例如馬稠後的食品加工廠,我知道這個投資是絕對有效益的,因為大成加工食品目前在市場上就是供不應求。馬稠後食品加工廠落成後,會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食品廠,佔地8800坪,主要生產雞、豬肉加工食品。投產後預計產能為每月2500噸,年營業額可達40億。

我們也致力於提升各式技術門檻,擁有進入障礙較高的技術,是勝出關鍵。像育種也是一種know-how,投資屏東的桐德牧場作為核心種豬場,就有其必要性,利潤也相對好。

另外,大成做飼料,牽涉到養殖和動物疫病。為了將一條龍做到更好,對動物生物安全必須更到位。因此2年多前,大成成立動物疫苗公司萬能生醫。疫苗廠的投資可能有風險,3到5年不會看到獲利,但策略上確實應該做、值得做,因為可以樹立進入障礙。

大成和日本昭和簽約記者會上,四兄弟難得同框,左起韓家寰、韓家宸、韓家宇、韓家寅。(劉國泰攝)

我們也積極進行策略結盟,例如與日本麵粉大廠昭和合作。昭和大概是台灣最知名的外國麵粉品牌,連吳寶春也在用。大成與昭和在中國已合作20年,這次在台灣合作項目是麵粉和雞蛋。要和日本企業親近不容易,但一旦被認定後,關係就可以長久。

企業打國際盃,伙伴最重要

問:大成集團很早就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打下市場,海外營收佔比也高達51%。你認為台灣企業若要在國際市場長期經營,要注意什麼?

答:我認為台灣企業往海外發展,最重要的是必須有伙伴。為什麼台灣企業剛開始愛去中國大陸?因為語言、文化相通,隔閡少。但如果是進軍東南亞,必須和當地接觸,就得慎選伙伴。

大成最初去印尼,就是和當地的金輪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金大成」。到越南開拓,是跟養雞大王黃崑虎以及慶豐集團一起合作。最近在緬甸做飼料和白肉雞,也是和當地企業合組公司。

我們因為提早在東南亞打下基礎,相當了解當地情況。現在,連日本企業也想要找我們當伙伴進東南亞。

問:你的父親、大成集團創辦人韓浩然交棒後,四兄弟分工合作,打造如今的農畜帝國。對於大成未來的接班以及人才任用,你有哪些計劃?

答:說來慚愧,其實大成的接班人計劃,做得並不好。我覺得最理想是每一輪、也就是12年要接一次班。像中國企業很多都年輕化,但在大成,包含我和總經理莊坤炎,年紀都偏大。

過去幾個有機會的接班人,發展不那麼順遂。我們現在也培養一些新接班人,包含我兩個姪子也在集團內工作,不過年紀就和我們差了兩輪。

大成是一個上市公司,不一定要姓韓的才能接班。但如果我們家族的第三代表現不錯,對公司是加分的。現在大成的接班工作要加速,要快速讓韓家年輕人,以及其他具專業能力的年輕人,更快上手公司業務。

大成集團
成立/1957年
董事長/韓家宇
營收/777.7億(2019年)
稅後純益/22.84億(2019年)
主要業務/飼料、肉品、加工食品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