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該怎麼掃墓? - 我在生死學研究所學到的東西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以後該怎麼掃墓?
2011/04/08 11:52
瀏覽13,300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清明節向來是國人重視的大節日。這一天,無論再怎麼忙碌,家族成員一定會齊聚,準備各種祭品,偕老攜幼一起到先人的墓地或塔位祭拜,以表達後輩子孫們對祖先的追思和懷念。

早期國人多為土葬,死去的人的遺體被完整的放在棺木內埋入土裡,雖然遺體會逐漸腐爛,但活著的人在心裡上仍認定親人就在墓裡頭,除了祭祀供奉在家中的神主牌位外,也會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墓園整理環境並且祭祀先人,這是對亡者遺體的不捨而延續下來的追思行為。

但是,隨著埋葬方式的改變,未來掃墓的做法和型態會有很大的改變。

怎麼樣的改變呢?我覺得變化有三,一是埋葬的方式將明顯改變;二是人們埋葬觀念的改變以及掃墓方式的改變;第三才是追思和祭祀的方式跟著逐漸改變和作調整。

掃墓的方式為什麼會改變,因為這幾十年來,埋葬的方法逐漸在改變中。二十多年以前,台灣埋葬方式以土葬為主,人死了一定要採取土葬,因此,墓園很多,人死了還要佔地而居。

大約二十年前,政府開始意識到如果死去的人每個人都佔有土地,那累積數十年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土地都拿來做為墓園用,死人和活人爭地,這是很大的問題,而且墓園越來越多,對於都市的更新和發展也並非好事。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死後居住的墓園佔地約3~5,一年有13萬人死亡,那麼1年所需墓地就要39萬至65萬坪的土地,20年累積下來不就要1千多萬坪的土地,而不斷的累積增加墓地,在人口眾多的城鎮,就會產生都市土地利用及發展的問題。

因此大約在民國六、七十年代,政府開始推廣火化進塔的埋葬方式,一座納骨塔內是可以存放上千個甚至上萬個骨灰罐的,遺體火化後需要的埋藏空間就會大大的減少。

而從民國七十年代到現今,20多年來,台灣民眾從不能接受火化,到現在幾乎99%的人都採行火化,火化進塔已成為一般人最習慣的主流的埋葬方式。

但是,納骨塔畢竟還是佔有空間的,而且每一座納骨塔壽命大約50年,50年後會面臨到建物老舊,需要整修的問題,經費及後續維護管理等問題也會逐漸浮現,因此,政府又想到學習國外的環保自然葬方式,讓骨灰以更不佔空間的方式回歸大自然,不但可以少佔土地空間,美化都市儀容,還可以為地球做環保,所以未來20年,採行自然葬應該是政府推廣的重點埋葬方式。

埋葬方式從整具遺體入棺入土擁有墓園立有墓碑,到死後火化放入納骨罐中進塔只佔有骨灰位,以至火化後骨灰放入環保骨灰罐且不立碑不佔空間,埋葬的方式可謂有180度莫大的轉變,當然掃墓和追思的觀念及方式也一定會跟著改變。

死後屍體的埋葬方式改變了,表示人們的埋葬觀念也在逐漸改變中,當然掃墓的方式就會跟著不同。

土葬盛行時,人們認為人死是要入土為安的,不入土表示非一般壽終,也被視為另類。在剛開始推廣火化時,很多民眾是不能接受的,當時會接受火化的,不是幼小即逝的孩子,就是單身老人或無後嗣者,政府為了推廣,也祭出免費或優惠措施,漸漸的採行火化的民眾多了,大家也覺得火化進塔沒有什麼不好,便慢慢的接受了。

和當年推廣火化一樣的情形,政府現在也在推廣環保自然葬,各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規劃有樹葬、灑葬甚至海葬區,許多名人也十分贊同這樣的埋葬方式,紛紛帶頭或以身示範,因此許多民眾開始認同環保自然葬的方式,觀念一開,接受者便漸漸多了,未來環保自然葬在政府推動及名人帶動下,有可能成為本世紀主流的埋葬方式。

埋葬方式改變,意謂著民眾的喪葬觀念也開始改變了。土葬遺體保留完整,遺體整具入土,親人在感情上在實質上都會重視埋葬死者的處所及空間,因此掃墓的做法就會比較隆重和繁複,墓園就好像死去親人住的家呀!

從土葬改成火化進塔,親人的遺體很快的就被火化成灰,居住的空間也變小了,這是喪葬觀念的一大突破,但是從火化進塔到灑入海中或分袋植存,親人的遺體不但很快的火化成灰,還得很快的回歸大自然,對許多人來說更是埋葬觀念的最大挑戰。

面對摯愛親人的遺骨很快的從有到無,採行的當事人或家屬要有很健康很清楚的認知及共識才行,的確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我曾經訪問過一位老太太,她和子女們常年住在國外,媽媽前幾年過世後,家人考量以後掃墓和祭祀的問題,便決定將媽媽採行樹葬,這位老太太在清明掃墓當天,邊找著媽媽樹葬的位置,老淚縱橫,哭著告訴我:「弟弟他們說要樹葬,我真的很不捨啊!那麼快就沒有屍骨了,想到媽媽很快就沒了,心裡很難過…」

我安慰她屍骨本來一段時間就會沒有的,最終還是得回歸大自然,不用那麼難過,她回稱:「話雖如此,但是,幾十年後或百年以後,我人也不在了,人不在不知道了不想那麼多,而現在就在眼前哪…那麼快,很不捨呀!媽媽…很快就化為塵土了…」

而海葬就更直接且快速的回歸大自然,施行的本人和家屬就要有更大的勇氣和共識,否則很不容易做決定的。我在訪問施行海葬的家屬時,家屬說將親人骨灰拋下海的那一刻,心裡真的很不捨,丟下去手一放,親人就灑向大海了,想要找也找不回來了,那是需要勇氣的。

能夠在現階段決定採行自然葬者,很多是擁有較超然的喪葬觀念的。像佛教徒就比較能接受自然葬的方式,聖嚴法師不但鼓勵自然葬,而且更進一步要民眾破除死後遺體佔地的觀念,法鼓山的植存區,佔地2百坪的草坪上,完全沒有墓碑,植存的骨灰還要分成5袋,目的就是要分散骨灰,不讓家人認固定的埋葬地方,不再執著埋葬親人的處所及執著於親人的遺骨,這是埋葬觀念的再提升及再突破。

由於不執著於人死後的遺骨和埋葬處所,因此,未來掃墓將由繁到簡,甚至從要掃變成不用掃,採行土葬的民眾,家人到了清明節還要準備祭品上墳掃墓,採行火化進塔的民眾,同樣的也會準備水果餅乾到塔位去祭拜死去的親人,但是,採行植存(法鼓山)及海葬的民眾,就不再準備祭品祭拜家人了。

我發現,到了清明前後,家人在法鼓山植存的民眾,不會準備任何東西到植存區祭拜,他們多是在園區繞佛數圈或安靜的追思,對於這樣的「掃墓」和追思方式,是能夠安然接受的。

而海葬的家屬們,有的會抽空到海葬親人的海邊走走追思;有的則不去海邊,就是在家中祭拜先人的神主牌位,沒有神主牌位的,有的家人相聚一同追思,有的就上網網路追思或乾脆在家懷念親人,掃墓就完全免了。

我也發現,對於已逝親人的懷念和追思,不會因為採行任何葬法而有所影響,中國古時即有「古不墓祭」的觀念和做法,儒家孔子也不鼓勵重視墳墓,他的父母死後合葬,墳墓規模很小,合葬墓建成不久,即被大雨沖垮,孔子知道後淚流滿面十分不捨,但卻未予修復,他認為「古不修墓」,人死後已不知,毋需再為死去的遺體或軀殼花費太多精神和時間,重點仍在孝道及家族精神的傳承。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文化禮俗
上一則: 大體SPA
下一則: 為什麼我們死後不能回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