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打着喜剧名头的悲剧_百科TA说
《驴得水》打着喜剧名头的悲剧
原创
阅读 21371赞 141
我们或许都曾有过改变世界的梦想。如果无法坚守自己的初心,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都会南辕北辙。在自己梦想面前患得患失,然后委曲求全,最终丢掉了自己,被这个世界所改变,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看完《驴得水》这部电影,我如鲠在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明明是一部喜剧片,除了开头让我笑了几声,电影的后半段几乎全都是沉默的看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也不断的在拷问自己的内心。这看似荒诞的剧情,却进行的如此自然。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1942年民国时期,一群怀揣着梦想的老师,想要改变中国农村落后和愚昧的环境,来到这个缺水的乡村。因为缺水,他们需要养一只挑水的驴。可是教育部并没有给予补贴,最后把这头驴虚报成了名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最后教育部的特派员来视察的时候,只能拉一位铜匠凑数。为了圆这个谎言,却不得不编造更多的谎言,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去做错误的事。在他们所谓的大局和利益面前,他们不停的圆谎,不断的妥协,一次一次的舍弃自己内心的底线和良知。孙校长,裴魁山,张一曼,周铁男。我相信这些人,最初一定是抱着满腔的热血,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带来良好的教育。当时民国南京政府曾统计有600多个团体,一共有1000多个实验教育点。他们就是其中的一员。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憧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校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当地的教育环境,改造他们认为愚昧落后的农村。但是为了保住学校,他却渐行渐远。校长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梦想是好的,方法却错了。是他指挥着这场闹剧,一次次的编出谎言,阻止其他老师摊牌,用梦想绑架他人,一错再错,最终造成后果越来越严重。 裴魁山就像一个封建书生。在电影的开头就提出“我们要改造农民的贪、愚、弱、私”这四个字在他这个知识分子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在向张一曼时,应该是张一曼被他的真诚感动的涕不成声,依偎在他的怀里,再也不去放荡。可是他根本不懂她所向往的自由。但此时我还是相信他对张一曼的爱一定是单纯无私的,愿意与她白头偕老不离不弃。但剧情却打了我的脸。最终他对爱情绝望,因爱生恨,两个月里蜕变成了残忍的自私自利者。夏天穿着貂皮,披上这层兽衣,谁都将泯灭人性。他对张一曼肆意的辱骂,他的“无能”和“压抑”在那一刻得到了痛快的释放。他渴望天真烂漫的爱情,但是他却喜欢错了人。周铁男一个有原则,有热血的青年,但是不经世事容易冲动。看到他拿着一把剪刀和带枪警卫抗衡时,我的心中流出一股暖流。但剧情再一次打了我的脸,这个让我感觉有一腔正义有原则的青年,匍匐在持枪者下,卖力的磕头乞求饶命,看到有人强奸一曼却龟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真正的周铁男应该在第一枪就已经身死,他活下来竟然让我觉得比死了还难受。

张一曼,是整部电影的悲剧角色。她向往自由,不希望被他人束缚。可是她还是为了可以圆谎,和铜匠上了床,她的悲情也就从这一刻开始。特派员为了哄铜匠配合,亲子主持大局,用专制的名义对张一曼进行了道德审问。荒唐的是铜匠和校长并没有说张一曼到底做了什么,她就被裴魁山辱骂,被要求扇耳光,被剪了头发。剪头发那一段更是赤裸裸的告诉我们,这一切的审判都是基于铜匠的爱好。这个女人承受了谎言带来的所有苦楚。就像最后那捧被众人踩踏的花,张一曼被强权肆意的凌辱,疯掉的一曼选择了自杀。整部电影看的起来最无理取闹的孙佳,却是看的最明白的人。她是个干净单纯但脾气火爆的姑娘,她从头至尾不停的抗争,看到其他人身陷囹圄,想要写举报信举报所有的一切。最终拗不过自己的父亲,落败于父权之下嫁给了铜匠。剧尾她去了延安,去了那个时代象征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她没有变。

最后这个人物铜匠。他是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知识文化的愚民。他一开始单纯善良好学,可也是全片没有自己底线的人。或者说他的逻辑很简单,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欺负我,我就报复谁。可能我们很多人也都是这么做。他明白已经没有知识,在张一曼对他性启蒙以后,开始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当享受到上层社会的优越感,还有张一曼对他带来的伤害。他学会了自己争取去利用自己的权利,极力想要拜托自己愚民的身份。他的黑化恰恰是当时源于知识分子对于底层人民的轻视,把农民当成牲口。人的尊严不应该被践踏。可是当这个愚民真正绑上大腿得到了权利,却变的和牲口一样,扎根于心中的愚没有改变。他不要钱,只要自己的尊严,一上位掌权就对知识分子进行报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活该,是你们伤害了我,我只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却无视了自己的愚笨过错,被勾引出轨,逼死张一曼。

最终影片的结局就像开局驴篷着火映射的那样。铁男有勇无谋,冲在前面却点着了扫帚;张一曼看火势变大就跳进了火坑想要扑火;裴魁山往里铲土却扔到了张一曼的身上;大家听校长指挥最后火势无法控制;孙佳打来的水对于救火已经杯水车薪,最终被校长夺去。


往往越是美好正当的愿望和目的,越容易让世俗的道德底线模糊。而已一个人习惯于丧失原则就必然堕落。信仰不能拯救每一个人,但起码可以给一个人不变的道路和底线,没有信仰的人只会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只会死亡。更不可能有高尚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做错误的事。不能为了美好的目的突破自己的底线。电影中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将喜剧变成了闹剧,将闹剧变成了悲剧。电影外的我们还是应该守住自己的信仰,守住自己的底线,走出自己美好人生之路。

141
  • 原创|发布:2018-05-26 20:09:41    更新:2018-05-26 20:09:41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