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以喜劇包裝的悲劇故事(激推!)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對大陸電影就抱著相當的期待,也一直看著… | by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 Medium

《驢得水》:以喜劇包裝的悲劇故事(激推!)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5 min readMar 28, 2018

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對大陸電影就抱著相當的期待,也一直看著他們的進步,這部電影也是一樣的,不僅電影水平超出我的預期,我也完全沒想到我會那麼喜歡這部電影。

我覺得近期的大陸小眾電影有一點點像韓國電影,但並不是指風格,而是敘事方式都傾向直白的去探討社會問題;這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類型,因為我覺得藉由電影看這個社會比起我自己的體會有更不一樣的視角、視野也能更寬闊。

本片改編自同名話劇作品,雖然全片的氣氛被塑造成非常歡樂的模樣,但實質上則是以喜劇包裝的悲劇;整體而言我覺得有一點像相聲,清一色全是陌生的舞台劇演員,然而我認為本片最有看頭的便是這群演員極有魅力與爆發力的演出,搭配著充斥著諷刺社會的劇本,我看的是非常過癮,後勁也是餘韻無窮。

故事圍繞在一間位在偏遠鄉村的小學校,雖然學校的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卻過得如魚得水;直到教育部特派員要前來突襲檢查才打破了安寧,因為這所學校的“驢得水老師”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當老師們為了拯救這所學校而煩惱時,一位奇才的出現看似能拯救大家,沒想到真正的風暴才正要來臨。

本片可以說是以“教育”作為引子去探討社會議題,其中我覺得非常有趣的現象是,雖然他非常直白地述說了自己的立場,也可以算是大膽的批判了政府,但是這部片的時間設定卻是在1942年國民黨執政時期,於是難得的在陸片中出現了大量的台灣國旗,我發現的時候覺得挺意外的,不過卻也完全明白這樣的決定,也因此這部情緒極為飽滿的作品你也不應該錯過。

這部片我是看得非常過癮的,也越想越覺得很有意思,表面上雖然是以“教育”做切入點,實際上卻是在講述人性的貪婪及社會的險惡;前半段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實質喜劇,到了後半段卻是探討人性醜陋面貌的悲劇,若以本片片名做比擬,前半段可以說是水源富足,人與驢隻都能活得安然自得,隨著故事的進行水源越發枯竭,到了最後甚至陷入了泥沼之中,無論是驢隻或人全都難以脫身。

我在影後分析本片的時候,就簡單的將本片的角色分為兩種:男人們與女人。

女主角一曼可以說是本片的靈魂人物,故事雖然並不全然圍繞著她進行,但她卻是這個故是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由這個角色觀者能看到人性的貪婪。

其他男性角色當然也各有特點,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位“奇才”,其實這位“奇才”本來只是一位鐵匠,但校長為了讓這次的突襲檢查能安然通過,而將鐵匠抓來偽裝成不存在的“驢得水老師”。而我最喜歡的轉折便是出現在這位鐵匠的身上,故事的前半段,觀者會從這位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鐵匠身上看到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我也開始思考社會對這樣的弱勢有著不自覺的歧視感到有些難受,不過隨著故事的進行,這位鐵匠的自我意識也逐漸因為外界的吹捧而產生了改變,他開始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位“奇才”、他真的就是那位“驢得水老師”,他的態度也從原先的自卑轉化成了男性至上主義,人性的貪婪也從此刻展露無遺。

於是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個巧妙的時間點以及這樣的人物設定,當然我覺得這其實是有參雜一些心理學在裡頭的,對我來說男性至上主義的思想便是由自卑感轉化而成,一個人有多麽的自卑那轉化而成的性別至上主義就會有多麼的根深蒂固;回看鐵匠的所作所為,似是應證了我的想法,原先屈居於女權之下的他,在獲有某種程度上的實權之後,就將先前的自卑感全用來糟蹋女性。而同樣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這樣巨大的轉變是發生在一位未受教育的鐵匠身上,回頭思考我在故事的前半段感受到對此類未受教育的人們的不自覺歧視,對比故事後半段的轉變,五味雜陳一齊攻上心頭,一時之間我好似也深陷泥沼動彈不得。

當然,除了鐵匠有這樣的表現,其他在本片中的男性角色亦有這樣的傾向,最終這所偏鄉小學用來運水的唯一一頭驢子被宰來宴請前來突襲檢查的高官,就像男人們依靠女人的協助獲取更多東西,在他們滿足後卻拋棄女人,最後兩敗俱傷誰都不得好死。

我很推薦大家能看看這部電影,以幽默的方式述說沈重的社會現象,劇情可說是極為飽滿,而演員的表現更是力道十足、極有魅力,雖然我去年看的陸片不多,不過我身邊幾位大陸友人都覺得本片是去年數一數二的陸片,也許本片並不是特別出名(在友人跟我提及前,我完全沒聽說過),但精巧的劇情與飽滿的演員魅力絕對值得你一探究竟。

--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能喜歡一樣的電影,是多難得的事。[電影分享 | 生活記事] 更多互動請搜instagram: Somethingfro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