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们下场如何?

关注者
9
被浏览
12,519

4 个回答

亡國之君的下場,不外乎以下情況:

1.沒有被俘,隱居民間;

2.自殺以殉社稷;

3.被敵人殺死;

4.被俘,被敵人處決;

5.被俘,在敵人的庇護下安享晚年;

6.被俘,但得以逃脫,東山再起或遁入民間。

此處先單列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

1.相。作爲太康的侄子,在太康失國後,與其父中康一起先後被羿和寒浞立爲國君,但只是傀儡。原本躲避在別的部落,直至在寒浞竊國成功後,被寒浞派人追殺而死,夏朝第一次滅亡。

2.履癸/桀。在決定天下歸屬的鳴條之戰中失敗,夏朝第二次滅亡,其本人一開始被湯放逐歷山,但他後來逃脫,然並未東山再起,而是隱退民間,病死於南巢之山。

3.太甲(此處存疑)。《竹書紀年》稱其被伊尹放逐,而伊尹篡位稱王,直到後來太甲誅殺伊尹復位,然《竹書紀年》觀點多不容於主流學界,因而真僞不明。

4.受/帝辛/紂。由於主力遠征東夷未歸,被姬發下剋上,在牧野之戰中失敗,自焚殉國,其子武庚被封於朝歌,後爲父復仇不成,或曰被斬,或曰北逃重建殷國。

5.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謀廢姬宜臼,導致宜臼外公申侯引狼入室,幽王被殺,周朝第一次滅亡。

6.周隱王。國家分裂爲小西周與小東周,朝不保夕,甚至不自量力而債台高築,最後被秦滅亡,周隱王被貶爲周公,不久逝世。

7.秦二世。暴政激發關東不滿,最終禍起蕭墻,被趙高殺死,秦帝國滅亡。

8.秦王子嬰。被趙高扶植成爲秦王(注意,不是秦皇帝),一度誅殺趙高奪回權力,但在藍田之戰後向劉邦投降,秦王國滅亡。子嬰本人被劉邦軟禁;後項羽攻入關中,劉邦退讓,乃與全族悉爲項羽所殺,多有倖免者改趙氏。

9.楚義帝熊心。傀儡,只是項梁叔侄的政治工具,後項籍自封西楚霸王,義帝被流放郴縣,途中爲英布、吳芮奉令刺殺。

10.西楚霸王項籍。一度取得天下,最終兵敗垓下,於烏江邊自刎,歿後遺體被爭搶以邀功,後以魯公之禮下葬。

12.劉弘。漢惠帝子,在呂后死後被周勃、陳平等臣屬廢位,當日遇害。漢惠帝世系國祚滅亡,漢社稷轉移至漢文帝世系。

13.定安公劉嬰。被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漢朝第一次滅亡。成年後新朝覆滅,天下大亂,被擁立與更始帝爭位,伏誅。

14.淮陽武順王劉玄。被綠林軍擁立,後敗於赤眉,被先後廢爲畏威侯和長沙王,劉秀則遙廢其爲淮陽王,不久爲赤眉所殺。

15.劉盆子。被赤眉軍擁立,後被劉秀擊敗,獲任命爲趙王郎中,失明後又獲滎陽官田租稅奉養終身,得以善終。

16.漢愍帝劉協。被董卓扶立,終生傀儡,後被曹丕逼迫“禪讓”,漢朝第二次滅亡。帝本人被封爲山陽公,得以善終。

17.漢懷帝劉禪。初期仍得以留駐益州,鍾會之亂後,被強制移居洛陽,受封安樂公,得以善終,然以五胡亂華,子孫皆滅,劉備子孫僅存劉永孫劉玄一支,後氐人李雄佔據益州,以劉玄爲安樂公,承繼禪後。

18.魏元帝曹奐。被迫禪位給司馬炎,曹魏滅亡後,受封陳留王,其本人得以善終,陳留王國一路傳承至南朝宋齊之時。

19.歸命侯孫皓。孫吳被晉吞併,孫皓本人被俘北上,封歸命侯,然總是抬槓,故而死得也快。嘗言“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不出半世紀,衣冠南渡,果應其言。

20.晉懷帝司馬熾。被漢昭武帝劉聰俘虜,初期因爲舊日交集,得到禮遇,封會稽公,甚至獲贈劉聰愛妾一枚,後因被命爲斟酒僕人,舊臣號哭不止(論豬隊友的作用),而使劉聰得到藉口,遂毒殺懷帝。晉朝則以愍帝承繼其後。

21.晉愍帝司馬鄴。被漢昭武帝劉聰俘虜,獲封懷平侯,連初期禮遇都沒有,直接被命爲狩獵前導和宴會雜役,不甘受辱,流露出憤懣之色,乃被殺。後族叔司馬睿避走江南,再建晉朝。

22.晉安帝司馬德宗。被桓玄篡國,獲封平固王,不久在劉裕作用下復位,後因“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乃被毒殺。

23.晉恭帝司馬德文。桓玄篡國時,獲封石陽縣公,不久在劉裕作用下復國,後繼兄安帝爲國君,被劉裕篡國,廢爲零陵王,不久被劉裕派人悶死。

24.劉宋順帝劉準。被蕭道成篡位,廢爲汝陰王,不久殺之。

25.南齊海陵恭王蕭昭文。被族叔祖父蕭鸞(其父乃蕭道成之兄)篡位,不久遇害,其父蕭長懋子嗣全被蕭鸞殺害,南齊世系更替。蕭鸞篡位後,大肆荼毒蕭道成子嗣,南齊高、武以下,幾無遺存。

26.南齊和帝蕭寶融。被蕭衍擁立起兵篡位,不久被蕭衍廢黜爲巴陵王,尋殺之,以其兄、聾啞人蕭寶義承繼巴陵王爵。

27.南梁淮陰王蕭棟,被侯景擁立篡位。在侯景廢梁建漢後,獲封淮陰王,南梁第一次滅亡。侯景敗亡時逃出,然與其兩弟皆被族叔祖父蕭繹殺害。

28.南梁元帝蕭繹。重建南梁的同時,也殺害了大量南梁宗室,後被侄子蕭詧引北周軍來襲,江陵失陷,被殺。江陵即將失陷時還損毀了大量經典,實在是喪心病狂。

29.南梁敬帝蕭方智。陳霸先重建南梁,以蕭方智爲帝,後陳霸先篡位,廢之爲江陰王,不久殺之。

30.南梁蕭莊。被王琳擁立即位,以重建南梁。由於被北周和陳夾擊,最終逃亡北齊,獲封梁王。北周破北齊後被北周殺害。

31.陳臨海王陳伯宗。被叔父陳頊篡位,廢爲臨海王,禍及兄弟,不久死去。陳朝世系更替。

32.陳長城煬公陳叔寶。爲隋俘虜,獲得禮遇,封長城公,相對北周宗室,已是非常幸運。楊廣年間死去。其族在隋唐仍爲望族。

33.隋明帝楊廣。被破野頭家後裔宇文化及殺害,子孫多遇害,僅存楊政道一支,在唐朝成爲官僚家庭。

34.隋恭帝楊侑。作爲李淵篡國的工具,在唐朝建立後被廢爲酅國公,不久可疑地死去,以族子楊行基繼嗣。

35.隋恭帝楊侗。楊廣真正的繼承者,但被王世充廢黜爲潞國公,不久賜毒酒,但毒酒大概過了保質期,於是被縊死。

36.唐睿宗李旦。兩度即位,兩讓天下,先被武則天廢爲皇嗣、相王,後又不得不禪位於李隆基,得以善終。

37.武周武則天。善終,還能入太廟享受祭祀,最終稱號定爲皇后,也是人生贏家級別了,但武家最終還是與韋家一起被誅滅。

38.唐景宗李柷。作爲篡唐的工具,在後梁建立後,被朱全忠廢爲濟陰王,不久殺之。

39.後梁朱瑱。在後唐攻破後梁之時,命手下殺死自己,以身殉國。

40.後唐莊宗李存勗。叛軍擁立李嗣源,南征莊宗,洛陽內亂,莊宗中箭無水飲用,饑渴重傷而死。李嗣源即位稱帝,即後唐明宗,後唐世系更替。莊宗長子自殺,其餘諸子下落不明,或曰多有南下巴蜀投奔孟知祥者。

41.後唐閔帝李從厚。李從珂謀逆,廢閔帝爲鄂王,不久殺之。

42.後唐李從珂。被石敬瑭勾結契丹南侵,自焚而死。死前曾賜死李讚華,即追尊遼義宗耶律倍。

43.後晉負義侯石重貴。被契丹南侵擄走,封負義侯,移交建州管束,北宋初年老死。

44.後漢湘陰公劉赟。被郭威迎立以承繼後漢國祚,不久郭威篡位建周,劉赟被殺。其父劉崇時爲河東留守,乃憤恨不已,在太原即位以續漢祚,此即北漢之由來。

45.後周恭帝柴宗訓。陳橋兵變,大家懂的。不久編管房州,夭。其兄弟或被劉承祐殺害,或被趙匡胤殺害,僅存一弟,爲潘美力爭收養,取姓名潘惟吉,方得保存周世宗之後。

46.宋太祖趙匡胤。燭影斧聲而太祖崩,諸子多見害於太宗,世系更替。直至宋孝宗,太祖後裔方再得天下。

47.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被女真俘虜北上,分別獲封昏德公、重昏侯,歿后曾分別改封天水郡王、天水郡公。徽宗老死,欽宗據傳被馬踐踏而亡。其後裔女真化,或曰覺羅姓乃二帝後裔。以靖康之恥故,宋金乃成世仇,直至金朝滅亡,宋人方逐漸消去對女真恨意。

48.宋瀛國公趙㬎。元軍破臨安,乃降。封瀛國公,送西域當和尚,後賜死。或曰元惠宗乃帝後,不審其真僞。有子趙完普,亦和尚。南宋遺臣嘗擁立益王、廣王於閩粵贛,以續宋祚。

49.宋趙昺。崖門海戰,被大臣背著跳海,宋朝徹底滅亡。

50.元奇渥溫脫古思帖木兒。被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實力大減,不久被阿里不哥後裔殺害,去元國號、帝號,元朝滅亡。

51.明惠宗朱允炆。燕賊作亂,不知所終。鑒於燕賊成祖,可視作亡國之君。

52.明毅宗朱由檢。闖賊攻入京師,以身殉國。

53.明昭宗朱由榔。兵敗入緬,被執送山海關總兵處,不屈,縊殺之。

54.清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居住紫禁城,自成一國,二十年代,先被三姓家奴部下趕出紫禁城,後被三姓家奴部下挖開祖宗墳,故而投倭,成僞滿兒皇帝。國朝恩赦之,文革年間歿。總譜上有養子毓喦繼嗣,國朝並依二王三恪制,封其弟溥傑以紹滿清之後。


七月初二夜補充:

55.成邛都幽公李期。因怨恨其父成武帝李雄傳位於堂兄李班(其父爲李雄之兄李蕩)而非傳位給李期等親生子,而夥同兄長李越合謀,殺害成哀帝李班篡位。後因分贓問題,與梁州軍頭、漢王李壽交惡,導致李壽自梁州南下,李期不敵,被廢爲邛都縣公。乃自感無顏偷生,自殺身亡。李壽篡位,改成國號爲漢,廢成景帝李特、成武帝李雄宗廟,改立自己生父、李特之弟、漢獻王李驤之祖廟,不久又全數誅殺李雄的剩餘諸子,致使李雄絕嗣。李班有一弟,棄官逃亡東晉,李蕩血脈得以保存。

56.漢歸義侯李勢。昏庸無道氐奴,天府之國,竟餓殍不絕。爲桓溫俘虜,降封歸義侯,數年後死去。其妹嫁桓溫爲妾,引桓溫妻南康公主怒火中燒,但在見李期之妹容貌後大爲心動,此即“我見猶憐”之由來。

57.匈漢隱帝劉粲。亂倫、奴役百姓、殺害忠臣樣樣齊全,最後被靳準殺害。靳準自稱漢天王,幾乎殺盡劉氏一族,傳其曾返還晉懷帝、晉愍帝靈柩並傳國璽予東晉,後被劉曜復仇殺死。

58.前趙劉曜、劉熙。劉曜殺靳準後,無法抑制石勒,於是漢國分裂爲前趙、後趙。前趙十年而爲後趙所滅,劉曜被俘後不屈,被殺。劉熙以太子攝政,未稱帝,不久亦死難。

59.後趙海陽王石弘。漢化甚深,然爲石虎傀儡,先廢爲海陽王,不久與兄弟一起被石虎殺害,石勒血脈至此斷絕,後趙世系更替。

60.後趙石鑒。篡逆得位,然爲冉閔傀儡,不久被迫改國號爲衛,尋見殺。

61.後趙石祗。在舊都襄國起兵抵抗冉閔,圖謀光復後趙,然爲裡應外合所破,被殺。冉閔並殺盡石虎子孫,石虎絕嗣。

62.前燕幽帝慕容暐。在叔父與母后各種作死之下,被前秦兼併,其本人被俘虜,降封新興侯,受苻堅禮遇。淝水之戰後圖謀刺殺苻堅,事泄,閤家誅滅。弟慕容泓、慕容沖先後成爲西燕君主,但都死去。慕容儁一支形同絕嗣。

63.前涼威王張祚。與異母弟、敬烈公張重華之母私通(畫面自行想象),殺害張重華長子張耀靈,篡位。蔑視東晉朝廷權威,私自稱帝制定年號,兩年多後被軍頭殺死。

64.前涼悼公張天錫。殺害敬烈公張重華之幼子張玄靚,篡位,張重華血脈斷絕。被前秦兼併後降封歸義侯,淝水之戰後南歸東晉,被復封西平郡公,潦倒至死。其子張大豫曾被擁立復國,但被呂光擊殺。

65.後燕惠愍帝慕容寶。在位期間先後經歷與慕容詳、慕容麟並立,最後被蘭汗殺死,後燕第一次滅亡。

66.後燕昭文帝慕容熙。無道君主,曾經有“陰陽交合”之舉(請自行根據相關史料腦補)。後被亂軍所殺,亂軍擁立其養弟、高句麗王族出身的慕容雲/高雲即位。

67.後燕/北燕惠懿帝高雲。無功登位,心不自安,遂豢養猛士以求自保,卻最終與其子高彭城死於猛士手中,高雲一脈斷絕。

68.北燕文成帝馮跋。被弟馮弘趁病攞命,一百多個親兒子隨後也被害。

69.北燕昭成帝馮弘。被北魏逼迫,退入高句麗,然仍擺皇帝架子,後欲南下投奔劉宋,高句麗勸阻未果,乃將其滅族。然馮弘投高句麗之前曾先遣子馮業投劉宋,後馮家世居嶺南,漢俚通婚,形成著名的馮—冼家族。

70.南燕慕容超。無道,被劉裕北伐擊破,合族伏誅。其死標誌著慕容燕的徹底滅亡。

71.後秦姚泓。被劉裕北伐擊破,投降,但還是合族被殺。

72.西秦乞伏暮末。生性好殺,國勢日衰,後擬投奔北魏,不料被更衰的赫連定領導的夏國流亡政府所滅,乞伏暮末就此狗帶。

73.夏赫連定。在赫連昌被俘虜後自行繼位延續夏祚,最終被北魏擊殺。

74.後涼靈帝呂纂。殺害親兄弟隱王呂紹,篡位,後被堂兄弟呂隆殺害,後涼世系更替。

75.後涼呂隆。被周邊鄰國攻擊,不得已,乃向後秦自請納土歸降,到長安後獲封散騎常侍,並保留後秦之前授予的建康公爵位,最終因捲入姚弼謀反案,被殺。

76.西涼李歆、李恂。被北涼攻克,皆死難。

77.西涼李寶。遠走沙漠再建西涼,後率眾東歸投奔北魏,世代高官,成爲關隴集團之遠祖。其後代有李沖,是馮太后的姘夫。

78.南涼景王禿髮傉檀。與拓跋同族同姓,但姓氏音譯不同。爲女婿西秦王攻滅,禿髮傉檀被毒死,其子禿髮保周曾依附北魏,後因試圖復國被殺。

另一子禿髮破羌同樣依附北魏,但就很獲太武帝喜愛,以同族之故,遂賜姓名“源賀”。源賀後官至太尉,封隴西王,視同北魏宗室成員,謚號“宣”。今其後代僅存廣東鶴山源氏一支。

日本源氏雖與源賀無血緣關係,然根據倭國史料記載顯示,源氏一族所受賜的“源氏”,其含義正是從源賀與拓跋燾的典故中得到啓示。

79.北涼哀王沮渠牧犍。因爲有毒殺北魏公主未遂之舉,被北魏滅國,一開始仍獲優待,後被告發試圖謀反,合族除沮渠萬年、沮渠祖外,都被賜死。

80.北涼沮渠安周。與兄沮渠無諱遠走沙漠再建北涼,但繼位後內耗,侄子乾壽投降北魏,自己後來也被柔然攻滅,高昌北涼滅亡。

81.冉魏平帝/武悼天王冉閔、海賓侯冉智。冉閔屠戮中原,人心惶惶,被前燕擊殺。冉智後來被俘,封海賓侯,尋以謀反爲由見殺。


七月初四夜補充:

82.西燕威帝(謚號存疑)慕容沖。苻堅的男寵,慕容暐之弟,在兄西燕烈文帝(謚號存疑)慕容泓遇害後,即位稱帝,但由於貪圖長安的安逸,且畏懼叔慕容垂的威勢,不敢東歸慕容故地,軍心思變,被軍隊殺害。其後軍隊擁立段隨爲帝,西燕第一次滅亡。

83.西燕慕容永。前燕亡國後遷居長安,家貧,賣靴爲生。淝水之戰後追隨慕容泓兩兄弟,在西燕宗室自相殘殺、所剩無幾的情況下成爲西燕皇帝,延續國祚九年,終被後燕攻滅,與二子俱死。

84.桓楚武悼帝桓玄。背叛東晉自立,開國亡國集于一身,不久即死。

85.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被前秦破滅,子孫多見殺,有孫拓跋珪倖存,在前秦衰亡時重建代國,不久演變成北魏。

86.譙蜀譙縱。被益州叛軍擁立,靠後秦支撐維持八年,後被朱齡石攻滅,譙縱自殺。

87.翟魏翟釗。丁零首領,被後燕擊破,本人逃奔西燕,領車騎大將軍、兗州牧,封東郡王,次年因謀反被誅。

88.北魏元釗。在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毒殺後,胡太后先挾持元詡之女詐稱皇子即位,一日後即廢黜,改立小叔元愉之孫元釗即位。先前孝明帝曾欲假借爾朱榮之力奪回皇權,爾朱榮乃興師問罪,扶立長樂王元子攸即位,攻入洛陽,掀起河陰之變,胡太后、元釗並北魏朝臣幾乎全滅。由於元子攸之父乃孝文帝兄弟,元詡乃元子攸堂侄,血緣疏遠,北魏世系更替。

89.北魏東海王元曄、節閔帝元恭、安定王元朗。皆北魏軍頭政治工具,在元脩即位後爲避免後患,元脩、高歡合謀殺害三者。

90.北魏孝武帝元脩。爲高歡扶立,但不甘受制於高歡,於是試圖反抗,事敗,選擇西上投宇文泰,結果還是傀儡。而宇文黑獺也不是善茬,乃以亂倫爲由,先設法誅殺元脩後宮、南陽王元寶炬之姊元明月,引起元脩憤懣,造成口實,再殺元脩,草葬於佛堂,北魏正式分裂。甥宇文覺即位後,爲其平反禮葬,追謚孝武。有子一,未成年即死,絕嗣。

91.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元脩西狩後,帝位空懸。時,清河王元亶覬覦帝位,以爲高歡必定擁立自己,出入乃按皇帝規矩警戒。高歡不悅,乃生戒心,以孝文帝之後帝位輩分混亂爲由,以元亶子元善見承繼孝明帝元詡爲嗣,立其爲帝。元亶後被高歡毒殺。

元善見雖娶高歡次女以求自保,然受制於高歡、高澄、高洋,終被廢爲中山王,未幾被鴆殺,其子皆被害。

高洋即位後,大殺北齊境內元魏宗室,除元景安(玉碎瓦全典故主人公,被高洋賜姓高)與元長春(惟一得以保留元姓者)因爲力氣大善於射箭、元蠻(高演岳父,經高演苦苦求輕免死,賜姓步六孤,後被高湛清除)因姻親關係得到免死外,其餘全數被害,導致北齊百姓基本不敢吃魚。

92.西魏恭帝拓跋廓。本姓元,父爲西魏文帝元寶炬。曾位列十二大將軍,後因兄長元欽謀誅宇文泰被害而被迫繼位,並被宇文泰強迫復姓拓跋。宇文護擁立宇文覺,逼迫拓跋廓退位,封宋公,不久殺害。

93.北齊濟南愍悼王高殷。在其父、暴君高洋死去後,采漢法治國,一度扭轉天保年間危局,但其作爲得罪鮮卑勢力,遂在婁太皇太后、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合謀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廢爲濟南王,高演繼任皇帝,北齊世系更替。高殷被軟禁,雖婁太后有言在先,命令不得殺害高殷,但高演不願使其復位,乃殺之。高洋嫡子僅有高殷與高紹德,在高殷、高紹德先後被高演、高湛殺害後,高洋嫡系血脈斷絕。

94.北齊高緯、高恆、高延宗、高湝、高紹義。高緯、高恆的光輝事跡,高延宗的殊死一搏,高湝的不辱門楣,高紹義的復國努力,請自行查閱。高緯、高恆、高延宗、高湝與北齊除高紹義之外的宗室同時被遷往長安,高緯獲封溫公。

其後,除高澄子高孝珩因爲適時死去、北周朝廷準其遺願命其家扶靈回關東,

高澄子高長恭後嗣流放蜀地,

高洋子高紹義逃奔突厥,

高演子高彥理與北周武帝爲姻親,

高湛子高仁英狂放不羈、高仁雅啞巴之外,其餘北齊宗室全部被誣陷謀反因而被害。

95.北周靜帝宇文闡。被楊堅篡位,封介國公,不久被楊堅派人扼死。北周宗室,除趙王有幼子下落不明外,自宇文肱以下,全數被楊堅荼毒殘殺,手段殘忍,令人髮指。後楊堅爲打壓輿論,乃以宇文肱兄弟之後裔宇文洛繼爲介國公,延續北周祭祀。

(楊堅得國不正,因此殺戮亦狠。相比之下,西梁宗室、北齊宗室、陳宗室在隋朝都受到禮遇和任用,楊堅甚至親自下詔命西梁宗主蕭琮、北齊宗主高仁英、陳宗主陳叔寶各修本宗祭禮以延續祭祀,唯獨北周宇文宗室,滿門滅絕。網上有腦殘皇漢爲楊堅洗地說是什麼屠戮夷狄爲漢人復仇,對於這樣的邏輯,我頗無語。世間如無報應,爲何楊堅血脈,到頭來僅存楊政道一支?如非蕭后周旋,只怕楊堅連這支血脈都難保住。)

96.南吳睿帝楊溥。生不逢時,由於其兄楊渥的腦殘,而使楊行密建立的江南霸業成爲了徐溫與李昪的資本,其兄楊隆演便是被擁立的傀儡。楊溥承繼兄位,雖有帝號,而無帝實。被廢後軟禁潤州,不久去世。後南唐元宗時期,楊家被遷往泰州軟禁,由於不能與外界接觸,楊家男女被迫自行亂倫婚配(深表同情)。周世宗南征時,楊家男丁悉數被南唐搶先殺害,婦女被裹挾南渡。楊行密絕嗣。

(李昪父子缺德如此,果報在李煜身上,也就不足爲奇了。)

97.前蜀順正公王衍。無道,被郭崇韜滅國,閤家被送往中原,被李存勗殺害。原定隨行人員皆死,但張居翰私自篡改詔書,把“王衍一行”改爲“王衍一家”,隨從方能保全性命。

98.吳越/秦忠懿王錢俶。愛撫民眾,謹慎事大,曾獲宋太祖許諾“盡我一世”“誓不殺錢王”,但最終還是在宋太宗時被迫納土歸宋。入宋後備受禮遇,善終,其子孫多爲宋官員,錢氏一族因而成爲宋朝惟一能官居宰相的前朝君主家族。

99.馬楚恭孝王馬希萼、馬希崇。合謀篡位,殺害親兄弟馬希廣。後相繼爲楚王。被南唐滅國,徙居金陵,前者善終,後者又被遷往後周,此後生平不詳。

100.閩景宗王延曦。無道,與王延政爭位,被朱文進殺害,閩國第一次滅亡。

101.閩福恭懿王王延政。與兄爭位,消滅朱文進,復閩國,但未提防卞莊刺虎,被南唐滅國,本人遷居南唐,善終。

102.南漢南越王劉鋹。荒淫無度,被北宋攻滅。堪稱十國阿斗,沒心沒肺,曾有哭拒賜酒、結獻馬鞍、求當老大等神作,善終。

103.安南吳代王吳昌熾。割據安南,被丁部領取而代之,生死不詳。

(安南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104.南平王高繼沖。被北宋擊破,被迫納土歸宋,一度留任,不久改派武寧節度使,有政聲,卒於任上。

105.後蜀楚恭孝王孟昶。前期英明,後期作死的典型,被北宋擊破,本人被趙光義毒死,宗族保存。

106.南唐違命侯李煜。事跡太出名,不再贅述。

107.北漢彭城王劉繼元。被北宋攻滅,晉陽被毀城。入宋禮遇,臨終以宗族託付趙光義。

108.岐/秦忠敬王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曾與朱全忠爭奪天下,事不成,乃割據關中,以唐臣自居,但屢被攻擊,領地漸遭蠶食。後唐取代後梁後,納土歸唐,禮遇,封秦王,善終。

“泰山贼王始聚众数万,自称太平皇帝,署置公卿;南燕桂林王镇讨禽之。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安在,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