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了建安风骨,正始诗人以象征寄托怀抱,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_百科TA说
继承了建安风骨,正始诗人以象征寄托怀抱,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
作者  黄润带你看世界
阅读 261赞 0

从建安到正始,我国诗歌又有了新的变化发展。建安时期大都是五言诗,而多半是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新事的。到正始,诗歌开始脱离乐府旧题,以自立题目的抒情五言诗的面貌出现。正始时期,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政权的斗争。司马氏集团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头权后,杀戮异己,标榜“名教”,以达到取代曹魏的目的。当时的文人们,生命失去了保障,陷入“朝不保夕”的境地。

因此,他们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留光养晦,所写的诗作只得用象征的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怀抱,以避免文字祸,从而产生了隐晦难明的诗风。这时期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他们不满黑暗现实,有较为进步的政治思想。为了与司马氏的虚伪“名教”相对抗,他们大力提倡老庄思想。他们的创作虽然带有较多的老庄思想的色彩,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仍然是作品的主要倾向,基本精神还是继承“建安风骨”传统的。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他本“好书诗”,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中,不仅壮志无法伸展,自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为了自身安全,不敢正面反抗,便崇尚老庄,醉酒佯狂,对黑暗现实采取了消极反抗的态度。他的主要成就是诗,代表作即著名的82首五言《咏怀诗》。诗以隐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内心积郁的痛苦和愤懑,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复杂的思想感情。

《咏怀诗》非诗人一时之作,表现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有的表现其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忧生惧祸的心情,如《嘉树下成蹊》,有的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如《驾言发魏都》,有的表现其对社会前途的深沉忧虑与哀伤,如《夜中不能寐》,有的是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抨击,如《大人先生传》、《洪生资制度》;有的诅咒小人当权,玩弄是非,如《驱车出门去》;有的则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如《徘徊蓬池上》。

总之,这组《咏怀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不满于黑暗现实,痛恨统治者的虚伪、腐朽,对社会前途和个人处境充满忧虑和自己守正不阿的品格。同时,在不满现实,希求脱离这种现实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也流露出游仙的幻想,歌颂清静逍遥的境界,表现出诗人意志消沉,畏祸避世的消极思想。如《北里多奇舞》、《开秋兆凉气》、《危冠切浮云》、《昔有神仙者》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咏怀诗》的积极意义。

阮籍的《咏怀诗》继承了《诗经·小雅》、《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传统,并受到《楚辞》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比兴,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约曲折地表达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了他那“响逸调远”(《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阮籍也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却不以乐府诗为事,而全力从事五言诗的创作,因而他的诗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技巧,在五言诗的发展上占重要地位。他的这种以咏怀为内容的抒情诗,对后世颇有影响,如陶渊明的《饮酒》、庚信的《拟咏怀》、除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显然都受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嵇康(223-263),字叔夜,谯国(今安徽宿县西)人。他同阮籍一样,都崇尚老庄和反对礼教,但他反抗黑暗现实的言行,比阮籍激烈,锋芒毕露,因此为司马氏所不容,而遭杀身之祸。嵇康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诗歌比不上阮籍。他的诗往往表现出愤世疾俗之情和清逸脱俗的境界,如《答二郭》之二、《酒会诗》之一、《幽愤诗》、《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等,有着清峻、秀逸的风格。他的四言诗颇有特色,艺术成就高于五言。

参考资料

《咏怀诗》

0
  • 作者  黄润带你看世界|发布:2021-06-17 09:04:36    更新:2019-10-27 17:59:47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