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多年,馬德鐘仍然不停在吸納別人身上的特質和優點。

2018年,在TVB自家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台上六個女演員興奮地宣布了「視帝」的得主馬德鐘,鏡頭轉到台下,周遭無數演員同伴站起來與他擁抱並表達祝賀,而他自己並沒有顯出應該有的雀躍,臉上是一種九轉功成的淡定,他的神情相較激動,更像是一種欣慰。在那一年,馬德鐘獲得視帝的提名已經多達16次,他自己笑說:「大家都統計過了。」從藝了這麼多年,他覺得仍有很多類型的角色想要嘗試,目標導向並不是獎項,有獎固然好,但那不是目的,演什麼角色最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採: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山彥

事實上,儘管保養得宜、身形威猛,看上去與年輕人毫無二致,但馬德鐘的演藝資歷比很多人都要更深。在他出道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是香港影視的蓬勃黃金時期,不少同期出道的演員紛紛迅速擔上大樑、甚至很快便走上了大銀幕,但他等一個主角的機會,卻耗時悠長,「十年的時間你說久不久呢?」他笑問。儘管如此,「倖存者偏差」說的也是他,就在香港的影視業相較早期顯得不那麼熱烈的近些年,馬德鐘終於以黑馬之姿跑了出來,拿了視帝,也更豐富飽滿了觀眾緣。正在熱播的一套《伙記辦大事》又將馬德鐘帶入了觀眾的眼簾。

廿年磨一劍 16年 「磨」 出視帝

憑着在《跳躍生命線》飾演救護總隊長麥在田得到「視帝」殊榮,馬德鐘出演的這一角色身穿救護制服,只是他從影以來無數制服中的其中一件,飛行員、警察、廚師……在演員生涯中,他穿過的制服無數,「我自己最喜歡的制服是『飛虎』。」馬德鐘說,雖然在進入演藝圈之前自己的職業是特警,但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當過「飛虎」,那身制服讓他覺得責任很重,亦很有意義。

好團隊才能碰出火花

到了《伙記辦大事》,馬德鐘扮上了律師戴政君,穿的是代表職業精英的筆挺西裝,亦代表一種戲路的轉換。《伙記辦大事》這部劇的精彩,同時也在於他與一班同樣演技精湛的演員們的碰撞,「團隊」在馬德鐘心中,是一個要緊的關鍵,「每一個火花都是團隊的迸發。」他說。

他認為演員這份工作是絕對需要多方促成的,「有的人會覺得故事、劇本很重要,但是如果給你一批很差的演員,就會浪費了一個好故事;又譬如一個不好的導演,也會毀掉本來很棒的演員,這是相輔相成的。」入行多年,他仍然覺得每時每刻都在「吸收」,「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地學習,都一直不停地在吸納別人身上的特質和優點,這是一個演員要做的基本工夫。」馬德鐘說道。

「每一個角色都有其中值得摸索的地方。」而演員自己與角色的磨合、情感上的共鳴,便變得比主角還是配角重要得多,紅花還是綠葉,都是景色、都是綻放。其實初出道時,求一炮而紅的想法不是沒有。這麼多年了,如今廿年磨出來的劍,對他來說尚算夠用了。

信一切自有安排

擔正大樑演主角後,馬德鐘能獲得的角色大部分是正派、正面的形象,他自己覺得並非因為形象受限,而是不同階段,「其實我是演『奸角』開始的。」在初入行的時候,由於身形高大,經常飾演一些『某某男友』這樣的小配角,更甚時演過舞男、變態等等的反面人物。

但馬德鐘認為其實反派有反派的有趣之處,「正派角色發揮空間比較少,必須要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中維持形象,保證觀眾的觀感。」同時,他認為現在的影視劇中,已經很少有絕對的「正派」或「奸角」,他自己也更加享受角色中亦正亦邪,有層次變化的表演方式。

「其實每個導演、監製對於演員有固有形象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認為你適合某一類型的角色,所以那些角色就會落到我頭上,這是無可厚非的。」馬德鐘身為演員,在選角色這件事上比較「佛系」,不主動去爭取,也並不抗拒任何類型的角色。於是,偶爾有比較跳脫的角色找上門了,他會覺得新奇、有趣:「比如有人找我做喜劇,或者一些古裝角色,我也覺得很意外。」

廿多年前放棄特警的職業前景,馬德鐘對於演戲這個工作只有一個看法——「很熱愛」。他覺得任何時候回頭去看當初的決定,都是無悔的,不僅因為生命中無形的那些安排,更是在於命運為自己鋪陳開來了一道冥冥中使自己從無走到有的特別橋樑。

化妝:許智華

髮型:Sue Cheung @ SALOON Festival Walk

服裝:BESPOKED ian chang

鞋履:Cole Haan

場地:Finest Design 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