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香港入境隔离仅为 3 天,染疫不再集中隔离,目前香港疫情形势如何?

1. 香港特区宣布放宽入境隔离天数,自8月12日起入境只需3天酒店隔离、4天居家检疫及红黄码制度。此前,还允许条件合适的患者居家隔离,通过佩戴电子手环…
关注者
311
被浏览
927,697

128 个回答

人在香港做急诊,算是疫情一线了,目前的感觉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浪再次盖过来,但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中国大陆能做好准备(开放)吗?需要多少床位才能让医疗不过度超载?

由于香港的医疗系统在第四波(2/2022-5/2022)表现的实在太拙劣,包括但不限于急诊崩溃,救护车等死,内科超载,方舱不够,停尸房和火葬场击穿.....因此,医管局“亡羊补牢”,为第五波做了很多准备,我们一会再说。

目前(20/8/2022),香港日确诊6000+,而从7月21日起,每天新增已经突破4000。那么,这个数字对香港医疗系统的压力如何?




我从医管局的内部邮件里找了一个初步的数据,仅供参考。

在8月13号这一天(大约5000)确诊,有220名患者(约5%)需要住院。存量中共有1600名住院患者(占一天确诊量的35%),存量重症67名(占一天确诊量的1.3%)。请记住这个比例。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这些住院患者,都不是轻症患者,是需要真正住院处理各种内外科问题的。跟大陆方舱医院所有阳性都收是完全两个概念。

那么,香港一共有多少感染病床呢?

由于第四波带来的洗礼实在太PTSD,港府当时和大陆方面联合,紧急修了很多隔离病房和设施(类似大陆的方舱医院),目前大部分还是空置状态,没有投入使用。目前使用的设施有:

  • 竹篙湾检疫中心(8000床位,轻症患者,无夜班值守医生,病人自己动手,不算住院
  • 香港感染病控制中心ICC(600床位,针对中症患者)
  • 各个医院的隔离病房(600-800床位,针对有严重合并症,中-重症患者)

暂未使用的设施,还有

  • 亚洲博览馆AWE(2000床位,针对中症患者,曾第四波高峰期时全开,并有大陆医护进场)
  • 启德邮轮码头(1200床位,之前并未开放)
  • 青衣方舱医院(3900床位,针对轻中症患者,曾第四波高峰期开放)
  • 新田方舱医院(2800床位)
  • 元朗谭尾 (~9400床位)
  • 粉岭马适路 (1000床位)
  • 洪水桥 (1800床位)
  • 港珠澳大桥香港人工岛 (1200床位)
  • 落马洲河套地区 (~10000床位)
  • 各社区体育馆改建

林林总总,一共4万张床位。

昨天(19/8/2022)最新的消息,竹篙湾 (8成满)+ICC(全满)已经不胜负荷,启德游轮码头和亚洲博览馆已经重新开放,收病人了。

那么,4万张床位能撑多久?目前日均~5000感染,已需要7500张床位。

根据欧美日的经验,Omicron BA.5可以击穿BA.2形成的免疫屏障。香港上一波正好是流行BA.2,目前BA.5的比例正不断上升(一周前10%,到昨天30%)。从下图可见,从死亡角度,BA5能够达到BA1/2高峰的80-100%

那我们就拿上一波香港的最差情况做估计好了。香港最高峰,每天感染1%的人口(大概7万人),日均5万持续一周以上,那么估算下来(5000感染-->7500隔离床位,住院1600人,重症62人),高峰期(日均5万人)香港需要大概总共7.5万张隔离病床,包括15000张中症床位,800张重症床位

也就是说,香港需要准备的方舱床位为香港总人口(750万人)的1%,且不计算医护的投入,才能相对平稳的渡过第5波。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广泛接种第三针,而且已经被omicron血洗一波后,才能降低到这个床位数。

刚刚说过,现在有多少张来着?4万张。不要紧,还能再加装。而且,脆弱的病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第四波死亡8000+)。

所以,特区政府和医管局做了很多措施来抵挡第五波,最重要的是18岁以上强制三针(否则不能进入公共设施)。第三针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

  • 鼓励轻症自愈,不要去医院折腾别人
  • 降低疫苗接种年龄,科兴降到6个月,复必泰降到6岁(因为幼童感染率,入院率正在不断上升)
  • 放开抗病毒药的管制(paxlovid/ monulpavir),可以对任何患者开具,降低重症率
  • 急诊实现患者分流,直接前往各个隔离中心
  • 老人院确诊患者直接分流,不用前往急诊
  • 改良救护车流程,真正处理急重症患者
  • 改善殓房和焚化厂流程,即时处置尸体
  • 开痛远程医疗,遥距看病和开抗病毒药物

这些改进已经在做,但是真正效果如何尚待考验。毕竟,上一波香港医疗系统崩溃是在每天确诊1万以上的时候。

那么,诸位,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全民三针了吗?准备好建立占总人口1% 的方舱医院了吗?准备好每半年抵抗一波吗?准备好第一波牺牲最脆弱的人吗?

如果都准备好了,那就没问题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不管是上海还是国内的其他哪个地方,都不可能取代香港地位的原因。

香港可以试点一个和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样的政策。

你上海行吗?深圳行吗?

不说抗疫这个敏感的事情。

就说当年上海搞一个自贸区,刚开始声势多大,这个要开放,那个要创新。

最后落地了些神马玩意?

真正特色的只有老早就有的保税功能,而那是在铁丝网围着的区域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物理隔离。

所以如果非要在港澳之外找一个有一丝丝可能取代香港的地方。

那只有海南。

起码未来全岛封关之后,在物理上它就具备了大胆试点的可能性。

但仍然有大量的难题无法解决,比如岛民身份怎么办?比如其他地方的居民去海南的人钱物怎么管理?

至少从我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海南处理不了这些问题。

所以也就是一丝丝可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