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英(香港桌球(台球)总会主席)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罗俊英

香港桌球(台球)总会主席
展开2个同名词条
男,香港桌球(台球)总会主席。1976年开始成为一名台球手,1982年进入亚台联从事台球推广、赛事组织、裁判培养等工作,分管教练培养和东亚地区斯诺克推广工作,偶尔客串领队、教练、裁判、技术总监
中文名
罗俊英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5年
职    业
台球
性    别
事    件
帆板事故,海上漂流约三小时

基本信息

播报
编辑
亚洲台联司库罗俊英(前中)
罗俊英,现为香港亚洲台球联合会(ACBS)的司库,除了管理亚台联的钱之外,他还分管了教练培养和东亚地区斯诺克推广两项工作,有时候会成为领队教练裁判技术总监,这些身份都是临时的,罗先生经常会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份。罗先生从1976年就成为一名球手了,1982年进入亚台联从事台球推广、赛事组织、裁判培养等工作,20多年的台球工作经验,使得他对亚洲各国的台球发展状况有着非常清晰的了解。他认为亚洲台球的希望就在中国,无论是斯诺克还是普尔。罗俊英任职公务员,业余时间爱好桌球、足球及玩滑板风帆。他从1987年开始担任香港桌球总会主席至今,还曾任香港滑浪风帆总会赤柱正滩分会理事,现为该会会员。他从事滑浪风帆运动已有20多年,曾代表香港到东南亚等地参加国际比赛,但没有拿过奖。
罗俊英

台球的发展

播报
编辑

中国台球的发展

中国台球正在迅速的发展,除了斯诺克之外,9球比赛也已经开展起来。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有八分之一的人打台球,那么中国的台球人口甚至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数还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台球水平不可能低,肯定会像乒乓球一样越来越强。尤其是,中国有丁俊晖潘晓婷梁文博这样的明星球员带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至二十世纪末,整个亚洲来看,中国、泰国和印度还发展得比较好,有自己的比赛,同时也有很多年轻的选手补充进来,这三个国家中当然是中国的条件最好、市场最大。除了中、泰、印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台球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年轻的选手成长起来,这对于台球的长远发展不太有利。

推广计划

二十世纪末期,亚洲的台球根据项目主要分成了三个协会,都是各自负责自己的事情,我们亚台联(ACBS)只负责斯诺克项目,而亚洲撞球协会(APBU)主要负责美式台球,此外还有开仑的主管协会,三方都各自为政,我想这对整个台球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我计划与另外两个协会联合起来,再做比赛的时候就要像这次的室内运动会一样,把所有的项目都放在一起同时做,这不仅可以促进协会之间的交流,也能让球迷认识更多的台球项目,这对于台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是非常好的计划。
另外一项推广计划,其实我们已经在做了,就是推广6红球的斯诺克。6红球斯诺克大大降低了比赛难度,也拉近了高水平选手和其他选手之间的差距,非常适合在球迷中间推广。
除了这两点之外,亚台联还会陆续推出新的策略和方案,将会想办法让台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记得在1985年至1990年间,香港的球市就非常火爆,当时在香港有2000多家球房,多数人在下了班或者放学之后都会到球房里面打打球。

建议

罗先生负责亚洲的裁判考核工作已经有很多年,而且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裁判,92年在香港举行的世界职业斯诺克巡回赛亚洲公开赛的时候,他当时执裁了半决赛。谈到大陆的裁判,罗先生表示,其实在大陆有很多优秀的裁判,他们都已经多次在中国公开赛、上海大师赛这种世界顶级职业赛中执裁。
罗先生建议中国的裁判,要想达到世界水平,除了平时认真钻研业务技术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语言能力。在世界顶级赛上,场上经常会有裁判与选手之间的交流,如果因为语言的问题不能自如地交流,这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裁判的进一步发展。

中巡赛开放

中国的巡回赛办得很好,对于中国整体台球的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参照高尔夫球早期的的模式,台球也不应该只有英国一个巡回赛,中巡赛应该办成能够与他们具有同等水准的赛事。如果ACBS与中巡赛合作,那么中巡赛可以暂时先给我们几个名额,让ACBS的选手也可以参与到比赛中去,这对于带动整个亚洲台球的发展有好处,对于扩大中巡赛的影响力也有好处。

帆板事故

播报
编辑

事件始末

香港桌球(台球)总会主席罗俊英于2003年2月20日到海上玩帆板,不幸桅杆折断,在海上漂流了3个半小时才被水警救起,一想起这出“海上漂流记”,罗俊英至今仍心有余悸。
平时一有机会,他便会约上亲朋好友带上滑板风帆到海上一试身手。
2003年2月20日,罗俊英下午2点半才上班。早晨天文台在天气预报中发出了强烈季候风信号,预料会吹偏东强风,风力最强时可达六级。但这种大风浪天气正是滑板风帆爱好者认为最难得的时机。于是,罗俊英约上两名同道好友扬帆出海,准备搏杀一番。他们早上8时从港岛南部的赤柱正滩出发,打算到东南的蒲台岛附近的螺洲再折返。估计中午便能回到出发地,正好能赶上上班。
这次出海,罗俊英使用的是短板风帆,又称翻波板,主要作娱乐用途,长2.68米,风帆高7米,桅杆为玻璃纤维造成。这个滑板和风帆已使用了两年,但外表看仍很新。
一行人在海上迎风破浪,玩得十分尽兴。罗俊英一直在队伍的最后。到上午11点左右,他们航行到赤柱东面的东博寮海峡时,风浪越来越大。风高浪急中,罗俊英的风帆桅杆突然折断,滑板顿时失去了动力,在原地随风浪沉浮。而前面的队友已远去,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故。每次出航,罗俊英都会带上手提电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与队友联系或呼救。但这一次,罗出门前于匆匆中忙了带手提电话。这时的罗俊英真是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罗俊英毕竟是有经验的风帆手,他决定尽自己的能力自救。于是,他把折断的风帆桅杆收起放在滑板上,用双手划水,向南面最近的岸边前进。无奈风高浪急,尽管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滑板不但不能前进,还屡屡被风浪推着向东北漂浮。由于精力消耗过度,罗俊英出现抽筋和晕眩,他再也划不动了,只好抱着滑板,随风浪漂流。在与风浪搏斗的过程中,他曾看见多只船只在视线内的海面驶过,每看到生机,罗俊英都用尽力气把折断的桅杆高高举起向船只求救。不知是没有发现还是什么原因,罗俊英每次都是失败告终,但罗俊英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前面的队友到达岸边后会发现他失踪,队友们一定会来救他的。由于有了坚定的信念,罗俊英虽然处境维艰,但仍十分镇静。他紧抱滑板,随风浪漂流,减少体力消耗,继续与风浪搏斗,等待队友们的救援。
中午12时多,两位队友已到达岸边,等到一点多还不见罗俊英的踪影,队友们感到不妙,即向香港风帆协会求援,不久,风帆协会派出快艇赶到,载上这两位队友出海找寻。谁知半小时后,人没有找到,快艇的燃油用完了。一行人只好折返并向香港水警报案。水警接报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并展开搜索。终于在港岛东南面的南丫岛外面水域找到已呈半昏迷状态的罗俊英。这时,他已经在海上整整漂流了三个半小时。水警即时把他送到医院救治。幸好,罗俊英只是过于疲劳,经医生采取一定治疗后便出院。
从“鬼门关”逃出生天后的罗俊英回忆起那一幕“海上漂流记”有一种万幸的感觉。他说:“当时我双腿抽筋,全身无力,很想吐,幸好没有休克。否则的话,必死无疑,谁都救不了我。而且,出事时间尚早、还有太阳,如果事发于傍晚就危险了。”

事故原因

据行家分析,这次罗俊英能死里逃生,还因为他身穿潜水衣和救生衣,潜水衣密不透风,有保暖作用,还能减少大浪对身体的冲击力;救生衣则增加了他与风浪搏斗的力量。罗俊英事先能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并在危险中保持镇静,才使他能在风浪中挺得住,为救援人员的救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行家也指出,作为一名滑板风帆好手,罗俊英犯了一个不应犯的错误。一般来讲,滑板风帆运动有个规律,风越小,桅杆可以高些,风越大,桅杆应矮些。5级以上风浪时,就不应使用5米以上的桅杆。因为,桅杆越高,在风大浪急时就越是顶风,就越容易折断。而这次罗俊英使用的是7米高的桅杆,过高的桅杆在6级风浪中迎风激浪冲搏了近3个小时,加上玻璃纤维造的桅杆虽然耐用但也容易纤维化,桅杆已出厂2年,质量已有变化,这就是桅杆中途突然折断的主要原因。
另外,罗俊英已近不惑之年,还是名业余选手,平时训练不够专业,体力也难以应付六级风浪的搏击,体力不支就会影响对风帆的控制,这可能是罗俊英出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关专家希望通过罗俊英这件事给后人以警醒:到海上玩风帆,切不可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