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緬懷英國女王:是吊唁也是抗議

香港人緬懷英國女王:是吊唁也是抗議

英國女王上周去世之後,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開放民眾以鮮花和卡片向女王致意。不過學者認為,有些人也借此機會,表達對目前香港現狀的不滿。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上周四(9月8日)去世,近日每天都有數百名香港民眾在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排隊數小時,為的就是向女王獻上吊唁的鮮花和手寫信。此次女王去世後的集體悲痛,也許是香港市民有史以來最強烈的一次。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對北京政府接管香港之後,日益加深對港控制的一種異議體現,一些香港人懷念他們在英國統治下的「黃金時代」。

香港人的事頭婆

女王的去世喚起了人們對英國的美好回憶,她在香港被暱稱為「事頭婆」,也就是「老板娘」的粵語。一位在吊唁隊伍中排了兩個小時的居民CK Li說:「事頭婆是對她的尊稱,她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非高高在上的老板娘。」另一位80歲的居民Eddie Wong表示:「香港人非常愛戴她,在她統治時,我們享有民主和自由。為此我們非常感激,我想向在天堂的『事頭婆』告別」。

中國在1997年7月1日接管香港時,曾承諾將按照《基本法》確保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並擁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權利,並且保持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在2019年發生了數月的抗議活動「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後,北京通過了嚴厲的港版《國安法》,試圖抑制公眾的異議。自此之後,批評北京政府的新聞機構遭關閉,數十名活動人士被逮捕。大規模抗議活動結束後,數以萬計的香港居民選擇移民到英國和台灣等地。

公眾人物言論被檢視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卜約翰(John Burns)說:「我可以想象,有些人去向女王致敬並不是為了懷舊,而是作為一種抗議形式,因為現在異議(在香港)受到壓制。前民主黨主席、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說,鑑於目前香港的政治局勢和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的爭議,現在香港人情緒高漲。她補充:「有一些人是真正的懷舊,對女王有思念之情,但也有人對香港的現狀有所不滿,不排除有些人利用這個場合來表達這種不滿。」

與此同時,香港的公眾人物正因其對女王逝世的反應而受到審視,如果他們被認為過於崇拜女王的統治或懷念過去英國的統治,就會受到批評。香港資深演員羅家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張在英國領事館外的自拍照,他寫道:「她登基,我七歲,這七十年來,英女王是我的長輩,看著我成長到老矣。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還有幾多個長輩呢,鮮花一束,謹致敬意,萬世流芳,大象無形」。

在網絡上,「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的說法激發了中國網民的討論,羅家英的貼文下引來很多負面評論。有網民稱這麼說有美化殖民之嫌,批評羅家英「不懂歷史」,「傷害到了國人的感情」,甚至「透露出奴性」。羅家英事後刪除了該帖子,並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道歉視頻稱「我是中國人,我永遠愛我的祖國」,並請大家不要過份解讀他的話。

「香港人被隔絕在討論之外」

並非所有香港人都對英國的統治有感情,一些人對於英國官方僅發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給香港人感到不滿。這種護照不代表正式的英國公民身份,無法保證香港人在英國的生活權利。香港市民Leslie Chan表示他沒有計劃向女王表示敬意,他說:「當英國政府與中國討論香港的未來時,香港人被隔絕在這場討論之外。」

一些人只關注英國在將香港移交給中國前,最後幾十年的統治,當時香港變得越來越繁榮,殖民政府用新公園、火車線路和其他現代設施來彰顯其治理。卜約翰說,英國對香港的統治在某些方面使香港受益,但帶有霸權和種族歧視色彩的殖民主義仍是有害的。他認為:「當你談論殖民主義的好處時,不能只看香港過去10年或20年的情況,而是必須著眼於事情的整體。」

(美聯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獻花的人群聚集在香港英領館外希望向女王致意的民眾排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