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和部分广东人说的粤西方言一样吗?

关注者
465
被浏览
642,266

215 个回答


不一样,但是不影响基本交流。


先说说双方的基本印象。对于会话双方来讲,能察觉到对方的语言习惯跟自己不一样,但能够理解。

  • 对于香港人来讲,广州音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口音上的不同。但他们会觉得发音偏硬,声调更加抑扬顿挫
  • 对广州人来讲,香港音部分发音比广州音舌位偏前,听起来有种含糊不清发音更加软,声调比较平,有阴声细气的感觉。

以上是相当主观的评价,具体感觉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广州粤语和香港粤语的不同大致从词汇与语音两个方面去谈。

鉴于广东的粤语有许多方言片,下文以广州音为代表,和香港音作为比较对象。

基于笔者的观察,下面分别讨论具体的不同之处。本文采用粤拼方案(LSHK Jyutping)标注粤语发音。差异对比前者为广州粤语,后者为香港粤语。香港粤语特有的说法,以冒号后接解释。


壹、词汇篇

谈起广州粤语和香港粤语,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许多词汇都不尽相同,这也是造成交流障碍的主要因素,许多广州人与香港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大都是因此而起。

最典型的例子,广州人和香港人对自己的母语的称呼都是不一样的。

  • 广州人多称粤语为白话、广州话,粤语更多是作为一种正式称呼于书面使用。
  • 而香港人则称粤语为广东话


一、外来概念的翻译不同

  • 香港的翻译大致与台湾保持一致,这些词一般多见于书面或是电脑参数的标注上。

鼠标 - 滑鼠,

分辨率 - 解像度,

屏幕 - 荧幕。


然而,在日常应用中,香港人更常用英语代替,

比如鼠标 - mouse

显示器 - mon(monitor)

游戏 - game


另外也有香港特有的叫法,

U盘 - 手指

充电宝 - 尿袋

虽然很形象,但笔者感觉香港的叫法还是怪怪的。


  • 至于广州粤语,用词则和普通话基本保持一致。



二、常见概念的表述不同

其中有

1. 广州音用前者,香港音用后者。

由于这类用词在粤港两种口音里是对立的,人们基本不会混用。

胶擦 - 擦胶/擦纸胶

计算机/计算器-计数机

摩托车 - 电单车

吸管 - 饮筒/饮管

灯泡/灯胆 - 电灯胆

充值 - 增值

宽带 - 宽频

打卡 - 拍卡

幼儿园 - 幼稚园

演员-艺员

入网 -上台

阳台 - 露台

中巴 - van仔/小巴 【minibus】

笔记本电脑 - notebook (「手提电脑」通用

立交桥 - 行车天桥


另外,一些词语的顺序颠倒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但也有不一致的。

最典型的是,素质 - 质素

前者指人的品行修养,而后者则是品质、质量的意思,常用形容于食物,商品。


2. 广州音两者都可接受,香港音只用后者

其实广州音两者都可接受。前者偏书面,而后者偏口语。

但近年广州年轻人更多倾向于使用前者,趋势是受普通话影响,逐渐向书面语接近。

例如

空调 - 冷气,

冰箱 - 雪柜。(有意思的是,香港粤语冰箱居然指冰盒/冰格(Ice Box)……

塑料袋 - 胶袋

公交车 - 巴士

维生素 - 维他命

奶油 - 忌廉

睇电影 - 睇戏

电影院 - 戏院

指纹 - 指模

兼队- 打尖

落课 - 落堂,上课 - 上堂。(不过广州话拖堂、留堂仍叫拖堂留堂,不叫拖课留课……

煤油 - 火水

酒精 - 火酒

工资 - 人工

落班 - 放工

落岗 - 失业

上岗 - 入职

小卖部 - 士多

刷卡- 碌咭

手机 - 手提电话

拨打 - 致电

加油站 - 油站

加油 - 入油

紧急按钮- 紧急掣

停车 - 泊车

*沙拉 - 沙律

*布丁 - 布甸

*草莓 - 士多啤梨

*樱桃 - 车厘子


*大多来自普通话书面语词汇,偶见于年轻人中。原有说法更普遍。近乎普通话的用法,多见于新一代广州音中,现时有种明显趋势是按照书面语,部份粤语词逐渐与普通话词语共存甚至被替换。例如笔者同辈多用「睇电影」、「搭公交」而少用「睇戏」、「搭巴士」。


3. 香港粤语皆可,广州话用前者

年轻 - 年青

老师 - 先生/阿sir/Miss


三、英语的使用

此外,英语被大量采用并用于表达日常概念也是香港粤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基本上广州粤语很少会使用这些词。

不过,广州人也会使用极其少量的英语,一般用于专有名词的场合。比如iPhone,Netflix等。英语的使用并非全民性的,相应的中文翻译也可接受。也可直接说苹果手机,网飞,不影响交流。在使用英语时一般按照英语原有发音,但也会受香港粤语影响。


香港粤语中,比如常见的日常用语

join:参加

I mean:我的意思是,(这个就比较离谱了,即使笔者听了很多次,也觉得很违和

total:共计

workload:工作负担

chur:尽力

inaug:inauguration,就职典礼。 (这个缩写笔者初次听到也是一头雾水……

mean:刻薄

del:delete(删除)

Actually:实际上

Gag:笑话。「爛 Gag」:冷笑话。

Even: 甚至


一般情况下,英语本来的发音并不会直接照搬到香港粤语中去,它们会适应粤语本身的特点,称为港式英语(Konglish)或香港英语(Honglish)。下文从音位及声调两个方面去谈。最后会提及常用词汇。下文用粤拼记录发音,在描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粤语音系中不存在的拼法,必要时采用IPA记音。由于广州音一般按照英语原有发音,因此下面例子中只列出香港音。

1. 辅音

(1) v

  • 粤 w
    • 新派 f
    • 老派 w


广州音一般读作w。

香港音老派与广州音保持一致作w,但新派有读成f的倾向,原因可能是模仿唇齿音v。

Victor - fik1 taa4

VPN - fi1 pi1 en1

review - re6 fiu1

vendor - en1 daa4

invite (v.) - in4 faai(t)1

visa - fi1 saa4

valid - fei1 lat4

seven eleven - se1 fan1 ji6 le1 fan4

Vivian - fi1 fi4 jɐn4


关于这一点,有人认为香港音f的发音与重音有关,重音读w,非重音读f。 Victor等例外则解释为约定俗成。笔者未采纳此说法。


(2) 词首i

/i/出现于词首时,

  • 广州音读作i /ʔi/,
  • 香港音倾向读作ji /ji/,也可作i /ʔi/

is /ɪz/ - jis6


(3) 过去式后缀-ed

  • 香港音读作-at4

wanted - won1 tat4


(4) i [ɪ], u [ʊ] + -n

粤语元音[ɪ], [ʊ]只可接软颚音,于是港式英语[ɪ], [ʊ]后的辅音亦变为软颚音
  • 香港音读作-ng

train - cing1

own - ung1

zone - sung1


(5) /ʃ/, /ʒ/; /ʧ/, /ʤ/

维基记载为s /s/ ; c /tsʰ/, z /ts/。但实际生活中香港音发音更接近/ʃ/, /ʒ/; /ʧ/, /ʤ/,考虑到在粤语中,[ts / tʃ, ts^{h} / tʃ^{h} , s / ʃ] 分别都属同一个音位的变体,两者没有区别特征,因此处理成s /s~ʃ~ʒ/ ; c /tsʰ~ʧ/, z /ts~ʤ/。

ocean /ˈəʊʃən/ - ou1 seon4

treasure /ˈtɹɛʒə/ - ce1 soe4

chief /ʧiːf/ - cif1

jump /ʤɐmp/ - zam1


(6) 习惯读法

在香港音中出现了与英语发音不一致的现象。多数出现在en这一音节中,可能是受拼写影响。

enjoy /ɪnˈdʒɔɪ/ - en6 zoi1

engage /ɪnˈɡeɪdʒ/ - en6 geiz1


2. 元音

(1) -er /ə/

粤语里a[ɐ]很少与韵尾相拼,过去一度认为无法单独使用,只见于在少数语气词中单独存在。LSHK在2018年才正式将其纳入粤拼体系。e.g. 㗎喇啵 ga3 la3 bo3。

因而,香港音在处理-er/ə/时,作aa,以契合粤语音韵体系。

例如,

number /ˈnʌmbə/ - nam1 baa4-2

counter - kaang1 taa4-2


(2) ure /ə(r)/, ir /ɜː(r)/, ur/ɜː/, er /ɜː/

香港音读作oe

future - fiu1 coe4

sir - soe4

hurt - hoet1

certain - soe1 tan4

cert(tificate) - soet1 e.g. 我张cert

firm - foem1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阿sir aa3 soe4了。


另外,也有用eot对译的,如恤。

shirt - seot1(恤)


3. 辅音丛(Consonant cluster):英语的辅音丛一般只保留第一个辅音。最常见的是pr,pl,cl组合。

例如

print(打印)- pin1,

plan - pen1,

plus - pas6,

click - cik1,

friend - fen1

three – fi1

true – cu1

draw – zo1


注意到print末尾的辅音丛也只保留了n而舍去了t。

不过也可完整保留,如slogan – slou1 gan4


4. 声调:

英语是没有声调的,但粤语里是存在声调的。因而英语在进入粤语时会附上相应的声调。

据笔者观察所得,

  • 一般重读音节作1,非重读音节作4或6,词首非重读音节作6。

例如,

professional - pou6 fet1 seon4 nou4,

shopping - sop1 ping4


  • 也有奇怪的例子,

比如plus - pas6,只有一个音节,不过声调却是6


  • 有趣的是,词末音节可以发生4-2的变调,与粤语口语的词语变调一致。

例如,

projector(投影仪) - po6 zoek1 taa4-2,

spanner(扳手)- si6 baa1 naa4-2。

roller(溜冰) - lou1 laa4-2。e.g. 踩roller。

spanner亦译作士巴拿。从spanner的粤语用字可以看出来,原本拿的发音为naa4,却被用于naa2音节的对译,说明发生了4-2的变调。


  • 缩略使用时一般不改变声调

例如pro还读po6e.g. 你好pro啊。(你很专业。)

但是位于词尾的音节可以发生4-2变调,

例如library(图书馆) – laai1 baa4 li4,省略为libra(拉把)时会发生laai1 baa4-2的变调。


四、英语和数字的组合

  • 广州一律将数字用中文念出。
  • 而香港喜欢把数字念成英文

比如

五G - Five-G,

三D - Three-D,

PS四 - PS-Four (更多简称P四)


在香港,把数字念成中文好像也可以。

如《阿旺新传》中,主人公阿旺会把“3G手机”念成“生滋电话”,其中生是三的谐音。但总的来说,念成英文是主流。


关于这点,笔者印象十分深刻。当年到香港买3DS的游戏,问店员有没有“三DS”的游戏时,店员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喔,是THREE-DS啊。”可见对于数字的读法,粤港两地均有不同读法。


另外,英文字母的读法也不尽相同。

G:zyu1 - zi1 e.g. 上文3G手机 - 生滋电话

U:jiu1 - ju1

V:wi1 - fi1


五、本土特有的俚语

一般是网络流行语,主要是年轻人在使用。两地特有的文化催生出了各自本土独特的用语。

广州方面,基本与大陆网络流行语一致。很多网络流行语会直接搬到粤语里使用。

比如SB,YY,NB 等。

而香港的许多网络流行语(潮语),有一些并不难理解。

O嘴:惊讶

劲:超


与游戏机有关的,

挑机:挑战

屈机:被强大实力硬逼,无法还手。

升呢:升级之意,呢来自Level。从呢这个字也可以看出香港人对于n的误读。


还有初见比较难理解的。

十卜:支持。英文support谐音。也有一说是与仓颉输入法有关。

利申:利益申报。相当于说“利益相关”,声明立场。

毒:宅。来自日语“独男”的谐音。「毒男」:宅男。

Kai:无聊,可笑。

Hea:好得闲,无事做。

Chok:耍帅。正字「擢」。

Chill:放松。

*Kem5:笨。「Kem友」。笔者听人用过,但未查出确实来源。



总的来说,词汇方面的区别最大,一般人们日常交流最容易产生误会与不解的就是由于粤港两地用词的不同。


贰、语音篇

除了词汇以外,粤港两地在语音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同。相比词汇差异的显著性,语音上的差别比较细微,即使是母语者,一般也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区别。一般来说,语音上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交流。


一、声母

1. n和l

  • 传统上广州音会严格区分n和l

张洪年在他的著作,《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中,曾经引用过袁家驊的意见:

广州人大多数对n和l分别是很清楚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人把n-念作l-,……;另一种情况是,l-发音时用力极松,听起来不大清晰,以致和n-相混,有n-无l-。

可见广州音大致上能做到严格区分n和l。

近来广州年轻人也有n退化成l的迹象,但并不严重,应该只是日常中发音不甚规范所致。


广州音基本上可以与普通话区分n、l两种发音不相混的情况相对应。亦有例外,部分来母字在普通话中变成了n,如「弄」。粤语仍读「弄lung6」。


  • 香港音基本上会把n一概读成l

比如你nei5-lei5。

不过在今日香港,n- l-相混的情形极为普遍,而且相混的部分是把n-念作l-,而很少转l-作n-的,所以和广州话的现象不尽相同。

这个误读实在是太典型了,以至于香港语言学学会粤音朗读测试都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


2. 软颚鼻音/后鼻音,零声母与ng

  • 广州音倾向于阴声读零声母,阳声读ng
广州人大多数保持二者的区别,ŋ声母出现在阳调,零声母出现在阴调(除了少数语助词如唉aai4)。但是近来大部分人把「爱」读作ngoi3,「安」ngon1,而少部分人(如番禺县人)丢了ŋ-,「芽菜炒牛肉」读作aa4 coi3 caau2 au4 juk6。

可见,严格来说,这对声母是按阴阳派分的。

可就笔者观察而言,现在多数广州人倾向于读ng。


  • 香港音ng混入零声母,略带喉塞音

比如我ngo5 - o5。

基于笔者的观察,日常中香港人倾向于将ng读作零声母,这也是广被诟病的懒音特征之一。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音朗读测试也接受这个读法。


由于以上两种读法的不同,同一个句子在广州人和香港人的口中可能会变得截然不同。

比如我爱你。

在广州人口中是ngo5 ngoi3/oi3 nei5。

到了香港人口中便成了o5 oi3 lei5。


值得商榷的是,张洪年在《语法》中,提到:

香港人ng声母和零声母相混的情况更多,除了语助词之外,差不多所有零声母的字都读作ŋ声母,如欧、哀、挨、莺等等;而且不读ŋ声母,反而觉得不对。

这段描述与今日香港口音不甚一致,可能是年代的原因。


不过,零声母与ng的分布并不是完全规律的。

比如,勾 ngau1, 噏 ngap1, 啱 ngaam1。


3. 塞擦音和擦音z,c,s的两套读音

旧时塞擦音和擦音在粤语中有两套读音,分别是来源于中古知庄章组的舌叶音和中古精组的舌尖面音

后来由于语音的演变,两套塞擦音或擦音合并为一套发音,不再区分。

现在的粤语只有舌尖面塞擦音、 擦音,但是陈万成、莫慧娴(1990)、张洪年(2003)的研究均指出十九世纪传教士记录当时的粤语都有两套塞擦音:一套是舌尖塞擦音和擦音ts / ts' / s;还有一套是舌叶塞擦音和擦音ch / ch' / sh。这是因为在早期粤语中,源自古代知精庄章组的字有两套读音,一种是把古精组的字念成舌尖塞擦音和擦音,另一种是把古知庄章组的字念成舌叶塞擦音和擦音。后来这两套音在粤语中合并成舌尖面塞擦音或擦音,所以本来只需要一套音符来标就够了。

但在广州和香港的发音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香港人多用舌尖顶着齿背或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ts, ts^{h}, s](见Zee 1999)。据李新魁等(1995), 广州人多用舌叶音 [tʃ, tʃ^{h}, ʃ]。在粤语中,[ts / tʃ, ts^{h} / tʃ^{h} , s / ʃ] 分别都属同一个音位的变体,两者没有区别特征。
  • 广州音采用舌叶音,
  • 而香港音则采用舌尖面音。

赵元任先生的意见,是:

至于粤语的相当的音,在我所观察的广州城最流行的是不s不ʂ不ɕ的部位……只有所谓西关派的音比较接近舌尖的s,etc.

因而广州音处理成ʃ比较合适。

至于香港音,作s。张洪年也把该组拟作ts,ts’,s。


由于舌尖面音的发音时舌位比舌叶音靠前,笔者猜想这也是造成香港音听感比广州音更加含糊不清的原因之一。

可是,受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近来许多广州年轻人也会跟香港一样读舌尖面音[ts, ts', s]。


4. 圆唇声母gw、kw

gu、ku是圆唇化的舌根音g、k,相当于国际音标的[kw、k'w]。发音时双唇收拢,g和u或k和u要同时发出。u在这里是表示圆唇的符号,属声母部分,不是元音,不属介音性质。

可一般生活中人们未必能区分的那么清楚,经常难以区分k,g和它们的圆唇读法kw,gw。

不过,今日的香港粤语中,ong ok两个韵母前的kw和k'w都渐渐失去圆唇,像邝,光,国,廓都可以读成kong gong gok kok,没有圆唇的成分。
  • 香港人倾向于把o前的gw、kw读成g、k。但其他韵母(如aa)前仍区分两者。如家gaa1-瓜gwaa1。
  • 广州音一般会区分两者


但是,在年轻人中,即使是广州音的母语者,也常常难以察觉港gong2和广gwong2的细微区别。

本应为gwo1的戈也常常读作go1。

有句急口令(绕口令),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便考察了圆唇声母的区分。


二、韵母

1. 韵尾k/ng作t/n

  • 香港人会把k/ng韵尾读作t/n

比如香港hoeng1 gong2 - hoen1 gon2。

有个老梗,恒生(hang4 sang1)银行被念成痕身(han4 san1)银行。

这是香港特有的念法。就连许多资深语言学家可能都会无意识的念错。比如Ben Sir在科普节目中也偶尔把靓leng3念成len3。

这个读法的发音部位也比广州音靠前,笔者猜想这应该也是造成香港音听感比广州音更加含糊不清的原因。

  • 广州人基本不会这么读,一般会严格区分两组韵尾


2. 声化韵母ng

  • 香港多作m
  • 广州音正音作ng

但是很多人已经把ng混作m了。

例如

五ng5 - m5,

吴ng4 - m4。


这个读法相当广泛。笔者身边的人,包括父母一辈,基本都已经念作m了。ng仍保留于上上一辈人口音中。

实际上,如今的常用字中,只有唔是读m4的,其他一般作ng。


三、声调

粤语的阴平(1)和阳平(4)一般认为有两种念法。

  • 阴平可以念作53或55
  • 阳平可以念作21或11


一般香港人多把阴平念作55

实际上,这个现象和阴平调的分化有关。笔者仍然在研究这个问题当中。


但现在无论香港还是广州,年轻人一般都念作55。从许多近来的粤语流行歌,以及粤语唱见、粤语vocaloid调教作品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特点。


从笔者角度来看,后者比较常见,而前者更有旧时粤剧和粤语长片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均可接受,不作区分。


近几十年来,一部分是受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现在广州年轻人口中的声调基本与香港音一致了。而粤语本身也有渐渐丢失高降调的发展趋势。笔者将其作为自由变体处理。


四、其他

说到香港音,就不得不提何文汇博士主导的粤语正音运动了。中大何文汇博士以《广韵》为指导,使香港音产生了很多广州音没有的念法。

比如,

购 kau3-gau3,购物

构 kau3-gau3,结构

纠 dau2-gau2。纠正。

综 zung1-zung3。综合,综援。


另外,还有一些个别的字音有区别。

使,sai2 - si2。使用。

索,sok3 - saak3。索偿。



本文简单地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比较了广州粤语和香港粤语的区别。

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漏,欢迎交流指出。


更新日志

2021.2.2 更正部分词语对顺序,部分词汇增加备注。

2021.2.4 新增部分香港潮语。

2021.3.21 补充语音篇一些细节。

2022.5.3 补充港式英语篇一些细节。

2022.6.9 增加目录。


参考文献

1. 广州音字典。饶秉才 编。

2. 广州话方言词典。饶秉才 欧阳觉亚 周无忌 编著。

3. 维基百科。懒音;香港网络用语列表; Wikipedia: 唔同粤语地区用字习惯;粤语正音运动;港式英语。

4. 香港网络大典。潮语。

5. “香港政府粤语拼音”:一个乱中有序的系统。片冈新。

6. 广东话博物馆 Cantonese Museum。

7. 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张洪年。

8. 维基百科。港式英语。

无论香港人还是广东人,其实都很少在口语交流中使用“粤语”这个词。

按约定俗成,香港人会说成是“广东话”,广东人则更多地使用“白话”或“广州话”这两个词。

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标准的字音被收录在一本封面黑底红字的字典。

所以这是有标准的,有书可查的,不是你说对就是对的。这个标准没记错应该是以广州西关地区的腔调厘定的,以前叫广府话,是官话。

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南海口音,香港口音等等……都并不为错。

只不过会和广州人暗争广东话“正统名分”的,还真只有香港人……

所以香港人的广东话和广东人的是有差异的,不同地方的广东人说的粤语也是有差异的(不是各自方言的差别,是同说白话的腔调差异),甚至广州人的新老世代人群,口音也是有微妙差异的,这种差异最早应该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香港电视节目缴费拉线就能看,香港娱乐圈明信星对广东年轻人影响深远,年轻人以说港式懒音为时髦,腔调被带偏,这一代人,现在已经为人父母,成为祖父母的也大有人在。

而讽刺的是,在香港回归前夕,约是1996年开始,香港电台紧接着《英文一分钟》这档节目,推出了《中文一分钟》,普及规范的广东话读音,没记错的话主讲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所以说现在港人自以为地方特色的腔调,其实当年是不被香港有识之士承认的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