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最新天气状况的预测)_百度百科

天气预报

[tiān qì yù bào]
最新天气状况的预测
展开1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天气预报,又称气象预报(测),是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 [1]
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1]
今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 [1]
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1]
我国中央气象台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1]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1]
中文名
天气预报
外文名
Weather Forecast
Weather Report
制    作
各级气象台(局)
又    称
气象预报
应    用
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常见天气预报
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简介

播报
编辑
天气预报(weather forecast)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事先估计和预告。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 [2]
天气预报按预报范围而分,有区域天气预报和局地天气预报。按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分有日常性的公众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 [2]
按时效的长短而分,有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气象台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公开发布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气预报技术最初是随着电报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2]
到本世纪50年代初,天气预报一直是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的。
随着计算技术及探测技术的发展,除常规天气图方法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制作预报外,又将气象雷达和卫星探测资料应用于预报业务,同时发展了数值预报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大气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守恒原理来预报大气的物理过程,显著地提高天气形势预报的质量,从而促进天气预报的客观定量化。 [2]
天气预报中,“晴”、“少云”、“多云”、“阴”的预报用语都有它的特定含义。
我国气象部门对这些用语的规定如下: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层,但云量不足天空面积1/10者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薄的高云,但能透过阳光的也称为“晴”。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1/10到3/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4/10到5/10的情况称为“少云”。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积4/10到7/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6/10到10/10的情况称为“多云”。凡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积8/10及以上者,阳光不能透过或很少透过云层则称为“阴”。 [15]

古代预报

播报
编辑
中国古人的天气预报
按照“天命论”的观点,日出日落和潮涨潮落是周而复始的自然周期变化现象。人们对这些周期性变化能够做出较准确的预报。然而,人们又常常看不到规则的日出日落和潮涨潮落。这时,人们又指望能预先知道那些不规则的现象。 [3]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着对天文、对地震和对气象的预测。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口号。前句是要臣民服从皇帝。后句是要皇帝听信天意。天意给皇帝的行动有了制约。这些天意多来自对天(如日食)和对地(如地震)的不认识,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如雷电、旱灾、水灾、火灾、蝗虫灾害等的不可预测。对自然灾害的上(皇帝)下(臣民)无知为臣民们发表意见大开了方便之门。早期,天文和气象是不分家的。天文和气象都要观测和预报。 [3]
三千年前,我国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包括风、云、虹、雨、雪、霜、霞、龙卷和雷暴等。自从有了文字记载了大量的天气事件后,一些知识分子终于有了对气候的认识。 [3]
在我国古代,观测天文气象,制定历法,了解和预测气候,最明确的用途是为了安排农事生产、祭祀及其他活动。卜辞中还反映出人们已经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这些都是和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的。如远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己完全确立。 [3]
西方古人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一门应用科学。科学的成就发端于思想。
大约在公元前340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专著——《气象通论》。书中阐述了飓风、焚风和风的成因与分布,晕、虹、雷电等大气光象,云、雨、雹和霾的形成,以及气候变化等。亚里士多德将先前所有的各种气象学思想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提出了自己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见解和理论,使之成为一门有系统的科学——古代气象学,即古代天气预报的思想基础。当时局地天气观测的描述决定了天气预报也是局地的。 [3]
亚里士多德把局地天空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一曰天域–月球轨道以外的区域,一曰地域–月球轨道以内到地面的范围。前者是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范围,后者中发生的大气现象属于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干暖的发散物即构成风,湿冷的发散物构成水汽,即雨水的来源,所以空气是水汽和风的媒介物,云、雨、雪、霜、露都是由于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主宰了西方气象学理论长达两千年之久。 [3]
在17世纪末以前,西方所有有关气象学的著作和论著都没能脱离亚里士多德气象学的影响。 [3]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早期天气预报
数值是科学的语言。天气预报离不开仪器对大气运动的定量观测。我们可以把气象仪器的发明与应用定为早期天气预报的开始时间。 [3]
西方15世纪发明了压板风速仪,首次可以对大气运动的速度(能量)进行定量测量了。 [3]
17–18世纪,科学家相继发明了各种定量测量天气现象的仪器,标志着气象科学研究的探测手段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
英国物理学家虎克(1635–1703)发明了湿度计。
1606年,伽利略发明温度计。1639年,伽利略的弟子Benedetto Castelli发明雨量器。 [3]
1644年,托里拆利发明气压计。1774年,Cotte发明了湿度计。 [3]
18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进行高空探测的尝试。1748年,英国的A·威尔逊等人开始用风筝等携带温度表,观测低空温度。1752年,美国科学家B.富兰克林利用风筝等工具探测和研究雷暴云中的电荷性质。 [3]
1783年,法国的J.A.C.查理第一次用氢气球携带温度、气压等自记气象仪器测量各个高度的温度和气压等要素。这些较早进行的高空探测,为以后研究大气象仪器测量各个高度的温度和气压等要素。 [3]
随着气象仪器的发明和观测网的建立,以及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发展,为天气预报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3]
1820年德国的H.W.布兰德斯利用《巴拉丁气象学会杂志》刊载的气象观测资料,将1783年各地同一时刻的气压和风的记录填在地图上,绘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这一开创性工作为后来分析气压、风与天气的关系,以及建立天气系统的概念模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天气图的诞生,是近代气象学理论研究和现代天气预报实践的标志。电报的发明,为各地气象观测资料的迅速传递和信息集中提供了条件,使绘制实时的天气图成为可能。1851年,英国的J.格莱舍利用电报传送资料,绘制了可供实际应用的瞬时天气图。 [3]
近代天气预报
近百年来,一些气象领军人物充分利用大范围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与数理方法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天气预报理论的发展和天气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一个是挪威学派的环流理论和气旋波模型,二是芝加哥学派的长波理论,对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突出贡献。 [4]
挪威学派的核心人物是V.皮叶克尼斯(1862–1951年)。他一直坚持不懈地把气象学从随意的观察资料收集和偶然的投机预测转变成严谨的科学,并致力于提高天气预报和长期天气类型预测的精确度。他的愿望是把气象学转变成一门权威学科,这个愿望在他就职于卑尔根气象学院的时候得以实现。军事、农业、航空和渔业迅速成为依赖皮叶克尼斯研究成果的行业。
19世纪末,他提出将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大气运动的革命性想法。他的重要成果包括:1897年研究大气中的环流运动,首次引用力管的概念;1904年,提出数字化天气预报理念;1910年提出在天气图上绘制流线,以表示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并分析辐合、辐散区;1918年发现低气压天气系统中冷锋和暖锋的区别,并确立了冷、暖锋的概念,取锋(Front)作为冷暖气团交界面的名称。 [3]
挪威学派还有一位核心人物,云物理学家贝吉隆(Bergeron),他不但为云的物理学作出了贡献,在天气形势的分类上也做出了成就。他系统地对自己观测的和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整理,于1919年提出了气旋锢囚阶段的理论,充实了气旋生命史模式。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他还提出了气团分类、锋区、锋生等概念,对天气分析和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 [3]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酝酿,40年代形成并达到高峰,50~70年代持续繁荣。 [3]
芝加哥学派(或美国学派)的核心人物C.G. 罗贝斯(1898–1957年),在高空天气图上发现了长波。1939年,他提出了长波动力学,并由此推导出了位势涡度方程,创立了长波理论。 [3]
20世纪40年代,他领导下的芝加哥学派,包括E.H 帕尔门等人,确认了高空西风急流和长波的结构和变化,以及它们与地面气旋波的关系。 [3]
罗斯贝与芝加哥学派对天气预报的重大贡献是“罗斯贝波”,也称为“大气长波”。芝加哥学派的工作,增强了天气学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联系,充实了天气分析和预报的物理基础,也为研究大尺度大气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推进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应用。 [3]
现代天气预报
现代天气预报以现代探测技术(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和高速计算机支持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逐步取代常规天气图预报为标志。这些技术和方法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大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3]

基本内容

播报
编辑

预测方式

双站
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据以预测当地未来的天气。 [5]
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单站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 [5]
天气图
1851年,英国首先通过电报传送观测资料,绘制成地面天气图,并根据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 [5]
20世纪20年代开始,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在天气预报中。 [5]
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发明、高空天气图的出现、长波理论在天气预报上的广泛应用,使天气演变的分析,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 [5]
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的运用,为降水以及台风、暴雨、强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5]
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是利用大气运动方程组,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对方程组进行积分,预报未来的天气。 [5]
1921年,Richardson第一次尝试用数值的方法预报天气。因为计算工作量极为庞大,他组织了大量人力,设计了详细的计算表格,才得以完成,然而得预报结果却与实际大气的变化严重不符,其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大气中高频波的作用。 [5]
1950年,Charney基于滤去高频波后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利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成功制作了24小时数值预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观测手段的进步,以及对大气物理过程认识的深入,数值天气预报已取得很大进步,成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手段。尤其是6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以来,卫星的探测资料弥补了海洋、沙漠、极地和高原等地区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显著提高。 [5]
预报方法
形势预报
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 [6]
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1.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6]
2.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6]
3.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6]
4.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6]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6]
要素预报
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形势预报是要素预报的基础。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6]
2.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6]
3.动力统计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6]
预报过程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1、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7]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7]
2、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7]
3、数据天气
按照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 [7]
4、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7]
5、制作过程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气象形势图表(就是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图);主持人站在一块蓝幕前“指指点点”,讲解天气(如何把握各个地区的位置,主持人只有一个秘诀——死记硬背);影视中心进行影像合成,在电脑上用图表代替蓝幕;影视中心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7]
预报种类
按时间范围划分,也就是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1.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未来1~6小时的动向。 [6]
2.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3.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
4.长期预报。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
5.超长期预报。预报时效1~5年的。
6.气候展望。10年以上的。 [6]
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6]
根据覆盖地区来预报范围,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6]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6]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6]
预报服务
如何将天气预报及时提供使用部门和人民群众,是预报服务的中心环节。最广泛而有效的服务手段有:报刊登载,电台广播,电视播送,天气电话咨询等。此外,还通过专线电话、电传和书面等形式,为专门部门服务。天气预报的专用收音机,是一种可随时打开收到当时的天气预报广播的收音机,在即将发生灾害性天气时,专用的气象广播电台可用一定波长的信号,使这种收音机自动开启呼叫,这样,入睡的人也能被其信号唤醒,收听到灾害性天气警报,这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可能性。 [7]
气象台制作好了天气预报,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天气预报向社会公布。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互联网等。通过互联网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将是未来的趋势。比较有名的气象预报网站有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天气在线等,中央气象台网站提供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地区实时天气预报信息及一周天气预报预测信息。 [7]

常用术语

播报
编辑
: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8]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阵性降水 [8]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8]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8]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8]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8]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8]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8]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8]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8]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8]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8]

天气常识

播报
编辑
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9]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9]
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 [9]
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9]
因为气象局每日提供给电视台,广播台,各大报纸的预报只有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对于突然的天气变化不能及时地作出预报,怎样才能及时地了解到突然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9]
从2009年9月开始,中国开通了121气象热线。平均每两小时就有一次新的预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例如扬州的121气象热线,可以同时接听60门电话,话费与普通的市话相等。大多数城市气象台(局)都开通官方天气微博。 [9]

其它预报

播报
编辑
动物天气预报
燕子:闷热天气,群燕贴着地面飞行,是大风大雨即将来临的征兆。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的翅膀潮湿飞不高,为了捕捉虫子,燕子才低飞觅食。 [10]
蜜蜂:采蜜时,它早出晚归,预示着第二天必定是晴天;假如它迟迟不离巢,或者离去晚,早早回归则预报不久将是阴雨天;倘若细雨时它去采蜜,又预示天将放晴。 [10]
蚂蚁:如果它们口衔白籽,排着长队,往来匆匆地往高处搬家,是预示将要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而且雨量较大;如果是往低处搬家,则告诉我们:未来将出现旱情,这里的水源不足了。 [10]
泥鳅:泥鳅被称作“活的晴雨表”。如果泥鳅烦躁不安,上下翻腾,水面冒出许多气泡,预示不久将下雨,或刮偏北大风;反之,泥鳅安静地栖息水底,则预示天气晴朗。 [10]
蛇:蛇从洞穴中钻出,横盘于路上不动,或萎缩地朝一个方向慢慢爬动,预示着天要下雨了。若蛇出洞的次数增多,说明雨水较大;反之,雨水较小。 [10]
蜘蛛:黄昏,它吐丝张网捕捉昆虫,这是告诉人们:近日天晴,万里无云;若吐丝下挂,则说明:阴雨天要来了。 [10]
乌龟:它是一种冷血动物,龟甲易散热,体温比气温低,因此,一旦遇有乌龟背上“冒汗”,就说明天要下雨了。 [10]
植物天气预报
“花儿知晴雨,草木报天气”。人们发现,在植物王国里,有些成员竟能像气象台那样预报天气。 [11]
最有名的“天气预报员”是我国广西忻城县龙顶村的一棵100多年的青冈树,晴天时,它的树叶呈深绿色,天气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为红色,雨后天气转晴时,树叶又恢复了原来的深绿色。 [11]
经过了科学家的研究,原来,它树叶中除了叶绿素之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如果天气正常、叶绿素代谢也正常时,叶片颜色自然呈深绿色,一旦闷热强光天气来临,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就加速了,因而叶片转红色。 [11]
花也有“气象花”,我国西双版纳就有一种奇妙的菖蒲莲,每当暴风而将要来临时,它便开放出大量美丽的花朵,红色的花瓣染遍了深山老林,染红了悬崖峭壁……菖蒲莲能预报风雨的奥秘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外界的大气压降低、天气闷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大,使它贮藏养料的鳞茎产生大量的激素,因而开放出大量的花朵。 [11]
在瑞典南部还有一种“气温草”。它不仅能预报报天气,而且还能测量气温。这种草的叶片呈椭圆形,开出的花朵为蓝、黄、白三色、听以人们又称它为三色堇。这种植物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温度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当温度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当温度降至10℃时,叶片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温度回升,叶片又恢复为原状,当地的居民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温度的高低。 [11]
在夏季的早晨,如果南瓜的藤头都向下翘,预示天要下雨;而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果南瓜的藤头大多数都向上翘,预示晴天将要来临,这是因为南瓜藤具有向阳性和向阴性的本能。 [11]
在湖塘水面上生长的菱角,如果菱角盘“沉水”,天将有风雨。这是因为阴雨天来临前,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湖塘底部的沉积物发酵,生成的沼气逸出,水面不断冒出水泡,水底的污泥和杂物泛起,粘在菱角的叶片上,使菱角盘的重量增加而下沉。 [11]

发展前景

播报
编辑
天气预报业务
天气预报业务正向更高时空分辨率发展,完美的预报服务,始终以向用户提供更高的精准度和更超前的预报信息为衡量标准,因此,发展更高时空分辨率、更长预报时效的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始终是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数值报模式产品的统计后处理技术和结合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的解释应用技术,以及满足各种需求的数字化预报技术是天气业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未来数字化预报体系将进一步发展格点化的客观预报方法,提高数字化预报产品的时空精细化、预报要素的多样化和预报准确率,在此基础建立含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的全要素、多时效、多时次的产品体系,增强面向公众、专业气象的产品支持。 [12]
增强数字预报业务平台的智能化、协同性的预报业务能力,提升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自动识别功能,改进格点要素预报图形化交互订正,支持多级协同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字化预报业务流程,实现国家级、省级、地县三级智能化的数字预报指导、反馈、协调、制作和发布。 [12]
进入世纪,国家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发展以“数字化、精细化”为主要特征的天气预报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实现天气业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对学科理论发展和关键技术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站在天气预报技术进步的新高度,着眼于国际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努力在多源资料快速更新同化和预报技术、不同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数字化预报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是推动天气预报技术新的变革与进步的必由之路。 [12]
军事气象科技工作
新型军用高空探测设备、野战气象仪、军用地面多要素气象遥测设备、自动气象站等,为军队气象观测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军队气象观测探测工作逐步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向现代化的自动化遥感遥测方向发展。 [13]
数字化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先进的雷电探测设备研制成功并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危险天气、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13]
卫星电视气象数据广播网、公用数据网的开通,以及重点地区的卫星通信网开始建立,使气象通信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革,气象信息的传递速度、覆盖范围、时效和质量明显提高。 [13]
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天气图自动分析填绘、卫星云图自动接收处理、气象数据库等业务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气象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13]
利用银河–Ⅲ巨型计算机进行的数值天气预报以及先进的长期天气预报系统明显提高了气候预测水平,使天气预报和气象保障的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13]
新型野战机动气象保障装备,在重大军事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13]
军事气象学科建设和高技术局部战争气象保障理论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军队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促进了军事气象保障能力的提高。 [13]
农业防灾减灾
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型气象设备的应用,气象预报人员的技术提升,都在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程度。因此,要应用好长期预报抵御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等自然灾害。 [14]
长期气候预报可以对一定时间内所出现的气象变化进行预测,如什么时间会出现低温,什么时间段会出现干旱,什么时段可能出现洪涝,什么时候有霜冻,由此可以根据预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如针对旱涝气候可以兴修水利,使农田的排涝、抗旱能力增强。植树造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改变区域气候,减少恶劣天气的发生率。而且长期预报可以为农业的生产规划有一个提前的指导,耕作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植物品种、种植时间、种植结构等。 [14]
长期预报既能给人提前预防灾害的时间准备,又能合理利用天气变化特点选择种植类型,提高农业产能。 [14]
新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应用于农业天气预报,对短时预报、短期预报的预测准确性,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高。通过这种雷达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变化情况和移动方向,保证天气预测精准度,减少农业灾害。而且这种天气预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市政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农业、水务等,形成预警联动机制。利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对区域内的天气进行了解,若出现干旱时可以利用高炮、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行人工增雨,若出现冰雹天气,还可以通过人力干预进行防雹。 [14]
农业生产中有效防灾减灭重要措施就是人工影响,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则为其提供了气象信息,从而结合雷达实时监测,通过人工影响改变区域气象,达到抗旱、防雹、增雨等目的。如2010年柳州市降水量严重偏少,全市的农作物全面遭受旱灾,水库蓄水不足,森林防火局面也十分严峻,针对严重旱情柳州市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非作业区相比降雨量增多20mm,增雨效果达到20%,彻底解除了农业旱情。 [14]
实践证明,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加上人工作业影响可减少或者消除农业灾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