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啱時間 畀條生路行 - 東方日報
要聞港聞

解禁啱時間 畀條生路行

禁聚多時:本港疫情經歷復活節及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仍穩定下降。(黃偉邦攝) 禁聚多時:本港疫情經歷復活節及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仍穩定下降。(黃偉邦攝)
禁聚多時:本港疫情經歷復活節及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仍穩定下降。(黃偉邦攝)
長假四圍玩 疫情冇反彈
踏入5月,本港疫情回落之勢樂觀、百業期盼解禁「畀條生路行」!第5波疫情自3月中見頂後回落逾月,適逢5‧1假期揭幕,本報分析復活節及上月21日放寬首階段社交距離措施後首周的感染趨勢,發現本港新冠感染率穩定下降,每百萬人感染比率由上月15日(復活節首日)的199人,劇降至前日(4月29日)的約56人,顯示放寬措施並沒出現疫情反彈現象。政府專家認為,在港人大規模染疫後,社會已出現臨時免疫屏障,市民可「暫鬆一口氣」。有醫療界人士認同本港有空間進一步為社會及經濟「鬆綁」,但政府也不應「躺平」,應加緊監測變種病毒、改善及加強個案追蹤工作。
本港疫情持續回落,坊間繼討論「清零」、「共存」呈拉鋸後,近日又因放寬防疫及緊守防疫出現分歧,各界都關注疫情會否反彈。
每百萬人感染率 跌至55人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統計項目「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4月15日本港復活節首天假期時,本港按每百萬人口計算的7天平均移動感染率,仍為約199人,即每百萬人有199人染疫。隨後4天假期過去,百萬人感染比率並沒反彈,維持下跌之勢。其後,本港於上月21日放寬首階段社交距離措施,百萬人感染比率由首日的94.5人感染,以每隔兩日感染率下跌約10人的趨勢繼續回落,情況持續約一周,最新的4月29日數據是感染率已跌至55.59人。
回看本地感染個案的數字,染疫率亦在緩降。從最近約一周的數據可見,確診宗數由4月23日的510宗,一度低見至4月26日的335宗;縱使之後稍有波幅,但也只是徘徊在300至400多宗,昨日也只有新增338宗,比起在4月初高峰已過但仍有1、2千宗,情況已明顯好轉。
政府的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昨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亦稱,長假期過後,學校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疫情也未見呈上升趨勢,估計原因是現時本港有約120萬人曾染疫,加上疫苗接種率上升,令社區暫時建立了一個能維持數月的免疫屏障,令市民「有鬆一口氣機會」。他又指,如果疫情保持穩定,政府於5月下旬,推行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也是適合,坦言凡事都要平衡,若長期收緊防疫,市民身心會有問題。
至於放寬後會否令疫情再添暗湧?本港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市民大眾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待已久,但擔心當現時疫情回落速度開始減慢,加上外防輸入措施的放寬幅度大,或會對下一階段、甚至現已放寬的措施有威脅。他又指,現時南非及美國均有其他Omicron變種病毒開始流行,如果這些病毒輸入本港並流入社區,就可能會令疫情反彈,屆時萬般不願也要重新收緊防疫措施。
放寬不應躺平 促加強追蹤
梁認為,不是不能鬆綁,而是政府不應放寬後就「瞓低唔做嘢」,反而要加強監測變種病毒,例如應對所有個案,包括本地感染個案,進行快速變種病毒篩檢,以及重啟個案追蹤。當局亦應善用現有資源,包括要求確診者上載確診前兩周的「安心出行」紀錄等,配合人工智能等科技,找出確診個案聚集之處,再做個案追蹤,以改善效率,「唔係仲有幾百宗個案就舉手投降唔做」。
酒吧仍關酒吧仍關
酒吧仍關
泳灘續封泳灘續封
泳灘續封
過去一周疫情走勢過去一周疫情走勢
過去一周疫情走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