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下狱时同时代的人如何评价他?

似乎魏忠贤矫诏斥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这样的诏书让天下人知道了,如果是不明真相的百姓是不是真的就觉得朝廷又打掉一只大老虎,大快人心呢?毕竟如果在时局之…
关注者
58
被浏览
13,726

2 个回答

谢邀,找这方面材料对我来说不太容易。目前手上的资料大多是已翻案后对杨涟的评价,至于时人特别是老百姓的评价,实在没找着多少,那会儿信息传播的速度当然比不上现在,北京一条诏令通过邸报传播开来需要不少时间,而且老百姓中有多少人在意这种政治斗争呢,更何况话语权也不在他们手上。大概也是因为我读的书还不够多吧,不过好歹找了一些能搭上边儿的,算是凑个数,抛砖引玉。

一、《明实录 熹宗实录》

忽接左都御史杨涟论劾内监魏忠贤二十四罪疏,合监师生千有余人,无不鼓掌称庆,以为皇上有忠正之臣如此,寮采有忠直之友如此,祖宗社稷有灵得忠正之臣如此……

国子监的学生自然是支持杨涟的,他们好像不能算百姓,但毕竟也不是朝廷官员,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态度。

遂下诏狱,缇骑至郧,士民数万拥道攀号,所过村店城市,皆焚香建醮,祈祐生还。

这就完完全全是老百姓的看法了,“拥道攀号,……焚香建醮,祈祐生还”,对杨涟的情谊确实令人动容。

二、《明史 杨涟传》

涟素贫,产入官不及千金。母妻止宿谯楼,二子至乞食以养。征赃令急,乡人竞出赀助之,下至卖菜佣亦为输助。其节义感人如此

乡人竞出赀助之,下至卖菜佣亦为输助”,杨涟的人望可见一斑。

三、张岱《石匮书后集》:

“里居二年,杨忠烈上疏讨逆,万工部殴死;而逆珰手滑,希孟与震孟日夕惋叹。周中丞起元引贾彪事,劝希孟北上;希孟曰:『吾不为范滂足矣!至河而反,是何人乎」!入问文太君,太君欣然曰:『尔行。观尔志行沈笃,祸必不及』。奉太夫人抵畿,而杨、左并褫,忠毅、忠宪同日解职;举朝泛泛,方颂玉玺河清,致符命之奉。乙丑二月,勉就房考,所获多天下名士。先是,党祸既发,诸君子就槛中,累累无一免者。

张岱也算从头到尾旁观过这些事的,自然是持“清流”一派的正统观点,照常痛骂魏忠贤同时为杨涟等人喊冤。

四、计六奇《明季北略》:

群小謀陷正人(这是书中的小标题)

“忠賢使許顯純勘文言,問楊漣、左光斗等十七人過贓多少。文言曰:我不認得。此俱是正人,如何有贓?五刑備极。文言呼天,宁死不扳累。顯純無如之何。自為獄詞以進。即索文言气絕,使無所証。天啟五年四、五月逮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袁化中、顧大章等,後俱死於獄。”

这是计六奇的记载,和张岱观点差不多。毕竟杨涟确实没啥黑点,在东林中是非常伟光正的一个形象,而且遭遇也惨,而他自己又极硬气,所以评价都很不错。

然后计六奇也记载了时人对杨涟下狱一事的反应:

“越几日,二更許,忠賢手封墨敕,不由閣票,竟送該科,削漣等為民。時值苦署,鈕鎖鐵鐺,慘如炮烙。都城士民數万擁道攀號,爭欲碎官旗而奪公。公四向叩頭,告以君臣大義,始得解散。

也就是说当时至少在京城,关于杨涟的舆论还是很正面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冤案,聚众阻拦,纷纷为杨涟抱不平。

还有关于周顺昌的舆论,这二人冤情相似,我觉得类比一下也无妨:

“方逮周順昌等時,田爾耕邏執游方僧本福,有詩扇為揚州知府劉鐸所書,譏刺時事。即逮劉鐸殺之。

刘铎的官不大,而本福只是个游方僧,对杨涟的态度也是同情为主,顺便讽刺一下阉党,于是一个被抓,一个被杀,此事发生在扬州一带,勉强代表一下南方(扬州)的民间舆论吧。

此外计六奇还笼统的写了一句:

“如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周宗建、李應昇輩,皆下詔獄,備受毒刑以死,天下痛之。”

嗯天下痛之……好吧你就当成这是老百姓的态度好啦。

五、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时,言者屡为左佥宪光斗等请谥,皆中格,予亦言之。南渡后,予复申其说。时阮少司马大铖辈方用事,嫉杨、左如仇。黄侍御尊素子宗羲等抵京,将为父请谥,见时势不可,决计归。幸予前疏内惨死一案,原合正德与天启并言,故礼部复疏前列蒋钦数十人,而后及光斗辈,当事者不疑,一概批允。于是光斗与周中丞起元、缪翰林昌期、周给谏朝瑞暨四侍御袁化中、周宗建、李应升、黄尊素皆得谥。而万工曹 、顾副宪大章亦与,即诸忠后人,亦自谓意外也。”

这个纯粹是拿来凑数的……不要在意……

六、吴应箕《留都见闻录》

(杨涟上疏历数魏忠贤罪状之后)京城百姓纷纷传抄杨涟的奏疏,拍手称快,南京甚至“几于家抄户诵”、“忠义之气鼓畅一时”

这两句是引用自樊树志的《晚明史》下卷,但是我去翻了一下我手上的《留都见闻录》PDF版本,并没有找到这两句的原文,可能是我眼神不好吧,也可能是版本不对。

可以看出史家在记载普通百姓的看法与态度时往往极为笼统,一笔带过,如果想具体一点……嗯,《五人墓碑记》算吗?

好吧这就是我能找到的相关史料了,确实有点答不对题,不过希望能对题主有点帮助吧。

老百姓嘛,不关心这个。

就那些文绉绉的言辞,老百姓听不懂,那些人名也不知道是谁。顶多知道杨涟不尊重皇帝。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