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檢查,治療方法+飲食禁忌一次看 - 康健雜誌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大傷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因-類風濕性關節炎遺傳-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
瀏覽數 207,669

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檢查,治療方法+飲食禁忌一次看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健保重大傷病之一,不僅治療難度高且症狀表現複雜,若未盡早治療更可能導致殘疾,甚至縮減病人壽命。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屬於重大傷病,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體內的免疫系統出現不正常的反應,攻擊體內的正常組織,通常從關節開始侵犯,隨著病程進展患者的其他器官也可能出現多種併發症,包括皮膚、眼睛、心臟、肺臟、腎臟、血管等。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盛行率為0.3~0.4%,女性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3倍,所有年齡都可能發生,好發於30~50歲。

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

雖然名稱中只提到關節炎,但此症的症狀表現方式極其複雜,全身的正常組織都可能受到異常的免疫系統攻擊。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 關節症狀:初期會出現關節僵硬,嚴重會出現韌帶斷裂,指頭扭曲變形,多發生在兩側同一區塊的關節中。輕症時僅會有局部關節僵硬疼痛,但病況嚴重時會造成全身關節腫痛及損壞。
  • 其他全身性症狀:體重減輕、全身倦怠、發燒、皮下結節(皮膚下方出現比較硬,並且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並不疼痛的硬皮組織)等。
  • 關節外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會影響關節,嚴重時還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引起乾眼症、鞏膜炎、動脈炎、周邊神經病變、心包膜炎、心血管疾病、血栓、肺動脈高壓、肺部纖維化、肋膜炎和慢性腎臟病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因?會遺傳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因為體內免疫系統出現不正常反應,導致體內生成許多發炎物質和自體抗體,破壞體內正常的關節結構,也會與血液中G型免疫球蛋白(IgG)結合,形成免疫複合體並沉積在血管壁,造成血管病變。目前對於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原因未有定論,但醫界和學界普遍認為,「當民眾有遺傳體質,又暴露在危險的環境因子下,容易誘發自體免疫疾病,」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憲文說。國外醫療網站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列出了以下幾項致病因子,包括:

  1. 遺傳
  2. 吸菸
  3. 肥胖
  4. 環境污染
  5. 自體免疫疾病病史:意即病人若本身有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則有較高的機率誘發第二種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保養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透過飲食而治癒,但是食療在整個病程中仍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認為抗發炎的地中海飲食有助於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建議病人可攝取以下幾種食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 含Omega3脂肪酸的好油、魚、堅果:Omega3和Omega6都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分別具有抗發炎、促發炎的作用,以適當比例存在才不會讓身體發炎,但現代人飲食習慣所攝取的以Omega6脂肪酸為主,兩者嚴重失衡,因此,必須增加Omega3的攝取。Omega3在鮭魚、鯖魚(小型青花魚)、秋刀魚中都有滿高的含量,另外就得從油脂中攝取,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亞麻籽油或堅果類等。
  2. 全穀類:糙米、五穀米等未經精製的澱粉類食物,需要較久的消化吸收時間,血糖起伏較平穩,相對也不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可減少醣化作用,以及醣化作用產物所促發的發炎反應,可將之納入平日的菜單之中。
  3. 各色蔬果:蔬果中的植化素含有多種「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過敏和抗發炎作用;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也是主要的抗氧化營養素。建議蔬果包括花椰菜、紫甘藍、菇蕈類(加強免疫系統功能)、番茄、菠菜、芥藍、萵苣、紅蘿蔔、彩椒、紫葡萄、藍莓、草莓、柳橙柑橘類、奇異果、蘋果等。
  4. 抗發炎的辛香料:以薑、蒜、咖哩、肉桂、辣椒等天然抗發炎食物來調味,香草類的九層塔、迷迭香、百里香等也都可多加利用來取代人工的味精或調味醬。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飲食禁忌方面,容易使發炎指數升高的食物如糖、反式脂肪(蛋糕、薯條、洋芋片等)、加工肉類(培根、火腿或香腸等)和精緻澱粉(例如白麵條、白米飯等)要盡量避免,抽菸和酗酒等不良習慣更應戒除。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生活上可能面臨諸多不便,因為關節損傷,活動度會隨著病程逐漸受限。日常生活的照護可參考以下幾點。

  • 關節照護:早晨起來時可先在床上活動關節再下床,有助於減輕疼痛。切勿對發炎的關節按摩,只會使症狀雪上加霜。可泡熱水並加強患部的保暖來緩解症狀。
  • 使用輔具並控制體重:均衡飲食並控制體重,可減低關節負擔,並與復健師討論完善的復健措施,必要時使用輔助器材如拐杖、輪椅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檢查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上目前以美國風濕病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在1987年擬定的診斷標準為主,使用的檢查方式包括病史、關節液抽取和X光。診斷標準則包括以下幾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是否有關節或者關節周遭的晨僵感,且僵硬不適感超過1個小時以上。
  • 是否有3個以上關節出現僵硬腫脹,且經過醫師診斷確認。
  • 關節腫脹是否包括手部的近側指骨關節,指骨掌骨關節或腕骨間關節。
  • 以上所述之關節腫脹現象是否呈對稱性。
  • 是否在身體特定部位出現皮下結節。
  • 血液的特定檢查是否發現類風濕性因子。
  • 手部或手腕部位的X光檢查是否發現有骨頭邊緣的侵蝕,或關節周邊的骨質疏鬆現象。
  • 第1~4條需維持6週以上,若患者符合7項標準中的4項以上,即可判定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好嗎?

目前仍沒有完全治癒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式,病人只能透過長期服藥的方式來延緩疾病惡化。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翁孟玉指出現行治療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症狀控制類藥物,最常使用的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另一類為免疫調節性藥物「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又分為傳統與生物製劑、標靶小分子藥物等。前者旨在緩解症狀,降低病人的不適。後者則用於根本治療,阻斷關節破壞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影響壽命嗎?

國外醫療網站WebMD指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確實會影響病人的壽命。根據國際研究病人的平均壽命約縮短4~10年不等。男性的預後較佳,此外年輕人發病症狀較嚴重,預期壽命也更短,老年發病則症狀較輕微,且疾病進程也較慢。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