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面神經失調,要把握黃金治療期

顏面神經失調,要把握黃金治療期

要是突然臉僵嘴麻,無法抬眉、閉眼、微笑、嘟嘴,小心是顏面神經麻痺,最好趕緊就醫,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恐怕會一輩子臉歪嘴斜。

45歲的林先生,早上起床捧水洗臉,發現左眼無法緊密閉合,一直沾到水,一照鏡子竟發現,左臉無法動作、口水外流,他趕緊到神經科就醫。

醫師請林先生做抬眉、閉眼、微笑、嘟嘴等動作,發現患者同側臉部都沒有表情,進一步檢查血壓及手腳活動都正常,排除中風後反射性生理反應,確診為「顏面神經麻痺」。

醫師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及口服類固醇給林先生,並囑咐要至復健科進行電療;但林先生回家後,聽信鄰居的建議,只要到家裡附近的中醫診所針灸,就可以痊癒,林先生因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週邊型顏面神經麻痺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桂銓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分為週邊型及中樞型2大類。「週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為急性週邊顏面神經發炎疾病,最常見的原因為病毒感染,占8~9成,例如帶狀?疹、鼻腔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不到1成可能是外傷造成,極少數原因為腦脊髓液感染、腦膜炎、顱內腫瘤。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長期熬夜、過度疲累時,容易引起病毒感染,而攻擊神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陳桂銓形容,神經如同電線,具有傳導的功能,受到病毒感染、發炎,而造成傳導功能下降,引起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好發於單側,影響為同側臉部,例如左邊顏面神經麻痺,整個左半臉沒有表情,而右邊顏面神經麻痺,則是整個右半臉沒有表情。

常見的症狀為單側臉部肌肉動作失去功能,例如臉歪一邊、半臉麻木遲鈍、嘴角歪斜、流口水、眼皮不能閉合、容易流淚、抬頭紋及法令紋消失、味覺障礙、吃飯食物卡在一邊、喝水會流出來、容易嗆到等。

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

「我是不是中風了?」陳桂銓指出,一般人容易將顏面神經麻痺與腦中風混淆。事實上,大部分的中風患者,也都有合併顏面神經麻痺的問題,稱為「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但影響僅有單側臉部下半部臉,原因為腦中風或腦腫瘤,造成腦組織受損,引起顏面神經、四肢感覺功能障礙問題,例如右腦受傷,造成左下半部的顏面神經麻痺,左腦受傷則造成右下半部臉受到影響,並伴隨單側癱軟無力、麻木,以及吞嚥、說話障礙。

陳桂銓進一步說明,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比週邊型多,要區分是否為腦中風或是單純顏面神經麻痺,其實非常簡單。腦中風患者除了顏面經麻痺,會同時合併單側手腳麻木、無力,也會伴隨血壓高、心跳快等生理反射性反應,利用腦部核磁共振可以確診。

若檢查未發現腦部內部受傷,則可排除腦中風造成的顏面神經麻痺;而週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的臨床症狀,非常典型且明顯,舉例來說,患者左邊顏面神經麻痺,則會左邊抬頭紋消失、左眼無法眨眼、左邊嘴角不動。

季節交替之際容易好發

陳桂銓說明,顏面神經是腦部第7對運動神經,負責掌管上臉、中臉、下臉的部位,包括抬眉肌、眼輪匝肌、微笑肌、口輪匝肌等4大臉部肌肉,連帶影響抬眉、閉眼、微笑、嘟嘴等4大表情動作,患側會發生活動功能障礙,但不會發生感覺喪失,根據神經受損嚴重程度,可能無法完全恢復,甚至造成臉歪嘴斜的後遺症。

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族群,為工作勞累度高、日夜輪班者、免疫力較差,以及罹患糖尿病、尿毒症的患者。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春夏、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尤其容易發生誘發病毒感染,引起顏面神經麻痺。對患者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美觀,也容易影響進食,或是造成眼睛無法閉合,導致乾眼症,甚至是角膜潰瘍,建議患者在家時用膠布貼住眼皮,外出可配戴護目眼鏡。

把握一星期黃金治療期

陳桂銓強調,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最好把握一星期「黃金治療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或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發生臉歪嘴斜的後遺症。

舉例來說,一名患者發生顏面神經麻痺,急性發炎期間,顏面神經剩餘功能5%,及時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一星期後,評估顏面神經剩餘功能大於30%,後來顏面神經剩餘功能恢復到70%,臉部表情、動作都與一般人無異。

另一名患者急性發炎期間,顏面神經剩餘功能剩下50%,但沒有在一星期內就醫,神經功能持續惡化,就醫評估顏面神經剩餘功能小於30%,儘管後續接受藥物治療及電療復健,仍明顯看得出來臉歪嘴斜。

陳桂銓補充說明,超過半數患者,急性發炎顏面神經功能剩下30%,顏面神經麻痺治療準則為急性發作一星期內,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若確定是感染?疹病毒,則可合併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7~14天,可避免病毒擴大造成視神經、聽神經受損,引發失明、失聰的副作用;服用藥物治療一星期後,評估顏面神經剩餘功能,並補充維生素B群加速神經修復,同時轉介至復健科安排復健治療。

電療貼片復健,有助肌肉恢復功能

顏面神經評估顯示,顏面神經剩餘功能大於30%,代表預後良好,1~2個月功能恢復正常機率高,未來顏面神經功能可望回復到70~80%,表情外觀幾乎看不出來,與一般正常人無異。

若是顏面神經剩餘功能小於30%,功能受損較嚴重,容易發生臉歪、嘴斜的後遺症,建議接受電療貼片復健,頻率為每2天一次、每次約20~30分鐘,最好持續半年至1年的時間,顏面神經功能可望回復到50%,但臉部仍有明顯不對稱的情形。

陳桂銓強調,電療貼片為顏面神經麻痺常見的復健方式,透過適當的電流刺激肌肉,幫助肌肉收縮、防止肌肉萎縮,達到回復顏面神經功能的目的,頻率通常為100HZ以下,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況調整頻率,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肌肉電流刺激儀器使用。

預防顏面神經麻痺,7招小秘訣

1.飲食均衡: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提升人體免疫力,預防發生感冒。

2.飯前洗手:使用肥皂清潔雙手,可預防病從口入,降低病毒感染機會。

3.多喝水:正常人每天至少飲用1500~2000c.c.的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並提升免疫力。

4.維持正常生活作息:每晚11時前就寢,避免熬夜、晚睡,以防讓病毒有機可乘。

5.養成運動習慣:每星期運動3天,每次至少維持30分鐘,多運動提升免疫力,就不容易感冒。

6.減少去公共場所: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容易染上病毒,增加感冒的風險,建議配戴口罩。

7.預防糖尿病、尿毒症: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力較低,容易發生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