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的博览园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1]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是江苏省重点扶持的工艺美术产业园区,也是常州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于2008年6月18日正式开园。园区先后被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经贸委分别授予“江苏工艺美术产业园区”和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同时也是“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AA级旅游景区”。 [1]
中文名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
地理位置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庆阳路68号
类    型
博览园

建设历程

播报
编辑
华夏艺博园的建设由政府为主导:先期投入2.5亿元,建造了4栋大楼、10套别墅,共计5万平方米的 园区用房,实行3年免收租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集聚资源,推进园区建设。目前整个园区4.2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华夏艺博园的主体是企业:正式开园前,已有15家工美企业入驻生产,在开园仪式上,又有43家工美企业签订了入驻意向,其中包括福建美诚达雕塑实业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李凤强,曾为天宁宝塔制作木雕《龙华三会》。
华夏艺博园的企业都是创意企业,它的特色就是把工艺与产业相结合,不仅展示的成品是艺术品,而生产的过程同样可以展示给公众,这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新进驻的常州市悲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位于一号工美楼的三楼,在这里陈列着烙画家汪鹤鸣的烙画作品、宜兴徐悲鸿画院常州画院、常州龙城书画院的画师的作品,最具影响的是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中国教育电视台花鸟画讲座客座教授张大林的花鸟画作品,画家刘伟光的油画作品等1000余件,俨然是个“体量”很大的美术馆,但这些作品同时又都是商品。而陈列室周围为画师们准备的工作室,又使这里成为一个原创艺术的基地。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林作品《田园丰收图》
华夏艺博园是一个工美人才培养基地。作为首个入驻基地的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它目前已经在免费培训一批当地的“绣娘”。所长杨纯说,工艺美术行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规模小,前店后作坊,影响力太低。苏州号称十万绣娘,而常州从事乱针绣艺术的只有几百人。
将在二期工程中建造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群,将形成以地方小吃、酒吧、茶室、休闲娱乐为主要业态的特色商业街区。在占地343亩的三期工程中打造凤凰湖特色风景旅游区。

产业类型

播报
编辑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广阔,门类纷繁,形态丰富,技艺精湛。按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陈设工艺美术,按工艺美术的历史形态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按工艺美术材料和制作工艺一般又可分为雕塑工艺锻冶工艺烧造工艺木作工艺髹饰工艺织染工艺编扎工艺画绘工艺剪刻工艺等种类。
华夏艺博园自开园以来,不仅常州本地传统工艺美术如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等知名精品悉数入园,而且省内如南京苏州扬州等市,省外如上海、江西辽宁等地的工艺美术品也源源进驻。如今,艺博园已初步形成织绣雕塑、编织、金属、陶瓷、画绘、石艺、木作等八大种类、数十个品种的规模。本期择其精要,刊录于下,以便读者。

乱针绣

常州乱针绣艺术由杨守玉创立于二十世纪30年代初,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刺绣进行大胆革新的结晶。
乱针绣作品《江南水乡》
乱针绣打破了传统“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平面框架,将画理与绣理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组织来表现各类物体的光色透视效果。独特的丝线调色效果使作品超越了油画固有的立体观感,用奇妙针法制作的乱针绣作品,特别适合表现各类肖像、动物、风景等题材。乱针绣作为中国诸多绣种中的一支奇葩,曾被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誉为“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

苏绣

苏绣《苏绣山水》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清代更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部出自苏绣艺人之手。苏绣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作品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绣技具有“、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艺术特色被总结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双面绣

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又名“两面光”。双面绣在我国北宋时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解放后经苏州刺绣艺人的钻研改进,得到很大发展。双面绣产品,多作为国家的礼展品,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扬。

云锦

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组合,表示豪华贵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起。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 “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笔筒》
我国的留青竹刻技艺起源于唐代,与书画艺术结缘始于。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并早已取得卓越的成就。近现代涌现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群体。留青竹刻是竹刻的一种,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因留青,是留其表皮一层,故又名“皮雕”。留青竹刻的竹材选用深山的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底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留青竹刻产品有臂搁、书镇、笔筒、台屏和案头小品等。

象牙雕刻

象牙扇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木雕

木雕,是在木材上雕刻出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唐宋时期,木雕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岩木雕、广东金漆木雕为代表的“四大木雕”流派。东阳木雕为江浙,特别是江南一带的代表,常州的木雕亦属这一流派。

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玉石的种类众多,有白玉、黄玉、碧玉、翡翠、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玉雕的品种繁多,大到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作品,小到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作品。

根雕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以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和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正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

红木浅刻

红木浅刻《麻姑献寿》
红木浅刻,是以红木为原料,以浅刻技法进行刻制的木雕工艺美术品。浅刻是雕刻中的一种基本技法,即用刀具在特备的材料上镌刻凹槽线条描绘形象,原理类似于金石中的阴刻。据考证,浅刻形成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大约在东汉时期,唐代发展最快。红木制作的工艺品经传统工艺油漆后,成为光亮的深紫红色,经雕刻露出特有红质的本色,淡于漆面,天然光泽。正是这种因色调深浅而形成的自然差异,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营造出不同与其它材料浅刻的艺术效果。

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玻璃钢、砂岩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是其基本形式。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它是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国画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林先生作品《三友图》
国画,又称“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中国画强调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油画

600年前起源于欧洲,大约于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油画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存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也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

烙画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名“火笔画”、“烫画”,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的几大派系。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等材料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烙画之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地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现代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

麦秆画

麦秆画,又叫 “麦秸画”,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上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经过剪、切、刻、烙、贴等工序,生动地表现出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广泛赞誉。 景泰蓝掐丝画 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将景泰蓝工艺制作成画又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景泰蓝掐丝工艺画采用传统纯手工掐丝工艺,在金属材料底面上构制画面,运用青铜和瓷器工艺,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画面主色调与底色采用现代新技术及配色技巧,画面清晰、新颖,色彩丰富、艳丽,在底色映衬下,主题图案更显突出,寓意更为深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岩彩画

也称重彩画,起源于原始摩崖壁画,是写意水墨之前的主流绘画,后来的帛画和壁画中都刻意看到岩彩的表现。“岩彩”一词,是近年来在以天然矿物为主要媒材绘制艺术品的画家群体中,从材质的角度出发作出的学术命名,提出了中国岩彩画的新概念。它是区别于中国水墨、工笔、西洋油画、水彩、水粉等其它绘画类别的一种东方式绘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色彩原本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使用矿物质颜料作画的方式,在历史上更曾处于主导性的位置。

泥皮画

泥皮画,也叫泥皮壁画。通俗来讲就是将古代壁画以复制、创作的形式,做成有画框的画,让人们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数千年之久古代壁画的独特魅力。泥皮壁画由于形态介质的差异,较之于纸、绢等柔弱介质,有着更加厚重、大气的独特韵味。作品多取材于莫高窟、永乐宫、青龙寺的壁画。多以青绿、土红色、灰白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调或热烈厚重或清新雅致,有些作品采用了古代壁画中堆金沥粉的方法,在统一中求得变化,避免了单调平板。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对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等方面都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邮票贴画

邮票贴画,即利用各种邮票剪贴造型的民间手工艺画种,系近现代的创新艺术品。起初仅是集邮爱好者的收藏需要和自我欣赏,在集邮时将重复多余的邮票,视其图案和色彩,根据自己的艺术审美,剪贴和镂刻。后又发展到按照白描在绢绸织物上组贴,底板逐渐考究,剪裁的花色也逐渐增多,有曲有直、有方有圆、有棱有角,式样缤纷,变化多端。大的可作为书签、贺卡的装饰图案,爱好者视之为珍宝。 水晶 水晶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水晶的主要元素是二氧化硅,硅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分65%以上的最主要矿物。水晶的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在风水学上,水晶有“风水石”之称,因为天然水晶凝聚千亿万年天地灵气,在由地壳的各种大自然元素沉淀,再经过难以数计的岁月粹炼,形成各式各样的水晶。每种水晶都代表着不同的能量频率,并且产生不同的磁场与功能。现代利用水晶的独特性质,已被开发出各种使用功能,如存储资料、传递讯息、能量转换等等。

琉璃

琉璃双龙瓶
琉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它的使用已有246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

玛瑙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
玛瑙碗
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消除压力、疲劳、浊气等负性能量。翡翠 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地质学将翡翠视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翡代表红色,翠代表绿色,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

梳篦

梳篦是两种器物,即木梳和梳篦。梳篦是常州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常州梳篦制作工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梳篦一直享有“宫梳名篦”的美誉。木梳的原料主要是黄杨、石楠、枣木、山梨等树木,制黄杨精品工艺梳,须选用300年以上树龄的黄杨木,且无任何节疤。木梳制作须经过28道工序方可完成。其特点齿尖圆滑,去污不吃发。制作高档木梳、篦箕,还须有“雕、描、刻、烫、嵌”五种工艺,这五种工艺各具特色,皆由艺人手工完成。

檀香扇

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馨香四溢。扇有存香的特点,保存十年,依然幽香阵阵。夏季放入衣箱,还有防虫、防蛀的功用。檀香扇,以中国传统工艺为基础,融汇西方美学的特色工艺,用手工拉、烫、绘以及精雕细刻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而成。以雕刻人物、山水为主,也有雕刻花鸟、鱼虫的,题材广泛。既是实用品、工艺品,又是鉴定家、收藏家观赏的佳品。

奇石

奇,异也,有别于一般者为“奇”。泛指经过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炼的,石形独特,石色鲜艳,石质细腻,纹理图案优美,具有一定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奇石不仅是一种形象艺术,也是一种心境艺术。收藏奇石,既可陶冶情趣,将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物我合一,又可通过繁荣的市场经济,在贸易中提高自己赏石、藏石的质量,增加收入,同时又可以在奇石的文化内涵中得到美的享受。

树化玉

树化石《石柱》
树化玉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远古瑰宝。它生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年龄在一亿年以上。一般以硅化程度高,年代久,带树皮、年轮、虫洞等特征的为上品,形成了像玛瑙、翡翠的树化玉为极品。树化玉的妙处在于,每颗树化玉的形态、色泽、内质、纹理千姿百态,要找到两颗色泽、纹理、形态、种水、大小相近的树化玉,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树化玉带有富贵、远古的信息,因而不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特殊的科考价值,并被人们视为镇宅驱邪的镇石。

陶艺

陶艺,是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她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和爱好者从事陶艺创造和制作。

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后因原始瓷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等特点,逐渐取代了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品。宋代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和斗彩。

紫砂壶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林先生应邀绘制紫砂壶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由于紫砂含有特殊的铁质粘土质粉砂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故紫砂壶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泡茶也不易馊的特点。泡茶日久,即使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淡淡的茶清香。 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完成,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林先生绘制紫砂壶作品
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要用粉质颜料加填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造型上,大体上可以分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种类型。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欣赏、收藏的艺术珍品。

明清家具

指仿古式明清家具。中国古典家具以明清家具为代表,它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于一体,体现着中国家居文化的特有气质。从宫廷专用的桌、椅、案、屏、墩,到百姓人家使用的屏风、酒柜、电视柜、陈列柜、立柜、多宝阁,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体系。明式家具的造型洗练大方、气韵主动,体现了一种简约明快的风格;清式家具则以其雕饰精美、雍容典雅成为古典家具中的佼佼者。仿古家具将老家具的悠悠古韵与现代崇尚现实的审美追求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扮靓了现代人的家居生活。同时收藏明清家具也是当前具有升值潜力的保值投资行为。

砂岩雕塑饰品

艺术砂岩作为一种崭新的环保型装饰材料,是天然材质与先进技术的巧妙结晶。以石头质地的砂岩为基本元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欧式古典、传统民俗以及现代主题巧妙融合,中西合璧。艺术砂岩广泛应用于浮雕壁画、景观雕塑、装饰材料、园林饰材、工艺摆件和家庭艺术背景等多种系列产品中,充分将砂岩坚硬的质地、多变的线条、自然的色泽发挥的淋漓尽致。多用于建筑设计、酒店、娱乐场所、家装别墅、园林及室内设计中。

金坛刻纸

金坛刻纸派生于民间剪纸。明清时期便以门花、灯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各种形式散见于民间。制作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而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既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证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刻制手法博采众长。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人物和环境古今中外无所不及。金坛刻纸具有制品丰富灵活、制作手法新颖、构图精细讲究等艺术特点。

工艺钟

怀旧仿古艺术钟,风格吸取中国传统家居造型元素,结合西方唯美主义工艺造型,搭配优雅质地的花卉、藤蔓、白鸽、少女,让人在怀旧之余,更体味一种华丽尊荣之感。钟体材料选用古铜、镀金、景泰蓝等元素,镶嵌有发条式钟盘,机芯选用日本、德国进口机芯,造型别具一格,不落俗套,具有极高的实用、观赏价值。

山核桃工艺品

山核桃工艺采用深山中秋树之果核,利用其核体坚硬、自然纹理、天然色泽,经过多道复杂工艺粘积而成。该产品玲珑剔透、风格古朴、气派华贵、超凡脱俗并有辟邪之效,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及艺术收藏价值。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办公厅、北京大学、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武警总部等地均有山核桃工艺品陈列。

微型盆景

微型盆景是一种以花草为主,缀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的精缩佳品。它多采用石篱蒲、文竹、虎耳草、吊兰、兰花、万年青、水仙及其它的闲花野草。微型盆景着重于形态小巧,造型玲珑别致,更注重整体艺术美的内涵。每一小组盆景的各种摆件都表现出各异的形态,并注意整体的布局。聚散得致,主题突出,最后达到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这就是微型盆景的艺术生命力所在。

发展规划

播报
编辑

项目综述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总占地898亩,将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项目一期

占地323亩。已建成中心广场、中心花园、吴氏中丞第等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其中,4万平方米工美展示营销大楼,以及10栋别墅组成的大师村,成为整个园区开发建设的启动区和孵化器。

项目二期

占地232亩。沿水系分布建造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群,形成以地方特色小吃、酒吧、茶室、休闲娱乐为主要业态的特色商业街区。

项目三期

占地343亩打造凤凰湖特色风景旅游区,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展示区、文化传媒集结区。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张大林

张大林,1963年2月出生,祖籍山东省青州市,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毕业。现任北京知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林先生
秋苑书画院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花鸟画讲座客座教授、中国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张大林自幼酷爱中国绘画,少年时就表现出较高的绘画天赋,在中央美术学院期间曾得到张立辰、田黎明、陈平、毕建勋等老师的指导。经过多年研习,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墨色交融,淋漓奔放。既有传统笔墨功底,又有质朴生活感情。他的作品朴实无华、重传统、重精神、重气质。既有大胆创新,又有传统精髓。张大林先生创作的作品有《三友图》、《节节高》《墨竹清韵图》、《白梅图》、《大吉大利图》、《秋硕图》、《铁骨傲雪图》、《石榴图》、《荷趣图》、《墨竹图》、《笑口常开图》、《高风亮节》等重多佳作。张大林先生是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实力派画家也是写意田园画的代表人物,张大林先生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写意田园画系列教学光盘,在全国一经播出就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并受到众多书画界同行的认可与好评。
张大林的作品虽是花鸟题材,却流露出水墨淋漓、大气磅礴之气。典雅清新的画面在“似与不似”之间蕴含着自然的精神,率动着生命的气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在多项大展中获奖,其作品被权威单位和知名人士所收藏,中国外交部做国礼赠送外国友人。并入选《中国当代书画选集》、《世界书画家大辞典选集》、《中国青年书画家艺术辞典选集》、《世界书画家大辞典选集》、《中国书画家简明辞典选集》、《国际篆刻大观选集》等十余部辞书。1997年被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世界书画家艺术协会等十余家单位联合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出版有《张大林花鸟画画集》、《张大林花鸟画小品集》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大众日报、艺术中国报、《中国美术》、《收藏家》等报刊多次给予报道并刊登其作品。

徐秉言

徐秉言,1942年生,中国江苏常州人,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竹工艺大师,其父徐素白先生为中国著名竹刻大师,徐秉言自幼随父学习竹刻并师从国画大师唐云学习中国画,继承和发展了家艺,又独创了红木紫檀木浅刻,在大写意表现手法上有突破,作品生动传神。
1995年徐秉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被国际竹藤组织和中国竹产品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竹工艺大师称号.2003年11月徐秉言携留青竹刻和红木浅刻作品参展“中法文化年法国巴黎艺术展”;2005年6月又参展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2006年7月应邀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第26届国际艺术展览会。期间,除亲自演示雕刻技艺外还多次作了中国竹木雕刻艺术的专题讲座。徐秉言的竹木雕刻作品还在《中国收藏》、《中国文物世界》、《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报纸、书刊上刊登发表,并由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拍摄专题介绍片。2007年《徐秉言竹木雕刻专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萧剑波

萧剑波,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国画院常州画院特聘画家。曾就读于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研修班。钟情象牙浅刻33载,实现了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的三突破。首创以象牙浅刻表现中国画浓、淡、干、湿之神韵,凸现勾、刮、雕、刻之刀味,摒匠气、得大雅,开创了现代水墨牙刻之先河,凸现传统底蕴,关照现代审美,强调原创性、纯艺术性,彰显萧氏牙刻风雅飘逸的时代气息。给牙刻艺术赋予了新的文化特质,作品曾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最高学术奖“华艺杯”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特等金奖等。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也是当今唯一的象牙浅刻类国家级大师。

许晋初

许晋初,194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工艺美术师,因自幼受母亲熏陶,养兰、育兰、进而画兰。1968年师承蒋凤白房虎卿戴元俊先生。现为江苏省兰花协会理事、常州市民盟国风书画院画师、常州市龙城书画院画师、无锡吴文化研究所艺术研究员,历任常州市兰花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等职。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获奖,且被多家报刊、电视台作专题报道。他的作品在1999年第九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分获银奖、特别荣誉奖。2004年首届中国兰文化博览会国画《函兰》获银奖。

狄静

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30年来,其作品远销东南亚、欧、美、澳等地,广受赞誉。1993年合作绣制的《邓小平》被选入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曾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并作乱针绣肖像现场表演。

孙燕云

孙燕云,女,1959年生,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常州市杨守玉乱针绣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小随母陈亚先学艺,1979年考入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和创作工作,2000年至2003年相继成立了“陈亚先大师乱针绣工作室”、“孙燕云乱针绣艺术创作中心”,创作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奖与收藏。
1992年 《名画肖像》作为中日美术交流会推广美术作品、证书,1995年 《椅中圣母》荣获江苏省手工艺制作成果展示优秀成果奖,2000年 《红衣男孩》荣获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2001年《玛丽莲.梦露》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媚惑》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2003年《红衣男孩》经省委宣传部、江苏声新闻办公室选定,赴法参加“2003中法文化交流锦绣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2004年《速度与激情》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2006年《乔丹》荣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暨2006“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06年乱针绣《赵氏孤儿》在“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给德国友人以高价收藏。2007年乱针绣肖像《十一世班禅》被班禅本人收藏,2008年乱针绣人像国际奥组委主席《雅克.罗格》由奥组委指定作为国礼赠送。2008年《汶川的烛光》荣获第十六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第九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李凤强

李凤强 男,1972年生于雕刻世家,福建莆田人,从小随父李农民,伯父黄丹桂(国家级木雕艺人)学习,后又受到其它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薰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现为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澳大利亚ARTEC(雅艺)木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莆田市美诚达李氏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澳源(厦门)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美诚达(李氏)雕塑研究所所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莆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会会员,常州纺织服装学院客座教授。 1997年设计的广西政协大楼艺术装潢浮雕工程获99年度建设部颁发鲁班奖;同年12月牙雕作品《思》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0年大型沉香木雕作品《灵山法会》获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作品黑檀木雕《达摩》荣获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龙眼木雕作品《将军吟》获银奖、榉木雕作品《向往蓝天》获铜奖。 2001年5月大型檀香木雕作品《莲池海会》获在福州举办的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11月黑檀根雕《黄土地》、《百鸟朝凤》获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牙雕《寿祝千秋》、黑檀木雕《心经颂》获银奖;檀香木雕《自在观音》、牙雕《测量队》、黄杨木雕《听海》、檀香木雕《十八子弥勒》获铜奖。 2002年9月檀香木雕《九龙观音》获在杭州举办的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展览会金奖; 10月大型檀香木雕《瑶池集庆》获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氏金奖;同年12月获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牙雕《上官婉儿》获创新艺术金奖;2002年12月大型沉香木雕《灵山法会》获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特等奖金奖、大型檀香木雕《百鸟朝凤》获金奖. 2003年1月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世界佛光协会,澳洲分会主办,与父及同胞兄代表美诚达(李氏)雕塑在澳洲举办的雕塑艺术专展《巧夺天工木雕艺术展》——澳大利亚巡回展,澳洲当地的相关报刊及网上均有发布此次展会信息; 9月檀香木雕《渡世三十三观音》作品获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作品展金奖;同月檀香木雕《渡世三十三观音》作品获《第二届国际礼品展览会》上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工艺类金奖; 11月大型檀香木雕《大悲咒诸宝像》获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展览会金奖;并同时荣获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工金奖、檀香木雕《福满人间》、牙雕《文苑》、牙雕《教子观莲观音》获创新艺术金奖. 2004年6月世界极品沉香作品《猴门多福寿》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 2005年《赤壁赋》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龙华三会》获’2005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猴门盛世》获2005年创新艺术金奖等。 2006年5月黄杨木雕《百猴晋寿》在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荣获“2006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同年10月大型黄杨木雕《十八罗汉朝观音》荣获杭州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6月大型檀香木雕《瑶池集庆》在首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颁奖典礼被授予“中国民间国宝”称号,成为唯一一件当代国宝的作品;同年10月檀香木雕《渡世三十三观音》荣获第二届(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金奖。 2001年被福建省文联授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的称号,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同月在中国杭州清河坊民间艺人节上被评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莆田市大型文献辞书《莆田新世纪》等多部专业辞书。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栏目专题报道了个人艺术成长之路;中央电视台4套也作专题报道。 创作作品风格独特,熔写实风格和抽象艺术于一体,因材施艺,形象生动、主观意识强。一种质朴、大气、深厚的韵味。在前辈的艺术熏陶及多年自我刻苦探索中练就了扎实的造型功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着闽台两岸文化及世界文艺的交流不断深化,作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行家所称赞。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优势使之转为市场优势,在中国加入WTO迎接国际市场改革热潮,我正努力探索、坚苦创业,以美好的艺术奉献社会各界,为繁荣发展社会文化经济,为莆田市荣获“戏剧之乡”、“国画之乡”、“中国木雕之乡”、“摄影之乡”称号,作出了贡献。

陈桂方

陈桂方,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大专文化,第二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生。77年进入武进特种工艺雕刻厂工作,从事牙刻工艺,工美设计二十余年,司职技术厂长助理;99年创办了“陈桂方牙雕浅刻研究工作室”,潜心研究象牙浅刻的技法,技艺以及理论知识的探讨。
随着时间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多年来创作并完成了很多深受国内外行家业内人士争相收藏的精品佳作。如人物画有:《红楼梦》《文姬归汗图》《五百罗汉图》《水浒人物图》,微刻《三国演义人物图》《百美百子图》《香山九老》<<饮中八仙等等>>风俗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山水画有<<江山无尽图>><<秋山红叶图>><<富春山居>><<溪山无尽图>>等名家名画及现代创作山水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作者在江苏省艺博网发表了多篇艺术论文,如《牙刻工艺的传承发展和中国画》,《浅谈牙雕工艺和象牙浅刻工艺》等,显示作者对象牙浅刻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对象牙浅刻艺术有着独特的认识与感悟。论文一经发表受到了行内人士与专家的一致好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才能攀登艺海之颠。好学是作者的成功经验,为更进一步加强锻炼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作者在由全国知名艺术专家及清华大学的权威教授主办授课的全国工艺美术高级研究班进修学习,并以优异成绩在2006年顺利结业。“玉在石中人不知,剖出方知世上珍”,作者通过自身雄厚的艺术功底来体现自我,证明一切。

单银娣

单银娣,女,1950年生人,1965年开始刺绣,为乱针绣第二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在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乱针绣研究及教学工作40余年,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获奖作品,尤以人物作品见长。
1982年,乱针绣作品《天山桦林》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作品被收录《苏绣精粹》及《中国工艺美术》集刊中。1992-1993 被全国妇联委派至乌干达传授刺绣技艺、受到总统夫人珍妮特.穆塞韦尼的多次亲切接见。1997年参加江苏省迎香港回归艺术作品展,原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对其作品《黄河》给予高度评价,现该作品被南京爱涛艺术馆收藏。2001年,乱针绣作品《无名女郎》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该作品被收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刊中。2005年创办常州单银娣乱针绣工作室,2008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潘细琴

潘细琴,女,1931年12月生,德艺双馨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第一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候选人,从事乱针绣事业48载,其创作的《幸福老人》(二人合作)曾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杯奖,《绣女》获国家级银奖,《黄河》(二人合作)获国家级铜奖,《邓小平》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自61年入工艺美术研究所以来,与陈亚先老师一起,一方面不断探究乱针绣技艺,创作、创新乱针绣艺术精品,另一方面,相继辅导了三批学员共计28人,除对他们精心辅导、传授技术外,并注重发挥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同时从中培养多名人员专学“人像绣”,使之逐步扩展大家都学“人像绣”,共同提高技术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乱针绣”这颗“常州明珠”放射出更加奇异的光彩。目前从事乱针绣技艺的队伍不断扩大,(在常州市范围内约有200余人),在镇江,扬州苏州则队伍更大,在国内外均有极大影响力。
作为杨守玉的弟子、乱针绣的第二代传人,潘细琴对乱针绣的贡献不仅是承继师教、创新发展了乱针绣的表现手法,她还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地为工美所培养了大批的乱针绣传人,近50年来相继辅导培养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6名、工艺美术师28名,另有8人被江苏省授予江苏工艺美术名人称号。潘细琴指导培养的乱针绣传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艺术水平上衡量,在业内都可谓是首屈一指。

黄洪德

黄洪德,与共和国同龄,大专文化。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常州市延龄工艺厂厂长。长期从事景泰蓝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与开发研究数十年,虔诚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与探索,淀积了对景泰蓝工艺发展的深刻、独特的见解。全方位剖析景泰蓝工艺的制作原理与文化内涵与现代工艺、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乃至不断在多领域大跨度研制新产品,努力使景泰蓝这一艺术瑰宝再现昔日的辉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平面景泰蓝工艺装饰画,则是灵活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运用的伟大成果,为世人所瞩目,属国内首创,充分展现了其坚实的艺术功底、聪慧与胆识,为景泰蓝事业在传统工艺行业绽放新花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金松群

金松群,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大专文化,现任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常州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商品分会会长,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从1963年起,40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工艺产品常州梳篦继承开发创新,使常州梳篦由原来单一实用性逐步发展成日用造型梳、工艺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在1991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2002年“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造型工艺梳作品荣获金奖,梳篦钥匙圈作品获银奖,创作的“月牙竹节梳”被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选中为2002年12月3日决定申博城市投票日赠送各国官员的纪念礼品,江苏卫视于2005年2月11日7时在“1860新闻眼”栏目播出专题新闻“金松群和他的常州梳篦”,报道了创业经历,此新闻时长2.9分钟。2008年《鱼、静瓶、琵琶》梳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