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怎么形成的?

关注者
5
被浏览
3,950

4 个回答

世界各大權威基因檢測客家人的黃河流域新O2(舊O3)父系染色體比例都是全中國最高瀕的一群,復旦大學嚴實教授就分析客家人的華夏基因是86.2%,而在各大基因檢測下其他的民系都約50%左右,就是當中有一半的人不是炎黃子孫!所以任何一支民系都沒有資格論斷客家人!因為你們的華夏基因更低!網上沬黑客家人的先去驗了基因再來!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為華夏歷經歲月之瑰寶


鑑於網絡上流傳污蔑客家人的謠言,以下將指正各種錯誤資訊,以還客家人的聲譽!


不以地域命名的客家人-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


客家人稱呼廣府人為本地人,客家人就是與本地人相對的外地人之意,只是相信沒人會喜歡稱為外地人、外省人,而使用客家人這個較能接受的稱呼。


另外客家的英文是Hakka,在客家話發音「客」與「夏」同音,故亦蘊含著夏家人之意的學說,在古代中原人多自稱夏人、夏家、夏族,周天子分封的諸侯為諸夏。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苗族人將農曆新年稱為客家年,苗族人、彝族人、土家族人等把漢族人都稱為客家人,彝族人曾把紅軍稱為客家軍,因為那是一支漢人為主的軍隊,今天一個其他地方的漢族人去到他們那裡作客,他們都會稱呼你為客家人。


客家人不以地域命名的特點,這正反映其主體才是真正的南下移民,真正的外來人口,因為來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識的移民根本不可能都集中只去一個省份,一定會分散在南方數省,這是常識。


客家人分佈在南方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台灣、海南等省份,但他們的語言卻能相通,證明他們本來是一個區域的人而分散出去的外地人,近代客家人也已經漂洋過海遍佈世界各地,甚至有些已經回去陜西河南。


翻開中國地圖,可見由河南出發渡過長江後第一個南方省份是江西省,魏晉時期江西北部皆是溪人聚居地,這時候移民面前可以選擇的是,一留下來和溪人聚居,不過敵軍一渡江先遭殃,當年蒙古人滿人都有在江西北部屠殺平民,畢竟已是戰場前線,二是改變南下方向轉為東進江淅去和吳越人爭土地,在古代農耕社會土地就是財富,今天也沒有多少人願意把銀行存款分享給外人,故去的多是為爭取南方土著貴族支持而為保住政權的人,三是到江西南部周邊較安全少人的地區休整,就是今天贛南閩西粵北的較多客家人的地區。


而移民多屬難民性質,有些客家地區有句俗語「半路死,半路亡」歷經辛酸的人最需要的只是一個安全可以休息耕種的地方,閩粵贛三角交界地帶在地理上就符合此條件及路線。


據宋代王存《元豐九域志》統計,宋代在廣東境內戶口數中,主戶佔61%,客戶佔39%,直到今天廣東客家人也的確佔了廣東約四成的比例。


而認為福建人八姓入閩說基本屬於杜撰的古代移民史權威,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的《中國移民史》和西南大學藍勇教授的大學本科教材《中國地理歷史學》都清晰可見在宋代今天的客家地區州份戶籍人口都是出現大幅激增,這明顯是外來移民造成的情況。


語言同樣是研究一個族群來源的工具,按古代《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記載的發音來分析的話今天的客家話的確保留著較多古音,你、我、他的古音就是客家話的爾(音禰)、吾(音牙)、其(音姬),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就指客家話是千年前的中州音韻。


今天客家人都知道什麼是「福佬客」「廣府客」,就是指那些已經忘記了祖先語言傳統被當地人同化成了廣府人閩南人的那些後裔。


現在還有只會四川話的「四川客」,其實這種情況千年來一直都在發生著,中原移民為了融入當地而受環境影響下不知不覺間學會了當地方言最後同化成為了該省份的人,近年還有很多已經只會普通話,現在只剩一些客家人還在堅守著祖先古老的語言。


客家並非住山上-開荒的貢獻者


與一望無盡的北方大平原相比,南方則是多山的丘陵地帶,稍佳的鄱陽湖平原、珠三角平原等自古都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百越集中區,渡江後的江西是溪人地盤,福建是閩人地盤,廣東是俚人地盤,客家人只能尋找近山邊少人的平地起村建城,卻被誤解為住山了,很多客家城鎮還是千年古城進士之鄉。


說客家人住在山上是嚴重失實,例如廣東大部分都是山區市,所謂的平原皆是杯水車薪,而韶關、清遠、梅州、河源、惠州等客家市都屬於面積特大市,盆地平原不少。


在這些城鎮、農村各處基本都是客家人,幅員遼闊,有些還是千年古城鎮,建縣久遠,大部分人都集中在縣城或周邊村落,汀州、贛州、梅州、惠州、河源、韶關等各處縣城也是建在平原上的,還有古書院、古城牆遺址和駐軍遺址。


而五胡亂華,第一次南逃的中原人有在江南一帶不假,但當時記載也有已經到達嶺表一帶,移民由河南過長江後第一個省份就是江西省,在魏晉時期江西北部長江沿線很大部分區域皆是溪人之地,在移民面前有兩條路線選擇,一是到江西南部周邊較安全少人的地區休整,二是改變方向轉為東進江淅,不過歷來地理條件好的地方同樣也是當地越人集中的地方,江南同樣也是吳越人最集中的地方,甚至有記載因土地問題而在江南發生過衝突,這樣算下來江南的中原人在人口比例佔比中未必很大。


南逃到嶺表的中原人假若是不多,但是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生產力低下自然承載能力差,原先的土著數量必定不多,這樣南下中原人在總人口的比例會更高,攜帶先進技術的中原人到來,使原本原始的地理環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人口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樣又必將吸引下一波南下移民的到來,這也是為什麼在基因檢測下分佈各地的南方人中皆有些人是中原的華夏基因,而同時客家人的越人基因明顯又比周邊地區低的原因,這是一個等比的自然分配原則。


也就是說地理條件越惡劣,作為落後的土著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越差,人口密度越低,戰國時代南方龐大的楚國人口就不如中原的一個齊國,只有等掌握著先進技術的南下移民到來,逐漸開發和利用好自然,人口密度才會上升,等人口密度上升的時候,漢族的比例必然是極大提高的時候,這也是為何宋代開始南方人口超越北方的原因。


此外多次南渡的並非什麼征服者,而是被胡人殺得大潰敗逃下來的,如果還要跟南方土著貴族打一場,那是自取滅亡,最後會連半壁江山也丟掉,中原盛世時期,沒有多少人自願南下,當皇朝衰敗的時候,則多屬難民性質,恐怕連食飯的碗都沒來得及帶上,在人屋簷下不能不低頭的時候了。


客家有戶籍科舉-崇文興學蔚然成風


客家人的意思本來亦是客籍人,外地人之意,與本地人相對,客籍,原指客居異鄉,到了現在專指客家人。


《戰國策·楚策四》「汗明見春申君......春申君曰:'善'召門吏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見。」


清代作家洪楝園《後南柯·甲陣》「駙馬,司農,司憲等三人,均係客籍,手握重兵,殊為未便。」


清代文學家龔自珍《秋心》詩之二「曉來客籍差誇富,無數湘南劍外民」


孫中山《地方自治實行法》「其本為土著而出外者,其家族當為之代盡義務,回家時乃能立享權利,否則於回家時以客籍相待」


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土籍的本地人和數百年前從北方移來的客籍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界限,歷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時發生很激烈的鬥爭」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


在客家地區如在中原時一樣崇文興學蔚然成風,書院林立,許多客家縣被稱為文化之鄉、進士之鄉。


客家人的標誌就是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史載宋代江西贛南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93人,宋至清代廣東梅州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34人,福建龍巖地區共有文武進士274人。


文臣提筆安天下,武將馬上定乾坤,國共兩黨中的客家人將軍就有一千五百多位,單廣東梅州一地就有近三百位大學校長,眾多中國社科院院士,英國皇家學院院士等等。


今天很多客家人仍像祖先傳統一樣入朝為官從政,現在大陸、台灣、東南亞等政壇都有大量客家人。


客家話-古漢語的活化石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說「國家對詩歌吟誦的傳承和發展很重視,吟誦是中國人傳統的詩作交流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方式,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我第一次聽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 - 客家話吟誦的詩詞,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很有欣賞價值」


《集韻》吾,牛加切,音牙。


《說文》我自稱也。


《爾雅·釋估》吾,我也。


「吾」「我」的古音是nga/ngai


也是客家話「吾」「我」的讀音:牙、涯,符合古音


古音「他」為「其」,音同姬,客家話「他」也是叫「其」,也和姬同音


古音「你」為「爾」「汝」,客家話「你」也是叫「爾」「汝」


按照隋代《切韻》和宋代《廣韻》等韻書記載的發音來分析的話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就指客家話是千年前的中州音韻。


邱從容《唐朝官話的研究》也利用了日本保留的唐音詞彙來分析也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因為發出的音一模一樣。


南宋慶元年間任汀州教授的陳一新《跋贍學田碑》有雲「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


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劉克莊《詠漳州風物》有雲「風煙絕不類中州」


兩者對比,可見宋人眼中境土相鄰的汀,漳兩州居民的方言和文化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汀州居民語言習慣文化和中原一樣,漳州居民卻和中原有明顯差異,而在唐代建立的汀州府今天又稱為客家首府,今天的客家話中仍保留大量文言文的字眼。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東表示,中國已不存在純種漢族人。


他指出「根據研究,現在的客家人是比較純粹地繼承了古代中原人的文化傳統,如他們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迹,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們現在只能以少數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客家圍屋-漢代塢堡的活化石


客家圍屋是漢代塢堡的活化石,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規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


塢堡,最初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大約形成王莽天鳳年間,當時北方大饑,社會動盪不安,士家大族為求自保,紛紛構築塢堡營壁。


從漢墓出土的陶屋模型可見在秦磚漢瓦,宮闕萬間都作了土的今天,仍能得以一窺塢堡的真容。


客家土樓的夯土版築技術,更是中華縱貫古今建城造牆積累下來的結晶,


在技術和功能上臻於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審美價值,而圓形的土樓,可以包圍著最大的公共庭院,瞭望視野比方樓寬闊,因此也被客家人採用,並蘊藏儒家思想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內涵。


客家人離鄉背井,流離他鄉,經歷了千辛萬苦,深切的體會到不論是長途跋涉的路程中,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許多困難都得依靠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共度難關,因此,每到一處,本姓人總要聚居在一起。


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永嘉四年七月條,胡三省註釋塢壁道:城之小者曰塢,天下兵爭,聚眾築塢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為塢主」


近代史學家陳寅恪在《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中認為「西晉末年戎狄盜賊並起,當時中原避難之人民......其不能遠離本土遷至他鄉者,則大抵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以避戎狄寇盜之難」


客家擂茶-已近失傳的古茶藝


客家擂茶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史料記載宋代在中原地區已流行擂茶,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其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了客家人對漢族傳統文化之傳承。


後來隨著南宋滅亡,中原的擂茶文化只剩客家人和日本人的沫茶所保留。


南宋詩人黃升《玉林詩話》所載《肝胎族舍》一詩中曰:


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足茶


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足以證明研麻,泡茶款客,已是當時江南地區的一種風俗。


近代作家汪曾棋先生引用成書於南宋端平二年的《都城紀勝.茶坊》中出現的


「冬天兼賣擂茶」、「冬月添賣七寶擂茶」「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頭」


說明歷史上南宋偏安,人口眾多,擂茶相當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質棗擂杵。


客家粄食-承載厚重的文化內涵


客家人的「粄」「茶菓」非茶樹之果,「粄」為古漢語,乃古代中原地區佐茶充飢之食,非客家獨有而是流行於南方的南遷族群中。


東漢學者許慎《說文解字》「粿,谷之善者」


劉宋史學家何法盛《晉中興書》「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


南梁作家顧野王《玉篇》「粄,米餅」


唐代茶聖陸羽《茶經》引《晉書.桓溫傳》「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宋代文人陳藻《元日平江作》「草粿京團要賀年,玉融風俗不同天」


宋代《廣韻》「粄,米屑餅也,字或作䉽或作䬳即此所本」


而日本人亦繼承此傳統,將其飾以錦盒,叫茶菓子、和菓子是故作精緻,在客家人未曾落難,由中原輾轉流亡之前,粄食曾是士族大夫佐茶之果物點心,中和茶之苦澀,免削腸胃,可以久飲不醉茶,材料簡單的粄食,承載了這般厚重的文化內涵,見證著客家人的歷史。


客家菜 - 中州古味


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客家先民南遷後,因南方少產麥,過年時吃不上餃子,思鄉的客家移民想出一個辦法,把做餃子的餡料填進豆腐,代替餃子,從中得到一點慰藉。


製作方式是將豆腐切成三角形,然後用在豆腐的斜切面的一邊挖去一個口,接著將豬肉餡填塞進去,可以看出釀豆腐和餃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將肉裹在小麥或豆製品製成的皮裡,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作為客家菜的經典之作,釀豆腐備受追捧,很多人都認為並非憑空出世,至少借鑒了餃子的創意,從製作方法上找到了兩者間的相似之處,都是拿一種食材包裹住另一種食材,根據釀豆腐原理又制出釀苦瓜,釀茄子,釀蛋等「釀」系菜來。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美食顧問,河南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館長孫潤田到福建省龍巖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客家文化考察。考察歸來,他深感客家飲食文化,民俗文化與中原及開封的飲食文化,民俗文化一脈相承。


孫潤田說,作為豫菜的發祥地,開封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中國餐飲史上屢創輝煌,三千多年前,生於開封杞縣西空桑村的商代開國相伊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還精通烹飪之術,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是中國烹飪學的奠基石,被尊崇為中國的「烹飪之聖」和「烹飪始祖」。開封飲食文化始於夏商,成熟於漢唐,鼎盛於北宋,獨具特色,在中國特別是中原佔有重要地位。


客家菜源於中原,有些菜餚帶有中原烹調技法的影子,富有北方風味的菜餚特徵,有些菜餚雖然在原料選擇與運用上完全不同,但在制法上大致相同,作為豫菜的發祥地,北宋時期開封的飲食文化,被視為中國飲食文化史上輝煌的里程碑,對客家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像客家菜餚紫蓋肉與代表黃河中下游菜餚風味特色的魯菜中的炸脂蓋,在烹調技法上完全相同,但客家菜選用的是五花肉,魯菜選用的是羊花肉,客家菜的酥燒肉與魯菜的琉璃肉,客家菜的紅燒肉和魯菜的壇子肉,客家菜的燒鯉與魯菜的糖醋鯉魚,客家菜的糯米酥雞,八寶全雞(鴨)和魯菜的布袋雞(鴨)等在烹調技法的運用上都十分相似,只不過在原料運用,方法處理上稍有差別。


客家菜和中原菜一脈相承,完整保留中原飲食特色的又屬廣東地區的東江客家菜,東江多山川地貌,氣候和物產條件與中原相似,因此在食俗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東江菜用料以家畜,家禽的肉類為主,所謂「無雞不清,無鴨不香,無肉不鮮,無肘不濃」所重皆為陸生肉類。菜餚風格上也和中原一樣,講求主料突出,造型古樸,以鹽定味,以湯提鮮,力求酥爛香濃。烹調方法多樣,尤以北方常見的煮,燉,熬,釀,燜等技法見長,鄉土氣息濃郁,頗有中原遺風。


通過考察,孫潤田發現,客家人還保留著早年年老開封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客家人廚房神龕裡供奉的是「灶王爺」婦女沿河洗衣服用棒槌,孩子受到驚嚇會「叫魂兒」當地訂婚,結婚習俗也和開封差不多。


但是環境也在改變著客家人,孫潤田說:客家人也會做豫菜,由於當地不產芥菜,在那裡開封的「芥菜肉」就變成了「梅菜扣肉」兩地做法大致是一樣的。


孫潤田指出客家飲食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飲食文化的「活化石」中原情結是客家飲食的根基源泉,除了日常飲食習慣,客家人的習俗也與中原地區一脈相承。


如客家人待客方面講究「六碗八盆十樣」菜餚實惠量足,盛器多用盆,缽,大碗,有古民遺風,客家人尊老知禮,設宴依輩分排座次,席間禮規繁多,上座留空位於已故先祖,以示敬禮,席間小輩給長輩敬酒,敬菜等,客家飲食文化依然保持著中原文化的傳統習俗和用餐禮儀,也算是對中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客家擂茶飯-源於古代的一抹風情


在中國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保留下來的一種文化,其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而所謂擂茶飯,就是在飯上鋪滿各式食材如四季豆段、豆干、菜圃、芹菜、茶葉、花生、雪裡紅、薄荷、紫蘇、益母草、茴香、香菜、羅勒、乾蝦米與小魚乾等,再倒上擂茶而成。


擂茶飯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淵源,據唐代茶聖陸羽《茶經》卷三「聞南方有一困蜀嫗作茶粥賣」


陸羽所說的茶粥就是把茶葉碾碎,加上油鹽製成茶團或茶餅,食用時搗碎,配合細米,放些蔥、姜、椒、桂等調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鍋茶粥供大家食用,這就是最初的擂茶飯。


宋代作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爊肉、幹脯」


《中國烹調大全·古食珍選錄》「冒妾董小宛精於烹飪,性淡泊,對於甘肥之物質無一所好,每次吃飯,均以一小壺茶,溫淘飯,此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時已有」


而在中古時代的日本,繼遣隋使後又派出遣唐使進入中國,雙方交流密切,至今日本仍繼承此飲食文化,日本人稱其為「茶泡飯」


最澄大師將茶葉帶回日本,因當時茶葉被視為珍貴的藥材,因此茶泡飯仍然只是日本平安時代貴族才能享用的美食。


隨著日本對茶葉的種植,以及日本戰國時代的來臨,茶泡飯由於營養豐富製作方便的特點,成為了軍中的「武士之食」在江戶時代,茶泡飯開始作為快餐在茶漬屋中被銷售,茶泡飯成為了日本人真正的平民食物。


而客家人南遷後,擂茶飯的傳統亦於一些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傳承了下來,成為客家飲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客家鋰魚燈-魚化龍,龍化魚


舞鋰魚燈是古代漢族的傳統舞蹈,現今在廣東的梅州、惠州、深圳等客家人聚居地仍盛行這項傳統民俗,舞鯉魚燈的代表作有《鯉躍龍門》《鯉龍會》等。


《鯉躍龍門》是傳統的體現祥瑞的節目,整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群鯉嬉春」,「比比交尾」和「鯉躍龍門」。「群鯉嬉春」美於形,金色的魚鱗閃閃,翩翩戲水。「比比交尾」,富於情,親情交融,以情感人,「鯉躍龍門」富於想像,表達出希望得到高名碩望的意願,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舞鋰魚燈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魚圖騰舞蹈,在東漢張衡《西京賦》就有魚化龍,龍化魚的生動記載,由此可見在1700多年前的漢代長安城,魚燈、龍燈及魚龍文藝已盛極一時。


舞鋰魚燈不僅傳承了客家傳統民間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獨特,觀賞性強,凸顯了客家民俗風情,在農曆新年,元宵節活動中,客家人會舞鯉魚燈來迎新春,賀新歲,鬧元宵,以對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期望。


客家走古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走古事舉行於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兩天,是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之一,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地處福建西部是閩西客家人的聚居地,這裡還保留著完好的元宵節民俗,而走古事這項大型民間祭祀活動,已經延續了數百年的歷史。


走古事有七棚,每棚兩名兒童,分成兩個層次,而所謂「棚」即扮演古事的轎台,約四百餘斤,每棚古事有兩名七至十歲左右的兒童按戲曲裝扮,畫上臉譜,身穿戲服,七棚人物分別是領先的主公和隨行的武將,後面依次排列為李世民、薛仁貴、劉邦、樊噲、楊六郎、楊宗保、高貞、梅文仲、劉備、孔明、周瑜、甘霖。


此外每棚須用二十二名抬夫,因競走激烈,要三班輪流替換,故一棚古事就要六十六名抬夫,上百人會抬著古事棚顛簸疾奔於山間河道,顛轎,潑水,搶拜祠堂,以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而這種傳統又叫飄色或鐵枝,在福建和廣東一些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還保留著,走古事表達新一年的美好祈願,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元宵走古事都吸引了眾多民俗愛好者前往觀賞。


客家布馬舞-一朵絢麗山花


布馬舞又名布馬陣,源於客家人聚居的廣東饒平九村鎮,後傳遍周邊地區,而移民至台灣數百年的饒平客家人至今仍傳承著,布馬舞已有七百多年歴史,其表現形式接近北方的「旱船」「跑驢」「蓮花舞」等舞蹈,被譽為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一朵絢麗山花。


相傳於宋末元初,時有江西上饒的製陶師傅來饒平傳授陶藝,因受宋高宗趙構泥馬渡河傳說,及民間為紀念文天祥高中狀元,以扮狀元騎彩鍛泥馬造型供眾觀賞的啟發,遂將民間有關馬的舞蹈編為節目,在農曆新年、元宵及各類慶典活動中表演。


據考證布馬舞其實是古代流傳於中原地區的一種娛樂,唐代皇宮裡已有優伶扮演竹馬舞的娛樂活動,並逐漸流行到民間。


古時的布馬製作相當簡單,只用竹篾紮成馬身,裹上白布彩繪而成,舞者將布馬背圍在腰間,似神勇的騎士騎馭著矯健的駿馬。


唐代詩人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唐代詩人杜牧《杜秋娘》「漸拋竹馬列,稍出舞雞奇」


宋代作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出現的「小兒竹馬」「踏蹺竹馬」「男女竹馬」,可見布馬舞已是古代盛行的文藝節目,從現在看來無論是陝北抑或是江南江西一帶,都有竹馬形式的民間舞蹈遺存。


布馬舞傳統上由九騎或十一騎列陣表演,多以文舞為主,如《狀元遊街》《六國封相》等,布馬舞步徐緩,舞姿溫文,後在傳承中又增至二十騎,舞蹈《辭郎洲》甚至還增至二十四騎的宏大陣容,以表現悲壯激越,氣勢磅礴的武舞場面。


布馬舞的動作主要有抖鞭走馬、跳轉身、抽鞭縱跳、揚鞭跑馬等,隊列圖形有「長蛇開陣」「闖跳四門」「傳花編索」「粉蝶採花」等樣式,其中又可變化出「乾坤壁壘」「雙八卦陣」「跳月走邊」「雙龍擺尾」等陣式,以舞蹈動作和隊形構圖的靈活多變,呈現出一幅幅人馬合一,群馬奔騰,威武雄壯的藝術圖景。


客家舞火龍-激情飛揚的傳統


崇龍是漢民族傳統的習俗,龍的文化蘊意不僅是勇敢、生命活力的表徵,也象徵團結與和平吉祥,在眾多的舞龍傳統民俗中,具有濃郁民間風情的客家舞火龍特別令人耳目一新,激情飛揚,活動實際上是以舞龍為載體,以燃放煙火為主題娛樂方式的一組相關民俗的總稱。


客家人多在元宵節之夜舞火龍,而在香港大坑或薄扶林的客家人亦會於中秋佳節舞火龍。從製作及表演過程來看,將客家人勤勞開拓,不懼困苦的大無畏精神表現得一覽無餘。


也許現代人會認為,置身於濃烈的爆竹與煙花場景中危險,相反客家人認為,舞龍者如有幸被煙花、爆竹燎起水瞟,不但是勇敢的標誌,還是新年吉祥的預兆,這正好折射著客家人敢於開拓的勇敢精神情操,頑強墾殖,代代延續而得。


舞火龍所表現出的磅礴氣勢,繁複程序,如歌節奏,合作群體共同營造了客家人團結協作,精神高昂,社會和諧,生機勃勃的精神風貌。


客家犁春牛-生動熱鬧的春耕圖


犁春牛是古代中原地區傳統的歲時風俗,隨著客家人的南遷而在部分客家地區仍有所保留,至今已有多年歷史,主要是祈求新一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犁春牛一般在每年的立春前後三天舉行,具有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在古代福建已十分盛行迎春禮儀,而牛在農耕時代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工具,犁春牛便是客家人迎春儀式中最重要的一項祭祀。


同時借「迎春牛」「鞭春牛」「遊春牛」和「犁春牛」的民俗活動,告誡農民冬閑已過去,農事就此開始,務須辛勤耕作,切不可耽誤農時,每到這個時節,家家就開始張羅,戶戶貼紅聯,備燒炮,宰雞鴨,換上新裝,歡歡喜喜迎接春天的到來。


歷史上客家人以耕讀傳家,農耕在客家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為了激勵耕作的熱情,祈禱豐收,也為了增加娛樂活動,故會於立春時節舉辦犁春牛的民俗活動。


犁春牛的活動彷若一幅生動熱鬧的春耕圖,走在隊伍前的人高舉松明火把開道,緊跟舉著吉祥語的青年,隨後是化了妝的農人牽著披紅掛彩的耕牛,耕牛後有帶斗笠打赤腳的犁手,犁手後面則是送午飯、挑牛草、扛荷鋤、挑谷的農夫和農婦,隨後就是歷史典故的人物化妝造型。


此外還有十番樂,鑼鼓隊伴奏巡遊以及樵夫、商人、讀書人等,好一副熱鬧的春耕景象,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客家人獨特的文化內容和特徵。


而犁春牛儼然已經成為農耕文化中的佼佼代表,客家地區仍保留的犁春牛體現出了祖先的淳樸與勤勞,而犁春牛這種年俗背後則更多的是客家先祖所守護著的精神。


客家添丁燈-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新春伊始客家人元宵前後會進行富有特色的「添燈」習俗,源於華夏的花燈在客家人慶賀新生兒降生中,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帶有光亮的發揚,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之意。


花燈上寫上很多吉祥句語,如平安富貴、引福歸堂、狀元及第、引兒板桂、添丁發財、百子千孫等,代表了身為父母者的心聲,花燈下懸掛了嬰兒名字、筷子、紅蘿蔔、芋頭等,希望祖先庇蔭。


典禮會於宗族祠堂進行,將燈籠懸掛於橫樑,由於客家話「燈」與「丁」諧音,喻示告知祖先家族增添人口了,被認為是客家人一個重要的人生禮儀。


明代詩人祝枝山《正德興寧志》記載早在明代,粵東興寧就有元宵上燈的習俗。


清代康熙年間《新安縣志》「元宵,張燈作樂凡先年生男者,以是晚慶燈」


清代光緒年間《崇義縣志》「上元前後張燈,元夕尤甚」


添燈習俗主要包含「制燈」「接燈」「升燈」「飲添丁酒」「放添丁炮」和「上族譜」等內容。


一到良辰吉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舞龍舞獅,參加添燈的人員帶著花燈,三牲祭品一齊向著祠堂行進,添丁戶在祠堂裡備好許多果品和自家釀的糯米酒供觀燈之人食用,吉時一到在禮生的主持下,先是祭祖升燈,接著是飲添丁酒,飲完添丁酒後,就放添丁炮。


添燈之後,再選擇一個吉日為新丁「上族譜」將新丁的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寫入族譜,在客家地區,男孩只有舉行過上燈儀式後,才有了宗族地位與名分成為正式成員。


在古代女嬰是被排除在此儀式外的,讓人欣慰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宗族也讓新生女嬰在祠堂上燈,將女嬰的名字記入族譜。


添燈習俗彰顯豐富的民俗意涵,折射出客家人的人文精神,體現了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敬,客家人自中原南遷,「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聚族而居,建祠修廟,聯宗修譜,確立堂號,書寫郡望,充分反映出客家人強烈的崇先報本,崇祖敬宗的思想。


客家遊大龍-天下第一龍,聞名遐邇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華兒女由此被稱為龍的傳人,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中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其中福建客家地區的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遊龍是當地客家人的一項傳統鬧元宵民俗活動,有數百年歷史,遊龍時間為每年的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晚,意在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龍身上除了畫有龍鱗和雲彩外,亦會畫上雙龍戲珠、丹鳳朝陽、梅蘭竹菊、牡丹芍藥、八仙獻寶、仙姬送子、雄雞白鶴、奇花異卉、鯉魚跳龍門等等,於兩頭裁口上亦提上詩詞,字體採用真草隸篆今古書體集於一龍,畫工技術代代相傳,久經不敗。


陽光照耀漫山金黃,高達兩米有餘的龍頭早早安在半山田埂上,客家人開始抬著一條約兩百多米長的大龍環著道路遊走,龍頭高大威武,龍身五彩繽紛,栩栩如生,龍口大張,一顆巨大鮮紅龍珠格外奪目,大有呼雲喚雨,威震四海之勢。


在散發著初春泥土芬芳的田野裡,來自各地的遊客有數萬人之多,大龍將在田壟間旖旎下山,色彩繽紛的大龍會環著道路開始遊走,高大雄壯的龍頭令人赫然眼前一亮,色彩斑斕的龍身蜿蜒盤桓在道路上,浩浩蕩蕩十分壯觀,大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備好豐盛的果饌、茶歇、禽肉,焚香燃炮歡歡喜喜迎接大龍。


遊龍龍頭魁梧高大,口中含有色澤艷麗的龍珠,龍眼炯炯有神,龍鬚活靈活現,頭上虎鼻,鹿角,腰間鷹爪拔出,這些雄壯秀麗的細節皆包含了豐富的含義,整條龍色彩斑斕,燈光閃爍煥發生機彰顯龍馬精神,表達客家人渴望團結安定,五穀豐登,百業興旺的夙願。


客家打船燈-漁家樂


打船燈已有數百年歷史,據《福建省志》記載清代順治帝祭澄江畢,急回京都,忽然風浪大作無法過江,漁翁勇擺渡送帝至對岸,帝回京後命樂府作《漁家樂》曲牌,並賜金匾漁家樂一塊和夜明珠一顆,為漁家造福。


客家船燈用客家話叫打船燈,主要在農曆新年、元宵,偶爾也有於端午、中秋、重陽節表演,該藝術以船形燈為道具,以客家方言演繹喜聞樂見的山歌,舞蹈等節目。


船燈的製作,是以竹篾或木條製成一個長約三米,寬約一米餘的船形骨架,中間紮成一座四方立體如同畫舫,內能站人扛船體的船艙架。


然後將船體蒙上白布,畫上水波紋圖案,且布長需過船底,以遮蓋船內人員腳掌,畫舫艙架也以白布或彩紙粘貼,前後開艙門,左右開小園窗,四周掛上小燈籠、小流蘇、彩花、彩珠和人物紙塑等,船窗艙門二側都貼吉祥楹聯,艙內和外四角裝上彩燈,點以蠟燭,有的還自船艙頂至船尾頂,加搭建一彩布平頂船篷,篷邊也飾以彩帶、流蘇、小燈籠之類,整個船體造型精緻美觀。


表演時船頭船尾各一人,船頭一人為艄公,船尾一人為艄婆,兩人各持船槳拜船互拜,一邊划船一邊道白,一邊歌唱一邊載舞,有聲有色,聲情並茂,表演動作有搖船、逆水行舟、拖船、上灘、下灘等。


表演時由客家十番音樂伴奏,常見樂器有嗩吶、笛子、頭弦、揚琴、二胡、提胡、板胡、三弦、秦琴、大鼓、正板、副板、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碗鑼、當點、沙鑼、銅鐘等配合,船燈劇情演奏客家傳統的樂曲,如《八板頭》《春串》《漁家樂》《小小魚兒曲》《下灘曲》《過江龍》《江龍尾》《尾聲》等幾十首。


有時在打船燈之後,還續演客十番音樂,整個演出時間從打船燈和演奏十番音樂到表演小戲等,根據內容能長能短,長的可達兩個多小時。


客家採茶戲-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歌舞


採茶戲並非客家獨有,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歌舞,浙江杭州,江西南昌,廣西玉林等地皆有流傳,各地的的採茶戲,雖然略有差異,但是總體上都與採茶密切相關,而且內容豐富,動作優美。


採茶戲起源於品茶之風盛行的唐代,皇宮內眷之間更盛行一種品茶鬥茶的風氣,每逢採摘新茶的時節,宮廷中便會舉行一些慶典,祭祀或茶藝活動,採茶戲便是這類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客家山歌-詩經遺風


在古代詩詞是可以吟唱的,客家山歌的基本結構如七言律詩般為七言四句


各地漢人都有山歌,山歌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在野外即興編創的歌曲,山歌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類。


山歌的歌種在不同地區都有獨特稱謂,常見的種類有西北山歌的內蒙爬山調、山西的山曲、陝西的信天遊,甘肅青海寧夏的花兒、川陝山歌連八句、湖南韶山山歌、湖北趕五句、四川晨歌、安徽掙頸紅、河南魯山山歌、浙江嘉善山歌、上海滬語浦東山歌、廣東台山山歌、廣東高州山歌、淅江溫州山歌、江西九江山歌、閩南泉州德化山歌、江蘇白茆山歌等。


客家人的山歌只是習慣叫山歌,這是民歌的一種形式,客家山歌正式名稱應該是贛南民歌、江西民歌或者嶺東民歌,跟湖南民歌、陝北民歌等一樣的道理,只不過是戴上了客家山歌的帽子,西北民歌有時也稱西北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一樣,屬於民歌形式,也稱為山歌。


而在古代民歌中的《詩經》「十五國風」和《樂府民歌》以及唐詩中的竹枝詞,在表現形式,表現手法,修辭風格上,與客家山歌基本上一致。


一首客家山歌:


日頭一出照四方,唐山隔番路頭長,


鴛鴦枕上矛雙對,日裡掛念夜思量。


鴨子細細敢漂江,鯉魚細細敢漂江,


蜜蜂細細戀花樹,妹子細細戀情郎。


再來看一首七律: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客家山歌一般是七字一句,四句為一首,句式完整,語言洗鏈,哲理性強,大致押韻,旋律優美,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回環曲折,委婉動聽。


此外客家山歌伴奏都是用傳統中華樂器彈奏,如琵琶、古箏等,客家山歌沿襲詩經遺風,天籟之音傳唱千載。


客家夜嫁-古代昏禮的傳承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受古風影響較重,講究明媒正娶,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而古時男家去女家迎親時均在夜間,客家女夜晚出行的夜嫁是「昏禮」的傳統,有陰陽涵義。


客家人一般同姓不通婚,同族更不聯婚,隨著社會的變遷,細節雖有更改,但大致上還是參照舊制辦理,具體的婚嫁行禮過程與古代傳統相似。


《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鄭玄注曰「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日入三商為昏」


唐代作家段成式《酉陽雜俎》「禮,婚禮必用昏,以其陽往而陰來也今行禮於曉,曉即拂曉此後相沿至今」


而且夜裡出門不易碰到出殯、死人等不吉利的事物,夜裡出行天微明時抵達亦寓「暗裡投光」指女客到夫家後,有了雲開見日頭之喜過好日子之意。


在寫庚帖、送日子等方面,客家人會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擇日子時辰,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衝相克,就寫出庚貼,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婚事定下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


入門一般是早上,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一些婚嫁的現象演變至當代的客家地區已不大多見,尤其是夜嫁的現象基本已絕跡,現在客家人在辦喜事時喜歡找風水先生挑個吉日吉時,而且在白天辦喜事可以辦得更熱鬧,更多的人可以分享這份喜悅,因此現在婚嫁基本都是白天舉行,只在某些客家地區仍還保留這種傳統習俗。


客家郎名-唐宋古風遺存


在客家人的族譜中,常見到其祖輩的名諱,除了正名、字、號以外,一般都會取有郎名的現象,這些郎名五花八門,如千八郎、念一郎、小九郎、東郎、四七郎、五十二郎、宏三、閏七、仕八郎、俊三郎、榮八郎等不勝枚舉。


自隋唐以來,特別是宋代郎名在中原漢人中十分常見,當時普通人之間稱呼並不用正名,而是用行輩稱呼,以示尊重,最出名的莫過於宋代楊家將就有楊五郎、楊六郎、楊七郎等郎名,《水滸傳》武大郎、武二郎、拚命三郎等。


現在客家人已經很少會給孩子取郎名,而日本人仍喜歡取郎名,郎名普遍存在於日本人的名字中,太郎、次郎、純一郎、小次郎等,跟客家郎名簡直是如出一轍,這是唐宋古風的遺存。


古代漢族傳統家庭,常以某郎稱其子,唐玄宗暱稱「三郎」詩人劉禹錫是「劉二十八郎」,周瑜人稱「周郎」孫策人稱「孫郎」,李白為「李十二」杜甫又稱「杜二」白居易又稱「白二十二」,蘇轍又稱「蘇二」歐陽修又稱「歐陽九」韓世忠人稱「韓五」等。


客家先祖多自唐宋遷入南方後,就恪守傳統,言語敦古,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外面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客家人仍保留著古風,綜上可見客家人祖輩傳承的「郎名」是中國古代漢族普遍存在的傳統習慣。


客家種茶-歲月洗滌的遺產


茶在中華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譽為「國飲」且在悠久的文化中,蘊涵著一份溫柔的美,而當茶被列為開門七件事時,也使得茶在千年來的官宦與平民生活中,佔了一席之地,進而成為國人親密的生活夥伴。


唐代茶聖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而客家人更是講究飲茶的民系,回顧歷史,客家人歷經戰火的動盪,有一段漫長歲月過著漂泊的生活,為了生存在艱困環境與頻臨絕望的心境中,逐漸養成度篤實的生活習慣與謙卑的處世態度,而南方多為丘陵地形下,客家人普遍落腳於山下的平地,耕耘著願景無限的人生,而耐旱耐寒且單價高的茶葉之種植,也成為客家人的謀生作物,於是逐漸在茶葉宏偉的殿堂,建構了種茶、做茶、飲茶的精緻文化,這些文化經過歲月洗滌而代代傳承下來,溫馨而充滿暖意,而茶所累積的記憶,一切與茶有關的生活,也在時間的發酵下,一遍又一遍錘煉成最寶貴的文化資產。


元代丞相耶律楚材稱頌嶺南茶詩道「高人惠我嶺南茶,爛嘗飛花雪沒車,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


雍正年間廣東鶴山建縣,成為較多客家人的一個聚居點


清代乾隆年間《鶴山縣志》「古勞麗水、冷水、山埠皆植茶」


清代道光年間《鶴山縣志》「山埠間皆種茶,近則自海口到城,毋論土著、客家多以茶為業」


飲茶的風氣,在早期客家人的飲食文化中便十分盛行,只要有客人到訪,客家人都會泡上一壺熱茶歡迎來客,在品茗茶香四溢中感受到客家人的傳統飲茶法,是結合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對於茶文化的應用,表現在儒家思想上,是與客家精神合而為一的體現。


客家茶文化蘊涵著濃厚的禮俗精神,其內涵常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習俗加以呈現,若不是有這樣一個重視傳統的民系保存,在面臨全球化浪潮的今日,恐怕早已失去了客家先祖的寶貴文化。


客家不纏足-古代民間普遍現象


清代北方民間女子也有些不纏足,在南方各省的鄉間女子也多不纏足,纏足多是富貴人家或妓女之類,客家不纏足與歷次南遷有關,只有少數人有跟風。


研究纏足起源的宋代作家張邦基認為「婦人纏足始於近世,前世書傳皆無所自」


一般認為纏足大約始於五代末或宋初,從地下發掘的文物和古文獻可見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


纏足,確切地說,應當產生於南唐,傳播在北宋,形成於南宋,普及於元代,盛行於明清。


明代史學家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南唐李後主因喜歡宮嬪睿娘的小腳,就讓她纏足做新月狀,並成為最受寵的女人,於是宮中開始流行纏足,官場與民間也相繼流行。開創了中國女性纏足的記錄,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在明代,不但福建兩廣大部分人不纏足,江浙安徽很大部分也不纏足的這都是有記載的,淮西姑娘好大腳,然而到了清代纏足之風的確很盛。


明代畫家杜堇《仕女蹴鞠圖》描繪三名高髻盛裝的貴族婦女在花木蔥蘢的庭院中踢蹴鞠的情景,間接說明纏足現象在明代並沒有普及下來。


明代作家謝肇浙《五雜組·物部四》「今世吾閩興化、漳、泉三郡,以屐當趿,洗足竟,即跣而著之,不論貴賤男女皆然,蓋其地婦人多不纏足也,女屐加以彩畫,時作龍頭,終日行屋中」


即使到了明代中期,官修方志仍然稱在潮州,夫婦離異自由輕率隨便,且婦女大多不纏足,嘉靖年間的潮州社會「父子或至異居,夫婦之間亦有輕相背棄者」


清代作家錢泳《履園叢話·裹足》「足之小者,莫如燕趙齊魯秦晉之間」


清代官員福格《聽雨叢談》「今據中夏之大,莫不趨之若狂,唯有八旗女子,例不纏足京師內城民女,不裹足者十居五六,鄉間不裹足者十居三四。東西粵、吳、皖、雲、貴各省,鄉中女子多不纏足。外此各省女子無不纏足,山、陝、甘肅此風最盛」


英國外交官馬嘎爾尼記載乾隆末年的情景「餘於人叢中見婦女數人,亦系大足,輕便善走,不與中國普通婦女之避難行者相類,心甚奇之後乃知纏足僅為上流婦女之風尚,下流婦女為便於作工自活計,纏者甚少。此種風俗,中國南北各省皆同,唯近以北方密彌帝都,下流婦女竟效時裝,至不纏足者較少於他省雲」


況且宋代的纏足只是修飾纖直腳形不弓彎,稱為「快上馬」明代的纏足也沒有「三寸金蓮」折斷腳骨的纏足是清代才出現。


清代折斷式的纏足方式與前相較下更為野蠻,從以上記錄可見在清代需要工作的平民百姓少纏足,纏足者多是富貴人家或妓女之類。


直至清中期,只是北方地區盛行纏足,南方婦女多不纏足,廣東直至晚清才成風俗,全民纏足看來是晚清完成的壯舉,是漢人在奴化與文化閹割之下產生了變態的審美,不纏足才是正常的漢族。


客家二次葬-風水堪輿文化


二次拾骨葬並非客家獨有,長江以南的漢人都有二次葬,客家人的二次葬主要是風水堪輿文化。


而畬族原本不實行土葬,也不實行二次葬,懸棺葬及火葬等才是畬族的葬俗,土葬是跟附近漢人學的,時間很短,可見畬族的二次葬也是跟附近的閩南人、客家人等南方漢族學的。


南方的安徽人、湖北人、福建人、江西人、江浙人、廣府人、潮汕人、溫州人、四邑人等通通都有二次葬俗。


北方的紅山文化、仰韶文化,考古均為二次葬俗,《列子》及《隋書》等史籍亦記載了古代荊楚地區的二次葬習俗,二次葬不是百越特有,是中華古老葬禮,曾流行全國,只是在部分地方消失了,南方還保留而已。


據《福建通志》及《福建民俗志》記載閩西、閩東、閩南、閩北,全閩都有二次葬的細節,閩南人更流行著「十葬九遷,十葬萬年」的說法。


而《潮州府志》記載的潮汕人葬俗也是二次葬。


清代作家趙翼《陔餘叢考·洗骨葬》「然又有洗骨葬者,江西廣信府一帶風俗,既葬二三年後,輒啟棺洗骨使淨,別貯瓦瓶內埋之」而據了解江西省會南昌亦曾流行。


在蘇州話中,常可聽到這類俗語「小鬼頭要修骨頭哉」,「聽說新經理蠻結棍個,伲儕等著收骨頭吧」在蘇州一些地區,上世紀還保留這種風俗。


在沒普及火葬前,長江口橫沙、長興兩島和啟東、海門、崇明等地都是撿骨的,當地人因此有句罵人的話「蛇盤烏龜骨殖甏」


二次葬在溫州地區也普遍存在,在山上總能看到放在山上隱蔽處的陶罐,稱為「金缽」裡面盛的就是遺骨。


安徽皖南也有,當地叫「撿筋」也就是二次葬,後來普遍火葬才消失。


河北人李燕,客家學碩士,她曾對客家人的祖先崇拜和葬俗做過專門的研究,在她的論文裡就專門有介紹。


客家的最高葬法是大葬,是貴族式的一次葬,相當隆重而且花費頗巨,不是一般人家能夠承受的。


客家的二次葬的核心理論,仍是保存祖先遺骸和風水信仰,和壯族式二次葬的宗教信仰不同,壯族的二次葬是必需的,否則就是違背宗教觀念。客家人的二次葬不是必需的,而是普通人家迫於經濟條件,採取的一種變通方法。


在南方潮濕和多蟲環境下,秉承祖先信仰視死如生的客家人,為了讓祖先能夠有比較好的安息條件,必需要對中原舊俗作出改變,尤其是普通人家,在不可能採用貴族式大葬的情況,只能採取變通二次葬的方法。


客家人的大葬,可能連北方平民都沒有,這種貴族式的葬法,卻是客家平民心中最高規格的葬法,儘管不流行,但卻一直存在,當然只存在經濟條件好的大富人家。


大葬是指找到風水寶地,給族中有輩分的老人下葬,不行二次葬,風水學上的大地不撿骨之說。


至於還沒找到風水寶地而下葬的,在南方潮濕,蟲蟻又多,棺木很快會朽壞甚至能看到蟲蟻,如不實行二次葬的話,先人的遺骨很快被蟲蟻蛀沒,為保護先人遺骨會行二次葬,客家人當找到風水寶地後會再為該先人遺骨進行永久安葬於風水寶地。


選置安葬與風水觀念有很大關係,即好位置帶給家族好運氣,而風水學說的祖師竟然是南下在東晉做官的山西人郭璞。


客家二次葬、大葬都是很符合漢文化的陰陽五行理論的,是地道漢文化。


黃節由誤解到與客家人成為姻親


1905年廣東順德的廣府人黃節在其所編教科書《廣東鄉土地理教科書》中稱「廣東種族有曰客家、福佬二族,非粵種,亦非漢,與福佬、疍族並列為外來諸種」


「福佬」意即福建佬,指閩南人、潮汕人等操閩方言的人群,「外來諸種」即皆非廣東本地土著,非粵種。


但是否漢種,黃節本人其實並不清楚,黃節是順德人,順德近似純粵地區,是既無客家人,也無福佬人,他從小就很少接觸客家與福佬,素無交情,亦無糾葛,自然也不了解,多數是聽聞而已,看他裡邊的描述將福佬人定為僅處於潮州一府,就證明了他的一知半解,而疍民說的是水上話,現劃歸為粵語的一種,是原住民。


廣東客家人鄒魯看到黃節編著的兩本書《廣東鄉土歷史》及《廣東鄉土地理》,竟然稱客家和福佬都非漢族,他認為黃節抹殺歷史,有傷同胞感情,便挺身而出寫文章與之辯論,引起所有客家和福佬知識分子的注意,他們公推鄒魯出面與黃節交涉,直到黃節將錯誤言論糾正過來為止,這樣鄒魯在廣州學界名聲大振,黃節對此並無芥蒂,反而與他成為好友。


黃節以前就沒有認識客家人和福佬人的朋友,對此根本不了解,誤認為客家福佬都是野蠻退化,沒文化的人群,但自從他認識了邱逢甲、鄒魯、溫廷敬等客家人後,他已經完全放棄了這種偏見的傳言。


俗語「不打不相識」後來黃節和鄒魯等客家人還成了至交好友,經常邀請他去家中坐而論道,談古論今,相見恨晚。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先生的學識淵博,令黃節對客家人的印象大為改觀,後來他還把女兒嫁給了客家人,成為了姻親關係。


順德人黃節是前清舉人,曾任廣東省教育廳長,黃節的女婿是名為李韶清的梅州豐順縣客家人,李韶清的兒子李華鐘,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高等學術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物理學會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廣東省分會理事長、中國高能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科協副主席。


關於《清稗類鈔》中客家人的真正描述


《清稗類鈔》只是由一名前清舉人淅江人徐珂所編輯,其內容本已諸多錯誤,而在真正的《清稗類鈔》中,客家人是被列為「客族或嘉應州人」不是「畬客類目」兩者是分開記述,今以證視聽,嘉應州即今天梅州的舊稱,網絡客黑斷章取義枉黑客家!


以下為《清稗類鈔》中關於客家人的記述


客族:四川成都多廣東嘉應人,其入蜀也,始於粵寇石達開之率眾西行石敗,眾潰散,石軍多嘉應人,遂旅蜀不返,娶妻生子,比於土著矣。惟其語言則數十年來沿用不改,故成都人群稱之曰「客族」然嘉應人在其本州島所操之語,粵人謂為客家話,蓋亦非嘉應土著也。


廣東有客話


廣東之南雄州,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州五屬,及廣州之花縣,龍門,清遠,潮州之大埔,豐順等縣,均操客話。蓋土著以其後至,故稱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為客話。其語之節湊句度,較之內地不甚相遠,實與六朝音韻相合。


以下為《清稗類鈔》中關於被客家人同化的畲族的記述


軬客


軬客,亦瑤也,本為古八蠻之種。五溪以南之嶺,迤邐巴蜀,有藍,胡,槃,侯四姓,槃姓為多,相傳皆高辛狗王之後,以犬戎奇功,尚帝少女,封於南山,種落遂繁衍,今其族猶以歲時祀之。


畬客


畬客產於處州,或稱其為盤瓠之遺種,與福建之狗頭蠻實同一族。其至處州,當在順治朝,蓋由交趾遷瓊州,由瓊州遷處州也。


對於官長,自稱畬客,漢族亦稱之曰畬客,或曰客家,若見面相稱,則曰我邊人,忌用畬字。於婦人亦然,稱彼女。


人亦曰畬客女,牧牛馬,伐薪,擔而賣於市,與男子同處,勤耕作,善歌,漢族稱曰畬客歌。溫州,金華亦有之,類居深山,金華人則謂其為回人,殆非也。在金華者皆業耕種,間有入伍為兵與製造首飾者。婦女面目姣好,不纏足,躡花鞋。


或曰,畬客即社民,在閩,浙間,俗訛為佘民,而又訛為畬客,蓋漢時所謂山越者是也。


畬客結婚


處州畬客之結婚也,一言為定,與漢人之用禮帖者異。以銅錢十六節納女家,新婦戴棉帽,步行至壻家,宗族親友沿途唱歌以送之。


畬客之姓


畬客之姓,以藍,盆,雷,鐘為同姓,同姓可以結婚,且可為異姓後嗣彼等之言曰:「我祖盤瓠,娶高辛氏第三公主,產三男一女,長盆姓,次藍姓,三雷姓,壻鐘姓也。」處州畬客最多,金華亦有之。


處州畬客之服飾


畬客之衣,尚紅,黑二色,襟廣,袖大,達一尺餘,似僧服,然非平素常禦之服。其所好者為麻衣,夏冬皆然。男女自膝以下,多用腳絆。婦人皆著黑衣,襟廣,袖約五六寸,用幅三寸餘之赤線織帶,無扣鈕,如南洋沙倫式不著。褲,多跣足。出行時,如南洋之司利巴式。亦有加以刺繡者。居家著木履,則又似日本。婦人之首所戴,有曰狗頭者,可置於頭,若柱然。其制為長二寸餘之竹筒,外包花布,邊鑲以銀,懸珠玉,後垂赤布,結發。亦有僅著一巾,如日本鄉婦者。


而有客家人的地方一般有畬族,雙方交流密切,畲族母語是活聶話,和客家話風牛不及馬嘴,在客家地區的畬族講客家話,在閩南地區的畬族講閩南話,在浙江地區的畬族講吳語,現在的畲族約有七十萬人,客家人約有一億人,也只有在人數佔絕對優勢才能同化的了別人。


有些網絡客黑更把產於處州改為產於汀州,然後到處散佈謠言,雖然文中也點到了客家這個詞,但明顯此處的客家和漢族的客家不是一回事,因為他把客家人歸在了實與六朝音韻相合的客族詞條裡了,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徐珂的混淆錯誤,亦是其他地區的人將會客家話的畲族也視為客家了,有些地區的客家人是當面不承認客化的畲族是客家人。


這種情況類似於世人第一印象都將日化會日語的沖繩人視為日本人一樣的道理,其實沖繩人中有大量是福建三十六姓的移民後裔,只是已經日化只會日語了,近年隨著大量學術研究證實說客家話的畲族只是被客家人同化了,畲族亦開始轉為認同自己是畲家、畬族人。


其實在其他民系中亦存在著曾經的異族,如江西有溪族、福建有閩族、廣東有俚族、西南有濮族、西北有戎族等等,只是他們已經成為了當地漢人的一部分了。

宋朝官兵与畬族人谈恋爱诞生的味道不错呢嗰度嘅车辆段位了一下午了吧,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