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能功成身退,为何韩信却没这觉悟?

韩信和张良同为汉初三杰。而张良凭三寸不烂之舌颠覆秦国、又辅佐刘邦建立四百年,从登台到退场都仿佛遵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至高心法。 而韩信而没…
关注者
2,329
被浏览
3,790,869

508 个回答

首先张良和韩信干的活儿不一样。

张良干的是和刘邦关起门,给刘邦出各种“阳谋”“阴谋”的活儿。

张良是什么职能?谋士。当时的谋士不同于策士。策士是纵横家,搞外交,耍嘴皮子的。张良给别人讲计谋,经常别人听不明白,张良也许不是个伶牙俐齿的人。但张良看大势,做策划,搞谋略,定步骤,却是无双高手。

张良学历更是出彩。出身韩相世家,后来学习《太公兵法》。《太公兵法》是《太公六韬》的一部分。《太公六韬》被班固明确划入黄老道家。黄老道家研究的是什么?人君南面之术,就是专门研究权术权谋的。所以,他的学问和能力,恰恰是刘邦这种有政治家天赋的人一听就懂,特别稀罕的。两人之间,鱼水之交。

所以张良基本就是刘邦的个人幕僚。他甚至不用替大汉王朝多考虑些什么,只需要替刘邦个人想办法。所以张良出的计谋,比如出尔反尔诈峣关守将,强留项伯救刘邦,烧栈道,阻止分印,设计笼络韩、英、彭三股草莽势力,劝都关中,这些都是得罪刘邦底下人的活儿。

不过张良分寸拿很好。他知道自己出的注意都是得罪人的注意,但这属于分内事,利益上他则主动让。

比如,刘邦有意让他与萧何竞争丞相,他主动推举“及立萧何相国”。凭张良的影响力,这个表态实际上是给萧何卖了一个大人情。

比如,刘邦要封他三万户,他主动推辞,只要留县万户。他要留县的表面意思是,留县是他与皇上相遇的地方,是为了感恩刘邦。给足了刘邦面子。但背地里,他一个韩国人,一个颍川人士,和沛县太过遥远,要经营人脉,就得先攀老乡。留县就在泗水郡,这等于张良把自己家族转了个籍贯,从中部的颍川,直接给转成刘邦的老乡,离丰沛和砀郡都很近。这侯国家族之间走动,那可不方便多了嘛。

要不说,张良顶级黄老,权谋大师,啥看不明白,入世至极,似出世,其实人家是大隐于朝。看着整天养病,从来没远离权力场。

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说白了就是一个关起门给刘邦出主意的智囊谋主,他不干拉人头的活,虽然可能得罪人,但利益上对沛砀功臣的威胁比较小。

韩信就不一样了。韩信干得就是拉人的活儿,所以旗下也曾聚集了李左车、蒯通这些能人。

刘邦把韩信降王为侯,把他放在长安足足五年多。

要知道,刘邦一共就当了七年皇帝,五年多都不杀韩信,用意本来很明显。

不仅不杀他,还时不时找他聊天,谈谈天下大事,让韩信点评一下刘邦的大臣们。

刘邦还让他上朝,他自己总是借口不去。

一直到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杀那次,刘邦在外出征,原本也是要带韩信走的,但韩信装病不去。

刘邦是啥意思?你年纪小,不是沛砀两大乡党的人,加入刘邦阵营也比较晚,多跟大臣活络活络,已经是花甲高龄的我死后,你也能有个着落。

但韩信就是别劲儿。他总认为刘邦不让他当王,是报复他。其实他再多活一年多,熬到刘邦临死前一个多月,把自家小儿子也封成王,他就会明白:刘邦不让他当王,并不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在座得所有人,都不能当王。

韩信也曾硬着头皮和沛砀人士往来。应该是主要是丰沛集团。因为砀郡集团主要是外戚集团与陈平等散臣。韩信到死还再藐视吕后和惠帝是妇女与小子,陈平又是给他做局,让他被抓的谋主,估计他是受不了这派的。

丰沛不一样。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是他知遇之恩的大恩人。夏侯婴也是从刀下把他救出来的大恩人。他要是能像张苍抱王陵和萧何那样,把丰沛集团的萧何与夏侯婴大腿抱得死死的,将来大概率也是一代名相。

奈何韩信那个傲娇劲儿太重,太清高,丰沛的民派大代表,外戚集团好女婿,樊哙,都给他扑通跪那喊大王,面子给足了,他竟然还反过来嘲笑自己与樊哙为伍是耻辱。哥啊,你心里这么想的,但别直接当人面就说出来,都让史书记载下来了。司马迁本人就是关中世家,很多事件就是像樊哙孙子这类人口述的...这种事都让记下来了,可见韩信平时姿态有多高。同朝的大臣多不满。

韩信小时候一个穷光蛋,为了让母亲死后的墓葬显得像贵族,自己刷山头。吃不起饭了,还要和施舍自己的人置气。连最后被杀,也是因为对下人刻薄,惹了宫里的眼线。这个性格也不是一两天了。

相比张良,韩信还是太年轻,不注重团结,不知道为什么要搞好团结。张良能够自保,主要是和砀郡集团把关系搞铁了。

砀郡集团以砀郡豪门吕家外戚为主,他们是资助刘邦砀山起义的背后金主。陈平(户牖在秦一说为砀郡,一说为砀郡界一带)、郦商兄弟、灌婴、傅宽、靳歙等砀郡归依散派功臣为辅。刘邦伐秦时,食邑是他自己的丰沛两城,但他的爵位是楚国武安侯,职位是砀郡长。他为什么能做砀郡长?因为砀郡是他老婆娘家的老家。吕氏原本就是躲仇家才不得已迁徙到沛县的砀郡豪门。刘邦掌兵后,吕家肯定重新经营砀郡关系网,替刘邦加码势力范围了。当时,陈平、郦食其、郦商、灌婴、傅宽、靳歙等砀郡功臣都陆续归依刘邦。

张良长子后来继承留侯爵位,活跃于朝堂,侍吕后,依仗砀郡轴心力量吕氏外戚。次子张辟强,就是后来,汉惠帝驾崩时,向砀郡代表,时任丞相的陈平献计继续站队吕后的谋主。张良家族,一直在经营与砀郡外戚与砀郡散臣的人脉关系。哪里是小说电视剧里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仙风道骨的感觉。人家是家族式经营朝堂关系。毕竟张良是黄老道家,专攻权谋,朝堂上那点事,再明白不过了。他后来无非是借口身体多病,搪塞邀他出山的吕后,避免本人陷入派系斗争而已。但历史就是这样,传得久了就传邪乎了。人物都被传奇化了。

张良在刘邦晚年,就瞅准机会,押宝外戚集团。

史记中说,吕家兄弟听闻刘邦要废太子,急火火赶去找张良,让张良帮忙出主意。为了帮张良粉饰站在外戚一边的历史现实,对吕泽、吕释之用了一个“强要”的词。意思是他们强迫张良的。

但张良什么人?刘邦关起门说话的人。

刘邦为什么要废太子,刘邦如何废太子,恐怕是和张良能商量的。吕家兄弟找张良,其实是把准了脉,从张良那里能得到刘邦议换太子的真实用意。

史书中说,张良出了个注意,把刘邦都请不出山的商山四皓找来,太子就保住了。史书这里写的非常有趣。这是张良给的对策。但刘邦真正知道商山四皓已经跟太子混,是吕泽都死了几年之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嚷嚷要换太子时。也就是说,张良出的这个注意,起码在第一次换太子时,根本没一点卵用。

但刘邦第一次换太子是怎么平息的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第一次提换太子没过多久,长庶子刘肥与三子刘如意,就相继被封王,这是刘氏子弟封王的闸口。刘肥是吕后比较提防的长子,他先封王,恰恰说明了刘邦这次易储动议,是为了施压外戚集团,为封刘肥增加手中的政治筹码和威慑力。其实在刘肥封王这一年之前,中央势力最大的是丰沛乡党和吕氏外戚裙党。外边还有几大异姓诸侯王。其实刘氏宗族也不过是封侯,除了皇帝本人,很难说刘家比吕家势力大。但刘肥封王这一年,同年封的还有刘邦亲弟刘交,族兄刘贾,亲哥刘喜。这一年开始,刘氏才真正压过了吕氏。吕后不喜欢刘肥,后来还试图毒死刘肥。从个人意愿上,吕后不同意封王刘肥。从吕家外戚的集团利益上讲,刘氏无功者多,刘交、刘贾封王也就罢了,农民刘喜,儿子刘肥封王,实际上是开了汉初无功而立得先河,撕开了政策口子。但刘邦就是要撕这个政策口子,刘邦要做的不是春秋战国时看着别人家越做越大的天子,而是秦始皇时期王绾、淳于越等人建言秦始皇却被秦始皇拒绝的,分封皇子为王的皇帝。而刘邦所需要扫除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外戚集团的阻挠。废太子,其实就是在敲打外戚:没了储君,你家什么都不是。刘邦要的是这比交易。

张良真正给吕氏兄弟提点的,恐怕是这个,不是什么传奇化的商山四皓,四个老头。当然,这都是不上台面的隐学,却恰恰是张良研究的东西——南面之术。

这一次之后,张良就和太子、吕后、外戚,关系近了很多。张良后来直接就成了太子党。被封为太子少傅,辅佐教导太子。太子是外戚集团的命根子,张良与外戚集团得多好啊?

说实话,商山四皓,刘邦都请不动,张良出个主意,外戚就能请动,恐怕也是张良给四个老头写了信的。这次运作,太子背后多了一股张良、四皓等散派大臣,这大概是刘邦为太子所做的补偿。刘邦与外戚的交易就达成了。

刘邦第二次要换太子,我个人认为是和韩信之死有关的。

原本,几股势力之间互相制衡,刘邦居中拿捏。但刘邦觉得身体不好了,想培养太子,想让太子率军出征,去打英布。

太子身边的谋臣都不愿意,认为太子根本使唤不了刘邦底下那群丰沛武将,太子若遇险,太子党就全军覆没。

太子不出,刘邦没办法,还得亲自出征。但他把张良留下辅佐太子。这回张良也可以关起门和太子说话了。

但刘邦出征回来,发现韩信已经被诛,三族都灭完了...谁杀的?原来的老冤家,丰沛集团老大萧何,与外戚集团老大吕后。

韩信该不该杀,什么时候杀,谁来杀,我认为刘邦还是很介意的。本来萧何和吕后应为两大集团首领,作为对头,刘邦居中左右平衡。而且刘邦经常在外打仗,内廷是吕后在管,外廷是萧何在管。你俩要是走一块了,刘邦对京师都控制不住,不是随时能猝死然后太子继位了?

刘邦于是怎么干?又提议废太子,而且比第一次更激烈。然后借上林苑事件把萧何下狱,让武将樊哙当相国。

太子太傅叔孙通力阻刘邦。张良是太子少傅,也劝阻刘邦,劝不动,就养病不上朝了...

丰沛集团也需要稳定利益。刘邦年老,刘邦如果易储,那就是连外戚都换了。戚夫人是东郡人,他的外戚和丰沛集团,砀郡集团,都没什么交集。虽然此前,砀郡外戚与丰沛功臣是制衡双方,有利益争夺,但好歹吕氏是砀郡迁徙到沛县,与丰沛功臣都是故旧,江山也是两大集团辅佐刘邦打下的,再来个外地且无功的戚氏外戚算什么?刘邦第一次易储时,未见丰沛集团的反对。但第二次易储时,不仅丰沛的头领萧何已经与吕后合作杀韩信。要知道那个时候杀功侯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吕氏外戚倒台后,汉文帝时期都不能随意擅杀依附吕氏的功侯。因为在汉初的二十级军功爵制下,功侯代表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立场统一的庞大军功受益阶层。他们依赖于功侯制度,与皇权共享天下。但萧何与吕后绕开皇帝和程序,认定韩信谋反并灭口韩信,没有后续的任何审查程序,可以说是触碰了一个红线。这对刘邦时期,整个汉初军功受益阶层的心理影响很大:爵位得到了,也会随时被轻易拿走。我们应当注意一点,淮阴侯是汉高祖时代唯一被废被杀的列侯。刘邦的政治使命是向诸侯开火,而不是列侯。列侯以及军功爵制度下的军功受益阶层是他皇权面对与异姓诸侯斗争时,背后的支撑力量,他一般是不触碰这个红线的。

可萧何与吕后就是联手了干了这么一件震惊朝野的事。萧何以及他代表的丰沛集团,已经出现明显的保惠帝,保吕倾向。萧何杀自己故交韩信算是投名状,不要追韩信的美名,反而有利于太子继位后的权力稳固。毕竟这个时候,之前在遇到外戚问题会站在刘邦一边的丰沛集团,也开始站在外戚一边了。这个形势还有其他历史现象佐证吗?当然还有,周昌。

周昌当时是御史大夫,相当于文官系统仅次于萧何的二把手,副丞相。他是沛县人,是泗水郡吏,和萧何交集应有不少。而且“自萧、曹等皆卑下之”,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很是尊敬。周昌当时是丰沛集团的重要代表人物。第二次易储风波时,萧何彼时很可能已经下狱,而御史大夫周昌则站出来,在朝堂上和私下里对刘邦据理力争,力保太子,反对易储。这说明不止是萧何个人,很可能是整个丰沛集团已经达成了要保太子的共识。为此,吕后还给周昌下跪行礼,感谢周昌的大恩。不过周昌也是亏在这里了。刘邦放弃易储,但他知道他这两次借刘如意一个几岁的小孩在朝堂上做政治牌这么一打,他死后刘如意就危险了...他反而让被吕后感激的周昌自降职位去赵国保护刘如意,周昌不得不答应,就此退出了汉初最高权力。

其实刘邦知道他拿刘如意做政治幌子去搞派系斗争的结果,是害了刘如意。这也说明刘邦不是头脑发热才做这些事。从某种程度上讲,刘如意是被刘邦害了。之前刘邦没想到自己会死,所以他要保证自己的权力稳固,不能让两大派系苟合,左右搞制衡,到处敲打。他威压外戚,逮捕萧何,大概他还想继续搞政治洗牌活动。但第二次易储之后没多久,刘邦发现自己真的快死了。刘邦的伤口应该是已经感染了,不断再恶化,是一个身体不断衰竭的过程。这下刘邦不能再折腾了,否则权力过渡的敏感时期,再瞎搞,就是他的大汉基业都不一定保住。刘邦临死前,还是放出了萧何,恢复其相位。对太子,也借商山四皓归顺太子的由头,正式结束易储之议。然后刘邦就死了。

可张良不对劲了。张良这回称病,就压根不出来了。吕后还亲自去请,知道张良正在辟谷,不吃饭了,还劝张良一定要吃饭啊,吃了饭才能出山辅佐好新皇帝啊。估计张良在心里一定是呵呵了。

张良的大腿基本已经抱完了。他知道没有人再能像刘邦那样对自己绝对放心和保护了。所以张良转入个人的韬光策略。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外戚集团与汉惠帝欠张良一堆人情。所以张良装成病秧子,不积极参与朝政,外戚集团也不好说什么。

萧何那边,也是欠过人情的,而且张良把家族都改到了沛县旁边,走动也不会少,人为设计成老乡了。既然惠帝继位以后,张良两不相帮,一心养病,大家也不好去拱他或害他。

纵观张良抱大腿,其实抱得是很艺术的。他不慕强跪舔,而是在一方弱势的时候提点施助。比如外戚遭遇换太子风波时,他才向外戚集团示好。这背后,是他能看清换太子风波的实质和走向,然后用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患难见真情,来做到让外戚打心里感恩。其实张良对刘邦也是这样,才能换得刘邦的真心。留县相遇,鸿门宴前,奔赴汉中,马邑被围,包括他背叛了自己曾坚持的韩国复国理想,阻止刘邦分封六国贵族,他都是在刘邦处于危机和落魄时,伸出温暖的手掌,站在刘邦的立场为刘邦着想...别人危难时,救急以施恩。别人风光时,韬晦以避祸...这种若即若离,分寸得当,不会让自己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说刘邦是在搞帝王制衡术,那么张良把人臣的平衡术玩到了极致。这样的权谋,才是押宝大师啊。

张良是真能活,活到了汉惠帝都死了两年后。所以,张辟强替陈平出主意的时候,背后可能没少张良的指点。也就是说,张良在晚年,把时任丞相的陈平这大腿又抱了一把...这样的权谋大师,不万年常青,善始善终,才叫怪事...

最后,还要说说韩信。韩信在这方面和张良是真差了一大截。

刘邦给了韩信五年轻松自在的时间做选择,去走动功臣,韩信看不上丰沛那伙莽夫。最后死在丰沛恩人的手下。

但刘邦也给韩信投外戚的机会了。李左车,韩信的亲信,被派去专职辅佐太子。韩信就是走这条人际线,像张良一样,挤到外戚圈里,后来也不会那么惨。而且,韩信曾经与张耳并肩作战,张耳是吕后的亲家。张敖与韩信应该也是认识的。韩信在外戚圈不是没有桥梁。但韩信就是不去钻这些。

其实,韩信、张良都是一把利剑,有声望,有能力。你要让人用你,他们欢迎你。你不让人用你,他们畏惧你。畏惧你,就要搞死你。能力太大,怀璧其罪。

三十多的小伙儿韩信,左骂外戚小子裙带,右踩丰沛屠狗莽夫。两大集团你都不尿。你打仗还那么厉害,比此时的军事大拿刘邦还厉害。刘邦快死了,咋办?肯定提前弄死你啊。韩信与张良在政治能力上,基本恰好是反过来的。韩信消极对待政治,张良积极对待政治。俩人都爱装病,但最后结局截然不同。

不懂政治,不会团结。杠精没有人喜欢。但唯独刘邦喜欢这小伙儿的军事才能。因为刘邦虽然军事至多排楚汉第三,但也算是军事专家了。政治上,他懂韩信的幼稚,对其桀骜担忧。军事上,他知韩信的才华,对其能力不舍。这就是刘邦的“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刘邦后来抓住教唆韩信的蒯通,又放了。大概他真正想放的,是那个总也驯服不了的韩信。面对重重阻力拜将韩信,是惊世骇俗的政治眼光,原本也是刘邦引以为傲的风投杰作。韩信,是刘邦本人骄傲的作品啊,非不得已,刘邦怎么舍得毁掉...

为什么汉初会“郡国并行”。

为什么刘季到老还在平叛累死路中。

为什么文景这么富裕不折腾还有七国之乱。

为什么汉武大牛但被文人广泛反感。


因为大统一郡县制中央帝国,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慢慢的一砖一瓦建设出来的。这东西非常反直觉反传统,初见时阻力大的不可想象。春秋战国或者欧洲这种,封建小邦林立,才是常见状态。

没有两汉四百年建设,人们并不认同大统一帝国,而是顺着西周春秋战国这八百年传统思路走的。包括上层,都人人觉得列土分邦没啥不妥的。于是秦灭六国一次,高祖灭霸王一次,高祖吕后多年削蕃(借词用)一次,七国之乱一次……来来回回折腾了多少次,才把地方割据的思维惯性给扭转过来。

所以韩信也是一个传统思维,觉得功臣本来就应该列土分封,而没意识到世界不同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他不是要早饭,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大诸侯的存在,本身就“不能允许”。什么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在哪个时代并非共识,功高震主是理所当然的,周天子只是个盟主而已,并不需要本领最大。但是秦汉之后局势逆转了,皇帝只能有一个,中央服务器只能有一个,不然政令就无法统一。这是组织结构决定的,和皇帝个人权欲大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