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牛奶拿瓶蓋」惹狠批 韓國式「育成偶像」為何在中國行不通?

「倒牛奶拿瓶蓋」惹狠批 韓國式「育成偶像」為何在中國行不通?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日前,愛奇藝選秀綜藝節目《青春有你3》處在中國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起因是一段將大量牛奶倒入溝渠的短影片,在該影片中有許多人蹲在水溝邊,將《青春有你3》贊助商的牛奶倒入水溝,而瓶蓋卻被小心地保存,因為瓶蓋上有QR code,可以讓粉絲掃描幫心儀的偶像投票。
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官方再度重啓「光盤行動」,抑止食物浪費,該影片流傳當日更是《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實施的日子,新華社因此大動作批評「把牛奶倒溝裏?別把青年人帶溝裏!」除了「倒奶事件」外,被視為奪冠熱門的訓練生餘景天,被爆出其父母旗下經營的KTV涉嫌賣淫及販賣毒品,於是節目遭到舉報。北京市廣電局亦要求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3》節目錄制、並認真核查整改。節目組表示會全力配合,廣告商也發佈聲明道歉。

愛奇藝發佈聲明道歉。(微博截圖)

選秀節目、粉絲文化在中國大陸近年催生廣大的經濟但也衍生許多問題。事實上,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師法韓國,但在「移植」過來時卻面對更強勢的廣告商、更多的人口和收益,讓問題更加放大而畸形化,使其帶來的正面效益幾乎被負面所掩蓋,「飯圈」「粉絲」更成為一個被社會污名化的名詞和羣體。而這一切或許可以先從韓國的造「星」產業説起。

韓國選秀節目催生「韭菜」?

要提今年在中國大陸最紅的兩個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和《創造營2019》就得提他的原型《Produce 101》,該款綜藝在2016年在韓國播出獲得廣大的迴響,節目選出101名來自不同經紀公司的女練習生,在節目中同吃同住,透過各種跳舞,唱歌等訓練,並透過觀眾和導師的投票進行每期淘汰,最終獲選的11名成員將能組成一個團體,進行為期一年的活動。

即使未參與投票活動,它的歌曲「Pick me Pick me Pick me up」以及「C位出道」等詞語的廣泛流行,都足見它的社會文化影響力。《Produce 101》的成團之夜都採直播,許多粉絲漏夜投票(付費簡訊形式)守在電視機前希望自己選的成員能夠順利獲選,也因此這些團員一出道就有足夠的粉絲基礎和話題性,成為一個成功的選秀節目。而後騰訊買下版權,《創造營 101》打造「火箭少女101」使其成為成功的中國大陸本土女團,塑造出廣大的話題性也帶動粉絲經濟。

第一個以投票方式選出的中國大陸本土女團「火箭少女101」(微博:@火箭少女101官博)

而愛奇藝的選秀節目則是第一屆的《偶像練習生》以及之後的《青春有你》系列。騰訊《創造營》系列的投票是有不同平台不同榜的「點讚」通道,並可以透過購買騰訊會員等方式可以增加票數,鄰近決賽則會有會員卡或其他特殊形式。而《偶像練習生》就開始有購買廣告贊助商的產品可以增加投票機會的設定,當時的規定是關注農夫山泉微信公眾號,通過天貓農夫山泉旗艦店購買旗下產品可獲得更多投票權。

這比起廣告商置入節目,更是一種強力的「導購」,甚至是比起原韓版節目更加「商業」的行為。對贊助商而言,他們只是多提供了一個「助力」的通道,但在粉絲期盼自己偶像能夠出道的心理之下,多買幾箱分送親友是常有的事情,在競爭激烈以及期盼自己偶像能順利出道的心切之下,極端地就發展成「倒牛奶拿瓶蓋不喝牛奶」的行為。但這樣的行銷方式在韓國也並非沒有先例。也曾有韓國團體代言能量飲料採取隨機抽取簽售會門票的方式,粉絲也會多購買能量飲料以獲得更多的中獎機會。

不論在節目中還是宣傳照都可以看到贊助商的身影,成為中國選秀節目的常態。(微博@青春有你3)

此外,不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投票權、見面會的門票而「大量購買」,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拚專輯銷量而大量購買的現象其實在韓國也不少見,很多海外粉絲為了沖銷量而選擇「專輯不運回」(意即海外粉絲購買專輯但交由當地韓國粉絲或公司捐贈的方式代為處理,不運回自己所在的國家),或是透過集資購買大量的專輯,銷量成為證明一個偶像或團體是否紅及影響力的象徵,更隨着韓流擴展至海外而形成更龐大的粉絲經濟。

但這樣的商業行為顯然也會衍伸許多問題,粉絲花費真心不一定能換得實質回報。例如《Produce 101》被揭穿造假,許多根據觀眾投票應該可以順利出道的練習生卻被其他人頂替,而為了避免民怨沸騰,最終韓國檢方未公佈真實名單。但這種「資本黑幕」反倒未讓許多粉絲卻步,而是將這些被製作單位預定能出道的人稱為「皇族」,互相指稱對手的練習生是「皇族」,打開最近成團出道的《創造營2021》國際男團「INTO1」打開成團成員的留言底下,都是「你是皇族吧?」「等着坐牢吧?」等留言。

被看好能以C位出道的余景天在成團之夜宣佈退賽。(微博@青春有你3-餘景天)

此外「扒黑料」以及舉報也被拿來成為剷除自己偶像「對手」(飯圈用語為對家)的手段,先前被看好能以C位出道的余景天先因國籍遭受質疑,後又因父母親的公司疑似涉賭涉黃最終退賽,就有粉絲將矛頭指向其對家粉絲舉報。

從廣告商拚銷量再到各家經紀公司力捧自己的偶像出道的重重黑幕,偶像選秀節目淪為資本的競逐,而網路平台需要這種爭吵關注帶來的流量更加劇這些亂象,偶像選秀節目不再朝氣蓬勃而是面對來自各界的質疑目光。

孫佳山:鄙夷和忽視屬不可取

中國青年學者、粉絲文化研究專家孫佳山即表示,他也提到在社會結構大幅度調整,明星文化的世紀變遷,新媒體文化正在日益主流化的時代語境下,文化治理、社會治理的一些傳統治理方式正逐漸失效。商業力量幾乎已經滲透到從青少年粉絲羣體的情感投射、訴求表達。

他提到,內地需要更深刻地理解當前青少年粉絲羣體的情感結構、文化經驗和自我認知的結構性變化,避免管理手段、方法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孫佳山更指出要「科學認識」網路傳播規律,規範網路文化秩序,提高用網治網水平,才是真正有效地引導廣大青少年粉絲羣體建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

孫佳山也特別提到,「過去那些對於青年文化、亞文化理直氣壯的物化想象,那些先入為主的鄙夷和忽視,不僅不是可取的、負責任的態度,未來一定還將付出更大的社會代價。」他強調,面對粉絲文化,我們應以更包容的態度和更縱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