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塞缪尔·厄尔曼创作散文)_百度百科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创作散文
展开7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青春》是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层诠释青春的内涵,暗示青春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短暂易逝;第二层说明青春的实质,并指出衰老是放弃理想而非年龄增长造成的;第三层分析如何保持青春。作者先用排比和对偶修辞增强论述气势和语言魅力,而后通过鲜明的对比,不仅使论述形象生动,而且让道理更加明晰通透。全文充满蓬勃的朝气和理性的思考,围绕怎样认识青春和保持青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1]
作品名称
青春
作    者
【美】塞缪尔·厄尔曼
创作年代
近代
出    处
华盛顿邮报
作品体裁
散文
外文原名
Youth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Youth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ix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twenty,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the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eighty. [2]

中文译文

播报
编辑
青春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倒塌,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王佐良 译) [3]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塞缪尔·厄尔曼本是一位经营五金杂货的商人,直到年逾古稀,他才开始写作。作为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年作家,又身兼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知识的累积、人生的感悟以及较高的写作功底,使他写出了这篇文章。 [4-5]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这是一篇关于青春的散文,通篇运用对比,以青春的表面现象与本质,两种人不同的理想与人生态度的反差,说明青春与年轻不成正比。文字简练生动,内容耐人寻味,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简约美。
首先是结构美。全文仅有五段,短小精悍,重视整体结构,凸显文章的结构美。每段叙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各段之间又紧密相连,语言浓缩、跳跃,这就留下较多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作者围绕青春这个主题,层层展开。文章第一段,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给青春下定义,诠释了青春的内涵。而这种对比又是由表及内,由外部的特征到内部的气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即由飞逝如电的“年华”到宁静如水的“心境”,由动态的“桃面、丹唇、柔膝”到静态的“意志”“想象”“情感”,到最后则是动与静的结合。“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作者在这里告诉人们,青春不是外在形象,而是内在实质。人的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归功于青春的力量源泉。
其次是意蕴美。读此文,必须清楚理解每一处的意蕴之美,因为作者的语言一步步推进,思想一步步延伸,给读者想象、思考的空间也逐步拉大。作者开篇给出“青春”的隐喻意,形象地把青春概念化,活灵活现地把青春的含义呈现于读者眼前。作者将“青春”等同于“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逻辑上似乎构成了冲突,但这又恰是隐喻的妙处,表达生动,语言简洁,意象深远。第二段中作者用“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来影射“青春”,喻体特征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本体获得新的理解,可谓精妙。
最后是修辞美。写青春,自然要抓住青春时所具有的心态。作者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想法,把年轻人的喜好,易受外界诱惑以及欢乐的天性展露无遗,写出了青春的风采。作者在措辞上精准把握,加强了气势与随之而来的说服力。在第二段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照和排比给青春的定义做了一个界定。最后两段中的“天线”实则为一种包容的心态,一种接受的心态,这种比喻的修辞化具体为抽象,寓意且等读者来细细品味。
纵观全文,思考冷静,语言优美;且多用短句,简洁明快,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易于诵读。全文能述前人之未述,想前人之未想,把青春归结为一种心态,给读者一种全新认识,具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作者先是用定义的手法,进而揭示青春的品质特征,之后言简意赅地告诉人们能青春永葆的秘诀,很自然地过渡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青春永驻。前半部分是感知,后半部分是行动。可以说此文是一篇知行统一、催人奋进的经典散文。 [5-6]

后世影响

播报
编辑
据说,美国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视《青春》为座右铭,不但时常引用,还精心装裱后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到了远东军司令部。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相传在日本实业界,凡是有成就者,大都熟知这篇文章,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把《青春》当作人生座右铭。这篇散文早已超越了年龄,超越了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成为永恒的励志名篇。 [4-5] [7]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1840—1924),生于德国,儿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后来定居于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经营五金杂货,年逾七十开始写作。著作有散文《青春》等。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