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事方式?

关注者
85
被浏览
68,918

14 个回答

谢邀。任何“观点”都有其语境。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样在一定的语境下才成立。


先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既不是出自孔子,也不是出自其弟子,而是子路在旅途中遇上的一个看门人(晨门)的评价。先看出处: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

这个评价,《论语》没有记载子路的反应,也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孔门弟子大概是持有默认的态度。但是要注意:这句话没有在“子曰”中以述的形式出现,说明与“时”,与“语境”有关。

问题是,为什么孔门会默认这样的评价呢?孔子自己的态度是什么?答案在《论语》的另外一则: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这一章,是《论语》中不多的篇幅较长的故事。本章历来的解释,问题多多,这里不细说。但意旨明确,在最后一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天下有道的时候,我老人家就不做与人结交以改变人的事情了。现在是没办法,这事我不做就没人做了。

这种心态,释迦牟尼也有过:他老人家成佛后,也抱怨过“众生刚强难化”,不过,难化也要化,苦些累些而已,谁叫自己是圣人呢。

对于孔子而言,他大概像下面故事的那个小孩: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沿着海边散步。他注意到,有许多小鱼被暴风雨卷上岸后,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回不了近在咫尺的大海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将被干死的。

大男人往前走时,看见前面有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扔回大海。终于,男人忍不住了:“孩子,这浅水洼里有几百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不管辟世之士也好,辟人之士也好,总之是要辟,要与之,要易之,因为他在乎——在乎每一条鱼,在乎每一个人,在乎每一众生,这,就是圣人之心。

类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的话,孔子大概是不会说的。孟子雄辩,所以亲自写书。孔子欲无言,述而不作,这大概是孟子不及孔子的地方。

反对

@Jerry Feng

的答案。

j同学说的大体不错,但对孟子的态度是不公正的。

题主所言的“两种方式”是一贯的,不冲突。关键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穷只能做到独善其身,达才能做到兼济天下。而无论穷达都要既独善其身,又志于兼济天下。换句话说,独善其身是因为“穷”而无可奈何的结果,是时运,是命,而不是理想目标。


孟子的语境也应该看看: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这里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指的不是穷可离道而不可失义,达可失义而不可离道。而是穷达皆既不可失义也不可离道。之所以分别开来讲,只是因为穷易失义,达易离道。

由此,穷达都要行义达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不是行义达道吗?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不得志(穷),也要“修身见于世”,这不正是在描述孔子的行为?

子曰:“修己以安人。”修己与安人不是冲突的,而恰恰是统一的。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也是统一的。独善其身是修己以安人,兼济天下也是修己以安人,只是在穷达的不同客观处境中,呈现为不同的面貌。所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穷可能只能做到独善其身,孔子在世时周游列国而不得志,可谓“穷”,孔子不也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达才可能兼济天下,孔子在世时有志兼济天下,但并没有做到兼济天下,这不也是事实?


总结一下,在穷达两种客观处境中,都要不离道义,都要有独善其身之心,兼济天下之志,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态度“至于命”。而最终的结果既可能是“独善其身”,也可能是“兼济天下”,这就有赖于时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