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三千年》@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8 06:05:10| 人氣4,885| 回應97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筷子三千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都啥時代了,免洗筷用完就丟,還談啥《筷子三千年》(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你懂啥?《筷子三千年》作者藍翔可是中國大陸首創私人「筷子博物館」的民俗學家和藏筷家。

書中不只介紹歷代的各式筷子史,更深入淺出地介紹有關筷子的生老婚俗,也提及現代人已不注意的「筷子十忌」:

一、忌迷筷,舉筷不定.
二、忌翻筷,以筷從碗底挑菜揀食.
三、忌刺筷,以筷當叉戳食.
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的魚或肉.
五、忌淚筷,夾食帶湯,滴滴答答流.
六、忌吸筷,將筷放在口中吮鹵汁.
七、忌剔筷,以筷當牙簽挑牙絳.
八、忌供筷,將雙筷直插碗中央如上供.
九、忌敲筷,以筷擊碗或敲桌.
十、忌指筷,說話持筷點人指人.(p.82)

筷子有啥了不起的?「人類進食的工具主要分為3類:歐洲和北美用刀、 叉、匙,一餐飯三器並用;中國、日本、越南、南韓和北韓等用筷;非洲、中東、印尼及印度次大陸以手指抓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名譽教授懷特調查後說: “用刀叉、手指和筷子吃飯的3類人,都以強硬態度維護自已的食具。”特別是以手抓食者,常被人看作不文明,可他們卻自我感覺良好。 」

是嗎?那比不上我在《展題‧食色性也》的以下所言深刻嘛:

「筷子才髒(所以用免洗筷破壞生態),刀叉更野蠻(所以藉以馴化出文明)。咱是用右手吃、左手拉,乾淨又合人腦的右左本能。

你看看連一個下流的「手食」都假借腦神經學來欺負咱女人和左撇子,說咱是右腦發達的情緒人。

別跟野蠻又多妻的「手食」一般見識,咱中國「筷子」不但文明、可訓練左腦、巧手,又有「快生」的文化意含……

將女人當生產機器啊!」

 
筷子升格成爲工藝品 行情走俏紐約華埠開專賣店 2011-8-23 中國新聞網

筷子,成雙成對;筷子,天圓地方。具有三千年曆史的中國人獨特餐具筷子,因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紐約成了走俏的送禮佳品,不僅華人喜歡,外國人也愛不釋手。應運而生的筷子專賣店韻鴻在曼哈頓華埠已有兩家分店,三年前勿街開第一家,一個月前在堅尼路繁華路段又開了新店,精美的櫥窗吸引很多遊客駐足欣賞。店員阿美說,顧客中有華人也有外國人,有的人把筷子當收藏品,有的人買去當禮品送朋友,也有人買去一套做裝飾品,再買一套做餐具。  這些筷子是中國制造,工藝精美細致,在設計上融入了民俗、繪畫和曆史。筷端的圖案有清明上河圖、十二生肖、京劇臉譜、少數民族人物圖像,還有傳統文化元素,如蓮花、梅蘭竹菊、龍鳳,配上好彩的名字福壽筷,百年好合,筷樂隨行。一套有一雙、多雙,價格從十多元到幾十元。  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筷子的材料和造型也有所不同。阿美介紹說,韓國筷子用金屬制造,中國和日本筷子多用木頭和竹子制造。日本筷子較短、筷尾較尖,因爲日本人分桌用餐,筷子不需要太長,他們喜歡吃魚仔,筷子必須削得尖尖才能夾起圓溜溜的魚仔。中國筷子較長,筷尾較粗,因爲中國人傳統上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菜肴放在桌子中央,需要長筷子才夾到菜。韓國人的筷子造型是扁的,且通常與勺子配套,原因是韓國人喜歡吃攪拌的食物,用餐時需要筷勺並用。
File:Chopsticks.jpg
象牙筷子
File:Black and Gold Chopsticks - The Bund.jpg
鑲金筷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
南宋银箸(江西安乐出土,图片来源:科学出版社《中国箸文化大观》)
明代象牙箸(山西太原出土,图片来源:科学出版社《中国箸文化大观》)
清代金二镶牙箸(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科学出版社《中国箸文化大观》)

古董刀叉
德国纯银雕花刀叉套装
英国西餐具刀叉套装

筷子>百度百科 
  
  筷子是一種食具,用於夾起食物並把它們送往口裏。
  英文名:chopstick(單根筷子) ,chopsticks(一雙筷子)。
  起源於中國,古代叫 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幫助吃飯的工具),也叫筯,還叫棶,因爲 箸 和 住 是諧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後來就用停住的反義字”快“加個竹字頭,就成了現在筷子名稱的由來。(清朝趙翼曾引用明朝陸容的《菽園雜記》說:「起於吳中。凡舟行諱住諱翻,故呼箸爲快子」)
  筷子從古代就流傳至鄰近國家,當今已成爲東南亞多個民族常用的飲食工具。筷子多爲竹制,亦有金屬、象牙與塑料等。
  使用方法
  筷子的使用方法並不唯一
  * 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
  * 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動上面的筷子,然後夾住食物,這點很關鍵。
  * 兩根筷子頭部合起來,筷子尖對准,很容易就能夾起吃的東西。
  * 盡量用筷子尖夾取,需要時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到嘴之前食物滴漏。
  使用的禮節
  * 夾起食物之後,不應該放回盤碟;
  * 不能用筷子對著人或用餐時拿筷子指手畫腳;
  *不能夠用筷子在菜盤上來回的轉而卻又不夾菜;
  * 不能將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飯。這是祖先奉獻物安置方法,參見腳尾飯(有指因爲像拜神時,香插入神爐的動作,再者一般拜祭不會這樣做,望他人指正;
  * 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裏請客吃飯時,尤其不可將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
  *不能夠將筷子含在嘴裏。
  。。。。。。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進餐用具。握筷姿勢應規範,時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還則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請服務員換一雙。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遊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裏,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著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裏,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間說話的時候,不要把筷子當道具,隨意亂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點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輕輕地放下,盡量不要發出響聲。
  使用筷子的禮儀
  中國的筷子是十分講究的,“筷子”又稱“箸(筋)”,遠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史記?宋微子世家》中記載“紂始爲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貴的標志。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的有金筷、銀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現在有塑料筷。湖南的筷子最長,有的長達兩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這是由于吃魚片等到片狀食物的緣故。筷子傳入日本是唐代,現在它是世界上生産使用筷子最多的國家,平均年産130億雙筷子,其中90%,是只用一次的“剖箸”。日本人還把每年的8月4人日定爲“筷子節”,並且在使用筷子時講究”忌八筷”。
  中國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祟的科學發明。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種族時說:“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發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17世紀才發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學者曾測定,人在用筷子夾食物時,有8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在運動,並且與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使人手巧,可以訓練大腦使之靈活,外國人對這兩根神奇的棍狀物能施展出夾、挑、舀、撅等功能欽羨不已,並以自己能使用它進食而感到高興。
  在長期的生括實踐中,人們對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裏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 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說話時,不要把筷子當作刀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筷子起源
  紂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國是筷箸的發源地,用箸進餐曆史悠久。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雲「紂爲象箸,箕子歎曰:彼爲象箸,必爲玉杯;爲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筷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爲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紂爲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現了精制的象牙箸。
  也有人懷疑古籍「紂爲象箸」的記載,他們認爲河南河北等地根本無象,何來牙箸?據考古學家發現,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還有「茯象」和「來象」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據《本味篇》載:「旌象之約」,就是說象鼻也是一種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時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圍獵,才有「紂爲象箸」的可能。
  古籍載:「紂始爲象箸」,說的是紂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而他並非是中國用箸第一人,箸的誕生應早於殷商若幹年。
  大禹爲傳說的中國用箸第一人  
  我國東北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運而生,這是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的。
  《禮記》鄭注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這是把谷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專家認爲這種烤食法也推動了箸之形成。當先民把包好塗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時,爲使其受熟均勻,不斷用樹枝撥動,我們聰明祖先也就是在撥動原始爆米花的過程中得到啓發,天長日久,筷箸的雛形也漸漸地在先民手中出現。
  這當然是推測,因爲新石器時代末期進入到夏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當時無法記錄箸之發明過程,但飲食專家的這些推測是不無科學道理的。
  《韓非子?喻老》稱筷爲「箸」,這再次佐證筷最初是以木竹爲材質。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們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國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者聲」,古人雲: 「箸爲挾提」而挾從木,這又一次旁證先民最早以細樹杆或竹爲挾食工具。不過用樹枝、細竹從陶鍋中挾取燙食到箸之形成,這是一個數百年甚至更遠的漫長時間。
  人類的曆史,是進化的曆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注「挾,猶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爲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總而言之,箸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匕匙。當曆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發展,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單以匕匙進食已不能適應烹飪的進化,箸也就順乎潮流而出現。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於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紂爲滿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貴生活需要,而下令獵象鋸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現在只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占箸的産生,但我們認爲箸的如此出現是曆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名稱解析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統稱「箸」  
  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注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爲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爲「箸」,古寫爲「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筋」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我們知道,唐代「筋」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
  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爲快兒」。因爲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爲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爲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爲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爲「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了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己習以爲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爲箸或筋,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曆代筷箸
  要論述筷箸,最好不要憑空而論,參照實物而論也許不會給人泛泛而談之感。因爲先秦之箸,多爲竹木制品,不像青銅器埋入地下數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銹迹斑斑,或有些殘缺,也可修複。而筷箸因身材細小,又是竹木材質,入土多易腐爛,根本無迹可尋。但是近五十年來,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從古墓中也發掘了一些古箸。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裏山徽家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爲20公分,經考證爲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爲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幹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筆者1989年曾去長沙拜訪湖南博物館高館長,當他知道我是一名熱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請求下,提供了一張發掘一號漢墓現場的黑白照片(那時尚無彩照)。照片中爲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盤、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這雙二幹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
  湖北雲夢大墳頭,也出土了西漢竹箸16支。甘肅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東漢銅箸一雙,西漢出土筷箸較多,長沙仰天湖,湖北江陵鳳凰山等地也有銅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中也出現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飲宴者,左邊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兩雙,由此可知漢代使用箸者已較爲普通。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爲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爲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相傳西漢有位巨無霸,是位武將,他卻以重約數斤的鐵箸進食,以顯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爲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內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産生銅腥氣,鐵氧化銹迹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爲銀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據現在的資料,很少發現有三國、晉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這並不是說,這三四百年箸在這些朝代中有所減少,因爲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說這與當年的戰亂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系。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爲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爲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在我國曆史上,從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間,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冶煉水平有了更一步發展,所以金箸銀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斷出現。
  《開元天寶遺事》雲: 「宋璟爲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禦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內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爲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爲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將唐代出土銀箸列表於下: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爲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於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唐代當年常舉行盛大飲宴,讓我們來欣賞敦煌473窟的壁畫《宴飲圖》。涼亭中長桌兩邊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僅從女方一面來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還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野宴圖》,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還有侍女兩名,餐桌上放滿了耳杯盤盞之類,同樣也可明顯的看到一雙雙橫放的筷箸。
  李白詩雲:「金樽清酒鬥十幹,玉盤珍餞直萬錢。」唐朝盛世飲宴之風風靡長安,美味佳肴豐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銀豪華方面發展,所以《墨子》說:「食必常飽,然後求美。」
  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爲銀制和銅鑄。若與唐代相比,相對較短,約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僅15公分。根據現在材料看,沒超過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陽東湖出土的兩雙北宋銀箸,長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圓柱形爲六棱形,其下端還是細圓柱形。
  南宋銀箸(圖片:《中國箸文化大觀》) 在四川閬中絲綢廠出土的南末銅箸數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雙,這批銅箸粗粗細細不一,直徑0.3—0.6公分,箸長25公分,器形首粗足細,中部有弦紋。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銅箸1雙,長26.8公分,上部爲六棱形,箸身有竹節紋飾。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變化,安徽合肥孔廟出土的110根銀箸,首部呈八角形,長度爲26.5公分。
  我們從宋、遼、金、元朝代出土的銅箸、銀箸來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變,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爲素面圓柱體,甚爲單調。
  鄱陽東湖出土2雙北宋銀箸,對傳統的圓柱形作了革新,改圓形爲六棱形,而四川閩中出土的南末銅箸,箸上也出現了紋飾,可以說從末代起,筷箸不僅僅只注意它的實用性,進而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造箸的工匠們懂得,墨守成規難以有出路,他們需要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江蘇無錫幸福水庫出土的元代4支銀箸上,工匠竟然大膽地鑲上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明代,箸的發展特別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爲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爲圓形。明代以前無論是銀、銅、竹、木、牙箸等,大多爲圓柱體,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極少,可是明代箸卻以首方足圓爲特征。由前代的首粗足圓柱形箸改爲首方足圓體,看起來變化並不大,但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處:
  l、首先圓柱體筷箸容易滾動,而民間稱之爲四楞箸的首方足圓箸,不會滾動,設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穩重。
  2、四楞箸比圓形箸更穩當的橾縱,如吃拔絲類菜,方頭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條更得心應手。
  3、四楞方箸爲能工巧匠在箸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發展良好條件。圓柱體筷箸難以表現繪畫刻字,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拼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面。
  所以說箸首由圓體發展爲方體,爲生産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廣寬的基礎。方箸既可以單面刻,也可雙面刻,還可以四面刻,圓箸爲此相形見絀。
  據1980年爲7期《文物》載,四川珙縣洛表公社的懸棺內,清理出一支明代紅漆竹箸,箸長28公分,首方足圓,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長五子口阿旦休」草書體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蝕難以辨認,由此可以說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詩詞。
  另在河南寧陵花岡明代的一艘木船中發現一支木箸,長達3l公分:無獨有偶,也是方首圓足,還有北京定陵爲明代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在1956年發掘的地宮中,除了出土有寶石金釵、金壺、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還插有烏木鑲金箸。筆者曾慕名參觀定陵,欣賞了陳列的明神宗陪葬品兩雙烏木鑲金箸,此禦箸也是首方足圓,不過四楞箸頂端鑲有方金帽。經專家研究,方首圓足款式爲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爲制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別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這些鑲銀筷,不但頂鑲銀帽,下鑲6—7公分銀套,還在帽頂鑲有7—8公分銀鏈,使兩筷相系不離。這不僅僅是爲了裝飾性,給人以美感:還有它的實用性,兩筷配對,易於保管,不會因遺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雙鑲箸,也有三鑲箸。《紅樓夢》四十回中寫道:「鳳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所謂《三鑲》就是頂鑲銀帽,足鑲銀套,中部鑲銀環。不過到了清代末期,「中環」不再時興,式樣以環鑲銀鏈爲多。(來源:中國筷子網)
  關聯易理
  筷子直而長,兩根爲一雙。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爲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爲陽,從動的那根爲陰;在上的那根爲陽,在下的那根爲陰,這就是兩儀之象。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這就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兩根筷子可以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爲陰陽可變。
  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征著地,圓的象征著天。方形屬坤卦,圓形爲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現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著天,象征著第一,常言民以食爲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頭夾菜,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當然吉祥;手拿筷頭,用筷柄夾菜,乾在上而坤在下,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閉塞不通,如此用法豈不可笑?
  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矣。
  無名指、小指在下象征著地道。無名指、小指較弱,其位又在下,須相互依倚,象征著廣大民衆,無職無權,須互敬互愛,彼此扶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象征著爲人處世,孤木難支,人無輔助難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著天道。五指之中食指爲要,曲伸開合屬它最巧,把握方向屬它最妙。其象征著官、長,發號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爲,終招大禍,須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征著什麽?象征著監管、象征著法律、象征著民心、象征著自然規律……這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不可執之一理。食指靈巧,拇指粗笨,靈巧爲用,粗笨制約。故天道尚變,但不可亂變。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長,其在人位,象征著人爲主體,爲萬物之靈長。然居于兩筷之間其位尷尬,象征著中層領導,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著人在中年,上有高堂應盡孝,下有弱子要奶吃……總歸一句話:做人難!但只有做人才最長。中年雖不易,中年最輝煌。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盡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爲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的三易之理。比如一個人,只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顔、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易經與筷子  
  易道含弘無所不包,太極陰陽無限可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們身邊,只“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談或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爲天:兩根筷子,二數先天卦爲兌。兌,爲口,爲吃。筷形直長,爲巽卦。巽,爲木、爲入。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入口的是什麽?是筷頭。筷頭圓,爲乾卦,乾爲天。這樣吃的豈不是“天”?因此認爲“民以食爲天”是由這兒來的。
[編輯本段]用法忌諱
  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擺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擺放在飯碗的正中。但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爲中國人過去認爲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爲不吉利的事情。
   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爲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叫“罵大街”。因爲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裏,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 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爲被視爲是一種下賤的做法。因爲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爲,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爲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擊盞敲盅
   這種行爲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爲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裏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舍。這種做法被視爲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俗話說“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
   執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裏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裏巡找,知從哪裏下筷爲好。此種行爲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裏拿著筷子在菜盤裏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于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裏夾菜時,手裏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裏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爲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顛倒乾坤  
  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饑不擇食,以至于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用一只筷子去插盤子裏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爲對同桌用餐人 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在歐洲當衆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當衆上香
   往往是出于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爲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被會人視爲大不敬,因爲爲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裏是決不被接受的。
   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是不對的,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爲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爲人們認爲,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于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爲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爲先東西後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將起筷子,嘴裏同時說自己該死。
  筷子材質
  許多家庭買來一把筷子,直到筷子越來越少,變得破舊不堪,才會想起再到超市去買一把新的回家。而超市貨櫃上的筷子又是五花八門,有純竹的、彩漆的、象牙的、銀質的;有一對的、一把的……該挑哪種好呢?
  首先,塗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爲塗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具有致癌性,而且,隨著使用中的磨損,筷子上的塗料一旦脫落,隨食物進入人體,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尤其有些家庭喜歡給孩子使用顔色亮麗的彩漆筷子,孩子對鉛、苯等的承受力很低,一定要避免使用;其次,塑料筷子質感較脆,受熱後容易變形、熔化,産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骨筷質感好,但容易變色,而且價格也比較昂貴;銀質、不鏽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傷嘴。
  建議大家選用天然材質的筷子,竹筷是首選,它無毒無害,而且非常環保,還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但是,由于材質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應注意經常消毒,保持清潔。
  使用保養
  首先,一家人盡量不要混用筷子。因爲混用的話,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傳染。研究表明,將近一半人的體內存在有導致胃病的幽門螺旋杆菌,而這些細菌大多是通過家庭傳播的,筷子就是重要的傳播介質之一。因此,家裏的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其次,清洗筷子要徹底。許多中國家庭洗筷子都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之後往筷子筒裏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並隨食物進入人體,危害人的健康。正確的洗法應該是: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瀝幹水後,再放進筷子筒。而且,筷子筒應該選擇鏤空、底部不積水的,並做到經常清洗、消毒。
  最後,筷子要勤更換。在不少家庭中,一雙筷子使用兩三年是常有的事。但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出現許多細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殘留細菌。因此,筷子最好每半年就更換一次。
http://baike.baidu.com/view/9855.html?tp=0_11
 
一次性筷子>百度百科
 
  很多人以爲一次性筷子比較衛生、安全,因此出外就餐只願意使用一次性筷子,殊不知,一些低劣加工的一次性筷子由于留存有用來“美白”的二氧化硫,其危害遠大于消過毒的非一次性餐具。
  正規廠家生産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不用經過特殊加工。但是一些小作坊爲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就較黑,爲給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會用硫磺熏蒸漂白。
  經過硫磺氣體漂白,會産生大量二氧化硫成分,而且二氧化硫遇冷會凝固。因此,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導致咳嗽、哮喘等疾病。
  一次性筷子的鑒別
  鑒別一次性筷子的質量,一要查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産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系方式。二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股酸酸的硫磺氣味,最好不要使用。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減少殘留的二氧化硫。
  國情
  中國市場各類木制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以一次性木制筷子爲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億雙(約消耗木材166萬立方米)。每加工5000雙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長30年楊樹,全國每天生産方便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畝,一年下來總計3.6萬畝 才怪!
  一次性筷子的弊端
  每一樣事物都有它的利與弊,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一次性筷子的弊,不過我相信,一次性快子的弊一定大于利.因爲一次性筷子給予我們的好處並不是很多!然而,給予我們的壞處倒是數不勝數!
  說起一次性筷子的壞處,我就想到從網上看到的資料: 原來一次性筷子不是中國人發明的,是日本人發明並發展到中國的,那個時候日本有一個商人上中國來和黑龍江的政府協商一次性筷子的的好處,那時候是這麽說的,我們日本出錢蓋廠,出勞動力,你們什麽都不用管就是出點木頭就行了,什麽時候都是錢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中國政府一想反正也對我們國家沒什麽傷害,就答應了。具我所知日本全年一次性257億雙,但日本國內的一次性筷子的産量只占3%左右,96%的一次性筷子卻是從中國進口的,做爲島國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很少出現水土流失,而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還不到14%,土地資源荒漠化,而且中國每年生産450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萬棵樹,按照目前的速度計算,我國就要在20年內砍完所有的森林了,20年就可以毀了中國,如果還想讓中國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200年也是不夠用的,從狹義上來講一次性筷子就真的衛生了嗎?其實不然,一次性筷子的包裝多數都印有高溫消毒清潔衛生的字樣,但實際中,因爲一次性筷子價格低廉,市場占有率大,爲了爭奪這塊市場,很多小企業都采用硫磺熏,雙氧水,硫酸鈉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就是爲了降低成本,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達到衛生消毒的目的,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裝聚乙烯模給人民帶來的危害就更大了,相信大家沒有吃塑料袋的習慣吧,但是這種從生産線下來的東西,在高溫下會産生更多的有害成份,會誘發人體産生很多的慢性疾病,怎麽衛生啊?
  並且,一次性筷子還有可能産生”溫室效應”,因爲惡性循環的關系,樹少了,2氧化碳會增多,大氣層會加厚,熱量難以散開,就産生了”溫室效應”.到那時,受害者就多了!所以我勸大家還是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了,節約資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676.html?tp=1_11

台長: 阿楨
人氣(4,885) | 回應(9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筷子刀叉匙》
此分類上一篇:《吃的後現代》

顯示全部97則回應

圖博館
近代以來中餐廳在海外的爆火 綜藝節目是表現不出來的 2017-08-23

這段時間一直在看一個綜藝節目叫做“中餐廳”,講的是幾位明星在泰國的象島上開了一家中餐廳,然後每天面臨各種經營問題的真人秀。
  其實中餐作為一道中國特有的餐食,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俘獲了世界上許多不同國度的人的胃。而中餐本身菜系眾多,款式多樣,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為之著迷,即便是同樣的食材,不同的菜係都會有不同的做法。
  自漢唐以來,很多中國人就移居東南亞,他們不但帶去了東南亞人民所需的絲綢、瓷器、鐵器、銅器、錢幣,還將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以及餐館移植到了東南亞地區,並為適應當地的氣候、風俗習慣以及口味,進行了更為實用和合理的改進,使中國餐館很快就在東南亞立足並產生極大的影響。
  近代以來,中西方經歷了重大的文化撞擊,在西方文化的碾壓下,中國文化逐漸喪失,但中國的餐飲卻一直立於不敗之地。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指出:“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在美國紐約一城,中國菜館多至數百……東京中國菜館亦林立焉。是知口之於味,人所同也。”
  華人移民新到異國他鄉,由於語言不通、文化隔膜、自然環境變遷、就業困難等因素,自然會傾向聚居求生。在此基礎之上就形成了舊式的“唐人街”或具有新型移民聚居特點的“華埠”。他們日常賴以生存的餐館也就在這裡誕生了。由於缺乏資金、場所,華人早期從事的行業多是洗衣和餐飲。
  華人移民的餐館具有許多便利條件:小本資金可在家庭成員中籌措;經營場所就是自己家人租用的房子,晚上住人,白天營業;僱傭的員工就是自己的親屬,他們的薪水、福利都不需要額外的支出。而且經營利潤本身就是可用於家族企業再投資的經濟收益;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和工作的積極性都是無可挑剔的,這些都是源自於在中國本土流傳已久的家族餐飲經營方式。
2017-11-09 11:55:54
圖博館
從18世紀中國的勞工被送往美國舊金山開始,中餐這一代表了東方古老傳統文化的飲食,就風靡於西方各大都市。美國有句幽默話:“美國人的錢控制在猶大人手裡,而猶太人的胃口則掌握在華人手裡。”
  第一家在美華人餐館應該是是於1850年在美國西海岸開張營業,迄今已有140多年曆史了。到1991年底,全美華人餐館約17000家,佔東方餐館的85%,投資額估計約35億美元左右。到1993年,根據國內外不完全的報導,中式餐館在美國有25000多家,其中紐約就有5000多家,洛杉磯、舊金山也各有幾千家。
  這裡還有一組數據,據1946年《華僑年報》的統計,當時中國的餐館遍布美圍的各大城市,其具體情況是紐約315家,舊金山147家,芝加哥142家,洛杉磯117家,華盛頓82家,西雅圖62家,波士頓61家,費城51家,波特蘭41家,奧克蘭、底特律各41家,共計全美有1101家。
  清華大學1912屆留美生侯德榜先生當時寫給《清華周刊》的通訊中說:在美國的華僑,“中國在美學生,以及開菜館、業貨者,為數已多,縱彼美人都不與往來,尚有中國人生意在也”。不僅如此,而且“吾國烹飪之品,頗適美人之口”。“館內一切椅桌與壁上所掛屏聯,皆為中國產,惟桌面無白布覆蓋,食時油脂滴於桌面,不易洗滌,故桌面積穢極多。館中雖不講衛生,而調和烹製頗能誘緻美人,故美人來顧者仍多,中以工人及下等婦女為甚。夫吾國人有如此烹調之術,倘能加以衛生之法,則美人當趨之若鶩。”
  隨著海運貿易範圍的不斷擴大,華人海員隨船來英國的人數也不斷增加。最初,以海員為主業的華人往往處在流動狀態,慢慢地有部分海員離船上岸謀生,有些人還同英國女子結婚,開始經營洗衣店和食品店。於是,在倫敦、利物浦、加的夫、布里斯托爾等英國主要港口開始形成華人圈子。
  19世紀80年代初,倫敦和利物浦的華人聚居點開始形成有本國特色的“華埠”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大危機,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華人度日維艱,其中不少人選擇回國。不久,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到英國,華人經濟再度受創,華人街區大部分在戰火中燒毀。“二戰”後,隨著英國經濟的複興,華人經濟回升,其地位突出反映在飲食業方面。
2017-11-09 11:56:40
圖博館
在海外華人社會中,餐飲業是重要支柱,英國更是如此。據《英國僑報》報導,中餐業在英國的發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精緻可口的中華美食讓英國人深深著迷。中式飲食業初起於20世紀初,成型與50年代,發展於60年代,到80年代中餐業已成英國華人從事的最大產業,幹這一行的華人大多是從開辦投資較少的中餐專賣店起家。
  菲津賓《東方日報》1977年11月21日,曾以《中國菜征服了巴黎》為題做了一篇文章:
“在巴黎,用中國菜招徠顧客的餐廳,最保守的估計有一千多家,每家都生意興隆,有一定的主顧。每逢星期假日,還有大擺長龍的鏡頭。讓法國人排隊等飯吃,只有中國菜才有這種魅力……中國菜能夠在巴黎大行其道,使一向注重美食的法國人光顧,決不是一陣熱潮,而是一般法國人在吃了血淋淋的法國牛排與沾滿了芥末的蝸牛之後,再吃這色、味、香、形俱全的中國菜,發覺在'吃'的文化上,確實不如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
  1920至1930年間,明尼阿波利斯有一個小唐人街,裡面只有幾戶人家,在7號街與8號街之間的第3大街上還有一家餐館。1870年末華人來到了明尼蘇達州,主要經營小店鋪、餐館等業。對舊金山唐人街中國餐館的經營情況,《美國華人史》是這樣描述的:中國餐館以黃綢的三角旗作為標記。在這個以烹飪食品種類繁多、美味可口而聞名的城市裡(這裡有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美餐館)華人餐館很早就享有盛名。食品鑑賞家們也許更喜歡中國餐館,因為那時的中國餐館還未試圖去迎合西方人的口味。
  淘金礦工威廉·肖在他的《金色的夢與醒來的現實》一書中也寫道:“舊金山最好的餐館是中國人開的中國風味的餐館。菜餚大都味道麻辣,有雜燴、有爆炒肉丁,小盤送上,極為可口。我甚至連這些菜是用什麼做成的都顧不上問了。”
  這個悠閒的城市有個風俗,就是喜歡吃自助餐的形式。當時的《紐約論壇報》流動記者貝阿德·泰勒寫道:“在海邊上的孔宋餐館、薩克拉門託大街的王東餐館和傑克遜大街的東林餐館,中國飯菜每客一美元,隨便吃多少都行。”
2017-11-09 11:57:21
圖博館
海外的中餐廳一開始大多是以一個家庭為基礎經營的,基本是小餐廳小飯館的規模,突出的特點就是地方小、人員擁擠,衛生條件也堪憂。特別是經歷了一次次反華浪潮之後,中餐被打壓得愈發嚴重。直到二戰後,中餐才煥發第二春。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海外,一些連鎖的中餐廳也開始發展海外分店,規模越來越大,餐廳越來越整潔,來光臨的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在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華埠上,隨處可見中餐廳,人在異鄉,中餐成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標籤,也是最能緩解海外華人思鄉情的地方。同樣地,一家中餐廳也是帶給世界各國中國文化的最快途徑,所以我說,這些隱含的東西一檔綜藝節目是表現不出來的。
  參考資料:《中國餐館在美國》湯富翔;《清華周刊》第47期《華僑在莢之狀況》候德榜;《美國華人史》陳依範;《換一種吃法:中國餐桌上的革命》鐘青;《海外華人經濟研究》單純;《中國飲食史》徐海榮。
2017-11-09 11:57:58
圖博館
大數據看中國八大菜系:誰最受歡迎?2017.11.11 21世紀經濟報導

  從大數據來看,川菜在八大菜系中的熱度顯然最高,粵菜緊隨其後,其次是湘菜、魯菜和徽菜,同屬東部沿海地區的閩菜、浙菜、蘇菜則不相伯仲。
  不僅如此,在熱度最高的20款菜式中,川菜佔據了一半的席位。
  而第二、第三名被兩道杭州傳統名菜包攬,分別是東坡肉和西湖醋魚。
  每個菜係都有從小吃到筵席一系列的風味菜式,受人喜愛的既有臭豆腐這樣名揚天下的小吃,回鍋肉這樣的家常菜,也有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佛跳牆。
  廣東貢獻第一,天津人均花費最高
  據《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達到35799億元,同比增長10.8%。而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我國GDP總量74.4萬億元,增速為6.7%。
  雖然,餐飲業對GDP的貢獻不足5%,但餐飲業收入增速很明顯超過了GDP增速,且最近十年除了2013年外,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
  在餐飲收入增長的份額中,川菜、東北菜、粵菜、湘菜等向全國擴展的菜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個地方的餐飲收入與當地GDP總量呈現高度的相關性。從區域分佈來看,經濟大省廣東、山東、江蘇也是全國餐飲收入最高的三個省份。其中,廣東無論是在GDP總量上,還是餐飲收入方面,均位居全國第一。
  以常住人口數量計算,在飲食上消費最高的當數天津人,平均每人一年在外可吃掉5363元。其次為上海人、北京人,在飲食上一年分別消費4432元、4226元。值得注意的是,這3個直轄市在人均GDP指標上也位居全國TOP3。
  總的來看,5個地區的人均每年餐飲消費在4000元以上,除了上述3個直轄市,還有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省。而平均消費在2000元-4000元區間的省市自治區有15個,其他11個地區則人均每年餐飲消費不足2000元。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1-11/doc-ifynstfh5791155.shtml
2017-11-12 08:56:24
阿楨
王仁湘:明明有分餐制傳統,中國人為何最終選擇了圍桌會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2020-03-16
  導讀
疫情期間,關於分餐的呼籲與建議常常不絕於耳畔。其實,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宴飲方式。
  國人聚會,不論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館,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採用圍桌會食的方式,隆重熱烈的氣氛會深深感染每一個與宴者。這種親密接觸的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傳統,甚至一些金髮碧眼者也偶爾以會食為一樂事。這種親密交流的結果,是將各人特有的那些菌種毫無保留地傳播給了同桌共餐的人,人們在歡快醉飽之時自然是感覺不到這樣的危險已經逼近了。

  回應
其實只要配備公筷公羹,就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染。
其實很多反對分餐的人不知道,身邊有過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朋友應該深有感觸,有一位同事就是因為跟這樣的人一起合租而且一起做飯感染的。
請不要傳謠!與乙肝患者共住、共餐8年,並未有感染和傳播,乙肝病毒僅通過血液、母乳、體液傳播,科學家和防疫專家已經無數次闢謠,同餐飲食並不會傳染,您這樣汙名化乙肝病毒攜帶者非常不合適!一個無抗體的成年人即使感染乙肝病毒,94%以上也會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並產生抗體。甲肝通過糞-口傳播,但甲肝是自限性,不會慢性化。
上千年的時間已經證明,圍餐制的衛生問題不是問題,人體內有上千種細菌,沒那麼嬌氣,分餐得增加多少餐具?增加多少清洗用水?
https://www.guancha.cn/wangrenxiang/2020_03_16_541832.shtml
2020-03-17 08:12:26
阿楨
炒菜,我們的國民技能,看似簡單卻困難 2020-06-16 墨墨知道

在人類上百萬年的用火歷史上,烤和煮是歷史最悠久、應用最普遍的烹飪方式。
但是炒菜就不普遍,炒菜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
炒菜在中國人的廚房裡很家常,看起來操作簡單,但實際它是一個更有技術含量的烹飪方式,必須背靠成熟的社會。
炒菜有很多好處,我們來感受一下炒菜的技術和炒菜的經典。
  一、什麼是炒菜
炒菜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早在商代就有了,有人認為最晚到春秋戰國時期也已經有了。
不過普遍認為到南北朝時期,炒法已經形成,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對炒雞蛋有詳細精確的記錄。到宋代,炒菜已經很成熟,《東京夢華錄》這類書裡有很多炒菜的記錄。到清代,炒菜名目數以百計,萬物皆可炒,生炒、熟炒、滑炒、爆炒技巧多樣,時人對炒菜記載豐富且經驗總結精確老道,和今天已經差不多了。
炒菜是在炒鍋中,用少量的高溫油作為加熱介質,以快速翻炒方式,加熱切小食材的烹飪方法。
同樣是用油作為加熱介質,炒菜和煎、炸不同,炒菜用油要少得多,且溫度和時間不同。炒菜的特點是油溫高,爆炒時油溫在180到240攝氏度,接近油的燃點,時間短暫,快速出鍋。
而油炸經常是中油溫,4、5成熱,溫度約150-160度左右,不同食材烹飪時間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
炒菜烹飪的食材是經過精細刀工加工過的,一般已經切得較小,利於快速受熱。中國菜講究刀工、呈菜精緻的特點,也是源自於此。
炒菜的出現需要特定條件支援,炒菜到魏晉南北朝成熟,跟鐵器的普及有關,沒有導熱快的鐵鍋就沒法炒菜,同時也需要依賴植物油的生產供應,沒有油也沒法炒。這些條件,都和社會分工和物資生產水準有關。
  二、炒菜到底有什麼好處
相比起烤和煮,因為烹飪時間短,炒菜要省時節能得多。對於古人來說,薪柴始終是個大問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排第一,可見其重要。古代城市周邊山林大多早被席捲一空,老照片裡,城市郊外大多是光禿禿的,缺柴少薪是居民生活的日常。另外,相比煎炸,炒菜也要省油得多。
2020-06-20 08:57:41
阿楨
到今天,炒菜的優點除了效率高,更在於好吃。
溫度高,可以使得食材表面焦化,獲得脆爽的口感。很多食材中的鮮味物質能夠溶於油,比如很多菌類,炒菜可以使得它們的鮮味溢出。
炒菜經常剛剛斷生即出鍋,可以做到最大限度保持食材的新鮮風味和脆嫩。
精細加工的食材利於受熱,也利於咀嚼和消化吸收。炒菜的高溫操作,有利於實現梅拉德反應,增進風味。
炒菜還促進了各種食材、佐料的配比實驗,複合型香味成為特點,炒菜是創新最多的門類。
炒菜雖然可以簡單總結為大火油炒,但實際技法多樣,得出的效果差異不小,有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幹炒、抓炒、軟炒、爆炒等。
  三、家庭廚房小火永遠炒不出好菜?
炒菜是最簡單也最困難的烹飪。炒的技法和“鑊氣”大有關係。

“鑊氣”或叫鍋氣,是一種對灶頭火力和烹飪技巧的要求——猛火快攻,在短時間熟化食物的同時,讓食物受熱均勻不致炒焦,以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沒有“鑊氣”的炒菜算不上好炒菜。
同樣是炒,食堂大鍋炒菜總是讓人興趣索然,家庭廚房出品,也經常軟趴趴。
食堂有食堂的原因,食堂師傅常常吝嗇放油,大鍋難翻怕糊,所以就算有火力也不開大,還經常往里加水,再加上上桌開賣過程漫長,等到吃到嘴裡時已經熱氣全無。
與廚師王剛視頻裡呼嘯的專業大灶猛火相比,家庭爐火就像蠟燭。那是不是宅在家裡炒菜就註定與“鑊氣”無緣?
家庭廚房出品不佳的原因,火力只是一方面,食材出水是重要原因。如果能控制住食材出水,一樣能出好菜。
配料有青菜,就先灼熟瀝幹水;肉料醃些生粉,也能更好鎖住水分。另外應注意控制翻動節奏,青菜劈啪作響的時候不要捉急翻,翻多了反而受熱慢,青菜變色變軟。肉也是一樣,等表面熟了自己能鎖水,這才開始輕輕翻。
一些實用的炒菜經驗,清代大才子袁枚早有總結,他在《隨園食單》中說:
“選用之法,小炒肉用後臀,……炒魚片用青魚、季魚”。
“煎炒之物多,則火力不透,肉亦不松。故用肉不得過半斤,用雞、魚不得過六兩。”
“炒葷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葷油”。“又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
  四、炒菜經典
…..
  回應
有個關鍵點沒說,中國菜能發展出品種豐富的炒菜的基礎因素是筷子,用筷子可以夾起切細的食物,食物切細使得爆炒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相關新聞
 誰才是地攤美食屆的“扛把子”!
 政策鬆綁“地攤經濟”保民生穩就業. 李克強倡地攤經濟或撐出5000萬人就業.
2020-06-20 08:59:19
阿楨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儘管採取了大規模刺激措施,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改造後疫情時代的商業和就業模式,中國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人大會議上,沒有設定今年的GDP目標。
 捷克世界報業05-28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1至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因而需要通過財政赤字。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2020-06-20 09:02:38
阿楨
看完印度國宴和日本國宴,再看中國國宴,吃貨:不是一個檔次 2020-06-23 新浪網

  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隆重的盛宴,也是一個國家美食文化的薈萃,所以一般來說都十分豐富。
  印度人用手抓著吃,說實話,看的心裡不舒服,國宴雖有一百多道菜,但是全是素菜,且沒有什麼美觀可言,都是隨便堆在一起,看著沒胃口。
  日本的飲食其實並不豐富,因為沿海,最多的是海鮮,之外就是壽司之類的傳統食物了,但精緻。
  作為美食文化的大國,中國的國宴足足108道菜品,彙聚了全國各地的經典小吃,無論是餐具的擺放,還是食物本身的美味,那都是無與倫比的,相當有講究。

北京外語大學研究員龍興春:印度經濟為什麼總受傷 2020-06-24 環球時報作

最近,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印度的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BBB-,穆迪將印度評級下調至Baa3,都只比垃圾級高一級,印度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式增長GDP可能5%負增長。
  疫情只是進一步暴露了經濟的脆弱性。2014年莫迪上臺後,高舉經濟發展的旗幟,招商引資,力推“印度製造”,但GDP增長6%-7%的水準,沒有比前任更高,個別年份甚至更低。因為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思想觀念、政治體制等硬條件及軟環境都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印度還不具備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條件。
  印度常常因政治而犧牲經濟。本來,來自中國的產業轉移和產能使用,可以以高效低成本建設基礎設施,助力“印度製造”,印度卻以政治和安全理由限制中國投資。最近,由於中印邊境衝突,印度再次出現抵制中國貨的浪潮,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甚至取消了兩家中國汽車製造企業的投資,有些印度國有企業取消從中國採購設備的合同。
  最後,印度無法平衡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以RCEP為例,加入RCEP有助於亞洲其他國家相對過剩的產業向印度轉移,但由於一些財團和地方政府的反對,中央不得不退出RCEP談判。開放零售業,有助於增加印度消費者福利,提高本土零售業的長遠競爭力,但在本土零售業者的反對之下,又不得不撤回。
  在全球化時代,發揮自身比較優勢,融入世界,有助於實現經濟增長,但印度卻對開放持戒備心態。在大力宣揚吸引外資同時,又設置重重障礙。缺乏合作共贏的思想,千方百計增加外資稅費,讓外資感到在印度生意難做。想以高關稅保護本國企業,結果卻是讓印度企業缺失國際競爭力。
2020-06-25 08:00:38
阿楨
資料告訴你,腸道菌群平衡有多重要 2020-12-17

我們都知道,地球生態平衡對於整個地球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同樣,腸道微生態平衡對於我們的機體健康也至關重要。在人腸道內至少共生著1000種、數量高達100萬億的腸道菌群,其數量是我們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不是人,而是一個微生物群體!腸道不同部位由不同的特異性腸道菌群構成,腸道菌群與腸道環境之間、不同菌之間相互作用,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保證人體健康。
自2012年以來,在《Science》《Nature》等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關腸道菌群與疾病關係的研究論文已有上千篇。研究證實腸道疾病,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神經性疾病(抑鬱症、孤獨症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免疫性疾病(濕疹、哮喘等)等上百種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係,部分疾病的發生已被證實與缺失了某些特定功能菌相關,這也是目前現有藥物不能有效治療上述疾病的原因。
或許這些病不是治不好,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治療,花大量的錢也是能稍微緩解甚至只是減緩病情惡化速度。通過服用益生菌等方式,來干預腸道微生態或許是治療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楨:?)。

全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有必要普及嗎?2020-12-15

幽門螺桿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我國為59%其中兒童為40%。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部分人會患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出現腹痛、腹脹、腹酸、反酸、噯氣等症狀。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而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風險將增加4~6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了一級致癌物質。
  回應
分餐有必要,但我估計不現實:中國在唐宋前後發生了很多變化:
唐宋前 | 唐宋後
經濟中心在北方|經濟中心在南方
跪坐 | 高坐
分餐 | 合餐
2020-12-21 08:36:57
阿楨
為什麼很少醫生/醫院研究利用大蒜殺除幽門螺桿菌? 2020-12-16

附所查到的一些論文連結:
大蒜油抑制幽門螺桿菌體外實驗研究_愛學術
大蒜素聯合雷尼替丁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_愛學術
鮮大蒜對農村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影響_愛學術
口服生大蒜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臨床療效觀察
  回應
 體外實驗意義不大。
 我發的那幾個連結就第一條是體外實驗,剩下三條都是臨床的。你是馬虎還是視而不見呢?
 我治癒幽門螺旋桿菌的經歷:在某次年度體檢中,選了“幽門螺旋桿菌”篩查(吹氣法)。接下來就是標準常規治療:甲硝銼片 + 抗菌藥,三四種藥一起吃。兩個月一個流程。流程結束後一個月,再去複查。依舊! 無意中得知,我領導沒事,雖然在一個鍋裡吃飯...... 仔細審視後,發現了兩人的飲食區別:是否生吃蒜! 此後,每天晚飯生吃 一、兩瓣蒜。從那以後,複查過兩次,沒事了!告訴了其他家人,嘗試後,取得了同樣的正面結果!

繼天花、脊髓灰質炎、絲蟲病、白喉之後,存在至少3000年的瘧疾被我國消滅!
  回應
按照動物保護原則:這是在破壞生態多樣性啊
2020-12-21 08:40:11
阿楨
台灣菜 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作者: 陳玉箴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2020/06/03
  目錄
第一章 序論:「台灣菜」的文化史
第二章 殖民地的高級料理:日治時期「台灣料理」的誕生
第三節 台菜的文化展演:從「支那料理」到「台灣料理」
第三章 古早台灣味:庶民的餐桌
  第四章 移植與混雜:戰後飲食版圖的重劃
前言:國家、移民與食物
第一節 戰後的巨變:經濟困頓與節約運動
第二節 反共復國思維下的消費管理:酒家與公共食堂
第三節 移植的中國味:餐廳、市場與眷村飲食
第四節 新地圖與新階層:「中國菜」的混雜與在地化
小結:戰後成為中華菜系之邊緣分支的「台菜」
  第五章 族群、階級與飲食「傳統」的創造
前言:當代「台灣菜」內涵的改變
第一節 「四大族群」論述與「客家菜」、「原住民菜」的興起
第二節 國宴中的族群象徵
小結:本土化路線孕生的「台灣小吃」
  第六章 台灣菜與「家鄉味」:家與文化記憶的變遷
前言:飲食書寫中的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
第一節 從「家鄉味」的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
第二節 唐魯孫與逯耀東:對家鄉味的追尋
第三節 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
小結:「家鄉味」的重新界定:文化記憶的定著之處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從菜單看全球飲食文化史
The Language of Food : A Linguist Reads the Menu
作者: 任韶堂 Dan Jurafsky
出版社:麥田 2020/08/01
2021-01-28 09:19:18
阿楨
喜歡吃內臟?抱歉,這是人類本能 2021-02-08 魏水華

形容內臟的“下水”,最早見於清中後期滿族人文康所撰寫的《兒女英雄傳》。在此之前,“下水”一直是個與食物無關的動詞。相反,滿語裡有一個形容腸子、筆直條狀物的詞sijirhūn,與漢語“下水”的發音極其類似。而“雜碎”的流行則更晚,梁啟超1903年《新大陸遊記》裡,在美華僑開設的大量“Chopsuey”飯店,Chop suey(雜碎),和“dimsum(點心)“tea(茶)一樣,來自閩粵方言。
  作為優質蛋白、純淨脂肪、維生素AD等營養物質的混合物,進食內臟,也許是肉食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靈長類在捕食鳥類、老鼠、兔子等小型動物時,往往開膛破肚,先吃內臟。
  早在古希臘時就認為內臟才是最好吃的東西。
  到了古羅馬時就更精細了:把各種牛羊和豬肉、肝臟、腸切碎後,填入睡鼠被掏空的肚子裡,再縫合。最後經過燒烤,就成了貴族階層專享的美饌。…也變著花樣吃魚雜和禽雜,尤其是秋季遷徙之前的野鵝,此時的鵝肝,豐腴異常,燜烤後黃油外溢,入口酥化,大大超過其他禽雜。
  鵝肝作為西餐最高級食材的歷史,由此開啟。在文藝復興,鵝肝走上歐洲人餐桌的同時,另一道堪稱奇葩的雜碎“小牛胸腺”,也成為歐洲人的頂級美食。
  對於腸,古羅馬、古中國農耕文明,常常斥之為粗鄙的窮人食物。但遊牧的北歐、中北亞民族,卻認為腸是上天恩賜的寶物。日爾曼文化的德國香腸文化在整個西方世界最為突出,法意等“美食大國”視為下腳料的血、腸等材料,灌進腸衣後,搖身變成德國最高級的香腸。
  即便世界各國都有燦若星辰的內臟文化史,但依然有很多人覺得,西方人不吃內臟,這種觀念,來自於人們對那些一步跨入工業社會的國家的認識,比如美國。事實上,二戰前美國的老菜譜,依然保存了大量諸如牛肝、牛腰子、牛腸的烹飪方式。但到了今天食品工業,肉類幾乎都來自大型化的養殖場,以很高的集中運作節省成本,讓肉類的價格跌到很低的同時,也導致了分揀內臟出售變成了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還不如直接變成富含營養的有機物,進入食物鏈的再迴圈。
  回應
懂點生物學的哪怕看過自然動物紀錄片的,都會知道,連食肉動物都喜歡吃內臟。無論獅子、老虎還是獵狗,捕獲後都先吃內臟。所以,這不只是人類本能,更是食肉生物的本能!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60795
2021-02-09 08:41:14
阿楨
“髒亂假”痼疾未除,外賣“只賺不賠”淪為噱頭 2021-03-15

靠近一條被稱作“外賣街”的商業街,在這裡,懷揣著小小夢想的年輕人,投入辛苦攢來的十幾萬後血本無歸地悻悻離場;和朋友合力開店的中年人,因為實在難有盈利而分道揚鑣,最終一人苦苦撐著一間被視作“理想”的店……既不同又相似的煩惱整日在“外賣街”上交替上演,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們都只覺得做外賣是個只能用“搖搖頭”來概括其中心酸的行當。
另一群人口中,外賣卻又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三五萬元加盟開店,又或者繳納1萬元“保證金”,就能拎包“入駐”的外賣基地,都在伸手招攬著所有看不清這個行業虛實真假的門外漢。
實地暗訪:
豆漿粉當現磨豆漿賣,炒飯店在修腳店旁,製作環境“髒亂假”
商家:不在用料上動手腳,就難賺錢
“外賣街”整體環境堪憂
刷單團隊:可套證、可刪差評、可刷量,有錢解決一切問題
新套路:“加盟”、“共用”包裝下,割韭菜本質不變
“新物種”外賣商鋪、外賣超市
  回應
外賣的口味其實太差,只能填飽肚子而已,想吃到最美味的食物還是要親自去飯店當場吃。延遲一刻都會讓美食味道降低。
一個事物的本質不能只看壞的一面。小本的外賣店,有失敗必然也有成功的。比如:甜啦啦,黃燜雞,沙縣小吃一類。成功的道路上總是遍佈著失敗者的殘骸。小店的成本自然也小。街頭巷尾的胡同小店與那高樓大廈裡的高檔的門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網路平臺上,他們卻是相對平等的。全國的各種小微店鋪,外賣銷售平臺,卻造就了無法計數的工作崗位。因為不需要太多的個人條件,無數的小店主,外賣騎手們就能靠著這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補貼家用。這裡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條件,突破了年齡的限制,個人時間空間的限制,男女的社會平等。只要政府層面上能及時跟進,對各外賣銷售平臺能有效地管理,對資本方能夠強力監督管控,及時制定改進規章制度,積極引導社會公德良序。這終究是有利於國與民的,有益於大多數貧苦的人民群眾的。存在即是合理。
2021-03-17 08:59:50
阿楨
我不知道為什麼國內特別推崇干紅 2021-03-17

我不知道為什麼國內特別推崇幹紅。低端中端幹紅確實是澀口。那種特別貴,很高端的,偶爾被人請去招待喝過,也不澀口味,還挺不錯的。就是價格實在不美麗,讓我自己私人掏錢去買,我是不會幹的。
  回應
高端的也澀,只要你喝得足夠多且是慢慢品嘗地喝。葡萄酒在中國不受歡迎的原因(比不上白酒、米酒、啤酒,甚至藥酒),一是中國人的舌頭對酸甜苦辣咸辛都不討厭,但唯獨對澀有點討厭,因為澀會嚴重影響味覺且最難消除,會影響對其他美食的享受;二,中國酒文化,酒都不是一種純粹的享受而已。

有人不知道為什麼國內特別推崇茅臺、五糧液、甚至普洱?我來說一說 2021-03-18

茅臺酒五糧液普洱茶,我都喝過。這些口感都是接受並且挺喜歡,就是覺得價格太貴了。
但是真要說有什麼特別的風味甚至文化能喝出來,我覺得挺玄學,跟什麼日本壽司之王先學十年煮飯,30秒內不吃完就不尊重他,如果不這樣覺得,豈不是花出的錢讓你很心痛嗎?
有句西方諺語,我特別喜歡:自己的美食就是他人的毒藥。永遠都有很民族,但無法世界的美食。
中國的皮蛋應該國人討厭吃的不多。但是國外人幾乎就沒幾個喜歡的,哪怕是些中國通。
同樣道理,西方大名鼎鼎的那些黴得發藍,甚至還帶蛆亂跳,需要帶眼罩才能吃的乳酪。中國人也是看著膽寒。
2021-03-18 08:15:30
阿楨
雞血、鴨血、豬血不乾淨,有毒素? 2021-03-30 科普中國

  這種想法其實是多慮了。
首先血管裡本身就沒有什麼垃圾、毒素,有的只是細胞的代謝產物;其次,這些代謝產物會由血液運送至肝臟和腎臟,進而被過濾或轉化成其他物質,也就是說一般不會有代謝物留在血液中。另外,用於食用的動物血液,必須來源於經檢疫後確認合格的血源;再加上生產過程中也會經過殺菌等加工處理,上市後還會有監督部門抽檢。
  吃完後大便變黑,是身體中毒了?其實這是正常現象。
動物血中有大量的鐵元素,如果鐵元素沒有被人體完全吸收的話,就會和大腸中的硫化物相互結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鐵,進而使得大便變色。
  動物血雖便宜,但營養價值可不低!
①高蛋白質、低脂肪:動物血有“液態肉”之稱,其中的蛋白質含量和肉差不多,含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中氨基酸的比例接近,易被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卻遠低於肉類。
②含卵磷脂:動物血中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其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作用,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③補鐵、補血:其中的鐵元素含量非常之高,像鴨血中的含鐵量是30.5mg/100g;並且還是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人體能夠直接吸收利用。很適合缺鐵性貧血、發育中的兒童以及剛生產後的婦女食用。
④通便: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動物血中的血漿蛋白在腸道內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剩餘殘渣會吸收大量水分,同時還吸附腸內的有害物質,一起轉化為糞便,排出體外,起到滑腸通便的作用。
不過動物血雖好,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月吃2~3次,每次吃25克就夠了,不宜多吃~
  不適宜人群
①近期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忌吃。因為食用後不利於判斷上消化道出血的量和性質,容易導致檢查中發生混淆。
②胃下垂、痢疾、腹瀉等疾病患者要少吃甚至忌吃。因為這些人群的腸胃功能較弱,飲食講究清淡,吃動物血不易消化,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③打算進行大便常規檢測的前3天忌吃。
④正在服用華法林的人群。因為華法林是一種維生素K拮抗劑,而動物血則含有維生素K,可能會抵消藥性。
  回應
 中國人吃動物血製品,一是物盡其用,避免浪費,二是高溫烹飪減少病菌感染,三是醫療條件。一些外國宗教不吃血製品,在當時的衛生、醫療狀態下,是一種合理的風險規避策略。
 西方人不放血呀,連肉帶血一塊加工食用了
2021-04-02 07:31:06
阿楨
最新調查:6億中國人超重或肥胖,成人中首次過半 2021-05-27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最新資料,目前中國的成人中已經有超過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這是全國性調查報告中首次出現超過1/2這樣一個數字。
同時,1/5(19%)的6-17歲兒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歲以下兒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絕對的人口數來計算,全國已經有6億人超重和肥胖,這個數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回應
現在人的胖的因素是什麼 ?一個健康合理又耐久的飲食,花費不是一般的高 。米飯油各種甜食飲料是發胖的第一因素,但是廉價啊.第二才是勞累熬夜加班以後,第二天直接就想吃高熱量的食物--火鍋/麻辣燙/奶茶/可樂,怎麼熱量高怎麼來.
運動減肥效率不算太高,基礎代謝才是高效率。運動減肥的時間成本很高的,正常上班族能做到的人很少。
關鍵是要長期堅持!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到60分鐘,在時間上應該都是能做到的。關鍵是要能堅持!我連續做了將近3個月,人明顯地瘦下來了,但是,堅持不下去了,又反彈了。還是沒有堅持下去 。
2021-05-28 06:11:52
阿楨
港中大已經將素食/食物教育列入大學通識課程 2021-12-29

2021年9月開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素食組織Green Monday合作,把素食/食物教育正式列入大學通識課程名字叫Future of Food: Plant-based Living(食物的未來),主講老師是香港有“純素媽媽”之稱的Grace Wong(黃佩詩),兼課老師有號稱“動保組織”香港獸醫服務協會主席麥志豪、號稱“綠色先鋒”的周兆祥等人。
Green Monday是2012年由 David Yeung(楊大偉)在領投方TPG旗下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和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Limited)融資7000萬美元後成立的。其主要任務就是將素肉漢堡 Beyond Burger 帶入香港(2017年全面達成)與內地。
  回應
這些傢伙不敢讓西方人都吃素食,卻要忽悠中國人不吃肉,要知道日本就是推廣肉蛋奶使日本國民平均身高增加十釐米,這些殖民餘孽想讓中國人重新成為東亞病夫,可勁忽悠中國人民,這是讓中國不戰而敗,重新淪為西方殖民地,重新受西方國家奴役。
沒看到那些人造肉嗎?暴利啊,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利益。
說真的,就算是想吃點清淡的,有那錢我吃點豆皮、素雞、素肉啥的不好麼?又便宜又好吃,幹嘛要吃完全是因為噱頭才貴的“素肉漢堡”呢?
更別提,中國人葷素搭配的飲食遠比歐美消耗的肉類要少多了
2021-12-31 08:54:13
阿楨
“植物肉”,像真實肉類一樣烹飪可不行 2022-04-27 新浪科技

  近日,麻塞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科研團隊對肉類和基於植物(PB)的類似肉物的烹飪進行了研究,並定量比較了兩者在外觀、質地和鎖水性等方面的變化,發現普通肉類的烹飪方法並不適用於“植物肉” ,真實牛肉在烹飪後,其外觀、烹飪損失、鎖水能力和質地特徵,都要優於“植物牛肉”。相關成果4月25日線上發表於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

未來肉正夯,跟傳統素肉有什麼不同? 2019/11/01 康健雜誌 第252期

「未來肉品」風潮吹進台灣,現在不僅在餐廳、速食店可以吃到,甚至可以直接買植物肉漢堡排回家自己料理。「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正式進軍便利商店,雖然新奇時尚,但價格不斐,鈉含量也高,挑戰國人的味覺和荷包。未來肉究竟有什麼祕密,可以風靡全球,跟台灣傳統素肉又有什麼不同呢?
由比爾.蓋茲、李奧納多投資、以及許多好萊塢明星加持的Beyond Meat最為吸睛。主打著幾可亂真的色香味,還刻意加了甜菜汁,連煎煮時都會流出「血水」,幾乎和一般漢堡排沒兩樣。同時加上環保、對動物友善等訴求,吃未來肉還變成了一種時尚。
未來肉成分,有水、豌豆分離蛋白、芥花籽油、椰子油、增稠原料、馬鈴薯澱粉、香料、麥芽糊精、酵母萃取物、鹽……等20多種。更簡單地說,就是素肉排。
台灣傳統素肉的原料是豆粕,也就是黃豆提油脫脂後的副產品,經過萃取、乾燥、分離濃縮,再加以調味重組,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就成了不同風味、口感、色澤的素肉產品。(推薦閱讀:不健康的素食 壞處比葷食還多)
  相關新聞
大陸人浪費?不環保大陸人浪費?不環保?氣候變遷都是中國的錯?來聽聽在陸生活歐洲女孩怎麼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MBdrPBo5c
2022-04-28 09:18:04
阿楨
全球最佳菜肴排行榜:義大利榜首希臘第二,中餐排名11 2022-06-17

世界美食圖集網站Taste Atlas的最新排名,希臘的野菜餡餅(hortopita)、克裡特式烤羊肉(antikristo)以及烤羊排(païdakia)被評為最佳希臘餐菜品。另外,聖托裡尼豆泥(fava)、克裡特哈尼亞柳丁(Portokalia Maleme Chanion Kritis)和克裡特松樹和百里香蜂蜜(Pefkothymaromelo Kritis)這三種美食則被選為希臘最佳飲食產品。
中國菜在這份榜單中名列第11名,最佳中餐菜品的前三名為:川味火鍋、鍋貼和廣式燒肉。醬油、米粉和大白菜則被選為最佳飲食產品。
Taste Atlas由克羅地亞記者和企業家馬提亞•巴比奇(Matija Babić) 于2015年創立,被譽為“世界美食維琪百科全書”。其中收集了正宗食譜,美食家評論以及有關各種菜肴的研究文章。它自稱是世界美食圖冊,是地道與傳統文化的堅定維護者。
其理念是告知並驅動旅行者品嘗所到之處的地道食物及飲品。其特色是具有互動式全球美食地圖,並在各自區域顯示菜肴圖示。
  回應
這個所謂榜單的前50名,除了中國以外全部49個國家的菜譜菜品全加在一起,也沒有中國一家多吧。
沒有中國一個菜系多!甚至沒有一個順德菜的餐廳功能表多!
這排名,和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一個味道。
14億中國人的喜好不如歐洲小國寡民的喜好,有點意思。
迷信老外標準的可以休矣,弄個世界排名只是引流的商業噱頭,各地的飲食文化本來就不屬於全世界人的普世口味,真正能對飲食文化起到推手的是文娛的軟實力文化輸出,和強勢的文化輿論控制操縱能力,為啥吃狗就是錯的,中國八大菜系百味美食,還比上日本那種單調的豐富?人家吹的牛逼響,吃個白米飯團都能吃出無上高端感
老師大學教授,都崇洋媚外,教出來的學生怎麼會不崇洋媚外呢。
2022-06-18 08:13:51
阿楨
這10種被吹上天的“偽健康”食品,坑你的錢還讓你胖! 2022-10-06

01 蔬果乾
油炸蔬果乾不僅營養成分流失較多,還存在高油高鹽等問題。真空冷凍乾燥後蘆筍的維生素C、蛋白質、糖含量相對於新鮮蘆筍的保存率分別為63.86%、80.49%和81.68%,但都不如直接吃新鮮蔬果。
02果汁
水果榨汁後營養也會流失,獼猴桃汁維生素C保留率為88%;草莓汁71.11%;柳丁汁67.24%。另外很多都不是100%純果汁,很可能含有添加糖。
03 果脯蜜餞
果脯蜜餞大多高糖、高鹽、高熱量。
04粗糧餅乾
粗糧餅乾中的粗糧並不多,最多的是小麥粉,其次是植物油和白砂糖。
05 花式麥片
最多的是白砂糖和植脂末,小麥粉的添加量比燕麥片還多、另外還添加了玉米粉、糯米等原料。
06 素雞素鴨
一般都是用豆製品或小麥麵筋為原料製作而成,為了讓它們的口感更好吃,還會加入植物油、白砂糖、鹽以及調味料等成分,反而可能含有更高的脂肪。
07 果粒優酪乳
這種優酪乳普遍糖含量較高、熱量不低,裡面的果粒也沒多少,不僅不利於控制體重,還容易誘發齲齒。
08 乳飲料
牛奶含量很少、更多的成分是水,蛋白質含量低、糖含量較高。
09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並不只是水和營養成分,大多都含有糖和咖啡因,容易讓人出現失眠、心慌、焦慮等症狀,還具有成癮性。
10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屬於調製乳≠純牛奶,不是補鈣和蛋白質的好選擇。比如下圖這款核桃奶,蛋白質僅為2.4克/100克,鈣僅為80毫克/100克,而牛奶的鈣為107毫克/100克。

為什麼現在不允許用泔水喂豬了,不衛生嗎?可幾千年不都這樣過來了嗎 2022-10-04
  回應
 小時候吃過一次父親單位食堂拿殘羹剩菜喂出來的豬,味道好吃過之後至今難忘。我這小縣城以前還經常有養殖戶專門收購街上飯店裡的剩菜剩飯潲水拿去喂豬,肥肉油光水滑,味道很好。
 以前農村用剩菜剩飯養幾隻雞鴨都勉為其難,豬是很能吃的,是以豬草番薯、飼料(麥麩,米糠)甚至糧食為主,潲水只是稍帶,廢物利用而已。同時,以前的家庭潲水,不宜喂豬的東西不會進入。現代餐廳生什麼都有,不說紙巾筷子和塑膠等,單是魚刺和骨頭就能要了豬命。
 我小時候也喂過豬,潲水放幾天,又餿又酸,也照喂不誤,城裡潲水也差不多,我見過天天有人來收,推個板車,一路推過去,車上有幾大桶。
 泔水喂豬是各種傳染病的重要傳播途徑,尤其是非洲豬瘟,專業化的養豬場對消殺、防疫的要求非常高,即便個體戶,都不用潲水,因為出欄時質檢很麻煩。
2022-10-07 07:43:06
阿楨
董佳寧:自助餐廳為什麼慢慢消失了?2022-10-06

自助餐這種形式,消費者的心態會發生非常明顯的異化。不是沖著吃飯去的,也不是沖著享受服務去的,而是去比賽的。
  回應
自助餐並未減少,減少的是高端自助餐。而盒飯、司機速食類型的自助餐依然紅火。十多塊錢的價格,少則七八個菜多則十幾個菜,就是日常飲食,實惠好吃,也不會有什麼想要吃回本的想法。
自助餐最大的優點,不是量大管飽,而是能做到食物多樣性。還省得點菜等菜了,多人口味又有可能不同,互相遷就也挺累的。比較輕鬆自在

河南一景區回應“無人值守1元午餐”是炒作:堅持6年,收入比賣的多 2022-10-04

周先生說:“最初的想法純粹是想讓遊客吃上一口熱飯,2017年10月第一次搞這個活動的時候,是免費贈送的,結果發現很多遊客浪費食物。所以從2018年開始,我們象徵性收費1元,讓遊客珍惜食物,拒絕浪費。”“1元午餐包括一個雞蛋、玉米段、黃瓜段、土豆段、紅薯段、小番茄以及一個饅頭,這些東西只付1元肯定是超值的。至於運營成本其實增加不了多少,因為這些食材都是從山下的村民採購的。”
  回應
相比老君山景區的1元國慶餐,河南洛陽偃師馬蹄泉景區的“10元管飽店” 全年如一日, 從一家店變一條街。

男子吃飯消費930.9元被收931元:收銀員覺得很正常,溝通後店家已道歉 2022-10-04
  回應
這小便宜貪的莫名其妙
只能說這商家不懂人性。
2022-10-07 07:48:51
阿楨
為什麼中餐演變出了猛火灶的特點? 2022-10-19

中國從宋代炒菜開始逐漸普及以來,風箱的作用就變得越來越大。而風箱的起源,又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金屬冶煉。為什麼中國能演化出猛火灶炒菜,個人認為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中國的核心文明區所處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人實用的蔬菜量很大,且很多都是莖葉類蔬菜,這類蔬菜炒一下會比燉煮更好吃一些。相比之下,歐洲地區整體維度偏高,哪怕是到了近代,所食用的蔬菜也還是大量的以根莖類的為主(比如土豆),那些食材更適合燉煮、油炸等等。
另一方面,“炒”本身也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技法,比如煉鋼中有“炒鋼法”,那算是中國在煉鋼上比較領先的獨創工藝,它就是通過不斷翻動鐵砂使其更好的接觸空氣、更容易融化,在茶葉的加工中,“炒茶”也能夠使茶葉失水並出現不同的風味。也就是說,中國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發現了通過快速翻炒可以加速熱量傳遞、讓食物受熱均勻、可以用更高的溫度烹飪食物且不粘鍋……當這些經驗用於炒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當然,從更大一點的範圍上講,“炒”的工藝對於炊具也有要求——也就是說,只有金屬的炊具薄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用“炒”這個工藝。這其實也是對一個國家金屬加工能力的考驗。而從歷史上看,在宋明時期,歐洲的民間薄鐵鍋並不普及,到了工業革命之後,歐美的民間才有了品質更好的薄鍋。但在這一時期,由於快速地工業化導致的生活節奏加快,歐美又迅速過渡到了預製食品和速食食品階段。這樣一來,猛火炒菜能在中國一直保留下來,也就很正常了。
  回應
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區域多為平原地區,家庭加工食物缺乏煤、油、材等燃料,主要依靠農作物秸杆、樹葉等做為燃料,其量大、燃快、火旺、不持續的特點,使炒菜成為家庭加工食物的主要手段。
2022-10-20 09:52:00
阿楨
我見過最健康的吃法是荷蘭人的飲食,荷蘭人幾乎個個精瘦 2022-11-13

【本文來自《中國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患者數量翻倍或近5億》評論區】
中國人過去饑荒吃不飽的時候很多菜系潛在的都是用少量食品的量來快速填肚子,那麼必然就是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中餐飲食結構必然導致高血壓。重鹽重油的餐飲口味必然加重高血壓。
我見過最健康的吃法是荷蘭人的飲食,主食土豆泥,裡面夾著胡蘿蔔蔬菜和培根牛肉粒,旁邊加一點牛肉或者火腿,或者是鱈魚,加優酪乳乳酪一杯,荷蘭人在西方國家是個異數,西方國家人老了發體,荷蘭人幾乎個個精廋。
  回應
特意搜了荷蘭肥胖率:47%。
打人不打臉,批人不揭短。
奴才眼裡,主子什麼都好,都高級。
我見過最精瘦的是阿富汗、海地、索馬里、葉門、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家的人民,他們才先進,人家農業不但不用農藥、化肥、大棚這些,甚至有的都不要種子,長什麼吃什麼。
人在美國,我兒子說,他們在課程social studies裡瞭解到的,美國原住民牙病高發率,跟喝可樂密切相關,墨西哥人特別喜愛可樂,本來墨西哥人很接近中國人的體質,如今墨西哥人超胖很多,可樂基本上算毒藥。
2022-11-15 08:23:47
阿楨
外國人是怎麼看中國菜的? 中餐走向世界要注意什麼? 2022-10-04

中餐完全有走向全世界、被每個老外接受的實力,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尊重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有的放矢,這是最基本的禮貌,中國人的“禮”和“食”一樣重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幹嘛要老外喜歡中餐?咱國內就夠卷的了,例如白切雞,兩廣人的真愛,出了兩廣,沒多少人喜歡吃,還嫌沒熟透。鐵鍋亂燉,東北人最愛,兩廣人一般是不失禮貌的吃兩口。折耳根,在雲貴川渝內部消化,反正我是敬而遠之。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中餐如何爭取老外喜歡,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回應
我的觀點是,西方人常年吃的就是寡淡的食物,幾千年下來,味覺已經退化了,而中國食品之豐富,是全世界唯一的,是中國幾千年,幾百億中國人總結出來的,他一定是可以適應全人類所有人的口味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什麼口味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中餐根本沒必要為了迎合外國的口味做改變,他們接受不了好東西,就要把好東西變差給他們嗎?他們吃不慣,那就讓他們自己好好提高自己的味覺靈敏度,好好研究下美食文化,好好瞭解下養生知識,然後再來品嘗中餐。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有一個誤區,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總是欠缺我們正確的推廣助力,實際上像文化這種軟實力必須要由國力、經濟、軍事、科技這種硬實力為依託。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美國的強大國力,麥當勞會在中國流行,麵包牛奶會成為生活品質的象徵。如果阿拉伯世界崛起,女的肯定流行帶面紗,男的肯定流行養狗騎駱駝。要想中國文化流行,中國人喜歡的是薯條漢堡嗎?
2022-11-18 08:43:28
阿楨
川菜用料太重,油可以論斤,花椒辣椒可以論兩,食材的原味都消失了 2022-12-03
  回應
 要吃原味,去吃清燉白煮呀。本來吃的就是麻辣的口味。莫明其妙。
原 味黨咋就愛惹是生非呢。沒人禁止你們熱愛原味。但也請你們不要對其他口味說三道四!糖醋排骨也不是原味。松鼠桂魚也不是原味。剁椒魚頭也不是原味。愛吃不吃。這和跑肯德基店裡要吃麥當勞,有啥區別?
 過去出版的川菜菜譜裡真的沒那麼多辣椒菜。現在人們印象中的這些辣椒菜,其實都是最近20年流行起來的川渝等地的路邊小吃,街頭菜,江湖菜。之所以是爆炸式流傳。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辣椒麻椒有一定的口感成癮性。另外,對傳統菜系衝擊最大的,其實不是其他的菜系對手,而是燒烤。燒烤這種料理業態,現在不僅是中國大江南北各地青年人的最愛,也是全球衝擊傳統餐飲。日本那種烤串賣酒的店也越來越多。操作簡單,利潤大。不管什麼牛羊豬雞魚蝦,還是各種蔬菜水果,串起來一烤,撒上佐料,刷上燒烤醬,配著冰鎮啤酒,大家在戶外一坐就開吃。輕鬆,愜意,舒服,沒那麼多講究。以後的青年人,無論哪裡的,都只會越來越適應這種業態。什麼川菜,魯菜,淮揚菜,粵菜,什麼老字型大小,大酒樓,最後都會成為一種高雅消費。
 原味這詞,早先源於烹飪技藝落後,大多受環境或生產水準的影響而產生的飲食習慣。實質就是不會烹飪多樣化,只會用最簡單的手法。後來,經濟實力加持下的自信,通過一些文化包裝而向外輸出,將其詮釋為”健康美味、品質生活“的唯一標準。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而現代,工業化食品加工的蓬勃發展,飲食過於富足,也使得一些人的思維產生了變化,抗拒食物的多樣化,並將其定性為不健康,也試圖讓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理念。區域文化多樣性、飲食多樣性,才是正常社會。畢竟美食從來都是多元化的定義,從來沒有”唯一“的標準。消除多元化而趨唯一,是種典型的西方殖民思維。
2022-12-03 09:02:51
阿楨
全球飲食報告揭露最危險的飲食習慣 2022-12-12 阿淇博士

反式脂肪、燒烤、紅肉、糖都不重要,最可怕的是華人重鹽重油飲食
  回應
中國各地不太一樣,西北鹽油還好。西南及中南部重油重鹽。東南沿海飲食清淡,山東鹽略高。東北低油,多豆製品。我在江浙,甚至覺得臺灣水果過甜,日本拉麵過鹹。
不難理解,中餐很多高鈉的調味料和醃製和發酵食品。
日韓醃漬物多,胃腸道癌也多。
以前在日讀書,日人也重鹹重甜.拉麵.味增湯.醬菜..蛋糕甜點.
可是,日本人不喝拉麵湯
我去日本,他們都把湯喝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2fvo1kTJc

韓媒稱“稻種是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日線民不樂意了 2022-12-13

近日,韓國《農民日報》介紹“高陽家瓦地稻種”讓韓國有了“5000年的農耕歷史”;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稻種傳播路線有了根據,而日本主張 “中→日→朝”失去可信度。
  回應
有什麼好爭的?反正源頭都是西亞。
小麥的起源地是中亞,分別向東、西傳播。但水稻是東亞起源,中國已發現1萬年。別被西方的所謂“歷史”洗腦了。
怎麼老有一堆人想給中國文化找個外國爹?這麼不自信的嗎?
幸虧中國出土早,否則水稻又成了外面傳入的了。

朋友請我去吃一家豬蹄店,到店發現服務員都是維吾爾族同胞 2022-12-13

這才是正常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新疆逐漸變多,可能因為信仰的問題,你不能吃,但並不妨礙你借此謀生,就像哈薩克很多穆斯林養豬出口換取外匯。更不能把這種全球絕大多數人都在吃的東西污蔑為髒東西,用它去劃分人群、製造隔閡。
  回應
和一個回族朋友談過,他說好多都是誤解,《古蘭經》禁忌的食品:自死物、溢流的血、豬肉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比如豬肉,穆斯林不能吃和經營,但不干涉別人吃和經營。再比如,“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包括雞牛羊肉、魚類、海鮮等等,在現在的生活中真是不好辦。
2022-12-14 09:32:45
阿楨
美媒:12種中國麵條簡介

美國thekitchn網站2023年1月14日文章,原題:12種中國麵條簡介 麵條被認為是中國人發明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時期。以下是12種的簡介。
一、米線。多為圓條形,比如起源於中國雲南的雲南米線,吃法很多。
二、米粉。起源於中國南方,很細,通常以乾貨和塊狀形式出售,在亞洲其他地區也有多種食用方式。
三、河粉。起源於廣東,也稱為沙河粉,通常與肉或蔬菜一起幹炒。
四、銀針粉。白色半透明,約5釐米長,末端尖,在客家人中很受歡迎。
五、拉麵。用手將麵團拉成有彈性的長條,煮熟後面會變得滑潤、更耐嚼。典型代表是蘭州牛肉麵。
六、粉絲。又細又長,具有玻璃般透明度。在寒冷的季節,與蔬菜一起放入炒鍋或湯鍋中,也用來製作春捲等。
七、麵線。若受邀參加生日聚會,主人是福建人,很可能遇到這種細膩的小麥粉絲。它可以由麵團拉到30多米長,被稱為中國最長的麵條。
八、雲吞面。起源於中國南部包括香港地區,煮熟後有嚼勁,是粵菜中的熱門食材。
九、刀削麵。山西傳統麵食,每根大小和長度都不相同。廚師將一塊麵團以特定角度向下削成條狀放入沸水中。
十、炒麵。中國外賣餐廳的主食,起源於廣東。無論現做的還是曬乾的,都須先用沸水煮熟,瀝幹水分再炒。
十一、撈面。比炒麵更柔軟、絲滑、厚實,是另一種以不同方式烹製的雞蛋面,也是廣東人對拌面的方言稱呼。
十二、油面。其實並不油,盛產於湖北等地。在香港叫車仔面,即街頭手推車上供應的黃色米線。通常在亞洲特產市場上新鮮出售,可熱食也可冷食。(作者阿普爾•曼迪,劉長煌譯)
  相關新聞
歐洲最新研究發現:可安全使用人類排泄物種植食用蔬菜,網友祝賀:你們可算發現了
  回應
中世紀的歐洲,大街上屎尿橫流,臭氣熏天,路易十四命工匠發明瞭高跟鞋。貴婦們提起長裙就可以解手,僕人們會及時用木盆承接,糞便通常直接從窗戶傾倒到大街上。歐洲史家總是把他們的過去描寫得無比輝煌,絕口不提野蠻的統治、驚人的貧困、惡劣的城市衛生和頻發的瘟疫。
這個題目顯示了出一種知識的缺失,直接使用人糞尿作為肥料甚至是通過堆肥後使用都無法很好地避免排泄物對蔬菜的污染,從而導致人的大便可以傳播多種疾病。
該視頻中引用的彭博社報導裡明確說了,是使用人類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中國傳統糞坑發酵),而不是直接使用。工業生產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例如用高溫烘乾,然後碾碎得到粉末。
歐洲人這才弄明白那繁體漢字為啥要寫成米田共,被簡化字誤導了。
2023-01-18 08:07:48
阿楨
過年要少吃肉?華人飲食習慣能長壽最新研究成果曝光 2023/01/20 中時

《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科學期刊最近發表一項由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進行的大型研究論文,這項名為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納入中國大陸23個省市自治區共13154名、平均年齡為86.9歲的老年人做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老年人群長壽具有潛在積極作用,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則可能增加老年人群的死亡風險。其中,新鮮水果、新鮮蔬菜、豆類、大蒜、堅果和茶是主要的保護因素,而醃製蔬菜和糖及製品則與死亡風險較高相關。
在進行跟隨查訪平均5.7年的期間內,共有8937名老年人(67.94%)去世,其中整體植物性飲食指數較高者多數為男性、受教育程度較高者與經常運動的人。若是整體植物性飲食指數較高者,死亡風險減少8%;如果健康植物性(全穀物、水果、新鮮蔬菜、豆類、大蒜、植物油、堅果和茶)飲食指數較高者,死亡風險減少19%;不健康植物性(精製穀物、醃製蔬果和糖)飲食較高者,死亡風險則上升17%。
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的飲食模式對長壽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不代表不代表不攝入動物性食物,因為動物性食物也有好壞之分,例如,魚類和水產品適當攝入對健康也很有益處。
此外,在不同性別、年齡、居住環境、吸煙史、體重狀態和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或腦血管疾病、癌症和失智症)病史的人群中,與不健康飲食也有非常相似的關聯性。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在80歲以下、超重或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中,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模式與死亡關聯較強。
  相關新聞
全球最長壽老人法國安德列修女2023-01/17去世 享年118歲
2023-01-20 10:36:57
阿楨
阮春福辭職有何影響?引發越南政壇“地震”? 2023-01-20

越南的地圖是狹長型的,首都河內在北方,而經濟中心是胡志明市在南方。
越南曾有20年的南北越分治,北越是社會主義,南越是資本主義。後來,美在越戰敗退後,南越消亡。不過,越南的北南,已形成巨大的經政差異。
1986年,越南也學中國搞“革新開放”,形成南方幹部主抓經濟,北方幹部主抓政治等一個分工模式。雖沒單一核心,但四駕馬車還是排序。去年11月對我們訪問的阮富仲(越共總書記、最高領導人),排序第一,是北方派。這次越南大力反腐而辭職的阮春福(越南總理、國家主席),排序第二,是親美的南方派。阮春福的兩名副總理因為貪腐嚴重辭職,范平明畢業於美國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武德儋畢業于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回應
實際上越南大多數都是反華的。
近400年越南南方經濟都要好於北方,但是跟中國一樣,北方才是長久以來越南的政治中心,南方經濟重要,但長期得不到話語權。像中國人,越南人也是北方人保守但好鬥,南方人精明工於心計。

我是東北人,長期生活在南方,對南北方餃子差異略有體會,說說這一點

北方對面皮的要求高,可以超過對餡的要求。所以北方餃子更適合水煮,而南方餃子不如搞成鍋貼。
  回應
南方的餃子就是和速食麵一樣的速食,而不是像北方一樣的主食,更達不到節日必吃的地步,餡的重要性遠超過皮子。不過也別特意強調差異,這麼大國家飲食豐富多彩是好事,管怎麼也是中國心中國胃。
2023-01-23 08:37:16
阿楨
2012年我國每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 10.5 g。 按世衛建議每日 5 g。
  回應
現在最反感這種科普,今天中國人這不能吃,每天那不能吃。 反正就是中國人的飲食全是毛病。 不能吃豬油,被忽悠了多少年。特麼後來才發現,都是油商的套路。 味精不能吃,是雞精商家的套路。 背後全是利益暗藏! 你不就是想推銷低鈉鹽嘛。 省省吧!

我們花了幾千塊裝了個洗碗機,結果現在就是個擺設了

【本文來自《在韓國洗碗機等小眾家電的普及率遠高於我們,更不用說地暖了,人家早就普及了》評論區】
要用洗碗機的話,先把殘渣請理一下,一個一個擺洗碗機裡,然後放洗碗劑,然後去幹別的,等機器洗完了的收進消毒櫃,整個洗完時間跨度大約半小時。
我覺得洗碗機適合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極度不願洗碗,不管碗多碗少的,由洗碗機代勞很合適;二是家庭人口多碗碟量大的,可以大大減輕人的勞動量;三是碗量雖不太大但容易為洗碗發生矛盾的,為碗置氣不值得,用機器來調和矛盾。 如果不是上面的情況,你需要瞭解以下幾點: 1.用洗碗機不是不需要勞動。人需要做的是倒菜、擺放(擺不好容易洗不乾淨)、操作機器、洗完取出,不能把機器當碗櫃。2.洗碗機超快洗需要30分鐘。 3.洗碗機價格高,占地大。4.洗碗機需要耗材。如果每餐產生的碗少,10分鐘就收拾完了,這種情況下洗碗機不如人。
2023-02-13 06:45:22
阿楨
3斤飼料一斤豬肉,牛羊肉要7到8斤才夠,任何國家牛羊肉都比豬肉貴 2023-02-16
  回應
美國12美元/磅
中國是26.44美元一公斤啊。
2023年1月全球牛肉最便宜的10國(美元/公斤):阿根廷6;烏茲別克5.9;;烏克蘭5.71;馬來西亞:5.69;喀麥隆5.67;緬甸5.36;烏干達:5.23;尚比亞:4.69;巴拉圭:3.97;巴基斯坦:3.32。價格最貴的10個國家和地區:香港60.2;瑞士55.72;韓國55.3;澳門38……

悄悄漲價的牛肉 會一飛沖天麼?全球牛肉產業大起底 2020-09-16

  和豬肉相比,牛肉漲幅小,價格貴。但長期漲幅卻驚人:2007年初,1公斤牛肉20塊錢,2013年破60元。
  2018全球六大牛肉出口國依次是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美國、新西蘭和阿根廷,而前六大牛肉進口國家/地區依次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
  為什麼進口牛肉比國產牛肉便宜?大規模養牛進口的成本非常低。大型農場成本/飼料成本/牛品種差異。我國黃牛淨肉率僅45%,料重比8:1,反觀國外商品牛,淨肉率55~60%,料重比5~6:1
  物流成本:牛肉從新疆內蒙古運輸到廣東珠三角,成本甚至比澳洲海路運輸到廣東珠三角更高。 此外,在發達國家,養牛服務體系健全。
  還有關稅。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以來,大大地減少進口牛肉的成本。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 2020年,國內牛肉80元/公斤,而進口岸價僅35元/公斤,加上稅費、冷鏈物流、檢測等項成本,也不超過45元/公斤。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牛肉走私!
  2013年,國內每年走私牛肉高達200多萬噸。巴西只有22元/公斤,當時50元/公斤,引得無數商人為之鋌而走險。走私肉源主要來自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主產國,經香港和越南中轉,或直接在南方沿海地區登陸,進入中國境內。
  2018年後,國家持續加強邊境管控力度,打擊走私行為,並不斷擴大牛肉產品准入清單,走私下降,國內牛肉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從26層養豬大樓、深海網箱談現代化,普通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2023-02-12

湖北鄂州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以前總覺得落後、原始,農民人數眾多辛苦勞動,羡慕發達國家。但是忽然一下就發現生產革命來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經濟和效率、科技的自然組合。歐美日的黃金發展時期就是這樣,現在,這種事情主要發生在中國,因為相關科技和生產力、資金元素,都是中國最強了。
2023-02-19 09:55:02
阿楨
台灣蛋價明起漲2元 2023/02/12

受國際原物料高漲、禽流感疫情等問題,蛋價始終居高不下,每日缺口仍達40萬顆,批發價由每台斤50元漲到52元,下一波清明過後是關鍵,民眾直言「含淚繼續吃」。
  相關新聞資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2-02-16籲不用搶購雞蛋!農委會做4措施:價格波動低於美日(回應:台灣人薪資是美日幾? 而蛋價卻要比美日?有這種不專業的農業官員,是台灣人之恥!)
 才笑台灣吃不起雞蛋!中國抗疫也一蛋難求價格翻倍飆漲,從每斤(500公克)4元(18元新台幣)漲至8元人民幣 2022-05-21 新頭殼newtalk (回應:整天帶仇中風向的爛頭殼,監督對岸好努力好用心,台灣不必封也翻過倍了吧! 綠頭殼就愛比爛? 綠民真好騙! )
 2023年第1周中國大陸雞蛋批發價每公斤10.73元人民幣(48.5元台幣),環比跌2.4%,連續10周小幅下跌。
 蛋價再創新高!台灣為何會缺蛋? 2023-01-04 聯合新聞 極端氣候/疫病禽流感/飼料價格/小農高齡化/…,根本原因還是雞場如何升級,2021年全台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回應:綠色執政、缺蛋保證!)
 中國現代化蛋雞養殖場,全流程自動化,比德國的還先進,真酷!2022-02-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MoIAeXoEY
 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蛋雞養殖場:投資5.82億元,養300萬隻蛋雞,年產蛋4.5萬噸,銷售收入5億元,年生產3萬噸有機肥 2009-03-22在京奠基。
 2019年中國生產3300萬噸雞蛋,占世界40%。過去,每個農場有100–1000只蛋雞。幾十年裡,朝標準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養了數百萬隻蛋雞。
 2020年中國水產品6549萬噸,養殖占79.8%,占世界60%以上。
 湖北鄂州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
 中國的糧食儲備超過6.5億噸足以養活14億中國人,儲備量超過6.5億噸,稻麥能夠滿足一年以上需求。2017年玉米儲備2億噸,2019年儲備100萬噸豬肉。中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為2.2億桶,相當15天需求量,國際能源署(IEA)建議90天,年煤1.2億噸,銅、鋁、鋅的戰略儲備分別為150至200萬噸、80至90萬噸和25至40萬噸。約7000噸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料。此外,還儲備有鎳、銻、銦、鍺、氧化鉬等金屬及其化合物。
2023-02-20 08:17:50
阿楨
全球擁有最多門市,SUBWAY如何自平地蓋起高樓,現在又遭遇了什麼嚴重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13G6-7GIs
  相關新聞資料
沃爾瑪2023年利潤六年首降(營收6113億美元,同比增長6.7%;淨利潤為117億,同比下滑14.6%)
,未來盈利增長難解。
  回應
subway的經營理念就是賺加盟商的錢,然後通過快速擴張的店鋪資料再去賺投資者的錢。
主要還是賣太貴,而且點餐方式要選擇麵包、配料,對於不熟悉的顧客來說太為難,不如麥當勞預設菜單
最大的問題是CP值吧!尤其當萬物齊漲後,貴又吃不飽的吃草餐印象揮之不去,其他速食漢堡店至少可以大口吃炸雞薯條慛眠自己肚子
subawy 雖然可以客製化搭配菜單;但很貴。對於學生小資族很不友好, 200元價格吃完好空虛,還不如點便當
Subway 在一周前(2023-02-14)宣佈求售,目前已聘請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諮詢探討出售的過程,不過不會給出售時間表,也不會確認過程中是否會保證出售。(法新社)
Subway 完美切合我的需求,口味清淡 乾淨衛生 有菜有肉,稍高的定價也阻隔了不少人潮,永遠都有位子坐著慢慢吃,總之希望這次換手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比較值啊 比起其他速食還是健康點啊,但真的要比其他健康飲食當然不會是首選

美媒:中式素食簡單、美味、優雅

美國VICE新聞網2023-02-22漢娜•車的《中國素食廚房》是一本超越豆腐的必備食譜,在美國,許多受歡迎的中式菜肴是已被美國化的陳皮雞和炸蟹角等,而當提到更傳統的中式菜品時,人們往往會想到葷菜,如北京烤鴨和叉燒等。然而,漢娜•車在此書中強調,中餐其實是一種很大程度上基於素菜的烹飪體系。來到中國並學習素食烹飪後,她發現蔬菜不僅不可或缺,而且一切都讓人感覺如此簡單和優雅。(作者亞當•羅斯巴特,丁雨晴譯)
2023-02-27 09:36:18
阿楨
南方菜偏甜北方菜偏鹹,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2023-03-05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分佈特徵。東北地區患病率較高,吉林省達到了4.5%,遠高於全國3.21%。東部沿海高於內地,特別是江浙滬達4%。 而兩湖江西2.2%,體現了糖尿病患病率與居民生活水準高低緊密相關;奇怪了,為什麼會北高南低?而且高發地區沒有廣東?可能,北方廚師在做菜時也放糖,只不過鹽巴放得更多,遮蓋了甜味?至於浙江菜和上海菜對北方人來說也是偏甜,但實際杭幫菜和本幫菜 “濃油赤醬”,糖和鹽都不少放啊。 3、最後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如果攝入過多的氯化鈉,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使血壓難以控制。最後南方人喜歡吃新鮮海鮮法要不白灼要不清蒸,全程不加鹽也不加糖,吃的就是食品本身的鮮甜味,吃這些食物為主的人群,想得糖尿病都難啊。
2023-03-07 08:36:07
阿楨
日本人越來越不怎麼吃魚了,日媒稱原因是烹調麻煩,海鮮價格上漲14%大

《日本經濟新聞》2023-08-01報導,作為日本料理主角的魚類如今似乎正在遠離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日本人均海鮮消費量2001年最高為40.2千克,到2021年減至23.2千克。
  回應
日本的魚烹調確實很麻煩啊,還要想辦法消除輻射
  相關新聞
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隧道開始注入海水:周邊魚體放射性物質超標180倍
中國海關宣佈: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地食品,中國消費者呼籲抵制日本產品

為什麼法國人覺得中國松露不是松露 2023-08-10

事實上,直到上世紀80年代,松露在中國的名字依然充滿了下里巴人的氣息,“土茯苓”“無娘果”“豬拱菌”“臭雞樅”……松露兩字,最早出現在改革開放後的歐美文學譯作裡美麗的名詞,Truffle準譯是塊菌,是一種典型的世界性生物。但東西方對它的態度,卻有著天壤之別。
但事實上,松露的味道是不可能類似蘑菇的。李時珍說的“味殊美,絕類蘑菰”,多半是他試錯了物件,或是自己主觀上的想當然。我們不能苛求一個落第秀才,對近2000種藥材描述得百分之百精准。相反,這恰恰能夠作為中國古人不吃,至少是不常以松露為食的文獻依據。
  回應
這種人,真是可憐,吃個松露,都能讓他把西方美化成這樣,把李時珍說成個落地秀才。
說人話,關鍵是法國佬賺不到暴利,所以不肯認證;這跟當年戴比斯等法國比利時珠寶巨頭不肯承認蘇修出產的鑽石是鑽石一樣。
一個道理,本子自產的珍珠聯盟搞了一個珍珠認定的小圈子,連南洋澳白珍珠都要在本子的“真珠協會”裡才能在幾個理事的暗箱操作下拿到“特選”的等級。還極力貶低中國諸暨的淡水珍珠,說淡水皮層薄個頭小和日本的阿古屋比毫無價值。直到近兩年養殖技術進步中國淡水珠也有了“愛迪生”(滿圓紫光)這種頂級珍珠才被歐美先接受,日本真珠協會是最後一個承認的。
裝B好賣個高價而已,從魚子醬、三文魚再到河豚魚,在吃貨大國這裡一個個現出原形,實在裝不下去了。
歐美日打壓中國的原因,無非就是不讓你獲得定價權,話語權和高附加值,我們一定要打碎這些舊的條框,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
2023-08-15 08:21:41
阿楨
台积电开始慌了!EUV光刻机停机太久,7nm
2023-09-10 07:18:40
阿楨
賣紅酒的都是說,對皮膚好助睡眠,都是按中藥保健品的套路推銷 2023-09-09

【本文來自《澳大利亞滯銷葡萄酒達28億瓶,即便中國終止反傾銷稅也要緩好幾年》評論區】
紅酒是佐餐酒,因為正式的西餐比較清淡,並不好吃,需要味道重的果酒來下嚥,順便給肚子溜縫兒,這就和中國人吃鹹菜,泡菜,醬菜,涼拌菜,來下飯,是一個道理。
現在,賣紅酒的都是說,對皮膚好,助睡眠,都是按中藥保健品的套路,推銷給中年婦女,利用中國家庭財政不平等的格局,套路很深的
  回應
不說對心臟有好處這功能啦嗎?退步了啊
法國人上床前都喜歡喝葡萄酒。

酒文化,到我這一代為止吧!

【本文來自《白酒銷量連續6年下跌,是消費者口味變化,還是有其他原因?》評論區】
年輕人應該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符合現代性的良性文化習慣,應該是那種基於充分尊重獨立人格的優秀自愛的社交禮儀。
酒被發明出來幾千年了,以前是黃酒,後來的白酒,啤酒,紅酒。他就是一個載體。歷史上,都有過不同程度的禁酒令。他如今還是在超市,商店,顯眼的位置。永遠不會消失。
你確定是先黃酒後白酒?
白酒是蒸溜酒,元時才入。
酒吧在全球的發展勢頭雖然不如咖啡館猛,但也沒有衰敗的跡象。
  相關新聞資料
瑞幸奇招「醬香拿鐵」(拿鐵+茅臺酒)逆襲星巴克。

高度白酒這種工業社會才發展起來的垃圾文化就不要假裝傳統了
  回應
蒸餾酒的白酒出現在元朝。

中國應該注意保持自己的酒文化,在酒席喝酒,而不在酒吧喝酒

中國喝酒一般都要酒席上,白酒絕大多都是在酒席上喝。紅酒等大多在酒吧,醉酒街頭的絕大多數都是酒吧出來的,。酗酒在中國從來沒成為大事,就是因為中國良好的飲酒習慣。
2023-09-10 07:19:40
阿楨
中國已經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何不主動調整飲食結構呢?

中國人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副食,都遠遠超過其他地區,中國是地球上胖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8千萬人,美國是肥胖人比例最多的國家,美國有錢人在吃螺旋藻,素食,蔬菜,當食物,中國為何不調整飲食結構呢,中國就包含有豐富的低熱量食物,比如,豆腐植物蛋白,水果蔬菜種類冠絕全球,大魚大肉,大油大酒,大吃大喝的爆病低健康的飲食時代,早該結束了
  回應
1.中國肥胖的比例不高,只有20%左右,超重的才是30左右。我國就算胖,也不像對岸的世界第一大國一樣,胖子都是胖成球的。2.中國人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沒問題。
肥胖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吃肉,而是吃油和各類糖太多了,現在的植物肉背後,就跟以前操作吃調和油健康一樣,信了才是傻子。美國人的胖是什麼黃油和糖太多,而中國的胖,是碳水太多了,是饑荒時代的遺存。中國蛋白太少,碳水和糖太多
2023-10-27 09:56: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