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半導體的新王者」為何仍擔心公司倒閉?|經理人
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James Huang 攝影

主宰半導體業最大的收購案──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為何仍擔心公司倒閉?

2020-11-16 整理‧撰文 王宥筑

昨(15)日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貢獻。黃仁勳透過一段預錄影片表達感謝,並表示很榮幸能與電腦業的兩大巨頭張忠謀、林百里獲得同樣的殊榮。

S__78151720_0.jpg
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學位,黃仁勳預錄影片接受殊榮。
Nvidia

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今年 9 月曾對內部員工宣布將以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1.16兆元)收購日本軟銀手上的重量級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此筆交易若成功,將成為半導體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

一直以來,輝達高性能運算的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位居業界龍頭,而安謀的主力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技術架構和多樣專利,收入來自CPU架構授權金,是目前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晶片的要角,尤其在手機的處理器的市占率高達95%。例如蘋果宣布自製處理器後,仍採用安謀的架構來開發。這兩大公司結親,輝達對產業的影響力將大幅增加,威脅美國晶片產業龍頭的英特爾(Intel)。

收購安謀的消息公布後,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被《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稱為「半導體領域」的新王者,《華爾街日報》甚至提出黃仁勳的「黃氏定律」(Huang’s Law),將取代過去左右半導體產業、Intel創辦人之一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推薦閱讀:禾聯碩主打「價格親民」,毛利卻是同業的一倍!怎麼辦到的?總經理攤開價值鏈解析

黃仁勳的領導風格:幽默風趣中,保有「公司只剩30天」的危機意識

媒體經常以「幽默風趣」形容黃仁勳,他作風大膽,不僅將公司標誌刺在手臂上,還在今年 5 月的 GTC 2020 線上技術大會前夕,搶先上傳了一支故弄玄虛的新品「劇透」短片。影片中,黃仁勳從自家廚房的烤箱端出一個龐大的叢集設備(由多個繪圖晶片組成的系統板),下方註解寫著「世界上最大的顯示卡,新鮮出爐」。因為這支影片,輝達最新一代 GPU 處理器還未正式亮相,就吸引各家廠商及媒體大力關注,蔚為話題。

但能將公司一舉做大,除了幽默,更仰賴領導者經營管理的能力。黃仁勳過去曾對內部同仁說「公司距離倒閉只剩30天」,警惕團隊必須有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感,來自於輝達創業前 3 年曾籌措大筆資金、雇用百名員工,好不容易推出首款產品(稱作NV1的顯示卡),上市後卻乏人問津,使公司一度面臨倒閉。創業初期慘痛的失敗,讓黃仁勳學到重要的一課。

他從中領悟到,即便CEO承認策略失敗、產品失敗,這間公司依然會走向成功,因為走過最艱難的時期,一間公司的核心價值才會真正彰顯出來,「這是領導這件事最令人興奮的部分──當你握有最壞的一手牌,你卻知道自己仍然會取得勝利。」

這次危機過後,有兩件事因此成為輝達的核心價值,第一是勇於承擔風險並從錯誤中學習;其次是「理智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也就是大方承認並容許犯錯的文化,他指出,如果不能及時承認錯誤,反倒會在錯誤的決定上耗費太多心力,最後賠上整間公司。

他今年 8 月接受美國技術網站 VentureBeat 專訪時提及,至今「公司距離倒閉只剩30天」的感覺仍芒刺在背,「為了讓公司在市場上存活、並不讓合作夥伴失望,我每天都在焦慮中醒來。」

這位看似愛開玩笑的CEO,其實與所有的經營者一樣,兢兢業業地面對各種風險,在變局中努力求生。

30歲創辦自己的公司,身價直衝 2850 億

黃仁勳出生台南,9歲時至美國求學,於奧勒岡州立大學、史丹佛大學取得工程學士與碩士學位。黃仁勳在一次專訪中提及,學生時期的自己是個認真學習、極度害羞、不擅交際的人,後來,在餐廳打工的經驗促使他踏出舒適圈,學會接觸客人、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他曾在超微(AMD)、巨積(LSI Logic)服務,30歲那一年,與兩名朋友共同創辦輝達,在他的帶領下,輝達不只在電腦遊戲晶片領域奠定制霸地位,近年來更積極向 AI 發展,投入資料中心與無人車等晶片的研發。

今年 4 月,輝達剛收購了以色列伺服器晶片商邁倫(Mellanox),刺激公司股價上漲,更帶動黃仁勳身價直衝 98 億美元(約新台幣2853億元),比去年增加 133%,名列今年《富比士美國 400 富豪榜》(Forbes 400)上「成長幅度最大的富豪」第二名,僅次於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資料來源:ForbesNew York TimesVentureBeateeNews Europe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