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理論】搶當英雄,最後都變狗熊?|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賽局理論】搶當英雄,最後都變狗熊?

2008-08-20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採訪‧撰文 / 劉揚銘    審訂 / 梁孟玉博士(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西部片裡有個經典橋段,主角與反派飆車對開,在筆直的公路上向對方衝去,看誰有膽量敢一直衝,不會心生恐懼而縮手閃開。直衝的英雄可以獲得全部報酬,閃開的人就變成「弱雞」,灰頭土臉還得背負膽小鬼的惡名。

賽局理論裡,兩車對撞的情境被稱為「弱雞賽局」(chicken game)(見【附錄】)。參賽者最好的結果是當「活著的英雄」;其次是閃邊,當個至少能「活下來的膽小鬼」;最差的狀況則是兩個人都搶當英雄,結果雙雙「一頭撞死」。均衡狀況則是其中一個人閃開,另一個人直衝,不過因為這種均衡有2個,比賽只玩一次不見得會正巧落在均衡點上,參賽者不管選閃邊或選直衝,都有可能是雙方的最佳策略,所以很難預期。

是英雄,還是膽小鬼?

在電影中,觀眾都知道劇情不會是主角被撞死收場,所以在最後關頭裡,必定至少有一個人會選擇閃開。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裡,可是不會有人願意先退讓,讓贏家「整碗捧去」的,因此互不相讓,最終落得兩敗俱傷,也可能是弱雞賽局裡雙方理性選擇的結果。

藍光光碟(Blue-ray Disc)和HD-DVD的影音規格戰,就是一場弱雞賽局的例子。著眼於全世界每年240億美元的DVD家庭影音市場,只要能推出廣泛被接受的規格,就能贏得最大利益,因此新力(Sony)的藍光光碟和東芝(Toshiba)的HD-DVD互不相讓,這場弱雞賽局,在2002年雙方各自推出次世代DVD規格後,啟動了引擎。

弱雞賽局的重點在於,如何讓對手相信自己有「直衝」的能力,因而轉向閃開。就規格而言,藍光光碟具有容量大、防拷保護、互動運用更佳的優勢;HD-DVD則是可延用舊DVD的生產資源,因此有成本、價格的優勢,雙方各擅勝場,也沒人肯退讓。

為了逼退對手,釋出「別再和我僵持下去,否則你有可能一頭撞死」的訊息,由新力帶頭的藍光光碟陣營,召集先鋒(Pioneer)、日立(Hitachi)、樂金(LG)、惠普(HP)、戴爾(Dell)等大廠加入,壯大聲勢;而由東芝和恩益禧(NEC)領軍的HD-DVD陣營,也拉攏了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等。
好萊塢片商也成為雙方陣營亟欲拉攏的目標(DVD究竟只是內容的載具,消費者買的是內容,而非DVD)。2004年,估計藍光陣營擁有48%的好萊塢片源,HD-DVD也占了42%,在吸納支持者這一關上,兩家公司再次戰成平手。

活的膽小鬼,比死的英雄好

眼看到了2005年初,彼此已叫陣多時,卻仍僵持不下,針對合作可能性所進行的談判,也沒結果,顯見兩輛企業坦克都是選擇往前直衝了。2006年HD-DVD播放器問世後,東芝便開始運用低成本優勢,不斷地降價,迫使新力的PS3(唯一的藍光播放器)面臨虧損壓力,希望能用市占率和成本,迫使新力「轉向認輸」。不過新力硬挺虧損也不退讓。

最終,這場拖延了5年以上的規格戰,耐不住性子的是內容商。家庭影音商機在線上收視、點對點傳輸等新技術的壓力下面臨萎縮,若無外力介入,繼續任由新力和東芝彼此硬碰硬,到頭來很可能是以「兩個撞死的英雄」收場,內容商也同時遭殃。

2008年1月,握有6成老電影片源的世界第一大製片商時代華納(Time Warner),從HD倒戈支持藍光陣營,一舉將好萊塢內容資源爭奪戰的比數,打成了7比3,加上微軟和英特爾都不願推出HD-DVD單一規格的硬體產品,形同敲響了HD-DVD的喪鐘,直到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宣布專賣藍光產品,終於在HD的棺材上,釘下最後一根釘子。

2008年2月,東芝宣布停止HD-DVD的開發計畫和生產線,估計損失達數百億日圓之譜,在這場規格大戰的弱雞賽局裡,新力成了贏者全拿的均衡裡的英雄,至於東芝雖然被迫退出市場,但總比當個撞死的英雄好。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