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觀察 | 守成時代,吉利控股集團給出的最新答案 - SL886 日誌

ESG觀察 | 守成時代,吉利控股集團給出的最新答案

By admin
2023-06-06

在當今世界大變局之下,多重危機接踵而至,人類命運面臨空前挑戰,未來變得混沌,人類社會該何去何從?對於現代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啟示?

福特創始人曾説過,一個好的企業和一個偉大企業的區別在於,一個好的企業可以向社會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還要儘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無獨有偶,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似乎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而且,正試圖用行動證明。

吉利控股公佈最新ESG報吿,首度披露ESG戰略六大方向

6月5日,吉利控股集團發佈了《2022可持續發展報吿》,並首次披露ESG戰略六大方向,包括合規與商業道德、氣候行動、資源保護、交通出行、價值鏈責任、員工與社區。

事實上,自2012年起吉利就已連續八年發佈社會責任(CSR)報吿,2020年更名為“可持續發展報吿”,到如今已有十年,這意味着吉利ESG戰略內涵隨着且全球商業版圖的持續擴大也正日益豐富與完善。

此外,從CSR到ESG這一概念的轉變及興起,改變的是關注維度、評價標準,以及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約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秩序混亂,增長更是變得難上加難。儘管如此,但兩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即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ESG報吿以更清晰的界定和更易於理解的標準,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各國政府以及投資者的共同選擇,併成為評估一家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質量的關鍵依據。

不過,ESG作為一個近年來才在國內興起的概念,目前相關實踐尚處起步階段,缺乏規範的信披規則和成熟的評價體系,不僅信披數量上有待提高,質量也是良莠不齊。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將ESG理念與自身業務經營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利益的平衡,最終走出一條更高質量、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之路?成為了新時代企業經營的一道“必答題”。

這對於創立至今已有近四十年,而且長期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吉利來説,想必有資格來回答。

砥礪奮進近四十年,重新擘畫ESG征途

1)砥礪奮進近四十年,人類命運面臨空前挑戰

説到吉利,“自主一哥”、想必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誠然,吉利在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工業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

其連續九年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十強,五年躋身世界500強。根據最新的ESG報吿顯示,2022年吉利控股集團汽車銷售總量超23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超64萬輛,同比增長100.3%。

事實上,吉利的眼界並不僅限於汽車產業,手機、芯片、飛行汽車、衞星等硬科技領域,都有吉利的身影。伴隨能力圈的擴大,吉利走向全能科技企業的轉變,堪稱是中國經濟不斷升級的一個縮影。

既然ESG理念體現的是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追求長期價值增長的價值觀。這意味着現今的企業乃至國家經濟增長模式,都須要在現有的社會與環境中去進行重塑和淬鍊。

黨的二十大報吿曾指出,“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目前,氣候變化成為人類世界有史以來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警鐘已震耳欲聾,且證據無可辯駁。

究其原因,以二氧化碳為核心的温室氣體被視為罪魁禍首。因此,為積極應對這一變化,各國、企業們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走上“脱碳淨零”的長期征途。

其中,汽車製造行業正是加速減碳、實現“碳中和”的主力軍之一,長期立於產業發展潮頭的吉利,在這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亦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戰略轉型的加快推進,成效更可見一斑。

2)2045年實現全鏈路“碳中和”,吉利“一二三四”戰略路徑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吉利多年來在能源、材料等科技以及場景、供應鏈等多方面進行着持續的探索和佈局。目前,從吉利到旗下品牌,從“碳中和”戰略目標、到實施路線圖與時間表,都已躍然紙上。

為了實現2045年“全鏈路碳中和”的總體目標,吉利構建了“一個目標引領兩大能源驅動三大碳中和場景四大零碳路徑”的“碳中和”總體戰略路徑。即通過綠色電力+綠色甲醇兩大能源驅動,聚焦在碳中和車型碳中和出行服務碳中和物流三大碳中和場景,助力全社會碳中和目標實現。同時,吉利還將帶動供應鏈夥伴共同實現零碳材料與零碳製造,零碳動力驅動零碳場景,構成從自身到價值鏈的全鏈路碳中和路徑。

3)全產業鏈、全鏈路節能減排,甲醇產業化佈局再上新台階

從總體思路來看,實現“碳中和”無外乎兩條路:一是減少碳排放,從能源、物質以及價值鏈等方面,實施節能減排;二是增加碳吸收,例如通過生態修復、植樹造林等方式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利用技術手段,進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實現負排放。

目前,通過節能減排來仍然是實現低碳運營、綠色發展的主旋律,也滲透進了吉利生產、經營與管理的方方面面,即其所稱的全產業鏈、全鏈路節能減排

由於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有三分之二來自於能源系統,因此解決能源問題,就是解決氣候挑戰的關鍵。而能源從生產到使用主要可以分為來源、轉化和利用三個環節。針對這三個環節,就產生了四個減排路徑。在能源來源方面,主要路徑在於電力脱碳化。即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根據中國碳排放數據庫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全國所有涉及化石能源的行業中,電力行業排放量最大,佔到總排放量的44%。所以,電力結構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目標中最核心的一個環節。

目前,能夠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主要有光伏、風力和核電這三大主力,還有像水力、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作為補充。在這方面,吉利從“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出發,長期以來堅持“綠色電力+綠色甲醇”兩大路線並行。

具體而言,吉利至今不僅佈局了光伏產業鏈十幾年,而且深耕甲醇賽道長達十八年,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為載體,已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包括醇、站、貨、車、金融等一體的綠色甲醇生態,助力我國實現高效零碳陸運。

根據報吿顯示,2022年吉利汽車光伏裝機容量約307兆瓦,同比提升168.7%,且以沃爾沃汽車(台州工廠)為代表的一級供應商已實現100%電能“碳中和”。

沃爾沃汽車台州工廠打造以人為中心的綠色工廠

需要指出的是,綠電作為電力脱碳的主要路徑之一,核心思路還是在於減碳。而甲醇本身是一種清潔燃料,不僅碳排放遠低於統化石燃料,且在規模效應下經濟性媲美油車。

同時,由於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消費國,説明對於甲醇技術的自主可控,而且其可以替代石油,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決定了發展甲醇經濟的必然性。而綠色甲醇作為煤化工行業轉型的必然產物,即可以在生產中做到極低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對其資源化利用,也即上述提到的碳吸收/捕捉思路。

另外,甲醇作為氫的載體,與氫能相似,不僅可以直接作為燃料、原料,能量轉化效率高,可以長期儲存,安全等級等同汽油。

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優勢,甲醇近年來備受追捧,正成為全球跨國車企、船企的新寵。據國際船舶網統計,全球前十大集運公司中有一半投資甲醇燃料。另外,根據Alphaliner於3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六個月裏,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訂單的增速已超過LNG動力船,而集運公司幾乎都已經放棄了訂造傳統燃料船舶。在去年下半年的集裝箱船新船訂單中,有48%採用甲醇動力,38%採用LNG動力,只有14%為傳統燃料;而在今年前兩個月總計38萬TEU的新船訂單中,甲醇動力佔比高達62%,LNG動力為30%,傳統燃料僅8%。

(來源:國際船舶公眾號)

另外,歐盟態度“180度大轉變”---今年3月底最終達成新協議,批准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並放開eFuels。其中,eFuels指的正是包括甲醇、甲烷這類碳氫鏈燃料。

種種跡象表明,甲醇燃料正成為新風口。這對於深耕這一賽道近二十年的吉利而言,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兑現期。當然,吉利並未就此止步,而是乘勢追擊。

繼去年先後推出全球首款甲醇混動轎車和新一代甲醇重卡之後,吉利的甲醇產業化局再上新台階---今年2月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甲醇工廠在安陽正式投產。

甲醇混動轎車

據瞭解,該項目總投資達8億元,將是我國首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工業化生產裝置。通過綜合利用河南順成集團焦爐氣中的副產氫氣與從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綠色低碳甲醇。項目達產後,綠色甲醇年產能達11萬噸,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達16萬噸,相當於增加森林種植面積16萬畝。

由此來看,整個項目具有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對我國“碳中和”以及煤化工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示範意義。此次項目投產系首次大規模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案例,亦堪稱是大規模人工合成清潔能源的里程碑項目,為中國能源多樣化戰略點燃了一座新的燈塔。

此外,該項目還實現了氫能的利用與存儲,並實現了在吉利旗下遠程甲醇重卡的商業化應用,標誌着商用車已形成綠色低碳甲醇從生產到加註再到應用的生態閉環,將成為綠色甲醇運力生態在全國推廣的示範案例,有利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複製,助力我國製造業的綠色轉型。

管窺吉利的“碳中和”戰略部署和執行落地成效,不難看出其宏大的ESG戰略框架以及接地氣的執行能力。從目標到具體措施再到商業化標杆案例的打造,甚至是產業化和生態共建方面,都給出了一個可供參考的實踐範本。

顯然,這背後離不開吉利在技術、商業乃至產業化“無人區”持久深耕和敢於出擊的決心和定力,更離不開超長遠的視野和大局觀。近四十年來,從追隨到引領,吉利的全球化商業版圖和能力邊界都在不斷擴大,這是吉利部署ESG戰略根基。不過,要想做到高度融合,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這對於公司的戰略眼光、決心及整合能力也都會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至少如今看來,吉利是做對了。其在甲醇燃料產業化中的領先卡位,在如今終迎來爆發期,或許正是對超長戰略眼光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強大定力的一種認可和饋贈。

結語

當然,除了生態環境之外,ESG內涵也強調關注多方相關者的利益,包括消費者、員工、合作伙伴等,力求實現多方共贏,這從根本上體現的是“以人為本,充滿包容”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

吉利在這些方面的重視和投入同樣不少。

大體而言,汽車作為吉利主業,對於安全有着極致的追求,不僅引入像“沃爾沃”這樣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品牌,而且以高於國家標準的尺度來評價和完善自有安全保護體系,並推動全方位安全出行。

除此之外,人才培養歷來也頗受吉利重視。自1998年開始辦校,23年間開辦9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的不同培養層次,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如今作為一家國際化企業,吉利同樣重視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形成了全球化的人才戰略,並創建了與之匹配的SEE模型,建設了獨特的人才森林戰略,藉此不斷提升員工歸屬感、獲得感和成就感。

從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賦能,到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重塑生態環境與經濟和諧共生關係,再到倡導“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都在昭示着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甚至會刷新人類文明的進程。

當然,這也是歷史性的契機,儘管人類紛爭不斷,但現在有了共同的需求和目標。而ESG理念風靡全球背後,是越多越多目光基於地球生態圈思維的有限空間,對於自己、自然、發展乃至生活的新一輪審視和自定義。

未來那個世界是否會更美好?或許沒人能答得上來。但至少像吉利這樣的行動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