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日本人切腹自尽中途后悔的?

关注者
286
被浏览
3,164,761

40 个回答

日式切腹自尽,如同一场名誉仪式的庄重表演。仪式到一半,主人公怯场了,等于将"武士名誉自决”贬为“市町民斩首刑”。肯定有后悔,可切腹一旦开始,就绝无半途而废。

切腹自决有有着繁杂的程序

由于切腹人在切腹仪式中即死,因此很难考证他们在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过后悔情绪。但历史上切腹中饱受折磨,涉时很长的案例却很多。如藤原保辅,三岛由纪夫。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就要问,为什么要切腹?怎样的切腹大概率会后悔?怎样的不会?

一:先回到起点,为什么要切腹。

切腹是用胁差(长约40cm-60cm,单手短刀)切开腹部的自杀仪式,主要为古代日本武士阶层所实行。

胁差

明治时代撰写《武士道》一书的新渡户稻造认为,这是因为古代日本人信仰“腹部乃是人灵魂、情感寄托之处”(Bushido: The Soul of Japan、1900年刊)。

这是来自古代的解剖学信仰。将灵魂寄托之处剖给你看,表达了日本武士“一片忠心在玉腹”的精神思想。

歌川国員画「當世武勇傳高﨑佐一郎」浮世絵、嘉永年代。

二 :切腹的起源:并不古老的传统,始于一场意外。

平安中期的贵族盗贼藤原保辅,出身藤原南家,是史册上最早记载切腹的人。

985年,宽和元年。在源雅信的土御门殿上,他袭击藤原季孝。后又在永延2年(988年)对茜是茂入室抢劫。

遭逮捕时,藤原保辅自戕,刀捅腹部试图自杀,未遂。第二天狱中大出血而死。

可能是他的贵族身份,也可能是他成为了切腹之宗第一人,史书对他的记载是“右兵衛、強盗張本、本朝第一武略、蒙追討宣旨事十五度、後禁獄自害”,颇有褒誉之意。


三:切腹的名誉性与阶级性

日本文化中,将切腹视为有尊严的死法。

近世以来,切腹作为自我处刑的方式,被赋予了荣誉的意味。这是将受刑者以武士待遇对待,保证其名誉的处刑方式。

切腹命令下达时,使用的是“允许你切腹”,这样的表现形式。

切腹的场所,重重铺叠新的榻榻米。用没有褶皱,整整齐齐的白布幔帐包好布房间。

江户时代末期,切腹主题的日本画

切腹自决,自带其阶级性。对于非武士的下层民众,比如农民百姓,市町民身份的人,则以斩首,磔刑,绞首刑等方式为主来处刑。


四:痛苦的切腹,和它的主要类型

1:切腹的痛苦与症状

事实上,由于腹部乃是神经密集之处,故切腹时会产生极大苦痛,让人感到生不如死。施行时,往往会造成失血性休克,昏厥抽搐,腹网膜刺激症等。因为伤及内脏,还会造成失神,运动失调等,最终导致切腹者无力继续施行切腹行为。

2: 切腹的类型

(1)十文字切

在日本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切腹者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切出内脏,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种切腹方法称为“十文字切”。

最后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杀的是,1912年为明治天皇殉死的乃木典希大将。这方法极其痛苦,难度过高。

正在读报纸的乃木典希

(2)一文字切

后来切腹,发展为切一刀的“一文字切”。由于一文字切并不容易直接致死,因此最后须由介错人斩首。

(3)三文字切

切腹最高难度的是三文字切。幕府末期尊王攘夷运动中,土佐勤王党创始人武市半平太,他施行的“三文字切”,是在腹部横着平行划开三次创口,像汉字“三”一样。

这种切腹方式动刀次数最多,耗时最长,对体力消耗最大,要遭受巨大痛苦。


在日本武士文化中,能勇敢、凛冽地完成切腹的仪式,能够凸显一位武士不惧痛苦,坚持贯彻武士道之尊严死亡方式。在场的观者将会受到巨大的震撼,切腹人也将会被其他武士,看作是真正的武士。

摄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川幕府武士

五:介错人:整场仪式的保证人

毫无疑问,既便是武士,也不是人人都有切腹的毅力。特别是切腹人的技术,体力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惨不忍睹的突发情况。

再加上心理情绪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后悔”的情绪。而切腹本来的目的,就是给受刑者留有名誉,而非难堪。日本古代切腹往往是公开处刑,在众多观刑者面前,要想保证仪式的顺利与庄重,介错人此时就显得必不可少。

切腹人与介错人

1: 介错人的组成与分工

介错通常由,正副介错人二人担任。介错由三人担当的情况,也很普遍。

其中,斩首的叫做大介错。

侍奉四方短刀,协助执行的辅助役,称之为添介错(助介错)。

检验头颅,装进木棺的,称之为小介错。

2: 介错人的素质

大介错,需要一刀将头颅斩下,并留一丝皮肉。因此需由沉着冷静,擅长刀法者担任。

如果介错失败,介错人将成为家族中,武术不精的耻辱。

3: 介错人的选拔

介错人往往由本家关系者担任。当家中无人时,也有从他家借人的情况。在官府公开处刑中,往往由公家指定介错人。如果在战争时,出于尊重对手英勇的心理,由敌人担任介错人也很普遍。


四:切腹仪式的程序:以江户时代,刑法式切腹为例。

切腹分成,自发性切腹,和刑法性切腹两种。

自发性切腹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刑法性切腹却有很完整的仪式和程序。

程序好多...好大一场仪式

下面是江户时代,刑法性切腹的标准程序。

1: 宣判。宣判切腹人的罪行,下达切腹指示。切腹人接令。

2:沐浴。切腹前,水缸中注入温度适中的温水,切腹者沐浴更衣。

3:结发。沐浴后,结扎发髻。此时的发髻为仪式性特殊发髻,发髻比平时高且弯曲。

4:更衣。更衣装束为白色无地小袖。浅棕色亚麻宽袖外裳。

5:切腹房间,和室或用白布四面围成。

切腹间

如果切腹人为长辈,则为四方六贴房。如果是中辈,则为四贴房。

南北有进出口。南门称之为修行门,北门为涅槃门。

房子中间铺着,浅黄色或者青色的四尺布。有时房间内铺有白沙。

房间的四角,有时有高八尺的竹鸟居,上挂白绢。有时内置屏风,用以遮挡视野。

6:入场。检视役的座位在切腹者的对面。切腹人从涅盘门入,向北而坐于白绢上。介错人由修行门入。

7: 临终膳食。切腹人面前放着酒杯二盏。汤酱饭菜一副。香物三折。白盐和味增酱菜若干。

这是切腹人,人生最后的一顿饭菜。切腹人,左手持酒杯,向两个酒杯倒酒,分四次饮酒。此时介错人要注意,不可让切腹人喝醉不省人事。

8: 短刀托盘。膳菜组将酒食撤下。将切腹用的短刀呈上。托盘内一般为木柄短刀,扇子和辞世诗。短刀用白纸逆时针缠绕二十八回,露出刀尖处。

9: 辞世诗。切腹人朗诵自己的辞世诗。

辞世诗

10: 行礼。介错人对着切腹人,报上自己的姓名家号。然后绕到切腹人身后,用清水最后清洗介错刀。

切腹人对着检视役,互相默默无言行礼。

11: 切腹准备。切腹人解开上衣,露出腹部。左手取刀。然后用手对腹部按摩三遍。

12: 切腹。切腹人运气屏息,手中运力,持短刀刺入左腹部,从左到右切腹。

此时按照事先计划,进行十字切,一字切,或三字切。此时以呻吟声尽可能小为好。

13: 介错。

在切腹人刀锋停止滑动的时候,介错人从背后斩首。介错人既要保证一刀毙命,又要争取头颅与脖子处,留下皮肉相连。

留皮肉相连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头颅飞出去时,沾染了泥土。另外一方面,是受“身体分割,于亲不孝”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为了与不名誉的“斩首刑”相区别。

14: 抱胸状。介错后,切腹人最后要保持弯腰曲背的抱胸状态。为了保持姿势,很多切腹人事先就会把宽袖塞进膝下。

至于原因,一方面,低头弯腰抱胸状,在武士看来,此姿势为“向敌人冲锋中陨落”的意思。

另一方面,日本古代文化,以含蓄包忍为美。四敞八仰的倒地,实在不雅。

抱胸状切腹

15: 处理后事。介错结束后,将四周白色屏风撤去,将切腹人的尸体给周边观刑者看。

然后检视役上台,确认切腹人死亡,并向四周宣告。用白绢将尸体包裹,纳入棺中。最后相关人员退场,切腹仪式结束。


五:被时代抛弃的古式行刑法

百年之前,切腹作为行刑方式,就已经正式被官方废除。

1870年(明治3年),庚午事変的首谋者数名,在徳島県徳島市住吉蓮花寺切腹。这是日本法制史上最后的切腹案例。作为死刑执行方法的切腹,于1873年(明治6年)被废止后,日本的死刑一般采用絞首刑。

庚午事变(稻田骚动)

在此之后切腹,一般都是自发切腹。因为明治時代的旧军队中、还残留着切腹作为“名誉自决”的思想。其中,特别以“将校自決”为代表、如为明治天皇殉死的乃木希典陆军大将、鈴木貫太郎内阁大臣等。


六:切腹自决,现代依然存在。

在现代,如1945年(昭和20年)8月25日、东京都内的旧・代々木练兵场(现・代々木公园)的、「大东塾集团古式切腹」事件、1970年(昭和45年)11月25日,作家・三岛由纪夫事件(三岛事件)等。

三岛由纪夫

文学家三岛由纪夫,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交付了遗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随后带领4名盾会成员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绑架为人质。

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队军官发表演说,呼吁“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国家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

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在额际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

随他同来的两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胜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

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楯会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之后森田必胜也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


结语:写在最后

切腹自决,这是日本一个并不古老,但也延续千年的残忍传统。它发展兴旺于武士幕府时代,也衰落于战后近现代。而如今,它更多的只是成为了一个抽象的文化符号。

它在古代,曾一度被赋予了阶级性与荣誉感。在崇尚暴力的古代日本武士社会中,也许正是它的残忍与痛苦,才使得它跃为百刑之上。这中间,不知有多少后悔,不甘与血泪。

一个人的荣誉,在于他为之献身的事业本身,而非死亡方式带来的痛苦。随着时代来到现代,各国各文化圈,对量刑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是死刑,也向着效率,低痛苦,人道主义的方向发展。

切腹自尽,这种低效,痛苦残忍,非人道的处刑方式,如今已经被扫进历史的旧纸堆。

愿它,永不再来。



哇,都这么多赞啦,谢谢大家厚爱!

大家这么抬爱、那就容我我安利一发呗....我刚创建了一个知乎圈子,《日本华人单身圈》,现在初创人少,非常欢迎大家加进去玩耍当元老呀……就算人不在日本,也可以加进去。以后人多了,就看看各种各样在日本小伙伴,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新世界哦。说不定还能认识一些盆友呐!因为猿粪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疫情期间签证来不了日本,那就看看困守日本的单身汪小哥哥小姐姐们吧……

zhihu.com/club/12195810

网上查了点下,没有明确的史料说日本人切腹有途中后悔的,当然有可能是为了保全颜面而没记录。

有个历史事件,是群里切腹行刑途中终止的。関西堺事件,慶応4(1868)年2月,日本兵和法国登陆舰的水兵起了冲突,法国兵死伤22人,日本兵死伤未知。但当时日本国力太弱,被法国追究责任只能忍气吞声。找了20名日本兵执行切腹死刑来缓解法国人的怒火。

当天行刑场地在妙國寺的主庭院中,晴空万里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刚要开始行刑突然天降大雨,于是被迫停止,约2小时候雨停了就继续行刑。第一名切腹的是一位叫箕浦猪之吉的人。只见箕浦跪坐着对着周围围观的人行了一礼,目露血色,脱掉黑色外套解开内衬坦胸,背后介错人横刀站立。

箕浦用左手拿起面前用纸包着的短刀,插入腹部并三次按下,血瞬间染红了衣衫。箕浦面露痛苦之色,目眦尽裂,大喝一声,刀自右向左切开腹部。然后手伸进切开的腹部,将体内的肠子掏了出来展示给监斩的法国人看。

这时介错人高喊“礼成”,然后用刀横斩箕浦颈部,但是过于紧张只砍了浅浅的血印。

箕浦此时确向介错人说道“没关系,请冷静下来。”介错人深呼一口气,平稳心绪后,再次出刀,这次虽然砍得很深但还是没砍下箕浦的头。介错人第三次横刀立斩,终于将箕浦头颅看下,箕浦也倒在了血泊中。

此后连续十人皆如此剖腹自尽。等喊道第十二个人的名字时,法国舰长由于不忍看下去,就喊了停止,说死刑的人数跟法国死的士兵一样了,足够了。于是这场群体剖腹行刑停止了。

再说介错人,是位了减轻切腹者痛苦,在切腹者切腹后从背后将其头斩落。但这活儿也不好干,虽然看影视剧中都是一刀斩落切腹者头颅,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一刀就齐活儿的成功率很低。

曾经有介错人三道才将切腹者砍掉,结果引起切腹者家人不满,后将介错人暴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