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覺得熱情是「找」來的,只會害你白白等上一輩子|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163期雜誌

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覺得熱情是「找」來的,只會害你白白等上一輩子

2018-06-14 整理‧撰文 周頌宜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6月號,主題學習:重新定義成功學

許多成功人士分享自身經驗時,多半會提到他們做的事是擇己所愛,廢寢忘食做上一整天都沒有問題,勉勵大家追尋自己熱愛的事情。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我對什麼有熱情,又要我如何找到自己可以投入的事?

《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Anegela Duckworth)指出,大多數的人會認為,一個人對於某事物的熱情是與生俱來,只需要等待發現熱情的契機。但其實熱情不是消極發現或努力尋找,而是積極培養與創造出來的。

鑽研你覺得新奇的事,才會愈做愈有興趣

在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中,主角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是一位美國人,隨外交官丈夫旅居法國巴黎時,吃到了精心烹調的比目魚,讓她感動不已。她最後立下了想成為一名廚師、教導他人烹飪的願望,最後她也真的成為美國知名廚師。

然而,現實中的柴爾德坦言,一開始她對食物其實沒有熱情,那道比目魚確實驚豔,開啟了她對食物的多元想像,但當下柴爾德並沒有特別想成為廚師。

不過,這次的體驗,啟發她學習廚藝的想法。她到法國的第二年,就報名了法國的廚藝學校。她每天到市場買菜,拜訪巴黎的小酒館,品嘗各種法國料理;更認識想要撰寫食譜給美國人的巴黎廚師,了解他們對料理的熱忱與堅持。在法國的種種體驗,激發柴爾德對料理的熱情。她曾在個人自傳中透露:「我愈煮愈有興趣,花了 40 年才明白我對料理的熱情!」

柴爾德的例子說明,一個人的熱情不會從天而降、瞬間出現,你無法藉由思考,就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引起你的興趣,如果不親身體驗,無法得知哪些興趣會持續。

設定目標、累積經驗,確保熱情能延續

當你發現對某事物感興趣時,想知道這是不是真正的熱情,你需要像柴爾德一樣嘗試,或是設定階段性目標,測試自己是否有堅持下去的動能。

《紐約時報》前東非辦事處處長傑夫.蓋托曼(Jeffrey Gettleman),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大學選讀哲學系,只因為入學門檻較低。大一升大二的暑假,蓋托曼到東非旅遊,開啟他對這片土地的興趣。大二結束後,蓋托曼休學,利用一年的時間環遊世界、擴大自己的視野,最後他回到東非,確立自己想在東非生活的志向。

然而,該怎麼做才可以到東非生活,蓋托曼沒有頭緒。當時,有位教授欣賞他的文筆,推薦新聞業的工作。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蓋托曼成為學生日報的攝影記者;接觸新聞工作後,他發現這份工作不但能寫具有原創性的作品,「或許可以帶我回到非洲」,蓋托曼開始規畫他的記者生涯。

他從學生報的特約撰稿人,轉到地方報的市政線記者,接著擔任《紐約時報》的亞特蘭大特派員、駐外記者,最後成為《紐約時報》東非辦事處主任。蓋托曼耗費 10 年的時間,一步步培養對新聞工作的熱情,也達成他到東非的夢想。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熱情不是天生的,需要靠自己在各種工作與生活體驗中慢慢摸索。

要延續這份熱情,發現值得自己投入的志業,你需要規畫各階段目標,累積足夠的經驗,最終才有機會成為某個行業的佼佼者。

興趣是天生的?你的生長環境、接觸的資訊會左右你的選擇

對一件事情很擅長、有熱情,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倫敦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提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曾研究一對同卵雙胞胎安和茱蒂,基因相同的兩個人,雖然智力、體能發展的基礎相同,但最後卻因為環境影響,發展出不同職業生涯。

興趣是天生的?你的生長環境會左右你的選擇.png
經理人163期雜誌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