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間.三】堅尼地城泳池設計不離地 大膽創意背後的窩心

【第三空間.三】堅尼地城泳池設計不離地 大膽創意背後的窩心

撰文:謝欣慧
出版:更新:

美國社會學家Ray Oldenburg曾經說過,每一個社區,都應該有一個第三空間。(Every Community Deserves A Third Space.)
電影《志明與春嬌》中的志明又說,如果公司附近多了個抽煙的地方,就是多了一個結識女生的地方。
城市人,正是找尋多一點邂逅和交流的地方。

堅尼地城泳池三角形的設計,是配合地勢而建的。(Farrells)

01文化Facebook專頁已經開張:

www.facebook.com/hk01culture

港人對運動愈來愈炙熱,縱然梁特指「體育界沒有經濟貢獻」,灣仔運動場又面臨拆卸危機,近幾年倒有不少大型運動設施落成,例如2012年啟用的蒲崗村道單車公園,2014年落成的將軍澳單車公園,去年末啟用的圓洲角體育館,還有正在發展的啟德體育城等。

場地增加是讓更加多人能參與體育活動的基本元素,然而能否吸引區內其他人士前來,或是保持一定使用率,其設計才關鍵。縱然有某些設施受到抨擊,但當中亦不乏好設計,甚至獲得多個獎項,今年初完成第二期工程的堅尼地城游泳池便是其一。

特大玻璃窗戶設計,令你在室內游泳亦能看到室外景觀。(Farrells)

單從外觀來看,堅尼地城游泳池的設計是香港少見,別具前瞻性的大膽設計。本地不少體育設施均由建築署,甚至是康文署自行設計,只有少部分的大型設施外判予私人設計公司設計,堅尼地城游泳池便是其中之一,而設計者Farrells建築事務所更是來頭不小。Farrells是國際知名的英國設計公司,成立於1965年,創辦人Terry Farrells以將舊建築賦予新意義而見稱,於1991年在香港設立海外分支,設計項目散落於世界各地,不少更是獲獎無數,包括山頂凌霄閣、環球貿易廣場,以及首爾仁川機場等。相比以上項目,你或會以為堅尼地城泳池對他們而言是「濕濕碎」,不過,由於地形的關係,堅尼地城泳池的設計絕對為Farrells帶來不少難題。

話說回來,先為非區內人士解說一下故事背景。剛竣工完成的新堅尼地城泳池其實是堅尼地城港鐵站規劃之一,堅尼地城站原先選址在科士街的遊樂場,惟上址保留了具120年歷史的榕樹石牆,工程難免會對此做成破壞,因而決定改為移到舊堅尼地城泳池的位置,有取必有捨,舊堅尼地城泳池需要拆卸,並選擇於一個坐擁無敵海景,但廢棄多年的露天停車場重置泳池。與港鐵合作無間的Farrells擁有設計泳池的相關經驗,順理成章為港鐵這外行人提供建議,並協助他們完成整個項目。

室內泳池的透光率極高,即使冬天只能在室內暢泳,亦讓你仿如置身於室外感覺。(Farrells)
我們喜歡這種有不同限制的設計項目,因為這通常能激發出有趣的設計。
Stefan Krummeck(Farrells建築事務所董事)
Stefan Krummeck Farrells建築事務所董事(Farrells)

坐擁無遮擋的海景,又位於區內的中心點,位置始乎十分理想,但這角落差點被遺忘當然不無原因,其形狀呈尖角的三角形,設計上必須多花心思,才能盡用土地,Farrells的設計素來大膽創新,他們接受挑戰,並恣意為堅尼地城興建具標誌性的設計。Farrells董事Stefan Krummeck笑指:「我們喜歡這種有不同限制的設計項目,因為這通常能激發出有趣的設計。」的確,堅尼地城泳池的建築外觀可算是眾多康樂設施中最獨特且最大膽的設計,不但形狀跟隨原有地形而建,更運用了香港建築中少見的鋅作為主要的建築物料。

鋅並非新興而獨特的建築物料,事實上,鋅在數年前興起,在世界各地的建築隨處可見,惟在香港較為少見。鋅這種物料可塑性強,適合不規則形狀的建築,而且它比其他金屬不吸熱,能減低室內氣溫,變相省電。此外,它更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十分耐用,Stefan更指其顏色質樸而典雅,不會太過閃亮,影響附近居民及其他生物,是作為主要建築物料的不二之選。

我們想為在室內游泳的人士,亦仿如置身於室外的感覺。
Farrells建築事務所董事Stefan Krummeck

根據政府規定,該泳池必須設有室外及室內泳池,然而,Farrells希望讓在室內游泳的人士亦仿如置身於室外的感覺。設計重視採光,使用了半透明和隔熱的PTFE屋頂膜,泳池前方設置大窗戶,讓使用者清楚看到海旁景致,更仿如於大海中暢泳。

室內按摩池設計。(Farrells)

除了物料使用上的突破,更令人驚喜的,是堅尼地城泳池中的永續設計。Stefan指永續設計有不同程度和面向,「例如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如何抵達位置,使用設施的方便程度,或是從技術層面而言,如何控制建築的溫度、電力需求、清潔泳池等,而設計的運用亦面對不少制肘,如何平衡各方需要,是當中的難題。」堅尼地城泳池頂設有太陽能板,吸收熱力作熱水供應;鋅吸熱力低,減少冷氣的使用;堅尼地城泳池的整體設計都以配合周邊環境為目標,質樸的顏色、較矮的建築高度,還有於建築物尖端設置的一個小公園,令泳池不止是為游泳人士而設的設施,更是為區內其他居民服務的地方。

位於建築物後方的室外游泳池。(Farrells)

不說不知,新堅尼地城泳池分兩個階段進行,亦是為了環境着想。新泳池需在原有的泳池拆除前投入服務,因此第一期工程於2011年5月完成,並向公眾開放,惟港鐵西港島線工程需要開挖地下隧道,會產生極多塵土,而這塵土可以被回收重用,因此泳池工程分成兩期進行,在西港島線於2014年全面通車後,泳池二期工程才展開。新堅尼地城泳池在設計完成後獲得多個獎項,例如英國土木工程學會的年度大型項目大獎2016,亦被選為香港版本《十年百名建築展》的展出作品之一。

身處於海旁的獨特設計,令人難忘,難怪引來不少外國媒體報導。(Farr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