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飛39年往美加演粵劇,其後曾拍攝電影十多部,戰後回港,48年任非凡响丑生。49年入青年班霸永光明任丑生至59年,… | Flickr

陸雲飛39年往美加演粵劇,其後曾拍攝電影十多部,戰後回港,48年任非凡响丑生。49年入青年班霸永光明任丑生至59年,與楚岫雲、呂玉郎、小飛紅合稱四大天王天頂王牌大老倌,持續合作十年之久長期演出爆棚滿座,演過無數膾炙人口經典戲寶。永光明名伶富朝氣、有實力、好技藝、好唱情,好戲見稱整個梨園界,遠近馳名譽滿省港澳,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受到一致讚賞。人們讚譽楚岫雲聲韻為悅耳動人岫雲腔、呂玉郎玉喉鏡腔、甜美小飛紅腔、豆泥飛腔。永光明台柱十年依舊正印花旦王楚岫雲、丑生王陸雲飛、二花王小飛紅。十年班期內只換了三次文武生。

陸雲飛1948年任非凡响丑生。1949年中起任青年班霸永光明丑生至1959年,與楚岫雲、呂玉郎、小飛紅合稱四大天王天頂王牌大老倌,持續合作十年之久長期演出爆棚滿座,演過無數膾炙人口經典戲寶。永光明名伶富朝氣、有實力、好技藝、好唱情,好戲見稱整個梨園界,受到一致讚賞,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遠近馳名譽滿省港澳。人們讚譽楚岫雲聲韻為悅耳動人岫雲腔、呂玉郎玉喉鏡腔、甜美小飛紅腔、豆泥飛腔。永光明台柱十年依舊正印花旦王楚岫雲、丑生王陸雲飛、二花王小飛紅。十年班期內只換了三次文武生。

陸雲飛的丑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講究拙中見巧靜中見動,身形步法慢中見緊「面懵心精」。他的拖腔不時類比「吉他」的滑音,奇趣橫生。1965年演《三件寶》和《盲公問米》受到戲劇界人士一致讚賞。在楚岫雲的《劉金定斬四門》中反串彩旦,飾劉金定的侍女嬌嬌,在《穆桂英》中反串演木瓜大唱木瓜腔,精彩絕倫。

部分陸雲飛電影

1939年赴美國演出粵劇、拍攝約10齣電影及兼營汽車維修。帶迴旋轉宇宙燈在舞臺使用,轟動一時。

1.美國舊金山粵語文藝:《一笑博郎心》(1946年11月),飾演覺先的朋友;

2.美國舊金山粵語文藝:《光明之路》(1946年12月);

3.美國舊金山粵語彩色愛情文藝:《金粉霓裳》(1947年 1月),飾演石錚;

4.美國舊金山粵語黑白愛情文藝:《海角情鴛》(1947年2月),飾演李美娟的父親;

5.美國舊金山粵語黑白文藝:《情海英雄》(1947年4月);

6.美國舊金山粵語喜劇:《黑市夫妻》(1947年6月);

7.美國舊金山粵語文藝:《暴雨梨花》(1947年7月),擔任男主角,飾演金耀文;

8.美國舊金山粵語喜劇:《幸運新娘》(1947年[12月]);

9.美國舊金山粵語彩色喜劇:《爭妍鬥麗》(1948年1月);

10.美國舊金山粵語彩色愛情文藝:《金國情緣》(1948年2月),飾演男工;

11.香港粵語黑白武俠:《花蝴蝶(下集大結局)》(1948年1月);

12.香港黑白粵劇:《可憐女》(1950年8月);

13.香港彩色粵劇:《佳偶天成》(1950年8月)之《打麵缸》,飾演知縣(丑生)。

面懵心精陸雲飛

談粵劇喜劇時提到幾位名丑生,其中自然少不了富有喜劇天才的陸雲飛。筆者在年前參與編纂《粵劇大辭典》時,曾向一些同行專門了解他的從藝經歷,對於他的丑生表演藝術的獨特之處,大家都用了這四個字——“面懵心精”,意思是指他擅演喜劇,並不靠太花俏、太誇張的表情動作,故意懵口懵面,其實他是拙中見巧、靜中見動、慢中見緊。你看着他雙眼瞪瞪、臉頰鼓鼓、皮笑肉不笑。聽他一開口,唸的是貼近生活的廣州方言,尤其是那些通俗生動的俚語熟語;唱的是另具韻味的“豆泥腔”(此腔發音常取鼻音共鳴,旋律跌宕有致,尾腔又常要一個相差至八度的滑音),顯得分外幽默諧趣,一個喜劇人物便惟妙惟肖地活現出來。有的同行說,有時與他同台面對觀衆,看着他的表演,突然會忍不住要笑,但又不敢笑,只好馬上轉身背向觀衆以作掩飾,可見他的藝術魅力強烈。至於在平日生活中,他也很愛講笑,但往往“你笑佢唔笑”。蝦哥(羅家寳)說過,五十年代,陸雲飛常與蝦哥及馮鏡華等在西關品茗吃飯、議唱腔、談軼事,陸興致很高,一講笑,兩三句話,便令大家忍俊不禁,盡歡而散。筆者也曾聽過名編劇陳冠卿談到,當年陸口述《三件寳》故事時,邊講邊手舞足蹈,妙趣橫生,他們一邊紀錄一邊笑個不停。

陸雲飛塑造過的舞台形象(特別是喜劇人物)不少,四十年代他在美國與黃超武等合演《鐵臂金剛》等戲,海報上就宣傳陸的表演“非常詼諧,敢誇絕妙”。五、六十年代他在廣州演的幾個戲都很受落,除了已談過的膾炙人口的《三件寳》外,還有《打麵缸》(他演猥瑣下流、醜態百出的縣太爺,此劇還拍成舞台電影)、《盲公問米,》(他演占卦騙錢、故弄玄虛的盲六)、《巧結鳳鸞儔》(他演作偽者枉勞心的財主顏老大)、《評雪辨蹤》(他演懷疑妻子而引發誤會的窮書生呂蒙正)等。有戲迷也許不知道,他的“反串”也很生色(如在《情僧》中演傻大姐石春,在楚岫雲的《劉金定》中演劉金定的侍女嬌嬌,在楚岫雲的《穆桂英》中演穆瓜,還大唱穆瓜腔。他又演過現代戲《蘆蕩火種》、《阿霞》等(在《阿霞》中演越南的偽局長,曾大受讚賞),還拍過十多部電影(第一部為《一笑博郞心》),…只可惜,這位深受歡迎的名丑在十年浩劫的歲月中卻匆匆離開我們了!潘邦榛

 

一九五五年,廣州市各粵劇團爭相上演紅樓夢戲,如楚岫雲、呂玉郎的“永光明劇團”上演《偷祭瀟湘館》;羅家寶和林小群的“太陽升劇團”上演《紅樓夢》;陳笑風與李豔霜的“東方紅劇團”上演《寶玉哭晴雯》。有一天鏡哥(呂玉郎)、馮志芬和羅家寶在第十甫蓮香茶樓飲茶,突然間五叔出現坐下,他說:“我知道你幾個系呢度飲茶,我便來黐茶飲!”過了不久又見陳笑風和一班人來飲茶,陳笑風一見五叔便過去打招呼,坐下閒談,馮志芬說:“今日乜嘢風將四個寶玉吹埋一齊,可惜冇相機,如果有相機影番張相,以後好有藝術價值。”被他說得大家都一齊發笑。五嫂唐雪卿曾經打過電話問五叔一個女徒弟借五千元(五四年五千元是一個很大的數目,這個女徒弟,名氣甚盛,至今仍健在),誰料她一口回絕。

 

一九五六年八月羅家寶轉到“永光明”劇團。“永光明”的台柱是花旦楚岫雲、小飛紅,小生王超峰,文武生羅家寶,醜生陸雲飛,武生黃君武。

 

那天晚上,“永光明”的楚岫雲、羅家寶、陸雲飛、小飛紅、黃君武、王超峰在東華戲院演出劇碼《鴛鴦玫瑰》,一段神話故事改編的,原作叫《玫瑰花的故事》,說的是少數民族侗族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叫夷娜,繡得一手好針黹,還有很美麗的歌喉,能唱各樣的山歌,和一位年青的獵人尼拉熱戀,尼拉打完獵必來和夷娜在南山相會,夷娜親手刺繡一個香囊給尼拉。夷娜的美給王子知道,便派人將夷娜帶回宮中,尼拉為救夷娜趕到宮中,結果寡不敵眾被王子擒著,將他釘在一個大木箱內放到海裡任他飄流。結果流到西流國被一個長髮宮主救起,宮主見尼拉年青貌美心存愛意,便收留他在西流國暫住。有一天尼拉在花園懷念夷娜,突然聽到夷娜的歌聲從天空飄來,告訴尼拉,王子要逼夷娜成婚,最遲明天,不答應就將夷娜送上斷頭臺,但東流國和西流國相隔千里,尼拉急得象熱窩螞蟻,宮主說她有一隻飛馬和三枝神箭,只要尼拉答應她的婚事便贈馬贈箭給他,讓他回國救夷娜。但尼拉對愛情的堅貞怎麼說也不答應婚事,他寧願盜馬盜箭,結果宮主被他真情所感動將寶馬和神箭送給他。將近行刑前尼拉騎著飛馬趕到,一箭射死王子,救了夷娜,但儘管尼拉武藝高強但寡不敵眾,尼拉和夷娜一同身死,死後化了一叢玫瑰花,這便是為甚麼玫瑰花帶刺的故事。

 

這個戲當時深受觀眾歡迎,因它有文有武、有唱有打,而且又是少數民族的神話故事,所以服裝和佈景也別開生面與別不同,編劇是馮志芬和陳冠卿,曲詞很好聽,到現在還記得雲姐(楚岫雲)有一段小曲,曲和詞都寫得好,歌詞是:“鐵壁銅牆困夷娜,難破壁行奈若何,尼郎啊尼郎,你葬身於河,可知我夷娜也困在愁河,生死兩茫茫怎不淚滂沱,尼郎你是生還是死,魂兮告夷娜。”接著便是尼拉拿著香囊上場唱小曲:“結得愛花情果,一場風雨葬落河,縱是恩情如火,一朝分散又如何,每見繡香囊,我便悲難過,心頭隱現那夷娜,真是若然好情哥,唉,又怕她已不記得我,和殿下琴瑟兩諧和(轉“流水南音”)異國情花纏任我,我又何嘗與佢唱洞房歌,故國昏君設下皇妃座,相信也難搖動好嬌娥,想到此情我更加難過,怕佢忠於情愛(轉“二王”)反受災磨”。

 

羊城唱片廠曾將它灌錄成唱片。

 

跟著是夷娜的歌聲飄到西流國。尼拉聽到後便唱:“你在何方唱緊歌,因何只有歌聲不見夷娜”,夷娜接唱:“我仍然被困故國深宮”…,接著尼拉唱:“昏君欲溺我於河,西流宮主救我脫網羅,異鄉為異客,可奈何”。夷娜接唱:“哥哥快回來救我,昏君逼我結絲蘿,最遲明朝要答應,否則鋼刀殺夷娜,時如箭,莫蹉跎”。尼拉接唱:“我立即回來救嬌娥脫網羅”。

 

這個戲當時香港曾經改為《寶馬神弓並蒂花》。那天晚上五叔和新五嫂張德頤一同看,到中場休息他和五嬸到後臺,一見羅家寶便罵到狗血淋頭,五叔罵人不會惡聲惡色,而是細細聲一輪連珠炮。他說:“而家你做大花面呀,啲手腳認真開揚啵,好好睇咩。成日話你嘅喇,文場戲有文場戲嘅手腳,武場戲有武場戲嘅手腳,要有所區分,千萬不能雷同,攤手、指人、拉山,動作都要有所分別。”羅家寶說:“五叔,我會錯意以為劇中人系獵人,有武功,所以動作誇大了些。

 

一代名花旦楚岫雲文武狀元唱得打得億萬票房花旦王,48年初至49年7月擔演非凡響,49年7月至59年初擔演長勝班霸永光明(五十年代最爆棚賣座之長壽大型猛班)正印花旦十年。刀馬青衣集一身,楚岫雲憑精湛文武演技、卓越之唱做唸打翻和排場功架,長年長月當紅每天擔演無間。永光明夜戲每劇例必持績爆滿百多至三百多場佳績,十年間紅遍省港粵劇界。當時港穗流通說法:睇戲要睇永光明,永光明老倌好演技、好唱情、富實力,十載票房賣座高冠全行。即時打低非凡響等所有劇團,高破情僧瀟湘館票房紀錄!接著楚岫雲續再在廣東劇院擔演當紅至66年。

 

楚岫雲台風在芸芸坤伶中別開生面,她秀外慧中扮相俏麗動人落落大方。唱功唸白超越第一流水準。運腔輕重緩急徐疾有致,歌聲跌宕抑揚悅耳動聽;旋律交替運用自如,咬絃露字別創一格饒有韻味!演情僧偷到瀟湘館塑造黛玉形象恰到好處,七情上面,演《荷鋤葬花》《焚稿歸天》兩場戲最為精彩。婉約處如泣如訴,激越處蕩氣迴腸!簡直把黛玉演活了,她就是黛玉,黛玉就是她。觀衆爲之動容,聞者流涕!翻生黛玉楚岫雲之後五、六十年代先後多度重演黛玉,依然持續滿座,粵劇史上並無先例,足証她唱做之佳、演技之優、名聲之隆、票房之高、擁躉之多、愛戴之深!

 

五十年代長勝班霸永光明劇團陣容鼎盛,台柱有第一花旦王楚岫雲、呂玉郞、馮俠魂、陸雲飛、二花王小飛紅、黃君武。1949年7月,表演儒雅斯文穩重大方玉喉鏡腔呂玉郎組永光明,拍文武雙全、唱做兼優、演技感人兼聲腔動人的楚岫雲、腔圓聲靚小飛紅、唱演諧趣陸雲飛。永光明從49年中持續演至1959年1月,十年間持續賣座爆棚,上演了無數叫好叫座名劇戲寶。55年8月呂玉郎離團,楚岫雲改拍馮俠魂至56年,夜戲單演牛郎織女,狂滿近三百場。55年秋至57年呂玉郎拍林小群,最高票價改收二元五角;白超鴻羅家寶拍林小群時最高票價只收九角。

 

小飛紅二花王:十年班霸“永光明”陣容鼎盛,擁有名家第一花旦王楚岫雲、二幫花旦王小飛紅、呂玉郞、馮俠魂、陸雲飛等。

小飛紅四五六十年代頂級老倌,1960年前在永光明劇團十年持續演出無間,演過不少好戲,在《淒涼姊妹碑》一劇楚岫雲演杏冰,她演杏梨,《劉金定斬四門》中楚岫雲演劉金定,她演侍女飄飄,《偷祭瀟湘館》劇中楚岫雲演黛玉,她演紫娟一角,正副花旦配合得絲絲入扣天衣無縫,《碧容探監》劇裡小飛紅演大鬧梅知府最是一絕。小飛紅二花王在戲場上烘托得非常出色精采,一直為觀眾及同行稱讚。

 

馮俠魂三四五十年代正印小武文武生,精通南北派武打,唱做出色俊朗倜儻。42至45年受聘拍楚岫雲到越南西貢登台,深受歡迎,兩位45至47年續受聘赴泰國曼谷演出,哄動異城,上演胡不歸、暴雨殘梅、劉金定、女兒香、梁祝、王寶釧、紅娘、蘇三、梁紅玉、木蘭從軍、嫦娥、昭君等劇。馮俠魂回港後即復在各班演出。50年任洛陽春文武生拍紅光光曾君瑞蟾宮女。52年入巨班永光明,55至56年任文武生,夜戲拍楚岫雲演牛郎織女一劇連滿十個月,盧丹指持續爆滿二百多場。蘇翁也指楚岫雲演得非常叫好叫座,因她已是省港當代賣座最佳保證之票房皇者。

 

一代名花旦楚岫雲,數十春秋演出無間

 

根據資料顯示,伶人何非凡(1917)、鄒潔雲(1921)、羅劍郎(1922)、紫羅蓮(即鄒潔蓮)(1922)、鳳凰女(1924)、鄧碧雲(1924)、紅線女(1924)、芳艷芬(1926)、白雪仙(1926)、羅艷卿(1924)等,他她們同是於戰前三、四十年代時段分別在太平、覺先聲、興中華、勝壽年…各劇團當梅香、手下、拉扯階段。那時候的羅家寶還未出山仍處於穿著開浪褲階段。

楚岫雲(1922)、小飛紅(1915)、羅品超(1912)、呂玉郎(1919)、余麗珍(1915)、新馬師曾(1916)、任劍輝(1912)、麥炳榮(1915)、石燕子(1920)、李香琴(1932)、吳君麗(1927)、任冰兒(1931)、林家聲(1933)。

五十年代薛覺先、馬師曾、紅線女返回廣州入幕省市粵劇團,各人月薪仟多元。呂雁聲聘衛少芳,日薪30元。永光明的楚岫雲、呂玉郎、陸雲飛各日薪80元,連計分花紅在內即日薪超過一百元,月薪則超三仟元,一年薪金約共三萬多至四萬元人幣,即年薪約有九萬多元的港幣,當年兌換率是100港元兌換42.7元人幣,馮俠魂、小飛紅各日薪60元。

 

一代名伶楚岫雲,集絕佳演技於一身,兼資文武純青技藝,精通傳統功架藝術,劇藝精英,威震藝海。唱做唸打名優萬里飄香,演悲喜劇勝首千古留芳。擅長表演閨秀旦、花衫俏皮、風騷艷旦、刀馬旦、武旦、小旦、青衣各類角色人物,技驚省港澳。

三十年代末少年楚岫雲芳齡只十幾歲,已紅極一時,蜚聲國際,歌、影、劇事業突飛猛進,開創了奇跡。當年她歌影劇三棲,年年月月天天主要演出粵劇,又忙於拍攝電影,還參加灌錄唱片等工作。

1935年之後楚岫雲灌錄了第一批唱片,其中包括百代、捷利、麗歌、勝利等唱片公司灌錄:楚岫雲獨唱「採蓮歌」、楚岫雲獨唱「憶別」;和白玉堂合唱「烽火爭」、和馮俠魂合唱「劉金定斬四門之私探營房、灌藥」、「青梅竹馬」(麗歌)、與新馬師曾合唱「情關俘虜」(捷利)、和子喉七合唱「九筒碰八萬」(百代)、與白駒榮、小燕飛、車秀英、鄧碧雲、羅慕蘭、月兒、劉碧雲合唱「七情迷佛祖」(勝利)、與陳皮梅合唱「琴韻動情思(春心」(百代)。

 

1934至35年她十一歲及十二歲先在上海演出,當上海妹副車。

1935年楚岫雲十二歲之前灌錄了第一批唱片。

1936年從上海回港,任覺先聲劇團三幫花旦,正印花旦韋劍芳,二幫上海妹。楚岫雲執生出色,演出成功一夜揚名,勝任正印。

1937年任光華劇團正印花旦拍盧海天、上海妹。她當演劇中主角林英娥等。

1938年任太平劇團三幫花旦,即日戲正印花旦拍黃鶴聲。並上演了第一部電影梅知府,飾演女主角倫碧容。

1939至40年拍桂名揚。之後前往美加各地演出。

1941年在香港拍白玉堂,極受歡迎。

1942年初先後拍薛覺先和羅品超,續創佳績。

1942年中旬再次拍薛覺先往澳門演出。

1942至1945年戰時拍馮俠魂組織青年劇團在越南西貢各地上演粵劇,極受歡迎。

1945至1947年和馮俠魂在泰國曼谷演出,哄動異城。演至1947年底載譽榮歸香港。

1947年秋楚岫雲從泰越演罷回到香港先後拍馮少俠、薛覺先演出。

1948年初至1949年7月拍何非凡,一年多上演了十數個文場劇目。楚岫雲因唱做兼優、表演功架樣樣都卓絕,演情僧偷到瀟湘館、『西廂記』等劇贏得了翻生林黛玉、再世紅娘等眾多佳譽,盛名遠播。楚岫雲出色精湛的唱做使之旺台賣座,十多劇全部票房一律收得。劇團劇劇滿座。

1949年至1959年,楚岫雲擔演大型班霸永光明劇團整整十年,連場爆滿,譽滿梨園,當時得令。

1949年中至1955年9月拍呂玉郎。她復再主力擔演武打戲:十三妹、劉金定斬四門、女兒香、穆桂英、葛嫩娘、梁紅玉、紅娘子、紅俠…,場場滿座。她同時演刀馬旦、青衣、閨門旦、小旦不同戲路。大受歡迎稱讚,劇劇狂滿,楚岫雲紅透了半邊天。演出過無數膾炙人口的好戲,夜戲每劇必持續上演過百場滿座甚至連演超過二百及三百場爆滿,連續十年旺台爆棚,年復年月復月每天演出無間,屢屢高創票房賣座新高佳績,轟動藝壇。

1955年9月休暑後至1956年6月拍馮俠魂,夜戲單演盧丹編寫之『牛郎織女』一劇,十分哄動,跨演兩個年頭,連場爆滿近三百場;不料牛郎突於演出途中暈倒而致腰斬。

1956年9月至1957年7月拍羅家寶,上演金釧投井、鴛鴦玫瑰。楚岫雲風華正茂,是她演藝事業正當最尖峰的黃金時段,獨步藝壇,譽滿梨園,如日中天,藝苑之珍、粵劇瑰寶席位捨她誰能企及。

1957年9月至1959年初拍陳笑風,上演《梵宮駙馬刁蠻宮主》、《燕燕做媒調風月》等。

1959年先在廣東粵劇院第二團演出拍陳笑風、呂雁聲、靚少佳、盧啟光、陳少棠等演出《董小宛下卷》、《月夜借紅燈》、《秋湖戲妻》、《三帥困崤山》、《趙子龍攔江截斗》等。

1959年中至1965年在廣東劇院一團長期座陣正印花旦,再拍羅品超、羅家寶,演出《蘇三起解》、《猩猩女追舟》、《黛玉歸天》、《斷橋會》、《佘賽花》、《胡不歸》、《別窰》、《回窰》、《荊軻》、《林沖》、《李文茂》等劇。

 

楚岫雲1947至1965年在香港、廣州持續當紅,足足演出了十多二十個年頭。從沒間斷。

 

楚岫雲扮相俏麗,圓台身段水袖美,唱做唸演打卓絕,既精於刀馬旦、武旦,也擅演青衣、閨門旦,復能演小旦,唱演打八面玲瓏,故促使她很年輕就成了大名,享譽粵劇和電影藝壇,一早已紅遍省港澳,蜚聲全世界。

 

楚岫雲演祝英台反串男裝,書生扮相俊俏,瀟灑倜儻,平喉唱聲動聽悅耳。楚岫雲演女兒香,劇中她扮演元帥武將軍,八面威風,武打精彩絕倫。

 

楚岫雲從事粵劇事業數十年,曾在美加和東南亞各地演出,五十年代前她已歷任許多省港巨班的正印花旦,演過的戲數以百計,如有《劉金定斬四門》、《暴雨殘梅》、《嫣然一笑》、《雪野哀鴻》、《胡不歸》、《王昭君》、《歸來燕》、《紅娘》、《霸王別姬》、《關公月下釋刁嬋》、《月上柳梢頭》、《情僧偷到瀟湘館》、《西廂記》、《花街神女》..等皆大受歡迎,抗戰前後曾拍薛覺先、白玉堂、馮俠魂、黃鶴聲、羅品超、桂名揚、白駒榮、馬師曾、馮少俠、何非凡等。之後六十年代前她在大型班霸永光明劇團先後和呂玉郎、馮俠魂、羅家寶、陳笑風合作了十年,演過數十首本名劇戲寶,極受觀眾歡迎愛戴。繼而六十年代又和呂雁聲、陳少棠、羅品超等拍擋。

 

楚岫雲演粵劇、拍電影,事業如日方中

 

著名粵劇藝術家楚岫雲出身教師家庭,從小練基本功、翻騰跌扑硬功夫、身段、台步等技藝。她是一位很年輕便成名的紅伶,享譽粵劇四大名旦。楚小姐在演梅香時已被前輩發現她是一顆明日之星,把她介紹到落鄉班擔當第二花旦,不久又有前輩引薦她到上海和白駒榮拍擋演出。廣州被日本攻打之前戲人紛紛來到香港,楚小姐也不例外來港加入了太平劇團,又開始拍電影,三八年上演了她第一部電影〔梅知府〕擔演碧容,男主角為趙驚魂。香港戰前已獲聘到美加各處演出,一年後返港,大班興中華即聘她擔當第二花旦及又升任正印花旦拍白玉堂。接著薛覺先和羅品超對楚小姐都很器重,先後聘她在覺先聲和平安劇團為正印花旦。

 

楚岫雲1950年前在香港拍了的電影名列:

梅知府1938年8月3日首映,趙驚雲合演

風流債1938年1O月9日首映與鄺山笑合演

鍾無艷1939年3月16日首映,楚岫雲演夏迎春與新馬師曾合演。1948年12月30日重映易名夏迎春

梅開二度1939年5月21日首映與鄺山笑合演

十二寡婦1939年8月8日首映與馮俠魂、黃鶴聲、新馬師曾、張活游合演

竹織鴨1939年9月17日首映與鄺山笑合演

八美圖1941年1月16日首映與趙驚雲合演

醋淹藍橋1941年2月11日首吷與白駒榮合演

蕩寇誌1941年2月2O日首映。1947年1月28日重映。與麥炳榮合演

神秘小姐1941年9月5日首映。1946年2月18日重映,易名殺人小姐。與張瑛合演

國難財主1941年11月2日首映,與馮俠魂、劉克宣合演

生武松1941年11月20日首映。【生潘金蓮楚岫雲】戲【生武松關德興】

黑衣怪人1942年2月2O日首映,與馮俠魂合演,戰前製作,日軍攻港,延遲上映

劉金定斬四門1948年9月5日首映,與黃干歲合演

陳夢吉1949年1月3日首映,楚岫雲演出戲中戲

可憐女1950年8月26日首映,與呂玉郎、陸雲飛、小飛紅合演

啼笑姻緣本港?年?月?日首映,1950年曾於廣州長壽電影院院線上映。楚岫雲扮演鳳喜與鄺山笑合演

 

四五六十年代「花旦王」楚岫雲(翻生黛玉之憶)

近歲戲劇電視劇皆不斷有人提《紅樓夢》,有人再提唱過《怡紅公子悼金釧》之「蝦哥」羅家寶才是真正「生寶玉」。

而首席「生黛玉」當數外形柔雅、萬千唱腔愁苦盡涵的四五六十年代粵劇「花旦王」楚岫雲了。「雲無心而出岫」,楚岫雲藝名也充滿詩意,此花旦因演胡不歸、暴雨殘梅、劉金定斬四門等劇而成名享譽的。48年她與何非凡共組非凡響劇團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寶黛之戀演了百多場。

 

54至55年,楚岫雲又與呂玉郎在永光明劇團再演寶黛戲《偷祭瀟湘館》三百場之多,57年再與羅家寶演出《紅樓夢》戲目《金釧投井》依然哄動,60至65年演出《黛玉歸天》共過千場滿座。

 

楚岫雲才兼文武,唱唸演打翻、手眼身步髮各種南北功架卓絕第一。文武悲喜劇皆擅,演劉金定、胡不歸、暴雨殘梅、林黛玉、紅娘是她成名之作。武戲擅刀馬旦、武旦,演《劉金定斬四門》的劉金定,佘賽花、葛嫩娘、穆桂英、梁紅玉、白素貞、女兒香、十三妹、紅娘子、花木蘭、紀鸞英、樊梨花、雙陽公主多位英雄女將,威風凜凜,英姿颯爽,她威武之俠女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深印戲迷腦海,爲同行及觀衆所稱讚。

 

楚岫雲精通南北派武打功架技藝,表演傳統古老排場藝術首屈一指,唱腔唸白塑造人物喜怒哀樂情感豐滿。文武雙全戲路縱橫多才多藝。她唱做兼優,演活了無數文武經典角色:劉金定、黛玉、猩猩女追舟、淒涼姊妹碑、女兒香、綠野仙蹤、暴雨殘梅、祝英台、刁蠻公主、葛嫩娘、女兒香、十三妹、鴛鴦劍、穆桂英、梁紅玉、相思樹、胡不歸顰娘、蘇三起解、雙陽公主、卓文君、佘賽花、紅菱血、董小宛、可憐女、嫦娥、紅娘、織女、香妃、虞姬、倫碧容、王寶釧、紅娘子、西施、貂嬋、王昭君、白蛇傳、紀鸞英、英娥、金蓮、燕燕、鴛鴦玫瑰夷娜、寶蓮燈華山聖母、三娘汲水、秦香蓮、金釧投井、南海觀音、趙京娘、三春攻城、木蘭從軍、梨花罪子、李仙、貞娘、荊妻、長平公主…等,文武悲喜劇首本戲多不勝數。楚岫雲演文戲林黛玉等、武戲劉金定斬四門等都是金榜狀元第一名人物。同輩後輩無人企及於她。

 

楚岫雲早於四十年代就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楚岫雲長期是一線正印花旦,1950年前已是紅透省港澳的名旦,早時鄧碧雲、車秀英都曾只是她的二幫副車,當年芳艷芬也只能是任鄉間的正印花旦而也。

 

睇戲要睇永光明戲迷暢敘

我們一大班戲迷少年至青年住廣州,戰後到六十年代廣州戲班很興旺,我們一眾戲迷朋友天天都看大戲,各大中小型戲班都捧場來作比較,當中令我們最好評的是《永光明劇團》:不論台柱老倌以至梅香的演出、編劇家、樂隊、佈景、服飾,樣樣一流,看永光明的戲真是看到如癡如醉,簡直是物超所值。當時省、港、澳都廣泛流傳說:『看戲最好是看永光明的戲,永光明好技藝、好唱情。』。

 

正印花旦楚岫雲更是萬中無一,演技超凡。我們一直都有跟蹤她的演出,還記得一九四八年看她演的林黛玉等多齣文場戲,演得聲情並茂、絲絲入扣、出神入化,維肖維妙,現場觀眾都嘆為觀止,焚稿一幕她還使出嘔吐真血的功夫,賺了我們不少熱淚。四九至五九年整整十年她長駐永光明劇團,演技更上一層樓,達至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地步,起初主要演武戲,計有: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新女兒香、穆桂英掛帥、十三妹大鬧能仁寺、嫦娥奔月、綠野仙蹤、迷樓俠影、鴛鴦劍、葛嫩娘、闖王進京、狄青三取珍珠旗等等首本,其他戲寶還有牛郎織女、相思樹、香妃、西施、燕燕、玉堂春、王寶釧、卓文君、王昭君、董小宛、紅菱血、可憐女、劈山救母、梵宮駙馬、碧容探監、鴛鴦玫瑰、金釧投井、蘇武牧羊、偷祭瀟相館、淒涼姊妹碑、梁山伯祝英台、陳世美不認妻、沖天野鶴會嫦娥……等許多好戲,她在永光明十年間拍檔文武生先後為呂玉郎、馮俠魂、羅家寶、陳笑風,之後都名聲鵲起。一九五九年永光明被政府納入國營廣東粵劇院,永光明亦是廣州市內能夠維持經營到最後一刻的私人劇團。六十年代楚岫雲小姐與呂雁聲、羅品超等合作至1965年,演出佘賽花、蘇三起解、白蛇傳斷橋、黛玉歸天、別窑、紅燈記、胡不歸、秋湖戲妻、林沖、荊軻等劇。

 

紅伶楚岫雲,刀馬旦名優,悲喜劇勝手:她能身紮大靠帥旗車身打大翻,紮腳踩蹺大打脫手北派,功架了得;圓台、碎步、水袖、身段、關目、做手等舞台技藝堪稱一絕,擅演任何角色,演活眾多人物,主演劇目千變萬化,集文武全才於一身,演技精湛淵博,情感淋漓盡致,榮享活黛玉、生紅娘、活金定等眾多美譽,曾風靡省港澳,她深厚的功底令人敬佩!

 

楚岫雲唱腔擅於運用抑揚頓挫配合音樂旋律節奏,充分表達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思想感情。歌聲腔韻悅耳動人繞樑三日,楚小姐演唱最經典之曲目有嫦娥夜怨、黛玉焚稿、佘賽花、董小宛思公子、金釧投井、情關俘虜…;和1958至59年永光明名劇燕燕做媒調風月的舞台錄音!永光明劇團戲迷群

 

楚岫雲獨步梨園,刀馬青衣集一身,悲劇名優驚四座,梨園幾十顯光輝,純青技藝啓後人。過去擔綱起一個團的名花旦楚岫雲就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同行稱她爲“全才花旦”。她擅演風情戲:《黛玉焚稿》、胡不歸、《暴雨殘梅》…等演得淒切感人纏綿愁怨;演刀馬旦、武旦有鬚眉氣慨,靶子功和舊戲的踩蹻功很熟練,演《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等武戲聲情並茂文武雙全;演《王寶釧》三擊掌、別窰等排場戲成全行典範;演《紅娘》、《燕燕》…等伶俐活潑生鬼可人。楚岫雲既擅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翻生黛玉。既擅演秦香蓮、三娘…,也創了再世紅娘、生潘金蓮…。掌青衣刀馬閨門小旦多面行當藝術。

 

刀馬旦重身段功架,造型要求剛勁挺拔,重氣度神情,如穆桂英等。武旦強調跌撲翻打,矯健威武,如《盜仙草》的白素貞、《三打白骨精》的女妖。一類“武戲文做”的戲要求扮演者文武兼備,無論唱、做、念、打,都要中規中矩。清末民初粵劇受京劇影響吸收京劇武藝,如北派武場的“打脫手”等。使粵劇武旦的表演手法得到豐富的發展。

 

一個伶人如果只會唱,不能打,這樣有許多戲不能演。武旦要掌握各種唱做基本功,還要熟練刀、槍、劍的武功。刀法有耍刀花、拖刀、拋刀及鴛鴦刀;槍法有花槍、回槍及分槍、踢槍;劍法花式更多。台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功。青年旦角要苦學前人經驗又創新發展才能提高自己。

 

能獨力擔起一個團的“正印花旦”楚岫雲,她既能演黛玉(閨門旦),也能演劉金定(刀馬旦),既演紅娘(小旦),也演王寶釧、三娘(青衣):既擅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一個“翻生”林黛玉,掌“刀馬旦”、“青衣”、“閨門旦”…多面行當。

 

六柱制

六柱絕非六種行當,如武生既是須生也是花臉,更兼飾演老旦(如岳母、佘太君);又如醜生也要經常扮演彩旦和家姑之類的反串角色;又如擔綱起一個團的“正印花旦”楚岫雲,她就要既能演黛玉(閨門旦),也能演劉金定(刀馬旦),既演紅娘(小旦),也演王寶釧、三娘(青衣)之類的旦角行當。

 

六柱之一的“正印花旦”,就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如名花旦楚岫雲,既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一個“翻生”林黛玉,掌“青衣”、“刀馬旦”、“閨門旦”等多方面的行當藝術。另一條柱“第二花旦”與正印是同一檔次的,排名分先後,是劇團藝術的另一條台柱,在戲份上也要應付各樣人物與行當演技。如粵劇行中稱爲“第二花旦王”的小飛紅,她擅長小旦戲,但在《評雪辨蹤》一劇(名醜陸雲飛演呂蒙正)中她飾演的介乎青衣與閨門旦行當的劉翠屏,其表演之細膩、穩重、風趣,真是有口皆碑。再一台柱是醜生,演丑角或反派,有時也要反串,戴上二寸髻演頑笑旦。

 

六柱制發展至四十年代有意通過劇本突出三條柱:文武生、正印花旦、醜生,即所謂三王班。如五十年代“永光明”的呂玉郎、楚岫雲、陸雲飛;珠江的羅品超、文覺非、郎筠玉,和勝利的馬師曾、紅線女、文覺非等。這應從三十年代名劇《胡不歸》說起,整台戲無非突出了生、旦、醜。其他什麽武生(須生)、小生、第二花旦都成了一些很次要的大配角。一齣《情僧》,大觀園似乎很熱鬧,但整個舞臺上無非是看楚岫雲的林黛玉、何非凡的賈寶玉,再加上一個插科打諢的陸雲飛反串飾彩旦石春。粵劇舞臺表演從十大行當過渡到六柱制,再從六柱轉型到三柱的藝術集權制。

 

與六柱差不多同時産生的粵劇獨創文武生行當,更是一般小生、小武不能替代的亦文亦武行當。顧名思義文武生既要能演賈寶玉,又要能演馬超、周瑜,是集小生、小武行當於一身的唱做念打俱能的頂梁柱。不少人都朝文武生這個寶座擁躍而上。殊不知這一行當並非人人都能走紅。何非凡從廣州淪陷那年就開始擔綱文武生,也是慘淡經營近十年經歷一段寂寂無聞之後,至非凡響第二屆班一炮打響,才幸運地紅起來。

 

六柱制絕非取消行當,相反,演員的行當表演藝術更趨多面化(如著名花旦小飛紅,就集小旦、青衣、閨門旦行當的表演藝術於一身)。六柱制的體制從三十年代一直沿襲至今,遺憾的是近十多年來省市粵劇團在這方面難以爲繼,花面應功戲沒有了,小武、須生、彩旦等行當幾乎已無人問津、無心繼承了。能夠湊成六柱而爲大衆所認可的劇團已不復存在了。譬曰,一間小小大排檔也講求雞鵝鴨海鮮一應俱全,粵劇是中國一大劇種,是嶺南文化一個重要部分,行當在於一個劇種,仿佛百花在於一個花圃,百花殘缺不全,花圃還能給人以千紅萬紫豔麗迷人的鑒賞價值?整天怨艾什麽低潮,嘮叨青年一代不愛粵劇,既可笑又無濟於事。

 

曹秀琴無官一身輕

“無官一身輕”。這是形容做官的卸下重擔一身鬆曬的成語。其實“無官”並非“一身輕”的。至少閣下已失去權力,再不可能頤指氣使了!不愉快的事多得很哩。至於老倌,到了無倌(無戲演出)確是“一身輕”的。居士曾聽名丑陸雲飛,對晚晚有倌(戲)做,發出感歎(也包含自豪):“晚晚演戲,條馬路八九點鍾是怎樣的?我是不會知道的。想飲餐夜茶‘鬆鬆’都沒有機會!”有倌做的,盼無倌時輕鬆一下。可是,有的老倌無倌(無戲演出)並不見得“一身輕”。如大陸新紮名旦曹秀琴,“無倌”差不多兩個年頭了。相見之下,並未見“一身輕”;反見“一身重”:她發胖了。

 

曹秀琴多次來香港演出。或拍羅家寶,或拍彭熾權。阿琴文武唱做打兼擅。文,可演纏綿悱惻的《百花公主》;武,能演斬四門的《劉金定》。至於唱,竟不趕潮流,依正傳統法度,有“原汁原味”之妙。當了正印,還時時尋師訪友,來補自己的不足。如演《劉金定斬四門》(本爲楚岫雲秘本。但雲已作古)就向南洋州府老倌出身的老藝人梅蘭香處請教。梅感其誠,欣然將“絕招”傳授。因而在金山演出,老華僑讚歎不已:“該個妹仔絲,咁好工夫袋(仔)”。像阿琴這樣的文武旦,本應不斷催谷,不難躋列“超級紅伶”。但廣東粵劇院在編制上僅得兩班。旦角名額已滿。她“無班可落”。而拍彭熾權,也僅是臨時借用。她經常“無倌”。在“無倌”期間又生了孩子。她有個結拜姐妹在澳門,水源充足。經常叫她到澳旅遊。玩得開心,身子焉得不胖。故曰:曹氏女無戲身重也。

 

小群多演小旦戲,刀馬青衣不曾演

《柳毅傳書》至今傳演不衰,湧現若干個柳毅,十多二十個龍女。然而它面世至今從沒有得過獎賞。似乎從沒有專家分析過這個劇目爲什麽如此旺台?其實這個戲可供探索,可供吸取的經驗很多。不宜把它認作並非“拳頭産品”,珠玉在前也視而不見。或簡單地說它“行運”。

 

如果說“行運”,它所“行”的是南方人民翻了身後審美觀起變化的“運”。儘管編演者並不覺察。從舊時代過來的老行尊,他衡量一個花旦,是否能獨當一面,必然要問這位花旦擅不擅長“大頭戲”?然而首演龍女的林小群,她的“大頭戲”是最不擅長(儘管後來,她也拍過羅品超演《別窰》的王寶釧。但行家一看,無不認爲在水平以下)而獨工“閨門旦”。以閨門旦作爲一個劇團的正印花旦,似無先例。林氏女前輩包括她的父親林超群,數上數下,從千里駒數:上海妹(1905)、余麗珍(1915)、衛少芳(1913)、楚岫雲(1922)、芳豔芬(1926)、郎筠玉(1917)……其叫座戲無不與“大頭戲”有關。燒相書的是林小群,當她崛起時,觀察家咸認她爲沒有“正印命”,但她當了下去,而且從未被搖撼過她的正印位置。(龍舟)

 

粵劇:紅樓之鄉

照水人所聽聞的粵劇“紅戲”,若論粵劇演林黛玉最為美妙怡人者,包括上世紀之內以至本世紀,數梨園藝壇中無人能媲美者,該推有生黛玉佳譽之楚岫雲,以及名旦鄭秋怡也!演賈寶玉來說,薛覺先以瀟灑;呂玉郎以癡騃;陳笑風以倜儻;新馬仔以純情;任劍輝以黐身;何非凡以嬌嗲;羅家寶以樸拙;馮剛毅以可愛;小神鷹以率真,實各擅勝場。假使將各大名伶的特點取精用宏,與越劇拗拗手瓜,當如老李賣火石劃過至知!粵劇演紅戲比京劇早得多。清代咸豐年間已盛行的八大名曲,取材《紅樓夢》的《寶玉哭靈》就是其中一大名曲。其後小生杞、朱次伯、肖麗湘皆以演寶玉或黛玉出名。之後薛覺先與陳非儂合演《紅樓夢》、《寶蟾進酒》,無不認爲上乘之作。至四十年代則有楚岫雲與何非凡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新馬師曾、芳豔芬合演《寶玉哭晴雯》;任劍輝、陳豔儂合演紅樓夢、黛玉魂歸離恨天。五十年代則有羅家寶、林小群合演紅樓夢;楚岫雲、呂玉郎合演《偷祭瀟湘館》;陳笑風、李豔霜合演寶玉哭晴雯;楚岫雲、羅家寶合演《金釧投井》;任劍輝、白雪仙合演紅樓夢;八十年代則有馮剛毅、鄭秋怡;陳曉明、林錦屏合演的紅樓夢;小神鷹、林錦屏合演怡紅公子悼金釧…總之紅樓戲在粵劇不絕如縷。可是此粵不如彼越,被上海越劇邁乎我粵劇之上,叫水人唔知點講至好。

至於賈寶玉這位怡紅公子,到底應肥應瘦?粵劇的薛覺先、新馬、大哥風、何非凡、陳曉明、馮剛毅、羅家蝦、蓋鳴暉,無一不是瘦個子。只有呂玉郎及其追隨者小神鷹是肥躉躉。此中誰對誰不對?如照曹雪芹所著則明明寫這位“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怡紅公子是:“面如滿月,目若朗星”,顯然是個“肥仔嘜”。那麽只有呂玉郎、小神鷹這兩位肥仔才對路了。這怕很難獲得共識。正是:怡紅公子古今中外算佢最情癡。至情至性,邊個都想像佢系美男兒。又點知寶二爺原來系個肥仔。薛覺先風流瀟灑,演賈寶玉誰不以佢爲師。估唔到肥躉躉嘅呂玉郎才合乎原著。不過舞臺講究形象美唔要肥。”(龍舟)

 

漫談荊軻

荊軻入秦有死無生。但演荊軻赴死的劇團及有一位老倌均從死到硬直直變成生勾勾。幾十年成梨園佳話。三十年代由曾三多、桂名揚、李翠芳、袁仕驤、陳錦棠、廖俠懷六大台柱組成的日月星劇團一路演一路虧本。點演廖老七的戲寶如《玉蟾蜍》冇人吼鬥,點演曾三多的《尚司徒寄妻托子》一樣無法招徠。觀察家斷言:呢班已經死直。又話呢班改錯招牌,日月星者三光也,有乜法子唔搞到棍咁光。虧本虧到年尾,點知爆出一套荊軻刺秦嘅《火燒阿房宮》,頂到爆、滿到瀉,一套戲賺番有突。

事隔廿多年後,廣州的一級演員全國一等獎演員羅品超叫座力直線滑落,每晚有八九成座位空著無人光顧。其時主管粵劇的老作家華嘉急忙召開“諸葛亮”會,呼籲搶救羅品超。有老行尊講述荊軻戲起死回生的故事。華老聽後一槌定音,決定炮製《荊軻》。鑒於日月星劇團時用廖俠懷飾荊軻不很合身份,此番由羅老鑒扮演,等佢擔正戲匭。因老鑒當時叫座乏力,華嘉運用行政手段,調來最有叫座力的名花旦楚岫雲、羅家寶壓陣,疊重人搞成大堆頭。果然《荊軻》《佘賽花》《別窰》《林沖》六十年代面世之日,全場滿座。羅老鑒因此衰而複盛,死而復生。假若沒有調來楚岫雲長期座陣拍檔,鑒哥必將繼續滑下坡。

 

羅品超頹而複振全憑荊軻一劇,這是五六十年代,凡在廣州從事粵劇的無有不知。而呢一班的堆頭夠大,引得觀衆蜂擁而至:荊軻(羅品超)、荊妻(楚岫雲)、荊母(衛少芳)、燕丹(羅家寶)、燕儲妃(劉美卿)、燕王喜(王中王)、田光(馮鏡華)、秦王政(少昆侖)、燕臣(羅冠聲)、高漸離(謝天雄)、秦舞陽(黃超全)、樊于期(梁國強),一張劫餘幸存的“戲橋可證此言非謬。若論花旦,就有三位:雲、芳、美。“一擔籮”雙文武生(羅品超、羅家寶)在戲行中留下兩羅合作的佳話。雞華(王中王)更系三十年代《火燒阿房宮》時原裝燕王喜。武生有華叔、肥侖、羅冠聲三個。咁嘅陣容派角台柱之多,有乜法子唔收得?廣東粵劇院1976年後又一次推出《荊軻》,一樣大推頭。“兩羅”依然合作,郎筠玉飾荊妻,白超鴻充當秦舞陽,文覺非飾高漸離,李豔霜飾荊母,林小群飾燕妃。排出“四生、三旦”惡陣,觀衆猛話:“抵睇!抵睇!”﹙龍舟)

 

南派粵劇匯演

舉行“兩廣(廣東、廣西)一市(廣州)南派粵劇匯演”。三個演出單位各演兩晚,一晚演長劇;一晚演短劇。每個單位給酬二十三萬港元。

 

“南派匯演打起兩廣價單。揾得戲來又冇人識做。早知唔做咁多一生一旦。姐姐咁手,點樣過關?從前有真功夫嘅人,喺雪櫃中雪到硬。如今速速解凍,唉!唔知佢重識唔識行!”

 

點解香港主會出的咁招?條橋原來由中大梁沛錦博士念出嚟。博士曰:“粵劇幾十年發展極不平衡。除了生旦戲,並無其他。如此下去展現南方人民豪雄性格的劇目及其特有的表現程式勢將湮沒。因此搞這南派匯演志在救正粵劇發展的不平衡。”呢條無疑是高橋。可是爲時已晚,香港方面,南派的高手:白玉堂、關德興、新馬師曾依然健在,但廣東(廣州)如靚少佳、梁蔭棠、楚岫雲、梁家森、少昆侖先後作古,廣西的易日洪也離開塵世。如何應付?難道這難題一出,兩省一市同交白卷不成?

 

粵劇:武戲之鄉

粵劇本是武戲之鄉。如今武戲已變成稀有品種,切願給它以扶持扶植,給它以用武之地。即把“三滅”現象儘早結束。百花園圃中,與生旦戲同生共長多好哩。雖說“文長武短”,但結果當真如此?勿宜先作定論。“荷花出水,始見高低”。正如老李賣火石:“劃過才知”!

廣東粵劇的班子1957年有77個團長一起開會。那麽數位至少77個。今時今曰呢?除省市級的粵劇團外,解散了多少?佛山地區級班子也解散了,劇的數位與人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需要不成比例,嗚呼!、開放使得百業興旺,然而粵劇呢?於是觀察家、預言家說:粵劇不能適應開放改革所以一至於斯。結論是:“唯改革才有出路”云云。改革些什麽?什麽是改革?專家們沒有說。可是已給這個從不重視繼承的劇種在磨盤上注水。聽見到嗎?先滅笛口、八手,後滅打跟斗!什麽大笛、大鈸、打翻,要來何用?滅掉它算了!從省、市到各專區縣級劇團無一班不兵源枯竭,“有將無兵”,沒有願當“燉豬腳”的手下。有些當了兵的還鬧“兵變”不出場。什麽“按步就班”,演戲先從手下演起的老套,砸爛它!砸爛它!像這樣的“新聞”今時今日出現不少!久而久之也並不新聞了。

 

粵劇興衰

談到粵劇興衰,由於閱力所限不敢追溯太遠。我出身於抗戰勝利前夕,開山師傅是小生王白駒榮。勝利後粵劇依然興旺繁榮!廣州的巨型班有大龍鳳劇團(新馬、芳豔芬)上演《夜祭雷峰塔》,金龍劇團(楚岫雲、馮少俠、白駒榮、靚榮)上演《花街神女》,大金龍(石燕子、秦小梨、白駒榮)上演《妲己醉邑考》,非凡響劇團(何非凡、楚岫雲)上演《情滋味》《花落鴛鴦塚》《情僧》…等十多劇,大利年劇團(廖俠懷、羅麗娟)上演《甘地會西施》、《哭崩萬里長城》,日月星劇團(曾三多、譚秀珍、盧海天)上演《國魂(文天祥)》、《七劍十三俠》,黃金劇團(黃超武、徐人心、陸雲飛、新珠)上演《水淹七軍》等等。他們在廣州上演均是座無虛席,盛況空前。特別是非凡響,劇劇連場爆滿,曆演不衰。那時三十六鄉、四邑入水紛紛來廣州“買戲”。據粗略統計:河南、河北大中小型班及江門、惠州班都超過“真欄,真欄,三十六班”之數。那時粵劇藝人確實很少失業。這叫大有大做,小有小演。白超平

 

後輩齊讚楚岫雲演刀馬旦了得

訪問:這些年一直沒有看到你的戲了,昨天看了你們團的響排,才知道你已經當了導演,請你談談你在這方面的情況,好嗎?

小木蘭:那是一九六五年的事了,團裏送我到上海戲劇學院學導演。才學幾個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全國都在批判《海瑞罷官》,我們也停止了業務學習,整天討論什麽“清官貪官”,討論了幾個月還是糊裏糊塗,業務知識也丟了。現在拿得出來的一點點本領,全是靠青年時候學來的一點老底。

問:文革前看過你演出的《紅樓二尤》、《寶蓮燈》、《白蛇傳》,你的刀馬旦功夫是不錯的,請把你過去學藝的經過跟我們談談好嗎?

小木蘭:那得從小時候談起了。我是在南洋新加坡出生的,由於家貧,剛生下來就被賣了給人家,後來買主又把我轉賣了。我的第二個養母是個藝人,擅演粵劇小武,在我兩歲多那年,她把我從新加坡帶回國內,隨戲班到處賣藝,我一直跟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加上經濟困難,所以念不起書,只好跟著團裏的人學翻跟斗。我人生得小巧,別的不行,翻跟斗還可以。當時,楚岫雲的刀馬戲很受觀衆歡迎,這引起了我養母的興趣,她希望我也成爲一個刀馬旦。於是,便有意識地讓我在這方面苦練。團裏的老藝人梁進端要求很嚴,在訓練“起虎尾”時,他把我綁起來倒豎著,在周圍地面上插滿了燃著的香,然後自己跑去喝茶,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地上一灘汗水,一灘眼淚。這樣的授藝方法雖說不科學,可是,它的確爲我後來演刀馬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和平後我們回到廣州,當時交二十元港幣可以請師傅教一套京劇北派劍術,我交不起學費,只好“偷師”,這裏偷刀,那裏偷劍,零零星星學了一些。一九五○年我和林小群在上海演戲,京劇老藝人鮑怡庭免費收我當徒弟,那時演出工作很忙,幾乎每天都排新戲,可是,這位老師傅的無私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每天跑一百個圓圈練腿功,還學了些其他的表演藝術。

問:你演刀馬戲,在排演過程中有無失過手?

答:武打失手是常見的,看,我這顆牙就是碰崩了的,頭部也撞傷過,沒什麽,吃點跌打藥再來,搞藝術哪能不付出代價呢?

 

訪問練玲珠:76年後,情況是不是有所好轉了?

練玲珠:四人幫統治時期我去搬景,給演員遞茶,送手巾;76年後還是沒有演戲,讓我去培訓青年。最初我想不通,因爲,論功底我們這批人不如楚岫雲、羅品超等老倌,舊的基礎不夠好,新的東西又不多,開始實踐不久就中斷了。除了把自己演過的幾個戲教給青年外,也沒有更多的東西。實際上這十幾年來我們應當得到更多實踐的機會,但是沒有。所以心裏很苦悶。我看青年一代也很苦悶。事實上並不是形象好有嗓子就可以演好戲的。過去我排《羅漢錢》,導演要求我對著他表演,要求哭就要哭,要求笑就要笑,創造角色要達到一定的深度,半點含糊不得。現在誰來講這一套?以前我們坐著等排戲,現在輪到要排戲了,得四處去找人;以前要帶著感情上排練場,現在根本不問這些。很多行當都沒有了。

問:可以問問你的年齡嗎?

答:四十七,十三歲學戲,唱了三十多年了。

 

廣東粵劇院成立初期,院屬下幾個團都能發揮各位表演藝術家的風格。比如一團,就以羅品超、楚岫雲爲主的歷史袍甲戲;二團則以呂玉郎、羅家寶、林小群爲主的生旦文靜戲;三團以陸雲飛、文覺非的所謂“雙非”劇團的諧趣喜劇。既發揮到各種行當的專長,劇目又多姿多彩,異彩紛呈。當時編劇家們根據各團的表演藝術風格編寫劇目。幫助他們整理首本戲,排練新戲,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之所長。從而使他們的藝術青春有效地爲粵劇藝術作出卓越的貢獻。鄭培英談藝術青春

 

神童楚岫雲十一歲起在香港和上海廣東大戲院演出。

 

四十年代末先施公司老闆馬應彪為留著粵劇名伶《生黛玉》楚岫雲,向她出以最高的聘薪。花旦王楚岫雲聲色藝卓越文武全才!歷來最具票房保証、屢創粵劇叫座新高之伶人也!一代名花旦楚岫雲,只有她和鄭秋怡兩枝奇葩在花旦群芳中才能達聲色藝三絕當之無愧!

 

Hawaiian

拍何非凡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連滿三百幾場的花旦是楚岫雲

這個紀錄相信粵劇是後無來者

 

而楚岫雲更是文武全材花旦

 

個人覺得楚岫雲的唱腔幾特別

 

辛奇士

 

楚岫雲成名甚早,十幾歲便加入覺先聲為正印花旦,拍薛覺先。

 

苦情戲特正;

 

佢地個套《胡不歸》唔知喊濕幾多男女觀眾既手巾仔。

 

至於雲姐同凡哥系廣州一錘羅古直落三百幾場,紀錄空前絕後。一個系番生賈寶玉,一個系番生林黛玉。

 

文場戲外,雲姐武場戲亦灑家。

 

紮腳劉金定,穿大靠、上蹺、大打北派。

 

她是全材。

 

楚岫雲既唱腔,覺得佢腔口有的似上海妹(聲圓潤自然靚好多),乾淨、自然、問字羅腔。

 

長勝班霸永光明:票房驚人紀錄創世紀之永光明

 

五六十年代行內外都公認之四大天頂王牌大老倌楚岫雲、呂玉郎、小飛紅、陸雲飛與大老倌馮俠魂、白超鴻、黃君武等台柱組成,班政家蘇永年策劃下之永光明劇團紅極多時,擁最佳編劇撰曲、最佳樂隊拍和、最佳服裝佈景,樣樣一流水準,美侖美奐,冠絕全行。其台柱以富有朝氣復加藝術實力見稱於觀眾,人靚聲靚演技佳,演出嚴肅、表演認真,故此劇團成立後到處演出莫不大獲歡迎,當時被稱省港班最為收得者,首推永光明劇團矣,創歷史票房賣座新高峰,是則該團之實力若何,可見其概也。當年之戲人夢寐以求都想取得廣州海珠大戲院之演出權,認為乃是掘金之最好地盤,而永光明劇團卻獲簽得經常在海珠戲院上演,其時羡煞不少同業行家!

 

超值的票價最高收2元5角。

 

當年電台都常常現場直播永光明劇團在戲院演出的劇目,同一晚上又另有其他電台選播永光明的現場錄音舊劇,日間各個電台也常常播放楚岫雲和呂玉郎的獨唱或合唱歌曲。

 

永光明四九至五九年演過很多名符其實的首本名劇戲寶:《香妃》、《西施》、《燕燕》、《紅娘子》、《可憐女》、《卓文君》、《葛嫩娘》、《玉堂春》、《王寶釧》、《穆桂英》、《鴛鴦劍》、《王昭君》、《董小宛》、《紅菱血》、《新女兒香》、《嫦娥奔月》、《劈山救母》、《牛郎織女》、《綠野仙蹤》、《梵宮駙馬》、《鴛鴦玫瑰》、《金釧投井》、《闖王進京》、《蘇武牧羊》、《三娘汲水》、《偷祭瀟相館》、《淒涼姊妹碑》、《梁山伯祝英台》、《劉金定斬四門》、《陳世美不認妻》、《狄青三取珍珠旗》、《沖天野鶴會嫦娥》、《梁紅玉擊鼓抗金兵》、《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等膾炙人口的名劇,全部叫好叫座,套套旺台爆棚,每劇持續連台上演一二百至二三百場次滿座,創了粵劇票房賣座歷史新高,創世佳績冠蓋古今,威震省港澳。

 

電影第一女俠楚岫雲,她集青衣、刀馬、閨門、小旦於一身,武打頂好了得,演悲喜劇全居勝首。過去凡有楚岫雲演出的劇團賣座就必創驚人紀錄。她主演的每一出劇碼例必持續上演過百至三百場次爆滿,特別是演黛玉、劉金定、可憐女、王寶釧、顰娘、嫦娥、蘇三,更是各曾演上六七百場滿座,她畢生演出多達萬場。楚岫雲未十五歲已當正印花旦演活林英娥。香港第一部電影飾女主角碧容,1950年她已在港拍了十多部。十六歲已獲聘往美加演出大受歡迎。剛十八歲當上興中華正印花旦,十九歲當覺先聲正印花旦,四十年代已是紅遍省港的名旦。她持續當紅至66年。自少便練成一身刀馬旦好武藝高本領,功底紮實,造詣高深多才多藝。圓台碎步功、水袖功、踩蹺功…等多項功架卓越頂好。

 

一九三二年九個省港班“六柱”陣容(武生、小武、花旦、二花旦、小生、醜生)

日月星班:曾三多 桂名揚 李翠芳 李自由 陳錦棠 廖俠懷(二李並列正印)

孔雀屏班:丁公醒 馮俠魂 陳非儂 小英英 白玉堂 半日安

譜齊天班:馮展圖 羅文煥 謝醒儂 李豔秋 新細倫 葉弗弱

錦鳳屏班:張仙槎 譚笑鴻 肖麗章 馮玉君 靚少鳳 新馬師曾

萬華天班:少達子 小昆侖 馮小非 蘇州耀 倫有爲 譚秉鏞

人壽年班:靚次伯 靚少佳 林超群 伍秋儂 何湘子 羅家權(林、伍並列正印)

月團圓班:新 珠 白珊瑚 鍾卓芳 小鶯鶯 馮顯榮 王醒伯

鳳來儀班:賽子龍 李松坡 騷韻蘭 金枝葉 龐順堯 駱錫源

新中華班:靚新華 少新權 小蘇蘇 嫦娥英 李瑞清 李海泉

 

粵劇頂級花旦王楚岫雲:省港四大名旦之一。她從底層梅香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自少便練成一身刀馬旦好武藝高本領,功底紮實,造詣高深淵博,多才多藝。表演的圓台碎步功、水袖功、踩蹺功……等多項功架均為人們所稱譽。紅樓夢劇中她唱做超卓:唱唸動人心弦、做功細膩貼切感人、身段美妙優雅多姿、形態亮麗纖秀,把多愁善感、品格高尚潔雅、體質柔弱的黛玉恰如其分集中表現在角色身上,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古代美人形像。當劇情演至高潮所在的焚稿和歸天兩塲戲時,她迫真的演技緊扣人心弦,台上的楚岫雲聲淚俱下,引致台下男女戲迷淚洒劇塲,極受歡迎。

 

1957年楚岫雲、羅家寶、小飛紅的【永光明粵劇團】演《金釧投井》。楚岫雲曲集: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可憐女、淒涼姊妹碑(五十年代最新曲):1949年至59年,楚岫雲擔演巨型班永光明整整十年,場場滿座,晚晚夜場演出五至六小時,每劇都必定爆滿旺台過百、二百至三百場次。每星期還演出兩場日戲,全新劇目,同樣叫好叫座。楚岫雲屢創粵劇全行:省港票房新高峰,楚岫雲持續當紅至六十年代中。楚岫雲聲威震撼轟動整個梨園界。她一早十幾歲便成名擔正印,在香港拍薛覺先、白玉堂等名家。薛演名劇《胡不歸》拍檔中,最好的花旦就是楚岫雲。

 

文武狀元聲色藝佳花旦王楚岫雲:自少苦練翻騰跌撲基本硬功夫,推車功架精妙絕倫,表演《劉金定斬四門》看到她紮腳踩蹺殺四門的走圓枱:碎步之細密、身段之優美,無不驚訝。踩蹺身紥大靠,在頻繁的轉身中,靠旗不亂,旋轉如風中,但見甲裙飛舞。這些高難度動作深印觀眾腦海深植同行心中。同行每論〝跑圓枱〞這功夫時,久已推崇楚岫雲是第一名人物,她紥脚踩蹺力斬四門的開打、跑馬和走圓枱的優美身段,全行獨一無二。楚岫雲能穿靠打大翻,車身、車輪特靚。脫手北派、雙飛腳、一字馬、耍鞭、水髮等多項功架絕技第一頂好;唱腔唸白、水袖功…全行稱讚。

 

楚岫雲卓越之南北派、長靠短打、排場戲傳統功架:圓台碎步功、蹺功、靶子功、水袖功、雙飛腳、耍軟鞭、車輪車身、踢槍、穿靠旗打大翻、脫手、靠靶圓台、推車、跑馬、舞雙刀劍、對拆打真軍器、水髮功…等絕技全行第一;加上楚岫雲以感情融匯唱腔和讀詞、以爽朗、清麗、明晰、圓潤、咬弦露字見長、獨一無二的”岫雲腔”和”唸白功”,獨樹一幟,更是超越戲劇藝術巔峰:尊崇為”楚派”藝術。1948至49年楚岫雲擔演非凡響劇團一年多,演了十多個文戲,她贏得了翻生林黛玉、再世紅娘等美譽。她精湛的唱做技藝使之旺台賣座。十多劇全部票房一律收得。

 

為紀念粵劇表演藝術家港穗四大名旦楚岫雲逝世五週年舉辦的文藝晚會在廣州前進影劇場公演,廣東劇院老中青演員演出楚岫雲生前經典名劇戲寶。羅品超曾與楚岫雲合演《平貴別窰》,他高度讚揚楚岫雲文武雙全唱做兼優:她飾演王寶釧那優雅獨到之身段做功台風,加上那强裝歡容、無言咽淚的感人表演。至今仍繞腦際,這次與林小群合演向雲姐獻上一瓣心香。《胡不歸》是一齣膾炙人口的苦情戲,飾演顰娘的楚岫雲曾使滿座欷歔,文覺非羅家寳等演出《別妻》、《逼媳》選場。還演出雲姐首本《梵宮駙馬刁蠻公主》、《劉金定斬四門》之「私探營房」、《黛玉葬花》。

 

永光明戲寶《闖王進京》楚岫雲先飾公主後演俠女將軍,盡顯南北派功架。陳世美不認妻:楚岫雲演秦香蓮,香港九姐金影憐飾冬妹。楚岫雲演任何戲路均名冠藝壇:青衣、刀馬旦、小旦、閨門旦。呂玉郎演忠奸老少皆一絕,既演沉香劈山救母,又演老年蘇武白鬚白髮,與楚岫雲演猩猩女追舟合唱戀檀腔,演出精彩絕倫。1955年楚岫雲、呂玉郎演《偷祭瀟湘館》,狂滿了三百場。永光明台柱十年依舊正印花旦王楚岫雲、丑生王陸雲飛、二花王小飛紅。十年班期內只換了三次文武生:呂玉郎49至55年夏、馮俠魂55至56年、羅家寶57年、陳笑風57至59年初。

 

楚岫雲演黛玉歸天,表演嘔吐真血技藝功夫,是她在演出之前先喝下紅蘇木水,然後在演出時用氣功將胃裡的紅蘇木水逼吐出來,令滿場觀眾都以為她吐出的是真血。這門藝術功夫戲行沒幾個藝人懂演。從前演戲能夠成名的伶人他她們都靠著本身優秀演技而大受歡迎的。當今的演者及觀者都全不重視表演和欣賞藝術功夫,單以唱曲聽唱滿足。48年楚岫雲在非凡響當正印花旦,她唱做兼優:圓台功水袖功超卓,身段台風美妙優雅,做工細膩感人,唱唸聲情並茂,形神俱備,撼人心弦,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把不懂演戲沒有實力擔團擔票的何非凡都帶紅了。第二花旦譚玉真;第三花旦鳳凰女。

 

藝苑春風半世紀,獨步藝壇放異彩,拍盡梨園各名派:薛馬桂白(白玉堂)。四五六十年代花旦王楚岫雲【翻生黛玉之憶】:首席「生黛玉」當數外形柔雅、萬千唱腔愁苦盡涵的粵劇花旦王楚岫雲。四八至四九年她與何非凡合演西廂記(紅娘)、玉樓人醉杏花天、情之味、花落鴛鴦塚、蝴蝶大王、一曲鳳求凰、夜吊白芙蓉、福將霸王妃、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個文戲,劇劇滿座,情劇演了百多場。1955年楚岫雲在大班永光明,又與呂玉郎再演寶黛戲《偷祭瀟湘館》三百多場狂滿哄動,57年拍羅家宝演金釧投井。1960至65年演《黛玉歸天》逾千場爆棚滿座。

 

楚岫雲技驚四座文武皆擅;小飛紅唱演優異,全行花旦只有楚岫雲能夠鎮住她。永光明巨型長壽靑年唱家猛班49年7月成立,49至59十年間長年長月每天演出無間,創了粵劇長期上演爆滿獨一無二的高票房!四大頂級天王老倌:楚岫雲、呂玉郎、小飛紅、陸雲飛:人稱他們聲韻爲悅耳動人岫雲腔、玉喉鏡腔、甜美小飛紅腔、諧趣豆泥飛腔。當時省港廣泛流行說法:睇戲要睇永光明:永光明老倌好演技、好唱情,戲迷萬萬千,賣座頂瓜瓜。55年8月呂玉郎離團,楚岫雲改拍馮俠魂至56年,夜戲單演牛郎織女狂滿了近三百場。59年前楚岫雲先後拍羅家寶、陳笑風。

 

戰前楚岫雲很年輕時便頻頻榮獲邀請前往美加等外埠登台獻技演出。戰時她和馮俠魂更獲邀組青年劇團在越南演足四年,哄動西貢;和平後劇團接續獲邀在泰國曼谷演足二年,蜚聲國際,演至47年中才載譽榮歸香港。她隨即三度再當覺先聲正印花旦,接著拍馮少俠何非凡。49至59年擔演班霸永光明。66年前持續當紅。她唱做唸打超卓,集文武演技於一身,並以一流的圓台、蹺功、水袖、身段、台風、翻功和南北派全面武打功架,出色的演活刀馬旦小旦閨門旦青衣縱橫行當,少年十幾歲一早便揚名整個梨園界,深受觀眾稱頌愛戴,又深得同行老叔傅前輩們讚譽賞識。

 

楚岫雲是粵劇界頂級花旦,她演悲喜劇…排場及刀馬旦踩高蹺開打特別出色,一早十幾歲便成名,在香港戲班擔正印。她繼承流派是要全面學習,在實踐同時根據時代要求發展流派,把前人所創藝術風格更趨完美。藝員都害怕老的來臨,女性因青春美麗是直接資本尤其敏感。演員如達「聲色藝」三絕真是夢寐所求,可惜確實罕見,我認為只有楚岫雲和鄭秋怡是當之無愧!潘兆賢。能獨力擔綱起一個團、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的名旦楚岫雲,自少練成紮實功底高造詣好本領,她就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

 

億萬票房花旦王楚岫雲:聲色藝唱演打首屈一指。楚岫雲無論表演武打袍甲戲、風情戲和苦情戲均游刃有餘,標誌着她演戲的多元功架技巧,巳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成就。畫壇大師鄧芬誦先賦一首七言絕句贈給她,寫著:「不負梨園早揚名,功夫老到益能精;與卿相識初逢處,記否當年在太平?」鄧芬師傅平生孤芳自賞眼高於頂,受他褒揚的人一定本身有優良的地方。鼎鼎大名的梅蘭芳曾向他執弟子禮,粵劇泰斗薛覺先也移樽就教。楚岫雲獲得鄧芬的書畫均勝人一籌,其受到誦先垂加青眼,可見她是一位風雲際會才氣縱橫的全能坤伶:武旦、刀馬、青衣閨秀花旦王楚岫雲。

 

楚岫雲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曾任師範中學校長,常帶她看大戲,故薰陶出她演戲的志向。家中當時有手搖留聲機常播粵曲唱片,她在旁越聽越入迷跟著哼唱,熟記什麼叫二黃、中板、滾花、二流、南音、士工慢板,唱熟正反線、乙反各曲式;又創作自己的唱腔。小小年紀的她還決心拜師學起戲來,刻苦鑽研學習排場戲和武打功架,每天勤練基本功,不久便能打翻;身段、水袖、踩蹺、走圓台超優美,又可劈一字馬、踢槍打脫手……她不但歌聲清脆亮爽,做功更是一日千里。演技感人兼名字出眾的她很快便紮為正印花旦,四十年代已譽為四大名旦,五、六十年代列名旦冠首。

 

楚岫雲精通南北派武打。

60,751 views
0 faves
0 comments
Uploaded on December 2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