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寅恪?

关注者
601
被浏览
970,353

116 个回答

写在前头的题外话:

如果想客观公正评价一个人,那么1.要拿到这个人全面的生平资料,越丰富越好。

例如蒋天枢先生编《陈寅恪集》,就先动手做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缉》,卞僧慧先生也做过《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那么,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生没有过全面了解,或是只看过一些未能准确记载其生平的传记文学(例如一味称颂“三百年一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通二十几种语言”的传记文学作品,公众号),或是凭据刻板印象,跟风而黑的一类人群,不能说没有资格评价陈寅恪,至少所发出的评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2.做完第一步后,在评价一个人时,绝不能随自己的爱好任意置喙。那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青春情绪,请不要用来评价一个严肃的前辈学者。其原因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

而且,因为人一般不能完全摆脱情感束缚,故此欲论其优点应该适度,欲论其缺点请别选择性无视。

3.回答应该结合题目,这个题目是如何评价陈寅恪?则回答不应上升到:1.我认为文科没有用,因此陈寅恪没有用。2.民国的大师,能上战场么等等等。3.民国众人教育水平低,所以大师水平也低。4.民国怎么不好、怎么不好。5.。。。。。。

以上严格来说,都不是本题讨论的重点,虽然说“知人论世”,评价一个人要了解他的身世背景(其实第一点已经总结到了),但也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任意雌黄。

请各位答主,对一个真实的陈先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意以上的,可以继续看这篇回答,不同意的不必浪费您宝贵的时间继续阅读。


由于自己定下了上述标准,所以也使得这个回答变得很困难,万一自己手头的藏书也是乱来的,或者是评价的时候不够全面,那就算是打脸了。不过评价自己最敬仰的一个前辈学者,而要做到客观,也算是一次尝试吧。

既然是尝试,我打算先从释疑开始,不然很多被谣言和风传带坏的东西没法讲。

1.陈先生的国内外学术声名是靠他的门下弟子吹出来的。

问题描述:这是所有有关陈先生的谣言中最恶毒的一个,融合了阴谋论的手法,无形中使得许多同行评价毫无价值(例如业内人士季羡林、田余庆、周一良、傅斯年等)因为他们都与陈先生有着或师生或友朋的关系。

回答:其实要破解这个阴谋论也不是很难,毕竟已经有学者在从事相关资料收集研究。我便以手中的书举其中3例以作解答:

a,英国汉学家崔瑞德主编的《剑桥中国隋唐史》

在这本书第一章的导言中,执笔人剑桥大学中文教授崔瑞德(可以维基一下此人的地位)有这样一段话:

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在战争年代重庆出版的两部主要著作和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表的许多论文中,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一个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1)

然而他的分析对以后的研究证明是非常有成效的出发点。陈的分析经过巧妙的发挥和提高,已成了浦立本研究玄宗执政最后几年唐代政治史这一最重要的著作的基础,此书的每一章节都很得益于成的研究成果,虽然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观点受到了挑战。(2)

明宇案:这样的评论在全书是罕见的,特别是伟大二字,上文中崔瑞德叙述到日本著名学者内藤虎次郎时便没有加上这样的评价。但是在下文中,崔瑞德又指出了陈先生叙述的不足之处,这便是很客观地评价。

b,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者陈怀宇写的《在西方发现陈寅恪》

书中讲到《英国学术院院刊》在1944年将陈寅恪选为通讯院士,署名为TSCHEN YINKOH,并且一直持续到1975年(英国方面不知陈先生早已过世)。而陈先生当选为院士,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背书。

c.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余音》

葛兆光先生在文中提到,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旧书库的角落里,收藏有一份薄薄的“陈寅恪资料”,剪贴了1969年10月陈寅恪先生去世后,海外报刊各种有关文章,不少是研究陈寅恪的学者所没有见过或未曾提及到的。(3)

明宇案:万里之外的普林斯顿大学有人默默为陈寅恪剪贴资料,证明陈先生的学术声名一直没被忘记。

当然还有其他资料可以援引,但是我却不愿多费时间了,依以上资料,有关陈先生学术声名是国内学者炒作出来的谣言已经可以终结。也可见在这方面轻信谣言者,必定是缺乏资料搜索能力、阅读量很少,而且缺乏求真态度的人,如果是理工科的学生缺乏这种态度,那么更令人觉得可怕。

2。紧承上文,陈先生对外语的掌握能力也是门人弟子吹出来的,季羡林的话不可信,由此陈先生的学术水平是吹的。

问题描述: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那个,如果只依靠国内的资料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季羡林是陈先生的弟子,他称赞陈寅恪先生外语能力的论文在某些人眼中绝对不可信。同样其他和陈先生有关的,国内的回忆录之类的资料也不可信,他自己的交代稿也不可信。

回答:幸亏远隔大洋之外的哈佛大学,保留了陈寅恪先生在哈佛大学读书时的成绩单。(Harvard University Catalogue,Harvard University)

不难发现,首先陈先生就读的是哈佛大学,其次他在哈佛大学的老师是著名的兰曼教授。在1920-1921学年中,陈先生共选修了两门希腊课程,四门梵文和一门闪族语课程,分别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荷马与希罗多德”、“巴利文”、“巴利文(续)”、“哲学梵文”、“梵文讨论会”和“阿拉伯文”。

陈先生的成绩在第一学期是B,之后所有的梵文和巴利文课程成绩都是A。兰曼教授对他的评价是: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有两名年轻的中国学生跟随我学习,其中一位前途不可限量。”(Charles R.Lanman.India and West:with a Plea for Team-Work among Scholars,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40(1920),p.235)

后来陈先生转到柏林大学,选修《吠陀》、《小泥车》、《阿育王法敕》、《数论经疏》和《长部经典》,这是他致兰曼教授的信中提到的内容。


这些正好对应季羡林先生所编的梵文、巴利文、耆那教类的内容。(4)

由此可知季先生没有说假话,陈先生的外文水平也不是国内弟子吹出来的,还有,他就读的学校是哈佛大学、柏林大学,一来就“陈寅恪不行”的人什么出身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没有尽数列举出他在德国的学习其他语言的证据来,但《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一书证据已经很全,也就无需赘引了。

3.像陈先生这种学者,在当时是因为普遍的教育水平低而被吹起来的,放到今天没什么突出成就。

问题描述:貌似现在许多无法超越前辈学者的今人,都喜欢这样安慰自己。魏晋之人就说过,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没想到现在更差了。

回答:陈先生的开蒙教育,是在家中的新式学堂中进行的,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外,还学习数学、英文、音乐、绘画等西式课程,还有体育设备。陈先生的老师有,王伯沆,周大烈,这些都是当时的国学大师,而被请去教一个幼龄儿童,再加上陈家书籍应有尽有,那么陈先生自小打下的基础之深厚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陈寅恪在不到13岁时就留学日本了,以后开始了留学生涯。(5)

这也就难怪程千帆先生感叹说“寅恪先生因为自小过从名师,所以基础打得极好。”以及“我也不能跟陈寅恪先生相比.....他读过多少大学,跟多少大师学习过,但始终不要学位,这是我们今天做不到的。他从日本起,先后到美国、巴黎、柏林,学了许多种语言。除了这特定的环境,还有家学渊源。散原先生的学问文章不必说了,而后来中央大学中文系最受人尊敬的老教授王伯沆先生就是陈家当时的塾师,这么好的启蒙老师上哪儿找去?”(6)

明宇案:抛开聪明程度,我们现在能有多少人从小跟随第一流的学者学习某个专业,而且还有其他类似音乐绘画教育,然后在不到13岁(初中左右)时就能出国留学,掌握多种外语跟随多位老师学习多方面知识?

正是这些做不到的人,一直在酸黑前辈学者,似乎自己有他们的天资与学习条件一样。

4.陈先生不会经学,算哪门子的国学大师?也证明他从小受的教育不行。

回答:我之前也是如此认为,直到看了程千帆先生先生的谈话,他老人家的原话是:陈寅恪先生他们的传统学术基础比较厚,老辈学者像冰山一样,基础在水底下,浮出水面的才一点点。陈先生一辈子没有讲经学,但他偶尔引用一些经学,也非常在行。如《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二章《礼仪》附论《都城建筑》,引了很多《周礼.考工记》即是一例。(7)

于是找原书来对,果然是这样的。


回答完以上问题,我也给出我的评价: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自幼打下了极佳的学问功底,一生都投入学问的人文类学者,即使再战时颠簸岁月,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中古二稿。

陈先生早年从事东方学,但最出名的学问在于史学,而其突出之处在于中古史研究,晚年的《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名气大但私以为不如他的中古史研究。他通晓多门语言,但只是作为阅读工具,没有比较深入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不如赵元任和王力。除却史学,很多人会忽略他在集部的功力,许多名家别集、前朝典故陈先生信手拈来,可以参考他的《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但陈先生也非全能的学者,所以不必吹嘘太过:例如天文历算,陈先生便不是很精通,只在一篇文章提到过。至于五经之一的《易》,有关论著几乎没有。而且没有深入研究中国本土的佛道哲学,便予以否决,特别是对道家的鄙视。文章虽然逻辑性强,但文学性不大,一般人很难卒读。

与陈寅恪先生遗留的学问相比,更多的人深膺于他的人品,根据陈先生的年谱、书信集等,以及后人评价,确实没有什么污点。

陈先生最遗憾的事,大概就是在一个人文类学者的高峰期,失去了一双眼睛。因此他中晚年的著作大部分是眼盲后写出来的,例如初到岭南大学时的几篇论文,以后的八十万言《柳如是别传》。

陈先生大概类似于文史大院门前的一座山,不论你欣赏不欣赏,他就在那里。而有些出去的门道,恰巧非经行这座山不可,例如中古史领域。

以上。

晚了,引书大都上图证明,引文条例明天再补上,偷一下懒。

这样的大师,在这样的平台获得这样的关注度和回答,我也不敢评价什么,毕竟不符合年入百万,硕博毕业的标准,我个人看法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开始放飞自我,唯我独尊,却连“陈寅恪”的名字都念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