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學 和而不同 | 香港浸會大學冠名教授席計劃

君子博學 和而不同

2017年10月26日

君子博學 和而不同

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講座教授──陳錦榮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奉行全人教育的理念,是本地首家提倡全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大學早於2006年在馮漢柱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的慷慨捐資下,設立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講座教授席*,領導及策劃校內的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具備更寛廣的視野。今年,浸大人文及創作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陳錦榮教授獲邀出任馮漢柱全人教育講座教授一職,秉承大學的抱負,在學術上推動全人教育,為學生帶來多元的學習體驗。

陳教授於本地、亞太及歐美地區的人文學領域為人所熟悉。他除了肩負浸大的職務,更擔任香港人文學院主席,並不時獲傳媒邀請就少數族裔、視覺媒體及青年文化等議題作評論。他分別於1997、1999和2008年獲Gustafson Fellowship、Rockefeller Fellowship 及Annenberg Fellowship等榮譽。他的研究涉獵甚廣,涵蓋國際及亞洲媒體與文化研究、人權哲學及政治、性別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重要公共衛生議題等,曾撰寫或編纂學術著作十一冊,更經常獲邀於國際學術論壇上擔任講者,其在2006年的論文War, Incendiary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更獲著名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頒發「最佳論文獎」。

只要曾與陳教授見面,定必會對這位學者留下深刻印象。陳教授風度翩翩、謙謙君子,對衣著的要求跟其教學態度同樣一絲不苟。陳教授的英文全名是John Nguyet Erni,因他擁有西班牙、菲律賓、中國及越南血統,是多國混血兒。由於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陳教授的研究不單結合了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論、跨國籍、跨文化的特色,還處處流露出對弱勢社群,特別是少數族裔人士的關懷,見解獨特。我們跟陳教授的對話就以人文學在當今世界的意義開始。

「人文學以觀察、分析、欣賞及理性批判的角度來探討人類行為。若有人或是政府對人文學採取漠視的態度,那絕對是短視的。事實上,人文學是大學給學生最實用的禮物。」陳教授如是說。陳教授從事人文學研究逾二十五年,他指人文學於數百年前便已出現,當時不論是西方的歐洲還是東方的中國,都主張以人類為知識探究的中心,從文學、哲學、宗教、藝術等角度,深入探索人類的方方面面。

陳教授解釋人文學本身對當今世代有不可或缺的價值:「以往學術界強調專科專才,但現在社會急速變化,每隔數年總有部分專科知識變得不合時宜,再加上不少當代議題都是跨學科、跨文化,例如環境、數位化、移民等社會問題錯綜複雜,新一代的領袖不單需懂得多種語言,學問也要廣博,不囿於個別學科,才能看通世界的問題。」近年,人文學越來越受國際社會重視,不少學者紛紛提出「復興人文學」。去年,一本名為《In Defen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的書籍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該書作者在序言點出了未來世界領袖的特質:「我們渴求智慧卻淹沒在資訊裏。今後的世界會由擁有綜合能力者主導──這種人善於思辯,能把握時機,匯集正確的資訊,作出睿智的重大抉擇。」

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人文學經常被人標籤為「不設實際」的學科,取得的研究資助遠比工程、醫學或理科的少。因此,陳教授十分欣賞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及副主席馮國綸博士的遠見,也感謝他們透過馮漢柱慈善基金捐資,成立此全人教育講座教授席。此講座教授席不單對浸大大有禆益,亦能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陳教授指出浸大的全人教育理念,塑造學生成為具責任感的世界公民,與人文學的理念同出一轍,目的是希望學生「突破框框思考,以批判的角度分析議題之餘,同樣有彈性及包容之心去欣賞事物」,回應了現今時代的需要。

陳教授予外界的一貫印象是位「『摺高衫袖』親力親為,與少數族裔人士同心同行的人」。他所推動的研究絕非紙上談兵,而是以行動實踐其信念。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陳教授在進行少數族裔的研究時,即使教學及研究工作繁重,他仍在工餘時間修畢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碩士學位,致力研習國際人權法,希望為其研究的社會公義議題提供法律的觀點。一方面,他對少數族裔人士的遭遇感受很深:「當您看到少數族裔年輕人是如何絕望,便會想到不得不為他們做點事情。」另一方面,他亦希望這些少數族裔的研究,為這一群鮮有保障的香港人提供實用而又深入的資料,提供協助。「究竟哪一種情況在法律上視為歧視?我今天碰到了不一樣的待遇,純粹因為我運氣不佳,還是因為我跟其他人不屬同一種族?正是因為想清楚了解這些問題,所以才決定修讀法律。」結果,陳教授與另一位學者合著的《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不但成為了討論少數族裔議題的入門指南,更成為制定平等機會政策者的指定讀物。

談起少數族裔人士的景況,陳教授如數家珍般,即時舉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上碰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即使這些少數族裔人士在香港土生土長,不論是租屋還是找工作,每天仍然遇到很多排斥的情況。縱使資歷或條件相符,但礙於文化甚至外表上的差異,業主或僱主對他們存有誤解或偏見,因而把他們拒諸門外。」陳教授在浸大亦教授「種族、少數族裔及媒介文化」一課,他說不少在本地長大的浸大學生,上課後才得知原來香港居住着那麼多種族的人,部分同學更是首次接觸這些膚色跟自己不同的香港人,反映年青一代對這些小眾知之甚少。陳教授最希望教導年輕人能以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加深對周遭社區與身邊事物的認識。

陳教授在文化界同樣活躍,媒體評論以至文化研究論述都見其蹤影。近年,他取得多項資助,展開多項與人權及文化有關的研究。他指社會不公義的問題並非香港獨有,放眼亞洲,相類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不少來自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女性嫁至台灣當「外籍新娘」、韓國和日本亦有蒙古裔移民和越南僑民。陳教授希望透過講座教授席所提供的財政資源,再加上他在學術界、非政府組織及文化界的廣泛人脈,推動成立一個國際平台,或透過紀錄片等不同媒介,讓更多跨種族、跨文化的故事呈現於大眾眼前,並讓移民、人權等的研究走進更深的層次。

學術以外,陳教授亦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他是不少公民社會組織的成員,同時亦會倡議可行的政策或方案,協助南亞少數族裔學生升學,例如建議本地的高等院校另設中文測試來考核南亞少數族裔學生。陳教授時刻堅持信念,在不同領域為小眾爭取更多的空間。他謙稱做的「只是一小步」,但單在浸大,在陳教授及各方的推動下,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於2016/17學年起聯合提供大學首個跨學院本科專修課程──性別研究專修課程,讓學生可以在多學科角度及有系統的分析下,了解性別議題與階級、民族、性取向、國家和全球結構等課題的關係。浸大最近亦獲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捐資,設立「南亞及東南亞少數族裔傑出學生入學獎學金」,鼓勵傑出的在港少數族裔學生升讀浸大。這些推動多元和共融文化的步伐,相信是社會所樂見的。

談起國家正推動「一帶一路」這發展方向,社會大眾可能只聚焦箇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機會,但陳教授指出只要想深一層,便會發現「一帶一路」的發展意味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文化交流及技術遷移。若從人文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將會是個有趣且有意義的課題,可為未來「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前瞻性的看法或建議。本文刊登之時,陳教授正於澳洲悉尼大學當訪問學人,相信陳教授歸來之日,必定能為大家帶來更多豐富多彩的研究,從嶄新的視角觀察世界。

*此訪問稿於2017年刊登。頒授予陳錦榮教授之冠名教授名銜於2020年改名為「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教授」。

陳錦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 香港浸會大學馮漢柱基金全人教育講座教授席
  • 香港人文學院主席
  • Gustafson Fellowship 1997
  • Rockefeller Fellowship 1999
  • Annenberg Fellowship 2008
  • 國際組織Internati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第56屆年度會議中獲頒發最佳論文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