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见面的时候会说「你好」,这个短语的起源是什么?

如题,在古代的白话中有这个说法吗? 「你好」这个短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
关注者
525
被浏览
149,334

25 个回答

“好”指“身体安好”,和上古语的“无恙”是同义的。对比“无恙、无恙乎”,和“你好、你好么”。唐朝有【好在】的用法,“在”是古白话的语气词,相当于问“好吗”。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子恭蘇,問家中曰:‘許侍郎好在否?’”
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詩:“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唐·白居易《代人贈王員外》詩:“好在王員外,平生記得不?”
宋·周密《甘州•燈夕書寄二隱》詞:“喜故人好在,水驛寄詩筒。”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連到天宫尋父,至一門,見長者,白言長者:‘貧道小時,名字羅卜。父母亡没已後,投佛出家,剃除鬚髮,號曰大目乾連,神通第一。’長者見説小時名字,即知是兒:‘别久,好在已否?’”

上古时代多用“无恙”,见《風俗通》:“恙,病也。凡人相見及通書,皆云‘無恙’”;《易傳》云:上古之時,草居露宿。恙,齧蟲也,善食人心,俗悉患之,故相勞云‘無恙’。”国书也用“无恙”,比如:“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等。

后来“好”的用法逐渐成为主流,清朝国书基本就直接问“好”了:

其他,如致日本国书“大清国大皇帝问大日本国大皇帝”、对致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俄国大皇帝”、致法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法国大伯理玺天德”,等等。

最后,到清末口语就很平常了:

清《三侠剑》娘子道了个万福,遂问道:“你好。”
清《康熙侠义传》忠孝说:“自家中来,三头儿你好。”忠孝慌忙躬身施礼,说:“大爷,你好。”
清《济公传》王贵说:“ 今天我由于家口跟了一号买卖,来到大树林子下,刚要动手,雷鸣、陈亮过来说:‘ 王大叔你好。’过来给我请安,我说:‘你们二小子做什么?’……”

这就是“你好”的天下了。

謝不邀。就我目前手頭文獻和數據庫而言,結論大體是「你好」作問候語講,出現於元明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要特別注意的是,「你好」是個「短語」,而不是「詞語」(關於詞語和短語的區別,請百度或維基)。「你」是主語,「好」是謂語,這是個主謂結構的短語。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恐怕需要先把「你」和「好」拆開來講。「你」作為第二人稱代詞,書面寫法在南北朝時期應已出現,《北齊書》中「爾」、「尔」、「你」三種寫法並存,《周書》中亦有。關於「你」字的出現,語言學界有兩種說法:一是從「爾」到「尔」再到「你」的形變,一是從「汝」到「你」的音變。不論淵源如何,至少從文獻中可知「你」字在隋唐之際已通行,約北宋中晚期就在口語中大量使用了。而「你好」作為口語中的問候語,出現的年代應在宋代之後。

「好」字是個會意字,本義是「美好」。《說文解字》中說:「好,美也,從女子。」「你好」中的「好」則是引申義,把「美好」引申為安好、身體健康。問好這種問候方式,元雜劇中就有一些,下舉一例:

姑姑云:白士中孩兒也,喜得美除。我恰才道罷,孩兒果然來了也。孩兒,你媳婦好么?
白士中云:不瞞姑姑說,您媳婦兒亡逝已過了也。
(關漢卿〈望江亭中秋切鱠〉第一折)

這裡的「好」與「你好」中使用方式和含義相近。在更早的文獻中,「好」往往作「壞」的反義詞講,或者作為程度副詞。但從舉例中可見,「問好」這種問候方式在元代已有。問詢語是中國傳統問候語中比較常見的方式,明代口語中即有「你好么」這種問候方式了。下舉一例:

進忠便喏道:「哥。」拜揖。那漢子也答一個禮,半日出一個聲道:「賢弟少禮。常久不見,你好么?」進忠道:「正是時年不好,甚難度日。」
(陸雲龍《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第一回〈指迷途瘤仙神相 周窮士六奇輕財〉)

綜上,「你好」作為問候語,大抵出現於明,盛行於清。清代的用例,《紅樓夢》中就有。

@季人

已列舉了一些,這裡再補充他處一例:

【山歌】九里山前作戰子個場,牧童拾得舊刀槍。你看順風吓吹動烏江裡個水吓,好似虞姬別霸子王。賣酒吓賣酒吓。(淨上)賣酒的,你好么?(丑)好個耶。師父好。(淨)你好,你好。
(《新綴白裘·山亭虎囊彈》)

關於中國問候語的演變概括,可參見郭攀〈問候語說略〉(

问候语说略

)一文。中國最早的問候語,大抵是以詢問的形式為主的。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問詢「無它」、「無尤」的用例。《戰國策》、《史記》中則有「無恙」的問候語。這屬於反問的形式,而「好么」、「可還好」則是從此而來的正問形式,又漸漸演變成「你好」的陳述句問候。

最後補充:我手頭的文獻不全,如有補充,則會編輯答案。如有高人能找到更早、更多的用例,當然更好,歡迎指教。


個人聲明:

1.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不授權知乎以外任何地方及任何人的轉載,微博上如轉載請給出原文地址鏈接。

2. 任何有關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或文獻的問題,皆以繁體字作答,這是出於對文獻文本的尊重,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歧義。若有異議,可以選擇不看,請勿在評論中作無意義回復,否則舉報或刪除。

3. 歡迎任何有理有據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