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內只走了1名員工!Fika Fika 創辦人醞釀 10 年的經營之道|經理人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1年內只走了1名員工!Fika Fika 創辦人醞釀 10 年的經營之道

2017-06-22 採訪‧撰文 葉冠玟

如果開一間咖啡店,是你的夢想,那麼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成功?

對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來說,為了在顧客面前呈上一杯「合格」的咖啡,光是烘焙就學了10年。「烘焙易學難精,在沒辦法確定我做出的咖啡已經夠專業之前,我認為我沒有資格收取顧客辛苦工作所賺的血汗錢。」

在大學期間就是咖啡玩家的陳志煌,為了訓練自己烘焙咖啡豆的能力,2000年開始進口咖啡生豆,同時也自行架設網站販售給相同愛好者。

當時的他心想,「頂多花個兩年摸索咖啡烘焙的技巧,應該就具備開店的條件了。」沒想到這一投入,就花了10年。

直到2012年參加了號稱咖啡界奧斯卡獎的北歐咖啡烘焙大賽(Nordic Roaster Competition),經過2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票選後,得到了第四名,驗證了自己苦練的成果獲得了市場認可,才下定決心著手籌備開店,當年12月正式成立了Fika Fika。隔年再度參賽,順利拔得頭籌,被公認為是「最美味的咖啡」,這也為Fika Fika提供高品質咖啡,多了國際認證背書。

開發的每一項產品,都要符合店的核心理念

開店,不是愛喝咖啡、會煮咖啡就好,如何經營一家咖啡店,又是另一門學問。

陳志煌提醒到,許多想開店的新手會想模仿其他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店家,「但你學得到形式,學不到精神,一家連你自己都無法感動的店,怎麼可能成功?」

在思考咖啡店的定位過程中,他想起一位咖啡烘焙師前輩曾說,「你要做的無非就是找出你喜歡的味道,把它烘焙出來,並找到跟你一樣喜歡它的人。」

要打造一間「自己喜歡的店」,陳志煌一開始只想到要賣「比別人好喝的咖啡」,但隨著對咖啡的認識愈來愈多,才驚覺咖啡好喝只是基本門檻,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為什麼要來你的店裡喝好咖啡」的理由,吸引消費者上門。

思考之後,他將Fika Fika定位成「能量補給站」,「Fika」是瑞典文,意思是「coffee break」,代表和朋友一起喝咖啡、吃甜點的放鬆時刻。「我們希望這裡是所有人在職場上遇到挫折,感到很疲憊時,能因為到這裡喝了一杯好咖啡,加上店員的親切問候,就可以重拾回到崗位上繼續奮鬥的力氣。」因此,專注在咖啡的品質、空間的舒適度和服務人員的素質,成為陳志煌的經營重點。

坐落在台北市伊通公園旁,將近60坪的空間裡,只擺放著50個座位,加上大片透明落地窗望出去的綠意,從店內設計,你可以體會到陳志煌的用心。

攝影 / 賀大新
Fika Fika的室內空間採挑高設計,同時提供顧客不同類型的座位選擇。
攝影 / 賀大新

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幫你照顧好客人

大部分咖啡廳為了節省人事成本,會以聘用兼職人員為主,但陳志煌認為,「我所聘用的員工要能完全理解我們店的理念,如果人員來來去去,很難確保他們能提供一致的服務品質。」

因此在開店的前3年,他招募的全是正職,只是隨著知名度提升,假日會臨時需要人手支援備料、洗杯等輔助工作,才在去年招募兼職人員,目前正職仍占9成。

餐飲業人員流動率高,原因出在「太辛苦、薪水太低、假太少」,陳志煌和太太黃玉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正職員工皆享有起薪3萬、月休8天、特休比勞基法多兩天、全額補助海外旅遊等福利。這也使他們的店近8個月的離職率為零,一年內只走了一名正職員工。對此,陳志煌表示,「 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幫我們照顧好客人。唯有讓員工發自內心地露出微笑,才能讓客人感受到滿意的服務。

攝影 / 賀大新
Fika Fika避開了大馬路的喧囂聲,讓顧客可以在都市中享受片刻的寧靜,還能從大片透明落地窗欣賞外頭伊通公園的一片綠意。
攝影 / 賀大新

陳志煌

Fika Fika創辦人,世新大學平面傳播科技系攝影組畢業,2013年榮獲北歐咖啡烘焙大賽冠軍。

黃玉緣

Fika Fika共同創辦人,世新大學平面傳播科技系攝影組畢業,為陳志煌的太太。

延伸閱讀 / 沒想清楚這5個問題,別說你想開店!超級店長的經營祕訣

繼續閱讀 品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