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3 06:53:16| 人氣8,302|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雍正王朝》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康雍乾盛世><中國歷史小說史>不是提及過雍正了,有必要單獨評論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小說及其同名電視劇嗎?

當然不會!是藉書評洪青田的《從「雍正」「還珠」看中港台社會文化》(香港‧明報,1999)順手再搔下《雍正王朝》之癢。

何必如此一再發作,你乾脆也寫本專著,免得三不五時要和雍正打交道。

已沒興趣,我的歷史小說只寫到唐代、宋明清就不想寫了,更何況是炒作清宮大戲。

我了!你是哲學家,好搞「後設」,性喜評人家的評論。

是嗎?那我就來評洪氏下段話:

「作者二月河雖然立意為雍正翻案、搽脂抹粉,卻也呈現雍正及劇中每個主要角色的正負面長短處。大事之外,巧妙伏筆慎密紛呈,一些小事體現複式人性,正中有負、負中有正,前後與正負呼應;不像以前樣板戲刻板、片面地奉旨硬銷。這種面對事物立體多面的客觀性,逐一處理及調和,是一種唯物精神,見諸作者,也見諸雍正本人及政策。」(p.6)

「二月河滿腦帝王將相的封建思想,宣揚封建渣滓的技術卻很現代化。他不是迴避問題,只挑正面的講,而是面對負面和疑點,比較客觀抽離地描述與再造這些負面和疑點,達到合理化的目的,增加了作品的層次感和成熟度,也提升了觀點的可信度和作者本人的公信力。」(p.7)

什麼「唯物精神」「現代化」,乾脆說有中國特色的好萊塢歷史劇算了。

別老瞧不起中國人及其文化,洪氏的目的是藉《雍正王朝》來批判中國的江朱體制之極權、和香港董特首的威權心態。其實全世界的英雄片,不論歷史、宗教、戰爭或史詩,都有聖雄崇拜的傾向,其本質一直存在於人類自原始古代以來,只不過時空環境不同,有不同的包裝。文革時代的人能接受「樣板戲」,現在人則上了好萊塢的癮,所以要用更具戲劇性的編劇、表演和運鏡,來包裝「帝王將相的封建思想」。

那又如何?美國的好萊塢不也用星戰、異形、反恐、災難、動作、西部…等類型電影來包裝美國英雄主義。

那可真是「寓教於樂」,流行文化才是最好的宣伝統戰工具。
難怪台灣會迷《還珠格格》,很有瓊瑤風格,誠如洪氏所言:「還珠格格不怕苦、不怕痛、不怕死、最怕不開心,給皇帝殺頭前逢凶化吉,帶著五阿哥出走皇室,流落江湖。像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駱駝》一樣浪漫。他們鬧內鬨(像台灣),乾隆像童話裡的皇帝,後悔趕絕她們,恕她們無罪,她們卻不回那個明爭暗鬥、隨時人頭落地的皇宮。」(序)

「《還珠格格》有現在流行的女性主義,忠的奸的都以女性為典型…男的名義上執掌乾坤,卻給中性化,沒主導性。」(p.113)

宮崎駿的動畫不也有這種味道?只不過是小少女少男版。


 
雍正王朝
十三格格
後宮甄嬛傳


雍正王朝>百度百科 

中央電視臺1997年44集電視劇《雍正王朝》
導演:胡玫
原著:二月河
編劇:劉和平 羅強烈 
演員:
  唐國強  飾演 雍正(四阿哥胤禛)
  焦晃 飾演 康熙
  杜雨露 飾演 張廷玉
  蔡鴻翔 飾演 隆科多
  李穎 飾演 喬引娣
  趙毅 飾演 李衛
  王安秋 飾演 阿蘭
  徐敏 飾演 胤礽(太子)
  廖丙炎 飾演 佟國維
  施建嵐 飾演 太後烏雅氏
  徐祖明 飾演 允禵(十四阿哥胤禎)
  苗海忠 飾演 允禟(九阿哥胤禟)
  賈兆冀 飾演 孫嘉誠
  胡榮華 飾演 圖裏琛
  壯麗 飾演 那拉氏(四福晉)
  賈致剛 飾演 弘曆
  靳玉華 飾演 都羅
  袁世龍 飾演 弘晝
  楊殿璽 飾演 勒布
  錢學格 飾演 李紱
  ………… 
電視簡介
  改編自二月河長篇小說,導演胡玫,主演唐國強、焦晃,史詩巨篇《雍正王朝》在中央一套播出時創下央視收視的高峰,至今無人可破。
  康熙皇帝駕崩,繼位者爲“冷面王”四阿哥胤禛 。在當政後出現的山西諾敏案、科場舞弊案中,雍正殺了一批牽扯進去的朝廷中樞重臣。“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曆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該劇無疑是帝王戲中“嚴肅”一派的翹楚,圍繞權力爭奪這一中心,《雍正王朝》幾乎無暇旁及其他。它以一種甚至稍嫌枯燥的方式,表現了完全是男人之間——特別是有著血緣關系的男人之間劍拔弩張的鬥爭和沖突。詭譎多變的宮廷政治使人們看到了一代王朝史。史冊中的人物形象在劇中刻畫得生動自然,故事情節的一波三折,讓人欲罷不能。
  劇集簡介
  公元一七二三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九城戒嚴,康熙皇帝駕崩,舉國震驚。繼位者不是當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不是精通經史的三阿哥,不是賢名遠揚的八阿 哥,也不是深受康熙鍾愛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而是素有“冷面王”之稱的四阿哥胤禛。
  胤禛並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選。他曾在江南“煽動”災民鬧事,在城隍爲擺鴻門宴,軟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萬兩銀子籌款賑災;他追討國庫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爺到前門大街變賣家當,令滿朝官員惶惶不可終日;刑部冤獄案,他隔岸觀火;讓八阿哥和太子鬥得兩敗俱傷;百官行賄案,他借年羹堯之手血洗江夏鎮,使得太子再度被廢。
  胤禛的皇位不是篡來的,不是改遺詔偷來的,不是毒父奪來的,而是康熙傳授的。康熙選擇了胤禛爲雍正皇帝。
  在當政後出現的山西諾敏案、科場舞弊案中,雍正殺了一批牽扯進去的朝廷中樞重臣。西北用兵、數省天災,急需軍費和賑災,抄貪官污吏的家財,解決急需。而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官”、“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曆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國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禦案旁。之後,開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
  分集介紹
  第1集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暴漲,十幾道河堤缺口,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康熙接到快報急招諸王大臣議事。不料,太子胤礽與康熙的嬪妃鄭春華偷歡來遲,對康熙的問話更無以對答,康熙震怒。 而四阿哥胤禛在戶部查清錢糧實數後速趕至幹清宮,針對國庫空虛,已無糧可調,無款可撥的狀況,提出了賬濟救災的方案,引康熙重視……
  第2集
  十三阿哥胤祥取出九阿哥胤禟給任伯安的密信,任伯安驚恐無奈,只得捐款。八阿哥胤祀、胤禟等人在京聞知此事大爲惱怒,依據胤禛擾官逼捐此事參本。 胤禛籌款賑災初見成效,離開揚州城時,他叫田文鏡打官服還給車銘。田文鏡不解,憤然而去。隨後,胤禛名田文鏡陪同上京辦事,田文鏡才知當日還服給車銘,原來是別有用意。對胤禛更加忠心……
  第3集
  胤禛與年羹堯赴京過折,康熙讀罷深感寬慰,遂留年羹堯在京任職,並加封胤禛爲“雍郡王”。八阿哥胤祀等人頗爲不悅。 賑災之事告一段落,康熙便決定追查戶部欠款。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力主八阿哥胤祀接此差事,胤祀卻深知此事棘手難辦。最後巧妙地將此差事推卸給胤禛。而太子因爲自己也有欠款,便叫胤禛出面……
  第4集 
  康熙叫胤禛爲朝廷社稷著想,放手追款。胤禛請父重褒獎十三阿哥胤祥,和希望與胤祥一同辦此差事。康熙不允,並說:“朕要你去做真正的孤臣。”胤禛親自追討皇子王公的欠款,叫一路跟隨他回京的田文鏡負責追繳衆官員的欠款。 魏東亭等老臣被傳問話。馬國成因被田文鏡追款而感到不滿,大開衣衫展示戰績。最後胤禛親到,胤禛命人將馬國成的衣服除下,在衆官員面前展示。另一方面,因八阿哥胤祀的暗中挑撥,大阿哥胤禔將太子欠款一事捅了出來……
  第5集
  魏東亭求十三阿哥胤祥到胤禛裏幫忙求情,胤祥一口答應。可是胤禛卻閉門不見,並命管家傳話,叫胤祥安分在家,不要管戶部追款的事。胤祥聽後,氣惱無奈地離去。 胤祥提出用自己的錢替魏東亭還款,但杯水車薪,無濟于是。最後,一代忠臣魏東亭用一條白綾上吊自殺了。康熙驚聞,兩淚直流,在大內撥出四十萬兩銀子替魏東亭還款和一些家補……
  第6集
  胤禛趕到十三爺府,想接田文鏡回府。可是十三阿哥胤祥不准,並氣道:“別人不接的差事,你偏要去接。現在連自己的人也被整成這樣了。”胤禛無奈,頹喪離去。田文鏡立刻替胤禛辯護,胤祥卻黯然地說:“我比你更明白更清楚四爺。” 還款期限最後一日,幾位哭殿的老將武官到戶部還款。太子卻突然站出來做好人,擅自將還款日期延長兩年。衆欠款官員感激不盡。康熙聞知,氣惱又無奈,只得作罷……
  第7集
  十三阿哥胤祥查明後,趕到四爺府,將原委說給胤禛和鄔思道聽,三人秘密商議。最後,胤禛道:“如果要做,就要放大做!” 菜市口,張五哥等人犯眼看就要問斬時,康熙帶胤祥趕到,救出了張五哥。康熙頒旨,叫胤禛整頓刑部,重審人犯。鄔思道建議胤禛回避此案,不要擔這個‘廢除太子’的罪名,胤禛也同意,之後設計將自己生病……
  第8集
  看罷八阿哥胤祀呈上的奏折,康熙臉變得蒼白。太子被召見,聽到太子的一番對答後,康熙對太子已經完全失望了。 張廷玉當著康熙的面將胤祀連夜呈上的奏折燒掉,多少保全了太子。刑部草草收場,而審理此案的功臣胤祀被康熙加封爲“廉郡王”的爵位……
  第9集
  李德全帶康熙來鹿場拿鹿血補氣,卻發現太子和鄭春華在幽會。 太子去找胤禛求救,鄔思道卻說此刻不宜與太子見面。十三阿哥胤祥則提議由自己代四阿哥去見太子。另一面,十四阿哥胤禵仿照太子的字迹,寫了一道調兵手諭拿給八阿哥,說可籍此機會,將二阿哥胤礽由太子之位拉下,推八阿哥胤祀上太子之位……
  第10集
  康熙一行人回京,和以往不同的,是太子身邊已經沒有了儀仗。而和他同時囚禁的,還有兩位阿哥。康熙在進城前,邀請了太子的師傅王琰同車共乘,引起衆多官員的猜疑。 爲了將八阿哥胤祀推上太子之位,佟國維開始暗中串通。 王琰爲保太子,在幹清宮哭諫,最後給康熙命人護送回府。康熙道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擇賢舉薦新太子……
  第11集
  康熙聞訊張道士的話後,笑稱江湖術士也多少代表了一些民意。胤祀心中間喜。雍王府,胤禛正在暗惱皇阿瑪越來越胡塗,鄔思道即說胤禛不明皇意。接著,他將那個張道士所測的“美”是“八大王”,換成“大王八”。胤禛除即明白皇意,再現笑容。 康熙爲平衡衆阿哥之間的力量,將胤祥放出。胤禛到獄內接出胤祥,胤祥去問胤禛爲什么不爭取當太子。鄔思道暗示胤禛‘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第12集
  在滿朝文武百官聯名保舉八王爺爲太子的形勢下,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卻保舉太子胤礽,得到康熙的贊許。而保舉八爺的佟國維,因被自己的侄兒隆科多參了一把,被康熙免了職,而馬齊則被降兩級,在張廷玉之後。 乾清門外,胤祥因爲看不過,聽不過十阿哥胤䄉詆毀四阿哥和太子,所以和十四弟胤禵撕打起來。康熙趕到怒斥十阿哥胤䄉口出狂言,之後還將八阿哥胤祀、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一並關入宗人府……
  第13集
  太子複位,康熙命太子爲監國,自己則開始第六次,而且是最後一次的南巡。不久,太子開始報複,搞得恕反盈天。胤禛找到太子勸說,但二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任伯安爲救其弟,甘願獻出自己用了十數年來編寫記錄百官隱事的《百官行述》及幾處錢莊、當鋪。太子心動,欲拉十三阿哥胤祥下水幫忙,便找到己兼管到部的胤祥,並叫他殺掉鄭春華……<
  第14集
  對鄭春華的死,八阿哥胤祀略感可疑,便叫九阿哥胤禟去追查。太子卻信以爲真,還叫十三阿哥胤祥盡快放了任季安和劉八女,引起胤祥極大的反感。太子見胤祥不答應,便以高爵相誘,胤祥也只得暫且答應。 胤禛指示胤祥放了劉八女,又命令年羹堯暗中到江夏鎮奪取《百宮行述》。 年羹堯到達江夏鎮,迫任伯安拿出存放《百官行述》的當票後,竟將其江夏鎮內的七百多口人全部殺掉。 消息傳來,八阿哥等人十分不安,立即派人查出《百官行述》的下落……
  第15集
  胤禛命高福拿當票去萬永當鋪取《百宮行述》,可是卻被萬永當鋪以‘當主親來,方可贖回’的理由拒贖。高福回府說明後,鄔先生向胤禛胤祥獻上一條險計。之後,李衛扮成一敗家子弟,將由雍王府中得來的“贓物”存于當鋪。接著胤祥等人以'發現贓物'的理由去當鋪抄拿。 胤禛假意設宴,將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祀、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及馬齊請到雍王府,將有人與任伯妻勾結、欲利用《百官行述》掀起一場政潮、十三爺因此發密令給年羹堯到江夏鎮捉拿要犯、任伯安勾結淮安營官兵拒捕的實情一一道出。待裝有《百宮行述》的四口大紅木箱子被押到府中時,胤禛當著衆人揭封,並即場將之擡到院中一把火燒毀……
  第16集
  晚上,李衛和翠兒私會,被四福晉知道。之後得年羹堯的求情,終被原諒。胤禛卻乘著此機會,照鄔先生提供的意見,將李衛放在年羹堯身邊,以便暗中監視年羹堯。 李衛和翠兒離去後,只剩下高福一個人。他孤獨地到酒樓喝酒。八阿哥胤祀府中的胡管家認出了高福是雍王府中的人,遂將他灌醉,更串通妓女小紅鞋,令高福在迷糊間,和盤托出《百宮行述》一事的真相。 胤禛心中煩惱,到柏林寺默禱,文覺主持告誡他:“有江山便不該有‘我’,有國便不能有家!”胤禛頓悟……
  第17集
  胤礽感到太子之位不穩,便與淩普等人密謀兵變,但康熙早有提防的了。胤礽因圖謀策反,再次被廢除太子名位,罷爲庶人,永遠圈禁在宗人府。胤祥亦因“暗殺”鄭春華及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的罪名,被押解宗人府圈禁。 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中了准噶爾部隊的埋伏,全軍覆沒。康熙僅召了四阿哥胤禛及十四阿哥胤禵密議對策,准備從中選一人當大將軍王,領兵到西北討伐。衆人皆料這名大將軍王定必就是未來的皇帝,鉅料胤禛竟放棄爭奪……
  第18集
  康熙爲西北用兵之事議政,王琰不識時務再提胤礽,被康熙盛怒之下罷爲庶民。 狂妄的年羹堯旋即見風轉舵,進京後不先到雍王府,便直接往兵部拜會十四爺胤禵。隨後更跟從十四爺,到廉王府進見八爺胤祀。胤禛初時還蒙在鼓裏,當接到李衛密折後,見拆上奏著:“年羹堯進京了。”年羹堯終于惹怒胤禛了! 胤禵終被康熙封爲征遠大將軍,率十萬大軍赴西北平叛。胤祀見胤禵越來越受康熙重視,遂派鄂倫岱在西北監視胤禵的一舉一動……
  第19集
  康熙六十八歲大壽,也是他在位六十年後的第一年。 衆阿哥爲康熙拜壽獻禮。胤禛呈上親手楷模並讀誦了一萬遍的《金剛經》,又代胤祥呈上用自己鮮血剌寫的《考經》。遠在西北的胤禵托鄂倫岱帶了一顆天石來給康熙祝壽。此塊天石特別之處,是石上有一個天然而成的‘壽’字。八爺胤祀伺機誣陷胤禵,將盒內的天石,換上了一只僵硬的死鷹。康熙看罷,痛心得昏死過去。 王琰到雍王府,向胤禛表明心迹,勸他力爭皇位,並立即殺掉鄭春華,免除後患。 胤禛率衆人到白雲觀爲父皇祈福,康熙卻突然降旨撤去胤禛的差事。胤祀、張廷玉、馬齊等人均被降級撤差。康熙傳位如胤禵的迹象越發明顯,惟鄔思道卻洞悉康熙別有用心……
  第20集
  鄔思道提醒胤禛當務之急,是要掌握隆科多和他手中的兵權。胤禛親自到宗人府找胤祥商談此事。 康熙病重臨危,遂密召隆科多,加封他爲領侍衛內大臣及上書房大臣,並托其保管裝有遺詔的錦盒。 康熙召胤禛進見,告訴他:“朕把這重擔交給你,就是深知你你做事剛毅,久經曆練,處處能以國計民生爲念,以社稷江山爲重……”龍床上的康熙氣若遊絲,他說了“傳位于四子”後,便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八歲。八爺黨不服,辯駁皇上說的是“傳位于十四子”……
  第21集
  被召回京的十四弟胤禵,在山西一座破廟遇見身披重孝被凍僵的女子喬引娣,把她救活,帶回宮裏。 雍正命胤禵在京郊潞河驛暫宿,次日再進京。胤禵不聽,直闖幹清宮先帝的靈堂,應與規勸他的額娘烏雅氏沖撞。 雍正親自搬過一把椅子,攙扶烏雅氏坐下,當即,封烏雅氏爲聖母皇太後。雍正與衆兄弟推心置腹地商談國事,並封胤祀出任總理王大臣……
  第22集
  隆科多推舉諾敏出任山西巡撫。胤祀又舉廌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出任主考。張廷玉舉廌清流領袖李紱爲副主考。 大臣孫嘉誠因雍正鑄錢的銅鉛比例問題大鬧戶部,被傳召見。孫嘉誠指責新幣不合理的銅鉛比例于民不利,並當場頂撞總理王大臣胤祀,而被雍正免職。 深夜,孫嘉誠酒醉歸宿,卻見張廷玉正在自己的小屋裏等著他。張廷玉代雍正說出心中的難言之隱,並傳旨將孫嘉誠官升三品。 諾敏因清查藩庫虧空有功,雍正授予他“天下第一巡撫”……
  第23集
  田文鏡受命赴山西了解清查藩庫虧空情況,發現其中有假。接到田文鏡的奏折,雍正大怒,張廷玉趁機進諫。 雍正派圖裏琛爲欽差大臣去山西查實,隆科多暗示他要保諾敏無事。田文鏡進庫盤查,卻賬實相符。 在恒興酒樓,他遇到了路過太原的李衛和鄔思道。鄔思道開玩笑說,只要田文鏡如果答應每年給他八千兩銀子,他就幫田文鏡打這場官司。田文鏡答應,鄔思道便一語道破藩庫暗藏的秘密……
  第24集
  圖裏琛趕到太原,諾敏擺酒爲他接風。田立鏡指揮隨從暗自封了藩庫之後,來到巡撫內衙。 田文鏡貼出告示,巨商們爲取回自己借出的銀子,連夜湧到藩庫前。田文鏡終于獲得證據,諾敏面如死灰。 西事發,雍正震怒。胤祥趕來安慰他,並提醒他盡快選拔和培養一批才俊之士,爲國所用。遂于雍正二年增開恩科考試。 李紱到伯倫樓喝酒,劉墨林等舉子正在此圍著士芳拆字。一中年人過來向李賣考題,李紱驚異之中,將考題買下……
  第25集
  李紱將考題被泄露的事告訴張廷璐,並要馬上奏明皇上,換題重考。張廷璐十分慌張,要李紱隱瞞此事。李紱執意要停考,張廷璐惱羞成怒,表示要遞奏拆參李紱。李紱情急之中自己摘了頂子,出了考場。 李紱趕到三爺胤祉府上說明緣由,三爺出主意讓他去見正好在京的江蘇巡撫李衛……
  第26集
  胤祥犯顔直諫,指責雍正“辦事操切”,“輕信賜扁”,使雍正龍顔大怒,進而醒悟,從而下定決心要“下罪己詔”。 雍正傳旨,四品以上的在京官員一概到菜市口觀斬。刑場上,人頭落地,百姓歡呼……
  第27集
  中和殿內,雍正高坐須彌座上,親自主持包括劉墨林在內的八十四名考生的殿試。隆大公子卻串通禦吏告了劉墨林等人的“嫖娼”罪。劉墨林率先交卷,無意中又與隆科多頂撞,但卻引起了雍正的注意。 最後只剩下王文昭一人在殿內答卷,此時,已是夕陽西下,雍正走過去親自爲他掌燈。黃榜揭曉,王文昭、尹繼善高中第一、第二,劉墨林榜上無名……
  第28集
  蘇舜卿得知劉墨林落榜,心懷內疚。她以身相許,並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讓劉墨林爲她贖身。卻不料,次日,劉墨林被雍正恩點爲探花。 雍正命他做自己的侍讀。蘇舜卿不願耽誤劉的前程,悄然離去。劉墨林爲蘇的深情所動,寧要美人相伴,不要仕途騰達。胤祥爲之感歎,派人封了漱玉院,將蘇救出。 雍正命年羹堯出任西北綏遠大將軍,連同甘肅、青海都歸其節制。此舉使胤禵等衆兄弟們十分不滿……
  第29集
  爲振軍威,年羹堯將驕橫跋扈的一品大員富寧安殺掉。九爺的門人妖言惑衆,說:“皇上心裏只有漢人沒有滿人,只有奴才而沒有兄弟。” 雍正派出以穆香阿爲首的十名三旗子弟充任大內一等侍衛,護送胤禟,到西北去曆練。年羹堯前據後恭,胤禟借機行賄……
  第30集
  穆香阿等十名侍衛到西北軍的第一天,與年的十名親兵言語相撞,攪鬧行轅,年羹堯一聲令下“去手”,年的十幾名親兵的左手齊刷刷落地。穆香阿等人自恃是皇親國戚,不肯下跪求饒,被年羹堯拖到中軍行轅外問斬。 胤禟作揖求情,又請衆將官幫忙說情,年羹堯才順水推舟,將穆香阿等人各打二十軍棍。 胤祀與戶部官員因無力籌集軍餉糧草以供西北前線龐大的支出,集體辭職。雍正情急之下,成立軍機處,由胤祥統領……
  第31集
  雍正親手將黃馬褂披到年的身上。烽臺大營操演場上,年羹堯“只知有軍令,不知有皇上”的演示,讓早已心存不滿的衆官員十分憤慨。而雍正亦爲之憤怒,但卻沒有實時爆發,而比時已經爲雍正與年羹堯的關系,埋下破裂的伏線。 貌似鍾馗的孫嘉誠上折參劾年有“不臣之心”,雍正暴怒,罰孫嘉誠到午門外跪在太陽下求雨。 雍正著手推行新政,並命劉墨林隨他出巡。劉借機請求雍正免去蘇舜卿的賤籍……
  第32集
  雍正命田文鏡在河南試行官紳一體當差,要他“拿出點雷霆手段,不要怕得罪人”並說要見一見鄔思道,田文鏡目瞪口呆。因鄔思道已連夜離去。 李衛高坐江蘇巡撫衙門,推行攤丁入畝,困難重重,出身丐幫的李衛急中生智,讓群丐編了順口溜在大街上說唱“攤丁稅,入田畝”的好處。雍正微服私訪,知道李衛做事勤勉,爲政清廉,十分欣慰……
  第33集
  攤丁入畝的新政直接影響到藩臺和衆官員的利益,黃倫倚仗年羹堯的勢力,與李衛抗衡。李衛伺機將黃倫支開,深入地牢,重審劉王氏的冤案。借著爲劉王氏翻案之機,李衛將黃倫等人制服。爲保烏沙帽,藩臺及衆官員始推行新政。 雍正正在爲西北試行火耗歸公之事發愁,忽接六百裏加急奏折,“年羹堯把孫嘉誠殺了。”雍正終于忍無可忍……
  第34集
  年羹堯心醉神迷地在蒙古王爺的虎皮褥子上看美女們翩翩起舞。卻不料,煌煌上諭和熠熠發威的金牌令箭已經到了大將軍的行轅。 西寧大營已被嶽鍾麒接管。年被降爲杭州將軍,雍正命他即刻起程回歸,夕陽西下,古道荒草,年羹堯帶著他的妻妾和隨從滿懷憂戚地又從原道返回……
  第35集
  幾日後,李衛奉命去杭州,雍正下旨,賜年羹堯自盡。 民間謠言紛紛,說一個大將軍被殺了,一個大將軍被罰去守陵,這裏面大有文章。胤祥早已身患重病,咳紅不止。爲了替雍正解憂,胤祥主動提出去景陵山看望胤禵。 胤禵與喬引娣在山腳下堆了兩個大雪人,引娣爲了給胤禵解悶,哼起了山西民歌“小棉襖”。胤禵爲引娣的柔情所動,感到十分寬慰……
  第36集
  雍正盛怒之下,將景陵所有的太監、宮女統統押回京城。喬引娣不願離開十四爺,只求速死。雍正大怒,說:“朕不但能夠不讓你死,還能夠讓你在朕的身邊服侍朕。” 喬引娣絕食好幾天了,小太監秦順兒突然大哭起來,因爲如果只要喬引娣不進食,秦順兒也不得食。喬引娣得知秦兒是她的山西老鄉,頓生惻隱之心。 雍正想讓旗人耕種田地,自食其力,這事卻因爲“有違祖制”而受到衆臣反對……
  第37集
  雍正在先農壇下親自下田躬耕開犁,爲推行旗人自耕自種做榜樣。 雍正接胤祥到暢春園養病。胤祥告知雍正,旗人們領到田地之後,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真的去耕種,而是把田地租了給漢人代耕,而租地得來的糧食竟比俸糧還多。並說田文鏡在河南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過于操切,弄得當地士紳惶惶不可終日,許多河南籍的京官暗中串通著要倒田。胤祥舉廌有聲望的李紱去接任直隸總督……
  第38集
  河南罷考的公案,震動朝野。以李紱爲首的衆官員等人聯名上折子“請罷田文鏡以謝天下疏”!雍正臉色鐵青,抄起案上的折子撕成了一條!二條!三條!他敏銳地發現密櫃裏,寫著“請殺年羹堯以謝天下疏”的折子上,簽名竟是驚人地相似。 而八王爺胤祀亦開始拉攏弘時,他當著弘時的面把張廷璐的供詞銷毀,並鼓動弘時與雍正爭個輸贏……
  第39集
  菜市口,穿著死囚紅衣的李紱、謝濟世和陸生楠已經跪倒在行刑臺上。午時二刻,弘曆要求雍正法外施恩,赦免李紱等人的死罪。雍正哆嗦著手從案上拿起一份赦詔。 劉墨林趕去爲李紱送行,李紱甩袖而去。憂郁憔悴的雍正對劉墨林說:“他李紱不和你喝,朕和你喝!”喬引娣代皇上喝了一碗酒,雍正報以一個欣慰的眼神。雍正告訴喬引娣,“朕把你留在身邊,就是要讓你看看朕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有朝一日朕放你出去,你要替朕說句公道話。” 胤祀、弘時等人密謀,要借整頓旗營之名伺機而動……
  第40集
  養心殿裏,弘時、弘畫問候雍正的病。弘時乘機提出整頓旗務的事,並說要把八旗的旗主們招到京城,雍正應允。胤祥提醒雍正,奉天那邊的鐵帽子王一向都是八哥負責聯系的。雍正卻說,翻不了天。胤祥提出應該讓弘時跟著八哥一起去辦這件事,一來讓弘曆曆練曆練,二棧也有個耳目。雍正卻說,朕不想讓弘曆卷進去,想叫他到江南李衛那兒去,多體恤民情,也可以積點人望。 八王爺胤祀勾結隆科多控制了九爺和峰臺大營西山銳健營的兵馬,在大殿朝會上向雍正發難,逼迫雍正恢複“八王議政”的祖制……
  第41集
  情急之時,宰相張廷玉終于忍無可忍,做仗馬之鳴,引經據典地駁斥了胤祀等人。胤祀知道大勢已去,對雍正說:“你贏了,贏在你是皇上。但是,你應該清楚,如果不用這一手,你是贏不了的。”說完,他向雍正揖手一拜,“皇上四哥,兄弟們等著你來殺!” 雍正被深深地刺到了痛處,他面向群臣,沈痛地說:“今天朕好傷心,朕不是傷心胤祀他們逼宮亂政,朕是傷心你們這麽多朝廷的官員居然一個個作壁上觀。難道朕真的是什麽桀紂之君嗎?” 在此時,在一旁的胤祥突然口噴鮮血,昏了過去……
  第42集
  胤祥臨死之前,告誠雍正要小心弘時。胤祥死後,張五哥自行請命去給十三爺守陵。雍正亦親自爲他送行,並賞賜他黃馬褂。 雍正夜祭十三弟,情不自禁傷心落淚。一旁的喬引娣勸雍正善待自己的兄弟,雍正誤會了她的說,誤以爲喬引娣在爲老十四說情,欲將她趕走。 幾天後,雍正下了一道諭旨,命弘時、弘晝和胤祉去抄胤祀、胤禟、胤䄉的家。弘晝卻搞了一個活出喪,說自己七天之內不能出門,否則會有血光之災……
  第43集
  雍正去馬房看望被關押的隆科多,披頭散發的隆科多爲保全性命而裝瘋扮傻。他告訴雍正弘曆有危險,雍正即刻派李衛等人趕去楊州保駕。惡戰中,弘曆僥幸脫儉,但劉墨林卻命國喪黃泉。 在樹林深處的“窮廬”裏,雍正親自審問弘時。弘時攀住雍正的一條腿,請求父皇看在骨肉的情分上饒他一命。雍正卻已傷心到了極點,他說:“朕不殺你的八叔,是因爲你皇爺爺臨終說了話,朕再苦再難也不敢違背了他老人家的意願。可也因爲如此,這幾個人給朕和祖宗的江山社稷帶來了太大的後患。爲了給弘曆留下一個安定的基業,朕不能留你”……
  第44集
  雍正心力交瘁,身邊的喬引娣主動爲他捶背,雍正十分寬慰,對喬引娣說等過了八月十五就放她回胤禵身邊去,引娣卻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雍正。 幾天後,胤祀病死。臨死前,他給雍正寫了一封信。深夜,淡寧居內,雍正正埋頭在禦案上批閱奏折。突然,“吱呀”一聲,殿門自己開了。胤祀微笑著徐徐走來,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他的聲音說:“四哥,你累了,該歇歇了。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的只會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你太放不下了。” 雍正一驚,想去扶禦座的扶手,可是手卻怎麽也擡不起來。他再定睛,卻只有冷風森然而過。他的目光轉向案頭的丹藥,拿起一顆便塞進嘴裏,重又提起了朱筆。但很快,筆又放下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76231.html?tp=0_11 
 
雍正>百度百科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滿族,清聖祖玄燁第四子,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死後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
  清世宗年輕時跟從顧八代、徐元夢等學習經史,又與禪僧接近,稍懂佛學。曾隨聖祖巡幸江南,朝佛五臺山,秋獮熱河(今河北承德),並奉命往祭曲阜孔廟、盛京(今遼寧沈陽)祖陵。清聖祖親征噶爾丹,從征掌正紅旗大營。康熙末年,同其他皇子爭爲儲君。聖祖死後,他在十三皇子胤祥的幫助下繼承帝位。又傳他在隆科多的幫助下奪了撫遠大將軍胤禵的帝位。雍正繼承帝位究竟是康熙親傳,還是篡改遺詔篡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尚無定論。
  清世宗即位時已四十五歲,加之前此的經曆,使他比較了解世情,並具有豐富的統治經驗。即位後,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晉封胤禩爲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將胤禟發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鑒于清朝沒有行之有效的立儲制度,常因皇位繼承權産生爭端,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雍正元年(1723),接受山西巡撫諾岷的建議,施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的措施,以此限制、減少官員的貪贓舞弊和橫征暴斂。二年,又針對康熙末年各地虧空錢糧嚴重,決定嚴格清查,對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贓,對民間拖欠,命在短期內分年帶征。三年,世宗以作威作福、結黨營私之名,責令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自盡,同時削隆科多太保,後圈禁致死。並因此株連出汪景祺《西征隨筆》案和查嗣庭試題案。七年,發生曾靜遣其徒張熙策動川陝總督嶽鍾琪謀反的投書案,牽連到已故理學家呂留良,世宗遂大興文字獄,以作爲控制思想、打擊政敵、提高自己權威的手段。同年,爲適應西北用兵之需,始設軍機房(十年時改軍機處),選親重大臣協辦軍務。軍機大臣只能繕述皇帝命令,本身無贊畫權,因而使皇帝更加集權于一身。他還在題本、奏本之外,命督撫布按等地方大員密折奏事,以加強皇帝對地方行政的控制。
  在經濟上采取了一些旨在發展農業生産的措施。雍正二年,開始實行直隸巡撫李維鈞提出的“攤丁入畝”的賦役制度,同時宣布取消儒戶、宦戶,限制紳衿特權,使無論貧富力役負擔比較合理。同時,爲了解決人口日益增長所需糧食問題,更加嚴格地執行傳統的重農抑末方針,鼓勵墾荒,強調糧食生産,反對種植經濟作物,並反對開礦和發展手工業。他注意興修水利,除治理黃河、建築浙江海塘外,命怡親王胤祥在直隸開展營田水利,在寧夏修築和疏浚水渠。與此同時,實行社會改革。雍正元年,下令削除山西、陝西樂籍,並命其他賤籍也照此辦理。後來浙江紹興惰民、安徽徽州“伴當”、寧國世仆、廣東疍戶、江蘇常熟丐戶相繼開豁爲良,從而打擊了殘存的蓄奴制度,對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世宗在位期間還注意同少數民族的關系及外交關系。雍正四年,根據雲貴總督鄂爾泰的建議,大規模地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取消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四川等省的一些土司,加強了中央對該地區的統治。五年,清廷同俄國訂立了《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 ,在劃定中俄邊界及處理兩國通商問題等方面,維護了國家主權。
  清世宗把他批閱過的奏折選擇一部分輯成《朱批諭旨》 。他對臣工的諭旨,由張廷玉等紀錄編成《上諭內閣》 、 《上諭八旗》 。他的各種體裁的文章被後人輯爲《禦制文集》 。雍正十三年,世宗卒。諡憲皇帝。
  雍正的主要功績

  整頓吏治。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吏治廢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他克服各個方面的阻力,在全國上下大規模的開展清查虧空,設立會考府,實行耗羨歸公,實行養廉銀制度,取締陋規等多項工作,由于他態度決斷,雷厲風行,清朝的財政狀況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改善,官吏貪污吏治腐敗的壞況都有很大的轉變。旅日華人學者楊啓樵說:“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清朝恐早衰亡。”“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
  攤丁入畝。這是一項重大的賦稅改革。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于貧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我國古代以銀、銅爲貨幣,征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保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征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征收,作爲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征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征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爲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爲"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鹹免擾累。"
  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折制度。明代權力集于內閣,故有權相産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爲皇帝的秘書班子,爲皇帝出主意、寫文件,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折制度。由于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複,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于保密,而奏折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折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了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改土歸流。我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爲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鬥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雍正前期嚴格執行海禁,但後因考慮沿海的確百姓疾苦,于雍正五年開放洋禁。允許民人往南洋貿易。海禁施行于閩、粵兩省。 雍正對當時的鴉片貿易也較爲重視,他的鴉片政策是:販賣毒品,嚴懲不貸,嚴格區分藥用鴉片與毒品鴉片煙,毒品嚴禁,藥用不幹涉,且照顧小本商人的正當利益。對待西歐來的使者,雍正也以禮相待。他雖竭力反對天主教等在中國民間的傳播(這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也在于封建皇帝思想的保守性),但同時,他對天主教也並無惡意,五年,博爾都噶爾(今葡萄牙)使臣麥德樂來京。雍正對他的優待,使他深爲感激。甚至于雍正壽辰之時,在天主堂作祈禱,爲之祝壽。雍正還選了一些有才能的傳教士在宮中研制外國儀器和燒造材料。馬戛爾尼當年來華,有一部分原因是雍正在伏爾泰筆下的“開明”爲歐洲人所共知,使他們對中國皇帝(當時是乾隆)與對華通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作爲一個封建皇帝,他雖然開放洋禁,爲南方沿海一部分人民恢複康熙末年被剝奪的謀生手段,促進中國與南洋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但同時,他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局限性。
  另外,廢除賤籍,廢除腰斬也是他一個功績.
  他在位短短的13年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親(康熙)所做出的改革還要多。可以說雍正是一個改革型的皇帝。
  清世宗勤于政務,大力清除康熙統治後期的各種積弊,取得一定成效,對清代曆史發展有一定貢獻。但他統治嚴酷,猜忌多疑,刻薄寡恩,這是他性格的弱點,從而容易得罪很多官僚階級。
  同時,也正是因爲他的嚴厲統治和超乎尋常的努力當中大清帝國逐漸走向鼎盛,也才爲康乾盛世起了承前啓後的作用。
  另外,雍正的勤奮不僅是過去皇帝,就算在現代領導人,也沒有幾個可以跟他媲美的。他在位12年8個月裏頭,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年之中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會休息。而且每天的睡眠還不夠4個小時。僅僅在數萬件奏折中所寫下的批語,就多達1000多萬字。
 
  家族列表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後。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爲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爲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爲皇子,聖祖冊後爲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爲皇後。九年九月己醜,崩。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四品典儀淩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爲皇太後,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爲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並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爲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爲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諡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爲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爲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雍正子女
  雍正皇帝先後得十六子八女,皇長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臨死前,雍正把皇位傳給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命皇三子弘時自斃。皇五子弘晝從小軟弱,未能和兄長們掙位,也沒有這個意圖。弘曆即乾隆。
  愛新覺羅?弘暉,長子,端親王。
  愛新覺羅?弘時,三子,削宗籍。
  愛新覺羅?弘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愛新覺羅?弘晝,五子,和恭親王。
  愛新覺羅?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爲果毅親王愛新覺羅?允禮後。
  愛新覺羅?福惠,七子,懷親王。
  愛新覺羅?弘昀,早殤。
  愛新覺羅?弘昐,早殤。
  愛新覺羅?福宜,早殤。
  愛新覺羅?福沛,早殤。
  長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殤,母懋嬪宋氏(時爲雍親王府格格);
  和碩懷恪公主,次女,母齊妃李氏(時爲雍親王側妃);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殤,母懋嬪宋氏(時爲雍親王府格格);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殤,母敦肅皇貴妃年氏(時爲雍親王側妃)
  養女和碩淑慎公主,理親王允礽第六女,母側福晉唐氏;
  養女和碩和惠公主,怡親王允祥第四女,母福晉兆佳氏;
  養女和碩端柔公主,莊親王允祿長女,母福晉郭絡羅氏。
  全部皇子按出生先後統排|生卒年|玉牒排序|日常生活中排行稱呼|
  一、弘暉|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殤8歲|第一子|
  二、弘昐|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殤3歲| 無 |
  三、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殤11歲|第二子|
  四、弘時|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雍正五年八月六日死24歲|第三子|皇三子,三阿哥
  五、弘曆|康熙五十年八月生,嘉慶四年正月死89歲|第四子|皇四子、四阿哥、寶親王|
  六、弘晝|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乾隆三十五年死60歲|第五子|皇五子、五阿哥、和親王|
  七、福宜|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殤2歲| 無 |
  八、福慧|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殤8歲| 無 |八阿哥|
  九、福沛|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殤| 無 |
  十、弘曕|雍正十一年六月生、乾隆三十年三月死33歲|第六子|六阿哥、圓明園阿哥、果郡王。
  弘曕是雍正第十個兒子,序齒排行爲六。
  世宗十子:
  孝敬憲皇後生端親王弘暉,
  孝聖憲皇後生高宗,
  純懿皇貴妃耿佳氏生和恭親王弘晝
  敦肅皇貴妃年佳氏生福宜、懷親王福惠、福沛
  謙妃劉氏生果恭郡王弘適
  齊妃李氏生弘昀、弘時、弘昐
  弘適出爲果毅親王允禮後。弘昀、弘昐、福宜、福沛皆殤,無封。弘時雍正五年以放縱不謹,削宗籍,無封。
  端親王弘暉,世宗第一子。八歲殤。高宗即位,追封親王,諡曰端。
  和恭親王弘晝,世宗第五子。雍正十一年,封和親王。十三年,設辦理苗疆事務處,命高宗與弘晝領其事。乾隆間,預議政。弘晝少驕抗,上每優容之。嘗監試八旗子弟于正大光明殿,日晡,弘晝請上退食,上未許。弘晝遽曰:“上疑吾買囑士子耶?”明日,弘晝入謝,上曰:“使昨答一語,汝齏粉矣!”待之如初。性複奢侈,世宗雍邸舊貲,上悉以賜之,故富于他王。好言喪禮,言:“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爲?”嘗手訂喪儀,坐庭際,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飲啖以爲樂。作明器象鼎彜盤盂,置幾榻側。三十年,薨,予諡。子永璧,襲。三十七年,薨,諡曰勤。子綿倫,襲郡王。三十九年,薨,諡曰謹。弟綿循,襲。嘉慶二十二年,薨,諡曰恪。子奕亨,襲貝勒。卒,子載容,襲貝子。同治中,加貝勒銜。卒,諡敏恪。子溥廉,襲鎮國公。
  懷親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歲殤。高宗即位,追封親王,諡曰懷。

  雍正後妃

  世宗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爲皇子,聖祖冊後爲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爲皇後。九年九月己醜,崩。時上病初愈,欲親臨含斂,諸大臣諫止。上諭曰:“皇後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餘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朕調理經年,今始全愈,若親臨喪次,觸景增悲,非攝養所宜。但皇後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禮數未周。權衡輕重,如何使情文兼盡,其具議以聞。”諸大臣議,以明會典皇後喪無親臨祭奠之禮,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親奠,從之。諡孝敬皇後。及世宗崩,合葬泰陵。乾隆、嘉慶累加諡,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後。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四品典儀淩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遺命,尊爲皇太後,居慈寧宮。高宗事太後孝,以天下養,惟亦兢兢守家法,重國體。太後偶言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上從之。即召宮監,諭:“汝等嘗侍聖祖,幾曾見昭聖太後當日令聖祖修蓋廟宇?嗣後當奏止!”宮監引悟真庵尼入內,導太後弟入蒼震門謝恩,上屢誡之。上每出巡幸,輒奉太後以行,南巡者三,東巡者三,幸五臺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謁孝陵,獮木蘭,歲必至焉。遇萬壽,率王大臣奉觴稱慶。
  乾隆十六年,六十壽;二十六年,七十壽;三十六年,八十壽:慶典以次加隆。先期,日進壽禮九九。先以上親制詩文、書畫,次則如意、佛像、冠服、簪飾、金玉、犀象、瑪瑙、水晶、玻璃、琺琅、彜鼎、赩器、書畫、綺繡、幣帛、花果,諸外國珍品,靡不具備。太後爲天下母四十餘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
  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初尊太後,上徽號。國有慶,屢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後。既葬,上諡。嘉慶中,再加諡,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子一,高宗。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爲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並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薨逾月,妃兄羹堯得罪死。諡曰敦肅皇貴妃。乾隆初,從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殤。女一,亦殤。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爲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時,屢加尊爲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諡曰純愨皇貴妃。葬妃園寢,位諸妃上。子一,弘晝。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爲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子三:弘昐、弘昀,皆殤;弘時。女一,下嫁星德。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爲皇考謙妃。子一,弘曕。懋嬪,宋氏。事世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女二,皆殤。

  清後妃之世宗後妃(感謝富察阿林提供資料)

  世宗憲皇帝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後烏拉納喇氏,管步軍統領事、內大臣、贈承恩公費揚古女。康熙時,世宗居皇子位,奉聖祖賜,冊以後爲皇子嫡妃。三十六年,生皇長子贈端親王弘暉。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立爲皇後。九年辛亥九月二十九日崩,壽五十世宗諭旨雲:垂髫之年,作配朕躬,結縭以來,四十余載。殆康熙二十八九年來嬪,壽據此推得之。又按生年未詳,生日爲五月十三日。十二月,諡曰孝敬皇後。十三年,高宗嗣位,十一月,加上尊諡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後,升祔太廟。乾隆二年三月,合葬泰陵。嘉慶四年五月,加上尊諡莊肅二字。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安康二字,即今諡。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爲巴圖魯、贈弘毅公額亦都曾孫女,四品典儀、追封一等承恩公淩柱女。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四十三年,年十三,賜侍世宗藩邸,爲格格。五十年八月,生皇四子,是爲高宗。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熹妃,後晉熹貴妃。十三年九月,高宗嗣位,尊世宗遺命,尊爲皇太後。十二月,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後。乾隆元年七月,移居慈寧宮。二年十二月,因冊立皇後,加上徽號慈宣二字。十一年九月,高宗奉之幸五臺山。十三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十四年四月,因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兼以平定金川,加上徽號康惠二字。十五年二月,高宗奉之幸五臺山。八月,因冊立皇貴妃爲皇後,加上徽號敦和二字。旋,高宗奉之幸中州。十六年正月,高宗奉之南巡。十一月,六旬慈慶,加上徽號裕壽二字。二十年六月,因平定准噶爾,加上純禧二字。二十二年正月,高宗奉之南巡。二十六年二月,高宗奉之幸五臺山。十一月,七旬慈慶,加上徽號恭懿二字。二十七年正月及三十年正月,高宗均奉之南巡。三十六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十一月,八旬慈慶,加上徽號安祺二字。四十一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五月,因平定金川,加上徽號寧豫二字。至是,爲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後。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圓明園之長春仙館,壽八十有六。三月,上尊諡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後。四月,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五月,升祔太廟。嘉慶四年五月,加上尊諡誠徽二字。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仁穆二字,即今諡。
  敦肅皇貴妃年氏,湖北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之女弟也。爲世宗藩邸側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贈懷親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冊封貴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晉皇貴妃。旋于是月二十三日卒,十二月,諡曰敦肅皇貴妃。乾隆二年三月,從葬泰陵。
  純愨(音que,四聲)皇貴妃耿氏,管領耿德金女。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十一月生,初入侍世宗藩邸,爲格格。五十年,生皇五子和恭親王弘晝。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裕嬪,後晉裕妃。乾隆二年九月,高宗晉尊爲皇考裕貴妃。四十三年十月,以年屆九旬,晉尊爲裕皇貴太妃。四十九年甲辰十二月十七日卒,年九十有六。明年二月,諡曰純懿皇貴妃,尋葬妃園寢,位列諸妃之上。
  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熚女。初爲世宗藩邸側妃,康熙三十四年,生皇二女和碩懷恪公主。三十六年,生皇子弘昐。三十九年,生皇二子弘昀。四十三年,生皇三子弘時。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齊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卒。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生,初入宮號貴人。雍正十一年六月,生皇六子果毅郡王弘曕,冊封謙嬪。乾隆二年九月,高宗晉尊爲皇考謙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四。贈寧妃武氏,知州武柱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爲寧妃。
  懋嬪宋氏,主事金柱女。初入侍世宗藩邸,爲格格。康熙三十三年,生皇長女。四十五年,生皇三女。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懋嬪。八年庚戌卒。貴人李氏,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卒。
  郭貴人,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安貴人,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海貴人,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張貴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于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李常在,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馬常在,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春常在,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高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于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常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于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顧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于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蘇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伊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于泰陵妃園寢。
  
【清穿最紅男主】
 
  如今最流行的網絡小說要數清穿小說了,而清穿小說中最紅的男主就是雍正了。原因嘛!很簡單:人家將來是皇帝,只要嫁過去,咱就是娘娘。下面,向大家推介幾部四爺黨的清穿小說。
  四爺黨
  《瑾禛緣》:一看題目,就知道有咱家的四四了。與衆不同的清穿文,女主是四四的殺手噢!值得一看!更新也可以。
  《四爺黨》:新興的清穿越文,形式新穎(采取多次穿越法,甚至穿越成過德妃,小狐狸等),文筆清新,實乃清穿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都看到這個題目了,自然,作者悠悠晴天可是一個地道的四爺黨。
  《步步驚心》:晉江清宮文三座大山之一,出現的時間大約與夢回同時,在文風上與夢回卻迥然不同,作者桐華想要還原一個真實的曆史,看這篇文時,我是真心疼裏面的若曦,寧可她愚笨點,卻偏偏是這麽一個靈秀的人,終篇看完之後,我腦子曆史中回蕩著倉央嘉措的詩:“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愛;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桐華姐姐應該也是一個四爺黨吧。
  《情傾天下》:說過如此沈重的步步過後,再說點輕松的吧,情傾是我看過的清宮文中比較惡搞的,明珠大人幾乎在每一章節中都會有些經典的語錄,不過,文章自面世以來,也存在的種種非議,不喜歡的人幾乎和喜歡的人一樣,這樣的口水戰也是屢屢發生,面對這個,我這個情傾粉也很無奈,只能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四四,我們要尊重每一位作者的辛勤勞動。明珠大人,如此厚愛四四,四爺黨無疑(明大,你要是給四四染綠,我們就把你從四黨裏踢出去)。
  《殤魂》:作者梵天姐姐不僅僅是個死忠四爺黨,又是個大女子主義者,將這兩者融合在一起,一篇文字俏皮可愛,行文似散文一樣清新的佳作便出現了,女主不再是什麽福晉,格格,名門閨秀,而是一個抗日小兵,愛國戰士與封建帝王的邂逅,又會有怎樣一段故事發生呢?相信每一個讀過的人都會給出一個很好的答案。 
  《夢裏雲歸何處尋》:作者一瞬暗紅,現在重新開始更新,文寫的語言那個美呀,我是寫不出來那種感覺,是古色古香的,女主就是那個恭愨長公主的女兒,好文呀…… 
  《心在天涯》:這個比較強,這一開始,就治病加QJ,感覺跟一部很老的電視劇《碧血情天楊家將》那個內容一樣,作者得努力擺脫這種影響。
  《清清子衿》:新文,更新也可以,內容也不錯。
  《玉石俱焚》:一個被傷害的女孩回到清朝的故事。剛開始的時候還追,後來棄了,其實,還可以,只不過不合我的口味。
  《真情天子》:寫四四和年妃的。
  《刺清》:女主穿到了一個反清複明的家庭,學了很棒的武功,愛上了四四,失去了記憶,進宮了。作者沄鏡雙滇准四爺黨,從一開始就說要給四四和女主一個好的結局。
  《紫禁心經》:新文,四福晉烏拉那拉寫起,作者四四黨無疑。
  〈最禛心〉:44的,很搞笑,但也很溫情.
  《三世緣》:女主是乾隆的老媽,裏面的四很可愛
 
雍正和德妃母子失和的原因

  清世宗雍正皇帝自幼爲康熙表妹,時爲皇貴妃的佟佳氏(即一等公佟國維之女孝懿仁皇後)所撫養,雖並非過繼,但因彼時中宮久虛,佟佳氏以副後身份統攝後宮,位份尊貴,佟佳氏膝下猶空,胤禛出生後數年方誕下一女,旋即而卒,故伊視胤禛爲己出,殷勤備至,關愛有加,而雍正則蒙其庇蔭,承其恩澤,算起來當是康熙諸子中除了二阿哥胤礽(生母爲四朝元老索尼,索額圖之侄女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初諡“仁孝皇後”)、十阿哥胤誐(生母爲溫熹貴妃紐祜祿氏,孝昭仁皇後之妹,遏必隆之女)以外,位份最爲尊榮的一位皇子,因此從小即能受到一定的重視。幼時的胤禛乃憑借著這層得天獨厚的機緣,被鞠養于康熙宮中,得到父皇的親自撫育,所謂 “‘母’愛者子抱”,一時之間其樂融融,甚爲溫馨和諧。他們父子間的感情基礎也因這層關系,而顯得特別深厚牢固。
  清宮慣例,皇子出生後或由官員撫養,或由其他妃嬪撫養,總之一言以蔽之,皇子誕下之後獨不可付與生母撫育。這可能是爲了杜絕後宮幹政吧,所以有清一代,除了慈禧以外,大體上杜絕了後妃預事及外戚禍國的弊政。但是這種“防弊”之策也非一無瑕疵,由于缺乏接觸和溝通,這極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親生母子間互生隔閡,彼此猜忌,感情不睦,關系漠然等如是尷尬的境況。而不幸的是,雍正和其生母德妃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陌生而緊張,冷淡而無奈。
  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爲以下幾點:
  第一,因爲胤禛從出生起即由佟佳氏撫養(胤禛後來回憶佟佳氏時曾感念其“撫沖齡而顧複,備蒙鞠育之仁,溯十載之劬勞,莫報生成之德”《清世宗實錄》第十一卷,第九頁。),一直到他十一歲左右佟佳氏病逝,幼年的胤禛都是在這位母親之呵護和教導下一天一天成長起來的。“生恩不及養恩大”,所以胤禛感養母恩遇之素深,同孝懿仁皇後親近,反而與親娘生疏則是很自然的事情,亦合人之常情。(甚或這種情感上的親疏還“延及”到雍正的子孫,乾嘉年間佟佳氏累次加諡,但是作爲皇帝的生母烏雅氏卻偏偏沒有這種殊榮,仿佛她是什麽不相幹的人,生生地被抛在了一邊,極不尋常之中隱隱地透露出雍正和德妃之間“耐人尋味”的“母子”關系。)
  第二,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位份尊貴,自康熙第二位皇後(即孝昭仁皇後,康熙朝四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死後,一直位列皇貴妃之位,即所謂的副後,掌管後宮,是諸位皇子之嫡母,她的尊貴一定讓年幼的雍正産生一種依屬感和安全感,出于生存的本能他必定會竭盡全力地去討養母的好,以期獲得她的歡心,久而久之在這種潛移默化之下則難免“淪爲”一個懂得如何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的“勢利眼兒”,對于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態度想來也會由于養母的存在和在宮廷之中生存立足的需要以及祖宗的成法,而不敢過分親近,胤禛甚至很有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中表現出一種以佟佳氏之子身份自居的“小小”情緒,生母德妃看在眼裏心中定然很不暢快,久而久之他們之間的母子關系便會蒙上一層陰影,結也越結越死了。
  第三,“天下的父母皆是偏心的”,此乃古今常理。況且大多數的母親都會特別疼愛溺寵幼子,這是她們天生的情結。胤祚(康熙的第六子,德妃所生的第二個兒子)在的時候她疼胤祚,胤祚死了她自然就去疼十四子(胤禎,雍正時更名爲胤禵)嘍,想來雍正心中對此也一直耿耿于懷,母子間的隔閡愈見增大。
  第四,當然就得專門說說四阿哥本身的問題了,這個頭發卷曲語速極快的孩子,自幼就被康熙說成是"喜怒不定",可見年幼時心緒不佳,心中承受不住方方面面帶給他的重壓,往往會突然而然的發作,有時甚或近乎歇斯底裏了。做母親的大多喜歡聽話乖巧的孩子,對于像他這樣有些憂郁的孩子(美國史學大師史景遷如是認爲,語見《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頁172,上海遠東出版社。),自然很難博得母親的歡心。
  第五,胤禛即位即封隆科多(佟佳氏的弟弟)爲舅舅,卻反而把自己的嫡親舅舅撂在一邊,不以爲意,這不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只承認佟佳氏這位養母是我唯一的母親”了嘛,他的做法和《紅樓夢》中的探春也實實如出一轍,顯然在他的心底還是很不喜歡自己的親娘,並且或多或少的將此公開化,(他的脾氣性情本就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會他並不是如人們想象一般,將自己的感情遮遮掩掩,而是公開或半公開的一吐而快。)易位而處,若你是德妃眼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如此藐視自己恐怕也會氣不打一處來吧。再想想看天底下會有哪一個兒子選擇每天五更(淩晨三至五點)這個時候去給母親請安的(《大義覺迷錄》卷一,《清史資料 第四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頁11。雍正自暴隱情),他們名爲母子,實則形同陌路,二人之間本就沒什麽話說,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話不投機針鋒相對的,但是爲了避免背負不孝的罪名,雍正只能趕在母親尚未起身的這個點兒前去“請安”,(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互不碰面才能免生尷尬。說句實話,這招真是夠絕的了,不過從中也隱約的透露出雍正內心的無奈與辛酸。
  第六,德妃以“皇帝誕膺大委,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 (蕭奭:《永憲錄》,卷一。)爲由,拒不接受皇帝給自己行禮,害得登極大典差點都開不了場,使得雍正朝的第一次嘉禮這麽大煞風景的開場,也似讖語似的注定了雍正朝淒淒慘慘的悲劇收場。
  此外,這位母親還曾放話說,雍正即位,"實非夢之所期",這是什麽意思?!這不明擺著告訴衆人說,他——自己的嫡親兒子(!)繼承大統,就連我這個親生母親做夢都想不到,實際上就是不承認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對他踐祚的挑戰。在政治環境如此險惡的情況下,在那麽多政敵對她自己親生兒子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她這麽說顯然將會受人以柄,顯然會把雍正往絕路上推,而她連想都沒想,連怕都沒怕,就這麽說,這麽做了!!!這麽絕情,偏心得這麽明顯,若是我也不可能和她搞好關系,更何況好強好名如雍正者乎?!
  德妃生前,斷然不肯接受“仁壽”皇太後的尊號,也不肯從自己原先居住的永和宮移居到太後應住的寧壽宮去,故她甫一咽氣,雍正便將她的梓宮(即棺材)移到寧壽宮,停靈三天才放到帝後死後應停靈的地方——壽皇殿,曲折的透露出雍正心中的忿恨與不平,其中的三昧著實耐人尋味。
  還有,胤禛因早年中過署,故而特別怕熱,德妃死後,雖天氣酷熱非常,但爲免落他人(?!)以口實,他堅持守靈,以致數度昏厥,身體不支,在他給心腹年羹堯的密折中就有這樣的話——“朕安,你實在爲朕放心,實力不能撐,也顧不得丟醜了。況受過暑,一點熱也受不得,只得以身荷之重,著實惜養,不必爲朕過慮。”一種負氣、憤懣的情緒,一看便明,母子之間關系若此,實在是雍正一生莫大的悲哀。
清朝雍正時的文字獄

  1.年羹堯案

  雍正朝的文字獄始自年羹堯案。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進士出身而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帶平叛屢建功勳,康熙末年授定西將軍、兼理川陝總督,一意依附當時還是雍親王的允禛。胤禛即位後,年羹堯備受寵信,累授川陝總督、太保、撫遠大將軍,爵封一等公。年羹堯又因妹妹是雍正暴君的妃子,開始居功自傲,雍正忍無可忍,終動殺機。雍正三年(1724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天文奇觀,臣僚上表稱賀,年也上表,但一是字體潦草,二是將成語 “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此語意爲終日勤慎,就是寫倒了意思也不變。雍正以年羹堯居功藐上,心懷不軌,那些對年羹堯有怨懟的人見皇上帶了頭,便群起而攻之,于是年羹堯被劾成九十二條大罪。年羹堯自撫遠大將軍而杭州將軍,即而被令自裁,親族、同黨或斬首或流放或貶謫。
  年羹堯死後七天,汪景祺斬首示衆,即汪景祺西征隨筆案。汪景祺,浙江杭州人,雍正初年,他的朋友胡期恒任陝西布政使,是其上司年羹堯的心腹。汪景祺前往探訪,乘機投書幹謁年羹堯,做了年羹堯的臨時幕客。汪景祺這次西遊著有《讀書堂西征隨筆》二卷,獻年羹堯收藏。年羹堯得罪抄家,《西征隨筆》被繳進宮中。雍正讀後咬牙切齒地在首頁題字雲:“悖謬狂亂,至于此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種得漏網也。”大約是隨筆提及“狡兔死,走狗烹”,本是提醒年羹堯。雍正因此憤恨,但是又要表現自己孝道,處罪諭旨只稱汪景祺“作詩譏訕聖祖仁皇帝,大逆不道”。于是汪景祺被定處斬,梟首示衆,其頭骨在北京菜市口梟示了十年。妻子兒女發配黑龍江給披甲人(滿洲軍士)爲奴;兄弟叔侄輩流放寧古塔;疏遠親族凡在官的都革職,交原籍地方官管束。由于牽累的人多,汪景祺僑居的平湖縣城甚至傳出“屠城”的謠言,居民驚惶逃竄。
  與年羹堯有牽連的還有錢名世名教罪人案。錢名世字亮工,江蘇武進人,與年羹堯是鄉試同年,大概因此而有交誼。雍正二年(1724年),權勢赫赫的年羹堯進京覲見,錢名世贈詩諛頌,有“分陝旌旗周召伯,從天鼓角漢將軍”、“鍾鼎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等詩句以捧年的臭腳。年羹堯受誅,錢名世當然在劫難聞逃。雍正給他加的罪名是“曲盡諂媚,頌揚奸惡”。但沒有殺他,只是把他革職逐回原籍,卻又禦書“名教罪人”四字,命錢名世原籍地方官制成匾額,挂在錢家中堂上。奇恥大辱的“名教罪人”四字不但使錢名世無臉做人,而且使他的子子孫孫都擡不起頭。雍正還命常州知府、武進知縣每月初一、十五去錢家查看匾額懸挂情形,如未懸挂則呈報巡撫奏明治罪。當錢名世離京時,雍正又命京官自大學士、九卿以下都作諷刺詩爲錢名世“贈行”,結果共有三百八十五人奉詔作詩。雍正一一過目後,交付錢名世輯成專集,題爲《名教罪人詩》,刊印後頒發全國學校,讓天下士子人人知曉。諷刺詩作得夠味的給予表揚,不夠味的給予處分。正詹事陳萬策詩中有句:“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異亮工奸”(指南山集案的戴名世,而年羹堯也字亮工),措意尖刻,造句新巧,得到暴君誇獎。而翰林侍讀吳孝登則因詩句“謬妄”,被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爲奴。作詩的人當中,有叫查嗣庭的,他批判錢名世“百年遺臭辱簪纓”;有叫謝濟世的,他批判錢名世“自古奸諛終敗露”;但是不久,他們就跟著遭殃,亡國奴做豬做狗,仍不免挨噬。
  隆科多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康熙帝孝懿皇後的弟弟,一等公佟國維之子,康熙末年官至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雍正初年襲爵一等公,授吏部尚書,加太保。隆科多和年羹堯一樣,是雍正的重臣,沒有他二人,雍正很難登位,尤其是隆科多,因傳遺詔而使雍正得登大寶,功不可沒。但隆日漸辜恩,使雍正日益不滿。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隆科多終因私藏玉牒(皇室宗譜)罪付審,諸王大臣合議劾隆科多犯有四十一條大罪,得旨永遠圈禁,家産追補贓銀,其二子也受處分。次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而與隆科多案有關的查嗣庭案結束于隆科多治罪前數月。查嗣庭字潤木,號橫浦,浙江海寧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進士,選入翰林,經隆科多保奏授內閣大學士大夫,後又經左都禦史蔡王廷保奏授禮部左侍郎。該文字獄詳見清初六家卷查慎行傳,雍正五年(1727年)五月,案件結束,查嗣庭戮屍、梟首,親族或斬或流放,牽連的江西官員統統革職。查嗣庭下獄的次月,即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清廷特設浙江觀風整俗使,專職監視士人,整頓士風(接著東南各省相繼設立觀風整俗使)。十一月又下詔停止浙江士人鄉試、會試。吏部侍郎沈近思上疏擁護,說汪、查等人使“越水增羞,吳山蒙恥”,條陳整頓風俗、約束士子的十條建議,雍正批轉浙江巡撫和觀風整俗使議行。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經浙江總督李衛請求,雍正解除停止鄉會試的詔令,兩年後撤消觀風整俗使。

  2.謝濟世案、陸生楠案

  其後又有謝濟世案、陸生楠案,兩案都胎育于李紱、田文鏡互參事件。田文鏡是監生出身,從州縣小吏曆練而上,雍正二年(1724年)擢受河南巡撫。他政令嚴苛,嫌科甲出身的官員辦事懦緩,接連劾罷三四員州縣官,其中有信旭知州黃振國,系左都禦史蔡王廷所薦。
  雍正四年(1726年),新授直隸總督的李紱上任取道河南,田文鏡循例迎送。科甲出身的李紱忍不住指責田文鏡,說他不該有意蹂躪讀書人。于是田文鏡上密疏參劾李紱因與黃振國等人科舉同年,所以有意袒護,言下之意是說李紱等人私結朋黨。不久,李紱入京覲見,陳述田文鏡貪虐及黃振國等人冤抑情狀。雍正稍加調查,就懷疑李紱等科甲出身的人在搞朋黨。
  同年冬,浙江道監察禦史謝濟世上疏參劾田文鏡十罪。雍正把奏疏退還,而謝濟世堅持要上疏。雍正一怒之下把謝濟世革職逮捕,大學士、九卿、科道會審擬斬。由于謝濟世所劾與李紱所劾內容完全一致,都爲黃振國鳴冤,黃振國是蔡王廷所薦,蔡王廷與李紱關系親密,雍正于是認定這幾個人在搞朋黨,將謝濟世減死發配新疆阿爾泰;蔡王廷降爲奉天府尹;李紱降爲工部侍郎(不久革職)。陸生楠,舉人出身,以軍功遷授吳縣知縣。引見時暴君見他應對滯訥,“舉動乖張”,便把他扣下來留京學習辦事,後改除工部主事。再引見時,雍正見他傲慢不恭,所呈奏折又寫有“五經四書中如‘惠迪吉’、‘從逆凶’,何以異于佛老”等句,覺得是諷刺自己。于是命把陸生楠革職,也發配阿爾泰。
  陸生楠在阿爾泰著有《通鑒論》十七篇,竟成陸生楠通鑒論案的禍源。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駐守阿爾泰的振武將軍、順承郡王錫保疏劾陸生楠《通鑒論》十七篇,文中“抗憤不平之語甚多,其論封建之利,言辭更屬狂悖,顯系排議時政”,《通鑒論》隨本繳進。雍正得奏,于七月初三日諭內閣,對《通鑒論》中的“狂悖”議論逐條加以批駁。批駁完,“提議”將“罪大惡極,情無可逭”的陸生楠就地正法,命九卿、翰詹、科道定擬陸生楠應治之罪。從官當然遵旨惟謹,這年年底,陸生楠在阿爾泰軍中處死刑。
  錫保在疏劾陸生楠的同時,對謝濟世也參了一本,說謝濟世所著《古本大學注》毀謗程朱,書隨本繳上,即謝濟世注大學案。雍正讀過後頌諭內閣,認爲謝濟世不僅毀謗程朱,而且對時政“恣意謗訕”,尤切齒于《注》中所去:“拒諫飾非必至拂人之性,驕泰甚矣”一句,咄咄逼問道:“試問謝濟世:數年以來伊爲國家敷陳者何事?爲朕躬進諫者何言?朕所拒者何諫?所飾者何非?除處分謝濟世黨同伐異、誣陷良臣之外,尚能指出一二事否乎?”然後命朝臣議謝濟世應治之罪。衆臣擬謝濟世與陸生楠一同處死,密諭錫保在殺陸生楠時把謝濟世一同綁赴刑場,最後卻宣布謝濟世免死,不知當時兩人是何感受。

  3.曾靜、呂留良案

  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二十六日傍午,陝西西安的一條大街上,川陝總督嶽鍾琪正乘轎回署,突然有人攔轎投書。這就是曾靜、呂留良之獄,詳見江東義士卷呂留良傳。案結處置,呂留良、呂葆中父子開棺戮屍,梟首示衆;呂毅中斬立決;呂留良諸孫發遣寧古塔給披甲人爲奴;家産悉數沒收。呂留良學生嚴鴻逵開棺戮屍,梟首示衆,其孫發遣寧古塔給披甲人爲奴;學生沈在寬斬立決;黃補庵(已死)嫡屬照議治罪;刊印、收藏呂留良著作的車鼎豐等四人判斬監候,另二人同妻子流放三千裏外,還有十數人受杖責。而曾靜供詞及懺悔錄,集成《大義覺迷錄》一書,刊後頒發全國所有學校,命教官督促士子認真觀覽曉悉,玩忽者治罪。又命刑部侍郎杭奕祿帶領曾靜到江浙一帶等地宣講,命兵部尚書史貽直帶領張熙到陝西各地宣講。雍正曾聲明“朕之子孫將來亦不得以其詆毀朕躬而追究誅戮”,然而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乾隆帝繼位,尚未改元就公開翻案,命將曾靜、張熙解到京師,于十二月把二人淩遲處死,並列《大義覺迷錄》爲禁書。嶽鍾琪後來因進討准噶爾失利,被大學士鄂爾泰所劾,下獄判斬監候,到乾隆初年才獲釋。

  4.屈大均案

  《大義覺迷錄》在廣東巡講時,廣東巡撫傅泰從張熙供稱欽仰廣東“屈溫山先生”,想起本省著名學者屈大均號翁山,猜想“溫山”是“翁山”之訛。于是追查屈大均所著《翁山文外》、《翁山詩外》諸書,果然發現其中“多有悖逆之詞,隱藏抑郁不平之氣”。這樣,又一宗思想“悖逆”案被揭發。屈大均已死三十多年,其子屈明洪(任惠來縣教諭)自動到廣州投案,繳出父親的詩文著作和雕板。案情上報,刑部擬屈大均戮屍梟首;因屈明洪自首,故免死,僅將屈明洪及其二子遣戍福建,屈大均詩文禁毀。這就是屈大均案,詳見嶺南三大家卷屈大均傳。
 
雍正的詩詞

  《詠自鳴鍾》
  巧制符天律,陰陽一彈包。弦輪旋密運,針表恰相交。
  晷刻毫無爽,晨昏定不淆。應時清響報,疑是有人敲。
  《夜坐》
  獨坐幽園裏,簾開竹影斜。稀聞更轉漏,但聽野鳴蛙。
  活活泉流玉,溶溶月照沙。悠然怡靜境,把卷待烹茶。
  《春暮登樓》
  坐惜芳華晚,登樓獨舉觴。眼看春色暮,行踏落花香。
  藻密魚堪隱,林深鳥容藏。憑欄無限思,新月逗清光。
  《暮春》
  春暮饒佳景,閑行踏碧苔。落花浮水面,戲蝶舞牆隈。
  春拂蘭叢暖,陰移竹影回。流光將入夏,更有牡丹開。
  《宮中直宿作》
  寶殿燭輝煌,承恩宿未央。禦爐香不燼,宮漏滴初長。
  階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太平無一事,常願奉君王。
  《夏日讀書》
  夏日書齋靜,荷風拂檻來。芬芳盈幾席,翠帙帶香開。
  《江邊讀書》
  湍響聽瀧瀧,簾開對大江。園幽人迹少,把卷倚南窗。
  《晚登海河樓》
  晚景登樓望,波涵夕照明。觀瀾清俗慮,倚檻動詩情。
  孤鶩沖霞去,扁舟向海行。欣然塵境遠,惟聽棹歌聲。
  《題友人園》
  峁堂氣象幽,牆角繞清流。雨霽西山近,風來北牖秋。
  疏簷看皓月,輕舫逐浮鷗。即景陳杯斝,心期好自由。
  《雨窗》
  茅簷飛細雨,爽氣乍侵人。移塌臨窗坐,詩懷自覺新。
  《月下閑步》
  閑行曲岸邊,西嶺暮蒼然。草蔓迷幽徑,橋危咽細泉。
  溪風吹緩帶,夜色逼吟肩。徙倚看林杪,雲間月影遷。
  《書齋秋暝》
  幽齋新雨後,爽氣泛池荷。碧落疏星淡,晴窗皓月多。
  隔花聞漏滴,倚枕和漁歌。更愛流螢好,悠揚拂檻過。
  《運河舟中》
  扈蹕承文舸,晨光漾桂舟。遠村煙淡淡,野老意悠悠。
  抛粒遊魚聚,依萍乳鴨浮。水天同一色,疑是泛瀛洲。
  《自鳴鍾》
  八萬裏疏域,恩威悉感通。珍奇爭貢獻,鍾表極精工。
  應律符天建,聞聲得日中。蓮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聽禪》
  幽齋人迹少,禪翼響疏林。大火方流序,微諒早托音。
  乍聽分遠近,欲覓隱高深。旦夕軒亭外,清機伴我吟。
  《題劉松年畫》
  瀟灑松年畫,豐神迥不群。松杉相間秀,風水自成文。
  柔櫓輕隨浪,蒼山半入雲。超然三島境,何處得塵氛?
  《扈蹕途中觀獲》
  秋爽獵邊城,天高氣象清。登場占物候,觀獲暢皇情。
  岩谷縈車騎,雲霞拂旌旗。豫遊叨扈從,薄劣愧恩寵。
  《塞外中秋》
  駐蹕邊庭夜,中秋一鏡圓。遙從滄海畔,飛落碧峰顛。
  溢彩浮堯斝,流輝拂舜宴。坐深光愈迥,景物倍清妍。
  《大獵》
  五校雕工勁,三秋野獸肥。乘時講武事,大獮振兵威。
  狡兔寧藏迹,封熊悉入圍。獵歸數軍實,落日照龍旗。
  《塞外秋興二首》
  路出關山外,秋空日漸高。清霜凝曉旆,寒色透征袍。
  風勁飛鷹捷,川長獵騎豪。皇威揚四遠,邊徼戢弓刀。
  其二
  駐蹕依林麓,風多野水鳴。旌旗飄暮靄,鐃吹咽邊聲。
  雞塞霜逾白,龍沙風更清。卻看行殿外,諸部盡歡迎。
  《題範蠡載歸圖》
  獨有艱危時,方見子臣職。吳越爭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諫,只爲紅顔惑。所以範大夫,留之恐傾國。
  功成載歸湖,斯意無人識。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寒夜有懷》
  夜寒漏永千門靜,破夢鍾聲度花影。夢想回思憶最真,那堪夢短難常親。
  兀坐誰教夢更添,起步修廊風動簾。可憐兩地隔吳越,此情惟付天邊月。
  《仲秋有懷》
  翻飛挺落葉初開,悵怏難禁獨倚欄。兩地西風人夢隔,一天涼雨雁聲寒。
  驚秋剪燭吟新句,把酒論文憶舊歡。辜負此時曾有約,桂花香好不同看。
  《春園讀書》
  一片芳菲上苑東,晝長人坐落花風。蒙茸細草侵階綠,濃豔夭桃映閣紅。
  春惹遊蜂窺幾席,濃熏舞蝶傍簾櫳。韶光脈脈春如海,諷詠芸編興不窮。
  《山池晚步》
  夕陽斜映綠波清,閑傍長橋步屧行。山靜鹿過銜瑞草,溪平魚泳趁飛英。
  蒙蒙嵐氣侵衣潤,款款香氣撲面輕。徒倚景光天欲暮,淩虛樓閣帶霞明。
  《春日泛舟》
  蘭舟宛轉浪紋平,一棹容與蕩晴晚。上苑春深芳草綠,西山落照遠峰明。
  長空鴉返千林暝,絕塞鴻歸萬裏情。縹緲中流憑覽勝,始知仙境有蓬瀛。
  《月夜對落花有感》
  落花滿徑月朦朧,夜靜閑吟料峭風。煙外鍾聲來院落,無邊桂影入簾櫳。
  萋萋芳草春將去,冉冉韶光酒莫空。新綠成陰紅綠減,清和天氣正沖融。
  《月下獨酌》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聽泉聲。微風暗拂花枝動,幾點殘紅撲酒罌。
  《春院小飲》
  春深紅紫映樓臺,檻外風香花盡開。東海玉盤看乍湧,恰逢童子抱尊來。
  《雨霽》
  節屆清和春未賒,看山不厭半雲遮。微風扇暖蒸新雨,爲我催開後院花。
  《立夏》
  熏風吹水綠于苔,羲馭徐催朱夏來。堤畔龍鱗皴古柏,庭前兔目綻新槐。
  《暢春園芍藥花開作》
  首夏清和殿閣開,園中景物足徘徊。翩翾紫燕銜泥去,睍睕黃鶯過水來。
  槐影初圓當永晝,桐陰漸引上層臺。更憐芍藥臨風好,香襲書幃錦作堆。
  《花間小飲》
  長夏初臨芍藥開,熏風拂席送香來。仙姿綽約翻紅袖,月影婆娑照綠杯。
  《曉晴》
  曉起浮窗天色明,苔痕滋碧露光瑩。繞階幾樹看花發,對岸一聲聽鳥鳴。
  波刺遊魚翻浪急,低徊舞蝶傍簾輕。春雲漠漠寒偏峭,默乞天公十日晴。
  《早行》
  早行晴野樹如煙,日出東山映繡韉。寂寂荒村臨水際,翩翩飛鳥向雲邊。
  空蒙朝露侵衣潤,豔冶閑花入目妍。扈從鑾輿承色笑,欣隨貂尾快揚鞭。
  《賜觀金蓮花》
  異種遙從塞外傳,香臺曾爲捧金仙。檀心吐豔熏風裏,鈿朵含芳積翠邊。
  月殿桂飄難比端,秋籬菊綻不同妍。移來禦砌增佳玩,千葉休誇太液蓮。
  《友人書屋》
  羨君瀟灑致如仙,心遠何妨地更偏。兩洗覽光青入牖,風搖竹影綠當筵。
  《熱河園中避暑》
  別業遙連上苑邊,承恩避暑興怡然。蘭舟曉泛清波裏,荷蓋擎珠顆顆圓。
  《夏日泛舟》
  殿閣風生波面涼,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陰深處停橈看,無數纖鯈戲碧塘。
  《園中即景》
  林亭幽靜晚風涼,水氣侵衣荇藻香。好景片時期莫負,開窗披卷意徜徉。
  《晚泛》
  畫橈閑泛暮霞明,風細波微暑期輕。更轉碧山尋勝迹,恰逢雙鶴似相迎。
  《觀雨》
  密雨如膏灑碧絲,稻花漠漠繞長陂。虛齋睡起推窗看,私喜甘霖正及時。
  《前廊》
  曲廊斜轉接修篁,坐倚層岩意興長。細草敷榮侵塌綠,野花爭豔襲衣香。
  碧梧枝上聽蟬躁,翠柳堤邊看鶴翔。此際閑身無一事,怡然嘯詠自徜徉。
  《恭侍奉乾清宮》
  殿閣參差際碧天,玉階秋草靜芊綿。雲開北闕祥光滿,雨過西山霽色鮮。
  寶座金爐香藹藹,彤墀仙掌露涓涓。承歡頻荷溫顔接,凜惕趨蹌繡扆前。
  《中元侍從》
  中元令節慶皇州,雲散晴空暑期收。薄海兆民歌大有,鈞天廣樂奉宸遊。
  瑤星合彩蘭盆映,銀蕊分光蓮浦浮。燈光交輝看似晝,聖請怡豫太平秋。
  《山翁》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濤面面風。三樂啓期何所事,朝陽睡到夕陽紅。
  《漁翁》
  漁翁獨釣寒江雪,春雨秋風總是閑。滿眼兒孫長繞膝,賣魚沽酒醉蒼顔。
  《登望海樓》
  觀海登樓日未斜,晴空萬裏浮雲霞。才經一陣風過檻,倏起千堆雪卷花。
  貝闕鼇峰如可接,鵬津鮫室豈終遐。詭詞未許張融賦,到此方知語不誇。
  《詠玉泉山竹》
  禦園修竹傳名久,嫩筱抽梢早出牆。雨滌微塵新浥翠,風穿密葉澹聞香。
  低侵幽澗波添綠,靜冪虛窗影送涼。更羨堅貞能耐雪,長竿節節挺琳琅。
  《秋夜》
  新秋秋月照虛簷,寂曆山扉夜不關。默坐焚香遺萬慮,瀟瀟梧竹水潺湲。
  《晚晴》
  雨余林隙漏斜曛,石砌幽花似茜裙。爽氣漸來殘暑退,移床岩畔看秋雲。
  《臨流》
  脈脈清渠繞舍流,移床就柳坐溪頭。鏡涵霽影浮斜日,波映寒光報早秋。
  村畔砧聲聽漸暝,林端蟬翼噪逾幽。此中偃息容疏懶,底用乘槎海上遊。
  《答友》
  筆健如錐世共稱,開緘但覺霧雲興。深藏未許懸齋壁,直恐龍蛇帶雨騰。
  雍正書法
  對聯草書花好枝頭月禦批-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6.html?tp=0_11
 
《還珠格格》>百度百科
 
    1998年《還珠格格》是中國電視劇的一部傳奇,全民齊樂的電視劇。小燕子趙薇一飛沖天,紅遍亞洲‍,收視率創造中國第一‍,亞洲各國第一‍‍。《還珠格格》轟動亞洲並風靡全球華人社區並打破中國電視劇收視紀錄。被社會學家譽爲小燕子風暴、趙薇現象等。《還珠格格》是女作家瓊瑤的成功轉型之作;其第一、二、三部先後被湖南電視臺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Ⅰ》、《還珠格格Ⅱ》和《還珠格格Ⅲ》。《還珠格格》的小說和電視劇都受大衆歡迎、風靡一時的作品,此外,越南還翻拍同名電視劇。現在,瓊瑤點名湖南衛視重拍《新還珠格格》。
  誕生
北京西郊,有個旅遊景點叫公主墳。民間自古流傳著公主墳的傳說,說是曾有位清朝的公主葬在此地。但她究竟姓甚名誰,則衆說紛紜一說是和碩公主的墳墓;一說是從小就被滿族人收養的漢人金泰,因立下戰功被封爲元帥。在遊園時與公主相遇,一見鍾情,朝中老臣卻從中作梗,令皇帝流放了金泰,貧病交加的金泰上書公主,說,見信時我已不在人世了。公主見信後從容服下毒酒,追隨愛人而去。皇帝無奈,將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將公主遠遠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墳”。
  ……種種猜測莫衷一是。
  這無疑爲京西這座“公主墳”蒙上了一層曆史的煙雲和神秘的面紗。
  1997年,臺灣作家,影視制作人瓊瑤到北京旅遊觀光。一日,瓊瑤偶然路過公主墳,這奇特的地名一下子引起了瓊瑤的濃厚興趣,隨行的人簡單說起是清朝時,民間的一位女孩子被幹隆皇帝認爲義女,死後便以“格格”之名葬在“公主墳”。看看窗外巨大的環島,上有立交橋遮掩,下有地鐵穿梭,難得的是還保留著一份鬧中取靜的悠閑青翠的松柏,茵茵的綠草,似乎潛藏著思古幽情和若有若無的懊惘。當年長眠在此的女孩子,到底是怎樣的性格、容貌,“格格”的稱號下又有哪些不爲人知的秘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傳說,提供了瓊瑤無窮無盡的靈感。   
  瓊瑤說:“我的腦子裏,可以編織各種不同的神話,人生已經夠苦了,如果戲劇神話可以帶給人們對愛情、友情、親情的憧憬和信任,這樣有理想的戲劇,又何樂而不爲?”當時瓊瑤剛剛寫完《蒼天有淚》,很想再寫一個輕松的不一樣的故事。著手寫《還珠格格》的時候,她幾乎把幹隆的一生,作了一番徹底的研究,這才提看到《還珠格格》活潑的風格,相信很多不會聯想到它出自瓊瑤的筆下。
   瓊瑤說:“《還珠格格》是我改變風格的一個嘗試。小燕子這個人物,集叛逆、率真、豪放于一身,是個很現代的女孩子。她的不拘小節,直來直去,熱情奔放,正是我自己最喜歡的典型。所以,我寫來得心應手。寫她,也帶給我很大的快樂。當時我沒有料到,她會引起這么多的共鳴。”
   瓊瑤的先生平鑫濤忍不住向人透露:瓊瑤在家寫劇本時,面部表情非常戲劇化,模樣十分可愛。瓊瑤邊寫邊演,還不時地回頭問平鑫濤,如果是這樣,你會有什么反應?怪不得“小燕子”一出馬就迷倒不少男孩子,原來是有平先生這么個欣賞專家把關啊。
   兩年港臺地區地電視劇市場並不景氣,令很多制作人産生“觀衆是不是不愛看戲了”地疑慮,但是瓊瑤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爲什么觀衆要看好戲的難度越來越大?編劇人才的凋零才是主要原因,“編劇如果不充電,很快就會被掏空的!”而瓊瑤充電的方式,就是旅行和看書,旅遊可以完全放松心情,聽別人的故事。
  故事考證
  1978年10月初河北遵化馬蘭裕,清東陵容妃墓前,中階條石段裂塌陷,可以看到一個洞口,地宮下有麒麟石獸、石人,石門敞開,走進洞口後,又見一巨大石塊堵住入口,派人開挖後,從而發現了墓葬的地宮,走入這座墳墓的時候,發現了一具頭骨,和各色寶石珍品,朝服朝冠等大量衣物,及帶有少數民族文字的八寶花綾。比較特別的是棺木上有金漆書寫的回部文字,漢譯是“以真主的名義”。經過考古學者的分析,終于弄清了死者的身份,正如文獻中所記載的容妃一樣,她信奉伊斯蘭教。在幹隆衆多妃嬪中,只有一個維吾爾族妃子,這個發現證實了回妃就是香妃。而圓寢內牆上置挂二幅畫像,其中一幅繪有一少婦,眼睛大,鼻梁高挺,面容圓潤豐美,頭上戴著狐毛羽冠帽,帽緣以五珠貝環選帛飾,左右兩側頭發編成辮子同步垂披肩,身著對襟彩領衣,;窄袖袍,衣著色彩豔麗,神態飛揚,望似瀟灑,這幅半身畫像雖無落款,但應爲容妃無疑。而另一幅,繪有衆宮女簇擁著三位年輕女子,其中一位容貌與前畫中人物相同。而另兩人皆身著滿服,梳大翅頭,戴著扁方兒,發上紮著珠寶玉翠花,其中一位著紅色旗服,袖口鑲著朝陽五鳳珠,鵝蛋臉兒,眉彎如柳葉挑長身材,雍容華貴,另一位身穿悲黃上鏤金蝶衣式,臉容俏麗甜淨,兩眼水水靈靈的,亦是豐采秀麗。此畫落款處寫有,容貴人,明珠格格,還珠郡主,春日晏酒于禊賞亭。
  內容簡介
  《還珠格格》是女作家瓊瑤的成功轉型之作;其第一、二部先後被湖南電視臺(湖南經視)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Ⅰ》、《還珠格格Ⅱ》。《還珠格格》的小說和電視劇都是頗受社會大衆歡迎、風靡一時的作品,閱讀小說《還珠格格》,大衆更多的是觀看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尤其是電視劇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還珠格格》故事發生的時代爲清朝幹隆年間,電視劇內容與小說情節大致相同。故事中的主角除幹隆(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令妃(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魏佳氏)、皇後(繼皇後烏拉那拉氏)、皇太後(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崇慶皇太後鈕祜祿氏)、含香(容妃和卓氏)和愛新覺羅?永琪(五阿哥,和碩榮純親王)、愛新覺羅?永璂(十二阿哥,貝勒)、愛新覺羅?和恪【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還珠格格裏令妃(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魏佳氏)的兩個女之一)】,愛新覺羅?和靜【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還珠格格裏令妃(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魏佳氏)的兩個女之一)】,傅恒(一等文忠公),紀曉嵐(紀昀,文達公),阿裏和卓(容妃之父),兆惠將軍(吳雅和甫,滿洲正黃旗人,軍機章京、兵部郎中、內閣學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鑲紅旗護軍統領、定邊右副將軍、一等武毅伯、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禦前大臣、協辦大學士、署刑部尚書)外皆爲虛構人物。
  小說第一部簡介
  幹隆年間,北京。紫薇帶著丫頭金瑣,來到北京已經快一個月了。幾乎每天每天,她們兩個都會來到紫禁城前面,呆呆的凝視著那巍峨的皇宮。那高高的紅牆,那緊閉的宮門,那禁衛森嚴的大門,那櫛比鱗次的屋脊,那望不到底的深宮大院……把她們兩個牢牢的,遠遠的隔開在官門之外。   
  皇宮,那是一個禁地,那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那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紫薇站在宮外,知道不管用什么方法,她都無法進去。更不用說,她想要見的那個人了!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可是,她已經在母親臨終時,鄭重的答應過她了!她已經結束了濟南那個家,孤注一擲的來到北京了!但是,一切一切,仍然象母親經常唱的那首歌:“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遙遙!盼過昨宵,又盼今朝,盼來盼去魂也消。”
  小說第二部簡介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月明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也非也,化爲蝴蝶。《還珠格格》第二部,是第一部小說的延續。小燕子等人還將繼續經曆種種風雨波折、悲歡離合。   
  戲曲版本
  粵劇曾經改編過一個片段《悲喜重逢》,說是小燕子假扮五阿哥,出宮去找紫薇解釋自己爲什么假冒格格的原因。 由粵劇名角葉幼琪和蔣文琪主演。
  電視劇彩圖本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在1999年12月出版過前兩部的電視劇彩圖本,6集一冊,共12冊,俗稱爲劇照小說
  社會影響
  《還珠格格》是一部傳奇,首先在于她所敘述故事的傳奇性。 
  小燕子飛上枝頭變鳳凰,天真率直的她打破了皇宮原本靜如死水中暗流湧動的生活,獲得了皇阿瑪超乎尋常的寵愛。這時的小燕子沈醉在父愛的溫馨中也淹沒在對紫薇的愧疚裏,這時留給紫薇卻只有無邊的痛苦——“認賊爲親,被結拜姐姐出賣”、“丟失信物,失去了認爹的希望”。等到紫薇明白真相,姐妹重歸于好,新的挑戰又擺在了這群青年才俊面前。紫薇與爾康的相知相許,永琪對小燕子的情愫暗生以及紫薇對父親的不變渴望都不得不使他們一定要撥亂反正、力挽狂瀾。在宮闈傾軋的虎視眈眈之中他們憑借著自己的真情、智慧、勇氣與堅持做到了。《還珠格格》所敘述的故事生動曲折、跌宕起伏,其間充滿歡笑而又險象環生,歡樂與痛苦、奸邪與親情、陰謀與愛情、命運與抗爭無不包羅其中。
  小燕子趙薇一飛沖天,紅遍亞洲
  趙薇北京電影學院在學期間成績優異,14門課程中,5門優秀、9門優良,畢業論文亦獲得了90分的高分。在趙薇大二期間,被暢銷言情小說女作家瓊瑤選中,出演電視劇《還珠格格》。劇集播出後,《還珠格格》轟動亞洲並風靡全球華人社區並打破中國電視劇收視紀錄。趙薇亦憑借出演小燕子一角一舉成名,一躍成爲亞洲最熱門的偶像明星,被社會學家譽爲“小燕子風暴”、“趙薇現象”等。趙薇不但憑借此劇被認爲是中國大陸曆史上第一個流行文化偶像,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和首屆大衆電視藝術雙十佳“十佳演員”的稱號,並成爲《亞洲周刊》的封面人物。1999年播出的《還珠格格II》,更打破第一部的收視神話。
  收視率創造中國第一,保持至今
  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在北京有線電視臺播出時的收視率是54%;1999年,《還珠格格》第二部在北京、上海及湖南臺播出時平均收視率分別是57%、55%和52%,最高點突破65%   《還珠格格Ⅰ、Ⅱ》的收視奇迹至今難以逾越。《還珠格格Ⅰ》在內地的平均收視率超過47%,不但轟動業界和海內外,更被一些電視臺臺長稱爲挽救電視臺的救世之作。甚至當時有人預言,10年內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有可能趕上本劇,但他只說對了一半,因爲在人們紛紛質疑和猜疑中,次年(1999年)的《還珠格格Ⅱ》迅速打破《還珠格格Ⅰ》創造的收視紀錄,在全國平均收視率突破了54%,而在湖南,甚至輕松超過60%!《還珠格格Ⅰ、Ⅱ》播出的時候,到了晚上黃金時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位高低貴賤, 難以數計的人們都坐在家中收看《還珠格格》,議論《還珠格格》。在《還珠格格Ⅰ、Ⅱ》之後,至今除了2001年由瓊瑤繼續用趙薇、林心如、蘇有朋等人主演推出的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收視率有所接近之外,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能夠超越《還珠格格》。連續火了十幾年後,至各電視臺不斷重播至今。
  收視率創造亞洲各國第一
  在香港,《還珠格格》也使亞洲電視臺擊敗無線,而在東南亞均打破或接近了曆史上華語電視劇在當地的最高紀錄。韓國三大電視臺甚至實行了“華語電視劇封殺令”。此外,在蒙古、俄羅斯、烏克蘭等地也均取得不俗成績。《還珠格格Ⅰ、Ⅱ》的重播率已經成爲整個90年代到今天所有電視劇重播率最高的紀錄。而且依然在不斷刷新。之所以重播,就是因爲收視率高。《還珠格格Ⅰ、Ⅱ》的重播收視率即使到了10年後的2007年依然在覆蓋率稍高的電視臺便殺入全國前10名,而在一些地方臺的播出更被安排到黃金時間。即便是在非黃金時間段播出,收視率依然高過讓一些很有水准的媒體吹捧爲取得收視佳績劇集。
  全民齊樂的電視劇
  這是一部全民齊樂的電視劇,當漂亮的小燕子在熒屏裏說著讓史學家氣得吹胡子的話什么“魚家瓢蟲”什么“化力氣爲漿糊”時,熒屏外的觀衆除了對之哈哈一笑之外,更是倍感輕松。大家似乎好久都沒有如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大飽眼福之余還能獲得開懷大笑的享受了。輕松搞笑的故事情節,小燕子傻得可愛的對白,迷倒老少觀衆。那些板著面孔正經八百說教的正劇只要跟《還珠格格》對陣幾乎沒有翻身的余地。這樣的形勢無疑給電視劇制作者們提供了另外一片天地,大家棄曆代公主于不顧,搶破頭地趕拍格格戲,令清代格格們在曆代公主中自成一體。但是格格戲卻沒有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繼續火爆。後來者們重複的野蠻女友套路,破壞了觀衆的胃口。也許是“小燕子”趙薇和《還珠格格Ⅰ、Ⅱ》已經占盡三千寵愛,當《格格要出嫁》、《紅豔格格》、《懷玉格格》、《十三格格》等衆多格格戲出現時,後來者始終超越不了《還珠格格Ⅰ、Ⅱ》的成績,即使是一脈相承的《還珠Ⅲ》也因爲換人換劇情而只有很少人追捧。人們不禁更懷念“小燕子”那張可愛單純的臉,懷念爲《還珠格格》而瘋狂的日子。《還珠格格》後不看格格戲。

1998年《還珠格格Ⅰ》

  總監制:魏文彬
   出品人:歐陽常林
   內地發行公司:湖南衛視
   原著/編劇:瓊瑤
   導演:孫樹培
  片長:24集
   出品:1997年
  演員表:
  趙薇飾 小燕子/還珠格格
   林心如 [中國臺灣] 飾 夏紫薇/夏雨荷/紫薇格格(配音:陳惠卿)
  蘇有朋 [中國臺灣] 飾 永琪(配音:郭如舜)
   周 傑 飾 福爾康
  張鐵林 飾 幹 隆
  陳志朋 [中國臺灣] 飾 福爾泰(配音:夏治世)
  故事梗概
  幹隆皇帝東巡時與一女子夏雨荷有過一段露水姻緣,後雨荷生下一女夏紫薇而幹隆並不知情。多年後,雨荷病逝。紫薇攜丫環金鎖帶著當年幹隆留下的信物,從濟南千裏迢迢到北京欲與父親相認。
   主仆二人到京城後根本無法進宮面聖,趁朝廷官員梁廷桂兒子的婚禮混入梁府欲求梁廷桂幫忙引薦。正巧遇見小燕子大鬧梁府婚禮,後二人結爲好友。小燕子熱心爲她想辦法混入宮,她們得知幹隆要到圍場打獵,于是三人准備翻過一座山崖進入圍場,但是紫薇和金鎖爬不上去,紫薇只得拜托小燕子只身帶著信物翻進圍場尋找幹隆,進入圍場後小燕子被五阿哥永琪的箭射中昏迷,幹隆以爲是刺客,但是當他看到了折扇和畫卷以後,誤認爲小燕子是自己的女兒,將她帶回皇宮治傷,並冊封她爲“還珠格格”。而紫薇卻落得一無所有,連唯一的證物都失去了。
  皇上爲慶賀重獲愛女舉行祭天儀式,儀仗隊伍行經街市,正巧被紫薇、金鎖看到。沖動之余紫薇沖上前欲攔隊,被侍衛打昏,又被大學士福倫之子福爾康所救。福府在知道其身世後將她收留。
   小燕子並非無義之人,只是騎虎難下,加上宮內處處受管制,朝中的爭權、後宮的爭寵,更使她對原來的自由生活懷念不已。雖然皇上和令妃對小燕子寵愛有加,但皇後卻極其反感。五阿哥永琪、福倫之子爾康、爾泰與小燕子成了好朋友。在探明小燕子的真心後,爾康、爾泰兄弟把收留紫薇之事說出。一切真相大白,但爲了安全,五人決心共守秘密。紫薇與小燕子解除了誤會,與爾康的感情也日漸加深;永琪亦對小燕子産生了情愫,但卻礙于身份無法表態。
   小燕子將紫薇弄進宮做貼身丫頭,但兩人情同姊妹的感情漸漸讓周圍的人産生懷疑。而皇上對紫薇也有說不出的親切感,引起了皇後的嫉妒。在容嬤嬤的慫恿下,皇後竟派人將紫薇抓到坤寧宮密室內嚴刑拷打。小燕子發現紫薇失蹤後心急如焚,爾康夜探坤寧宮,終于發現了奄奄一息的紫薇。次日,小燕子再請幹隆出馬對付皇後,總算將紫薇救出,化險爲夷。
   幹隆南巡下江南,永琪小燕子爾康紫薇等一並同行。期間,爾康看著幹隆與紫薇說話時的眼神表情,醋意大發。經曆采蓮一事後,永琪小燕子終于相互表明心迹。而之後的廟會上,有人行刺幹隆,紫薇擋下了致命的一刀。回京後,幹隆大賞小燕子紫薇。
   西藏王攜公主塞婭前來紫禁城欲向大清示威,派出武士數十人與大清武將比武,不想被爾康打得七零八落。幹隆龍心大悅。藏王爲爭回面子提議合婚,幹隆爲穩定番邦決定將塞婭公主指婚給爾康,情急之下小燕子向幹隆說出了紫薇的身世。在幹清宮,皇後向幹隆進讒,說小燕子和紫薇聯合起來欺騙皇上,根本都不是格格。盡管大家力保二位,但是幹隆仍把小燕子、紫薇和金鎖關進了宗人府。皇後又命梁廷桂夜審三人,嚴刑逼供。這時,五阿哥和爾康、爾泰假傳聖旨,並傷人劫獄。幹隆得知後非常生氣,命令福倫去活捉他們。
  小燕子一行人和柳青、柳紅向城外逃去,路上紫薇提出不應這樣逃走,于是大家又決定一起回宮請罪。半路上遇見福倫。
  小燕子被皇上判處斬首,但是她以其口才和皇上力爭,加上大家都主動請命與小燕子同生共死,幹隆終于軟化,並將梁廷桂斬首抄家。幹隆重新冊封紫薇爲明珠格格、小燕子爲還珠郡主,並給小燕子和永琪、爾康和紫薇指婚,並把爾泰指婚給塞婭。此時,紫薇、爾康、小燕子、永琪、塞婭、爾泰這三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分集劇情
  請見擴展閱讀:還珠格格第一部分集劇情介紹

1999年《還珠格格Ⅱ》演職人員

  總監制:魏文彬   
  出品人:歐陽常林
  內地出品電視臺:湖南衛視
   原著/編劇:瓊瑤
  導演:孫樹培 李平
   片長:48集
   出品:1999年
   演員表:
  趙 薇 飾 小燕子
   林心如 飾 紫 薇(配音:陳惠卿)
   蘇有朋 飾 永 琪(配音:郭如舜)
   周 傑 飾 爾 康
   王 豔 飾 晴 兒
  故事梗概
  一拉開序幕就看到讓人膽顫心驚的一幕,小燕子和紫薇竟然要被問斬,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怎么會這樣?短短的一年不到,怎么天地都顛倒了呢?
   一瞬間背景又拉回半年前,香妃和麥爾丹這兩位關鍵人物還未出現在大家眼前時,那時大家開開心心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皇太後帶著晴兒從避暑山莊回來了,皇太後認爲格格們就應該乖乖的呆在宮裏面,要有大家閨秀的氣質,但沒想到卻會遇上小燕子這樣的格格,又有皇後和容嬤嬤在旁挑撥,使得小燕子和紫薇的生活過的如同水深火熱之中。
  沒想到這時香妃竟然被送入宮中,對皇上來說,是一個嶄新的挑戰,因爲他從沒遇到過有勇氣抵抗他的美女,所以對香妃窮追不舍。但在香妃心中已經沒有可容納他的位置了,因爲她的整顆心已經給了青梅竹馬的麥爾丹了。
  不打不相識,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大夥兒認識了麥爾丹,後又全盤了解麥爾丹與香妃之間的海誓山盟,所以決定不計一切代價要讓麥爾丹和香妃長相廝守。在這期間,小燕子等人更認識了蕭劍,一位來路不明的俠客。
   當時令妃娘娘剛好生了一位阿哥,也就是以後會當皇帝的十五阿哥,在滿月筵席的那天,大家合力把香妃給送出宮去,皇阿瑪一氣之下決定要問斬兩位格格。
   問斬當天,在衆阿哥、格格以及妃子等人的求情下,皇阿瑪已經決定要釋放她們倆了,但一聽到五阿哥永琪以及爾康逃獄後,一怒之下,發了個立即處斬的聖旨。大家原本以爲還有一線希望,沒想到等到的是這種結果,于是大家決定遠走天涯。
   路途中皇後派人一路追殺,使得小燕子等人逃得更加狼狽,不但金鎖與柳青跌落山崖,紫薇也瞎了眼睛,爾康更身受重傷。不過好在有蕭劍的協助,使得大家得以平安的度過危機,不過因爲蕭劍和小燕子的態度曖昧不已,使得永琪醋勁大發。最後因蕭劍解釋才得知原來蕭劍與小燕子是親兄妹,永琪當然也就釋懷了。
  另一方面,令妃娘娘一直規勸著皇帝,希望他能收回逮捕小燕子等人的命令,免得後悔也來不及了。沒想到皇上派出去的人竟回報說有個男的受了重傷,有一對男女掉下懸崖,皇上一聽才知道已經後悔莫及了,于是派了福倫下江南去尋找小燕子一夥人。
   沒想到金鎖因禍得福,因墜崖的事件才了解到柳青對她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決定終身廝守。而且紫薇也奇迹似的眼睛複明了,之後金鎖、柳青、柳紅終于跟上了大家的腳步,于是大家幫金鎖以及柳青辦了一個簡單、克難式的婚禮。
  此時,福倫帶著一個好消息出現于大家的面前,那就是皇阿瑪已決定赦免大家了,大夥兒終于可以回去紫禁城了。但大夥兒有感于皇阿瑪的反複無常,所以決定不回皇宮了,他們打算去看看雲南的風景。
  福倫有感于無法說動大夥兒回京,所以采取了拖兵策略,沒想到竟等到皇阿瑪親自出馬。但大夥兒還是不爲所動,當皇上知道無法挽回時,于是當場就交給了兩位格格每人一面免死金牌,而且告訴她們每人有三次機會,而且也給了他們去雲南所需要的盤纏。
   紫薇和小燕子一聽到皇阿瑪還是那么地疼她們,于是決定跟隨皇阿瑪回宮。回宮後,皇阿瑪才發現原來皇後娘娘暗地裏派人追殺小燕子等人,原本打算殺了容嬤嬤以及皇後,沒想到紫薇與小燕子竟然不計前嫌地拿出免死金牌爲皇後以及容嬤嬤求情,但皇阿瑪決定將十二阿哥交由令妃看管,到最後,還是紫薇求情,十二阿哥才得以回到皇後身邊。
   經過這番風風雨雨,皇後及容嬤嬤始大徹大悟,且皇太後意識到之前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皇後挑撥所造成的,所以她丟下身段向大家說聲對不起。
  在洞房花燭夜那天還出現了一些小插曲,當天晴兒與簫劍第一次碰面,雙方都被電到了,很有可能擦出愛的火花!!!而且因爲小燕子和紫薇是同時出閣的關系,竟然會出現新娘走錯洞房的笑話出現。
  分集劇情
  見《還珠格格Ⅱ》分集劇情部分

2003年《還珠格格Ⅲ》

  總監制:魏文彬
   出品人:歐陽常林、平鑫濤  西湖景 全家福
  出品電視臺:湖南衛視
   原著/編劇:瓊瑤
   導演:李平、丁仰國
  片長:40集
  出品:2003年
   主演:
   黃 奕 飾 小燕子(配音:蔣篤慧)
   古巨基 飾 永 琪(配音:康殿宏)
   周 傑 飾 爾 康
   馬伊俐 飾 紫 薇
   王 豔 飾 晴 兒
  黃曉明 飾 簫 劍(配音:夏治世)
   狄 龍 飾 幹 隆(配音:官志宏)
    蔣勤勤 飾 夏盈盈(特別串客)
  故事梗概
  小燕子雖然已與永琪完婚,依舊是笑話常鬧,禍事不斷的“開心果”,在隨皇阿瑪“南巡”途中,山東正鬧饑荒,小燕子一激動,將隨身攜帶的食物全部給了災民,幹隆也只好忍饑挨餓,山東地方官爲了討好幹隆,用山珍海味款待,小燕子、永琪、爾康、紫薇聯想到災民慘狀,忍不住大鬧酒席,幹隆也被他們的正義行爲所感動。
  “南巡”路上,紫薇和爾康恩恩愛愛,永琪和小燕子快快樂樂,只有晴兒和簫劍陷入相愛卻不能相聚的第三部劇中情景(13張)痛苦之中,小燕子對哥哥的痛苦看在眼裏,挂在心中,到了杭州,她與永琪、紫薇、爾康商量好,偷偷安排了一條船,掩護晴兒與蕭劍相會,衛兵誤以爲刺客,欲登船擒拿,小燕子等人倉卒出手,打鬥驚動了皇上和皇太後,也暴露了晴兒與蕭劍的戀情而受到太後的斥責。
   此時幹隆無心關注兒女之事,他的心已被青樓美女夏盈盈所迷,並宣稱要封夏盈盈作妃子,此事驚動了太後和皇後,皇後爲保全皇帝的聲譽,呈血書懇切力諫,幹隆大怒,將皇後遣回京城。皇後幾年來洗心革面修複的夫妻之情傾刻化爲烏有,最終只能面對“削發爲尼”的結局。
   其實在南巡路上,大家還認識了海寧陳邦直的小女兒知畫,太後看她溫柔嫻雅,又多才多藝,決定把她帶回京城,而知畫和她的父母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晴兒看到知畫來到太後身邊,決定和簫劍遠走高飛,爾康又假傳聖旨,用金牌令箭放走了他們,幹隆大發雷霆,無奈,簫劍和晴兒這對苦命鴛鴦又趕了回來。
   回到京城,太後查清了小燕子兄妹的身世,爲防不測,將簫劍囚禁起來,在營救過程中,小燕子知道了殺父仇人竟然是最親近的皇阿瑪,從此,她對永琪的愛漸漸冷卻,對幹隆的恨漸漸加深……爲了保守秘密,太後提條件讓永琪娶知畫,婚禮當天就會放了簫劍,小燕子爲了救哥哥,只好忍痛割愛,無奈之下,永琪和知畫完成了婚禮。他們成親以後,小燕子與知畫的沖突不斷,知畫爲了得到永琪,也與小燕子展開一場戰爭……
  邊疆的戰火燃起,死裏逃生的永琪與爾康率大軍揮師南下,反擊緬甸軍隊的進犯,清軍雖然大勝而歸,也帶回了戰死沙場的爾康的屍體,紫薇悲痛欲絕,爲了與在天國的愛人相會,紫薇跳下了幽幽谷,谷底突然飛出成千上萬的蝴蝶,組成彩色的雲團托起紫薇,迷幻中有人告訴她:爾康沒有死。而就在大家沈浸在悲痛之時,知畫産下一子,取名綿億,這使小燕子的醋意更加濃密……
  爾康真的沒有死,緬甸王猛白的八公主在刀光劍影中愛上了爾康,乘爾康受傷將其搶回行宮用“調包”的假象蒙騙了永琪,也蒙騙了紫薇,因受傷而意識模糊的爾康錯把公主當成紫薇,深陷敵國,被迫成親還在異國染上了藥癮。
   簫劍知道此事後來到北京,告訴紫薇真相,雖然沒有把握,但是紫薇深信這是真的。大家面見幹隆,幹隆逼問簫劍的來曆,知畫把真相揭開,簫劍和小燕子因爲仇恨而失去理智,簫劍上去掐住幹隆的脖子,小燕子拔下永琪的劍刺向幹隆,永琪奮力搶救,中劍的永琪卻痛定思痛手腕被重重地劃了一刀,並要挾簫劍放手。簫劍又要除掉永琪,被小燕子制止。小燕子心中的仇恨之火終于被永琪、紫薇的真愛之泉所澆滅。
   紫薇決定南下尋夫,永琪爲了小燕子也決定放棄王位,離開皇宮,幹隆不但成全了他們,也成全了簫劍和晴兒這對苦苦的戀人。離開時,知畫抱著綿億追著永琪,小燕子也終于知道知畫對永琪的感情,但是馬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猛白要挾八公主和爾康結婚,但是緬甸八公主決定放掉他,讓他跟紫薇繼續“生死之交”   一行五人曆經千辛萬苦,終于在異國他鄉與爾康相聚,各訴衷腸。
   後來,因爾康染上藥癮需戒掉,戒藥時爾康曾打紫薇……後來,終于成功了!
  爲了慶祝爾康戒藥成功也同時讓晴兒和蕭劍如願,他們辦了一個各個民族聚集地婚禮,婚禮中還爆出驚天大料小燕子懷孕了……爾康和紫薇要回北京,大家戀戀不舍。
   星移鬥轉,隱居在大理的永琪和小燕子早已兒女滿堂,一天兩位不速之客突然光臨,永琪、小燕子一見,大吃一驚,原來是日思夜想的皇阿瑪和爾康。
   簫劍和晴兒帶著兒女趕來相聚,三代人歡聚一堂,陣陣笑聲久久回蕩在天上人間。
  分集劇情
  見《還珠格格Ⅲ》分集劇情部分
  幕後花絮
  瓊瑤◎文
   今年三月十八日,中視第三度重播『還珠格格』第一部,接著,在四月二十一日,緊接著播出『還珠格格』第二部,一共七十二集,足足播了三個月。這是我從事電視劇以來,最長的一部連續劇,也是反應最強烈的一部連續劇。觀衆的熱情,來信的踴躍,網站的林立,收視率的一再破紀錄……都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真的沒有想到,有這么多的人,喜愛還珠格格。這才覺得,兩年來的全心投入,不眠不休的工作,日以繼夜的編劇……沒有白費心機。
   六月二十五日,『還珠格格』第二部即將播出完結篇。有很多的觀衆寫信給我,說是每天等八點檔,已經是生活的重心,如果『還珠格格』播完了,不知道日子要怎麽過?這種來信,真是對我最大的恭維。我在感動之余,也開始預支『曲終人散』的惆悵了。兩年以來,『還珠格格』占據了我的思想,充滿了我的生活,等到播完,我和許多觀衆一樣,有著離愁別緒,若有所失。
   好在,中視應觀衆的熱烈要求,立刻安排了六月二十八日九點重播第二部,讓沒有看到的觀衆,再有一次機會,也讓看過的觀衆,能夠重溫舊夢。
   『還珠格格2』的後制工作,終于告一段落。我看著已經完成的一大排播出帶,不禁想起許多拍戲時的阻力和困難,也想起很多拍戲的趣事,真是點點滴滴在心頭!趁我最近比較閑暇,寫下來和所有還珠迷共享!
  換角風波
  『還珠格格』第一部,真是一部多災多難的連續劇。從開工第一天,就非常不順利。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是心如這個角色,差點被換掉。
   爲了怕傷害心如,兩年來,我對這件事守口如瓶。不料,心如已經坦蕩蕩的把它公開了。好吧,讓我們細說重頭!
   當初,『還珠格格』的演員名單裏,本來沒有心如。第一次我們內定的演員,是趙薇演紫薇,演小燕子的女演員,我希望她本身有一點拳腳工夫,免得用替身穿幫,所以定了一個有打戲經驗的新人。誰知,這位新人在『還珠格格』開拍前一周,接了一部電影,通知我們她要『延期報到』,我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事情,臨時決定重新安排角色。這時,我想到公司裏的新人林心如。覺得她長相甜美,清純可人,但是拍戲經驗不多,怕她不能擔當小燕子這個角色,就安排她演出紫薇一角,把比較靈活的趙薇調去演小燕子。
   角色定了,由我的媳婦琇瓊帶隊,大隊人馬出發,到了承德,租下『避暑山莊』,重新置景,工程浩大的開拍了『還珠格格』第一部。那是九七年八月,承德熱浪襲人。大家拍得十分辛苦,都說,那不是『避暑山莊』,是『中暑山莊』。
   剛剛開拍,不知怎的,演員一直出問題,劇組每天都在換演員。首先,飾演紀曉嵐的大陸演員,拍了兩天戲,因故被換了下來。接著,飾演容嬤嬤的演員,因爲身體違和,又換了李明啓老師。每換一次演員,就表示前面拍的戲都作廢了。我在臺北,只要接到長途電話,都會心驚肉跳。
   好不容易,演員該換的都換了,我以爲可以安安穩穩的拍下去了,卻發生了心如的事。
   心如在接拍『還珠格格』以前,是個有機會就不能放過的新人,所以,接了不少半大不小的角色。等到『還珠格格1』開拍之後,就那么巧,她演出的一部時裝戲,在友臺播出。收視率慘敗不說,她在戲中的表現也不太好。因爲完全沒有化裝,又是趕工出來的,扮相也不出色。這部戲一播出,我就接到關切的電話,問我:
   『林心如真的能勝任紫薇這個角色嗎?我們尊重你的眼光,但是,你能不能看一看她的戲?』
   我當天就看了那部戲,而且把它錄下來,一看再看。看得我膽戰心驚,冷汗直冒。說實話,心如在那部戲裏,確實表現不佳。在那時,我對心如也失去了信心。我火速打電話到承德,要導演暫停拍攝心如的戲,同時,要琇瓊趕緊把心如拍好的帶子,立刻拿回臺北,讓我評估她是不是可以勝任這個角色。但是,我千叮嚀,萬囑咐,不可讓心如感覺到我們要換她,等我看過帶子再說。
   對正在拍戲的隊伍來說,已經連換了兩個角色,現在,又可能更換女主角,真是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琇瓊不敢耽誤,立刻趕回臺北。當時,心如拍的戲,總共只有三場,我們連夜把三場戲都剪接出來。我看了,覺得心如的扮相還不錯,只是口白比較弱,沒有抑揚頓挫。尤其和周傑一起配戲,周傑的口白太好,就顯得心如有些稚嫩。于是,我們又把那三場戲,送去配音,配好音,再仔細研究。
   我們在臺灣做各種安排,遠在承德的攝制隊伍,已經有風聲傳出。心如一連好多天,化好妝不拍戲,心裏也有些感覺了。她的經紀人Amy得到消息,更是傷心欲絕,後悔死了以前接的那部戲,整天以淚洗面。我面臨了一個大問題,不顧一切拍下去,還是換角。這件事困擾了我足足一個星期,想到林心如年紀輕輕,要受到這么大的打擊,我實在于心不忍。但是,不換角,我要背負起所有成敗的責任,我的壓力也實在很大。最後,有一天,我和Amy談到換角後,心如將何去何從?Amy哭得唏哩嘩啦,我也跟著落淚了。想想,不過是一部戲嘛,就算賭輸了,不過是輸掉一部戲,總比毀掉一個心如好。我終于下了決心,說:『算了!她演下去,後果我來扛吧!』
   心如就這樣留下來了。琇瓊帶著好消息回到承德,告訴心如。當晚,心如打電話給我,哭著說:
   『阿姨,我會拚命努力,不會讓你失望!』
   心如並不知道,她雖然留了下來,每天,我都和導演通長途電話,對于心如的內心戲,如何塑造,如何把握,我們幾乎天天研討。至于心如的化妝,我也特別交代化妝師,作若幹改善。我發現心如比較適合穿紅色的衣服,馬上讓服裝師給她做紅色的衣服。總之,爲了她這個角色,我付出了比任何演員都多的心血。
   當『還珠格格1』播出以後,很多太入戲的觀衆,爲了心如的戲份和趙薇的戲份爭執不已,說我偏心趙薇,不愛心如。其實劇本早就寫完,什么偏心不偏心?還有觀衆對于心如用配音不滿意,寫信問我:
   『心如不是中國人嗎?不會說中文嗎?爲什么要給她配音?』
   我看了,總是歎口氣,什么都不說。假若不是那么在乎心如,今天,還有心如詮釋的紫薇嗎?
   『還珠格格』紅透了海峽兩岸,紫薇這個角色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有誰知道,她能夠演出這個角色,實在是一波三折,得來非易!
  周傑不窩心,導演不開心
  周傑演出深情爾康,現在已經征服了好多觀衆的心。事實上,當初拍第一部的時候,周傑的問題,還真不少。
   我們的主要演員,都很年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脾氣。大家來自海峽兩岸,生活習性都不相同,第一次合作,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導演曾說,他在『帶一群娃娃兵』。周傑是這群娃娃裏,年紀最大的,也是個性最強的。
   周傑拍戲的第二天,就和導演發生了沖突,原因是我的一句臺詞:『讓皇上聽了,好窩心,好得意!』周傑認爲,北京人的『窩心』另有解釋,和我們的『窩心』意義不同。當時,就從現場打電話問我,可不可以改詞?我認爲無關緊要,就建議改成『開心』。于是,周傑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皇上聽了,好開心,好得意!』誰知,正式一拍,導演立刻喊NG,堅持要周傑念成『窩心』。周傑脾氣直,不會拐彎,振振有詞的說:『瓊瑤阿姨說可以改!』導演一聽更怒,他居然越過導演,直接問我,顯然有輕視導演的嫌疑。于是,導演堅持要念成『窩心』,不許『開心』!哪裏知道,周傑已經把本子背得太熟了,只要一拍,就自然而然念成『開心』,怎么都改不過來。一直NG了二十幾次,到了最後,周傑已經演僵了,管他『窩心』還是『開心』,只要念到這兩個字,就頓住了。眼看一個工作天,都被他的『窩心』給耽誤了,導演生氣,他也心急,居然把劇本一扔,說:『這是什么本子嘛!』導演聽了大怒,認爲他既不尊敬導演,也不尊敬編劇,恨不得要揍他。戲也拍不下去了。
  當晚,我就知道了整個事件的始末,不免歎氣,一面打電話安慰導演,一面打電話安慰周傑,勸他們不要生氣。早知一個『窩心』會引起這么大的麻煩,這個『好窩心』三個字,不說又怎樣?當然,第二天,周傑就向導演道歉,規規矩矩的說了『好窩心』。但是,那一場戲,我認爲是周傑演得最不好的一場戲!如果觀衆還有錄影帶,調出來就可以看出他的不自然。好在,那只是一場短短的『過場』戲。
   『窩心』事件過去沒幾天,周傑又有一句臺詞,裏面有『爲了她,我功名利祿,前程爵位,什么都抛!』我們的周小生,又認爲『前程』兩個字,念不順口,要把它改成『前途』,再度從片場打電話問我可以不可以。我說:『我無所謂,但是,你如果又要爲這兩個字NG,我會生氣!』
   周傑居然讓曆史重演,棄『前程』而『前途』。導演也固執依舊,要『前程』而舍『前途』。兩人爲了這『前程』二字,再度左NG一次,右NG一次。   我們的進度,就爲了這些大問題,小問題,嚴重落後。
   所以,當我們決定拍攝第二部的時候,我會先飛北京,和周傑溝通。總算,在第二部裏,周傑不再改詞了。不過,我以後,也不敢用『窩心』兩個字了。
   蘇有朋說:托了爾泰與紫薇的福,應是托了爾康與紫薇的福。
  將相不和,工作落後
  第一部拍攝進度非常緩慢,爲了換角,爲了演員和導演的彼此適應,每天都只能拍攝一點點。拍到第三個星期,導演組和攝影組爲了取鏡的觀念問題,又有歧見。彼此都非常堅持,常常鬧得不歡而散。在電視劇的制作上,導演和攝影是最重要的兩環,這樣重量級的兩個人物不和,使『還珠格格1』真是多災多難。我在臺北,只要接到承德的長途電話,就會心驚膽戰,不知道又發生了什么事。一會兒是導演叫停,一會兒是攝影師叫停。
   帶隊的琇瓊,已經弄得疲如奔命,很嚴重的告訴我,要不然換導演,要不然換攝影師,否則,這部二十四集的戲,可能要拍一年。
  我才剛剛從換心如的陰影中走出來,居然要面對換導演和攝影師的問題,這比換角還嚴重!我只好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打給導演,希望雙方面盡量溝通。這種越洋電話,常常講得我舌敝唇焦。總算,讓雙方都暫時穩住,繼續勉勉強強的合作下去。
  周傑摔馬,雪上加霜
  第四個星期,我們的外景隊,要趕在秋天之前,去內蒙拍攝『幹隆狩獵』那場大戲。內蒙的草原,俗稱『壩上』,就是幹隆當年的『木蘭圍場』,我們是用實景拍攝。但是,大隊人馬開拔到內蒙,不是一件小事,准備工作就做了好幾天。到了內蒙,要安排大家的吃住,要調動幾百匹馬,要調動上千位臨時演員,還要給這些臨時演員剃頭梳辮子化裝穿戲服,真是每個鏡頭,都是用錢和血汗堆積而成。   因爲動不動就是幾百人和幾百匹馬的鏡頭,只要換一個角度,就要調配好半天,我們的『狩獵』,拍得又是辛苦,又是緩慢。第一天,周傑就從馬背上摔下來,幸好沒有大礙。拍到第三天,卻驚傳周傑第二次摔馬受傷,不能拍戲了。內蒙的醫院太簡陋,我們的工作人員,連夜把周傑送回北京,徹底檢查。
   這對我來說,真是青天霹靂。一來耽心周傑的傷勢,二來耽心進度。周傑的臉擦破了,嘴唇也破了,因爲害怕『破相』,他的心情當然跌落谷底。我們的導演、制片組、攝影組、其他演員和工作人員,每個人的情緒也都跌落到谷底。
  男主角受傷,這部戲要怎么辦?大隊人馬在內蒙,狩獵的戲還沒拍完,要不要繼續?我一天接到十幾通電話,等我作決定。我一方面要人照顧周傑,一方面和導演研究,只好把周傑的部分,能夠改戲的改戲,能夠用替身的用替身,先把『壩上』的戲拍完,等到周傑恢複,再補拍周傑的鏡頭。
   內蒙的戲,就在沒有周傑,非常勉強的情況下拍完了。剩下許多周傑的鏡頭,等著周傑補戲。但是,在北京休養的周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雖然傷口愈合了,卻余悸猶存,身體和心理,都受到創傷,一直沒有恢複。聽說還要上馬,他就裹足不前,遲遲不肯歸隊。他這一休息,居然休息了二十幾天。
  心灰意冷,我毅然叫停
  『還珠格格1』拍到這個時候,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大隊人馬從壩上回到承德,在沒有男主角的情形下,拍得斷斷續續,進度依舊緩慢。這時,導演組和攝影組的戰爭又起,鬧得水火不容。許多演員,也不耐這種進度,怨言四起。有的演員,幹脆離隊,也去『休息』了。
   我在臺北,整天被他們嚇來嚇去,已經快要崩潰。鑫濤看看進度,不得不承認,這部戲會拍一年,再拍下去,我們大概會破産。于是,有一天,我問鑫濤,如果這部戲停拍,我們到底要賠多少?賠得起還是賠不起?他說,賠得起。我歎口氣說:『停止吧!不要拍了,把隊伍撤回臺北,好歹劇本還在,以後重整人馬再拍!』
   我和鑫濤,用了好幾天來討論,最後,決定壯士斷腕,停拍!我一個電話打給承德,把這個驚人的決定,告訴了琇瓊和導演。要大家結束工作,盡快回臺北。   我們的這個決定,把遠在承德的外景隊,從渾渾噩噩中驚醒。所有的人都驚動了,誰也沒有料到我會作這樣決定。在大陸一直合作的湖南經濟臺,首先檢討他們的工作人員,有沒有缺失。臺長歐陽常林認爲停拍損失太大,力勸我打消停拍的念頭。導演、演員、攝影組和工作人員,都被我的決定嚇住了。
   就像小燕子的語言:『蜘蛛死了還會活』(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的外景隊,看到我停拍的意志堅決,他們反而激起了一股鬥志。導演當晚就和我通了一個很長的電話,安慰我,鼓勵我,要我信任他,他一定克服各種困難,完成這部戲。接著,琇瓊、演員們、經濟臺的工作同仁……紛紛打電話來,表示所有的不順利,到此爲止,以後,大家會戮力同心,『化力氣爲漿糊』,消除各種成見,完成這部戲。
  于是,『還珠格格1』繼續拍下去了。沒多久,周傑也歸位了。導演組和攝影組也講和了,演員也越來越有責任感和默契了。周傑也克服了心理障礙,重新上馬補鏡頭了。
  這樣,才有了大家喜愛的『還珠格格1』。有了『還珠格格1』,才有接下來的『還珠格格2』!
  拍攝第二部鮮事一大堆
  去年五月,我看到『還珠格格1』的轟動情形,感動得不得了。在中視的力邀之下,決定拍攝『還珠格格2』。我是一個急脾氣,想到什么就會立刻去做。拍戲對我來說,最沈重的工作是劇本,我就先去寫劇本,看看後續的情節,是不是可以做下去?這劇本一寫,就寫出了興趣。寫了三集,想想不對,萬一拍攝起來,像第一部那樣狀況不斷,我豈不是『作繭自縛』?于是,我停下劇本,和鑫濤飛北京,去探視我的『還珠家族』。
   當時,我們曾經猶豫,是不是要換掉一兩個主要演員。因爲『還珠格格1』大陸演員太多,被新聞局裁定是『大陸戲』,要我們『逐集送審』,帶給我們太多的困擾。誰知,可能換角演出的消息走漏,各種猜測四起,觀衆的反應竟然強烈到讓我招架不住,中視和各個新聞媒體,都收到來信,要求『原班人馬』演出。我的書桌上,更是堆滿了來信,爲每個演員請命。既然不能換演員,我必須在寫劇本以前,把演員敲定。
   六月初,我在北京首次和我的『還珠家族』見面,我帶去了大批的觀衆來信,大家傳閱著,個個興高采烈。(當時,大陸還沒有播出『還珠格格1』,演員們還沒有感受到大陸也瘋狂的熱度。)我在北京停留了一個星期,簽定了重要演員。這樣,我的心定了,回到臺北,就日以繼夜的鑽進編劇工作裏。
   大概有了第一部的信心,第二部的劇本,我寫得很順利。許多喜悅的情節,我寫得嘻嘻哈哈,常常自己覺得很好笑,也不知道別人看了好不好笑。我順著我的靈感走,也不管拍攝有沒有困難,越寫越高興。所以,第二部裏,有許多高難度的戲。什么鸚鵡飛飛飛,蝴蝶飛飛飛,蜜蜂飛飛飛……都寫進了劇本,拍攝和制作起來,卻比我想像中難了千倍萬倍!
   在拍攝上,和第一部的拍拍停停比起來,第二部順利了很多。主要是演員和導演,都有了默契,不像當初那樣格格不入了。演員們也有了信心,知道自己在拍攝什么樣的戲,比當初敬業多了。再加上分兩組拍攝,孫樹培導演主拍外景,李平導演主拍內景,兩位導演合作無間。這部長達四十八集的第二部,在五個月中如期完成。
   但是,那些拍攝過程的艱苦,那些應變能力的考驗,那些意料之外的發生……仍然是層出不窮。我就在這兒,隨便舉例談談吧!
  含香引蝴蝶,一秒鍾三萬元
  當初,決定加入香妃這個角色,我就想給香妃創造一點新奇的點子。香妃既然『天賦異稟』,生來就有『奇香』,如何用畫面去表現這種『異稟』呢?我靈機一動,何不讓她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于是,先去打聽『蝴蝶起舞』的制作,有沒有困難?當時,有好幾家動畫公司,都表示只要攝制時有准備,動畫加上蝴蝶不是問題。于是,我也放膽去寫了。寫了童年時的含香引蝴蝶,又寫了長大時的含香引蝴蝶,寫了進宮後的含香,和小燕子、紫薇一起引蝴蝶,又寫了含香臨終,蝴蝶成群飛來告別。寫了蝴蝶還不夠,還寫了小燕子引蝴蝶不成,引來了一群蜜蜂,螫了滿頭包。寫得我不亦樂乎。
   別提那天有多么狼狽了。
   一天折騰下來,沒有拍到幾個鏡頭,替身受傷了。飾演蒙丹的牟鳳彬,也被地上的沙子磨破了手指甲,血流不止。攝影機不止被狗咬傷了,還進了沙子。所有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在風大沙大的『天漠』追追喊喊,個個筋疲力竭。他們說,都是我那首歌寫得不好,什么『你是風兒我是沙』,他們個個都成了『你是風兒我是沙』!
   這一場戲,我們也拍了好幾天才完成。至于受傷的機器,至今沒有修複。
  偉大的道具師,居然發明墨汁雞
  談完了蝴蝶、蜜蜂、鸚鵡、狼狗,我要談談我們戲裏一個最特別的動物演員……墨汁雞。
   在劇本中,有一段戲,是小燕子在流亡生涯中,苦中作樂,和五阿哥去看鬥雞。小燕子不止鬥了雞,賭了錢,打了架,還買下一只鬥雞,帶回客棧,准備帶著這只鬥雞一起逃難。
   坦白說,寫這段戲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鬥雞長得什么樣。我們拍戲的時候,是跳著拍攝的。也就是說,許多後面的戲,可能先拍,前面的戲,可能後拍。完全看怎么方便怎么做。
   這時候,問題來了。我的劇本中,寫的是一只『黑色鬥雞』,小燕子給它取名字叫『黑毛』。導演就叫道具去准備一只『黑色的公雞』。誰知,北京的養雞場,迷信養黑雞不吉利,道具找遍了北京近郊,就是找不到一只黑色的公雞。找了好幾天,黑雞還沒有影子,戲已經非拍不可了。導演對道具師說:『一只黑色公雞都找不到,你還算道具師嗎?』   那位道具師沒辦法了,就想起拍第一部的時候,曾經把松鼠的尾巴毛剃掉,染成黑色,充當老鼠。現在,不妨故技重施。于是,抓來一只白色大公雞,要給它染色。誰知,雞的羽毛很難著色,染來染去染不上。這位道具也真天才,竟然找來幾瓶墨汁,把這只白雞硬給染成『墨汁雞』!
   第二天,大家趕進度,道具抱來『墨汁雞』。等到我看到這只偉大的『墨汁雞』時,已經是剪接到鬥雞這場戲的時候了。所以,觀衆們如果看到了這只不連戲的『墨汁雞』,請原諒!這都是我編劇的錯,爲什么要寫『黑雞』?爲什么不寫『白雞』?我怎么也想不到,蝴蝶可以拍,蜜蜂可以拍,鸚鵡可以拍,狼狗可以拍……卻奈何不了一只黑雞!
越南版《還珠格格》

  越南翻拍《還珠格格》中國熱播的古裝電視劇集。經越南翻拍的《還珠格格》大抵劇情和中國原版相似,個別角色形象則差異頗大,例如劇中的小燕子和紫薇。越南翻拍的還珠格格有越南特色,如,男人不剃頭,只留條辮子。
   注意網上流行的所謂越南版還珠格格及主題曲《自從有了你》只是翻拍的MV卡拉OK,MV裏的人物不是真正的越南版《還珠格格》的演員。       
 
2011版《新還珠格格》

  出品: 歐陽常林
   制作人: 何秀瓊 劉向群
   總監制: 魏文彬 
   原著/編劇:瓊瑤
   導演: 李平 丁仰國 
   主要演員:
   邱心志 飾 幹 隆
   李 晟 飾 小燕子
   海 陸 飾 夏紫薇
  張 睿 飾 五阿哥
  李佳航 飾 福爾康
   劉雪華 飾 太後
  鄧萃雯 飾 皇後
   方青卓 飾 容嬤嬤
  趙麗穎 飾 晴兒
   高梓淇 飾 簫劍
   莊慶寧 飾 愉妃
   劉曉曄 飾 令妃
  潘傑明 飾 班傑明
   闞清子 飾 欣榮格格
   路 宏 飾 福爾泰
   孫耀琦 飾 金鎖
  王今鐸 飾 柳青
   周 放 飾 柳紅
   柴碧雲 飾 賽婭
  麥迪娜?買買提 飾 香 妃
   張丹峰 飾 蒙 丹
全集在線觀看
……………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70.htm
 
十三格格
 
   集數:30集
   年份:2002年
  導演:孫樹培
  編劇:駝 峰 楊恩璞
   主要演員
  李小璐 飾 毓琳(十三格格)
   呂麗萍 飾 慈禧
   傅 彪 飾 李蓮英
  阿布力孜聶 飾 林一中
   李 晨 飾 七貝勒
   宋曉娜 飾 心蘭
  李德旗 飾 倭仁
  王慎吾 飾 小五子
   袁 宏 飾 胡萬才
   伍 松 飾 宋剛
   程逝寒 飾 奕達
   洪宗義 飾 奕誆
  盧東來 飾 奕玝
  周中和 飾 恭親王
  孫樹基 飾 李鴻章
  阿列霞 飾 瑪麗
  佟小虎 飾 金八爺
  李寶成 飾 黑老大
   阿 健 飾 六貝勒
   賀 豐 飾 楊兄
   徐福來 飾 師爺
   包德馨 飾 牢頭
   張 桐 飾 小六子
   孫 義 飾 光緒
   華 夏 飾 隆裕
  傅 狄 飾 鶯鶯
   宋 剛 飾 魏思裏   王一婷 飾 珍 妃
故事梗概
  一部另類的清宮劇 從另樣的角度展示慈禧太後鮮爲人知的一面
  一段在目前已經泛濫的清裝宮廷題材當中絕對被遺忘了但是肯定精彩和震撼的曆史:毓琳是慈禧最喜歡的一個格格,通過毓琳來展示慈禧作爲一個女人的善的一面,以及她思想中開明的一面。演員方面配搭新鮮,而且可以說集中了目前內地走紅和具有票房號召的中青演員,題材和劇情沒有問題,可是整個故事還是在播出時才會殺出來。提起清末的“老佛爺”慈禧太後,大家會立即聯想到,她是一個十分陰險惡毒和貪于權勢的女人,30集電視連續劇《十三格格》裏,慈禧將以一個嶄新的較客觀的形象出現。
   《十三格格》講敘的是清朝第一位留洋學生德齡的故事,德齡就是當時有名的十三格格,曆史上有真人真事。改編成電視劇後,曆史上的德齡成了劇中的毓琳。劇中,毓琳是慈禧最喜歡的一個格格,她呆在慈禧身邊時間最長,電視劇通過毓琳與慈禧的關系處理,來展示慈禧作爲一個女人的善的一面,以及她思想中開明的一面。 劇中女主角十三格格將由金馬影後李小璐扮演;小李子將由極有觀衆緣的傅彪擔綱。
   分集劇情
   第1集
      十三格格留洋歸來,一身洋裝,驚得慈禧及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十三格格從國外拿回了一臺照相機,在花園裏給太後拍照。李連英卻說那是照妖鏡,太後見他害怕,執意讓他也拍一張,閃光燈一亮,李連英一下子被嚇昏了。
   第2集
  爲了消除大臣們的戒心,慈禧在上朝時當場讓十三格格給她拍照,另大臣們驚奇萬分。十三格格將同學林一中介紹給慈禧,慈禧視之爲人才,爲此一直在暗暗喜歡十三格格的七貝勒妒火中燒。
   第3集
  十三格格請命和林一中微服私訪,在路上,林一中因找不到廁所而洋相百出,因而與十三格格商量來一次廁所革命。太後頂住大臣們的壓力,宣布要維新改良,修建廁所,大清國第一間廁所建成。
   第4集
  十三格格講述電的種種好處,建議興辦電燈,慈禧親眼目睹發電機使燈泡發亮,驚奇國外的發明創造。發電房在林一中的操辦下建成了,李連英懷恨林一中辦電燈斷了他的財路,暗中派人破壞發電房。
   第5集
  十三格格猜出發電房事故與李連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便在李連英的菜裏下了巴豆,李連英拉肚子不停地往廁所跑,沒想到被十三格格算計,跑錯廁所,被慈禧打得皮開肉綻。
   第6集
  大臣上奏有人用官船走私鴉片、軍火,十三格格主動請戰去天津查清此事,路上,十三格格和七貝勒遭到金巴手下的突襲。在狗不理包子鋪,兩人打抱不平,將吃飯不給錢的官差痛打一頓,並答應幫忙去妓院解救被困的狗不理包子鋪老板的表妹--鶯鶯。
   第7集
  林一中與恭親王參加外國大使的生日PARTY,舞會上,Mary幾次向林一中暗示她的愛,林一中都不理會。林一中喝醉了酒,被瑪麗帶回了自己的寓所,兩人發生了一夜情。而此時十三格格與七貝勒正深入虎穴與金八爺他們周旋。
   第8集
  十三格格和七貝勒來到藏鴉片和軍火的倉庫暗訪,拍照取證,十三格格被抓。慈禧得知親自前往天津解救十三格格,並將私運鴉片和軍火的六貝勒和金八爺嚴懲。店小二和鶯鶯在太後的主持下幸福地結爲夫妻。
   第9集
  李連英在林一中的教導下學會了跳西洋舞,他把宮裏的太監和宮女們組織起來,教大家跳舞。十三格格和慈禧在郊外到河裏戲水,慈禧向十三格格回憶自己年輕時與榮祿的愛情故事,感慨萬分。 
   第10集
  胡萬才爲了討官,千方百計討好李連英--這個慈禧身邊的大紅人,他托李連英將音樂盒在太後過生日時代他送去。西洋舞會在頤和園召開,外面燈火通明,慈禧、十三格格盛裝出場,男女一起翩翩起舞。
   第12集
  十三格格聽說林一中曾在瑪麗家過夜,找到瑪麗痛斥她不應該破壞別人的幸福,瑪麗坦露心聲,十三格格深受感動,兩人化敵爲友。林一中和清流黨相聚在茶樓,討論時事,譏諷慈禧揮金如土,被官兵抓走。
   第13集
  林一中、胡萬才、奕誆被認命爲海師團成員去國外考察,購買軍艦,大家爲買哪國的軍艦而爭論不休。湖北發洪水,太後爲撮合十三格格和七貝勒,派他們爲欽差,前往湖北視查災情,十三格格與林一中依依惜別,預感前途渺茫。
   第14集
  湖北監利縣官魏思裏設計想迷惑十三格格他們,演一場反腐敗的假戲,命令水利工程的包工頭白非經假死,十三格格發現疑點,決定以退爲進,將計就計。在英國,林一中的母親告訴他,他的父親曾經是太平天國將領,林一中不知該如何面對十三格格和大清國。
   第15集
  十三格格與七貝勒在崖邊救下小癩子,他交待魏縣令讓他殺死白非經滅口,不想卻被白非經的手下打下山崖。真相一點點明了。慈禧病倒,禦醫建議洗洗熱水澡,李連英爲慈禧制作了蓮花噴頭,不料中途斷水,慈禧大怒。
   第16集
  在押解白非經和小癩子回京的途中,十三格格和七貝勒遭到魏縣令他們的埋伏,七貝勒被毒針刺中胸部,情急之下,已經受傷的十三格格用嘴吸出毒液,自己卻因中毒而昏迷。林一中得知十三格格受傷十分著急,衣不解帶地在病床前照顧十三格格。 
   第17集
  十三格格病情好轉,醒來後見到林一中在床前,兩人相擁而泣。十三格格和七貝勒設計引師爺上當,秦師爺供出張盛藻是幕後黑手,罪犯被一網打盡。 慈禧興致勃勃地去觀看新買來的軍艦進行演習,結果演習屢屢出錯,經調查原來問題是出現在炮彈上,慈禧命令七貝勒查出真相,胡萬才因此事被捕入獄。十三格格和林一中厭倦了官場上的政治鬥爭,請求太後允許他們外出旅遊。慈禧爲了安撫十三格格和林一中,應允他們可以先定婚。《清流報》第一篇文章就報道了楊乃武含冤入獄的事,引起了老百姓的關注和稱贊,頑固派的老夫子們害怕《清流報》,集體來到頤和園宮門前跪地示威。在午門,守城的官兵和李連英手下的小太監發生了沖突,守城軍官周玉林被抓。午門事件使李連英和七貝勒更加記恨林一中,他們秘密印刷辱罵李連英和慈禧的小海報來嫁禍林一中,十三格格知道此事,勸說林一中不要再參與政治。林一中、宋剛等人在茶樓議論朝政,被人跟蹤遭到伏擊,林一中被打中胸口生命垂危。皇上登基執政的日子快到了,李連英爲了支持慈禧繼續垂簾聽政,慫恿七貝勒遊說大臣們在勸進書上簽名。爲了躲避朝廷的追殺,林一中建議宋剛男扮女裝隨洋醫生進入頤和園。慈禧腰痛打了幾針都不見好,便要求由宋剛假扮的女護士爲她按摩,宋剛的按摩使慈禧解除了病痛,慈禧大喜,要將宋剛留在宮中,危難之時老楊帶著戲班子進入頤和園利用變戲法將宋剛救出宮。慈禧得知林一中是太平天國將領的後代,要滿門抄斬林家,十三格格爲了救林一中,只好違心與林一中解除婚約,與七貝勒結婚。新婚之夜,十三格格出逃去見林一中,七貝勒趕到,發現兩人在一起,怒不可遏,發誓要與林一中決一死鬥。決鬥場上林一中中槍身亡,十三格格聽到槍響從馬上跌落,她來到決鬥場上看到林一中倒在血泊中,悲痛欲絕。七貝勒見十三格格無法再原諒自己,主動請纓去邊關打仗。林一中的死使十三格格萬念俱灰,從此隱居不再過問世事,慈禧失去了左膀右臂,大清國危在旦夕……    
   全集在線觀看
……………
http://baike.baidu.com/view/939767.htm
 
格格>百度百科

格格原爲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姑娘之意。在滿語中原來是對女性的一般對稱。而在漢語中出現時則大多:一是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二是皇帝和親王妾室的稱謂。格格,還可以作人名,當代女歌手格格;此外,我型我秀人氣冠軍師洋的fans被稱爲“格格”,還有一種叫做“格格”的地方小吃。
  原爲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姑娘之意,即滿人早期對國君女、酋長女或一般婦女的稱呼。皇太極即位後,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規定,皇後所生之女稱固倫(或作固龍、古倫,滿語,譯成漢語即國家)公主,妃嬪所生女及中宮撫養者稱和碩公主,格格遂成爲 皇家貴族小姐 婚前 的統稱。清制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未予封號 者均稱格格,若加封,秩分五等,即親王女稱和碩格格,封郡主;封郡王女爲多羅格格,封縣主;貝勒女爲多羅格格,封郡君;貝子女爲固山格格,封縣君;鎮國公、輔國公女爲格格,封鄉君。以上五等或爲側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格格于許婚後,報宗人府,查明合例奏請受封,已受封者不隨父升降。另外,在清初後妃制度不健全時期,後宮中沒有其他的位號,也稱皇帝、皇子的伺妾爲格格。
   一、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爲“公主”,並規定皇後(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准確的(如,“還珠格格”、“藍齊格格”、“十八格格”……)。
   順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爲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爲“和碩格格”,漢名爲“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爲“多羅格格”,漢名爲“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爲“多羅格格”,漢名爲“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爲“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細分:
   親王之女封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爲郡主,側室所生女爲郡君;
   郡王之女封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爲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爲縣君;
   貝勒之女封多羅格格,出正室爲郡君,側室爲鄉君;
   貝子之女,正室所出封固山格格爲縣君,側室生稱宗女,不受封;
   二、皇帝和親王妾室的稱謂
  入關前,滿洲的親貴們有用格格稱呼妾的習俗。順治入關,仍的此稱號。到康熙時期,後宮定制,用格格稱呼後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大清會典也規定了皇室女孩的封號與稱呼,格格才從皇帝後妃中消失。但是王府仍用此稱謂,用來稱呼王府中沒名份的小妾。幹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在雍親王府邸時,名號既爲格格。
   (補充一點,例如和孝固倫公主,她就不是皇後所生。)
   三、公主服飾
  皇帝女兒爲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其冠服亦有明確規定。固倫公主一般爲皇後所生,地位較尊貴,其冠服同親王福晉。和碩公主爲皇帝妃、嬪所生,其冠服同親王世子福晉。
   【朝冠】固倫公主之朝冠,崇德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約各用東珠八。順治元年改爲十。和碩公主之朝冠,崇德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約各用東珠七。順治元年改爲各飾東珠九。
   按《清會典》記:公主之朝冠,皆冬用熏貂,夏用青絨。頂皆上銜紅寶石,朱緯上皆周綴金孔雀五,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全銜青金石結一,末綴珊瑚。垂縧末亦綴珊瑚。青緞帶。
   固倫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三層,飾東珠十,每孔雀飾東珠七、珍珠三十九,石結飾東珠三,垂縧金黃色。
   和碩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每孔雀飾東珠六。
   【吉服冠】
   固倫公主之吉服冠,熏貂,頂皆上銜紅寶石。和碩公主之制同。
   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的朝服爲朝袍、朝褂和朝裙,爲朝祭時的禮服。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的朝服服制相同。
   【朝袍】
   朝袍分爲冬夏二季,其色均爲香色。冬朝袍披領及袖爲石青色,片金加海龍緣。其文爲龍紋五爪。前後及兩袖袖端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襟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相接處行龍各二。裾後開。領後垂金黃色縧,雜飾惟宜。夏朝袍,袍身、披領及袖端皆爲片金緣,余皆如冬朝袍。
   【朝褂】
   朝褂爲石青色,片金緣。其繡文前行龍四,後行龍三,領後垂金黃色縧,雜飾惟宜。
   【朝裙】
   朝裙分爲冬夏兩種。冬朝裙,上用紅緞,下用石青行龍妝緞,皆正幅有襞積,裙邊爲片金加海龍緣。夏朝裙爲片金緣,緞紗因時而異,余如冬朝裙。
   【龍褂】
   龍褂是吉服褂,一般在吉慶活動時套在龍袍或蟒袍外穿的圓領、平袖的對襟褂。固倫公主、和碩公主,皆爲五爪金龍四團,前後爲正龍各一團,兩肩爲行龍各一團。色用石青。
   【金約】
   固倫公主金約,鏤金雲九,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後系金銜青金石結,垂珠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結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
   和碩公主金約,鏤金雲八,飾東珠各一。余制如固倫公主。
   【耳飾】
   固倫公主、和碩公主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雲銜珠各二。
   【采帨】
   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采帨制相同。月白色,不繡花文。結佩惟宜。
  【領約】
   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領約俱鏤金,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金黃色縧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但是沒有任何實際的曆史圖片加以參考。
   四、太祖努爾哈赤諸女
  長女(1578一1652):固倫公主。其母爲努爾哈赤元妃佟佳氏哈哈納劄青。明萬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僅是長女,而且是努爾哈赤諸子女中之最長者。褚英與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僅11歲就嫁給棟鄂氏何和禮,因此稱東果格格,亦稱東果公主。
   何和禮,明人譯爲好好裏,明嘉靖四十年(1561)生,26歲時襲其兄位爲棟鄂部長,明萬曆十六年(1588)投附努爾哈赤,當時已有妻子,努爾哈赤複以長女嫁之,可見努爾哈赤對何和禮的重視。何和禮是後金的開國元勳之一,後金政權建立後封爲一等大臣,爲參決軍國大事的五大臣之一。後金天命年間授世職三等總兵官,後稱三等子,天命九年(1624)八月卒,時年64歲,順治時追諡溫順。東果格格于順治九年(1652)七月卒,時年75歲。
   次女(1587—1646):和碩公主。其母爲努爾哈赤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是阿巴泰的同母姐姐。萬曆十五年(1587)生。據唐邦治先生考證,此女先嫁巴圖魯伊拉喀,後被伊拉喀遺棄,努爾哈赤殺死了伊拉喀,又將此女在天命年間嫁給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楊書之子,也是努爾哈赤親外甥郭爾羅氏達爾漢,稱嫩哲格格,亦稱沾河公主。達爾漢,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生,比嫩哲格格小7歲。天聰年間,達爾漢爲滿洲鑲黃旗固山額真,爲八大臣之一,積功封至一等子,官都統。崇德六年(1641)十月因爭功被撤銷固山額真職分並奪其世職,順治元年(1644)卒,時年51歲。嫩哲格格于順治三年(1646)七月卒,時年60歲。
   三女莽古濟(1590一1635):其母爲努爾哈赤繼妃富察氏袞代,莽古爾泰、德格類、費揚古是她同母兄弟。明萬曆十八年(1590)生,二十九年(1601)年12歲嫁給哈達部納喇氏吳爾古代,因而又稱哈達公主,亦稱哈達格格。天命未年,吳爾古代卒。天聰元年(1627)複嫁給蒙古敖漢部
  博爾濟吉特氏瑣諾木杜淩,賜以開原之地。九年(1635)莽古濟因驕暴被削除格格稱號而爲民,並且禁止其與親屬往來。是年又被屬下家權冷僧機告發,揭發她曾與同母兄弟莽古爾泰、德格類一起盟誓謀逆奪權,其丈夫瑣諾木杜淩並出證,結果被處死。與吳爾古代生2女,1女嫁豪格被豪格殺死;另1女嫁嶽托,嶽托亦要殺死她,被皇太極所阻。
   四女穆庫什(1595—1659):和碩公主。其母爲努爾哈赤庶妃嘉穆瑚覺羅氏,與巴布泰、巴布海,努爾哈赤的五女、六女同母。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生。三十六年(1608)14歲時嫁給海西女真烏拉部貝勒納喇氏布占泰。隨著布占泰與努爾哈赤矛盾的加深,萬曆四十年(1612)布占泰欲射以鳴鏑,努爾哈赤率兵將其接回。後來複將其嫁給後金的開國元勳鈕祜祿氏巴圖魯額亦都的第八子圖爾格,稱和碩格格,亦稱和碩公主。圖爾格生于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比穆庫什小一歲。這是一樁不幸的婚姻,努爾哈赤在世時,兩人礙于努爾哈赤表面上還維持著夫妻關系,但夫妻感情一直不和。祟德二年(1637)他們的女兒因嫁給尼堪(褚英的第三子)沒有生育,就將女仆所生之女冒爲己生。事情暴露後,穆庫什因此被革除和碩公主稱號,圖爾格也被免職。是年穆庫什與圖爾格離異,由其同母兄弟巴布泰、巴布海養贍。順治十六年(1659)五月卒,時年65歲。圖爾格後來因軍功複職,積功晉三等公,順治二年(1645)卒。
   五女(1597—1613):其母爲努爾哈赤庶妃嘉穆瑚覺羅氏,與巴布泰、巴布海及穆庫什及努爾哈赤的六女同母。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生,三十六年(1608)年12歲時嫁給後金開國元勳巴圖魯額亦都的次子黨奇(達啓)爲妻。黨奇自幼即受到努爾哈赤的鍾愛,估寵而驕,成爲額駙後,更是驕橫,經常在努爾哈赤諸子面前行止無禮。額亦都雖多次訓斥,但始終不改。爲正門庭,是年額亦都將黨奇殺死。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五女卒,時年17歲。
   六女(1600一1646):其母爲努爾哈赤庶妃嘉穆瑚覺羅氏,與巴布泰、巴布海及穆庫什、五女爲同母。明萬曆二十八(1620)生,四十一年(1613)年l4歲,嫁給海西女真葉赫納喇氏蘇鼐。蘇潮鼐(蘇納孝慈)曾官至都督,後金天聰九年(1635)因故革去世職。祟德五年(1640)卒。六女于順治三年(1646)去世,時年47歲。
   七女(1604—1685):鄉君品級。其母爲努爾哈赤庶妃伊爾根覺羅氏。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三月初十日生。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16歲嫁給騎都尉納喇氏鄂托伊,崇德六年(1641)鄂托伊陣亡。七女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去世,終年82歲。
   八女聰古倫(1612—1646):和碩公主。其母爲努爾哈赤側妃葉赫納喇氏。明萬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天命十年(1625)年14歲嫁給喀爾喀蒙古博爾濟吉特氏臺吉固爾布錫。固爾布錫于天命八年(1621)投附努爾哈赤,授二等子,並賜號青卓禮克固,十年(1625)又將幼女嫁給他。天聰年間爲兵部承政。順治七年(1650)晉一等子。八年(1651)坐罪削爵,晚年複爵,十八年(1661)卒,時年65歲。聰古倫于順治三年(1646)二月去世,時年35歲。
   養女巴約特格格(1590—1649):和碩公主。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第四女,其母爲舒爾哈齊繼福晉瓜爾佳氏。明萬曆十八年(1590)六月二十一日生。後金天命初年努爾哈赤將其收養宮中,封爲郡主。天命二年(1617)年28歲,嫁給喀爾喀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巴約待臺吉恩格德裏,遂稱巴約特格格。恩格德裏于萬曆二十三年(1605)投附努爾哈赤,天命二年(1617)娶公主。天聰九年(1635)遷居東京遼陽,後封三等子,祟德元年(1636)卒。公主在天聰九年晉封爲和碩公主。順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時年60歲。
   養孫女肫哲公主(1612—1648):和碩公主。是努爾哈赤從子恪僖貝勒固倫之第二女。明萬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間努爾哈赤撫養宮中。天命十一年(1626)15歲時嫁給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臺吉奧巴。天聰六年(1622)奧巴去世,複嫁給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達禮。祟德二年【1637),皇太極遣使封其爲和碩公主。順治五年(1648)去世,時年37歲。   太宗皇太極諸女
   敖漢公主(1621——1654):固倫公主。皇太極的長女。其母爲皇太極的繼妃烏拉納喇氏,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後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聰七年(1633)13歲時,嫁給蒙古熬漢部博爾濟吉特氏臺吉班第,號稱敖漢公主。班第在崇德元年(1636)被封爲熬
   漢郡王,順治十三年(1656)卒。十一年(1654)公主去世,時年34歲。
   二女馬喀塔(1625—1663):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二女。其母爲皇太極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哲哲,與三女、八女同母。後金天聰九年(1635)許配給察哈爾部蒙古林丹汗之子博爾濟吉特氏額爾孔果洛額哲。清崇德元年(1636)出嫁,時年12歲。是年,額哲受封爲察哈爾親王。六年(1641)額哲去世。順治二年(1645)複嫁給額哲的弟弟阿布鼐。順治十四年(1657)受封爲固倫長公主。十六年封爲永寧長公主。後來改封爲固倫溫莊長公主。阿布鼐在順治五年襲其兄額哲遺爵受封爲親王,後因“負恩失禮”被削去爵位並被處死。公主于康熙二年(1663)去世,時年39歲。
   三女(1628—1686):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三女。其母爲皇太極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待氏哲哲,與皇太極之二女馬喀塔和八女同母。後金天聰二年(1628)七月初三日生。初封固倫公主。崇德三年(1638)十二月許配給科爾沁部蒙古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哲哲哥哥之子即許配給她親娘舅之子奇他特。四年12歲時出嫁。崇德八年(1643)奇他特受賜固倫額駱儀仗,順治六年(1649)被封爲科爾沁郡王,八年閏二月去世。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十四年晉封爲固倫長公主。十六年晉封爲固倫延慶長公主。後改爲固倫端靖長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去世,時年59歲。
   四女雅圖(1629—1678):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四女。其母爲皇太極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與皇太極的九子福臨、五女阿圖、七女同母。後金天聰三年(1629)正月初八日生。初號固倫公主。七年許配給孝莊文皇後布木布泰哥哥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第三子,也是她親娘舅之子弼爾塔哈爾。後來吳克善有罪,皇太極十分生氣,欲斷此婚姻,由于吳克善入朝服罪,仍維持其婚配。祟德六年(1641)公主年13歲時出嫁。八年(1643)弼爾塔哈爾被賜封爲固倫額駙,康熙五年(1666)襲其父爵受封爲卓禮克圖親王,六年去世。順治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翌年晉封爲固倫長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受封爲固倫興平長公主,後改爲固倫雍穆長公主。康熙十七年(1678)閏二月去世,時年50歲。
   五女阿圖(1632一1700):固倫長公主。皇太極之第五女。其母爲皇太極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與皇太極的九子福臨、四女雅圖及七女同母。後金天聰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祟德六年(1641)正月,許配給喀爾喀蒙古額駒博爾濟吉特氏恩格德裏之子索爾哈。八年12歲時出嫁。索爾哈在崇德元年(1636)襲其兄額爾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順治初年去世。順治五年(1648)阿圖複嫁給蒙古巴林部輔國公博爾濟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稱巴林公主。色布騰爲元太祖21世孫,順治五年晉封爲輔國公。七年晉封爲巴林郡王。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阿圖自嫁色布騰後,順治十四年(1657)被封爲固倫長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爲固倫和順長公主,後改爲固倫淑慧長公主。阿圖公主爲孝莊文皇後所鍾愛。色布騰去世後,康熙十二年(1673)孝莊文皇後有病,康熙皇帝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後又多次到北京。三十一年(1692)沼設護衛長史視貝勒例。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師,時年69歲。
   六女(1633—1649):固倫公主。皇太極的第六女。其母爲皇太極側妃紮魯特博爾濟吉持氏,與皇太極的九女同母。後金天聰七年(1633)十一月十五日生。祟德六年(I 641)許配給伊爾根覺羅氏都統阿山之子誇劄。順治元年(1644)12歲時出嫁。六年三月去世,時年17歲。誇劄在順治五年(1648)因罪被罰鍰。六年(1649)在公主去世一個月後也去世。
  七女淑哲公主(1633—1648):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七女。其母爲皇太極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持氏布木布泰,與皇太極的九子福臨四女雅圖、五女阿圖同母。後金天聰七年(1633)十一月十六日生。初號淑哲公主。崇德六年(1641)許配給蒙古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內大臣俄爾齊桑之子鏗吉爾格。順治二年(1645)13歲時出嫁。五年去世,時年16歲。賜諡固倫端獻長公主。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清實錄》記載:祟德六年(1641)將公主許配給俄齊爾桑之子鏗吉爾格。順治二年(1645)卻記公主嫁給俄齊爾桑之子喇麻思。《玉煤》只記公主嫁給鏗吉爾格。而《清史稿》俄齊爾桑傳卻記順治二年(1645)正月“其子喇麻喇尚主授固倫公主。”“公主表”認爲這一矛盾的現:“當是鏗吉爾格改名喇麻思譯文作喇麻喇”。 唐邦治先生又提出第二種可能,即“鏗吉爾格爲喇麻思之兄,公主先嫁其兄,兄死又嫁其弟”。我們認爲這第二種可能性不大,因爲文獻記載公主嫁鏗吉爾格與嫁喇麻喇的時間均爲順治二年(1645)。
   八女(1634—1692):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八女。其母爲皇太極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待氏哲哲,與皇太極的二女、三女同母。後金天聰八年(1634)閏八月十六日生。初固倫公主。祟德六年(1641)許配給蒙古科爾沁部土謝圖親王額駙博爾濟吉特氏巴達禮之長子巴雅斯護朗。順治二年(1645)12歲時出嫁。十四年(1657)二月被封爲固倫長公主,十六年被封爲固倫昌樂長公主,後改爲固倫永安長公主。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巴雅斯護朗襲其父爵爲土謝圖親王,是年八月去世。二十一年(1692)正月公主去世,時年59歲。賜諡端貞長公主。
   九女(1635一l 652):皇太極的第九女。其母爲皇太極側妃紮魯侍博爾濟吉持氏。與皇太極的六女同母。後金天聰九年(1635)九月二十六日生。順治五年(1648)14歲時嫁給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哈尚。八年哈尚去世。九年公主亦去世,年僅18歲,未受封。
   十女(1635—1561):皇太極的第十女。其母爲皇太極庶妃納咧氏,與皇太極六子高塞、十三女同母。受封爲縣君。順治八年(1651)八月17歲時嫁給瓜爾佳氏一等公輝塞。但是婚後不到3個月,輝塞就去世,公主一直沒有再嫁,十八年(1661)公主去世,時年27歲。
   十一女(1636——1650):固倫長公主。皇太極的第十女。其母爲皇太極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鍾,與皇太極的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同母。崇德元年(1636)三月二十五日生。初號固倫公主。順治四年(1647)12歲時,嫁給蒙古阿巴亥部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七年去世,時年15歲。十三年(1656)六月賜諡固倫端順長公主。噶爾瑪索諾木與公主結婚後,授與一等精奇尼哈番(子)。公主去世後,皇太極之兄禮親王代善之女複嫁給他,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三年(1664)卒。
   十二女(1637—1678):皇太極之第十二女。其母爲皇太極之庶妃(不知姓氏)。祟德二年(1637)三月十五日生,初封鄉君品級。順治八年(1651),15歲時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頭等侍衛班第。康熙十七年(1678)去世,時年42歲。班第在康熙十年(1671)任理藩院侍郎,三十年(1691)任理藩院尚書。三十九年(1700)去世。
   十三女(1638一1657):皇太極之第十三女。其母爲皇太極的庶妃納喇氏,與皇太極的六子高塞、十女同母。祟德三年(1638)七月初七日生。順治九年(1652)15歲時嫁給副都統瓜爾佳氏拉哈。十四年(1657)四月去世,時年20歲。
   十四女(1641一1703):和碩長公主。皇太極之第十四女。其母爲皇太極庶妃察哈爾部蒙古奇壘氏。初號和碩公主。順治十年(1653)13歲時嫁給平西王吳三佳之子吳應熊。十四年晉封爲和碩長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爲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爲和碩恪純長公主。吳應熊與公主婚後,順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晉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因其父吳三佳反叛清廷,同其子吳世霖皆被清廷處死。吳應熊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公主,謂其“爲叛寇所累”。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時年63歲。
   養女一(1615—1637):和碩公主。皇大極的從兄克勤郡王嶽托之第一女,皇太極撫爲己女。其母爲哈達納喇氏。號和碩公主。天聰二年(1628)14歲時嫁給蒙古科爾沁部臺吉博爾濟吉特氏曼珠習禮。祟德二年(1637)冊封爲和碩公主,是年七月十九日去世,時年23歲。曼珠習禮與公主婚後,賜號達爾漢巴圖魯,祟德元年(1636)封郡王,順治十六年(1659)晉封爲和碩達爾漢親王,康熙四年(1665)去世。
   養女二(生卒年不詳):皇太極康惠淑紀博爾濟吉持氏巴特瑪?璪所撫養的蒙古女,皇太極命其十四弟多爾袞娶之。而多爾袞的10個妻妾中有6人是蒙古族。
   世祖福臨系
  長女(1652—1653):福臨的長女。其母是福臨的庶妃陳氏,與福臨五子常寧同母。順治九年(1652)三月十五日生,順治十年十月殤。年僅2歲。
   次女(1653一1685):和碩長公主。福臨的二女。其母爲福臨的庶妃楊氏。初封和碩公主。康熙六年(1667),15歲時嫁給瓜爾佳氏訥爾杜。納爾杜官領侍衛內大臣加少博。康熙八年以從輔政大臣鼇拜罪被奪官,後複起,十五年(1676)加太子少師,是年卒。康熙年問,公主晉封恭愨長公主。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月去世,時年33歲。
   三女(1653—1658):福臨之第三女。其母爲福臨之庶妃巴氏,與福臨長子牛鈕同母。順治十年(1653)十二月十三日生。順治十五年三月殤,時年6歲。
   四女(1曆4—1661):福臨之第四女。其母爲福臨之庶妃烏蘇氏。順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韌二日生。順治十八年(1661)三月去世,時年8歲。
  五女(1654—1660):福臨之第五女。其母爲福臨之庶妃王氏。順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二十日生,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時年六歲。
   六女(1657—1661):福臨之第六女。其母爲福臨之庶妃納喇氏。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六日生。順治十八年二月瘍,時年僅5歲。
  養女一(1648—1691),和碩公主。福臨兄承澤親王碩塞之二女,其母爲納喇氏。順治五年(1648)八月二十二日生。後撫養宮中。順治十七年封和碩公主,時年13歲,嫁給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尚之隆官至領詩衛內大臣。公主後來被封爲和碩和順公主。康熙三十年(1691)十一月去世,時年44歲。
  養女二(1652—1673):和碩公主。福臨從兄安郡王嶽樂之第二女。順治九年(1652)五月生,後撫養宮中.封和碩柔嘉公主。康熙二年(1663)十一月12歲時嫁與靖南王耿仲明之孫,耿繼茂之子耿聚忠。耿聚忠初授—等精奇尼哈番,後加太子少保,又進太子太保、康熙二十六年(1687)。公主于康熙十二年(1673)去世,時年22歲。
   養女三(1653——1729):固倫公主。福臨從兄簡親王濟度之第二女。順治十年(1653)六月十三日生。其母爲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福臨撫養宮中,封和碩端敏公主。康熙九年(1670)18歲時嫁給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班第。康熙十三年班第襲父爵爲科爾沁達爾漢親王。康熙四十九年(1710)班第去世。雍正元年(1723)晉封公主爲固倫端敏公主。七年去世,時年77歲。
   聖祖玄燁系
  長女(1668—1671):玄燁的第一女。其母爲玄焊庶妃張氏,與四女同母。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二十日生。康熙十年(1671)十月殤,時年3歲。
   次女(167l一1673):玄燁之第二女。其母爲玄燁庶妃董氏,即端嬪。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日生。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殤,時年3歲。
   三女【1673—1728):固倫公主。玄燁之第三女。其母爲玄燁庶妃馬佳氏,即榮妃,與長子承瑞、四子賽音察渾、六子長華、八子長生、十子允祉同母。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爲和碩榮憲公主,嫁給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待氏烏爾袞,時年19歲。烏爾袞系巴林部劄薩克多羅郡于鄂齊爾的次子,其母是清太宗皇太極之五女淑慧長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烏爾袞襲巴林部劄薩克多羅郡王,康熙十八年(1719)從征康熙,六十年(1721)車子軍。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爲固倫榮憲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時年56歲。
   四女(1674—1678)玄燁之第四女。其母爲玄燁庶妃張氏,與長女同母。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初十日生。康熙十七年(1678)殤,時年5歲。
   五女(1674—17l0):和碩公主。玄燁之第五女。其母爲玄燁貴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爲和碩端靜公主。同年十月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淩王之次子噶爾臧。噶爾臧,烏梁罕氏。康熙四十三年(1704)襲喀喇沁杜淩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因罪削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設護衛長史,核貝勒例。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公主去世,時年37歲。
   六女(1679一1735):固倫公主。玄燁之第六女。其母爲玄燁貴人郭絡羅氏,與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時年19歲,受封爲和碩公主,嫁給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敦多市多爾濟系多羅郡王噶勒丹多爾濟之長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襲劄薩克多羅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晉襲和碩親王襲土謝圖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複封親王。幹隆八年(1743)去世。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爲和碩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晉封爲固倫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去世,時年57歲。
   七女(1682.6——1682.8):玄炸之第七女。其母爲玄燁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與十一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初一日生,八月即瘍。
  八女(1683.6—1683閏6):玄燁之第八女。其母爲玄燁皇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後.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九日生,閏六月殤。
   九女(1683—1702):固倫公主.玄燁之第九女。其母爲玄燁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與十一子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歲時受封爲和碩溫憲公主,嫁給佟氏舜安顔。舜安顔是佟國維之孫。康熙四十八年因黨附允祀,削其額駙,禁錮于家,後釋免。雍正二年(1624)總督三淩班務,授領侍衛內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時年20歲。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贈爲固倫溫憲公主。
   十女(1685—1710):固倫公主。玄燁之第十女。其母爲玄燁庶妃納喇氏,即通嬪.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歲時受封爲和碩純愨公主。是年嫁與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臺吉策淩。策淩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孫。康熙三十—年(1692),其祖父丹律攜他自居地塔米爾投歸清朝.玄燁十分高興,授其爲輕騎都尉留居京師入內廷學習。康熙四十五年與公主成婚,授和碩額駙,並賜貝子品級。奉命回駐塔米爾舊地.擊敗准噶爾兵入侵。康熙五十九年(1720)從傅爾丹多次擊敗准噶爾兵,授劄薩克。雍正元年(1723)特詔封爲多羅郡王。雍正二年(1724)駐守阿爾泰。雍正五年(1727)偕內大臣四格等赴楚庫河與俄羅斯使節瓦薩立石定界簽訂“布連斯奇條約”。雍正九年(1731)大敗准噶爾軍獲鄂登楚勒大捷,晉封爲和碩親王。賜銀萬兩,又授其爲喀爾喀大劄薩克。雍正十年(1732)又獲光顯寺大捷,賜號超勇親土,晉封固倫額駙。雍正十一年(1733)爲定邊左副將軍進駐科布多。幹隆元年(1736)駐兵烏裏蘇雅蘇臺。幹隆六年(1741)清廷從土謝圖汗部分出20旗賜予他,統稱賽音諾額部。幹隆十五年(1750)去世,入祀京師賢良祠。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l0)去世,時年26歲。雍正十年(1732)因策淩軍功追贈爲固倫純愨公主。死後葬于京師郊外,後與策淩合葬。公主與策淩所生子成袞劄布初被封爲世子,策淩去世後襲爵爲劄薩克親王兼盟長。
   十一女(1685—l 686);玄燁之十一女。其母爲玄燁溫僖貴妃鈕枯祿氏,與十八子允礻我同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殤。
   十二女(1686—1697):玄燁之十二女。其母爲玄燁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與十—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九女同母。康熙二十五年(1686)閏四月二十四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時年12歲。
  十三女(1687—1709):和碩公主。玄燁之十三女。其母爲玄燁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與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歲時受封爲和碩溫恪公主。是年嫁與博爾濟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淩郡王倉津。倉津是蒙古翁牛持部劄薩克多羅杜淩郡王畢裏哀達齎次子,初名班第,賜名倉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襲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請准噶爾使入藏熬茶奪淪罪削職。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時年23歲。
   十四女(1689—1736):和碩公主。玄燁之十四女。其母爲玄燁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歲 時受封爲和碩愨靖公主。是年嫁與散秩大臣一等男孫承運。孫承運系振武將軍甘肅提督孫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襲父遺爵,封爲一等男,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幹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時年48歲。
   十五女(1691一1709):和碩公主。玄燁十五女。其母爲玄燁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與二十二子允樣、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爲和碩敦恪公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8歲時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臺吉多爾濟。多爾濟于康熙五十八年(17l9)因罪革額駙,仍給臺吉品級。康熙五十九年(1720)去世。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去世,時年l9歲。
   十六女(1695——1707):玄燁之十六女,其母爲玄燁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殤,時年13歲。
  十七女(1698一1700):玄燁之十七女。其母爲玄燁庶妃劉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早瘍,時年3歲。
   十八女(170l一1701):玄燁之十八女。其母爲玄燁和嬪瓜爾佳氏,即敦怡皇貴妃。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生下不久即殤。
   十九女(1703—170 5):玄燁之十九女。其母爲玄燁庶妃高氏,即襄嬪,與二十九子允禝,三十子允禕同母。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日生。四十四年(1705)二月殤,時年3歲。
   二十女(1708—1708):玄燁之二十女。其母爲玄燁庶妃鈕祜祿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日生,十二月即殤。
   養女(1671—1741):固倫公主。玄燁之弟恭親王常寧之弟一女,其母爲常寧庶福晉晉氏。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撫養宮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20歲時封爲和碩純禧公主。是年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臺吉班第。班第系科爾沁郡王奇他持之從孫。累官內大臣、都統、右翼前鋒統領。雍正四年(1726)卒。幹隆十八年(1753)追諡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即公主嫁後的第三年,爲其設護衛長史,視貝勒制。雍正元年(1723)二月晉封爲固倫純禧公主。班第卒後,公主居京帥。幹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時年71歲。
   世宗胤禛系
  皇長女(1694—1694):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月十六日生于藩邸。母懋嬪宋氏,時爲格格。生未出月而殤。未封。
   次女(1695—1717):和碩懷恪公主。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母爲側妃李氏,即後來的齊妃李氏。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爲郡君,七月晉郡主。九月嫁納喇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去世,年23歲。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碩懷恪公主。額駙星德,一作性德,又作興德。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達裏剛愛操練蒙古兵。幹隆元年(1736)正月召還,四年(1739)四月去世。
  三女: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二月初五日生于藩邸。母爲懋嬪宋氏,時爲格格。生未出月即瘍,未封。
   四女(1715一l 717):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十二日生于藩邸。母側妃年氏,即敦肅皇貴妃年氏。康熙五十六年(1717)五月殤。時年3歲。未封。
   養女一(1708——1784):和碩淑慎公主。胤禛兄、廢太子允礽第六女。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初二日生。母爲允礽側福晉唐氏。雍正初撫養宮中。雍正四年(1726)十二月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觀音保。封和碩淑慎公主。幹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初十日會世。額駙觀音保,爲孝惠章皇後母家從孫。雍正十一年(1733)八月授理藩院額外侍郎。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去世。
   養女二(1714—1731):和碩和惠公主。胤禛弟怡親王允祥第四女。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月初十日生,母爲允祥福晉兆佳氏。雍正初撫養宮中。雍正七年(1729)十月十六日嫁喀爾喀博爾濟吉特氏多爾濟塞布騰。封和碩和惠公主。雍正九年(1731)十月初三日去世,時年18歲。額駙多爾濟塞布騰,爲喀爾喀智勇親王丹津多爾濟之子。雍正十年(1732)十月封世子。雍正十一年(1733)七月以其父冒功誤軍等罪連坐削爵。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卒。
   養女三(1714 1754);和碩端柔公主。胤禛弟莊親王允祿第一女。康熙五十三年(1714)二月二十九日生,母爲允祿福晉郭絡羅氏。雍正初撫養宮中。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嫁科爾沁博爾濟古特氏齊默特多爾濟。雍正九年(1731)四月封和碩端柔公主。幹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十二日去世,年41歲。額駙齊默持多爾濟,郡王羅蔔藏喇什之子,雍正三年(1738)襲封科爾沁郡王。幹隆四十七年(1782)去世。
   五、高宗弘曆系
  長女(1728—1729):母爲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早殤,末封。
   次女:生于雍正九年(1731).母爲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早殤,未封。
   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l—l 792):雍正九年(1721)五月二十四日生,母爲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幹隆初封今位號。幹隆十二年(1747)三月,嫁科爾沁博爾濟杆持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留住京師。幹隆五十七年(1792)六月二十八日卒,年62歲。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亦作色布騰巴爾珠爾),博爾濟古持氏(亦作博爾濟錦氏)。祖班第,爲世祖端敏公主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于幹隆八年(1743)被封爲科爾沁輔國公。幹隆十二年(1747)娶固倫和敬公主.成爲額駙。幹隆十七年(1752)晉襲親王。幹隆二十年(1755)以功賜食雙體,增護衛一倍。是年九月坐縱賊罪削爵嚴禁。幹隆二十三年(1758)複以軍功封親王。七月受傷還京。幹隆三十二年(1767)授理藩院尚書,旋即因病免任。幹隆三十七年(1772)授金川軍務參贊大臣,個久即被劾革職削爵,在家圈禁。幹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複固倫額駙,仍授金川軍務參贊大臣,七月加領侍衛內大臣。幹隆四十年(1775)三月二十八日卒于軍次。四月詔還親王爵。諡爲毅。
   四女和碩和嘉公主(1745——1767)生于幹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日,母爲純惠皇貴妃蘇佳氏。幹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今位號。三月嫁給福隆安。幹隆三十二年(1767)九月初七日卒,年23歲。額駙福隆安(1746—1784),字珊林,幹隆十一年(1746)生。父傅恒,官至大學士.封一等忠勇公,爲幹隆孝賢純皇後親弟。幹隆二十三年(1758)福隆安授和碩額駙,幹隆二十五年(1760)娶公主。是年七月襲父爵,封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幹隆三十八年(1773)四月加太子太保。幹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二十四日卒,年39歲。諡爲勤恪。
   五女(1753——l755):幹隆十八年(1753)六月二十三日生,母爲皇後納喇氏。幹隆二十年(1755)四月二十二日殤。未封。
   六女(1755—1758):幹隆二十年(1755)七月十七日生,母爲忻貴妃戴佳氏。幹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二十六日殤,未封。
   七女固倫和靜公主(1756—1775):幹隆二十一年(1756)七月十五日生,母爲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幹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封今位號。七月,嫁給拉旺多爾濟。幹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20歲。額駙拉旺多爾濟(?一1816),博爾濟吉特氏,額駙超勇親于策淩之孫。劄薩克和碩親王成袞劄布第七子。幹隆二十九年(1764)封爲世子。幹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娶固倫和靜公主,授固倫額駙,一般都叫他七額駙。幹隆二十六年(1771),襲封超勇親王。幹隆四十年授領侍衛內大臣,尋兼都統。嘉慶八年(1803)閏二月,嘉慶帝乘輿行至順貞門時,侍衛成德伏于門側,突出行刺。侍衛丹巴多爾濟急出抵禦而受傷,幸好拉旺多爾濟將成德抱住,其他侍衛一擁而上將成德擒獲殺死。嘉慶帝因其救駕有功賜禦用補褂,洊充上書房總諳達,並封其子巴彥濟噶勒爲輔國公。據說還有一次隨嘉慶帝至木蘭圍場打圍,與熊搏鬥,再次救駕,因此成了跛子。嘉慶二十一年(1816)因病乞歸,五月十六日即去世。
   八女(1757 ——1767)幹隆二十二年(1757)十二月初七日生,母爲忻貴妃戴佳氏。幹隆三十二年(1767)五月二十一日殤,年11歲。未封。
   九女和碩和恪公主(1758——l780):幹隆二十三年(1758)七月十四日生,母爲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幹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封今位號。幹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嫁劄蘭泰。幹隆四十五年(1780) 十一月十九日卒,年23歲。額駙劄蘭泰(?一1788),烏雅氏,父爲協辦大學士,—等武毅謀勇公兆惠。幹隆三十年(1765)七月,劄蘭泰襲父爵,封一等武毅謀勇公。幹隆三十六年(1771)授散秩大臣。幹隆三十七年(1772)娶和碩和恪公主。幹隆五十三年(1738)三月十七日卒。
   十女固倫和孝公主(1775—1823):幹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三日生,母爲敦妃汪氏。幹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指配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幹隆五十一年(1786)八月賜乘金頂轎。幹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封今位號。幹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嫁豐紳殷德。嘉慶四年(1799)正月和珅得罪,家被抄,嘉慶帝命留資贍養。嘉慶十五年(1810)豐紳殷德卒。公主亦于道光三年(1823)九月初十日去世,年49歲。固倫和孝公主爲幹隆最小公主,素被弘曆喜愛。從未嫁即賜乘金頂轎及嘉慶時受和珅牽連而獨留資贍養便可說明。額駙豐紳殷德(1771一1810):字天爵,號潤圃。父和珅,鈕枯祿氏,官禦前大臣、軍機大臣、戶部尚書、晉遷大學士封忠襄伯。幹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將十女指配,即賜名豐紳殷德。幹隆五十四年(1789)始成婚。幹隆五十五年(1790)授散鐵大臣。嘉慶四年(1799)和伏法,豐紳殷德以公主故免連坐,仍給伯爵,授散秩大臣。嘉慶七年(1802)十二月賜民公品級,嘉慶八年(1803)因事罷,尋授副都統。嘉慶十二年(1807)仍授伯爵品級。嘉慶十五年(1810)四月再晉公爵品級,旋于四月十七日卒,得年40歲。
   養女和碩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爲和親王弘晝,母爲福晉烏劄庫氏。公主爲弘晝長女,幹隆初撫養宮中,封和碩和婉公主。幹隆十五年(1750)二月嫁巴林博爾濟吉特氏德勒克。幹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十七日去世。額駙德勒克(?—一1794),博爾濟吉特氏。郡王璘沁長子。幹隆十五年(1750)娶公主。幹隆二十一年(1756)襲封巴林輔國公、在內廷行走。幹隆四十八年(1783)晉貝子,尋晉理藩院額外侍郎。幹隆五十九年(1794)卒。
   六、仁宗顒琰系
  長女(1780—l 783):顒琰長女。其母爲顒琰簡嬪關佳氏。幹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十一日生。幹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初一日卒,年4歲,未封。
   次女(1780一1783):顒琰二女。其母爲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幹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三十日生。幹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十日卒,年4歲,未封。
   三女(1781一1811):莊敬和碩公主。顒琰三女,其母爲和裕皇貴妃。幹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十七日生。嘉慶六年(1801)十一月嫁予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索特納木多布濟。受封爲莊敬和碩公主。嘉慶十六年(1811)三月十二日去世,時年31歲。葬于昌陵附近王佐村園寢。額駙索特納木多布濟,系科爾沁郡王齊默持多爾濟之孫。幹隆四十八年(1783)襲父爵,封爲郡王。嘉慶四年(1799)正月命于禦前行走。娶公主以後薦授禦前大臣。嘉慶二十五年(1820)受顧命。道光五年(1825)七月初十日去世。晉贈親王。無嗣,以從子僧格林沁爲嗣。
   四女(1784一1811):莊靜固倫公主。顒琰之四女,其母爲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幹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七日生。嘉慶七年(1802)封爲莊靜固倫公主。是年十一月嫁給蒙古族博爾濟吉持氏瑪尼巴達喇。嘉慶十六年(1811)五月初七日去世,時年28歲。葬于昌陵附近王佐村園寢。額駙瑪尼巴達喇,嘉慶四年(1799)襲封土默特貝子。曆任前鋒統領,蒙古都統。道光五年(1825)授禦前大臣。道光八年(1828)加郡王銜。道光十一年(1831)封貝勒。道光十二年(1832)十一月初九日卒。
  五女(1786—1795):慧安和碩公主。顒琰五女,其母爲顒琰遜嬪沈佳氏。幹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十一日生。幹隆六十年(1795)五月卒,時年10歲。嘉慶二十三年(1818)三月追封爲慧安和碩公主。
  六女(1789—1790):顒琰六女,其母爲顒琰華妃侯佳氏。幹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十二日生。幹隆五十五年(1790)早殤。未封。
   七女(1793—1795):顒琰七女,其母爲顒琰孝和睿皇後鈕枯祿氏。幹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二十六日生,幹隆六十年(1795)六月早殤,時年3歲。未封。
   八女(1805.2一l805.11):顒琰八女,其母爲顒琰恭順皇貴妃鈕枯祿氏。嘉慶十年(1805)二月八日生,十一月即早殤。未封。
   九女(1811一1815):慧湣固倫公主。顒琰九女,其母爲顒琰恭順皇貴妃鈕枯祿氏。嘉慶十六年(1811)一月二十五日生。嘉慶二十年(1815)五月殤,時年5歲。嘉慶二十五年(1820)追封爲慧湣固倫公主。
   七、宣宗旻寧系
  端憫固倫公主(1813—1819):旻寧第一女。生于嘉慶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日,母爲繼妃佟佳氏,即孝慎成皇後。嘉慶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瘍,時年7歲。追封爲郡主,葬許家峪園寢。嘉慶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爲端憫固倫公主。
   次女:旻寧第二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爲祥嬪鈕枯祿氏。七月十四日即殤,未命名,無封。
   端順固倫公主(1825—1835):旻寧第三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日,母爲全妃鈕枯祿氏,即孝全成皇後。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日殤,年11歲。追封爲端順固倫公主。葬陳家門園寢。
   壽安固倫公主(1826一1860):旻寧第四女。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日,母爲孝全成皇後,當時爲全貴妃。道光二十一年(1841)16歲,指配德穆楚克劄布,不久封爲壽安固倫公主。道光十月初三日下嫁。鹹豐十年(1860)閏三月初三日卒,年35歲。葬京師郊外園寢。同治元年(1862)三月德穆楚克劄布請移葬藩部,不許。額附德穆楚克劄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劄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賜用紫繮。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襲封奈曼部劄薩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禦前大臣。鹹豐元年(1851)三月賜用黃繮,十月授蒙古都統。鹹豐十年(1860)賜用親王補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歸藩,六月卒。晉贍親王,賜祭葬如親王例。
   壽臧和碩公主(1829—1856):旻寧第五女。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日,母爲祥妃鈕祜祿氏。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爲壽臧和碩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4歲,指配恩祟,道光十二月初三日下嫁。鹹豐六年(1856)七月初九日卒,年28歲。額駙恩崇(?一1864),初名思醇。鹹豐七年(1857)正月薦授滿洲副都統,尋兼內務府總管。鹹豐十一年(1861)避穆宗載淳諱改爲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內務府總管職。同治二年(1863)五月署漢軍副都統。同治三年(1864)再兼署內務府總管,不久即卒。無嗣,以從子爲嗣。
   壽恩固倫公主(1830—1859),旻寧第六女。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日,母爲孝靜成皇後博爾濟吉持氏,時爲靜妃。同治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爲壽恩固倫公主。指配景壽。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鹹豐九年(18E9)四月十三日卒,年30歲。額射景壽(?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書博啓圖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賜頭品頂戴,在上書房讀書。後襲封一等誠嘉毅勇公。鹹豐五年(1855)七月薦授蒙古都統。鹹豐六年(1856)正月授禦前大臣,賜用紫繮,尋授領侍衛內大臣。鹹豐十年(1860)八月扈駕熱河。鹹豐十一年(1861)七月與怡親王載垣等爲贊襄政務大臣之一,十月削職,仍留公爵及額駙品級。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統,三月授徹前大臣。同治三年(1864)七月仍賜紫繮,十月授領侍衛內大臣。十三年(1874) 十二月命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1889)六月去世。諡端勤。
   七女(1840——1844):旻寧第七女。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日,母爲彤貴妃舒穆嚕氏。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日殤,時年5歲。未命名。
   壽禧和碩公主(1841—1866):旻寧第八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日,母爲彤貴妃舒穆嚕氏。鹹豐五年(1855)十一月封爲壽禧和碩公主,指配劄拉豐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歲。額駙紮拉豐阿(?一1898),鈕祜祿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統。紮拉豐阿初名瑞林,指婚後賜改今名,字鶴汀。初充禦前侍衛,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漢軍副都統、薦官至護軍統領。光緒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遷都統,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1889)正月賜朝馬,十月賜用紫繮。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賜用固倫額駙補服。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壽莊固倫公主(1842——1884):旻寧第九女。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日,母爲莊順皇貴妃烏雅氏,時爲琳妃。鹹豐五年(1855)十一月封爲壽莊和碩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率。光緒七年(1881)十月晉封爲壽莊固倫公主。光緒十年(1884)二月十四日去世,年43歲。額駙德徽(?—1865),博羅持氏,父裕恒,世襲誠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卒,無子,以從子爲嗣。
   十女(1844—1845):旻寧第十女。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日,母爲彤貴妃舒穆嚕氏。次年正月二十日殤,無名無封。
   文宗奕詝系
   榮安固倫公主(1855—1874):文宗奕詝第一女。生于鹹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母爲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同治五年(1866)九月指配符珍。同治九年(1870)九月封爲榮安固倫公主。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下嫁。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額駙符珍(?一1909),瓜爾佳氏,初名瑞煜,爲清太宗時額駙輝塞之後。襲封一等雄勇公,指配後改名符珍。授散秩大臣。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擢漢軍副都統。光緒六年(1880)九月署護軍統領。光緒十年(1884)十月累遷禦前大臣。光緒十六年(1890)二月授都統。光緒十八年(1892)閏六月授內大臣。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賜用紫繮。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月奉命留京辦理旗務。宣統元年(1909)十二月去世。
   榮壽固倫公主(1854一l 911);奕詝養女,奕詝弟恭親王奕欣第一女。生于鹹豐四年(1854)二月初二日。母爲奕欣福晉瓜爾佳氏。鹹豐十一年(1861)十二月特詔封爲固倫公主。同治四年(1865)九月奕欣爲辭固倫封號,詔改封爲榮壽公主。同治五年(1866)九月詔依和碩公主例下嫁志端。同治十年(1871)十月志端去世。光緒七年(1881)十月晉封爲榮壽固倫公主,賜乘黃轎。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賜食公主雙俸。宣統三年(1911)去世。額駙志端(?一1871),富察氏,父景壽,爲宣宗時額駙,封一等公。志端爲一品蔭生,娶公主後賜戴雙眼花翎。同治十年(1871)十月十二日去世。無嗣。光緒十五年(1889)詔以從子爲嗣。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36.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8,302) | 回應(18)|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的社會實踐》
此分類上一篇:《網路淘金》

阿楨
陸小五女自殺盼回到清朝 網友怒怪穿越劇殺人2012--03-06 中國時報

▲吳奇隆(右)和劉詩詩主演的穿越劇《步步驚心》去年播出時紅遍大陸。(資料照片)
 大陸近年盛行穿越劇熱,楊冪、劉詩詩等女星就因《宮》、《步步驚心》等穿越劇暴紅。日前福建漳浦縣兩個小五女生竟因丟失電捲門遙控器而相約跳池塘自殺死亡,其中一女在遺書中說,她要穿越時空回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電影。58%的新浪微博網友認為這是穿越劇潛移默化的後遺症,有人要求應限制穿越劇播出,也有人覺得是家長教育問題。
 此一不幸消息,引爆網友10萬多則評論,大多圍繞著兩小學生自殺是誰之過,兩部現代女子回到康熙後期、參與「九子奪嫡」的《宮》和《步步驚心》也成眾矢之的,網友高呼「穿越劇殺人」、「強烈要求封殺湖南台」、「限制湖南台各個頻道所謂穿越劇」。
 有網友稱這都是穿越劇的過錯,不應該沒有依據,隨意修改歷史,即使播出後也應寫上「純屬虛構」的字樣,否則誤導孩子,也有人認為家長應陪看時解釋給孩子聽。外傳去年大陸廣電總局注意到穿越劇、宮廷劇為強調宮廷人物斡旋爭鬥,對劇情的歷史出現架空,弱化、模糊朝代的問題,因此開始嚴控,並禁止在黃金檔播出。

步步驚心 (電視劇) 维基百科

《步步驚心》,是由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拍攝的清裝穿越情感電視劇。改編自同名小說。2010年12月6日在上海開機拍攝,[2]2011年03月22日全劇順利殺青。[3] 2011年9月10日於湖南衛視首播,2011年9月29日播畢。[4]
  劇情梗概
張曉(劉詩詩 飾演)是一個21世紀的年輕白領。她在和男友黃棣(馬天宇 友情演出)在街邊吵架時發生車禍及觸電意外事故,在強烈電流的刺激下,腦電波穿越到了18世紀清朝的八旗女子馬爾泰•若曦(也由劉詩詩 飾演)一個與她自身容貌一模一樣的女子身上。這個女子是八王爺胤禩(鄭嘉穎 飾演)的側福晉馬爾泰•若蘭(劉心悠 飾演)的妹妹。穿越之後一開始她嘗試了各種辦法試圖回到現代,無奈徒勞無功。在八王府待選秀女期間,她遇上了四阿哥胤禛(吳奇隆 飾演)、姐夫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韓棟 飾演)、十阿哥胤餓(葉祖新 飾演)、十三阿哥胤祥(袁弘 飾演)、十四阿哥胤禵(林更新 飾演)。她與十三阿哥胤祥成了知己好友,同時又被溫文儒雅的八阿哥胤禩深深吸引。
2012-09-22 09:35:12
版主回應
  若曦進入了紫禁城 ,成了一個奉茶宮女。在一次狩獵之旅上,她和胤禩互相之間產生了好感。她希望在接受他的求婚之前能夠放棄對皇位的爭奪。因為她來自未來,知道胤禩的野心會最終導致在其皇兄胤禛登基後將他從宗籍撇銷,迫其改名「阿其那」,接著身敗名裂,最後在獄中離世。分手之前,若曦警告胤禩要關注他四哥以試圖挽救他的命運。
  與胤禩分手後,若曦和胤禛的互動,改變了胤禛的不利輿論。胤祥看在眼裡,知道她已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胤禛了。在此期間,胤禩和他的同僚們,誣陷胤禛,說他想篡奪皇位,以消除胤禛這個潛在的對手。在關鍵時刻,胤祥出來承擔了責任,被禁閉十年作為處罰。若曦和阿哥們為胤祥說情,康熙帝(劉松仁 飾演)答應了並且將胤祥的刑罰減為軟禁。這一系列事情發生後,胤禩才知道,若曦現在是愛上了胤禛。太子胤礽(張雷飾)在東窗事發後被廢黜,並被終身監禁。然後,康熙開始顯露出對胤禵的偏好,並將若曦許他作妾。然而,若曦大膽違抗皇帝的命令。作為懲罰,她被康熙降職並轉移到了浣衣局。
  胤禛決定他必須登上皇位才能保護胤祥和若曦,但他的計劃造成康熙不再信任胤禩而轉而青睞胤禵。康熙最終因病駕崩,又因為胤禛從隆科多(趙家林 飾演)和年羹堯(邢瀚卿 飾演)處得到了軍事支持,胤禛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成為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後從獄裡釋放了胤祥和若曦。然而,若曦的幸福被胤禛的偏執以及胤禩和他同僚們的殘酷迫害徹底毀掉了。她經常陷入胤禛和胤禩的內訌之中。胤禩的的妻子郭絡羅•明慧(石小群 飾演)告訴了若曦為什麼她的丈夫幾年前就開始和胤禛作對。若曦感到震驚,原來她現在懷著胤禛的孩子,她這才恍然大悟,由於穿越的因果循環她原來才是自己最初想避免這場「九龍奪嫡」悲劇背後的始作俑者。她的絕望導致了孩子流產,而且也弄得她自己身體嚴重衰弱。
  憤怒的胤禛指責胤禩和明慧,將若曦流產和重病的責任推給他們。他下聖旨,迫使胤禩休掉明慧,明慧隨後自殺。若曦害怕胤禛對他的兄弟們下毒手,坦白了她與胤禩之間的過去。但當他了解到胤禩為什麼在繼位鬥爭中暗算他時,胤禛被若曦的坦白震撼了。於是,他開始冷淡地對待若曦。若曦無法承受這麼大壓力,並要求胤禵幫助她離開皇宮。胤禵後來揭示了先皇康熙帝的詔書,娶若曦為側福晉、一開始胤禛雖不情願;然後來在胤禩主動跟胤禛告知其與若曦往日的一段情後,胤禛終於放棄若曦,最終在康熙遺詔的壓力下被迫同意,讓若曦離開紫禁城。
  儘管胤禵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若曦痛苦的內心仍舊深深影響了她的身體,彌留之際,她乞求胤禵寄一封信給胤禛,要求在她去世之前見胤禛最後一次,然而胤禛和胤禵之間的誤解導致了這封信被扔在了一邊,而若曦絕筆之信因其收件者落款字跡與胤禛太為相似,胤禵為免無謂之謠言另起,故重新書寫一信封、將若曦的信件放於其中寄出;惟胤禛收到該信後只覺又是胤禵亂語,故命高無憂放置一旁不予理會。但若曦掙扎著繼續生存,只為了見到胤禛。三天後,若曦認為胤禛的不理不睬證明對她的感情已經結束並充滿了惱恨,她在悲痛中去世。當若曦去世的消息傳到胤禛的耳朵里時,他萬分悲痛,趕到了胤禵的居所。胤禛在到達靈堂後,對他當初對若曦的行為悔恨不已,但一切都為時已晚。他和胤祥將若曦的骨灰灑在風中,完成她的遺願,讓她自由。
  若曦死後,張曉的意識回到2011年,她在醫院裡清醒,被醫院人員告知她在車禍後昏迷了好幾個禮拜。她想知道,在18世紀清朝那段歷史二十多年來過去的種種經歷到底是真還是假。待身體恢復後,張曉對康熙皇帝之子和馬爾泰•若曦展開了研究,在預料之中,發現歷史仍然走在正軌上,可是對若曦沒有記錄,似乎這個人從來沒有存在過。後來她參觀了一個清朝文物博物館,在一幅畫中發現一個隨侍康熙皇帝身邊的侍女竟與她驚人地相似,而且畫中侍女戴的髮簪也是胤禛送她的木蘭髮簪,手上戴的,亦是胤禩當初送她的玉鐲。感動之際,一個看起來像胤禛的人(也由吳奇隆 飾演)走進了展覽廳,但他在見了流淚的張曉後卻只是問了一句:「我們認識嗎?」便離去。當見到他時,張曉的視線跟隨著他,她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當他離去時,百般滋味在心頭,現在只有她一個人獨自回味與胤禛的過去了。
2012-09-22 09:36:47
阿楨
後宮甄嬛傳

節目介紹
甄嬛(孫儷飾)生於清朝一官宦人家,父親甄遠道在朝廷為官,頗受皇帝雍正(陳建斌飾)器重。
雍正元年,太后(劉雪華飾)為制衡後宮與朝中勢力,充實後庭,以防華妃(蔣欣飾)專寵獨大,危及帝位,因而為皇帝舉辦了其在位唯一的一次選秀。甄嬛奉命參選,她抱著只不過來充個數的念頭,因而薄施脂粉,只等皇上撂牌子,讓她落選。可命運卻跟她開了個玩笑,皇帝偏偏選中了她的智慧、氣節與端莊,於是留了她在宮中。
初入宮的甄嬛,常周旋在皇后宜修(蔡少芬飾)和華妃之間,幾度險些喪命於宮中,天真的甄嬛逐漸感受到後宮的寒冷,亦慢慢成為後宮精明女子。
皇后因沒有子嗣,擔心自己的後宮地位不保,企圖利用陵容(陶昕然飾)小產陷害甄嬛,卻誤打誤撞地讓皇帝發現陵容用暖情香迷惑自己,陵容被囚禁,皇后受牽連被冷落。甄嬛親手捶落腹中不健全的胎兒並嫁禍皇后,皇帝最終下旨囚禁皇后,皇后最終被扳倒。
雍正皇帝勤政操勞過度,身體每況愈下,最終駕崩,由四阿哥弘曆登基,甄嬛被尊為太后,雖然風光無限,萬丈榮光,但她終究不過是一千古傷心人罷了。
2012-09-27 10:32:12
版主回應
後宮

後宮由安以軒,馮紹峰,楊怡等主演的深宮女人46集大戲《後宮》(2010年北京拉風娛樂公司),又名《好女春華》。
  劇情簡介
明英宗末年,太子朱見深選妃及充實後宮,在民間廣征民女,十三歲少女李紫雲,父母早逝,投靠叔父,雖寄人籬下,苦不堪言卻仍舊仁厚、樂觀。爲救助生病乞丐,被叔母當街虐打,幸得富商邵仲解圍、收留。紫雲爲報恩,冒名頂替,代其女邵春華入宮作宮女,結識了父爲犯官,被沒入浣衣局,性情柔弱的柏含香,兩人結成好友。
  假春華在宮中受訓已苦不堪言,更被同時入宮的淩七巧處處針對,經常受罰,幸假春華性情樂觀,不以爲苦,結識了一群知心友,令七巧更氣。春華待人以誠的態度,引起李尚宮注意,對華暗加提點。
  汪直一直貧困,爲榮華富貴,進宮作太監(假太監),努力鑽營,在宮中漸露頭角。
  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代宗奪權,年幼太子被廢爲沂王,移居南門冷宮,生活淒苦。幸得宮女萬貞兒照應,固對她十分依賴,期後二人發生關系。錢皇後早知此事,但因不是太子生母,希望日後依靠萬貞兒,免受太子生母周妃排擠。果然在英宗死後,周妃要爭當太後,憲宗(朱見深)順從母意,錢、周並列太後。   憲宗想立萬爲後,周太後極力反對,建議立吳淑女爲後,錢太後建議立萬貞兒爲貴妃。憲宗心中只萬妃一人,吳後與萬妃對立,結果被廢,改立怕事溫和的王氏爲後,後宮由萬妃專寵。
  皇上獨愛萬妃,宮中比較風平浪靜,含香在春華的幫忙下,被方尚儀賞識,脫離浣衣局,與春華一道,當了樂師,七巧在姑母(淩司正)安排下,當了萬妃宮中掌衣,成了萬妃跟前紅人。
  汪直找到機會既爲萬妃出口氣,又令自己往上爬進一大步,陷害皇叔謀反,期間更枉殺了不少平民。汪直被帝重用,建立西廠,權傾朝野。
  萬妃專寵,並生下一子,可惜不久夭折,萬妃傷心欲絕,偶然聽到坊間流傳的一首悼亡曲,賞識作曲者楊永,傳召進樂工局當男樂師。楊永與春華、含香接觸,互生好感。春華的曲藝也受萬妃及帝喜愛,七巧妒忌。
  周太後爲皇裔心急非常,大臣爲私利,不斷進貢美女進宮,希望得憲宗寵幸。尚書潘洪,是錢太後舅父,把能歌善舞的義女邵清姿獻進,與春華相遇,原來清姿竟是當日富商之女真正的邵春華,邵家在派人頂春入宮後,家道中落,女兒被潘洪收養,以清姿之名送入宮中,兩人相見,不禁唏噓。
  周太後催迫憲宗多立妃嬪,以延後代,後宮頃時風雲四起,各人想盡辦法,希望得憲宗垂青,晉身妃嬪之列。含香暗戀楊永,沒想過要當妃子,但卻因七巧作弄,令帝有機會遇見含香,被含香楚楚可人之態吸引,含香得帝寵,被封宸妃。   清姿受錢太後外家委托入宮,一心當妃嬪,卻無法如願,七巧知清姿不快,播弄是非,令清姿以爲春華含香連成一線,爭取帝寵,排擠自己,清姿對兩人産生誤會。
  憲宗其後立了五名妃子,清姿仍落空,在宮中備受白眼,清姿更不快。萬妃自其子夭折後,喜怒無常,七巧常被責難,七巧想誘惑皇上,不果,安排清姿引誘帝,清姿被封爲賢妃,比含香地位更高一級,清姿守諾言,把七巧升進自己宮中,七巧得勢,搧動清姿與春華、含香作對。
  宮中三名妃子相繼懷孕,萬妃出計謀害,三妃流産,其中一人更被迫死,春華爲清姿、含香處境擔憂。萬妃本來器重春華,七巧進讒令萬妃對春華反感,萬妃乘含香有孕,逼迫春華向含香進打胎藥,春華不忍,把藥倒掉,但結果萬妃再出計,含香胎兒仍不保,含香傷心欲絕。
  萬妃知春華不受利用,決意殺她,汪直向帝求情,春華被賜與汪直當對食,春華得以死裏逃生。原來汪直正是當年生病乞丐,春華曾施舍一文錢給他,免他被人打死,而春華生父也因汪直舉報而喪命,汪直在宮中認出春華。汪直一直在暗中注意春華,對她頗有好感,現被賜爲對食,更可名正言順把春華留在身邊,春華知汪直無惡意,無奈答應。
  楊永知春華成了汪直對食,黯然。原來楊永入宮另有所圖,汪直在冤枉皇爺一案中,楊永之兄無辜受牽連,慘遭殺害,楊永入宮想伺機爲兄昭雪冤情,大仇未報,卻見春華迫著與汪直這太監過假夫妻生活,楊永急于對付汪直,失手被擒,春華拼死求情,汪直放過楊永,春華答應長伴汪直。
  清姿有孕怕也遭萬妃毒手,向七巧求救,反被七巧出賣,被灌藥欲打掉胎兒,但卻打不掉,清姿向春華求救,春華出計,清姿扮作瘋癲,被趕入蕪衡殿等死,清姿避過萬妃耳目,平安生子,春華才將此事告之周太後,帝見子大喜,萬妃大怒,清姿與春華冰釋前嫌。
  含香病重,春華知她想在死前見楊永一面,春華安排含香出宮祈福,安排楊永相見,被萬妃捉個正著,春華犯宮規,判死,帝念含香之情,放過楊永,汪直爲救春華,在行刑前夕,放火燒囚房,把華暗運出宮。但汪直難忍春華與楊永結合,派人殺楊永,幸得小安相救,楊永,春華終成眷屬。
http://baike.baidu.com/view/50565.htm
2012-09-27 10:32:52
阿楨
六四死多少人? 2012-06-05 中時短評

 「六四」廿三周年,美國呼籲中國公布當年死傷及被捕人數。這當然是狗吠火車,中共從來不曾在國際壓力下屈服過,更何況現在中國勢強,美國勢弱!  
 「六四」剛落幕時,中共官方說法是「天安門廣場沒死一個人」。當時的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則宣稱整起事件只死十三人,外界從此稱他「袁十三」。
 由於光公開站出來的死難家屬都遠超此數,「袁十三」之說當然不攻自破。官方說法證實是謊言後(楨:?「廣場」「事件」界說之異!),各方說法也就取得正當性(楨:?)。接著「六四」死亡人數就變成「等比級數」;數字越大,越是政治正確,反正又沒人否認。
 最後,這「等比級數」衝到三萬多人;誰質疑,誰就「親共」。在此情境下,本集團總裁蔡衍明從沒說過「沒有大屠殺」,只不過說個「應該沒死那麼多人」,也就因此成為「政治不正確」。

回歸二二八會訊 2012-02-27 旺報 周玉山(世新大學教授)

2005年11月,228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了會訊,公布了通過補償的案件,其中死亡681件、失蹤177件,合計858件。同期「228會訊」指出,此一數據與以往學術界的推估數差距過大,引起諸多爭議,為釐清真相以正視聽,實有深入調查實際受難者人數之必要,因此董事會決議成立專案小組調查。
韶光留不住,匆匆近7年。現在,基金會的執行長宣布,深入調查的結果,成案860件;換言之,7年來增加了2件個案。郝柏村先生據此撰文,提到「仍為1000人左右」,已是從寬的論斷;卻引來綠色報紙鋪天蓋地的辱罵,其中沒有真相、也沒有真理。
郝先生本著科學的數據、而且是「228會訊」的數據,說了實話,引來辱罵,公道何在?宣稱「死亡逾萬」的人士們,請公布另外9000位遇難者的名字以及受害經過,大家一起來哀悼!
2013-01-06 11:16:41
版主回應
人之惰 : 避真相 擁甄嬛 2013-01-06 中時 冬華(歷史學者)

 人有追求真相的本能,但也有逃避真相的傾向。瞭解真相可使人清醒,但也可能令人痛苦。更麻煩的是,真相往往枯燥,不僅令常人厭倦,也會嚴重壓縮文藝作品的揮灑空間。
 坊間流行《甄嬛傳》,甚至衍生出「甄嬛體」。甄嬛的事蹟全係虛構,為之迷狂的觀眾卻寧願相信這是史實,不少舞文弄墨者還藉由各種媒體手段,以潮水般的規模推演出「後宮政治史學」,進一步替代真相;相較之下,對清世宗時代歷史真相的探究,大概只能侷限在少數學者的書齋裡,多數人對這樣的探究都避之唯恐不及。
 其實,「甄嬛」絕不是第一個偽歷史版本。自雍正當朝,即有「篡位」、「奪嫡」等臆測版本流布;清末民初迄今,「血滴子」之類的「宮闈秘史」更被當作信史廣為流傳。究其原因,與其說是政客出於各自的政治動機,對偽歷史推波助瀾,不如說是政客有意無意地利用了人類本能中的弱點。
 由此令人想到「二二八」和「六四」,其實二者的真相早已浮現,但目前更多人相信的卻是遠離真相的版本。
 受過史學訓練的人,通常都會在入門期經歷一個懷疑官方版歷史的過程。但在嘔心瀝血、披肝瀝膽,經歷種種磨練和磨難後,往往驚訝地發現,與傳說、「野史」、「獨家內幕」等「民間版歷史」相較,官方版歷史常是相對嚴謹的學術研究結論。
 這個現象所顯示的,不見得是因為「歷史都由掌權者書寫」,而是統治者在掌握資訊方面(即時、全面、切實等)確有難以匹敵的優勢。古代史尚且如此,在包括戶籍、統計等在內統治技術業已高度發展,且資訊難以隱匿的當代,對於「二二八」和「六四」事件中的關鍵事實,如死亡發生地的認定、遇難人數的統計等,就成為未預設立場的研究者得以輕易與官方對質的項目。
 在此,凡是前述受過史學訓練的人,基本上都發現並承認,對事件過程和死亡人數的紀錄,沒有任何版本比官方版本更接近真實;或者說,官方基本上沒有竄改紀錄、編造數據的空間。
 當然,立場的差異和針鋒相對的政治解讀依舊存在,比如仍會有大半的人譴責官方的「屠殺」。但大家總得在共同接受基本事實的基礎上,不同觀點之間不失焦、有意義的對話才得以建立。
 然而,針對「二二八」和「六四」,坊間流行的認知是:一、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大幅縮水(大到不可思議!);二、官方必然撒謊;學術研究的結果若與官方數據接近,則該研究必定不獨立:不是愚蠢地相信了謊言,就是甘願做官方幫凶。
 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堅信(或勸說他人務必相信)該流行認知的苦主、「理想主義者」和好事者們,分別對兩事件做了徹底的人肉搜索,希望用具體名單和證言來徹底打破官方「謊言」;而兩岸官方,或者無意,或者根本無法阻止這些人的努力(全球化+資本主義+資訊化,誰阻止得了)。
 可嘆的是,這些努力不僅至今無法如願,將來也不會如願。原因並不複雜,只因為超出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的名單並不存在,見證某廣場上(注意:不是某事件中!)有人慘遭屠戮的證人並不存在。
 可預見的是,「甄嬛體後宮政治史」和坊間流行的「二二八」和「六四」認知還會繼續流行下去。原因很簡單,要對抗人類逃避真相的本能,根本就是不可能任務。前面所說的好事者,真的參透了這一點。

詳參【圖博館】:《雍正王朝》《影視史學》 《天安門一九八九》壟斷二二八
2013-01-06 11:17:27
圖博館
越吐槽收視率越高,《羋月傳》為什麼成為新國民神劇?2015-12-02

  開播第一晚北京衛視收視率達1.726,東方衛視達1.56;開播第二晚,北京衛視1.941,東方衛視2.270,收視率合計破4漲勢生猛。
  《羋月傳》似乎有一種能力,將觀眾的吐槽轉化為收視率。在這種能力背後,是《羋月傳》出品方、播出方聯手打造的一系列營銷策劃與娛樂互動。當《羋月傳》被改造成一場全民互動娛樂,劇集內容本身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吐槽和參與的樂趣或許正在成為這場互聯網娛樂更重要的部分。
  越吐槽收視率越高,也許將會成為中國電視的新常態。
  槽點一,劇集節奏慢。
  槽點二,與史實不符。
  槽點三,超時空服飾。
  槽點四、太后像娘娘。
  《羋月傳》的收視率厲害,可“霸屏”才是它最厲害的地方
《羋月傳》選擇在騰訊視頻和樂視視頻網播。騰訊視頻首日正片播放量破億,專輯播放量達3億,樂視也報出了類似的收視數據。
首播日玩彈幕的互動數量也創新高,9小時內評論已逾1.2萬條,彈幕峰值達到8萬條。
社交媒體上,對於該劇的關注度持續飆高,截至12月2日7時,新浪微博羋月傳微話題閱讀數8.6億,討論數55萬,粉絲數1.9萬。8億人一起看羋月傳#話題,佔據實時熱搜榜、電視劇熱搜榜第二位。
  也就是說,相對於收視率勝利,《羋月傳》更大的成功在於:最大限度壟斷了當下的各個收視群體——而這或許也將成為國產劇集的新玩法。
  為什麼觀眾越吐槽,《羋月傳》收視越高?
一、《甄嬛傳》神級IP奠定收視基礎。
二、互聯網營銷令《羋月傳》超越傳統電視劇,成為一場全民遊戲。
三、劇集背後的網台合縱連橫飆高收視。
四、對於強IP劇而言,吐槽已經成為觀劇的一部分。
  相對於依然停留在傳統電視劇時代的《甄嬛傳》,《羋月傳》顯然更進一步融入了這個互聯網時代。可以預見的是,《羋月傳》的成功將催生更多類似的互聯網營銷,這種新的造劇方式不僅贏了收視率,收穫了網民關注,還將製造出一種新的電視劇集形態:“互聯網+劇集”。
  在劇集之外的一個資本故事是,據財經媒體報導,今年4月,海潤影業引入孫儷為第三大股東,以315萬元持股7%。3個月後,海潤影業引入機構投資者,估值6個億,此時甄嬛娘娘的股份稀釋到6.21%,至少價值3726萬元,三個月身價暴漲10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15cbfd80102w153.html?tj=1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來去都快的韓流 《秦始皇》 《漢宮飛燕》》 《雍正王朝》
2015-12-05 07:49:59
圖博館
雍正反腐啟示錄
作者: 烽火無煙
出版社:中國計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內容簡介
講述雍正即位之初就厲行反腐,通過一系列的鐵腕手段整飭吏治、嚴懲貪腐,在短短十三年間,創建出眾多影響后世的政策和制度:打擊朋黨、清查虧空、火耗歸公、高薪養廉、官紳當差……
在他的努力革新之下,清朝的貪腐現象被迅速遏制,官場風氣為之一新,這為康乾盛世步入鼎盛提供了穩定的政治基礎。
烽火無煙,本名劉凱,生於汾河之畔、太行山麓的三晉之地,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他棄醫從文,酷愛文史,醉心於中國古代史研究,願以史為筆,寫盡五千年中華史,曾以「司馬子上」的ID行走天涯論壇,為天涯論壇知名歷史作者。
  目錄
第一章 雍正:我為何要反腐/001
前朝的教訓/003
老爹康熙留下的爛攤子/013
反腐勢在必行/023
第二章 反腐,先從朋黨開刀/035
打擊朋黨,不僅是政治賬,更是經濟賬/037
八阿哥黨的覆滅/041
年羹堯和隆科多的過山車人生(上)/050
年羹堯和隆科多的過山車人生(下)/059
第三章 清查虧空/069
清查錢糧: 會考府的設置/071
從中央到地方,將清查進行到底/077
第四章 制度反腐是根本/087
耗羨的是非緣起/089
高薪養廉/100
取締官場陋規/109
軍機處的創設/115
飛來的密折/122
紳民一體當差、納糧/129
第五章 持續的反腐風暴/137
夢斷紅樓:曹雪芹家族敗落之謎/139
蘇州織造和杭州織造的敗落/148
第六章 組織反腐領導班子/157
第一模范田文鏡/159
能吏李衛/166
另類廉吏楊文乾/174
第七章 雍正之后,腐敗歸來/179
一個為了反腐而倒下的皇帝/181
雍正反腐,成功與失敗並存/188
雍正之后,愈演愈烈的官場貪腐/193
附錄一 雍正大事年表/207
附錄二 雍正反腐語錄/213
附錄三 參考文獻/215
2017-04-10 12:07:01
圖博館
信手拈來的史學大師 2016-07-19

康乾盛世百餘載,除康熙乾隆二朝這一百二十年之外,中間還夾著雍正朝的十三年。與自己的老爹和兒子相比,雍正王朝過於短暫,他本人的壽數也不算長。不過確實正像作者所說,雍正這十三年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這是極為關鍵的十三年,若是沒有這十三年,康乾盛世便會早早結束,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十三年,大清王朝才將衰弱的速度放慢,才堅持到了二十世紀初才結束。
  說起雍正帝,第一個印象就是九子奪嫡。作為奪嫡戰爭的勝者,肯定有其異於常人之處,雍正帝也因此被演繹,民間有了許多與其有關的傳說。再說雍正,腦海中的印象則是其嚴苛、殘酷,建立軍機處,血滴子橫行,最終被呂四娘所殺。當然,這些都是演藝,作者在這本《雍正反腐啟示錄》中,已經為我們僻謠,雍正帝的嚴苛、殘酷,更多的是針對那些腐敗的官員,他在位的這十三年,其實也為百姓們做過一些實事,比如攤丁入畝。
  顧名思義,這本《雍正反腐啟示錄》必然是一本講雍正反腐的書。康熙朝的腐敗已經無可救藥,雍正即位後立刻開始反腐,這才令大清國運延續百年。由此可見,反腐對國家、對政府是有益處的,但是如何反腐,怎樣反腐才能讓這個治理的效益最大化,卻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作者這本《雍正反腐啟示錄》從雍正即位開始講起,這位皇帝一上任,就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反腐生涯,甚至可以說,雍正帝就是為了反腐而生。作者對其的評價也是極高,他認為,雍正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皇帝,同時也是反腐成效最為顯著的皇帝。
  在書中,作者對雍正帝反腐的各項舉措講述得非常詳細,我們可以看到雍正帝做了很多的工作,雍正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毫無疑問是累死的。雍正帝的這些反腐措施為他的王朝帶來了哪些變化,起到了哪些作用,作者也都一一為我們提及。
  從書中的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康乾盛世的這段歷史那是相當熟悉,隨便一件史實那都是信手拈來,有頭有尾,有果有因,讓你讀起來既看到了熱鬧,也抓住了門道。有了作者為我們的分析,讀者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瞬間就遞進了一個層次,沒有以前那麼膚淺了。
  《雍正反腐啟示錄》講的是反腐,但卻是歷史上的反腐。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要不斷去照它,才能獲得收益,得到啟示。
2017-04-10 12:08:12
圖博館
碎語閒言話雍正 2016-05-06

看電視劇,常常會有人嚮往乾隆六下江南的風流,嚮往康熙開疆擴土的武功,惟有看史書奏冊,才明白,對清朝居功第一的皇帝是雍正。要不是四爺橫空出世,我只能說,要沒有雍正的話,清朝妥妥是一秒變元朝的命呀……肯定活不過100年!
  和我們在電視上見到的不同,歷史上真實的雍正,絕對沒那麼多的閒時間玩虐戀情深。這個最終累死自己的工作狂,崇尚“當日事 日畢”,為了不將當日的奏摺留到次日,每天都過得異常充實。有記載,雍正“辦事自朝至夜,刻無停息”,天下政務“無分鉅細,務期綜理詳明”,親筆撰寫的硃批諭旨動輒萬言。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大抵就是領著自己的愛犬玩cosplay了。
  總之,康熙晚年對貪官寬大,縱容了貪腐之風。不過,哪怕後來康熙對貪官未能執法如山,卻不斷提拔那些有廉潔之聲的官員,所以單就吏治而言,不會比老爹順治朝差,更不會比前朝後期差。不過是康熙早年,小民窮困,“妻孥賣盡,子女棄完,誰肯待斃,相率匍匐他鄉。”十室九空不說,又連年打仗,不是忙供給,就是忙戰備。近晚年,平安富庶,大家又相率講究起排場來。皇帝花一花,百官貪一貪,弄得國庫一年空似一年,等雍正上台時,險些破了產。
  按說兒子的功勞多少也要算給父親一份了。三件大事,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小說影視雖然扯淡,可也反映出了老四辦實事。他在位雖不長,然其對清朝吏治之功,比全部清朝君王加起來功勞都大。正是這樣,才顯出康熙對吏治沒有作為了。不過吏治敗壞,私以為,康熙本人好大喜功才是最終肇因。

雍正反腐啟示錄:人治武功不如制度律令2017-01-16清風明月逍遙客

在歷代致力反腐的帝王中,清朝的雍正皇帝最受推崇。然而,反腐不是雍正的目的,飽受詬病的以反腐為名打擊政敵,以行集權之實也不是雍正的目標,反腐與集權都只是改革的手段,雍正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改革挽救康熙晚年留下的政治經濟危局,不能讓祖宗的江山斷送在自己手裡。如果說雍正反腐僅僅是反腐而沒有與之相配合的改革,雍正之於清朝不會有如此高的地位,清朝可能三世而亡。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雍正反腐的缺陷極其明顯,即沒能跳脫有人治無法治的輪迴(?)。雍正以前所未有的朝干夕惕推動改革,但改革後所建立的體制又加強了人治,最終難免人亡政息。對於雍正來說,法治是一個超越時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7-04-10 12:09:17
圖博館
不反腐就亡國
……….
  雍正嚴苛反腐
……….
  反腐成效顯著
………
  滲入政治鬥爭
……..無論雍正的反腐是否摻入政治鬥爭,目的是否為打擊政敵,都很難讓人不產生這樣的聯想,尤其是在講究"兄友弟恭",反感"鳥盡弓藏"的中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雍正反腐的合法性,一直以來為人詬病,但瑕始終不能掩瑜。
  有治人無治法
雍正元年七月,反腐風暴剛起,御史湯之旭奏請統一律法頒布天下,作為反腐準繩。雍正答覆稱,所奏未嘗沒有道理,"但天下事,有治人,無治法,得人辦理,則無不允協,不得其人,其間舞文弄法,正自不少……雖條例劃一,弊終難免。"
  在雍正看來,法令制度固然重要,關鍵還在於執行的人,人是國家治亂興衰的關鍵,法令制度處於次要地位。好的法令仍然需要合適的人來推行,如果所託非人,反而成為營私舞弊的工具。就算法令制度不完備,只要有合適的人來推行,自然會因時因地制宜,隨時補充調整為善法。更何況,良法久了一樣會產生弊端,需要人去改正過來。實事求是地說,雍正的見解不是沒有道理,"事在人為",人總是事情的關鍵。就拿反腐來說,不同的人當政,就會有不一樣的手腕和態度,而同樣的反腐法令制度,由不同的執法官執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但是,若將這樣的邏輯推到極致,就會走向願望的反面。
  因為對制度反腐的排斥(?),自反腐起,雍正就落入了中國曆朝都沒能跳出的窠臼——有治人無治法,落入人治的怪圈,而忽視制度建設。雍正更將其發展為"有治人即有治法"。雍正繼位之初,為養心殿親筆書寫語出唐朝貞觀名臣張蘊古之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人治和集權的渴望。雍正的人治核心在於"一人治天下",以一己之力推動整個官僚體系的反腐。
2017-04-10 12:10:21
圖博館
在皇權專制之下,人治的優點顯而易見,立竿見影。以雍正為例,只要君主堅定反腐,整個官僚體系即刻高速運轉起來,加之雍正以古今少有的勤政,時刻不放鬆對官僚體系的鞭策,成效很快顯現。在雍正影響下,河南巡撫田文鏡兩年即補完河南幾十年的虧空,不但補完虧空還超額完成80萬兩。
  不過,人治的弊端也極其明顯。雍正13年如一日,每天凌晨4時起床批閱奏章,留下數萬件上百萬字的朱批諭旨,平生極少娛樂為代價,實現了立竿見影的反腐效果。人們有理由相信,一旦雍正及後世君主不再勤勉,腐敗的反噬將與治理一樣快。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之嚴厲,比雍正有過之而無不及,與他的"剝皮實草"相比,雍正算是仁慈。但他們都沒能逃脫人治可以治一時、難以治一世,及身後腐敗迅速反彈的命運。從根本上說,他們通過反腐所建立的體制,權力益發集中於君主,君主專制日漸強化,回過頭來又加強了人治,更依賴於明君在朝,落入人治的輪迴。雍正繼承人乾隆,反腐殺得人頭滾滾,晚年卻出現了和珅這個古今第一巨貪。
  戰國思想家荀子在向君主傳授治國之道的《君道》中提出,"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兩千多年來,中國式反腐始終在人治的困局中打轉。也正因為如此,才總陷入越反腐越腐敗,乃至難以跳脫朝代更替的歷史周期律怪圈。同樣,中國老百姓對明君、清官的期望,也遠過於法律制度。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8y3kjv.html
2017-04-10 12:11:07
圖博館
孫皓暉:無邊落霞,歷史挽歌——二月河先生千古 2018-12-15 觀察者網

二月河先生今晨走了,一曲生命的禮贊在我們心中大鳴而起。
先生與我交集不多,屬於那種交淺言深而精神共鳴之根基甚堅的關係。
…..
中國古典文明史的主體民族是漢族,秦統一中國文明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又幾次主體變換,但都不成功。只有最後一次替代——滿族入關而取代明王朝與李自成農民軍的“大順”政權,總體上是成功的,主要表現為三個基本方面:
  其一,滿清建立的中華帝國政權,自覺維護了中國的疆域統一與文明統一,一度強盛於整個世界,使中華古典文明在大唐之後再次巍然崛起。清朝最大的實質性文明貢獻,是將中華文明覆蓋圈的腹心土地全部化入了中國版圖而成為實際國土——新疆、西藏、蒙古、以貝加爾湖為軸心的遠東地帶,四大板塊全部實體化;再使臺灣回歸,中國統一文明的根基真正形成了實體基礎。這一方面,是已經處於腐朽僵化的明代政權與已經喪失文明創造力的中國農民軍政權,是無法完成的。
  其二,滿清政權在中國古典文明已經定型化且處於大沒落的時期,強力介入,適時阻止了中國古典文明的以更為慘烈的形式大崩潰的歷史下滑趨勢,以最後的迴光返照的局部創造性,給中國文明在近代史的劇烈蛻變留下了可供迴旋的基礎性餘地。清代對中國古典文明典籍的最後一次系統整理,給中國文明的傳承與再生,都留下了相對可靠的根基。
  其三,滿清一代隔斷了中國政治文明的大腐敗趨勢,以簡樸清新的格局簡化了中國宋明以來的諸多繁複僵化的教條;皇族、皇城等大大簡化,吏治相對清明,十任皇帝沒有一個殘暴腐敗的昏君等等等等,使中國古典政治文明在鴉片戰爭之後尚能保持“睜眼看世界”的能力,及最後的改良精神。舉凡這些,都給中國後來的救亡圖存留下了不滅的火種。
  滿族變身為中國古典文明主體民族,自有其難以避免的歷史缺陷。但是,他們總體上是成功的,是偉大的,是有一定歷史自覺的。我們沒有理由責備他們,而應該向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表示崇高的敬意。二月河先生獨具慧眼,以他的偉大作品呈現了那個令人無限感喟的時代,為中國古典文明的最後歷程寫下了一曲悲壯的挽歌,使那片無垠的壯闊的東方落霞帶給我們無盡的歷史反思,從而成為我們文明重建的精神根基。
  相關新聞
二月河:我寫歷史小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回應
他的小說對滿清都是歌功頌德的,看不出有什麼“重蹈覆轍”
2018-12-16 08:32:35
圖博館
宮鬥心機之追劇末日?中國「清宮劇」的愛恨浮沉 2019/02/01 勁松

「有劇可看直須追,莫待無劇空悲切」——此言道盡中國影視圈的起伏無常,一下子某劇爆紅了、轉眼間就被禁播下架。1月25日,中國北京市的機關報《北京日報》突然亮出刀子,在微博上發文聲討「宮鬥劇」,從《甄環傳》一路罵到《如懿傳》,把這些以清宮為背景的電視劇,一概打成敗壞社會風俗的魔光鬼影。
  《北京日報》列出宮庭劇5大罪狀:崇尚皇族生活、宮鬥情節惡化社交生態、美化帝王將相而淡化今朝光輝、宣揚奢華享樂風氣、以及片面追逐商機導致正面精神弱化。猶如文革時代的理由看似荒謬,但隔天就有地方電視台接獲通知,要求停播《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等清宮劇,山東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一眾省級電視台,紛紛臨時抽換節目。一位受到波及的電視台工作者說:怕是清宮劇又要冷一陣子了。
  對於已經習慣上網追劇的觀眾而言,電視停播的衝擊可能不大;雖然這些被點名的熱門劇集都已在網路平臺上完結,不過實際上在電視放送仍然有可觀的收視率,對於購入版權的電視台來說還是不小的損失。而最多磨難的該屬《如懿傳》,先前官方審查一波三折而推遲播出,好不容易上架了,不到半年又碰上狠批宮鬥劇。
  諷刺的是,在黨媒拿宮鬥劇開刀的時刻,準備過大年的廣大中國民間,依舊熱衷清宮題材。作為《延禧攻略》與《甄環傳》拍攝片場的橫店影視城,還推出了「2019跟著延禧過大年」的主題活動。清宮劇在社會大眾之間有相當的支持基礎,歷經幾次浮沉,官方就算想「剪掉清朝的辮子」,總是不太容易。
  從辮子戲到宮鬥劇
粗略統計,中國從1976年至2018年間共891部古裝劇,占比最多的是清代147部、其次為明代92部(與香港、台灣合拍也計入其中)。一拍再拍證明市場反應好,經過幾十年的洗鍊,早已養成了不少對清帝國設定認知度高、接受度高的觀眾。
2019-02-03 09:59:28
圖博館
提到中國清宮劇高峰,第一個可能會先想到1998年中台合作的《還珠格格》,以及1997年創下央視收視記錄的《雍正王朝》。確實約略從這時候算起,是一波清宮題材的電視劇熱潮,不過在此之前,中國的影視圈歷經了一段漫長的起伏,中間也深受香港與台灣的影響,因此如今的清宮劇現象,除了中國本土環境養成,其實多少還揉合了港臺的DNA。
  追本溯源,清帝國滅亡之後,民國初年坊間就流傳不少滿清秘聞,1914年翻譯自英國記者的《慈禧外紀》、1916年印行的《清朝野史大觀》之類,提供民間豐富的文本,往後的戲曲話劇、乃至於20年代後的黑白電影,以清宮為背景的劇碼時有所見,在民間故事裡開枝散葉。
  封建帝王的陳年往事,在1949年後的中共治下是退步迂腐的象徵。加上文革推波助瀾,創作空間瀕臨窒息,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歷史正劇誕生。政治環境的差異,反而讓香港與台灣有機會施展拳腳,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在1975年以慈禧太后為主題的《傾國傾城》、續集《瀛台泣血》、以及1977年的《乾隆下江南》等一系列脫胎自野史的作品,就頗受市場歡迎。
  類似的套路也出現在歷經過戒嚴的台灣影視圈,80年代後以清代為背景的劇作相當蓬勃,有不少作品都是在1975年建立的中影文化城裡拍攝。經典的案例之一,是台視的《中國民間故事》系列,眾多單元取材自清代野史或改編民間傳說,在有限的預算、時間與人力下,戲說的娛樂成分多過歷史考證,收視效果卓越,這也是為什麼像《戲說乾隆》這樣的類型,能取得成功的基礎。
  中國與台灣的政治氛圍轉變,讓1991年兩地合拍的《戲說乾隆》得以問世。以乾隆皇走訪民間的故事為藍本,在鄭少秋與趙雅芝的演繹下獲得台灣與中國觀眾的青睞,更促使「戲說」類型走紅,開啟一系列的清宮劇風潮。1993的《宰相劉羅鍋》、1999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幾部耳熟能詳的劇作,大抵承接這條脈絡。
  不過當時中國的影視環境畢竟不像港臺相對自由,1993年改編自二月河小說、由陳建軍主演的《康熙大帝》雖然是嚴肅歷史劇的「正規軍」嘗試,央視播出後也有好評,但卻引來「過度歌頌封建帝王」的指責。話雖如此,中國的清宮劇仍在1997年後推向高峰期,唐國強主演的《雍正王朝》證明瞭歷史正劇的收視威力,而後2001《康熙王朝》與2002《乾隆王朝》總結二月河的王朝三部曲,就是中國90年代後清宮熱的記憶標誌,
2019-02-03 10:02:18
圖博館
與此同時,1998年《還珠格格》廣受歡迎,再次展現「辮子戲」的無限可能,往後推出的小燕子續集、以及「秘史」系列聞名的2002《孝莊秘史》,借題發揮的趣味遠多於歷史考證。同一時期,台灣發展的路數也算是頗具特色,繼續貫徹民間故事類型,而發展出1997《嘉慶君遊台灣》、《施公奇案》、以及1998謝祖武主演的《天下第一棒》,這一類走「破奇案」、懲奸除惡類型。2000年阿姑周遊製作的《懷玉公主》也頗受華語市場歡迎,但比較同期中國的清宮歷史正劇,光是場景與演員就能看出規格的差異。
  清宮劇的第二波高峰,則可從2011年《步步驚心》與《甄環傳》算起,此時清宮劇的文本不只是過去累積的野史傳說,還有改編自網路小說。《甄環傳》帶起宮鬥劇熱潮,不過論開山還得算2004年香港的《金枝慾孽》,在宮鬥風起之後2013年也推出了續集。但不是所有清宮劇的成功都能複製,2011年的《新版還珠格格》話題十足,收視卻敗得一蹋糊塗、劣評如潮。
  以劇帶建的影視城
也許有人會困惑,大量的清宮劇開拍,不是讓北京紫禁城忙翻?其實除了過去極少數的作品實地在故宮取景外,絕大多數的清宮劇都是在片場攝製完成。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位於浙江的「橫店影視城」,內建仿作的圓明園和故宮場景,《步步驚心》、《甄環傳》以及《延禧攻略》都是在這裡取景拍攝。
  影視城提供劇組地利之便,要拍清宮劇基本的場景和道具一應俱全(但細緻的佈景和道具等需要另外租用或自備,不過清宮戲拍的人多,要找資源不難)。此外,清宮劇的場景通常圍繞在幾間宮房大殿,場景轉換的拍攝複雜度,相對於需要大量外景或不同場地的劇作來說,調度容易許多。
  這些場景也不是一夕造就,而是官方(例如央視)與民間「以劇帶建」的成果。以橫店影視城為例,1996年時為了拍攝電影《鴉片戰爭》,而建立占地300畝的「廣州街」做為拍攝基地;偌大的秦王宮則是隔年應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需求而打造。明清故宮則是要到1998年之後才斥資完成。更早一點的是1987年始建的江蘇無錫影視城,被俗稱為「舊三國」、「舊水滸」的經典電視劇就是在此地誕生。
2019-02-03 10:03:49
圖博館
不過就算有這些資源,古裝的場景道具出錯還是在所難免。有時候還可以看到清宮劇的東西被時光倒流用去唐帝國的世界,像是2007年《貞觀長歌》(主要就在橫店電影視城拍攝),就出現劇中張鐵林錯戴明清頭盔的烏龍。其他類似的問題,常見於90年代的清宮劇,更別說像《還珠格格》這種服裝頭飾幾乎亂穿一通的尷尬;台灣在這方面其實有相同毛病,中影文化城場景各種套用、古裝劇組多半也是「看起來像清代」就好。
  視覺上的考證錯誤、到歷史內容的改編挪用,對於把歷史當成神聖國族情懷的某部分中國人眼中,都是難以原諒的褻瀆。以致於清宮劇再熱,總還是有人不屑一顧,批評論戰不脫歷史層面的挑錯、沉溺浪漫愛情或前述提到的歌頌帝王將相。更有甚者,坊間有人認為清宮劇的流行,其實是滿清遺族的陰謀,藉此懷念大清盛世;另一邊則有人認為,中共屢次打擊清宮劇,是堤防國人以古非今,不過這些說法就影視圈內來看,比較類近於戲說的範疇。
  有人認為,中共屢次打擊清宮劇是堤防國人以古非今、或是懷念歌頌外族統治
  全禁?臣妾做不到
中國官方針對古裝劇的限令與批評不是第一次,起初《北京日報》的「宮鬥五宗罪」對影視圈內來說,還抱持著且看且走的心態,直到電視台自主開始抽換節目之後,就算官方還沒搬出實際的禁令,行內也嗅得出風向不太對勁。
  本來2019年被中國影視圈視為古裝劇的新氣象,章子怡的《江山故人》、湯唯的《大明皇妃》備受矚目,看看其他非清宮劇能否突破近年的電視劇限古令,但現下的反宮鬥輿論,會不會再次波及所有古裝劇、空間越來越緊縮?還有待今年度的收視表現觀察。
  影視圈限制重重,為了避免高投資低回收的窘境,或許業界會更為傾向古裝輕喜劇的類型,像是林依晨的《小女花不棄》。擔心電視台的禁令,主力放在網路平臺上播送也成為基本常識,但埋藏在影視公司老闆心中的疑慮是,會不會哪天就「網台標準統一」,全部比照辦理?
  清宮劇歷經浮沉,都還沒被徹底「鬥垮」。殺不死的是否更堅強?天威難測,中國影視圈步步驚心;有人以為宮鬥心計過度刻畫人性的畸形,殊不知當今中國的魔幻寫實,並不下宮鬥劇裡的扭曲。
2019-02-03 10:06:34
圖博館
回應
 這篇報導不是事實,其實大陸還是繼續在播放清宮劇,這幾天在大陸還是有親眼看到。
 作者也不必把政府介入比作文革,早年窮搖風大流行的時候, 台灣也曾要求電視劇不要再出現搧耳光的暴力戲碼, 後來本土劇又打破這個禁忌, 無敵鐵金剛和科學小飛俠紅了一陣子, 政府也指示不要再播放暴力卡通, 於是電視卡通轉向喬琪姑娘之類的溫柔可愛風.
 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只要攸關權利,哪有不鬥的你死我活的?小自家庭手足婆媳之間,大到宮廷朝堂之上的黨爭,後宮爭寵,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其實作者不必看到清宮劇就有辮子情結, 純粹就是題材夠多而已, 可以對比一下合寫水滸傳的施耐庵與羅貫中師徒, 他們的時空背景是元末明初 元朝太近不能寫, 明朝是當代也不能寫(清朝寫石頭記/紅樓夢的作者甚至必須匿名, 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寫的現在也沒有定論), 題材夠多又接近當代的就是宋朝, 所以水滸傳就這麼整理起來了, 明朝作者寫宋朝故事的, 另外還有濟公傳和金瓶梅, 清朝寫宋朝的還有七俠五義(女真執政的清朝怎麼沒質疑漢人情節?). 以民國或共和國的角度來看, 民國或共和國的題材太敏感, 也可能因政治而扭曲或被質疑, 最適合又題材豐富的非明清莫屬, 觀眾愛看野史, 正史太過學術, 清朝比明朝近, 野史自然更豐富, 相對的如果要找更遠的朝代, 史料收集相對困難.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627300
2019-02-03 10:08:00
阿楨
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真相來了 2019-12-05 觀察者網

一直以來,雍正帝的背後總是籠罩著“殺父篡位”的陰影,在諸多影視文字作品的影響下,更有不少人質疑雍正為了順利登位篡改了康熙的遺詔。
直到最近的一場展覽《康熙傳位遺詔》,這個“千古冤案”終於有了明確答案。
“九子奪嫡”一直是清宮劇永遠繞不開的重頭戲。康熙六十一年,69歲的康熙皇帝還沒來得及宣佈皇位繼承人,就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猝然離世。
在他駕崩7天后,皇四子胤禛憑一份《康熙遺詔》登上皇位,成為雍正皇帝。但由於康熙生前沒有明確指定誰是皇位繼承人,有關“雍正篡位”的各種傳說悄悄流傳開來。
其中有一個版本最為流行,故事稱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遺詔,把其中的“傳位十四子”加了一筆,改成“傳位於四子”,才擠走了十四弟成功當上了皇帝。
近日一份《康熙傳位遺詔》(複製品)現身北京市檔案館的《中國檔案珍品展》上。關於雍正加筆將“傳位十四皇子”篡改為“傳位於四皇子”的民間傳說,遺詔給出了準確答案。
這份遺詔用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在一幅長1.5米、寬0.8米的卷軸式黃色宣紙上。
遺詔中漢字有1700餘字,內容共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康熙在位60年的豐功偉績。據考證,這部分內容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時就已經書寫好的。
有趣的是,康熙在上述遺詔中總結自己的一生,還不忘吐槽一下“皇帝不好當”:“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
第二部分是遺詔的核心,宣告了皇位的繼承人。
關於傳位是這樣寫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回應
沒有雍正的攤丁入畝,清朝能活到近代?
其實雍正是歷朝歷代被黑的最慘的,不敢說雍正是很好的皇帝,但至少不昏庸,還很努力。他被黑的最大原因就是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策,惹怒了知識份子群體,於是乎雍正就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講起來雍正其實比他兒子勤勉的多,沒有他這個勤勤懇懇的老子,哪來的乾隆盛世。
2019-12-06 09:43:01
美國黑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5 04:00:28
阿楨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要虛構“改稻為桑”的劇情

電視劇屬於虛構。改稻為桑是存在的,只不過是民間商業自發行為,長三角抓住了外貿的機會。所以明清時期主要糧食產地已經從江南轉移到長江中游。所以《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都不能算是本格歷史劇,對基本史實的虛構程度太高,只能算架空。
  回應
 編這個情節就是因為做外貿,明朝銀鈔易位,需要更多的白銀加速完成白銀本位轉換。明代外貿因為宦官跟文官的政爭中,宦官是主持外貿的,結果文官當政後,把船廠及船工都解散了。就經濟角度而言,對外海貿需要國家層面組織,必然是皇帝親信的宦官主持;這也是相對利益分散的文官集團所必然反對的,因為皇權如果外貿經濟收入而強化,必然削弱文官集團的話語權。
 我覺得《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很好看,傳達的思想也很深刻,但我覺得並不能把歷史電視劇當歷史來看,凡是影視作品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等於現實。
2022-10-28 09:25: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