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的四個故事--黨史頻道-人民網

陳毅的四個故事

胡興摸 楊宏

2018年04月27日08:0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陳毅的四個故事

陳毅改裝的水力軋花機

陳毅開展勞動的照片

睡在上海馬路上的戰士

陳毅用過的圍棋

  他從未當過“總司令”和“總指揮”,卻被稱作“陳老總”,主要是他為人隨和、令人親近。

  他既是開國元帥,也是詩人、外交家,曹禺說他性格可愛,夏衍迷他的妙語連珠,民主人士柳亞子稱他為“兼資文武此全才”的將軍。

  毛澤東有句最普通的名言:“陳毅是個好同志。”或許年代相隔久遠,人們對這位文武兼備的儒將之風採,隻能在他的文字傳記中領略一二。此刻,讓我們帶著崇高敬意來緬懷這位開國元帥——陳毅,走進他的紀念館,聆聽他的故事。

  一台水力軋花機

  1922年,21歲的陳毅回鄉時,做過一件至今仍被鄉親們傳為佳話的事情。

  當時,農村極為落后,隻有一些人力驅動的前清時安裝的農業機械。以軋棉花的機子為例,需要3到5個壯勞動力輪番上陣才能驅動,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陳毅步行於羊岔河畔,看著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裡的軋花機太過笨重,費時又費力。為何不為鄉親們改裝成水力驅動?也正好將學到的知識用之於民,讓鄉親們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力量。

  陳毅很快便將想法付諸實踐,經過試用,陳毅改裝的軋花機不僅省了勞動力,軋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裡八鄉的村民都趕來“看稀奇”,面對大家的嘖嘖稱贊,陳毅格外開心。

  隨后,他向留法的同學蔡和森去信,申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組織已經同意他的請求。1923年初,陳毅離開故鄉。從此,堅定地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

  如今,這台水力軋花機仍然保存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中。

  一張折痕照片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珍藏著一張帶有深深折痕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隨一封陳毅寫給父母的信一起送達的。在抗戰時期,這是殊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體現了陳毅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地位。

  1943年底,陳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即趕赴延安。

  到達延安后,陳毅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中央委員會委員。是時,全黨全軍正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積極投身其中,時常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書信往來,向毛澤東介紹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收獲。毛澤東復信稱贊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挂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

  其間,陳毅因思念遠在四川的父母,將自己開展勞動的照片附信寄往。為了避免信件被日偽軍攔截,陳毅將信中“延安”二字改為“西安”,並落款為“兒仲弘敬書”。信件幾經周折,順利送達父母手中。

  新中國成立后,陳毅父母將這張照片贈予陳毅的侄女陳德珍。

  一支睡在馬路上的部隊

  在眾多檔案資料中,比手掌還小的《入城守則》十分引人注目,這是1949年5月由華東軍區司令部印發的小冊子。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戰役持續15天,終獲全面解放,殲敵15.3萬余人,整座城市完好無損。

  就在槍聲停息后的第一個清晨,市民們依然惶惶不安,可當他們打開家門那一刻,他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動了,濕漉漉的馬路兩側睡滿了身著黃布軍裝的解放軍戰士。

  原來,早在4月1日,上海戰役發起前,身為第三野戰軍司令員的陳毅就頒布了《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十項守則的第二條,白紙黑字寫著進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鋪”。

  5月,陳毅在蘇南丹陽縣發表講話,明確指出:入城紀律是執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們解放軍給上海人民的見面禮。

  這條紀律在制定之初,卻不被很多指戰員理解。陳毅始終堅持認為上海情況復雜,不能將過往經驗完全照搬。他將自己意見和看法電報上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等前委委員一致贊同他的意見,並電報中共中央軍委,很快就收到了毛澤東的電報批示,隻有八個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一盤開局的圍棋

  陳毅故居景區有一處景點,用花崗石雕刻了20顆巨型棋子,形如一盤開局的棋,名為“友誼廣場”。這處廣場正是立意於陳毅元帥“圍棋外交”的高超外交手段。

  1958年2月11日,毛澤東正式任命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雖然他在日記中曾表示對負責外交工作“實有綆短汲深之懼”,但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黨交予他的這項重任。

  陳毅的外交手段極為豐富,其中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善於借力。1958年,中國對日本提出改善中日關系的政治三原則后,淺沼稻次郎、石橋湛山和鬆村謙三等日本政界知名人士相繼訪華。在一次會見中,陳毅對鬆村謙三先生提出一條建議,“圍棋、乒乓、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隻談友好。”

  鬆村謙三先生極為贊同,回國后,他積極奔走,終於促成了1960年日本圍棋代表團首訪中國的中日關系破冰之行,1962年中國圍棋代表團回訪日本,此后中日民間交流日益增多。

  1964年12月,日本29位知名棋手發出呼吁,發動日本800萬棋士征集民眾簽名,要求恢復中日邦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全面實現邦交正常化。

  陳毅這一外交創新,也被運用到了中美兩國建交進程之中。陳毅,以其外交工作的輝煌成就,為新中國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了功勛。(胡興摸 楊宏)

(責編:曹淼、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