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字的造字本义是什么?

“陈”由“阜”“东”“土”三个部件组成,有人说和“阵”同源,“东”是“军”的误写,所以把“陈”和“阵”列为同源字。 但问题是,那么多金文都表明写的是“…
关注者
23
被浏览
20,237

9 个回答

似當諧「田」音?侑(或)又(右)「東」象帒、本當䛆(读)爲「塡充」仔(之)「塡」、幼(后)訓䛆 /toŋ/ 音?拋甎引玉。


更辛(新)丅。元荅存照。

近見棗莊王寍侖(论)「東」篇。

今天專門講講“東”字和與之有關的幾個字,只是些個人看法,裡面說“應該”、說“可能”、說“大概”之類,就是不敢說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要解釋古文字的本義,要先看甲骨文,它是目前見到的最古老最接近原始形態的文字,其造字取意比較顯豁,容易看出來;後來的周金文及戰國的簡帛文字都諸多變形,而且越演變或複雜,甚至詭異,看起來沒那麼容易了。“東”字,甲骨文裡的字形是這樣的(《新甲骨文編》354-355頁):
《說文》裡的解釋是:“東,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段玉裁注:“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可是看看甲骨文字形就可以知道,“東”字根本就不是“日在木中”的樣子,也看不出有“動”的樣子,所以許慎的說法靠不住。
近世學者根據甲骨文的字形作出新的解釋(大家可以參看《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冊3010-3011頁所引諸家說法),徐中舒先生認為“東”是古“橐”字,橐是古人裝東西的袋子,而袋子有口有底,橐無底,就是個布筒子,裝進東西之後,要把兩頭扎緊,可以抗在身上或橫搭在牲畜背上,徐先生認為“東”這個字形就是“橐”的象形。他這個說法得到學者們的讚同,也是目前學界對“東”字的主流看法。
可是,徐先生這個解釋是有疑問的,首先是甲骨文裡自有“橐”字,主要寫作
(合集9430)或
(合集9425),象一個兩頭扎住的袋子,或在中間加一點,表示裡面可裝盛物品,它和“東”的字形不一樣,至少它沒有貫穿中間的豎筆。
其次,“東”是端母東部字,陽聲;“橐”是端母鐸部字,入聲,兩個字雙聲是不錯,可韻部差距太大了,怎麼講都不好說是古今字。
本來在甲骨文裡“東”、“橐”的區分是很明顯的,但到了周代的時候,周人經常寫錯字,把一些相近的字形弄混淆,他們開始把“東”、“橐”弄混了,比如戰國中期的十四年陳侯午敦中,就把“陳”字所從的“東”寫成“橐”形,便是寫了錯字,這種情況也較少見,不能據為典要。
那麼,“東”字是啥意思?我個人的看法,“東”應該是“棟”的初文,它是個指事字,在“木”的樹幹部分加個橢圓形的筆畫括出要取的這部分,也表示是樹木最粗壯的部分,又加橫筆或×形筆當指事符號指示要用這部分,商代金文有的寫法也沒有中間的豎筆,只保留了個×形,大概是用那椭圆形表示要取的這部分了。因為古人用作屋棟的木頭,要用整棵樹,去掉樹冠、樹根,只用中間的樹幹,可它表示的不是樹幹,而是用來當屋棟的這段木材,所謂“棟梁之才(材)”,古人造字取意就這麼樸實。從讀音上講,“東”、“棟”都是端母東部字,讀音是相同的。“東”字被用為方位名詞是叚借,和它的本義無關。
……
甲骨文裡還有個從東的字,《新甲骨文編》335-356頁字形如下:
這個字從東從爪,或從又,以前或釋“敕”,姚孝遂先生說此字“卜辭用為動詞,其義未詳,釋‘敕’不可據。”(《詁林》第四冊3014頁按語)因為甲骨文裡從又、從爪有時候無別,在周代的古文字裡從又從攴又每無別,所以這個字可能就是“⿰東攵”字,即陳列之“敶”的本字,《說文》:“敶,列也。从攴陳聲。”又說:“陳,宛丘,舜後嬀滿之所封。从𨸏木申聲。⿰阝申,古文陳。”許慎說“陳”字右旁的部分是從木從申,分明是錯了,金文和楚簡文字中都是從東或從重,“東”應該是“⿰東攵”的省形,“重”則是“東”的音近替代偏旁,“陳”、“敶”應該是一個字,都是從阜⿰東攵聲才對,《集韻》說:“敶、⿰東攵:列也。或作⿰東攵,通作陳。”《集韻》應該是對的,“⿰東攵”就是“列”義的“敶”和“陳”的本字。甲骨文的“⿰東攵”應該是會以手排列屋棟的意思,因為屋棟不止一根,由低至高要依次排列,所以“陳”有“列”的意思,就是排列。《合集》18160的殘辭裡說“……其⿰東攵……”,《合集》20576反:“辛巳,⿰東攵祖辛父。”應該是動詞的“敶”;又《合集》“丁丑,⿰東攵入七”,這個“陳”應該是人名。

佸(厥)謂「東」爲「棟」值(之)初文、覺頗有理、許多悮(难)題冸(涣)伏(然)仌睪、

  1. 「東」、詁(古)文用爲「東西」值(之)「東」、卽諧 /TOŊ/ 音、和已誓(知)表《帒》呧嫬(诸)言音皆否近。
  2. 「陳」詁文皆从「東」、侑从「重」、非「車」。「⿰東攵」㓝早出、勈(用)如「陳」。「⿲阜東攵」㓝是从「⿰東攵」茲(滋)生出偖(者)。

「東」、「棟」相通、槩亦非䣩㣙(由)巧合。孫玉文敎授說、《棟》是从《東》茲生出偖。

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考辨》

伏則以「東」爲《東》和以「西」爲《西》、以「北」爲《北》等一像(样)、是取象于有闗偖名物。

陳【chén】,會意字。

最早见于西周中期的金文《九年衛鼎》中:“我舍顏陳大馬兩(匹)”。「陳」在這裡是人名。「陳」字的左邊从阜,「阜」是土丘的意思;右边像是草叢中升起的太陽,即「東」字,東方是屬木。

西周媯[guī]姓陳國的「陳」,在陳的右邊多增加了一根小樹枝——「攴」,寫作「敶」。如西周晚期的《敶侯簋》和春秋早期的《陳公子叔 父甗》。

列陣的「陣」是個後起字,《說文解字》中還沒有這個字。「陣」最初就是假借了「敶」字,不知道練兵列陣時是不是需要用小樹枝來敲打?先秦時的戰爭主要是車戰,所以後來改用从車的「陣」也很對。

到戰國時,原來的陳國已滅,陳國的公子陳完出逃齊國後改名為田敬仲。齊國田姓的「陳」,後來在「陳」的字形下面增加了一個「土」。

戰國以後,這兩個「陳」就漸漸混同了。

篆文的字形規範為从阜从東的「陳」,簡化字寫作「陈」。

《說文解字·阜部》陳:宛丘,舜後嬀滿之所封。从 从木申聲。

徐鉉注:陳者,大(太)昊之虛(墟),畫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从木。

段玉裁注:帝舜之冑(後代)。有虞閼父者,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嬀滿於陳,都於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按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其地。許必言宛丘者,爲其字从也。《毛傳》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卽《(釋名)·釋丘》之宛中曰宛丘也。陳本大(太)皞之虛(的)正字,俗叚爲敶列之敶,陳行而敶廢矣。


「陳」這個姓氏,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的青銅器銘文中。

閼父,是虞舜的後代,在周武王時任陶正,即管理製陶業的官員。

宛丘,意思是土丘的頂部下凹呈碗狀。相傳是遠古時期太皞的都邑。


唐·林寶的《元和姓纂》中說:夏禹時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今河南商丘附近)。周武王滅商之后,把長女太姬嫁給了舜的后裔閼[è]父的兒子媯[guī]满,並把他封到了宛丘,即太皞之墟,今河南商丘、周口及安徽亳州一帶,定國號為「陳」,以奉守虞舜的宗祀。媯滿為陳侯,死後的諡號為「胡公」,史稱陳胡公或胡公滿。其子孫即以國為氏,稱陳氏。這是陳姓的始祖。


陳國於西周初年公元前1046年立國,至春秋末年公元前479年被楚惠王所滅,國祚567年。



司馬遷的《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記載:陳國至十一世,因宮中內亂,公子陳完(字敬仲)出逃,被齊桓公(姜小白)收留。在古漢語中,陳與田都是真韻定紐,讀音完全相同,遂改陳為田氏。戰國時期,田敬仲(陳完)的後裔篡奪了齊國的王位,取代姜姓而成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