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網上展覽 《手提箱裏的盒子》 走進杜尚的移動人生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精明消費 - D221226

M+網上展覽 《手提箱裏的盒子》 走進杜尚的移動人生

精明消費

發布時間: 2022/12/26 13:00

分享:

分享:

在數碼化年代,哪怕是最傳統和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也在積極探索網絡世界的可能性,讓更多觀眾以不同方式接觸到作品,尤其是疫情期間,不少展覽都由實體轉為虛擬。「《手提箱裏的盒子》啟發出的創意人生足跡」是M+的新嘗試,團隊把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手提箱裏的盒子》所有展品逐一掃描,製成互動網站,讓觀眾一層一層揭開杜尚的創作人生。

自從杜尚於1917年在紐約展出《噴泉》一作(沒錯,正是那知名的尿兜)後,藝術界便宣稱繪畫已死。藝術可以是撿來之物,可以是一個概念,可以是蒙娜麗莎加「二撇雞」。繪畫至今顯然尚健在,但杜尚破格的表現手法,無疑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具開創性的他,甚至在多年前已預視數碼時代的來臨,他曾在訪問中說:「將來,博物館仍然會收藏實物,但他們可能把所有東西儲存在一盒磁帶,人們只要按一下按鈕,就能看到遠在東京的展覽。」是次M+網上展覽,似是把預言兌現,只是展覽不在東京,而在香港。

M+藏品策展人陳欣怡(Hester)指:「觀眾其實可以在M+合院展廳的『博物館之夢』見到作品真身。這是首次有博物館將《手提箱裏的盒子》的所有作品,包括正面和背面同時呈現。然而,那些紙品非常脆弱,它們對光極度敏感,容易褪色,所以是次展覽展出後,就需要放回存倉,待修復團隊加以修復。據稱,下一次再展出這作品,要等11年!作為策展團隊,我們不得不想辦法延長展品的生命,讓它們被更多人看見。」

虛擬展覽延續展品生命
網上看展雖然無法還原在場觀看實物的真實感,卻可以增加互動和趣味。是次網上展覽,M+與本地設計團隊HATO和3D模型工作室Plinth合作,利用3D成像技術還原展品。內容上,展覽分為7個章節,每一章都配以簡短文字和互動遊戲,引領觀眾一步步探索,例如觀眾可以360度旋轉手提箱,或可為《噴泉》構思新名字。

杜尚的亞洲足迹
杜尚把他的藝術人生收納在他的行李箱,他對後世的影響則漂洋過海到達世界各地甚至亞洲。「香港設計之父」奧地利裔設計師石漢瑞(Henry Steiner)曾經在學生時代為杜尚設計書籍,當時他每日到杜尚的家,拍下街角的商舖做書籍封面;從石漢瑞後來的現成物影像拼貼作品,或多或少見到杜尚的影響。杜尚對於中國藝術思潮和藝術團體如廈門達達、星星畫會,以至藝術家黃永砯、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等,都有深遠影響。然而杜尚與亞洲的關連,鮮見於西方藝術論述。

杜尚網上展覽「《手提箱裏的盒子》啟發出的創意人生足跡」,可瀏覽https://duchamp.mplus.org.hk/tc

 

(節錄)

【原文:M+網上展覽 《手提箱裏的盒子》 走進杜尚的移動人生(收費文章)】

作者:何桂嬋

責任編輯:陳家昌、李越樺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消費錦囊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