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和楊絳:最好的愛情是「我懂你」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錢鍾書和楊絳:最好的愛情是「我懂你」

聊到婚姻和戀愛,許多人喜歡引用錢鍾書在《圍城》裡的那些「毒舌」言論:

「婚姻如同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同行最不宜結婚,因為彼此是行家,誰也哄不倒誰,丈夫不會莫測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會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礎就不牢固。」

然而,現實生活裡錢鍾書和楊絳,一見鍾情,相知相守,相濡以沫63年,幸福了一輩子。

他和她,一生一世一雙人,像極了大多數可遇不可求的完美愛情。

但即使真的遇到錢鍾書這樣的文學上的才子,生活上的白癡(62歲才第一次劃火柴!),又有多少人有足夠的寬容和耐心相待呢。

如果真的有機會遇到楊絳這樣才貌雙全的完美女性,溫柔相待,又有多少人能說他們可以坦然接受呢。

好的愛情,不是完人和完人的結合,是理解和珍惜以後的相知相守。

01

1932年,楊絳和錢鍾書在清華園初見。錢鍾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渾身儒雅氣質,「蔚然而深秀」。

楊絳更有一番神韻,個頭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溫婉和藹,人又聰明大方。據稱,當年「楊絳才貌冠群芳,男生求為偶者70餘人,謔者戲稱楊為72煞」,最知名的追求者之一可能就是費孝通。

初遇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但倆人一見如故,彼此都念念不忘。

然而,錢鍾書聽說楊絳已經有男友,楊絳也聽說錢鍾書已經訂婚。

後來再見面,兩人都著急忙慌地解釋了。

錢鍾書說:「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

楊絳亦說:「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水到渠成一般,開始了戀愛。

戀愛期間,兩人經常互通信件。

某一次,她的回信不巧落在了錢鍾書父親錢基博的手中。錢基博突發好奇之心,於是悄悄拆開信件看了,完事後竟喜不自禁,大讚:「此誠聰明人語!」

原來,她在信中寫的是:「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這樣的女孩子,自然是招人疼愛的。

02

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

多年後,楊絳在文中回憶道:

「(《圍城》裡)結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鍾書自己。因為我們結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裡最熱的日子。我們的結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籃的女孩子、提紗的男孩子,一個個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

婚後沒多久,錢鍾書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

滿腹經綸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卻出奇地笨手笨腳,放心不下的楊絳決定中斷清華的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

楊絳本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大姐,為了照顧錢鍾書,幾乎攬下生活裡的一切雜事,做飯製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在家不時闖「禍」。

檯燈弄壞了,「不要緊」。

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

顴骨生疔了,「不要緊」。

事後確都一一妙手解難,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鍾書的一生。

錢鍾書對這樣妻子,誇起來也是毫無保留。

「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是錢鍾書曾寫給楊絳的「贈語」。

世上不乏賢妻,才女也並不是找不到,但這樣才情俱佳,還甘作一個「灶下婢」的妻子卻是難覓。

愛往往是相互的,錢鍾書雖然笨手笨腳,但也是盡其所能地做出了改變。

錢鍾書第一次劃火柴,就是為了給楊絳做早餐。

楊絳懷孕的時候,可把錢鍾書給高興壞了,他雖潛心研讀,卻並未影響到對楊絳的格外關心和體貼,他開始學著做家務,為的是能多分擔一些勞動讓楊絳好好養身體。

他的歡喜,亦時刻流露著,一日他還癡人一般地對楊絳說:「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就像你這樣的。」

疼愛女兒的同時,錢鍾書還不忘教導女兒在他不在家的時候要疼愛和照顧楊絳。

除了生活,在事業上,兩個人也是好伴侶。

1942年底,楊絳創作的《稱心如意》話劇登上舞台,一鳴驚人,迅速而紅。

錢鍾書有了些小落差,某天,他對楊絳說道:「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支持嗎?」

楊絳聽後,不但支持,還催促他趕緊寫。

為了讓他可以減少授課時間,專心寫作,她把家裡的女傭辭退了,並包攬了所有家務。

不負所望,兩年後,那部驚艷世人的《圍城》成功問世。

他的名氣,亦是世人皆知,然而,他在《圍城》中的序中只是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裡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地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他們的愛情,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成全。

03

楊絳說過:「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雙方相互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錢鍾書和她的感情,也是因為這份理解,所以才能長久。

《圍城》改編的電視劇,每集片頭都有一句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多如此。

這是楊絳寫在《圍城》扉頁的話。

可以說,楊絳是最懂《圍城》的人,也是最懂錢鍾書的人。

曾經,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於是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04

人生有聚散終有時,錢鍾書還是走在了楊絳的前面。

1999年,八十八歲的錢鍾書逝去。

望著未合好眼皮的丈夫和他尚且溫熱的身體,楊絳伏在丈夫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

當時已87歲的楊絳說,「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這責任一擔,就是餘生。

楊絳獨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錢鍾書留下的4麻袋天書般的中外文書稿,有7萬頁之多。

在這之間,她還寫了《我們仨》,紀念最愛的兩個人。

《我們仨》的開篇,她就說她做了一個夢。

她夢見「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幕,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

後來她把夢告訴錢鍾書,埋怨錢鍾書不等她讓她惶急和孤淒,錢鍾書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

可見,她對他是有多不捨。

她在書中寫:「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著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

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裡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這是她給他寫下的最催人淚流的情話。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離世,享年105歲。

他們仨終於,團聚了。

她和他,也再不分別了。

**關注樂閱(ID:lereader)公眾號,解鎖更多精彩內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