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感是不是任何一篇骈文都无法超越?

关注者
240
被浏览
176,106

19 个回答

很多答案中提到《洛神赋》,但赋和骈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古代文体可以分两大类,韵文和非韵文,前者的源流是诗经,后者的源流是书经(尚书)。辞、赋、诗、词、颂、铭 等,都是由诗经发展而来,为押韵文体,偏重抒情或简略叙事;文、记、序、表、论、策、书 等文体是由书经发展而来,不押韵,偏应用。

如班固《两都赋序》中所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是由诗经发展而来,是应该押韵的,只是不同种类的赋对押韵的要求不同。 赋分有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文体赋五大类。 大家所熟悉的汉大赋如《上林赋》《子虚赋》属于散体赋, 多采用“问答”形式,铺陈宏大、状物细腻而夸张,且篇幅较长。

骈体赋主要使用两句字数统一,讲究对偶与声律协调的骈句,骈句要押韵,但可以换韵。骈体赋兴起于汉代,如赵壹《刺世疾邪赋》,兴盛于六朝,如庾信《哀江南赋》。 而以骈句为构成主体的文体,除骈体赋之外,还有骈体文。用韵的叫骈体赋,不用韵的叫骈体文。

律赋由骈体赋发展而来,区别是要限韵,即只能使用某几个韵部,而且篇幅较短小,一般三四百字左右。限韵因为律赋是唐宋科举考试主要内容,为防止提前写好作弊。现存绝大多数赋为律赋,代表作有白居易《赋赋》等。

文体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带有明显的先秦散文风骨, 对音韵与骈对不甚看重,注重返契古散文的朴质与畅达。 高中课本中绝大多数赋,如前后《赤壁赋》,《秋声赋》,《阿旁宫赋》都是文体赋。


赋说完了,简要说一下骈文。骈文不押韵,但也是有声律要求,其一是出句与对句节奏点的字平仄相对,这一点与诗词类似,在此不详述。第二点,也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骈文要求“走马蹄韵”,而这也是骈文朗朗上口的重要原因。走马蹄韵指上一句的对句的末字要与下一句出句的末字平仄相同,举个例子: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我们以《滕王阁序》为例,按照平水韵分析末字平仄规律(知乎不能用颜色实在可恶,只能用黑体):

“时维九月,序属三。潦水尽而寒潭,烟光凝而暮山。俨骖騑于上,访风景于崇;临帝子之长,得仙人之旧。层峦耸,上出重;飞阁流,下临无。鹤汀凫,穷岛屿之萦;桂殿兰,即冈峦之体。”

末字

月-秋-清-紫-路-阿-洲-馆-翠-霄-丹-地-渚-回-宫-的平仄严格按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再来看看另外一篇流传千古的骈文《讨武氏檄》:

“伪临朝武氏者(此句为散发句,句尾平仄不论),性非和,地实寒。昔充太宗下,曾以更衣入。洎乎晚节(按平水韵为仄声),秽乱春。潜隐先帝之,阴图后房之。入门见嫉(按平水韵为仄声),蛾眉不肯让;掩袖工,狐媚偏能惑。践元后于翬翟(按平水韵为仄声),陷吾君于聚(读音:忧,平声)。加以虺蜴为,豺狼成。近狎邪,残害忠。”

-------嬖-嫉----翟-麀----的平仄为(注意平水韵和今韵平仄区别)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结:骈文之所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美感,是因为按照严格的声律要求:节奏点字平仄相对和走马蹄韵。

=======================================================================


铺陈了这么多基础知识,终于可以回到原题 “《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感是不是任何一篇骈文都无法超越”了。这个问题主观性很强,因为文无第一,其他骈文能否超越完全是主观判断,这里修正为“为什么很少有骈文达到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感”(同样是主观,但至少避免了争第一,而可以分析原因)。


先说答案:

马蹄韵产生于唐初,这意味着唐之前的文人无法利用这一点达到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而盛唐律诗成熟之后成为绝对主流,以后是宋词元曲,而且受历次古文运动的打击,文人对骈文的兴趣不大。

首先,骈文与骈赋类似,极盛在六朝。但是音韵学起步很晚,四声(平上去入)在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3)才被沈约等人发现并开始利用,而这离南北朝结束只有一百年左右,这也意味着之前大多数文学家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写。即使是这之后,利用声韵规律达到音乐美的技法也不够成熟。比如我的文学偶像庾信,被广泛认为是“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在其代表作《哀江南赋》中,用骈文写了一篇序: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着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籓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

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哀江南赋全文见最让你欣喜的古文诗赋是哪一个? - 知乎,文末附有庾信其他经典作品的链接,以及有什么气势磅礴的古赋推荐吗? - 知乎,强烈推荐)


如果按照之前分析滕王阁序的分析方法,不难看出看出《哀江南赋序》并未走马蹄韵,也没有严格做到节奏点字平仄相对。这是因为庾信水平不够吗?显然不是。对于骈文骈赋,庾信相当于李白、杜甫、周邦彦、辛弃疾、马致远在相应文体的造诣和地位。庾信对于用典达到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准,没有走马蹄韵是因为当时没有这个要求,也没有人知道这项技法。尽管如此,《哀江南赋并序》仍然朗朗上口,这是因为庾信已臻化境的语感和对文字如臂使指的掌握。


相比于《滕王阁序》,我更喜欢《哀江南赋序》,因为其中凝聚的家国之恨,可谓字字见血,比王勃的怀才不遇更真挚动人。庾信用典浑然天成,如“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自然而贴切的写出了当时的境遇和心态,这一点上胜过王勃。

正如我的老师凝樱子所说,我们作赋应该学习六朝的风骨和唐宋的技法。对文章来说,显然风骨比技法更重要。对我来说,庾信的作品虽不完美,但仍是不可超越的。


===================================================================

上面关于赋和骈文的知识是我从凝樱子老师那里学到的。凝樱子出身辞赋世家,家传赋学研究与创作技法,从小受父亲私塾氏训练,著有《赋学微义》,代表作《华山赋》等,多次荣获各项大奖。

中国赋学网-静山辞赋学院主办 - Powered by Discuz!

凝樱子_新浪博客


华山赋

乾枢列道,地德含章1。宏其华岳,峻极八荒。拔峭直擎于上界,凌威崇镇于西方。摄秦岭而秉正,宰渭流以持刚。形若琼莲,香散绛宫之侧;势如天戟,影投紫阙之堂。皓质沉固,嘉色激扬。于是雄地表,振天邦。赤松布雨,白帝练祥2。轩辕驭风,兴聚仙之会;古圣临岳,放巡野之缰3。嵯峨领群岳之盛,雍肃成九州之昌。百祺覃而昭衍,四海披以维匡。嶙峋乎穆穆,浩荡乎汤汤。遂而一山巍丽,万物宁康。

既成华夏根骨,乃秉名山轨仪。汇妙之源,不可方其态;取微之典,莫能拟其规。昭王曾登,孤梯暂安险步;玄宗欲禅,隆誉更造巨碑4。凿阶而索荡,开岭则岩移。华山之道始具,宫观之构既随。于是探雄峰,触幽碧;攀独径,走悬危。仰首道山,应叹千寻之壑;涉身云路,更崇万丈之基。至若飞翮运妙,清飚玮奇。石浪层层,催昂昂以举;玄风焕焕,引凛凛而思。

嗟其万象垂威,五峰参宿。鸿鹄栖南顶之险,磊落相交;桧柏掩少昊之祠,劲贞互守。清池仰天而蕴寒,颢气临渊以铺秀。太上安鼎,应遗宝丹;茅公乘龙,孰为仙友。岩模巨掌,引奎星而牧云;崖出古松,从岳范而朝斗。恍惚霞台朴光,难穷紫阁真囿5。和萧弄玉,凤曲犹闻;驱雾公超,琼门可扣。毛女之餐既无所精,修羊之榻复有何陋6?

顽石三裂,更彰救母之心;苍岭独横,曾洒投书之泪。太白“搔首”而吁,少陵“问源”以志。棋敲宋祖之封,云掩希夷之寐7。更乃辉凌百妍,水激千粹。飞流澹涌,还挂峪谷之幽;倾素分湍,不舍云林之翠。或逢顿来山雨,骤失溟鸿;即染天香,渐生灵瑞。驻望璇霄若虚,回惊绝壁寥邃。若及寒岳堆银,鹅雪盖地。目迷天穹,晶雕万类。履玉则珠残,扶栏而冰坠。慨其九野,感天地之能;观于四时,尽乾坤之馈。卷舒与同,浩细无异。玄元旷而强名,道理滋而不易。嗟乎,华岳真形,奚可睹焉。

至若岭藏远圣嘉圭,既成福衢;岩储历皇诚祈,不负洞天。庆云拱日,祥鹤盘渊。磬钟绕树,星月入弦。腾仙音於谷外,漫宝气於林缘。思遥遥莫止,心眇眇而旋。青蚨之仓,抱诚有应;金天之库,怀善无愆8。或乃笑谈旧事,呼啸绝巅。竟似携风雷,御霞烟。恍若凌虚之客,亦是论剑之仙。当此时也,唯愿漱石轻身,偷云换骨;积光含慧,合素成全。

若夫一生三至华岳。或凭少年意气,问初九晦明9。磨心神而砥砺,经颠沛以弥宏。或携盛时蟠礴,茂岁功名。类庄生齐物之论,比老氏同尘之行10。至若遐木飞叶,黛草解英。则了大千未静,浮沤已更。呜呼!观华山及宇,叹人世难争。所谓险者,取乎志也。弱于志者,蹈乐能畏;勇于志者,临危亦征。遂而地兴崇绝,民以赤诚。固可砥砺国士,与作锵鸣。是谓国不可无其险也!至夫哉,西岳。

——凝樱子谨撰

注释:赋用平水韵。江阳,有宥共用。

①:乾枢:即天枢。乾又指西北方位。含章:包含美质。《易·坤卦》:“六三,含章可贞。” ②:天邦:指古华夏。赤松:即赤松子,传为上古雨师。汉武帝元封元年曾下诏在华山下建集灵宫(今西岳庙前身)“以怀计集仙者石乔、赤松子”。白帝:即少昊。系黄帝之子。传为西方金天之神,即西岳大帝。 ③:轩辕:即黄帝。华山曾是黄帝会集群仙之所。古圣:指虞、舜等远古首领。据《史记》载,虞、舜皆曾至华山巡狩。④:“演”:通“衍”。推演。《三国志》——“敷演皇极,流化万里”。轨仪:仪制。 昭王:即秦昭王。秦昭王曾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玄宗:唐玄宗。唐天宝九年,玄宗决意封禅华山,惜三月关中大旱遂作罢。西岳庙曾有《唐玄宗御制华山铭碑》,高五十余尺,谓天下第一碑,今余残迹。⑤清池:指华山南峰绝顶之仰天池。位华山海拔的最高处,池水不盈不枯。太上:即李聃,亦称老子、太上老君。曾著《道德经》。道教尊为“三清”之一。华山是老子修炼之处,曾在南峰安鼎炼丹。今尚有老君洞、炼丹炉等遗迹。茅公:茅蒙。战国末人。在华山修炼得道,后乘龙白日飞升。岩模巨掌:指仙掌崖。在华山东峰,有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逼真,人称华岳仙掌。素为“关中八景”第一。“真囿”:《字林》“有垣曰苑,无垣曰囿” 真囿:喻指仙苑。⑥:和萧弄玉,凤曲犹闻:指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之典。如今华山“中峰”所留二人遗迹颇多。驱雾张楷:张楷字公超。有道术,能兴五里大雾。曾居华山修道,至今尚有张超谷在。毛女之餐:毛女,字玉姜。秦末避难至华山。饥食松籽,渴饮清泉,年久成仙。羊公之榻:羊公即修羊公。曾在华山的石室中修行得道,石室中唯石床,别无它物。⑦:顽石三裂:指沉香劈华山石救母。今华山莲花峰遗有巨石,长10米余,裂为三段,如刀斩斧截,后人指为“斧劈石”,传即沉香救母时斧劈华山所遗。苍岭独横:苍岭指华山险途“苍龙岭”。韩愈游华山,回途至苍龙岭,惧其险而不敢下,遂坐岭大哭,投书呼救。后华山令闻讯派人负愈归之,一时传为趣谈。如今岭上端有“韩退之投书处”刻字。李白“搔首”:李白登华山,曾兴叹“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少陵“问源”:杜甫游华山,曾做《望岳》诗,有句曰“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宋祖之封:相传赵匡胤未登帝位时,曾与陈抟真人赌棋,因输棋而将华山赐封于道家,至今犹有“华山自古不纳粮”之说。希夷之寐:宋太宗赐号陈抟为“希夷先生”。陈抟有“锁鼻术”,民间称“睡功”,能一睡三年。陈抟长居华山修炼,于华山道教发展影响极大,留下传说遗迹甚多。⑧:金天之库:白帝少昊主西方金天,传掌天下财富。青蚨之仓:青蚨喻为金钱。⑨:初九晦明:卦以六、九分谓阴阳。卦中第一爻为阳者,乃名“初九”。表明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后亦以"初九"谓尚未发迹之时。⑩:庄生:即庄子。曾著“齐物论”收于《庄子·内篇》中。老氏:即老子李聃。曾著《道德经》。其第五十六章有云:“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语即出于此。

原题目:《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感是不是任何一篇古文都无法超越?

答:

惯例上,古文指散文,不包括骈文。

中国文学史上对古文的整体评价远高于骈文。

===============

现题目:《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感是不是任何一篇骈文都无法超越?

答:《滕王阁序》显然是流传最广、最知名的一篇骈文。

骈文短处在”说事“。单纯”语言美感“好话,只要堆砌出的骈文如此美感的还有很多,如: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但是真正流传千古的骈文,说理叙事能与文体美感结合,《古文观止》选四篇骈文(滕、过、岳、讨)均是千古名篇:

《过秦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这篇相对需要更多的”梗“才能欣赏,不过仍然有很多名句。

...........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另外还有《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