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提质 以“质”向远 - 财经 - 中工网

以“新”提质 以“质”向远

大兴区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来源:北京日报
2024-04-19 09:41

原标题:以“新”提质 以“质”向远(主题)

大兴区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副题)

题记

四月的风,吹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拂过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吹绿了“中国药谷”,又“叫醒”了大兴经济开发区的姹紫嫣红。

风起时,扬帆日。立足“三区一门户”,位于北京南部的大兴区正处在一段向新的征程之中。临空经济乘风而起,氢能应用加速落地,生物医药厚积薄发,数智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数据引擎”。大兴区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产业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有大兴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产业呈现大兴之态势。

以绿为底

擦亮高质量发展“新质”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简称“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建设遇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东风,一场绿色引领的变革在大兴机场临空区片区的热土上催生新动能,孕育航城梦。

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建设现场,8栋楼宇环绕,2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拔地而起。“园区建设运营中将综合利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实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打造舒适、高效、健康环保的商务建筑。”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的重点项目,国际航空总部园生来自带“绿色基因”,按照LEED铂金级&WELL金级、绿色建筑三星等三大高标准设计,建设之初就最大程度降低碳排放量。2024年1月,该项目作为新一代智慧办公产业园区代表亮相第三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受到业内高度关注和好评。

大兴机场综保区及周边非保区能源中心是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目前最大的能源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片区内首个近零能耗、近零碳、绿建三星三认证示范项目及基于源、网、荷、储的100%绿色可再生能源供应系统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

像这样的绿色低碳理念,不仅扎根在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产业发展中,更融入了民众的生活中。机场回迁安置房配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生活热水的供应,太阳能光热对生活热水保障率达到40%。

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管委会出台《关于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建筑绿色低碳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政策引领,加快推进实现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落实绿色生态理念。

为了不断提升“含绿量”,大兴机场临空区大兴片区正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加快形成会展消费、生命健康、物流枢纽、航空科创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两大百亿级产业,推动起步区尽快成规模,为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集群打牢基础。截至2024年3月底,注册企业达到5820家,包括170家外资企业,聚集起瑷格干细胞、意胜生物等一批基因和细胞领域企业,落地顺丰、京东等物流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大兴机场临空区全面推动落实“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综合服务”改革,打造“一天办N证,拿地即开工”集成办事场景,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先后承接196项市、区两级赋权,实现“临空区的事临空区办”,高效服务产业链企业。

“氢”装上阵

拓宽新兴科技应用场景

当蓝白色车身的兴40路驶进公交站,乘客们便知道将要乘坐氢燃料车,去往目的地。与纯电动公交车相比,氢能源公交补能时间短、续航里程长,单次加氢十几分钟,满氢后能行驶400公里左右,可保证车辆1天的运营,更适合在里程较长的农村地区公交线路使用。这一场景的实现得益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蓝图起笔以来,大兴区乘势而上,不断完善示范区氢能产业链条,推动生产生活场景换上“氢”装,让新兴科技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走进示范区北区,现代化展厅、生产车间映入眼帘,谁也不会想到,2019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家老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制造业低端,产能落后。如今却聚集了近200家氢能产业链企业,涵盖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链条。

柴茂荣是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曾在国外研究氢能三十多年,2017年他回国创业。氢燃料电池汽车“八大关键零部件”之一的催化剂,被柴茂荣团队突破,项目在盛产西瓜的大兴庞各庄落地生产。

“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是国内较早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民营企业之一。他们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不仅能满足公交车的运行需求,还能满足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快速安全行驶。亿华通率先在国内实现了燃料电池零部件100%的国产化,并在大兴氢能示范区建设了生产车间。亿华通制造总监牟晓杰表示,选择落地大兴,除了能与位于海淀区的公司研发部门联动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氢能示范区的产业聚集生态。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毗邻大兴机场高速和京开高速,周边还有京南物流基地等场所,为氢燃料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场景。示范区内建有全球规模最大加氢站,日加氢量达4.8吨。

据统计,大兴区储备氢能项目超500个,产业动能蓄力强劲。大兴区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023年如期完成“氢十条2.0”政策兑现,支持17家企业6600余万元,全方位服务企业落地生产、发展壮大。2024年,大兴区将大力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油换氢”,加快加氢站建设布局,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力争突破3000辆,建设不少于10座加氢站。

“靶向”发力

打造世界级疫苗产业集群

今年3月25日,大兴区政府与阿斯利康、民海生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在疫苗领域的合作模式,助力中国疫苗创新产品海内外合作与发展。此前,在大兴区推动支持下,民海生物已经与埃及、印尼等国家疫苗企业达成合作,迈出了“中国药谷”疫苗创新成果走向海外的重要一步。如今,建设“世界级疫苗产业集群”再添新彩,大兴区世界级疫苗产业集群的“朋友圈”也进一步拓展,蓝图更加清晰。

经过二十余年的生物医药产业积淀,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赢得了“中国药谷”的美誉。出台专项政策、抢占前沿赛道,提供精准服务、聚集特优人才,“中国药谷”一步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园交相辉映的空间格局,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清控医工融合创新产业园、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中粮达瑞兴生命健康产业园相继涌现,打造了生物制药、创新化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主导板块和数字医疗、大健康两大拓展板块互相赋能发展体系。

近几年,以打造“世界级疫苗产业集群”为目标,“中国药谷”完善疫苗领域产业生态,推动园区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支持民海、科兴中维、沃森、依生、循生等企业开展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联合疫苗、20价肺炎球菌疫苗、HPV治疗性核酸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及生产;鼓励园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沃森生物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等产品相继出海,助力中国医药创新产品走向全球。下一步,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将积极引进原辅料、内外包材、核心试剂、生产装备等优质资源,着力打造疫苗全产业链。

“我们始终认为疫苗研发和生产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关乎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未来,我们将瞄准国际市场,以领先全球的疫苗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服务世界各国人民。”园区疫苗企业负责人表示。

数智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数据引擎”

数字经济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具有极强的牵引带动作用。瞄准数字经济赛道,大兴区积极布局,抢滩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沿主阵地便是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兴经开区”)。2023年,大兴经开区实现了信软产业当年培育、当年破百亿元的跨越式发展,吸引了千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和投资项目落地,新业态正从这里加速走出去,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

大兴经开区始于大兴工业开发区,后转型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数字经济”是它的“二次升级”。这次深度转型升级让大兴经开区的生产力产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制造迈向先进智造,从视听媒体迈向元宇宙,从网络化迈向数智化。数智深度融合,带动产业裂变式发展。

新一代软件成为“一核”。聚焦基础软件、算力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细分领域,大兴经开区先后引入了宇信科技、中化学数科、元年科技、旋极科技等一批总部型企业落地,数字发展“长板”越锻越长。

瞄准元宇宙内容创作、AI医药研发、脑机接口等未来方向,为数字文化、数字健康张开“两翼”。纵横文学、星光、钛媒体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以及世界500强艾昆玮、华润医药、九州通等一批数字健康企业在大兴经开区落地发展。

大兴经开区还创新“一楼一品”模式,建设元宇宙大厦等产业集聚楼宇,带动包括北京蓝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十余家元宇宙相关企业落地。

在催生新业态的“数据要素”赛道,大兴经开区把握各级政策落地契机,培育集聚100家数据要素企业,率先在消费、文化、健康等领域形成应用示范,加快形成以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产业生态。今年,大兴经开区将围绕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为特色发展数据服务业,联合腾云天下等建设“数据合规港”和数据要素服务中心,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合规流通平台”,联合大兴临空经济区打造大兴区数据要素产业“北港南岸”布局,探索“数据产业+合规平台+跨境服务”大兴模式,实现数据“传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落地。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一隅卷起的风,将慢慢吹遍一千零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大兴土地;从一业兴起的浪,将层层翻涌过一百八十七平方公里的产业功能区。大兴区将继续保持“风生水起看大兴”的良好态势,聚焦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打造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六大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