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返校都經過他手 「金獎製造機」林仕肯進擊電影夢

▲「金獎製造機」林仕肯。(圖/財訊雙週刊)
▲「金獎製造機」林仕肯。(圖/財訊雙週刊)

電影製片習慣性在幕後默默付出,但作為電影片場的穿針引線人,林仕肯靠經營團隊提升專業度,接續拍出一部又一部能兼顧品質的電影。

公視的年度旗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是繼《傀儡花》之後,獲1.5億元拍片預算的又一部鉅作。其中,光是重建80年代的中華商場就耗資8000萬元,這個綿延兩公里、8棟連棟的三層建築大廈,在金馬獎美術團隊王誌成領軍下的結果,可謂歎為觀止。

這場備受矚目的大戲幕後,有一位較少人注意到推手──製作統籌林仕肯。圈內人稱林仕肯是「金獎製造機」,他經手影片不僅囊括金穗獎、金鐘獎、金馬獎,2017年度台灣票房前5名影片中,就有4部由他成立的「邊境映象藝文公司」所製作,叫好又叫座。《天橋》是他從電影橫跨電視影集嘗試以來,規模最大的影視作品。

王誌成說:「阿肯很有自己的想法,電影科班出身的人保有獨立製片人的DNA,對藝術的要求高。」林仕肯還長期維持多部片同時進行的工作狀態,《天橋》和《返校》電視劇就是此刻同時間進行,後者還首度採美劇多導演制方式拍攝,兩部片挑戰各有不同,「但任何加深難度的新嘗試,都是做了才知道」。

從大銀幕跨小螢幕 習慣走自己的路

「劇本故事、人物、世界觀或形式,有我想挑戰或有感覺的,才會接案。」林仕肯說,接下《天橋》除了因為喜歡吳明益的作品以及有楊雅喆導演外,他也不諱言,從業十多年後,終於有機會接觸這麼大成本的作品。至於《返校》則是對開發案的首度嘗試,對個人都是跨入電視劇的里程碑。這位金獎製片看未來幾年院線市場,認為會持續走下坡,學習製作電視劇將是必然。

林仕肯能跨越電影與電視劇的製片,資深的同行觀察,從接案來看,林仕肯走出一條路,而且對管理公司有一套。但被視為藝術型製片的林仕肯則強調,自己沒放棄過當導演,只是製片這些年做下來受到肯定,「彷彿是這工作選擇了我」。

28歲才決定此生奉獻這行,自嘲年紀不小,所以想縮短歷練時程。林仕肯先到廣告公司累積「小型電影」創作約一年,之後就展開獨立接片的工作模式。

強調凡事做中學的林仕肯坦言:「過程極度痛苦,只是相對成長也很快。」比如2012年,林仕肯製作人生第一部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預算高達4500萬元的長片,比先前接過的案子足足高了10倍,「我沒有任何的know-how,一開始自己也怕得要死,但自己說服自己後硬著頭皮就上了,靠著一次次失敗與挫折頂了過來。」後來,也成為林仕肯拍得最有成就感的一部片。

製片這行,難以在美學上取得被判斷標準,因而沒有獨立獎項,只為會被放在最佳影片一起表揚,算是電影作品的穿針引線人;李烈、葉如芬、黃志明等就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林仕肯說,自己很景仰這些厲害的前輩,但不特別崇拜或追隨,「畢竟電影是創意產業,應該要有點自己的東西,我對自己是有一點期待。」

同時培養兩組人馬 慢慢磨出聲量與品牌

「台灣電影環境就是製片組拍完就散,很希望能養一群人,培養團隊默契。」多年前曾合作過的工作夥伴形容,「肯哥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但這樣接案壓力都在他自己身上,讓我們很擔心他身體狀況。」為此,林仕肯在從業十年後創立了邊境公司,就同時培養兩組人,開發一種「類in house的freelancer模式」(編按:類編制內的自由工作者模式),讓大家身分彈性,但基本片量固定;這種不用與外面的人磨合,有自己SOP(標準作業程序)下,可將拍攝前置期壓縮到一個半月,讓同行都感到佩服。

「專業能提升大家對製片的重視程度。」林仕肯說,台灣是導演光環社會,「我就是要慢慢做出聲量與品牌,要讓外界知道,你來跟林仕肯合作就有那種好,試了就回不了頭,我們團隊絕不流氓草莽。」針對團隊內部,林仕肯還把大家的犯錯內容寫成一個祕笈,讓長期合作夥伴都能知道團隊核心方向。

採訪這天,林仕肯工作如常滿檔,上午與公視團隊討論《天橋》審片和行銷後,接著討論新片的前置工作,但受訪過程中依然顯露出活力。友人透露,林仕肯會要求團隊隨時展現活力,「因為拍片很辛苦,歡樂氣氛很重要,所以就算再累他也會以身作則」。

三歲就迷上電影 商業、藝術不可偏廢

如今台灣影業在創意或美術上都不乏有好的表現,但林仕肯語重心長地說,「編劇的人才絕對缺乏。」商業和藝術片都愈來愈缺投資人,國際市場對台灣片也沒什麼期待,電影預算將會走入兩極化,2000萬元以下的小成本製作,或是多方合資一個7000、8000萬元的創作,電影創作將因此更有瓶頸,這是必須正視問題。

「韓國電影拳拳到肉,相較台灣電影的文人味或有氣無力,實在令人舒爽,有種沒在客氣,用盡全力的極致感。」林仕肯絲毫不掩飾地表示,「韓國就算抄好萊塢,也靠加入自己元素而走出一片天,要抄得成功也沒這麼容易。」

韓國政府傾全力扶植國家隊,但其實韓國片成本也不高,「反倒是台灣影片敘事能力偏低,真要反省該怎麼取經,」很希望能實戰合作,進一步向國外團隊學習。

林仕肯平常愛看艱深甚至極小眾藝術作品,卻能在商業思考中取得平衡。「我本來是個藝術電影的愛好者,」林仕肯透露,「我3歲就進戲院,從小到大都喜歡,看電影對我來說很像聽音樂,什麼樣心情就配什麼電影。」

做了商業電影後,林仕肯發現了它的難度和珍貴的地方,而投入製片至今,更把最實際的東西想在前面,期待自己能成為藝術與商業兼具的電影工作者。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澎湖幸福島 府會龍頭達共識發放500元消費卷
韓星健檢驚見「10倍精蟲量」 捐給張娜拉圓夢生寶寶!
通姦除罪化 五成四民眾認為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