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有三個選擇:防曬用品上的SPF、PA、PPD是什麼意思?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防曬有三個選擇:防曬用品上的SPF、PA、PPD是什麼意思?

防曬有三個選擇:防曬用品上的SPF、PA、PPD是什麼意思?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最常見的防曬標示SPF、PA、PPD都是表示對於紫外線的防護強度,SPF是UVB的防曬係數,數字越高表示防止皮膚曬紅曬傷的能力就越強。PA、PPD則是UVA防曬係數。

文: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防曬是這幾年來熱門的保養話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陽中紫外線曝曬過度的話,很容易造成皮膚受損與老化的風險與後果。對皮膚會造成傷害的紫外線主要分為UVB、UVA兩種,曬過太陽最快感受到的曬紅或曬傷,就是由UVB所造成。

而UVA分成短波、長波兩類,短波UVA容易造成皮膚曬黑,長波UVA則會導致皮膚慢性老化問題,例如色素沉澱、皺紋與黑斑(如下表所示)。而且無論是UVA或UVB,都是造成皮膚癌的重要原因。所以當環境紫外線過強的時候,如何藉由各種內外在保護,來減少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是維持皮膚健康很重要的關鍵。

UVB

UVA

波長

280~320nm

320~400nm

短期曝曬

曬紅、曬傷

敏感、皮膚耐受性下降

長期曝曬

誘發皮膚癌

色素沈著、皮膚發炎、老化

防曬保護要做好,簡單說有三個選擇,也就是防避、遮蔽與使用防曬品。

1、防避: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

要減低過強的陽光曝曬,就要儘量避開10:00~15:00的時段在戶外,因為這時段紫外線最強,尤其在台灣的晴朗夏天,這時段的紫外線指數,常會是過量級或危險級狀態。因此建議在這段時間內儘量不要從事戶外活動,待在室內或有遮蔭的地方,就可以大大減少紫外線傷害。現在每天氣象局或相關手機app都會提供紫外線指數,讓大家可以了解紫外線強度變化,以方便做因應。

2、遮蔽:選擇使用適合的衣物遮陽

外出時把會曝曬在外的皮膚想辦法遮蔽住,就會有防曬效果。使用長袖衣物、太陽眼鏡、寬邊帽、陽傘等防曬用具,就可以遮蔽大部分陽光。整體來說,防曬保護只要先做到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出門,以及外出時搭配適當的外在物理性遮蔽,就可以達到基本效果。但因為有些地方還是很難遮蔽到(例如臉部、手背以及前頸),這時候輔助防曬產品的使用就很重要了。

3、防曬品:選擇有效的防曬品來使用

一般最常見的防曬標示SPF、PA、PPD都是表示對於紫外線的防護強度,SPF是UVB的防曬係數,數字越高表示防止皮膚曬紅曬傷的能力就越強。PA、PPD則是UVA防曬係數。PA是日規,一到四個「+」號不等,「+」號越多表示延緩曬黑的時數就越長;PPD是歐規,數值越大表示防護強度越高。

以上這些防曬係數皆為人體測試結果,而目前市面上也有非人體測試的防曬標準,可以表示出防曬產品對於紫外線的防護廣度與平均度。在選擇產品時,可以挑選臨界波長≧370nm與星號三到四顆星的寬頻防曬產品,才能達到較佳防曬效果。

若只是在日常通勤/室內工作為主的使用情境,使用SPF25~30左右,PA+++的基本級防曬乳就可以。若是從事戶外活動或運動,則建議使用SPF50/SPF50+,PA++++進階級的防曬品。

但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就是,如果在戶外活動適時補擦防曬很重要,流失越快速就要越常補擦。若從事登山、游泳、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為了避免防曬乳因汗水流失,選擇抗水性佳的防曬乳就會比較合適。此外防曬乳的用量大約是一個手掌大的範圍,使用一顆黃豆大的量,這樣的用量以上防護效果才會比較足夠。

簡單來說,想要把防曬做好並不能只光靠使用防曬品,而且防曬也不是要大家整天都躲在室內不出門。其實防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環境中的紫外線對於皮膚無謂的傷害,不要因為不知道如何防曬,而造成自己每天出門前的心理負擔;也不要因為錯誤的防曬觀念,反而造成過度曝曬陽光的狀況。適時、適當、適度的防曬,做好防避、遮蔽與使用防曬品,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