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球「偏航」之下 中美「錯失穩定兩國關係的好機會」

中美國旗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近日,中美兩國之間爆出疑似間諜氣球風波,讓原本不明朗的兩國關係雪上加霜。中國方面一再強調氣球是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目的,但美國認為氣球是用來進行情報活動。

國際關係學者對BBC表示,因為氣球事件布林肯訪華未能成行,中美可能錯失了穩定兩國關係的好機會。

拜登:會「保護我們的國家」

上周爆出的氣球事件演變成中美兩國之間的最新外交爭端。中國外交部承認飛越美國領空的飛行物體屬於中國, 但強調這是「民用飛艇」。隨後美國國務院宣佈,推遲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定下周初訪華的計劃。

「我們已經表明,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偶發意外事件。美方刻意渲染炒作,甚至武力襲擊,是不可接受的不負責任行為。」中國外交部表示。

,

但美國方面認為,這個氣球被用來監視敏感的軍事地點。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邁克·馬倫(Adm Mike Mullen)駁斥了中國稱該氣球可能偏離航道的說法,稱其機動靈活,因為「它有螺旋槳」。

「這不是意外。這是有意為之。這是情報活動。」他說。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在發表國情咨文時並未直接提到上周飛越美國的中國氣球,但他稱要與中國競爭而不是衝突,而且會「保護我們的國家」。

「我致力於與中國合作,促進美國利益,造福世界,」拜登說,「但不要誤解,正如我們上周明確表示的那樣,如果中國威脅我們的主權,我們將採取行動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做到了。」

而中國回應稱,中方不迴避也不懼怕競爭,但反對以競爭來定義整個中美關係。

「打著競爭旗號,對一國進行污蔑抹黑,限制別國正當發展權利,甚至不惜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國家的所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

音頻加註文字,

中美「間諜氣球」風波: 美方稱侵犯主權 中方強調「民用」並抗議

「錯失穩定中美關係的好機會」

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周一曾表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並沒有因為美國上周末擊落疑似中國間諜氣球而被削弱。

拜登在白宮外對記者說,他一直認為氣球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被擊落。

當被問及氣球事件是否會削弱美中關係時,拜登說:「不會。我們已經向中國表明了我們將採取的行動。他們理解我們的立場。我們不會退縮。」

音頻加註文字,

影片顯示中國氣球被美國軍方擊落瞬間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對BBC中文表示,布林肯訪華本是趕在美國總統選舉的黨內初選季節開始之前,搶先穩定住中美關係的好機會。但錯失機會後,之後的政治氣氛將變得更加嚴峻。

「布林肯訪華本來是一個中美關係的正面因素。但是在好的時間點如果沒有成行,過幾個月再去的難度就高很多,因為美國進入選舉季節,任何對中國的溫和態度都可能會被指對中國軟弱,所以布林肯和拜登就比較難對中國和顏悅色。」宋文笛說。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對BBC表示,如果雙方有誠意改善關係的話,這是一個可以大事化小的偶發事件,如何處理則在於拜登政府一念之間。

「預計布林肯短期內不會訪問中國,因為雙方需要重建基本的互信,就訪問的目的和結果有共識以後才會成行。」他說。

中美會不會擦槍走火

因為氣球事件,兩國再次產生外交爭端。但朱志群指出,該事件引起雙方軍事摩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方說這是個民間性質的氣球、飛艇, 不是用於軍事目的的。 雖然美方假定這是用來探測情報的,但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 而且美國軍方在將氣球打下了之前就說了,它對美國國家安全和人員不會造成威脅。 顯然雙方都強調這不是兩軍之間的衝突。美方反應強烈的主要理由是該氣球侵入了美國主權領空。」朱志群說。

他認為,真正會發生軍事摩擦的地方還是在台灣海峽。

「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都很堅定,也很清楚,沒有妥協的餘地。 美國不斷提升與台灣的實質關係,大量出售武器武裝台灣,美國軍艦也常在台海附近遊弋,而中國不斷加大在台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壓力,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訓練已成常態。 這樣發展下去很危險。 」

宋文笛則指出,一些意外衝突可能導致中美軍事摩擦。

「中美海軍艦艇在南海或東海發生意外衝突,或美國和中國戰鬥機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驅趕對方時,在空中對峙時發生擦撞,或是發出警告射擊時擦槍走火。」宋文笛說。

他還指出,一些事故可能導致軍事摩擦,比如烏克蘭或歐洲國家誤將裝載著後勤物資開往俄羅斯或俄羅斯鄰國的中國貨運卡車當做向前線運送彈藥的俄羅斯軍車,並用導彈擊打造成中方人員傷亡。

「類似事件在 1999年北約誤擊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時亦曾發生。當年中方無力反擊。而今日的中國國力和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或可能用軍事手段回應。一旦中方進行軍事報復,這可能會觸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逼得美國介入。」宋文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