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什麼是間諜氣球、氣象氣球、防空氣球、網路氣球 - INSIDE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一文詳解什麼是間諜氣球、氣象氣球、防空氣球、網路氣球

作為一種空中載具,氣球從 18 世紀出現後就廣泛地用在氣象、科學研究、運輸以及軍事用途上,今天這篇文就帶您認識這些常見的氣球種類!

最近中國釋放高空間諜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再度升高兩國緊張情勢,不只違反了國際法,也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臨時喊卡訪中行程。

作為一種空中載具,氣球從 18 世紀出現後就廣泛地用在氣象、科學研究、運輸以及軍事用途上,而且隨著這些不同用途,各自演化成相當專業導向的種類。今天這篇文章就帶您認識間諜氣球、氣象氣球、防空氣球、網路氣球這些常見的氣球種類!

間諜氣球

Photo Credit: Getty

顧名思義,間諜氣球是一種用於空中偵察的氣球設備,通常會配有攝影機、各種感應器、定位系統,美國甚至還升空過有雷達的情報氣球來監視販毒集團。

間諜氣球通常由輕質、耐用的材料製成,而且跟氣象氣球相比更重視部署與運輸的便利性來快速收集情報。

間諜氣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在飛機廣泛被使用之前,各國軍隊的空中情報基本上就是使用間諜氣球收集,特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都積極使用氣球進行砲兵偵察,派遣觀察員乘氣球升空指揮火砲射擊角度,大大擴展火砲的有效射擊範圍。

到了二戰與冷戰時代,間諜氣球廣泛使用在反潛工作與搜集敵方武器實驗上,而到晚近美軍也有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使用間諜氣球;不過大致來說,隨著無人駕駛飛行器 (UAV) 科技越來越先進、飛行速度較快、造價也越來越低,開始快速取代間諜氣球成為情報收集載具的主流。

氣象氣球

Photo Credit: NSSL

為了觀測大氣現象,氣象氣球通常配有溫度計、氣壓計、濕度以及風速和風向等感應器,同時也會有高度計跟全球定位系統。

氣象氣球通常每天從世界各地發射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當氣球上升穿過大氣層時,機載儀器會透過無線電將資料傳回地面, 讓氣象單位了解並預測未來的天氣預報。像台灣中央氣象局現在就有 6 個氣象觀測站每天會從氣象氣球例行性 2 次收集觀測資料。

氣象氣球在了解地球大氣層、預測天氣發揮著關鍵作用。 它們提供用於創建全球天氣模型的重要數據,幫助氣象學家預測風暴的路徑和強度,以及颶風、龍捲風和強雷暴等惡劣天氣條件的可能性。

除了用於天氣預報外,氣象氣球還用於其他各種目的,包括研究大氣結構、監測臭氧層等。

防空氣球

Photo Credit: Getty

防空氣球是一種特化型的軍事用途氣球,最早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廣泛被用在防禦低空飛機(特別是俯衝轟炸機)的攻擊。

防空氣球會使用鋼索固定在地面上部署在軍事要地或重要設施附近,一方面迷惑敵機駕駛員視線,一方面增加被鋼索纏住風險來提高敵機低空飛行的難度;有時還會在防空氣球使用易燃氣體填充或附上爆炸燃燒物,讓敵機攻擊氣球時增加被捲入爆炸的風險。二戰末期防空氣球還用在核武器高空測試上。

網路氣球

Photo Credit: Getty

另外 INSIDE 的老讀者們應該還記憶猶深,Google 曾經在 2013 年時推出過「Project Loon」網路氣球計畫。簡單來說,Google 想把特製的氣球直接當作網路基地台,配有太陽能電池、運算裝置、連線裝置與 GPS 等裝置。

Project Loon 原本最完美的計劃是升空上千個氣球到到 2 萬公尺的平流層高空,利用當地預留的空白無線電視頻段將訊號發到地面的接收器,接收器再將訊號轉到終端裝置上,這樣網路尚未普及的開發中國家就能直接跳過建設地面有線網路階段,使用便利的寬頻網路。

Project Loon 曾在 2013 年 6 月於紐西蘭實驗成功,不過這幾年由於低軌網路衛星逐漸實用化,Google 已經放棄這項計畫。

責任編輯:Chris
核稿編輯:Anny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本文初稿為 INSIDE 使用 AI 編撰。

Photo Credit:AWS

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讓台杉投資、AWS、NVIDIA 助攻你的生成式 AI 應用想像!

今年五月,由台杉投資與 AWS 共同策畫,NVIDIA 協辦「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本次選拔優勝團隊不只能獲得創投面對面的提案機會,還能獲得最高 25,000 美元 AWS 積分,並且有機會進入 NVIDIA 的INCEPTION PROGRAM!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正以驚人速度發展,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的報告指出,生成式 AI 每年可以為全球經濟增加 2.6 兆至 4.4 兆美元的GDP,相當於臺灣過去 4 年的生產力規模總和。如此驚人的數字不只顯示全球對生成式 AI 工具的接受程度大幅上升,更反應出相關創新服務的爆炸性增長。

無庸置疑,生成式 AI 已經成為未來的科技焦點領域。除了各大產業想盡辦法探索生成式AI的應用及服務,企業也積極投資生成式 AI 的相關標的。大勢之下,新創公司又該如何發揮靈活機動的優勢、快速因應市場需求,把握趨勢浪潮帶來的商機?

生成式AI未來新創選拔:雲端探索+技術培訓,大膽進入創投視野!

答案就是提案!今年五月,由台杉投資與 AWS 共同策畫,NVIDIA 協辦的「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將為臺灣新創團隊提供難能可貴的舞台,找尋充滿創意及潛能的新創團隊!獲選本次選拔的新創團隊將獲得充沛強大的資源,包括 AWS 深耕 AI/ML 領域多年的技術知識、專屬生成式 AI 的開發平台,以及背後串聯的龐大新創生態系。期待透過專業技術、雲端資源及創投對接等全方位支持,協助萌芽的生成式 AI 創新理念更臻完善,獲得實現商業化的機會。

選拔全程為期 2 個月,過程中除了小聚等階段活動,AWS 也提供了專業的一對一技術諮詢,以及深度參與由 AWS 與 NVIDIA 主講的生成式 AI 技術工作坊,學習包含基礎理論概念、架構模型到雲端實作部署等關鍵技術,以及如何對創投提案的實戰演練,並給予產品優化建議。

除了技術支持,決選當日(7 月 16 日)每組入選新創團隊更有 10 分鐘的提案時間,直接面對台杉投資、AWS 與 NVIDIA,介紹自身的創新產品構想;前三名團隊還有機會獲得最高 25,000 美元的 AWS 積分補助,啟動屬於自己的生成式 AI 項目,並獲得進入 NVIDIA 的 INCEPTION PROGRAM 以及獲得 NVIDIA 神秘獎的難得機會。

限時募集,先到先審:立即報名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

新創構想不設限!徵求各路好手踴躍報名,攜手開創科技新紀元

生成式 AI 就好比史前時代的火焰,因為「已知用火」,人類的活動不再限制於白晝的長短,也改變了人們的時間分配,進而讓科技和文化得以發展。生成式 AI 正在改變人類與機器的互動模式,亦是開啟人類下一個紀元的起始,而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就是實踐紀元革新的機會。

無論你是正在開發生成式 AI 產品、應用或功能的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具商業潛力的生成式 AI 概念的團體或個人,都能藉由本次創新充分掌握生成式 AI 的最新發展趨勢,獲得最新技術支援,並與創投資金對接,為想法與概念注入活水。

目前選拔計畫正公開徵求報名,無論是學生、個人開發者、未擁有公司行號之團體、或是已成立新創公司的組織負責人,只要在 5 月 29 日前完成線上申請,並提交產品簡介,就有資格參與報名,並有機會成為入選團隊之一。

立即行動:搭上通往生成式 AI 新創舞台的專車,實現生成式 AI 的世界級想像!

生成式 AI 未來新創選拔 活動辦法

一、參與資格

  • 個人:無論學生、就業人士皆能報名。建議尚未擁有 AWS 帳戶之報名者建立 AWS 帳戶。
  • 公司:成立十年內之新創或企業。

二、報名方式

  • 於台灣時間 2024 年 5 月 29 日 (三) 17:00 (含) 前填妥線上申請表格並送出,先到先審。

三、注意事項

  • 申請表格內容須包含完整產品資訊及有效聯絡方式。
  • 申請表格內容須包含完善產品/應用簡報(Pitch Deck)下載網址(請將權限公開)。

四、其他說明

  • 選拔計畫詳細內容與規範請見活動網站公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