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該把父母送進安養院?@與京都的賣身契|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2 21:52:17| 人氣5,521| 回應19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不該把父母送進安養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習慣讀一本書時,同時也非常認真地唸序言,不為什麼就只是想知道關於一個書本方寸的不同視野。尤其當這序是由編輯親自書寫的,更引起我好奇他們是如何引薦,甚至對於書的出版以及讀者有任何期望。

  那天翻到兒童繪本《我的奶奶不一樣》一篇名為【外婆,我很想念妳…】的序,這是由大穎文化的總編輯謝淑美所撰寫,大意是對於住家附近高級安養院的門前冷落車馬稀,勾起自己對於外婆的思念,她特別感念外婆在她小時候,耐心地哄了她受到驚嚇的幾乎整整一年。當大小便失控且失智的外婆被四個舅舅送進安養院時,她不僅怨懟沒人去探望外婆,甚至還沒好氣地問質問舅舅:「你們想時候一定也是外婆幫你們把屎把尿的吧?我不知道她那時候有沒有嫌你們臭…」

  謝總編輯感傷了,因為自己無法在外婆想回家時帶她回家,這成了一生永難忘懷的遺憾。於是,她決定作童書,「讓以後的小孩不會再因為要拼事業、把自己最親愛的媽媽送到養老院…努力不讓這樣的價值觀再繼續延續下去…」

  她還提到跟書店通路介紹書時,聽的人都掉下眼淚,「我們高興看到這樣的眼淚。至少我大概可以確定掉淚的人不太可能會把家裡的老人送去安養院。」

  看完這篇感性的自我心境描述,卻理性地責難、要求他人的序文,我不禁掩卷大嘆,或許原作者看到這篇序,會有不一樣的想思吧!

【失智老人該送往何處?】

  我不清楚謝總編輯寫到掉淚的人大概不會把老人送到安養中心,心中是否已經有更好的答案呢?

  按照她整篇序文的邏輯,似乎把老人留在家裡最適當。

  那麼,試問誰來照顧行動不變甚至失智的老人呢?台灣目前的家庭結構型態,雙薪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讓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獨留家中,安全嗎?適當嗎?人道嗎?

  如果是單薪家庭,媳婦似乎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看護者,等於在家庭成員照料之外,還要多擔負長者健康護理的工作,甚至沒有護理經驗的她們,還得從頭學習把屎、把尿、抽痰、拍被、梳洗、餵食…等等工作。

  我有一位在社會福利所當教授的學長,他長年研究台灣女性的家庭工作量,有次他非常感慨地告訴我,台灣女人真得非常命苦,尤其到四、五十歲的生命階段,孩子的養育照顧剛剛要轉型為生活教養,就要面臨擔負耗神、勞力的看護長者的工作,有時還長達十幾、二十年之久,等於是投入的工作量大、時間也無限延長,這是在其他歐美國家所少見的。由此可見,台灣女性的生命艱難,幾乎整部生命史就是一頁家庭成員看護史。

  於是,我質疑將身心不便的長者安置在家中的適當性。

【誰有權質問誰?】

  謝總編輯能夠理直氣壯地質問舅舅,那麼她言下之意,就是舅舅、舅媽們該辭掉工作,專心致力照顧外婆才算得上是孝道,那麼嚴酷的家計誰來擔負呢?職業生涯中斷的未來該如何重返呢?

  我們個人認知的孝道,真的可以套用在每一個人身上嗎?中國人的所謂孝順準則,難道沒有時空轉移的權變嗎?

  那麼我真的很好奇,謝總編輯該如何面臨未來照護公婆的工作?甚至是自己的爹娘,她又該如何處理?

  當我們一味地將他人推落道德困境時,我們是否想過,那樣的分別究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還是真正地以人本出發,同理心地考量所有人的立場與艱難,甚至是顧慮個體的生命品質?

  人世間的問題,豈可以複雜兩字得解?!一味敘情地用道德簡化問題,也只是一種變相的規避,不僅無異於所有的當事者,也讓整個社會無法進化。

【童書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

  我不同意謝總編輯的文以載 “道”的作法—單面向的道德教化,若一定要選擇,我毋寧轉換成互動式的“道理”的研討。

  她作童書的目的是希望以後的小孩都不該把親愛的媽媽送到養老院,關於這一點,我個人覺得她也未免太濫情與一廂情願了!自導自演一齣兔死狗烹的哭調,大概也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後,千萬別像外婆一樣孤零零的。

  孩子的未來海闊天空,家庭與社會型態也必然面臨重大改革,我們豈可以一己的思念,執抝地非得他們該怎麼做呢?

  所謂人類精神與智慧,的確有傳承的必要,但是也需要考慮到時、空的轉變,去善巧地修正細微的作法。

  以台灣社會的孝道而言,難道我們就非得抱殘守缺地將老人留在家裡,才稱得上是孝道?若非得堅持如此,我們就沒有立場去責難許多中下階層的男人,寧願選擇取外籍新娘來當廉價家庭幫傭、老人看護了。他們的非理性作法,不也是為了符合所謂眾口鑠金的傳統孝道?

  為何我們不考量社會型態的轉變,以及家庭結構組成份子的生命階段與計畫,權巧地轉化,讓所有在親情圈繞的人都沒有生命的遺憾呢?

  我那家財萬貫的外公,長年氣喘與行動不便,雖然寄居在舅舅家,但是做生意的他們似乎也沒太大的心力注意他的起居,甚至老人的異味還引來表姊的不悅,童年的我看著他一樓的黑漆漆角落,心中有不人忍、不解,我很懷疑這樣的照護對他最合適。

  國中時,我家斜對面的老奶奶得了老年癡呆症,擁有好幾家戲院的她,也是家財萬貫,子孫當然為堵人口舌,還是把她關在家裡,一樣沒人照料,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呆地站在窗邊,流口水、傻笑。有一次她走失了,好幾天都沒找到,半年後在重劃區的荒煙蔓草間找到屍骨。

  我真的懷疑,把老人關在家裡就算盡了到嗎?還是僅僅為了怕被別人說不孝,甚至就是為了爭奪家產而綁架父母親?

  我只是疑問著,我沒有答案,但願意用一輩子的生命去思索,正因為難為,所以為難。人性的可貴,是即使在人情的為難處,都能願意突破個人的我執,試著從每一個人的角度著想,不企求完美,或者得到最多數人的贊同,而是盡量做到無我的開闊,讓每一個在生命事件交集的個體,都有體悟存在意義的可能。

【愛不是契約式的義務】

  這篇序文最後這樣寫著:「你被父母照顧著長大,終有一天,你也必須同樣照顧你的父母。然後,有一天,受你照顧的孩子再照顧你…而,這照顧,不是只要吃吃睡睡就好。還要有希望、有關懷、有愛。」

  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愛的傳承,並非因為我曾經付出,就非得要對方來日的回饋,我反而相信,真正的愛是一份開闊、成全與相信。

  我願意學習用愛再次了解對我行使暴力的父母,並且以希望面對新且柔軟的親子互動,因為我相信,愛,是沒有理由的。這樣的愛,不是緣由他們曾經照顧我的償還,更不是道德規範的必然,我只是自心生起一份愛。

  對於我的孩子,我自己所謂的付出,其實在當下,從他們的眼神裡,我已經得到最豐厚的回饋,我何必寄望未來終老的看護呢?況且,親子之間是沒有施受的名相二元對立,孩子的成長過程裡,已經讓我回春曾經,許多鬱結、不解的,都在陪伴的過程裡一起梳理,試問,父母難道沒有收穫嗎?那心靈的汁液難道還不夠甜美地讓我們忘掉老朽的恐懼嗎?

  我已經我學習不預設孩子該怎樣來照顧我,或者從小對他們進行道德譴責式的洗腦—把我丟進養老院就是大逆不道!我相信,孩子與我曾有的心有靈犀,已然最美,我也願意用感恩成全他們的生命規劃,因為我不想看見放飛的孩子,為我而墮入抉擇的兩難,當然,更不要自己的淚滴,浸濕、加重他們迎風的翅膀。

  我相信,孩子永遠是我心裡底蘊的溫暖,對他們的眷戀,我只能隨著自己身形的老朽,而埋入成全的暖泥裡。我寧願選擇獨居安養院,慢慢以風燭殘年來等待,若能來探望,感恩;若不能,曾有的寧馨依然是最美的想念。

  愛,從來是沒有恐懼的。不是因為我曾經如何待你,就揪著心要對方比照辦理。

  誰不該把父母送進安養院?

  這個答案是無解的。或許每個人都該從自己的內在行溯,生命是生住異滅,可貴的是,我們都能再每一個生命階段裡流轉,扮演不同的角色。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要到什麼,而是我們究竟在這些角色易位裡,獲得了哪種轉變生命的位能?以及懂得之後的慈悲心起。

台長: 京都子
人氣(5,521) | 回應(1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親子 |
此分類下一篇:我想要v.s.我能做什麼
此分類上一篇:香香媽咪

義民廟大貢豬
我覺得這個問題
或許不用看的那麼傷感
因為
只需要將小孩看成是父母生命中的禮物
長大了
總是要擁有自己的生活
當生活有問題或想要分享的時刻
想來找父母
就可以來找父母

而這個也相對地意味著
父母要將自己的人生路途
與小孩之間的人生路途
分別清楚

住進安養院
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其實
我覺得另外一個問題比較嚴重
那就是社會中精神病患的住養問題


那跟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差太多了
不是嗎

精神病患
似乎就是理所當然地會被送離家庭
不是父母的
等父母過世了
也會是手足的

而這個問題就已經是
要怎樣送走
或是怎樣脫離關係
而且又要對外做的漂漂亮亮
不會引起他人垢議的問題了

跟父母是否要去住安養院的這個&quot 社會問題 &quot
差很多吧!!

或許也可以從這種相似性的問題的重要性
以及
被提及討論然後想要誠心去解決的機率上來看

安養院問題
是不是就可以沒有那麼嚴重了呢?!

沒啦
隨便無聊上網講
因為
我有可能會被我妹送去住療養院
她說過的....

我是個重度精神病患....
2007-02-21 01:32:38
版主回應
這是我在寫此篇文章時
已經想到的另一個話題
就是面對身心障礙的家人
我們能有何種選擇?
我想到了先生的阿姨
下一篇文章與你分享
2007-02-21 19:46:27
風狼
我的岳父是八十幾歲的老兵. 跟岳母原本婚姻就不融洽. 這十幾二十年來, 小孩都成家立業了. 就剩岳母照顧他. 他鄉音甚重, 我也聽不大懂他說些什麼? 所以他們兩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也沒法搞清楚. 只知道他除了身體日漸虛弱外, 精神記憶也不好了. 有時候會罵岳母, 有時會拿陳年老事來鬧事. 由於岳母常年累月的受到這些精神上的攻擊, 所以搞得連岳母都想自殺. 但是我岳父並未到精神喪失的程度, 他不願離開老家去住在兒子或女兒家, 放他一個人在老家也是極不安全. 所以我們現在也有在想要把老人家送到安養中心或是找外傭來照顧的想法. 但我想他一定也不會願意去的. 如果逼他去, 他恐怕會怨我們怨到死. 而請外傭, 除了語言不通外, 更怕被他們欺負.

我想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要維持現有的家庭還要照顧另一個老人家庭確實不是件易事. 像我也很難一肩就把這重擔擔起. 就如謝總編的母親恐怕也無法擔起這重擔一樣. 所以我也沒什麼立場罵人. 但是很多人把老年人送進安養院後就不聞不問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也是極差的一個做法. 老年人進了安養院就如同進入待斃狀態, 就只等著死, 而小孩就只等著接到電話通知. 這相對於照顧自己小孩噓寒問暖的熱情, 就是種對父母的絕情.

現在人要養父母其實並不難. 因為老年人吃的少, 用的省. 根本花不了多少. 麻煩的是身體弱一天到晚生病, 常要跑醫院就診或是住院. 住院總要有人陪, 但是誰能一天到晚請假而不用擔心丟了工作的? 最後父母就成了累贅. 無怪乎孔子會說不敬何以別乎了.

未來, 老人安養的問題會更嚴重. 因為現在的人不生小孩的人多. 生一個的也多. 現在謝總編的舅舅們只要照顧一個母親. 未來恐怕是一個小孩要照顧好幾個老人. 所以我想安養制度恐怕是越來越不可避免的了. 就像我現在把小孩託給褓姆或幼稚園一樣, 未來我的小孩可能也會把託給養老院哩.
2007-02-21 02:23:29
版主回應
我個人覺得政府該承擔起福利措施
否則 下一代何來生活品質?
我眼見的德國是社會福利國家
最近的調查 全國百分之八十四的人覺得
自己無時不刻感到快樂

那麼我們呢?
除了圖利財團之外
政府豈能坐視這樣的社會問題呢?
2007-02-21 19:48:54
zen
前一陣子奶奶生病住院
沒什麼大礙但是不想開刀
於是就依然行動不便
最後大家討論後 奶奶也同意去住安養院
今年過年我去看過了安養院
離家不遠 小小的 是一對(基督徒)姊妹經營的
人不多 她們自己的長輩也住在裡面
安養院似乎分很多種 這裡住的都是不良於行 甚至有需要隨時插管的

台長說到社會演變與角色分工問題讓現代人無法親自照料年長親族我以為是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當代社會科技醫療發達 老(且病)的人若能夠有專業人士照顧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我們的祖父輩他們可能因為從傳統社會跨過來 所以未必能夠接受這樣的觀念 但也未必不能接受 必須溝通
像我奶奶好了 之前就都是我爸媽姑姑在輪流照顧(剛好都退休了)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專業醫療知識 雖然是照顧 但卻未必能給奶奶更好的生活品質 如今去了安養院 在院方專人照顧 而且調配影響之下 奶奶看起來反而更有元氣 更健康 光是專業這件事情 就要讓人重新思考安養院的價值

您批判那本童書 本人深感同意 畢竟 撇除上述兩點不談 未來是人口老化+少子化社會 扶養比會大幅提升 要求下一輩愚孝的去照顧長輩 是沒有經濟效益 又不專業 而且更是慘忍 讓所有人的活的不好的一種折磨辦法
2007-02-21 08:43:51
版主回應
我覺得社會制度有進化的必要
否則當一個人都在生計與笑到之間兩頭燒時
那份怨懟是很難想像的
我會寫這篇
只是覺得這位總編輯可以思維深化些!
這樣的高調是否顧及真正多數人的生或現況呢?
若祈求以編寫童書來道德勸說教化下一代
唉!說童書太沉重!
當最陳真的童書都被這樣附以成人的教化使命時
我覺得這實在是有失兒童繪本的精神
2007-02-24 16:06:12
凱凱
我跟內人都是上班族
即使下了班回家也無法將全部心力灌注於長輩身上
況且 現行成長型的企業都會要求員工加班
想魚與熊掌兼顧很難
住家位於大廈內可以走行與活動的空間 非常有限
對於長輩而言 這應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如因照顧長輩而影響全家生活品質 我想非最有效益
關心非同住一屋簷 而是能感動長輩的心
會心的小動作應足以彌平長輩心靈的空虛
時代的鴻溝有時會產生無言的尷尬
住不住安養院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有心最重要
2007-02-21 11:10:51
版主回應
是呀!
孝順與否是沒有一定的標準的,不是嗎?
光是畏懼被人說不孝
而行使最大多數人同意的孝行時
這也算孝順嗎?
我只是希望那位總編輯別那麼一言堂
把許多人陷入道德困境裡,不是嗎?
我們有必要讓孩子感到罪惡感嗎?
2007-02-21 19:56:40
扎傷王子的壞公主
嗯~
生病的爸爸也問我們
會不會把他送進安養院
因為爸爸現在的身體
僅能臥床哪也不能去了

於似乎身為子女的我們也必須做到工作家庭兩頭燒
在加上爸爸現在身邊必須24小時都有人看照著
幸虧弟弟懂事整個寒假都在家幫忙照顧的
但倘若他開學了才是我們家人頭痛的開始
總不能只放媽媽一個人照顧爸爸吧
可是我們其他人又還要上班上課
媽媽不能不顧工作也不能不顧ㄚ

我想這才是安養院因應而生的理由吧
2007-02-21 11:28:48
版主回應
生命 不只是按照所謂社會道德的樣板
有時那份糾心的折衝
才更見一份孝的尋思呀
2007-02-21 19:58:03
芙瑩
偷改:
我習慣「讀」一本書時
外婆被四個「舅舅」送進安養院時



對於這個問題
送到安養院沒有什麼不對
但是這不代表安養院就要全部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重點是不能丟著不管,有時間還是要去陪陪他們。或許有難處不能親自照料,但是情感是不應該斷掉的。
2007-02-21 13:13:50
版主回應
謝謝勘誤!
感情聯繫與否,全是互動的流動,不是嗎?
孩子會如何與雙親互動,早在雙親對待孩子的第一刻,已經決定了大半。
2007-02-21 19:59:48
秀娟
在家也好在安養院也好

只要當事人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就好

曾經照顧過失智失能的人才有回答這個大哉問的權利
2007-02-21 13:37:13
版主回應
是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說些指責的話 於事無補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能從別人的難處考量
這也是一份體貼
2007-02-22 10:16:47
語藍
不妨說吧!我認為老人家要的是家人的溫暖和一份愛,我們家也有一位身受病痛的奶奶,有一陣奶奶變得自暴自棄,我們家族仍不離不棄的給予精神支柱,現在住在我們家,奶奶變的比較有精神,有時會說些笑話給我們聽。
其實我反對讓老人家住進老人院,應該說是我們家族也是這樣認為,那會感覺像是把責任推出去,就算老人院可以把老人照料的很好,老人家還是會覺得孤單,明明就有家人,卻感受不到家人的愛,我知道有人會談到經濟方面的問題,但那也只是一部份,聽過周杰倫那首外婆嗎?「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比你給的還簡單」,她要的可能也只有一句問侯,看有沒有心而已。
每個人不都還是被父母照顧到大,想想看,若自己老的時候被自己的小孩冷落了,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將心比心吧!
2007-02-21 13:55:53
版主回應
我想
養老院的問題
不是為與不為 或者笑與不孝的問題
不是嗎?
有時 那份考量的叩首尋思過程
才夠糾心的

體諒與成全吧!
送進養老院未必是一種冷落
請不要一言以避之
何必為難彼此呢?
人需要的是份同理心
此篇文章重點部在討論該不該
或者指責任何人
而是面對人口高齡化
雨無法支援照顧的社會系統
我們應該如何尋求出路
不是嗎?

不能以自己的所能來指責譏笑他人的不能,好嗎?
我們都是人生父母養
也有各自的為難
何必自是而非他呢?
我們都是一體的
從別人的難處考慮
更見人性
讓我們一起學習同理心的柔軟,好嗎?
2007-02-21 20:05:05
鴻爪
對於原po的回應:
百年之後似乎是用於死亡往生的情形 跟年老有差

對芙瑩的回應:
&quot重點是不能丟著不管,有時間還是要去陪陪他們&quot
其實會這樣講就真的很可悲了
就如同當立法院要立法用懲罰來強制為人子女者將父母送至安養院後要予以&quot理會&quot時一樣
其實若心中真有感情 就算是送至安養院由專人照護 也會怕是否被院方人員虐待 是否照護不周
這不是有無時間的問題
而是一份關心
就如同語藍所引用的&quot外婆&quot中的一段:
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比你給的還簡單
送到安養院不見得就是一部份人所認定的&quot不孝&quot
對長者的關心 從對長者有利的基點出發 又有何不孝之有
2007-02-21 14:31:04
♡love小君peace
我覺得『該不該把父母送進安養院?』
這個要問子女的心態,
如果是以『丟掉一個沉重的包袱』這種心態的話,是不該;
但若是以『希望年長者得到更好的照顧』
(比方說白天大家都上班、上課,
只有年長者在家,但年長者因為身體或心智方面的因素,
不適合獨自在家…等)這種心態的話,那沒有不可~
但是,還是要先溝通過吧?!
不然年長者會有『被遺棄』的感覺…
2007-02-21 15:48:50
版主回應
似乎 大家並沒有機會聊聊自己的想法
不是嗎?
溝通是對的,了解之後,能否在對方的為難處去深思呢?
2007-02-21 20:08:22
ccv
沒有人會是自願送父母進 安養院的
2007-02-21 19:04:22
版主回應
為難處的難為
2007-02-21 20:06:22
紫犽
能尊重他們是最好的
如果已經失智又無法自己照顧
我建議送安養院 但是每個禮拜都去看看他
而且安養院不要找那種死氣沉沉的
我知道台南有一家安養院很棒 我很喜歡
我外婆曾經住過 後來因為她身體比較好了
她現在自己一個人住 有菲傭幫她剪頭髮和洗澡..
我二舅舅已經退休 每天都為她送飯 陪陪她
這樣也很好 我們都尊重她的決定
雖然有部分親戚希望她還是在安養院比較安全^^&quot
2007-02-21 22:45:26
版主回應
少子化的趨勢
安養院也是必然的
只是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社會制度的配合
讓真正老有所終
2007-02-22 10:15:23
kellen
真誠發自內心的一份孝最重要。
2007-02-21 23:21:40
版主回應
最怕是眾口鑠金的道德來箝制
人言可畏
可悲的是多少女人(媳婦女兒)的幸福就此葬送
2007-02-22 10:17:49
MAY
安養院

我們家人口簡單,我常想......等我老了,若經濟能力許可,三五好友相偕,共覓一處,好山好水安養之家,啟不比在家,獨守晨昏來得快活?又皆大歡喜,無所謂送不送與該不該......

安養之家不是禁忌
2007-02-22 00:57:49
版主回應
是啊!一些單身的朋友都這麼說,自己的老年自己決定,也算自在。
2007-02-22 10:14:04
我要去大陸!
老了
還要跟小孩住在一起
很恐怖
因為
你不會覺得
老人被看作是壘墜與需要被養的對象!

到不如
從年輕到年老到死亡
都擁有身為一個人的尊嚴與自主性
起碼
住在附近
也可以

幹麻非得死拖活拖
拖在一起

真是恐怖的一件是
2007-02-23 03:37:58
古嘉
同感。適合把父母留在家或送至安養院,得看個人能力。
若把父母送至安養院就是不孝,豈非貧家無孝子?

就另一個角度而言,我覺得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很恐怖。
畢竟,誰知道誰會生養出什麼樣的小孩?
有時候,只要小孩不要成為父母的終身負擔,就應該偷笑了。
倡提養兒防老的人,他們自己和他們父母的運氣都得很好才行。
首先要生出不需要被照顧一輩子的小孩,
(而且不要想說第二個,因為第一個有問題的,第二個出事的機會更高,)
然後又要把小孩養得很乖,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永遠把父母排第一,
再來還要讓小孩拚命賺錢(而且要有能力賺錢)......
說真的,這樣不如自己存錢準備退休還容易得多。
2007-02-23 10:17:47
拉不斯
現實總是無法承受的擔子
就算很希望
依舊有不可跨越的障礙
2007-02-25 12:27:11
遊魂
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文章.
誠實.
那本童書我看過,在我看來不過又是&quot因為我愛你,所以你也要這樣回報我&quot的標準範例.

大部分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太多,好壞都已內化,
把父母送安養院就是不孝的帽子太沉重.
父母也習慣用那樣的方式來要求孩子,兩性關係中也不乏那樣的例子.

別因為愛,喘不過氣來.

成為真正獨立的人吧.
2007-02-26 16:32:34
版主回應
我也經常在檢討自己愛人的品質
我想從對方立場去思考
何種愛是最不令人窒息的?
能這樣想
應該也是開始
我是一直在學習的
2007-02-26 17:59:49
bob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
60歲中風變成無意識的植物人,臥床10年後還是走了,不論當事人是在家抑或是在安養院臥床,不論子女是所謂的孝順與否,你會選擇60歲走還是70歲走?人是否應該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有簽署安樂死同意書的自由,60歲有尊嚴的走,還是多虛度行屍走肉的10載,搞得親族人仰馬翻,互相折磨詰難?安樂死或許是最終的解決吧?
2007-02-28 17:42:03
版主回應
我選擇安樂死
我覺得這是一種人道
真希望等我到那時
安樂死已經合法了
2007-02-28 17:54:31
于宇
我覺得各有好壞耶!!但我覺得養老院比較好
(不過重要看老人怎麼想~)
我是覺得那邊有其他老人相伴比較不無聊
心情好~人自然就會健康啦!!
像我爺爺他在家裡~通常都是我奶奶在照顧他(但是我奶奶年紀也大了)
因為他行動不便~所以通常都是待在房間
而且他身體不好~只要不舒服就會對我奶奶發脾氣
我們也無能為力~因為越說他會越氣~
要陪他麻~也不知要從何陪起
把他丟在家裡~外人看來~像是我們不孝順
其實是他~也無法再外面待久~
請看護呢~我奶奶說不用~
我爺爺從小就身體不好~一直生病(都是慢性病)
看他這樣也覺得很可憐~但是也不知如何是好~
2007-03-16 14:10: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