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險是什麼?需要嗎?缺點?該買嗎?長照保險理賠標準 - bobe.ai

長照險是什麼?需要嗎?缺點?該買嗎?長照保險理賠標準

長照險是什麼?

長照險的完整名稱是「長期照顧保險」,更早之前稱為「長期看護保險(長看險)」,是用來應對因疾病、意外或老化,導致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人長期看護的風險。

隨著台灣人口急遽老化,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政府也積極推動長照政策,並鼓勵民眾投保商業保險,以補政策所不能及之處。在民國104年金管會將長看險商品,統一命名為長期照顧狀態,並頒布統一的「長期照顧狀態」定義來作為商業保險的給付標準。

長期險需要嗎?

根據衛福部的預估,到了2026年,台灣將有超過100萬人需要長期照顧。老年人平均需要照顧的時間約為8到10年,其中65%的老人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目前,台灣的家庭照顧者每天平均花費11小時在照顧上,總共長達7到8年的時間。儘管台灣已經有了長照2.0制度來提供基本的保障服務,但補助金額和對象仍然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考慮購買長照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選擇。

長照問題通常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所面臨的挑戰。如果你擔心給子女帶來負擔,可以考慮購買長照險,並在健康的時候投保,以免因患有慢性病等原因而被拒保。特別是55到65歲年齡範圍的人群,應該抓住最後的投保機會,思考自己是否有長照險的需求。作為子女,當面對父母逐漸進入高齡階段時,如果開始有風險意識,擔心自己無法承擔照護的風險,也可以考慮幫父母規劃長期照顧險。

長照險有什麼缺點?

  1. 需要每年提供診斷證明書,以證明被保險人仍符合「長期照顧狀態」。
  2. 可能會因為通膨或未來照顧成本上升,導致保額不足、保險金不夠用。
  3. 相對於其他險種,長照險的保費看起來不便宜。比如投保一個每月能給付3萬元的終身長照險(無還本設計),繳費20年期,50歲的年繳保費要3-6萬,如果60歲才投保,就又更貴了,不見得人人都能接受。

長期照顧狀態的理賠條件?

「長期照顧狀態」指的是經專科醫師診斷,並經過一定時間後仍然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之一:

什麼是「長期照顧狀態」? 經專科醫師診斷有「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之一。 「生理功能障礙」 依巴氏量表或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判定, 下列6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有3項以上需要他人協助: 1. 進食 2. 移位(由床移至椅子/輪椅) 3. 如廁 4. 沐浴 5. 平地行動(能操作輪椅或電動 輪椅) 6. 更衣(含義肢、支架) 「認知功能障礙」 判定為持續失智狀態且依臨床失智量表(CDR) 評估達中度以上。

 「生理功能障礙」的定義

「生理功能障礙」是依巴氏量表或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判定,6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更衣)中有3項以上需要他人協助。
只要6項中的任意3個項目有障礙就能啟動理賠,以下提供各項大概的障礙程度,可以自行評估一下:

  • 進食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取食或穿脫進食輔具。
  • 移位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移動到椅子或輪椅以上。
  • 如廁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保持平衡上下廁所、整理衣物或使用衛生紙。
  • 沐浴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完成盆浴或淋浴。
  • 平地行動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操作輪椅或電動輪椅。
  • 更衣障礙:需要別人協助才能穿脫衣褲鞋襪 (包含義肢、支架)。

 「認知功能障礙」的定義

「認知功能障礙」的定義是,經醫師判定為持續失智狀態且依臨床失智量表(CDR) 評估達中度以上。中度項目如下:

  • 記憶力:嚴重記憶力減退只有高度重複學過的事物才會記得;新學的東西都很快會忘記。
  • 定向感:涉及時間關聯性時,有嚴重困難;時間及地點都會有定向力的障礙。
  • 解決問題能力:處理問題時,分析類似性和差異性時有嚴重障礙;社會價值之判斷力通常已受影響。
  • 社區活動能力:不會掩飾自己無力獨自處理工作、購物等活動的窘境。被帶出來外面活動時,外觀還似正常。
  • 家居嗜好:只有簡單家事還能做,興趣很少,也很難維持。
  • 自我照料:穿衣、個人衛生及個人事物之料理,都需要幫忙。

常見誤會:長照險跟申請外籍看護一樣困難?並不!長照險的生理功能障礙跟申請外籍看護,雖然一樣都使用巴氏量表,但條件是不一樣的。申請外籍看護的條件是在全部10個項目中,未滿80歲長者要總分低於35分才可以 (分數越低,需依賴他人的程度越嚴重)。長照保險不是採總分計算,是指定的6項中只要3項有障礙就符合理賠標準。

買對保險! 立即找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