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球菌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醫學網

鏈球菌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鏈球菌屬細菌侵入人體引起的疾病。分為兩類:一類是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膿皮病、肺炎等;另一類為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等鏈球菌感染為人類常見疾病,四季均可發生。

檢查

1.細菌培養

咽拭子、傷口或泌尿生殖道、胃腸道(直腸)、喉部等處分泌物或滲出物培養出病原菌生長,可明確診斷。如系A組鏈球菌,恢復期血清可檢測鏈球菌溶血素O等抗體,由侵襲性A組鏈球菌所致中毒性休克綜合徵(TSS),其血培養陽性率可達60%左右。有條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檢測試驗(RADT)作為輔助診斷。

2.周圍血象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增高,有化膿性併發症者更高,TSS患者細胞分類可呈左移,但血小板計數起病時可正常,繼而下降。猩紅熱患者出疹後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5%~10%。

3.尿常規

高熱患者可出現蛋白尿,併發腎炎時尿蛋白增加,並出現紅細胞和管型;無併發症者尿液異常在熱退後陰性。

4.其他

重症如TSS患者等可出現肺功能減退、血氧飽和度降低、肝功能、腎功能減退、低蛋白血癥等。

診斷

主要依據鏈球菌感染的流行狀況與患者接觸史及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有的只根據其臨床表現即可確診,如丹毒;有的則需對感染部位分泌物及血液進行細菌培養方可確診;檢測細菌毒素及酶等抗原物質致使患者產生的相關抗體,如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酶等血清學檢查對診斷甚有幫助。

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時予以輸液等對症治療。最重要的是立即給以足量的抗菌藥物,可選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林可黴素;對新生兒腦膜炎患者,大劑量青黴素或氨苄青黴素應用療效均較好。無論選用哪種藥物,療程不應少於10天。

鏈球菌致病除與人體防禦能力的降低、變態反應的發生、感染細菌的數量有關外,還與其所產生的毒素及酶的關係密切相關。

臨床表現

1.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或面板感染史。如咽炎、扁桃體炎、膿皰瘡。

2.全身表現如乏力、厭食、噁心、嘔吐、腰痛及頭痛。

3.血尿及蛋白尿尿色深如洗肉水樣,輕至中等量蛋白尿。

4.少尿及水腫尿量可少於400ml/d,晨起眼瞼水腫,面色蒼白,呈“腎炎面容”,嚴重時波及全身,早期指壓凹陷性不明顯。

5.一過性的輕中度高血壓。

6.嚴重病例早期可出現急性左心衰竭、腦病及急性腎衰竭等表現。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