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简化字只有 388 个,其中只有一个字是 1949 年后出现的,是哪个?

李敖说是「尘」字,唐际根说是「帘」字。 388个简体字,汉代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唐代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清代和以前的…
关注者
844
被浏览
272,768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大陸規范字版請見:

简化字(五)——字数归类 - 汉字 - 知乎专栏

許多研究簡化字字源的学者,忽略了日本、韓国、越南等漢字文化圈以内的文献、古籍,以至很多書籍総結出的「新字」字数都有所偏差。本文討論笔者所整理出的字数,不過首先想提一下—— 1949 年之後出現的簡化字不一定是文改委新拟的;1949 年之前出現的簡化字也有可能是新拟字。還有, 並不是所有 20 世紀的新拟字都是文改委創造的,即使是新拟字也不一定没有約定俗成(因有特例)。

而且如其他回答者所説,簡化字並不只有 388 个這麼少,但笔者認為適当的統計范圍不應該包括第三表裡面的簡化字(視情況),詳情以下会解釋,不過開始之前還是講解一些本文采用的術語。


術 語

本文尽量采用一般理解的術語、定義,以下為常用者。

俗字: 指流行于民間的異体字:

  • 増笔字:比正字笔画多的俗字;
  • 略字:比正字笔画少的俗字,又称省文、簡笔字;
    • 速記略字:比正字笔画少而僅用于特定場合(如檸茶作〇乂),皆為速記略字;
  • 異寫:与正字笔画相同的俗字。

簡化字: 《簡化字総表》中指定的簡化字。

原字: 《簡化字総表》中簡化字所对應的繁体字,即那些在表中被簡化的原字。

新拟字: 凡本無其字而另拟的新字,都可為「新造字」「生造字」。而本文則為了区别「新兴之俗字」的「新字」而均以「新拟字」称之。

改造字: 有意施工以行簡的新字,即那些被「進一步簡化」的字。

解放字: 流行于解放区的新字,解放区建立以前及解放区以外並無記載。

之後再討論第三表的問題以及我為什麼不把它包括的原因。


統 計 范 圍

《第一批異体字整理表》中有 39 字習慣上是看作為簡化字的,但這些字不属于繁簡漢字的関係,故本文的統計将之排除。

《簡化字総表》

  • 第一表:350
  • 第二表:132
  • 第三表:1753(排除
  • 合共:482

除了那些習慣上看作為簡化字的大陸異体字,本文也不包括《簡化字総表》第三表中类推出来的簡化字,因為类推簡化為求系統、規律而构拟出了大批新字。其中很多类推字在俗書中都没有出現過,按理本当以為新拟的字。但构成类推字的偏旁如果是已有的俗字,那麼看作為「新拟字」似乎就過于籠統了,我認為可以分类作「仿拟字」;不過如何分类有待商議。

但以上所説的只是其中一个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由于类推字的数量極其龐大,一直以来很多書籍都不把类推字逐一考察,一般多数都是避而不談的。諷刺的是有少数書籍在統計的時候却又会把第三表重新包括一起統計。另一種方法則是从《簡化字総表》第一、二表抽取出幾百个字来做統計,不過這様可能有擇優挑選的嫌疑。因此,与其将第三表包括統計或者随意抽出幾百个字,不如直接把第三表排除,並且只統計第一、二表内的所有簡化字。

但如果真的堅持要包括第三表,請把 1753 个簡化字都一一考察(此方法尝試過,十分鈡後馬上放弃);当然像「纟」「讠」的草書楷化偏旁就没有需要這様做,因為它們原本只是同一个漢字的不同書体而已,所以實際需要溯源的类推字並没有那麼多个。

簡而言之,如果没有作出考据而又包括了第三表,新拟字的字数就不能反應出實際的比例。譬如,民間俗字見「區」作「区」而未見「妪呕奁」等字;俗見「盧」作「卢」而未見「栌胪舻」等字;俗見「齊」作「齐」而未見「霁」;俗見「對」作「对」而未見「怼」。這様的話,臆測三表合共至少会有 20% 以上都属于「新拟字」。

至于簡化字的新字数量,我以為應該先从《Long Story of Short Form》開始講述。比起《簡化字源》和《簡化字溯源》,此書有更適当地引用資料且考察也更深入詳細,因此笔者以為比較可靠(以維基

可靠来源

的定義為準)。以下我会把書中的要点翻譯,如有翻譯錯誤或翻譯腔,麻煩指出。

第 12 頁

……假如我们知道了每一个略字的年龄,我们就能够看见哪些字形是 1955 年发明的。据李乐毅的发现,1956 年的简化字方案中有 13.05% 个简化字始见于先秦;18.43% 见于秦汉;6.14% 见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5.95% 见于隋、唐、五代; 15.74% 见于宋、辽、金、元;10.17% 见于明、清、太平天国时期;11.32% 见于民国;19.38% 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很遗憾的是李乐毅把 1949-1956 期间出现的新字都归类作「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而回避了问题。可另一方面,李乐毅帮助了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找出文改委采用的简化字的大约年龄。不过,他并没有提及文改委没有采用的简化字,比如「酒」「菜」「餐」等字;省略作「氿」「⿱艹才」「歺」的写法已有一段时间。另外,李乐毅也没有提供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亦即改革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文注釋]
1. 被李乐毅分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其数量实际上没有 1949-1956 期间创造的字那么多,因为他包括了 1949 年之前在解放区创造的新字,比如「币」和「导」。我们以下将会找出这些汉字在 1949 年以前的文件记录并为它们建立更确切的出现时间。

第 180 頁

三、文改委创造的字
我们在第 II. 1 章节看到钱玄同于 1920 年曾经提倡过汉字简化,他倡议过采用「新造字」;比如「旗」作「旗减去其[1]」「鬼」作「鬼减去儿、厶[2]」。他提出的这两字确实是「新造字」,我们也没有这些字形的旧记录。

它们[上文指的两字]也没有出现于后来的记录中。教育部在 1935 年采取行动的时候并没有实现钱玄同的简化字方案,当局拒绝了这种字并称:「本局组成的专家所选择出来用于发表的俗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若无通行简体则不造新字。」

我们也知道,1935 年的方案失败而终。1952 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则延续了简化汉字的工作。该委员会暗示了对造字的宽容态度:「已有通行简体的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但无通行简体而笔画较多的常用字不妨另找简体。」可是一年之后,文改委员叶恭绰揭示了此事其实仍有争论:「从今天的讨论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述而不作』这条旧规则打破。为了简化和规律,我认为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造字。」

他的改革家同志陈光垚则指出有需要限制这种创造精神:「新造字的数量不可太多,不宜超过原字的 1%。」

1955 年发表汉字简化方案的时候,如在引言所见,文改委曾宣称过「绝大多数的简化字已经约定俗成」。根据文改委员郑林曦,「绝大多数」指的是 99.8%;而根据不是文改委员的赵太侔,这个数目则是 83%。换句话来说,这位文改委员是在说当中有 0.2 % 的字是创造的,而另一位不是文改委员的先生就以为该字数是 17%。

这样无法使我们更了解情况。我们因而以第 II 章节作为基础,计算出了我们自己的大约字数。至于我们 a-f 的样本,则是由 1956 年《汉字简化方案》里面的 123/515 个简化字所构成的。123 字当中有十个简化字不存在 1955 年之前的记录,即 肮、毕、毙、灿、缠、彻、尘[3]、础、丛、粪。因此,〔123 个简化字中〕似乎已有 8% 个简化字是文改委创造出来的。文改委员、非文改委员,他们都有夸大言辞。

〔補充注釋〕

[1]

[2]

[3] 簡化前虽然不如「塵」字通行,但「尘」字古已有之,非新造字。


方 法

經我調査,目前為止只鑑定出《Long Story of Short Form》中有三処錯誤,比《簡化字源》和《簡化字溯源》都要少得多。当然,即使其餘的考察都比許多書籍詳細、可靠,也不会只依靠任何一本書籍、文献,不然的話就不算研究了。

回帰正題,笔者的方法是先把《簡化字総表》中的簡化字都分到一種类别;比如「解放字」「新中国略字」「文改委新拟字」「20世紀新拟字」等。這様做是因為不同学者看待為「新拟字」的定義都不同。至于本文采用的方法,其實只是極其簡单的排除法。因此如有更效率的方法,恳請告知。

原 則

  • 以《簡化字総表》中的簡化字為对象。
  • 考察漢字文化圈以内的相関文献,尽量覆盖所有相関資料。
  • 凡見楷体寫法之不同可算為一字。
    • 若書体不同而未見楷形者不以為一字,僅為一字之不同書体。
  • 凡歷来典籍中僅見一次之寫法為訛字,不以為俗字(除非有其他綫索)。
  • 稍有一画、一点等笔画結构之不同則不可算為相同字形。

【A】找出簡化字中的解放字

  1. 文改委信函以及其他文献中,以為是解放字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
  2. 但凡見于 1937 年以前的記載或于 1937-1948 期間在解放区以外出現的新字,皆排除在外。

〖餘者為「解放字」〗

【B】找出 1949 年之後的簡化字

  1. 但凡一字見于 1949 年以前的文献,則排除在外。
  2. 解放字一律排除在外(B.1 - A.2 = B.2)。

〖餘者為「1949 年後的字」〗

【C】找出文改委新拟的簡化字(未完)

  1. 文改委的信函及其他文献中,共識一般以為是新构拟出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
  2. 但凡一字見于 1949 年以前的記載,則排除在外(C.1 - B.1 的排除字 = C.2)。
  3. 但凡解放字皆排除在外(同上)(C.2 - A.2 = C.3)。

〖餘者為「文改委新拟字」〗

【D】找出 20 世紀期間由文改委以外的人或組織新拟出的簡化字(未完)

  1. 所有文献記載中,但凡以為是 20 世紀新构拟出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
  2. 但凡一字見于 1901 年以前的文献,則排除在外。
  3. 但凡文改委新拟的字都排除在外(D.2 - C.3 = D.3)。
  4. 但凡解放字都排除在外(D.3 - A.2 = D.4)。

〖餘者為「20 世紀新拟字」〗

———————————————

結 果

———————————————

A.1、来自解放字的簡化字

文献記載中的解放字有:

产(産)敌(敵)导(導)动(動)队(隊)

关(關)护(護)华(華)积(積)极(極)

阶(階)开(開)辽(遼)胜(勝)态(態)

团(團)卫(衛)习(習)艺(藝)拥(擁)

远(遠)运(運)种(種)

(注)

[1]「卫」字可排除,但形体与之全同者僅見于解放区,詳見「『卫』这个简化字是怎么来的?」。

[2]「远」字虽流行于解放区,但早見于《宋元以來俗字譜》,故 A.2 可排除之。


A.2、来自解放字的簡化字

排除見于 1937 年以前的文献記載或于 1937-1948 期間在解放区以外出現的新字:

产(産)敌(敵)导(導)动(動)队(隊)

关(關)护(護)华(華)积(積)极(極)

阶(階)开(開)辽(遼)胜(勝)态(態)

团(團)习(習)艺(藝)拥(擁)运(運)

种(種)


解放字共有 21 字,占《総表》第一、二表之 4.36%


B.1、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

1949 年後才見于文献記載的簡化字、用法有:

肮(骯)毙(斃)毕(畢)卜(蔔)灿(燦)

仓(倉)缠[1](纏)忏(懺)长[2](長)彻(徹)

衬(襯)齿(齒)础(礎)丛(叢)吨(噸)

矾(礬)粪(糞)复(複)冈[3](岡)购(購)

华(華)积(積)极(極)舰(艦)讲(講)

胶(膠)疖(癤)进(進)剧(劇)拦(攔)

栏(欄)烂(爛)历(歷曆)辽(遼)疗(療)

猎(獵)虑(慮)买[4](買)灭(滅)酿(釀)

窍(竅)庆(慶)扰(擾)审(審)胜(勝)

适(適)书(書)纤(縴纖)态(態)宪(憲)

乡(鄉)钥(鑰)吁(籲)业(業)艺(藝)

痈(癰)优(優)忧(憂)邮(郵)跃(躍)

酝(醞)脏(髒)钟[5](鐘鍾)肿(腫)种(種)

桩(樁)钻(鑽)

(注)

[1]「纏」俗見作「緾」未見加点作「缠」,疑文改委為免訛讀「厘」而増。

[2] 楷体之「长」形未見于古籍。

[3] 未曽有以单字「冈」代单字「岡」之例;另經 @趙瑾昀 提醒:「凡从『网』者漢隸省作『冈』,如『剛』省作『⿰⿵冈山刂』。特別地,當字義不産生混淆的情況下,聲旁的義符可省略。因此『剛』字聲旁『岡』中的義符『山』省略,作『刚』。類似的還有『蠭』(「蜂」正字),也是把原本聲旁的『逢』的義符『辵』省掉而作『⿱夆䖵』,進而再省作『蜂』。」

[4]《手頭字彙》見「賣」為「讀」之偏旁時作「卖」,然未見楷書作「买」形。

[5] 俗見「鐘」作「鈡」,未見「鈡」形代「鐘」又兼「鍾」。


B.2、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

排除解放字之後:

肮(骯)毙(斃)毕(畢)卜(蔔)灿(燦)

仓(倉)缠(纏)忏(懺)长(長)彻(徹)

衬(襯)齿(齒)础(礎)丛(叢)吨(噸)

矾(礬)粪(糞)复(複)冈(岡)购(購)

舰(艦)讲(講)胶(膠)疖(癤)进(進)

剧(劇)拦(攔)栏(欄)烂(爛)历(歷曆)

疗(療)猎(獵)虑(慮)买(買)灭(滅)

酿(釀)窍(竅)庆(慶)扰(擾)审(審)

胜(勝)适(適)书(書)纤(縴纖)宪(憲)

乡(鄉)钥(鑰)吁(籲)业(業)痈(癰)

优(優)忧(憂)邮(郵)跃(躍)酝(醞)

脏(髒)钟(鐘鍾)肿(腫)种(種)桩(樁)

钻(鑽)

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用法共 61 字,占《総表》第一、二表之 12.65%

————————————————————

已 覆 盖 的 文 献

【中】

《簡化漢字》《祖国的文字》《798個漢字簡化表草案》《常用簡字表》《常用簡字普》《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汉字简化说略》《简化字汇编》《簡化漢字字体説明》《简化字溯源》《简化字研究》《简化字源》《简体字原》《簡易字説》《論漢字的簡化》《人人讀》《手頭字之提倡》《宋元以來俗字譜》《异体字研究》《增訂碑别字》《敦煌俗字典》《漢語俗字研究》《六朝別字記》《太平天囯詞語滙釋》《干禄字書》《康熙字典》《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

【日】

《異体字研究資料集成*》《常用漢字字体考》《佛教難字字典》明治刊《元明史略字解》《漢字簡略化の歴史的意義》《漢字の簡化、標準化と漢字のコード化》《中国の簡化学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を中心に》《中国における簡化漢字案の検討》《漢字整理案》《標準漢字表》《「塩」字考》《国語便覧》《漢字ノ研究》《漢字摘要》《万用字引》《懐中漢語字引大全》《送仮名法漢字用例》《

略字字典

【韓】

《韓·中·日 常用漢字의 比較 考察》《中國의 '簡化字'와 日本의 '略字' 字形 비교》《朝鮮後期民間俗字硏究》《漢字文化圈內의 共通常用漢字 검토》《江原輿地圖》

【越】

《金雲翹傳》《雲僊古跡新傳》《〇軍新傳》《勸夫歌》《中介語抑是透濫新生語》

【其他】

《Long Story of Short Form》

————————————————————

関于新拟字的字数以後再補充,如有疑問或意見歡迎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