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乐在2000后的造星力与流行力在这10年内远远不及台湾在华语圈的影响力,不如90年代的势头的缘由有哪些?

关注者
14
被浏览
2,050

3 个回答

以歌手來說,以前分開實力派跟偶像派,有些介乎兩者之間。實力派的,由唱國語、英語的轉唱粵語,如甄妮、徐小鳳、鄧麗君、仙杜拉、杜麗莎、譚詠麟、鍾鎮濤、許冠傑等,或者由歌唱比賽中脫頴而出,如葉麗儀、梅艷芳、張學友、呂方等等。偶象的,不說啦。

不過就算偶像派,也有人為他們度身定做寫歌。

至於作曲,就少得可憐,來來去去只有于粦、顧家煇、黎少田幾個。當市場大的時候,就改編國語流行曲(但很多國語流行曲都是改編日本),後來直接改編日本。

填詞方面,周聰、蘇翁、葉紹德引退之後,黃霑、盧國沾、鄭國江冒起,也遠遠不夠。

但一系列民間搞的比賽,湧出一幫新人。

但當要鼓勵自行創作之後,重訂版權法,㮏止二度創作。入門門檻高了,就算搞比賽,參加者寥寥,最後都停止了。

當然,還有一些條件比較好的樂隊能留存。

補充一點,林夕都是從比賽拼出來的。

當老一輩減產或退休,已經無人了。

歌手方面,唱片公司自行培養,水準方面,有目共睹,不多說了。

高手在民間,但民間再沒產生高手的土壤呢?

【个人意见·关于香港的】以前,歌手基本上都是实力派,很少偶像派,而且在电脑处理音乐不发达的年代,音乐编曲中的很多乐器表现都是用真乐器来表现。到后来越来越多的音乐后期处理是通过电脑程序,感觉很多纯乐器的东西变味,也不是说他们不用了,只是感觉少用了…很多很有水准的音乐人这些年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或者说他们写不出我想听的音乐了?有些是所谓顺着潮流,迎合时代而已)…九零年代香港人回归前有各种迷茫心态,写出的歌跟现在的感情也很不一样(包括电影也是),应该说那时候是香港流行文化发展到的一个顶峰吧。我感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制作音乐和做音乐人的门槛比以前低了很多,随便一个人写一首歌都可以自己在电脑上录了编辑(设备和技术还行的话),传上网就可以了。而且随着互联网发达,唱片工业近年缩水严重,唱片公司可能觉得应该顺应大众口味,所以需要打造越来越多的偶像派。导致所谓”明星“泛滥,质量却下降。

为什么?